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标准韩国语》和《新标准韩国语》的全套pdf电子书!
韩国语是一种拼音文字,也叫字元音节文字,韩国人创造的书写体系主要基于自己对音韵学的研究。他们自己发明了三分法理论,将音节分成初声、中声和终声。实际书写文字的时候,将初声、中声和终声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合写在一起,形成方块字。
韩语共有40个字母,包括21个元音和19个辅音。
韩国语元音字母有21个,单元音10个,二重元音11个。元音创制原于宇宙间“天、地、人”为一体的思想,即天圆“ㆍ”、地平“ㅡ”、人直“ㅣ”。
ㅏ 太阳刚刚升起,阳气十足,会发出响亮、清澈的阳性元音“ㅏ”。发音的时候口自然放开,下颚向下伸,舌尖也随之向下,嘴唇自然的放松,就可以发出这个音了。
ㅓ 当太阳西下时,会发出低沉的阴性元音“ㅓ”。发音的时候,嘴要自然张开,舌面要稍微抬起来。发音的时候比发“ㅏ“的开口度小一些,嘴唇和牙根不能用力,嘴巴不能压扁。
ㅗ 太阳升至地平线之上,便是白昼,充满阳气,会发出响亮的阳性元音“ㅗ”,发音的时候口稍微张开,双唇向前拢成圆形,舌后部分自然抬起来。
ㅜ 日头落山,藏于阴暗的地平线之下,会发出低沉、浑浊的阴性元音“ㅜ”。发音的时候,开口度比发“ㅗ”时张的更小一些,舌面和硬腭放平,双唇向前拢成圆形,比“ㅗ”更向前突出,音从后舌面发出。
ㅡ 口稍微张开,舌身稍向后缩,舌前部分放平,舌后部略向软腭抬起,嘴唇向两边拉开,气流通过舌面挤出。
ㅣ发音的时候,口稍微张开,舌面抬起来贴近上鄂,嘴唇扁平,双唇向左右自然放开。
ㅐ发 “ㅐ ” 音时,嘴的张开度跟“ㅏ”一样,但舌位比“ㅏ”高一些,嘴唇向两边紧一点成扁平形,硬腭往下压并把舌尖紧抵住下齿龈。
ㅔ发“ㅔ”音时,嘴张得不宜过大,要比“ㅐ”小一些,舌前部分比发“ㅐ”音抬得高一些。
ㅚ发“ㅚ”音时,口形大小及舌位与“ㅔ”基本相同,但发“ㅚ”的时候,舌面向软腭抬起,双唇一定要拢成圆形。
ㅟ嘴的张开度和舌头的高度与“ㅣ”相近,但是发“ㅟ”时,嘴唇必须拢成圆形。
ㅑ发“ㅑ”音时,先发短而弱的“ㅣ”,然后迅速滑向“ㅏ”,要一口气发好。
ㅕ先发短而弱的“ㅣ”,然后迅速滑向“ㅓ”,要一口气发好。当谓词词干的지、찌、치与어相连时,形成져、쪄、쳐,里面的元音ㅕ要发成ㅓ。
ㅛ先发短而弱的“ㅣ”,然后迅速滑向“ㅗ”,要一口气发好。
ㅠ先发短而弱的“ㅣ”,然后迅速滑向“ㅜ”,要一口气发好。
ㅒ发“ㅒ”音时,先发短而弱的“ㅣ”音,然后紧接着滑向“ㅐ”音。注意发“ㅣ”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ㅐ”音则要较重。这个音除了自成音节外,只与辅音“ㄱ”、“ㅈ”相拼。
ㅖ这个元音自成音节或与辅音ㄹ相拼时,先发短而弱的“ㅣ”音,然后紧接着滑向“ㅔ”音。注意发“ㅣ”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ㅔ”音则要较重。在和别的辅音相拼时,发ㅔ音。
ㅘ 发“ㅘ”音时,先发“ㅜ”,然后紧接着滑向“ㅏ”音。注意发“ㅜ”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ㅏ”音则要较重。
ㅝ发“ㅝ”音时,先发“ㅜ”,然后紧接着滑向“ㅓ”音。注意发“ㅜ”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ㅓ”音则要较重。
ㅙ 发“ㅙ”音时,先发“ㅜ”,然后紧接着滑向“ㅐ”音。注意发“ㅜ”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ㅐ”音则要较重。
ㅞ发“ㅞ”音时,先发“ㅜ”,然后紧接着滑向“ㅔ”音。注意发“ㅜ”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ㅔ”音则要较重。
ㅢ 这个元音在单字的首音节时,先发短而弱的“ㅡ”,然后迅速滑向“ㅣ”,要一口气发好。如果不在单字的首音节或与辅音相拼时,发 “이”,作为属格助词出现时,发“에”音。
韩国语辅音字母有19个,根据人发音时主要发音器官的形状——口型、舌的形状、喉头形状等而创制的。比如,“ㄱ”和“ㄴ”是模仿舌的形状,“ㅁ”是模仿嘴唇的形状,“ㅇ”是模仿喉头的模样而创制的。
ㄱ 象舌根闭喉之形,在发音时舌面后部抵住软腭,阻止气流,舌尖往下压,使气流通过舌根舌面冲出而成音。
ㄴ的形状像舌尖顶住硬腭的样子,发音时要注意舌尖顶住上齿龈,阻住气流,然后打开鼻腔通道,并使气流通过鼻腔中透出来,同时舌尖离开上齿龈,振动声带而成音。
ㄷ的形状像舌尖贴住上齿龈的样子。发音时,先用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阻止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使气流从舌尖冲出而成音。
ㄹ的形状近似于舌尖音“ㄷ”,其发音部位在舌尖。发音时,先使舌尖向上靠近上齿龈,然后舌尖轻轻弹一下,使气流从舌尖流出。
ㅁ的形状像口,其发音部位在双唇上。发音时,注意先把嘴闭紧,阻住气流,同时硬腭下来,使气流从鼻腔出来,同时震动声带,并使双唇破裂成音。
ㅂ的形状像口,其发音要领在双唇。发音时,双唇紧闭,阻止气流,然后用气流把双唇冲开,爆发成音。
ㅅ的形状像牙齿。发音时,上下齿靠近造成隙缝,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前部接近上腭,气流在舌面流出的同时把舌身往前送,从舌前部和硬腭之间的空隙挤出来,摩擦成音。
ㅇ 位于元音之前,在首音位置时,不发音,只作为装饰,使字形看起来整齐美观。
ㅈ是舌面塞擦音,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前部贴住上齿龈和硬腭,阻住气流,使气流冲破阻碍的同时,摩擦成声。
ㅊ发音部位跟松音“ㅈ”相同,只是气流更强一些,要送气。
ㅋ发音部位跟松音“ㄱ”相同,只是气流更强一些,要送气。
ㅌ发音部位跟松音“ㄷ”相同,只是气流更强一些,要送气。
ㅍ发音部位跟松音“ㅂ”相同,只是气流更强一些,要送气。
ㅎ的发音部位在喉部。发音时,气流不受阻塞,从声门挤出,轻微摩擦而成音,声带不振动。
ㄲ、ㄸ、ㅃ、ㅆ、ㅉ五个音都是紧音,发音方法和相应的松音相同,但是发音器官要紧张起来,声门紧闭,使气流在喉腔受阻,然后冲破声门而出,产生挤喉现象。
韩国语的十六个辅音均可以作韵尾使用,两个不同的韵尾可以组合成双韵尾,共有十一个双韵尾,一共有二十七个韵尾。发音时,二十七个韵尾只发为ㄱ、ㄴ、ㄷ、ㄹ、ㅁ、ㅂ、ㅇ七个音,其余的二十个韵尾要转换为七个代表音之一后再发音(双韵尾只发其中的一个代表音)。
ㄱ 舌根贴紧软腭,阻止气流,不让其爆破成声。
ㄴ 舌尖抵住上齿龈,使气流通过鼻腔泄出。
ㄷ 舌尖抵住上齿龈,使气流被舌尖阻塞。
ㄹ舌尖抵住上齿龈,使气流擦过舌两侧泄出。、
ㅁ 双唇紧闭,使气流通过鼻腔泄出。
ㅂ 双唇紧闭,阻住气流。
ㅇ 将气流堵在舌根和软腭之间,使气流通过鼻腔泄出。
其余二十个韵尾需要与代表音进行一些转换。
ㄱ、ㅋ、ㄲ发ㄱ的音。
ㄷ、ㅌ、ㅅ、ㅆ、ㅈ、ㅊ、ㅎ发ㄷ的音。
ㅂ、ㅍ发ㅂ的音。
双韵尾ㄳ、ㅄ、ㄼ、ㄽ、ㄵ、ㄾ只发双韵尾中左边的一个代表音。
双韵尾ㄼ例外,发右边的ㅂ:밟소 踩 밟지 踩 밟게 踩吧 밟고 踩 넓죽하다 扁平,长而宽 넓둥글다 宽圆
双韵尾ㄺ、ㄿ、ㄻ只发双韵尾中右边的一个代表音。
谓词词干的双韵尾ㄺ与辅音ㄱ相连时,发左边的ㄹ:맑게 清地 묽고 稀 읽거나 无论读……
双韵尾ㄶ、ㅀ与辅音ㄱ、ㄷ、ㅈ相连时,只发左边的一个代表音,右边的ㅎ与ㄱ、ㄷ、ㅈ相结合发成送气音:많고 多 않던 不……的(过去持续定语形)닳지 磨损
双韵尾ㄶ、ㅀ与辅音ㅅ相连时,只发左边的一个代表音,右边的ㅎ不发音,辅音ㅅ发成紧音: 많소 多 싫소 不喜欢
双韵尾ㄶ、ㅀ与辅音ㄴ相连时,右边的ㅎ不发音:않네 不 않는다 不 뚫네 凿 뚫는다 凿
双韵尾ㄶ、ㅀ与元音连音时,ㅎ脱落,ㄴ、ㄹ移到后面与元音连音。많아 多 않은 不……的,没有……的(定语形)닳아 磨损싫어도 即使不喜欢
韩国语与美国英语一样,也有一些音变现象,包括连音、辅音同化、送气化现象、韵尾脱落、紧音化、添加音现象等。
连音。韩国语的韵尾(除ㅇ、ㅎ以外),在与后面的元音相连时,韵尾便移到后面的音节上,与之拼成一个音节,这一现象叫做连音现象,和美国英语的连音相似。如:
이것은 这个
무엇을 什么
무엇이에요 是什么
책이에요 是书
서울이에요 是首尔
넋이 灵魂
앉아 坐
닭을 鸡
젊어 年轻
곬이 山谷
핥아 舔
읊어 吟
값을 价格
없어 无
韵尾与以元音开头的语素相连时,先将韵尾转化为韵尾的七个代表音之一后,再将代表音移到后面的音节上,与之拼成一个音节。
넋 없다 没有灵魂
값 있니? 有价吗?
