Ⅰ 剪力墙中间有加密区钢筋怎么设置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输入:
(排数)<级别<直径<非加密区高度
+(排数)
<级别<直径<加密区高度
剪力墙钢筋的输入方式如下:水平钢筋格式1:【(排数)】<级别<直径<间距【[布置范围]】;
1、常规格式:(2)b12@100;
2、左右侧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4、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且各种配筋间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计算时第一种钢筋信息距边一个起步距离,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本钢筋信息1/2间距;
5、每排各种配筋信息的布置范围由设计指定:(1)b12@100[1500]/(1)b14@100[1300]+(1)b12@100[1500]/(1)b14@100[1300];说明1、排数没有输入时默认为2;不同排数的钢筋信息用“+”连接;当用“+”连接时则表示水平钢筋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布置。
2、同排存在不同的钢筋信息用“/”隔开;此时当间距后面带“[]”,且括号内必须输入数值,则表示钢筋信息从下之上依次布置,括号内的数值表示该水平筋布置的范围高度;
3、加号之间输入了不同的排数时,取第一个钢筋信息的排数信息;垂直钢筋格式1:【*】【(排数)】<级别<直径<间距
1、常规格式:(2)b12@100;
或*(1)b12@200+(1)b14@200;输入“*”时表示该排垂直筋在本层锚固计算,未输入“*”时表示该排纵筋连续伸入上层。
2、左右侧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但配筋间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计算时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1/2间距;
4、每排钢筋中有多种钢筋信息且各种配筋间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计算时第一种钢筋信息距边一个起步距离,第二种钢筋信息距边的距离为起步距离加上本钢筋信息1/2间距;说明1、排数没有输入时默认为2;不同排数的钢筋信息用“+”连接;当用“+”连接时则表示垂直钢筋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布置。拉筋格式1:<级别<直径<水平间距<*<竖向间距;
例如:a6-600*600
格式2:<数量<级别<直径
例如:500a6压墙筋格式1:<数量<级别<直径例如:2b25其它钢筋水平加强筋格式1:<数量<级别<直径
例如:28b14
格式2:【排数】<级别<直径<间距;数量同水平钢筋的计算。
例如:4b12@200垂直加强筋格式1:<数量<级别<直径
例如:28b14
格式2:【排数】<级别<直径<间距;数量同垂直钢筋的计算。
Ⅱ 广联达中梁拉筋有两种规格间隔怎么布置
于11G101-1中 87页右下角注角第四条:当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排拉筋竖向错开布置。
Ⅲ 剪力墙拉筋加密区范围
配筋构造纵筋纵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一般纵筋间距不应小于50mm,一二三级及柱截面边长大于400时纵筋间距不宜小于200mm,四级、非抗震一级截面小于400时不宜大于300。圆柱纵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3.1箍筋a)箍筋直径 一级不小于10mm,二三级不小于8mm,四级不小于6mm,柱根(嵌固部位)处不小于8mm;不应小于d/4(d为最大纵筋);b)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一级不大于6d、100,二级不大于8d、100,三四级不大于8d、150、柱根100,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不应大于100;一级框架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c)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0d,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5d(d为最小纵筋,此处规范中未说明是最大还是最小,判定为最小);另外非加密区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注:当纵筋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d为最小纵筋直径),此注意项判定为非加密区箍筋的要求。加密区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至少每隔一根纵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活拉筋约束;箍筋加密区范围: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1/6和500mm较大值;底层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剪跨比小于2的柱、框支柱、一二级角柱取全高,注意,三四级角柱没有全高加密要求,但是计算的时候还是要按角柱计算的。
Ⅳ 广联达箍筋拉筋上下不一样怎么办
这个边缘构件(约束转角墙)的详图缺少一个尺寸(猜测为300);
这个边缘构件的详图画的箍筋有两个外箍、两个内箍及两肢短拉钩,而表中的箍筋示意图是两个外箍、两肢长拉钩及两肢短拉钩,驴头不对马嘴!
这种事网友没法,只能让你及时去质疑画图人!
Ⅳ 广联达柱中的拉筋如何设置
1直接在柱的定义中输入拉筋数据
2使用“单构件输入”。
单构件输入是钢筋抽样中不能用定义构件来配筋时,造价员自己算出钢筋长度、数量在左侧选项卡“单构件输入”中列出,最后系统自动汇总到工程量。
拉筋主要是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
长度推导公式:
(1)拉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时,其长
拉筋
拉筋
度计算公式如下:
拉筋长度=(h【梁宽】-保护层*2+2d1)+11.9【抗震弯钩长】*d*2 d1为箍筋直径
(2)拉筋只勾住主筋时,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拉筋长度=(h【梁宽】-保护层*2)+11.9【抗震弯钩长】*d*2
排列:
当梁宽≤350 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 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
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即多排隔一拉一梅花形,单排隔一拉一(指非加密区)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只是给出一个计算拉筋间距的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标注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为200mm,则拉筋间距为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却提出“拉筋在加密区按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在非加密区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这是错误的理解。
不过,在前面的叙述中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拉筋的规格和间距”是施工图纸上不给出的,需要施工人员自己来计算。
Ⅵ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的加密区有规定吗
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
非抗震:当剪力墙厚度大于160时,应配置双排;当其厚度不大于160时,宜配置双排。
抗震: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宜配置四排。
各排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于间距应保持一致。
当剪力墙配置的分布钢筋多于两排时,剪力墙拉筋两端应同时钩住外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还应与剪力墙内排水平纵筋绑扎在一起。
Ⅶ 剪力墙拉筋1-3层加密
加密就加密呗,按图纸要求加密就是,有什么疑难值得询问就直截了当说出来吧!何必捏捏藏藏,腋着捂着,要网友来猜谜?
Ⅷ 广联达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墙身拉筋加密怎么画
约束边缘暗柱定义时直接包含阴影部分,阴影部分剪力墙竖向钢筋直接在暗柱中定义,拉筋直接绘制即可;
Ⅸ 广联达剪力墙身拉筋加密要按墙的竖向钢筋的排数3吗
这个要按图纸要求来布置的 和排数不一定有关。但一般要求是不超过600的。
Ⅹ 广联达高层建筑剪力墙约束边缘拉筋加密如何处理
1、非阴影区外设置封闭箍筋就是你的截图11G101-71页;
2、非阴影区外设置封闭箍筋可以在单构件中输入箍筋;非阴影区绘制剪力墙,剪力墙的拉筋就是梅花设置(在剪力墙节点设置中直接选为梅花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