韵尾ㄷ、ㅌ和元音이相连时,变为지和치,叫做腭化。
곧이듣는다 信以为真
밭이 地
辅音同化:韵尾与后面的辅音相连时,两个不同或不相似的音连在一起念,变成相同或相似的音。
깎는다 切
긁는다 搔痒
닫는다 关闭
짓는다 做饭
있니? 有吗?
맞는다 正确
쫓는다 追
붙는다 黏,附着
밟는다 踩
읊는다 吟
놓는다 放置
없니? 没有吗?
침략 侵略
난로 壁炉
닳는다 磨损
뚫는다 钻孔
핥네 舔
십리 十里
送气化现象:韵尾ㄱ、ㄷ、ㅂ、ㅈ在与ㅎ相连时,缩略成送气音ㅋ、ㅌ、ㅍ、ㅊ。
놓고 放置
좋다 好
쌓지 堆
많고 多
않다 不
닳지 磨损
韵尾脱落:
韵尾ㅎ和元音、ㄴ、ㄹ、ㅁ、ㅅ相连时,脱落不发音。
낳은 生下的(过去时定语形)
놓아 放置
쌓인다 堆积
빨가니? 是红色的吗?
이럴까요? 这样吗?
저러면 如果那样
어떠세요? 怎么样?
部分韵尾ㅅ和元音相连时,脱落不发音。
나았다 痊愈
부어라 斟上
그으세요 画线
韵尾ㄹ和以ㄴ、ㅂ、ㅅ、 오为开头音的词尾相连时,脱落不发音。
엽니다 开
노십시오 玩吧
만든다 做
아오 知道吧
소나무 松树
따님 令爱
紧音化:在前面韵尾的影响下,松音变成紧音的现象叫紧音化。
代表音为ㄱ、ㄷ、ㅂ的收音与辅音ㄱ、ㄷ、ㅂ、ㅅ、ㅈ相连时,ㄱ、ㄷ、ㅂ、ㅅ、ㅈ发成紧
音。
국법 国法
있다 有,在
넓직하다 宽敞
닿소 接触
그렇습니다 那样
收音ㄴ(ㄵ)、ㅁ(ㄻ)与以辅音ㄱ、ㄷ、 ㅈ开头的词尾(除了表示被动、使动的词尾기外)相连时,ㄱ、ㄷ、 ㅈ发成紧音。
신고 穿
앉고 坐
젊다 年轻
삼지 编织
在汉字词中,前面汉字的韵尾为ㄹ、ㅁ、ㅇ时,后面的松音变成紧音。
발동 发动
절도 节度
일시 一时
물질 物质
表示将来时的定语词尾ㄹ/을与辅音ㄱ、ㄷ、ㅂ、ㅅ、ㅈ相连时,ㄱ、ㄷ、ㅂ、ㅅ、ㅈ发成紧
音。
할 것 要做的事
할 수 있다 能做
할걸 可能会做
할세라 担心会做
할지라도 即使做
할수록 越做越
할지언정 宁愿做……也
할진대 既然做
词干的收音ㄼ、ㄾ与以辅音ㄱ、ㄷ、ㅅ、 ㅈ开头的词尾相连时,ㄱ、ㄷ、ㅅ、 ㅈ发成紧音。
넓게 宽地
훑소 捋
떫지 涩
添加音现象:合成词中,前面的语素以除了ㄹ以外的辅音结尾,后面的语素以元音이、야、여、 요、유开头时,中间添加ㄴ音。
솜이불 棉被
내복약 内服药
늑막염 肋膜炎
눈요기 眼福
국민윤리 公民学
合成字中,前面的语素以辅音ㄹ结尾,后面的语素添加ㄹ音。
들일 农活
물약 药水
물엿 糖浆
合成字中间有韵尾ㅅ时发音方法如下:
两个名词合成为一个字时,前面的名词起修饰后面一个名词的作用,如果前面的名词的末尾音节为开音节时,添加一个ㅅ作为韵尾。韵尾ㅅ与辅音ㄱ、ㄷ、ㅂ、ㅅ、ㅈ相连时,ㄱ、ㄷ、ㅂ、ㅅ、ㅈ发成紧音,韵尾ㅅ脱落。
냇가 川边
콧등 鼻梁
햇살 阳光
고갯짓 点头,摇头
韵尾ㅅ与辅音ㄴ、ㅁ相连时,发成ㄴ音。
아랫니 下齿
툇마루 木榔台
韵尾ㅅ与元音이相连时,发成ㄴ加ㄴ音。
깻잎 苏子叶
베갯잇 枕头套
辅音字母名称的韵尾在与元音连音时,ㄷ、ㅈ、ㅊ、ㅋ、ㅌ、ㅍ、ㅎ的发音特殊如下:
디귿이 字母ㄷ
지읒이 字母ㅈ
치읓이 字母ㅊ
키읔이 字母ㅋ
티읕이 字母ㅌ
피읖이 字母ㅍ
히읗이 字母ㅎ
韩国语的词汇,从其意义、形态和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大致可分为名词、代词(代名词)、数词、冠词(冠形词)、副词、感叹词、助词、助动词、动词、形容词十大类;韩国语的词汇普遍存在着固有词和汉字词的双重系统。这些词在具体使用时,有些能够互换,有些则不能。此外,韩国语还有外来语,外来词是指从别的语言吸收来的词,约占总词汇量的20%。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文化交流的加深,外来词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语法结构是主宾谓(SOV)结构,不同于美国英语的主谓宾(SVO)结构。包括韩语在内的阿尔泰语系语言,是粘着语类型,这种类型的语言是靠粘着在词干后面的大量、丰富的词尾的变化来表达语意的,例如:가다 ~~~갑니다 ~~~갑시다 ~~~가십시오 ~~~가요 等。与之相对的是,美国英语、俄语等属于印欧语系,他们是屈折语类型,是靠着词汇本身的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意,例如:picture~~pictures,go~~~went,come~~~coming等;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类型,是靠词序来表达语意的。
只要你用心学,一定能学好韩国语这门语言的,希望我能帮助到你。
B. 第八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什么时候出结果
第八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获奖名单
发布时间:2016-10-13 11:21:43 编辑:gfhz 浏览次数:562
个人.pdf
文件类型: .pdf .pdf (656.42 KB)
一等奖
初小毛笔
雷丽裙 斯钦羿 邵之怡 崔健坤 祝紫涵 汪郝宸 林思宏 王景浩 陈沛羽
初小硬笔
黄若琳 许宇凡 岑宜熹 李宛馨 姚予欣 朱偌萱 叶芊秀 陈曾昊 吴睿渊 吴睿博 王榛瑶 吴汶融
高小毛笔
朱彦杰 楼梦丹 丛玥颖 陈伊洋 黄淑钏 郑煜琦 蔡曜徽 王东旭 郑霄鹏 李雪 段明君 庞思怡 李鹤翔 刘泽胤 白晓凡 李妹谦 张欣湉 齐浩伟
高小硬笔笔
叶翛然 章博源 余耀 张荣今 谢明月 张婧雅 吕江涛 饶铎 贾舒媛 马明睿 崔君睿 桂梓涵 冯之瑗 庞思怡 李鑫硕 吴悠扬
中学中专毛笔
程梦永 王婷 唐丽梅 唐悦 谢光秀 李政轩 范逸宁 庄衍浩 阚世钰 詹鸣宇
中学中专硬笔
张童鑫 韦静遥 郭继枭 肖幸子 曾敏 陈玲 雷思佳 蒋家卿 杨美娜 陈先琪 彭世滢 吴思宇 王春晓
成人毛笔
余永南 袁化奎 陈勇 杨光跃 张志国 卢晓光 颜志斌 包志刚 黄首铭 郑益民 邓己振 莫春红 郎丽霞 翟欣 崔学生 王俅匀 穆绍毅 杨钰琦 刘鹏飞 陶生根 李小芳
成人硬笔
白红光 高仁国 乔平 宋友朋 王安基 谢贵龙 舒旭强 罗兴洪 姚仕佳 王永根 赵悦辰 陈义德 何房迪 林瑜洁 王寿文 王臣林 于艳 黄首铭 陈凤鸣 王芳 钱宝成 于洪亮 郭琴 吴双 李薇 李林枫 杨柳 寇卫锋 蒋勇 程雷 夏建平 陈涛 陈杰 朱敏 刘瀚林 王家淮 赵碧军 罗乃胜 赵丹 俞在柱 宋维武 李小芳 付成欢 张凯莉 刘冬
二等奖
初小毛笔
朱昱锡 黄子轩 范思雨 王煜威 苏子轩 林锘辰 张益豪 苑润钲 范致君 武蓉萱 刘怀瑾 王天翼 张续姝 温涵棋 吴奥欣 朱斐凡 李昀择 刘玉蓥 杨逢石 杨越 张宸硕 孙佳音 佟谣 柴文绮 孙艺 朱宵钊 肖佳芮 李诗宇 刘奕彤 董昀修 王文迪 李炜尧 单子悦
初小硬笔
李若宣 王翌淞 林心萍 朱科铼 朱昱锡 谢蕊伊 周凌静 龙天琦 邢徐嘉 李墨涵 于浩 何鸿雁 李胜超 乾达民 岳尔 段冷睿 张可一 彭欣然 李欣诺 姚力元 李文轩 张韵晴 吴琦 成忆玲 侯雅馨 陈睿言 巢圣鸿 汤瑛硕 钟添文 王粤锜 孙雅烁 王天润 庄乃尧 吴依洋 严嘉睿 葛镇滔 刘宇博钧 滑思睿 张凯乐 于景鲲 鞠永敏 马世杰 朱柏瑞 汤婧怡 章琳琳 陈芷琦 赵乐涵 黄辰雅 胥斯原 邱禹尊 李佳骏 杨佳娓 王勇杰 黄景烁 刘一诺 熊文丽 林嘉宇 叶政欣 马亦萌 文敬茹 祝熙彤 王壵 何师成 俞辰颖 俞科丞 黄俊嘉 陈继平 付丹丹 杨欣悦 林宗海 李一诺 周天祎 黄祯萱 黄笑语 侯赛男 叶阳 许莹颖 刘昕睿 曾子涵 杨勇智 姚乐言 张宇含 王若岚 罗竣 唐玥 钱星彤 王嘉洋 王紫涵 申丽霏函 韩卓琳 赵博畅 张冰琪 李家晴 周童欣 王一童 黄梓萌 林初航 陈雅图 余心怡 李伟杰 丁紫涵 夏秀彬 罗守杨 孙远康 李泽润 朱睿晞 邵逸轩 章子晴 钱若晞 赵梓涵 胡子奥 沈玉婷 温宇琪 王琰嘉 刘毓敏 马浩然 苏芳菲 徐子辛 章雨泽 张悦 陈博志 杜志鹏 汪爱语 夏祥明 王培元 张晗 高盛严然 任虔蓉 郭嘉蓉 王芯怡 康宇洋 曹庆余 顾家雯 许贺铭 冯沐璇 李一诺 丁天翔 颜欣萍 程晖翔 马乔楚 陈沐祺 李思璇 胡蕴倩 吴榛 冯靖原 郝梓珺 李常昱 江奕 丁子璨 吴佳琪 葛晓佳 叶锦豪 李奕瑶 韩湘琴 叶昱辰 李雨萌 宁鹏宇 王润迪 季顺超 毛成智 杨淇钧 王稼曦 黄心琪 张筱雅 薛润乐 李煜锟 陈若涵 朱筱冉 莫熙蕾 顾艺涵 黄欣悦 郝欣辰 安逸欣 陆墨谦 高铭玥 陈露怡 梁懿橙 李敏 王淑颖 祝雨涵 钱国亮 谷玙璠 田航玮 薛然 赵璐悦 刘锦蓝 张雯婕 丁政浩 董珈亦 陈境洋 薛李函 李陆宇蒙 洪徐蕾 章书贤 王晨宇 李佳凝 刘家忻 黄馨艺 丑怡文 郭晶洁 李佳昱 殷悦 李怀玉 初子凯 李文湛 王煜增 贾悦彤 袁梦达 牛瑞雪 焦铄童 谭佳露 崔宸睿 杨璐玥 张馨月 李依凝 仲奕樊 谭继婷 吴明轩 陶卓然 吴思琪 张善彦 李天悦 张子帅 王嘉瑞
高小毛笔
黄楚茵 陈可翘 吕鸣 何宛 邹鑫淼 查丽琴 蔡淳博 卢希娜 徐小川 吴优 韩劲松 赵泊瑄 石岳松 滑浩 王一朝 李雨尧 谢以升 郑霄 王雅萱 晁若希 何贵超 唐子涵 俞闻涛 徐涵林 丁嘉晖 刘姝均 王璟瑗 杨子豪 卢志恒 宋樱珞 徐怡嘉 白欣悦 周一凡 马志豪 王奉禹 白晨晞 徐乐轩 白佳沂 谢雨佳 张家彬 钱雅涵 李天然 王丁 毕潇瑛 徐莉昕 韩明萱 郑雅茹 朱桂婵 李航 刘国涵 王艺轩 陈雨 王吉利 张淏臣 李斯羽 朱岩彬 杜泽宇 刘丰榕 寇钰姗 汤宸
高小硬笔
江泓 杨心怡 陈棋涛 蔡明桂 张濮乔 栗瑞璠 黄豪 张楚童 王天宇 高涣群 贾耀杰 郑杨洁 刘雅茹 孙语歌 杨绚 韩卓君 王康健 亓金泓 王冠乔 金殊菡 陈永鑫 黄锦扬 陈侠任 梁静怡 孙鼎伦 邵胜涛 李苏婉 刘滢驰 郝勇 王赵一 唐嘉鸿 钟临风 高慧阳 夏雯雯 孙小伟 于灏 张文钰 尹铭 张睿 张怡梦 刘佳 邢玥 于飞 温家钰 李欣瑞 牛明晨 张浩霖 笪运博 朱奇 刘昀烋 崔楚彤 董慕凡 吴瑞强 廖泓源 汤雯依 顾旭东 薛佳杰 黄心怡 王诗影 李圣鼎 周翰祺 陈隽玺 刘畅 刘翊羽 王沐臣 孙静怡 王艺桐 吕行 雷心慧 吴昕雨 郝行桑 杨熠恒 蔡雯祺 王宝潼 宫畅岳 许林 刘昀烋 王若曦 赵赟恒 吴霞 王姝玮 石昕怡 王克凤 李轩如 郑奕君 张一萌 李鑫宇 刘江裬 徐昊毅 史镜莉 闫嘉毅 刘佳鑫 刘思怡 杨昱茗 董兆轩 邢淑颖 汪家文 吴红蕊 李克勤 谭惠之 宋雨欣 宿廉国 蔡佳辰 李珊珊 张盈盈 刘思雨 谢圣迪 李源 陈欣悦 周芷羽 马子馨 郑圣琨 李雨轩 金思璇 崔榕榕 金子祺 郑藻峻 陈姝贝 冯钰珊 李泓颖 唐靖杰 马一腾 张子琪 魏雨露 王绍苇 张晓东 张峻铭 陈婧壵 李云天 刘双鸣 梁中恺 相洋 庞尤 庞雨涵 周芸汀 王子轩 周程楠 黄文一 崔烁 孙浠然 卢秋怡 黄周仪 杨馥榕 赵冠达 杨祁鑫 张楚涵 张馨予 赵美杉 崔昭璇 李青霖 马辰歆 胡馨之 王靖迪 范敏婕 范昊王 刘泽林 王昊鹏 程宇洋 张雨喧 李子豪 王妍睿 翁士瑾 邢艺 钱家彦 景俊豪 朱书涵 周乐怡
中学中专毛笔
刘其林 祝丽 吴逸凡 吴怡 隆婷 曾敏 高霄 蒋怿康 沈昂 易易 伍境境 童俊英 于曦茗 杨雨熹 刘子涵 张佩文 韩佳璐 苏子纯 马贵亮 殷俊旺 杨茜麟 柳俊泽 张莉莉 汪静静 石逸璨 张曦圣 张佳丽 蔡荣杰 许晨阳 杨雨衡 龚千惠 刘学通 孙潇宇 林小楠 孙瑞琨 孙佳意 王艺璇 王雨欣 陈炳然
中学中专硬笔
郑燕玲 颜培玲 侯晨晨 朱琳婧 方义 李辛雨 李明婉 杜碧桂 粱澍 王婷 唐丽梅 刘露 陈思 王海燕 廖佳佳 隆婷 胡舒艳 王莉 陈运清 孙燕 肖春利 林楚瀚 陈丽敏 陈怡帆 邬朵 蒋笑语 徐婷婷 房宝凤 李丹 陈佳 曹丁仁 张佩文 李佳雪 王帆 姜君 何孔月 陈子成 江碧莲 张燕 刘亦昂 闫嘉轩 陈梓涵 林毓苹
成人毛笔
高埃飞 白红光 谢贵龙 胡桂芳 朱守韦 王圆圆 李希顺 陈为进 丁琦 金强 孟可凡 王永根 李卧勇 徐只柱 陈利民 杨修谘 孙菁 钞依明 李仙蝶 周静 张文 魏钰林 刘立芳 张建国 石林 张露 黄振东 林丹萍 廖女萍 肖天华 高少春 窦硕栋 步宏章 刘莎莎 王令刚 裴宇鹏 王兴中 王长青 孙希武 李倩男 李俊华 杨建新 周晗琪 陈晓瑜 王伟林 王家淮 魏兰星
成人硬笔
张道云 葛剑平 张彦平 廖海梅 李波 刘忠 王新祥 王锡源 杨火冰 高埃飞 杨英武 张晋萍 周军 初秀玲 李琦莎 龚礼鹏 曾雅麟 杨广秀 余冰倩 黄啸 孙金花 黄陆尧 吴伟东 陈勇 周文涛 苗子江 胡宝生 雍梅 任娜莉 陈琦 章西 靳文丽 孙俊霞 曹锦涛 刘泽 王文英 邹冉 王尹 汪学君 杨鸣剑 肖一杉 韩昌锋 张晓冬 丁玉娟 刘显红 刘振南 牛姗杉 谢明辉 王一名 刘颖 甘琼琼 赵娜 朱靖 郑凯 赵岱平 尹志茹 袁静 王树配 杨奕铭 张慧 陈亚琼 要丽萍 李惠文 黄代明 刘兰兰 王亚娟 陈宏富 张英涛 魏家永 冯国栋 陈林 王玉贵 王友才 樊景涛 璩波 张飞龙 张卫红 张建 孙明汉 张力 谢其海 陶益民 罗成正 杨鹏 陈兴华 耿明书 张勇 杨富军 王春明 温世斌 张雪茹 刘睿 谢爱琼 王兵 钱月丰 张勤 万首民 臧晓民 司徒永林 符大培 韩晔 张洪芳 龙香含 张平 刘春艳 刘丹 张肖含 范雨薇 周卫兴 王宝喜 许丽君 张宇红 李旸 林建京 夏丽玮 衣奎 杨书虎 赵旭 侯达安 李浩 朱鸣生 花于涔 吴旭 李春 邹云云 杨美珍 田智勇 杨晓平 刘长春 姚万璐 林根发 郭圣年 王日静 毕芳芳 樊乐 孙正 孙彦 刘丽娟 高辉泉 苏晓林 刘阳 宿郁芳 于艳菊 于涛 许瑞莲 姜丽 逄世超 宿春杰 单继梅 尹侠 李春玲 李晓婧 王嘉农 金秀龙 王艳萍 吴飞燕 诸葛小波 郑益民 洪纯清 蒋朝明 张文涛 余岸津 吴帮仕 耿大春 卢凤琦 田贵高 蒋尚严 陈永琴 易正霞 廖斌 郑玉正 黄广州 侯成思 高琪 张冉冉 郭洪日 栾伟 权家国 王曙明 罗家燕 姜鸣娟 任艳方 胡奎云 郑桂芝 杨华 高春跃 胡成 朱海兵 谢梦园 石悦 杨璇 宋超越 曹会斌 胡月 李仙蝶 周静 熊雪蕾 韦光理 蔡惺毅 徐莹 李丽 陈羲 程钦 马成泽 王明普 王立东 刘大君 景雅君 耿新雨 吴莹 刘立强 席文辉 底妍妍 朱志军 高俊霞 王志英 安英辉 丁学娟 张青显 于艳梅 李蕾 顾永清 纪和莲 高君红 栾晓惠 王爱霞 何延慧 狄淑红 张庆玲 张丹 赵洪艳 倪晓娟 刘青宇 罗丽芬 赵海燕 闫大成 吴雪情 张明根 张瑞翔 宴琴 陈宁宁 贺金芝 周阳 刘治国 王皎 邹萍 陈秀琳 兰素川 李立华 田静圆 武霄云 李彩平 谢锋 王琳 彭艳玲 彭艳梅 宋安波 何延东 栾青山 崔学生 王令刚 王俅匀 谭昌荣 洪细民 幸荣林 黄伊骞 周有生 汪茂兵 韩永富 成刚 潘先武 闫祖飞 俞文标 顾文元 席一波 黄志昭 祁毅 霍希元 毛江月 许朝喜 李金星 田子健 李祥旭 查国军 胡珺 张立军 黄新东 金谦 邓振蜀 张勇 刘正江 李云 吕成之 罗亨全 李忠 马晓方 张晶晶 孟云业 荣国权 李长龙 杨兴文 刘金娥 徐毅 于文淑 柳金石 王善飞 陈力 薛娟 杨晓龙 赵晓春 方文久 张志玮 杜文敏 张思勇 李晓跋 苏乐堂 郭双合 龙丽兵 沈可 应龙天 庞觉新 曹涌 黄远伟 宋洪杰 陈东刚 石占伟 何奇俊 石蒙蒙 谢友祥 赖火祥 魏满 安景臣 刘鸿祥 崔铭潇 赵金伟 钱勇赴
三等奖
C. 求方剂学(五版) 后面方剂歌诀的电子版
打http://www.foxue.org/bbs/showprint.asp?topic_id=37070&forum_id=87
方剂歌诀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小青龙汤: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辛凉解表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
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扶正解表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
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治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
温下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温脾汤;
温脾附子及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
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润下剂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燥热津亏便下难,枳朴大黄蜜杏芍,润肠泄热便下来。
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便结体虚难下夺,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潴留胸胁痛,大腹肿满用亦佳。
舟车丸:
舟车黑丑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表皮陈皮轻粉入,逐水消肿力量强。
疏凿饮子: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
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用海参,玄麦生地硝黄呈,参归姜草扶正气,攻补兼施法可尊。
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热结阴亏肠燥结,滋阴泻下法可宗。
和解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葛苓清胆汤:
蒿苓清胆枳竹茹,苓夏陈皮碧玉须,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
柴胡达原饮:
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苓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胸宽截疟疴。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米草加姜薄,疏肝健脾功最奇,调经再把丹栀入。
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又实脾。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连芩:千姜枣草.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清热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阳明大汗兼烦渴,清热生津法最宜。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承,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津自生。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真绛,凉血散血服之安。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大热烦躁兼错语,疮痈疔疖服之宁。
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躁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清脏腑热
导赤散: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共,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左金丸;
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医。
泻白散;
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泻肺清热平喘咳,肺中伏火用之宜。
清胃散;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泻黄散: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风功。
玉女煎;
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囊,胃热阴虚相为病,牙痛齿松宜煎尝。
芍药汤:
芍药大黄与槟榔,苓连归桂甘草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热痢方,连柏秦皮四药良,味苦性寒能凉血,坚阴止痢在清肠。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青篙鳖甲地知丹,热由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滋阴清热敛汗超。
清骨散: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当归六黄汤:
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泻火敛汗强。
祛暑剂:
祛暑清热
清络饮:
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鲜用辛凉轻清剂,暑伤肺络服之痊
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
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散用朴扁豆,祛暑和中湿邪消。
祛暑利湿
六一散(益元散):
散中滑石甘,一方两法义须清,清热祛暑为常法,利水通淋亦细参。
桂苓甘露饮:
桂苓甘露猪苓膏,木泽寒水滑石草,清暑泄热又利湿,发热烦渴一并消。
清暑益气
清暑益气汤:
益气西洋参,竹叶知草与荷梗,麦冬米斛连瓜翠,暑热伤津此方能。
温里剂:
温中祛寒
理中丸:
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术干姜,原为脾胃虚寒设,后人衍化许多方。
吴茱萸汤:
吴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方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合,饴糖为君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建中阳,饴糖人参配椒姜,中阳衰弱胸腹痛,痛而拒按服之康。
回阳救逆
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二姜五味随,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有奇功。
黑锡丹:
温下镇上黑锡丹,硫磺桂附茴沉楝,芦故起石肉蔻香,虚喘殿逆服之验。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
表里双解剂
解表攻里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力强。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编饶。
解表清里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石膏汤:
石膏汤用苓柏连,麻黄豆豉山栀全,清热解毒兼解表,枣姜细茶一同煎。
解表温里
五积散:
五积消滞又温中,麻黄苍芷芍归芎 桔桂苓甘草朴,两姜陈皮半夏葱。
补益剂:
补气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获苓甘草比,食少便溏体赢瘦,甘平益胃效相当。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人参蛤蚧散:
罗氏人参蛤蚧散,专治痰血与喘满,桑皮二母草杏苓,肺痿服之症可缓。
补血
四物汤: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发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重黄芪,甘温除热法颇奇,芪取十分归二份,阳生阴长理奥秘。
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气血双补
八珍汤:
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泰山磐石散:
十全大补减桂苓,更加续断砂糯苓,气血双补安胎好,泰山磐石是方名。
补阴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肾阴亏损虚火上,滋阴补肾自安康。
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地知柏,龟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虎潜丸: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龟版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二至丸:
二至女贞与旱莲,或加桑椹和成丸,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
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石斛夜光丸:
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丝苁,青霜草决犀羚角,参味连苓蒺草风,
再与杏菊山药配,养阴明目第一功。
补肺阿胶汤;
补肺阿胶马兜铃,牛蒡甘草杏糯匀,肺虚火盛最宜服,降气生津咳嗽宁。
龟鹿二仙胶:
人参龟版鹿角胶,更加枸杞熬成膏,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治效高。
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肝肾精血虚。
补阳
肾气丸: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安神剂:
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珍珠母丸:
珍珠母丸参地归,犀沉龙齿柏茯神,更加酸枣宁神志,镇心平肝此方推。
磁朱丸:
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潜阳又明日,心悸失眠皆可治,癫狂痫证亦宜服。
滋养安神
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天王补心丹;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及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甘麦大枣汤;
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开窍剂:
凉开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紫雪: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磁膏,丁沉木麝升玄草,热陷痉厥服之消。
至宝丹:
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金银两箔兼龙脑,开窍清热解毒良。
小儿回香丹:
回春丹枳大黄沉,豆蔻木草蚕蝎藤:贝檀陈砂麻竺麝,小儿惊搐赖此平。
行军散:
诸葛行军痧胀方,珍珠牛麝冰雄黄,硼硝飞金共研末,窍闭神昏服之康。
温开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荜檀囊,犀冰术沉诃香附,再用龙脑温开方。
紫金锭:
紫金锭有山慈菇,五倍千金一并入,大戟麝香共为末,霍乱痧胀米汤服。
固涩剂;
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表敛汗效特灵。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敛汗见效奇。
敛肺止咳
九仙散;
九仙散用乌梅参,桔梗桑皮贝母承,粟壳阿胶冬花味,敛肺止咳气自生。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木香诃,粟壳当归肉蔻合,术芍桂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四神丸: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桃花汤:
桃花汤中赤石脂,粳米干姜共用之,温中涩肠功效好,久痢不愈正可施。
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莲粉糊丸盐汤下,能止无梦夜滑遗。
桑螵蛸散:
桑螵散治小便数,参苓龟壳同龙骨,菖蒲远志加当归,补骨宁心健忘除。
缩泉丸:
缩泉丸治儿尿频,脬气虚寒约失灵,山药台乌加益智,糊丸多服效显明。
固崩止带
固经丸:
固经丸用龟版君,黄柏椿皮香附芩,更加芍药糊丸服,漏下崩中均可宁。
震灵丹:
震灵丹治崩夹瘀,乳香没药五灵须,代赭禹粮赤石脂,朱砂石英,入味具。
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及人参,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能。
理气剂:
行气
越鞠丸:
越鞠丸治六郁侵,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加栀曲,气畅郁舒痛闷平。
金铃子散:
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心腹诸痛由热郁,疏肝泄热痛自蠲。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行气化痰郁自舒。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瓜萎合成方,通阳理气又散结,胸痹心痛皆可尝。
橘核丸
橘核丸中楝桂存,枳朴延胡藻带昆,桃仁木通木香合,癞疝顽痛盐酒吞。
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木茴香,良姜青皮及槟榔,楝巴麸炒除巴用,寒滞病痛酒调尝。
暖肝煎:
暖肝煎中用当归,杞苓乌药与小茴,行气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并摧。
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姜陈草,苓蔻木香一齐熬,温中行气兼燥温,脘腹胀痛服之消。
降气
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草半归,前胡桂朴姜枣随,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表寒里热哮喘尝。
四磨汤:
四磨汤治七情侵,人参乌药沉香摈,四味浓磨煎温服,行气降逆喘自平。
旋复代赭汤:
仲景旋复代赭汤,半夏参草大枣姜,噫气不除心下痞,降逆化痰治相当。
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呕呃医,人本甘草枣姜施,胃虚有热气冲逆,清补和中降逆之。
丁香柿蒂汤;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降逆止呃兼温补,胸满呃逆宜煎尝。
理血剂:
活血祛淤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
血府逐淤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用柴胡,花粉草归山甲俱,大黄桃红煎入酒,损伤淤血总能祛。
七厘散:
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芪归芎,桃红赤芍加地龙,半身不遂中风证,补气活血经络通。
失笑散:
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血淤少腹时作痛,淤散气顺保安康。
丹参饮: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气滞血瘀两相合,瘀散气顺保安康。
温经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本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生化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与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温经活血最见长。
活络效灵丹:
活络效灵用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存:症瘕积聚腹中痛;煎服此方可回春。
桂棱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与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胞宫淤血全可散。
大黄庶虫丸:
大黄庶虫芩芍桃,地黄杏草漆蛴螬,虻虫水蛭和丸服,祛淤生新功独超。
止血
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丹荷搁随,二蓟栀黄皆炒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四生丸:
四生丸用三般叶,侧柏艾荷生地协,等分生捣如泥煎,血热妄行止衄惬。
咳血方:
咳血方中诃子收,海石栀子共瓜蒌,青黛泻肝又凉血,咳嗽痰血服之瘳。
槐花散;
槐花散治肠风血,芥穗枳壳侧柏叶,等分为末米汤下,凉血疏风热能涤。
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藏,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
黄土汤:
黄土汤中术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便后下血功独擅,吐衄崩中效亦灵。
胶艾汤:
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宫养血血行缓,胎漏崩中自可痊。
治风剂:
疏散外风
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术草,养血祛风通治方。
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牵正散: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加,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小活络丹;
小活络丹用胆星,二乌乳没地龙并,中风手足皆麻木,风痰瘀血闭在经。
平熄内风
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天麻钩藤仗: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苓,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阿胶鸡子黄汤:
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石决茯神络石藤,阴虚风动此方保。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麻胶地芍合成汤,三甲冬草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茶,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喑厥风痱能治之,水归火宁水生木。
治燥剂
轻宣润燥
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口渴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嘉。
滋阴润燥
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宜煎烹。
琼玉膏:
琼玉膏用生地黄,人参茯苓白蜜糖,合成膏剂缓缓服,干咳咯血肺阴伤。
玉液汤:
玉液汤中芪葛根,鸡金知味药花粉,饮一溲一消渴证,益气生津显效能。
增液汤:
增液汤用玄地冬,滋阴润燥有殊功,热病津枯肠燥结,增水行船便自通。
祛湿剂;
燥湿和胃
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叶存,加入滑石渗湿热,身重胸闷属湿温。
甘露消毒丹(普济解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葛,苓翘贝母射干薄,湿热留连正治方。
连朴饮:
连朴饮内用豆豉,菖薄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治。
蚕矢汤;
蚕矢汤用苡木瓜,苓连栀通吴萸夏,加入豆卷清湿热,吐利腹痛转筋佳。
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翟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二妙散: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得消病自痊。
利水渗湿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茯苓,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猪苓汤:
猪苓汤内用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肿,表虚湿盛服之康。
五皮散(五皮饮):
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腹胀颇相宜。
温化水湿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
真式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苓芍术附加生姜,少阴腹痛寒水聚,悸眩润畅急煎尝。
实脾散(实脾饮):
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蓖廨分清饮:
蓖廨分清石菖蒲,草梢乌药智仁具:或加茯苓共煎煮,淋浊留连自可除。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藁本加防风,湿邪在表头腰痛,发汗升阳经络通。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革,冷风顽痹屈能伸。
鸡鸣散:
鸡鸣散是准绳方;苏叶吴萸桔梗姜:瓜橘槟榔晨冷服,脚气浮肿效非常。
祛痰剂:
燥湿化痰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燥湿化痰兼理气,湿痰阴滞此方珍。
温胆汤: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气行痰消诸证罢。
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杏瓜萎,茯苓枳芩胆星投,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脉滑浮。
滚痰丸:
滚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黄芩及大黄,少佐沉香为引导,实热顽痰一扫光。
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秩苓添,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
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痰饮咳嗽常用方,气降仍咳胸犹满,速化寒饮保安康。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治风化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定痫丸: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
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控痫发。
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化痰止咳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消导化积剂:
消食导滞
保和丸:
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消食化滞和胃气,方中亦可用麦芽。
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术泽与茯苓,食湿两滞生郁热,脘痞泻痢此方寻。
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青陈皮,枳柏黄连莪术齐,大黄牵牛加香附,热滞泻痢皆相宜。
枳术丸;
枳术丸是消补方,荷叶烧饭作丸尝,若加麦芽与神曲,消食化滞力更强。
健脾丸:
健脾参米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
消痞化积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四君先,夏曲麦芽朴姜连,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
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疟母方,庶虫鼠妇及蜣螂,蜂蜜石苇人参射,桂朴紫葳丹芍姜,
瞿麦紫苓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缠日久胁下硬,症消积化保安康。
驱虫剂:
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脏泻热又安蛔。
肥儿丸;
肥儿丸内有使君,豆蔻香连曲麦槟,猪胆为丸热汤下,疳虫食积一扫清。
布袋丸;
布袋丸内有四君,芜荑芦荟共调匀;夜明砂与使君子,消疳去虫法可循。
化虫丸:
化虫丸中用鹤虱,苦楝槟榔一并列,白矾铅粉和丸服,肠中诸虫皆可杀。
伐木丸:
伐木方中有绿矾,苍术酒曲醋糊丸,泻肝益脾消黄肿,钩虫为患效可观。
涌吐剂:
瓜蒂散:
瓜蒂散用赤豆研,散和豉汁不需煎,逐邪催吐效更速,宿食痰涎一并蠲。
救急稀涎散:
稀涎皂角与白矾,急救可去膈上痰;中风昏迷属闭证,功能开窍又通关。
盐汤探吐方:
盐汤探吐千金方,干霍乱证宜急尝,宿食停脘气机阻,用之及时功效良。
痈疡剂:
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
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用当归,玄参银花甘草随,清热解毒兼活血,脱疽之病此方魁。
犀黄丸:
犀黄丸内用麝香,乳香没药与牛黄,乳岩横痃或瘰疬,正气未虚均可尝
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薄荆翘,丹栀斛玄夏枯草,疏风清热散痈肿,牙痛颈毒皆可消。
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二皮翘贝母,独活甘草夏归芎,消瘿散结效或睹。
透脓散: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
阳和汤:
阳和汤方主阴疽,鹿胶桂麻姜炭地,白芥甘草同煎服,温补通滞疮自愈。
小金丹:
小金丹用麝草乌,灵脂胶香与乳没,木鳖地龙归墨炭,诸疮肿痛最宜服。
内补黄芪汤:
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善后功。
苇茎汤:
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瓜子薏苡仁,瘀热在肺成痈毒,泻热排脓新自生。
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囊:肠痈初起少腹痛,脓成未溃亦可尝。
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力不缓,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
D. 谁给我一份高考古文默写电子版
(一)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1、《季氏将伐颛臾》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贾谊《过秦论》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王羲之《兰亭集序》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阔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8.王勃《滕王阁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9、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0.杜牧《阿房宫赋》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2、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3、欧阳修《伶官传序》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4.苏轼《石钟山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5.姚鼐《登泰山记》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6、李密《陈情表》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7.韩愈《祭十二郎文》
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18、苏轼《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9.袁宏道《虎丘记》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一夫登场,……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20.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附:
《2009辽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背诵默写指定篇目2009年04月04日 星期六 20:08《2009辽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背诵默写指定篇目——高中部分
1、《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杜牧《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侯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苏轼《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6、《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屈原《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8、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9、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宫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1、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2、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E. 公主,再不演要亡国了_by桃苏子_txt全文免费阅读
《公主,再不演要亡国了》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tKYQH8CxPdfLPgpq_NlDPA
该小说讲述了阿妍穿书了,穿成了一个卑微的炮灰。先是被荒淫暴君强抢入宫,然后又被帝霸男主来灭暴君时给一起灭了,要多凄惨有多凄惨。而穿来这一刻,暴君正对她美色惊为天人,正在抢她入宫。心甘情愿当炮灰?
F. 求发《新标准韩国语》中级上下册
韩国语是一种音素音节文字,也叫字元音节文字,韩国人创造的书写体系主要基于自己对音韵学的研究。他们自己发明了三分法理论,将音节分成初声、中声和终声。实际书写文字的时候,将初声、中声和终声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合写在一起,形成方块字。
韩语共有40个字母,包括21个元音和19个辅音。
韩国语元音字母有21个,单元音10个,二重元音11个。元音创制原于宇宙间“天、地、人”为一体的思想,即天圆“ㆍ”、地平“ㅡ”、人直“ㅣ”。
ㅏ 太阳刚刚升起,阳气十足,会发出响亮、清澈的阳性元音“ㅏ”。发音的时候口自然放开,下颚向下伸,舌尖也随之向下,嘴唇自然的放松,就可以发出这个音了。
ㅓ 当太阳西下时,会发出低沉的阴性元音“ㅓ”。发音的时候,嘴要自然张开,舌面要稍微抬起来。发音的时候比发“ㅏ“的开口度小一些,嘴唇和牙根不能用力,嘴巴不能压扁。
ㅗ 太阳升至地平线之上,便是白昼,充满阳气,会发出响亮的阳性元音“ㅗ”,发音的时候口稍微张开,双唇向前拢成圆形,舌后部分自然抬起来。
ㅜ 日头落山,藏于阴暗的地平线之下,会发出低沉、浑浊的阴性元音“ㅜ”。发音的时候,开口度比发“ㅗ”时张的更小一些,舌面和硬腭放平,双唇向前拢成圆形,比“ㅗ”更向前突出,音从后舌面发出。
ㅡ 口稍微张开,舌身稍向后缩,舌前部分放平,舌后部略向软腭抬起,嘴唇向两边拉开,气流通过舌面挤出。
ㅣ发音的时候,口稍微张开,舌面抬起来贴近上颚,嘴唇扁平,双唇向左右自然放开。
ㅐ发 “ㅐ ” 音时,嘴的张开度跟“ㅏ”一样,但舌位比“ㅏ”高一些,嘴唇向两边紧一点成扁平形,硬腭往下压并把舌尖紧抵住下齿龈。
ㅔ发“ㅔ”音时,嘴张得不宜过大,要比“ㅐ”小一些,舌前部分比发“ㅐ”音抬得高一些。
ㅚ发“ㅚ”音时,口形大小及舌位与“ㅔ”基本相同,但发“ㅚ”的时候,舌面向软腭抬起,双唇一定要拢成圆形。
ㅟ嘴的张开度和舌头的高度与“ㅣ”相近,但是发“ㅟ”时,嘴唇必须拢成圆形。
ㅑ发“ㅑ”音时,先发短而弱的“ㅣ”,然后迅速滑向“ㅏ”,要一口气发好。
ㅕ先发短而弱的“ㅣ”,然后迅速滑向“ㅓ”,要一口气发好。当谓词词干的지、찌、치与어相连时,形成져、쪄、쳐,这里的元音ㅕ要发成ㅓ。
ㅛ先发短而弱的“ㅣ”,然后迅速滑向“ㅗ”,要一口气发好。
ㅠ先发短而弱的“ㅣ”,然后迅速滑向“ㅜ”,要一口气发好。
ㅒ发“ㅒ”音时,先发短而弱的“ㅣ”音,然后紧接着滑向“ㅐ”音。注意发“ㅣ”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ㅐ”音则要较重。这个音除了自成音节外,只与辅音“ㄱ”、“ㅈ”相拼。
ㅖ这个元音自成音节或与辅音ㄹ相拼时,先发短而弱的“ㅣ”音,然后紧接着滑向“ㅔ”音。注意发“ㅣ”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ㅔ”音则要较重。在和别的辅音相拼时,发ㅔ音。
ㅘ 发“ㅘ”音时,先发“ㅜ”,然后紧接着滑向“ㅏ”音。注意发“ㅜ”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ㅏ”音则要较重。
ㅝ发“ㅝ”音时,先发“ㅜ”,然后紧接着滑向“ㅓ”音。注意发“ㅜ”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ㅓ”音则要较重。
ㅙ 发“ㅙ”音时,先发“ㅜ”,然后紧接着滑向“ㅐ”音。注意发“ㅜ”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ㅐ”音则要较重。
ㅞ发“ㅞ”音时,先发“ㅜ”,然后紧接着滑向“ㅔ”音。注意发“ㅜ”音时又轻又短促,而发“ㅔ”音则要较重。
ㅢ 这个元音在单字的首音节时,先发短而弱的“ㅡ”,然后迅速滑向“ㅣ”,要一口气发好。如果不在单字的首音节或与辅音相拼时,发 “이”,作为属格助词出现时,发“에”音。
韩国语辅音字母有19个,根据人发音时主要发音器官的形状——口型、舌的形状、喉头形状等而创制的。比如,“ㄱ”和“ㄴ”是模仿舌的形状,“ㅁ”是模仿嘴唇的形状,“ㅇ”是模仿喉头的模样而创制的。
ㄱ 象舌根闭喉之形,在发音时舌面后部抵住软腭,阻止气流,舌尖往下压,使气流通过舌根舌面冲出而成音。
ㄴ的形状像舌尖顶住硬腭的样子,发音时要注意舌尖顶住上齿龈,阻住气流,然后打开鼻腔通道,并使气流通过鼻腔中透出来,同时舌尖离开上齿龈,振动声带而成音。
ㄷ的形状像舌尖贴住上齿龈的样子。发音时,先用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阻止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使气流从舌尖冲出而成音。
ㄹ的形状近似于舌尖音“ㄷ”,其发音部位在舌尖。发音时,先使舌尖向上靠近上齿龈,然后舌尖轻轻弹一下,使气流从舌尖流出。
ㅁ的形状像口,其发音部位在双唇上。发音时,注意先把嘴闭紧,阻住气流,同时硬腭下来,使气流从鼻腔出来,同时震动声带,并使双唇破裂成音。
ㅂ的形状像口,其发音要领在双唇。发音时,双唇紧闭,阻止气流,然后用气流把双唇冲开,爆发成音。
ㅅ的形状像牙齿。发音时,上下齿靠近造成隙缝,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前部接近上腭,气流在舌面流出的同时把舌身往前送,从舌前部和硬腭之间的空隙挤出来,摩擦成音。
ㅇ 位于元音之前,在首音位置时,不发音,只作为装饰,使字形看起来整齐美观。
ㅈ是舌面塞擦音,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前部贴住上齿龈和硬腭,阻住气流,使气流冲破阻碍的同时,摩擦成声。
ㅊ发音部位跟松音“ㅈ”相同,只是气流更强一些,要送气。
ㅋ发音部位跟松音“ㄱ”相同,只是气流更强一些,要送气。
ㅌ发音部位跟松音“ㄷ”相同,只是气流更强一些,要送气。
ㅍ发音部位跟松音“ㅂ”相同,只是气流更强一些,要送气。
ㅎ的发音部位在喉部。发音时,气流不受阻塞,从声门挤出,轻微摩擦而成音,声带不振动。
ㄲ、ㄸ、ㅃ、ㅆ、ㅉ五个音都是紧音,发音方法和相应的松音相同,但是发音器官要紧张起来,声门紧闭,使气流在喉腔受阻,然后冲破声门而出,产生挤喉现象。
韩国语的十六个辅音均可以作韵尾使用,两个不同的韵尾可以组合成双韵尾,共有十一个双韵尾,一共有二十七个韵尾。发音时,二十七个韵尾只发为ㄱ、ㄴ、ㄷ、ㄹ、ㅁ、ㅂ、ㅇ七个音,其余的二十个韵尾要转换为七个代表音之一后再发音(双韵尾只发其中的一个代表音)。
ㄱ 舌根贴紧软腭,阻止气流,不让其爆破成声。
ㄴ 舌尖抵住上齿龈,使气流通过鼻腔泄出。
ㄷ 舌尖抵住上齿龈,使气流被舌尖阻塞。
ㄹ舌尖抵住上齿龈,使气流擦过舌两侧泄出。、
ㅁ 双唇紧闭,使气流通过鼻腔泄出。
ㅂ 双唇紧闭,阻住气流。
ㅇ 将气流堵在舌根和软腭之间,使气流通过鼻腔泄出。
其余二十个韵尾需要与代表音进行一些转换。
ㄱ、ㅋ、ㄲ发ㄱ的音。
ㄷ、ㅌ、ㅅ、ㅆ、ㅈ、ㅊ、ㅎ发ㄷ的音。
ㅂ、ㅍ发ㅂ的音。
双韵尾ㄳ、ㅄ、ㄼ、ㄽ、ㄵ、ㄾ只发双韵尾中左边的一个代表音。
넋 魂 앉는다 坐 여덟 八 외곬 单方面 핥는다 舔 없다 无
双韵尾ㄼ例外,发右边的ㅂ:밟소 踩 밟지 踩 밟게 踩吧 밟고 踩 넓죽하다 扁平,长而宽 넓둥글다 宽圆
双韵尾ㄺ、ㄿ、ㄻ只发双韵尾中右边的一个代表音。
닭 鸡 삶 住,生活 읊고 吟
谓词词干的双韵尾ㄺ与辅音ㄱ相连时,发左边的ㄹ:맑게 清地 묽고 稀 읽거나 无论读……
双韵尾ㄶ、ㅀ与辅音ㄱ、ㄷ、ㅈ相连时,只发左边的一个代表音,右边的ㅎ与ㄱ、ㄷ、ㅈ相结合发成送气音:많고 多 않던 不……的(过去持续定语形)닳지 磨损
双韵尾ㄶ、ㅀ与辅音ㅅ相连时,只发左边的一个代表音,右边的ㅎ不发音,辅音ㅅ发成紧音: 많소 多 싫소 不喜欢
双韵尾ㄶ、ㅀ与辅音ㄴ相连时,右边的ㅎ不发音:않네 不 않는다 不 뚫네 凿 뚫는다 凿
双韵尾ㄶ、ㅀ与元音连音时,ㅎ脱落,ㄴ、ㄹ移到后面与元音连音。많아 多 않은 不……的,没有……的(定语形)닳아 磨损싫어도 即使不喜欢
韩国语与美国英语一样,也有一些音变现象,包括连音、辅音同化、送气化现象、韵尾脱落、紧音化、添加音现象等。
连音。韩国语的韵尾(除ㅇ、ㅎ以外),在与后面的元音相连时,韵尾便移到后面的音节上,与之拼成一个音节,这一现象叫做连音现象,和美国英语的连音相似。如:
이것은 这个
무엇을 什么
무엇이에요 是什么
책이에요 是书
서울이에요 是首尔
双韵尾发生连音时,左边一个韵尾留在本音节里,右边一个韵尾移到后续音节上,与之连音拼成一个音节。
넋이 灵魂
앉아 坐
닭을 鸡
젊어 年轻
곬이 山谷
핥아 舔
읊어 吟
값을 价格
없어 无
韵尾与以元音开头的语素相连时,先将韵尾转化为韵尾的七个代表音之一后,再将代表音移到后面的音节上,与之拼成一个音节。
넋 없다 没有灵魂
값 있니? 有价吗?
韵尾ㄷ、ㅌ和元音이相连时,变为지和치,叫做腭化。
곧이듣는다 信以为真
밭이 地
辅音同化:韵尾与后面的辅音相连时,两个不同或不相似的音连在一起念,变成相同或相似的音。
깎는다 切
긁는다 搔痒
닫는다 关闭
짓는다 做饭
있니? 有吗?
맞는다 正确
쫓는다 追
붙는다 黏,附着
밟는다 踩
읊는다 吟
놓는다 放置
없니? 没有吗?
침략 侵略
난로 壁炉
닳는다 磨损
뚫는다 钻孔
핥네 舔
십리 十里
送气化现象:韵尾或辅音ㄱ、ㄷ、ㅂ、ㅈ在与ㅎ相连时,缩略成送气音ㅋ、ㅌ、ㅍ、ㅊ。
韵尾ㅎ在与辅音ㄱ、ㄷ、ㅈ相连时,缩略成送气音ㅋ、ㅌ、ㅊ。
놓고 放置
좋다 好
쌓지 堆
많고 多
않다 不
닳지 磨损
韵尾ㄱ、ㄷ、ㅂ、ㅈ在与辅音ㅎ相连时,缩略成送气音ㅋ、ㅌ、ㅍ、ㅊ。
먹힌다 被吃(被动态)
밟힌다 踩(使动态)
맏형 长兄
앉힌다 让……坐下
韵尾ㄷ与词尾或后缀히相连时,不是缩略成티,而要缩略成치。
굳힌다 坚定,坚固
닫힌다 被关闭(被动态)
묻힌다 埋葬(被动态),沾上(使动态)
韵尾脱落:
韵尾ㅎ和元音、ㄴ、ㄹ、ㅁ、ㅅ相连时,脱落不发音。
낳은 生下的(过去时定语形)
놓아 放置
쌓인다 堆积
빨가니? 是红色的吗?
이럴까요? 这样吗?
저러면 如果那样
어떠세요? 怎么样?
部分韵尾ㅅ和元音相连时,脱落不发音。
나았다 痊愈
부어라 斟上
그으세요 画线
韵尾ㄹ和以ㄴ、ㅂ、ㅅ、 오为开头音的词尾相连时,脱落不发音。
엽니다 开
노십시오 玩吧
만든다 做
아오 知道吧
소나무 松树
따님 令爱
紧音化:在前面韵尾的影响下,松音变成紧音的现象叫紧音化。
代表音为ㄱ、ㄷ、ㅂ的收音与辅音ㄱ、ㄷ、ㅂ、ㅅ、ㅈ相连时,ㄱ、ㄷ、ㅂ、ㅅ、ㅈ发成紧
音。
국법 国法
있다 有,在
넓직하다 宽敞
닿소 接触
그렇습니다 那样
收音ㄴ(ㄵ)、ㅁ(ㄻ)与以辅音ㄱ、ㄷ、 ㅈ开头的词尾(除了表示被动、使动的词尾기外)相连时,ㄱ、ㄷ、 ㅈ发成紧音。
신고 穿
앉고 坐
젊다 年轻
삼지 编织
在汉字词中,前面汉字的韵尾为ㄹ、ㅁ、ㅇ时,后面的松音变成紧音。
발동 发动
절도 节度
일시 一时
물질 物质
表示将来时的定语词尾ㄹ/을与辅音ㄱ、ㄷ、ㅂ、ㅅ、ㅈ相连时,ㄱ、ㄷ、ㅂ、ㅅ、ㅈ发成紧
音。
할 것 要做的事
할 수 있다 能做
할걸 可能会做
할세라 担心会做
할지라도 即使做
할수록 越做越
할지언정 宁愿做……也
할진대 既然做
词干的收音ㄼ、ㄾ与以辅音ㄱ、ㄷ、ㅅ、 ㅈ开头的词尾相连时,ㄱ、ㄷ、ㅅ、 ㅈ发成紧音。
넓게 宽地
훑소 捋
떫지 涩
添加音现象:合成词中,前面的语素以除了ㄹ以外的辅音结尾,后面的语素以元音이、야、여、 요、유开头时,中间添加ㄴ音。
솜이불 棉被
내복약 内服药
늑막염 肋膜炎
눈요기 眼福
국민윤리 公民学
合成字中,前面的语素以辅音ㄹ结尾,后面的语素添加ㄹ音。
들일 农活
물약 药水
물엿 糖浆
合成字中间有韵尾ㅅ时发音方法如下:
两个名词合成为一个字时,前面的名词起修饰后面一个名词的作用,如果前面的名词的末尾音节为开音节时,添加一个ㅅ作为韵尾。韵尾ㅅ与辅音ㄱ、ㄷ、ㅂ、ㅅ、ㅈ相连时,ㄱ、ㄷ、ㅂ、ㅅ、ㅈ发成紧音,韵尾ㅅ脱落。
냇가 川边
콧등 鼻梁
햇살 阳光
고갯짓 点头,摇头
韵尾ㅅ与辅音ㄴ、ㅁ相连时,发成ㄴ音。
아랫니 下齿
툇마루 木榔台
韵尾ㅅ与元音이相连时,发成ㄴ加ㄴ音。
깻잎 苏子叶
베갯잇 枕头套
辅音字母名称的韵尾在与元音连音时,ㄷ、ㅈ、ㅊ、ㅋ、ㅌ、ㅍ、ㅎ的发音特殊如下:
디귿이 字母ㄷ
지읒이 字母ㅈ
치읓이 字母ㅊ
키읔이 字母ㅋ
티읕이 字母ㅌ
피읖이 字母ㅍ
히읗이 字母ㅎ
韩国语的词汇,从其意义、形态和在句子中的位置、作用大致可分为名词、代词(代名词)、数词、冠词(冠形词)、副词、感叹词、助词、助动词、动词、形容词十大类;韩国语的词汇普遍存在着固有词和汉字词的双重系统。这些词在具体使用时,有些能够互换,有些则不能。此外,韩国语还有外来语,外来词是指从别的语言吸收来的词,约占总词汇量的20%。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文化交流的加深,外来词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语法结构是主宾谓(SOV)结构,不同于美国英语的主谓宾(SVO)结构。包括韩语在内的阿尔泰语系语言,是黏着语类型,这种类型的语言是靠黏着在词干后面的大量、丰富的助词、助动词和词尾的变化来表达语意的,例如:가다 ~~~갑니다 ~~~갑시다 ~~~가십시오 ~~~가요 等。与之相对的是,美国英语、俄语等属于印欧语系,他们是屈折语类型,是靠着词汇本身的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意,例如:picture~~pictures,go~~~went,come~~~coming等;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类型,是靠词序来表达语意的。
只要你用心学,一定能学好韩国语这门语言的,希望我能帮助到你。
G. 求林语堂《苏东坡传》TXT百度云资源,挺急的。
我这里有~用网络网盘分享给你,点开就可以保存,链接永久有效^_^,无提取码,
H. 麻烦各位推荐一本日本菜谱
铁板烧
即席料理。大家围坐在大而扁平的铁板周围,烧热铁板后擦油,放上原料煎熟,厨师当场操作,边吃边煎。日式铁板烧是较高档的日本料理。日式铁板烧首先要求原料的高品质和绝对新鲜,制作之前不经过腌制,只在烧烤过程中加入盐、胡椒两种调味品,品的是食物的原始味道;仅一个牛肉就从低到高分为不同级别:国产牛肉、美国牛肉、神户牛肉,价格差别也相当大。特点之二是厨师现场进行菜品的制作,所以吃铁板烧是个慢功夫,你可以边吃边聊,还可以欣赏厨师表演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杂耍”,建议最好还是晚上时间充裕的时候去。吃法上讲究不同的食物配不同的汁料,食用海鲜水产品类要蘸浅色汁(日本醋或西餐汁),其他如肉类、蔬菜等蘸深色汁(特别配制的日本酱油或芝麻汁)。先吃开胃菜,然后是刺身、海鲜、肉类……
章鱼丸
章鱼丸,爽口、外脆内软、章鱼鲜味,又称“樱桃小丸子”。它是一种在铁板上用油炸的食品,装在船形小盒子里,章鱼丸子的外面很脆,里面的陷很香,新鲜美味的章鱼丸子配上照烧汁、日本芥辣酱、沙拉酱、黑胡椒粉、辣粉和柴鱼片,味道绝不混乱,更突出了章鱼鲜味。
寿司
寿司是在饭里放醋做主材料的日本料理。传说寿司是以前为了储藏鲜鱼而制成的。在日本把新鲜的生鱼切成片放在饭上, 然后放在撒着盐的板上,上面放上石头,几个星期以后,被饭发酵得鱼片吃起来味道非常鲜美。 还有别的书上记载把饭和鲜鱼放在木桶里,在饭发酵时出来的乳酸菌可以保存鲜鱼。煎蛋寿司和穴子鱼寿司的味道最能代表寿司店的水平。因为寿司店很少用这样加热后的材料做寿司,所以能反映出师傅的手艺。但是寿司店的好坏还是靠材料的新鲜程度。
先付
即小酒菜,象盐渍墨鱼。口味以甜、酸、咸为主,最小,口味多样。
前菜
即冷菜。可以单上,也可三、五种拼盘上。
先碗
即清汤,意即饭前上的汤。一般用木鱼花头遍汤作,清澈见底,口味清淡。 刺身即生鱼片,日餐中的主要菜式。
用料主要有金枪鱼、鲷鱼、偏口鱼、鲭花鱼、鲈鱼、虾、贝类等,以金枪鱼、鲷鱼为最高级。一般配白萝卜丝、苏子叶、苏子花、菊花、辣根(日本芥末)上桌。吃法上有的蘸酱油,有的在酱油里放柠檬汁、菊花叶、带酸口;也有蘸用清酒泡红酸梅的汁,加上点辣根,甜、酸、麻辣,口感独特。讲究的蘸汁要根据鱼的种类,比如以海鳗配爽口味浓的梅肉酱油,肉质肥嫩的鲁鱼切薄片配以萝卜泥、葱丝、紫菜,蘸食酸酱油,别有一番滋味。
煮物
即烩煮料理。指两种以上材料,煮制后分别保持各自的味道,配置放在一起的菜。这种做法出自关西一带。用合乎时令的全类、蔬菜,加上木鱼花汤、淡口酱油、酒,微火煮软,煮透,口味一般甜口,极清淡。
烧物
以明火或暗火烤制,有焦香味,常见的如烤鳗鱼、盐烤秋刀鱼等。
扬物
即炸菜,主要是炸天妇罗。用面糊炸的菜统称天妇罗,据说烹制方法源于中国,名字来自荷兰。海鲜制的天妇罗以虾为冠,也可以用蔬菜的根、茎、果实、叶及菌类。天妇罗挂糊越薄越好、越热越香,最好现炸现吃。吃时配以天妇罗汁、萝卜泥、柠檬,外酥脆里软滑,清甜,大概是中国人最容易接受的日本料理。
酢物
即醋酸菜,可以与冷菜一起上,也可放在菜点之后,酱汤之前,既可开胃,又可使人在饭后不产生油腻感。
海味的醋酸菜往往加入姜汁或辣根粉,以解腥味。盛器多用较深的碗、砵。
蒸物
菜单里有时与煮物并在一类。日本人最喜欢吃菜碗木须,冷鸡蛋豆腐一类的蛋制品.茶碗木须其实就是加有其他原料的蒸鸡蛋羹,在新世纪饭店的云海餐厅曾吃过一回,放有鲜虾、肉丸、蘑菇,清鲜、柔嫩,倒也别致。此外有些鱼类、贝类加酒蒸的菜式。
I. 求原版本草纲目
第一篇 小中药 大功效
第一章 中药里的养生密码
温、热、寒、凉,四性用不同
辛、酸、甘、苦、咸,五味入五脏
科学煎煮效更强
正确服用增药效
配伍宜忌不能忘
药膳养生功效大
第二章 四季养生,中药调理
春季养生首选中药及药膳
夏季养生首选中药及药膳
秋季养生首选中药及药膳
冬季养生首选中药及药膳
第三章 辨清体质,因人施养
辨清体质,因人施养
测一测你是哪种体质
平和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阳虚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气虚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阴虚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血淤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痰湿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湿热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气郁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特禀体质首选中药及药膳
第二篇 一味中药 补养全家
第一章 益气中药
人参——补气第一圣药,补脾益肺,生津止渴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脾肺之气,养阴生津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润肺、益肾
灵芝——补气养血,养心安神
蜂蜜——润肺止咳,润燥通便,补中缓急,解毒
莲子——养心安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
甘草——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
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绞股蓝——益气安神,清热降压
第二章 补血中药
当归——血虚能补,血枯能润
阿胶——补血活血,补虚润肺
何首乌——养血,益肝,补肾
地黄——滋阴养血,补精益髓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桂圆肉——补心脾,益气血
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
鸡血藤——通筋活络,补血养血
第三章 滋阴中药
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黄精——补肝滋肾,气阴双补
麦门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
天门冬——养阴清热,润燥生津
女贞子——补肝滋肾,清热明目
石斛——养胃生津,滋阴清热
桑葚——滋补阴血,生津润肠
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黑芝麻——补肝肾精血,润燥滑肠
沙参——清肺养阴,润肺生津
玉竹——滋养肺胃阴液
龟甲——滋阴抑阳,养血补心,益肾健骨
第四章 壮阳中药
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健骨
海马——补肾壮阳,滋补温内
杜仲——补肝肾,补精血,强筋骨,安胎
冬虫夏草——益肾补肺,阴阳双补,止血化痰
肉苁蓉——补肾阳,润肠通便
蛤蚧——补肺气,助肾阳,益精血,止咳喘
淫羊藿——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锁阳——补肾阳,益精血
肉桂——补心肾阳气,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络,温肺化水
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阴阳双补,固精缩尿,止泻
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
补骨脂——助肾补阳,纳气平喘,固精缩尿
益智仁——补肾壮阳,温脾固精
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第五章 活血化淤中药
丹参——活血化淤,止痛,凉血清心,安神,消痈
三七——活血止血,消肿定痛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益母草——活血化淤,利尿消肿,调经止痛,解毒
红花——活血通经,散淤止痛
赤芍——清热凉血,散淤止痛
月季花——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牛膝——活血去淤,引血下行,强筋骨
郁金——活血化淤,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开窍,退黄疸
骨碎补——活血,化血,止血,补肾
第六章 解表祛湿中药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米——利水渗湿,消肿排脓,健脾,美容
红小豆——利水消肿,解毒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生姜——温中散寒,发汗解表
藿香——祛湿解表,化湿和胃
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防风——祛风解表,止痛解痉
葛根——解表退热,生津,止泻,降血糖
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白芷——祛风解表,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痛
第七章 清热解毒中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槐米——凉血止血,清肝降火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蒲公英——解毒消肿,清肝热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解毒
鱼腥草——清热散毒,消肿祛淤
马齿苋——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芦根——止呕除烦、利尿解毒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第八章 止咳化痰中药
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
紫苏子——下气,化痰,润肺,宽肠
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白果——敛肺定喘
第九章 理气调中中药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佛手——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白术——健脾益气,消食利水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玫瑰花——利气、行血,治风痹,散淤止痛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川楝子——杀虫,行气止痛
小茴香——疏肝理气,祛寒止痛
砂仁——化湿行气,温脾胃,安胎
第十章 健胃消食中药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淤
麦芽——消食和中,回乳
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鸡内金——运脾消食,防治结石,防脱发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乌梅——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
神曲——消食化积,健脾开胃
附录
中药与常见食物相克表
中药与常见西药相忌表
对症养生中药材索引
养生药膳索引
还有很多、、要的话留下邮箱。。。给分
J. 高考常见120个文言实词高中必修教材课文例句一网打尽
2021届新高三语文预热高考之120个文言实词精编(pdf打包)网络网盘
链接: https://pan..com/s/1kb_LHtoqGlr4HUwJVq-iKA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