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防止道路路面塌陷
防患于未然,车载阵列雷达在道路塌陷灾害预警探测中的技术应用
(大连中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he Applications of Vehicle-mounted Array Radar for
Early-warning Detection of Road Cave-in
摘要:近年来,许多城市发生了道路塌陷灾害,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本论文针对城市道路塌陷灾害的预警探测需求,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阵列雷达系统,可以对道路病害进行可视化探测与精确定位。该雷达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多个城市的道路塌陷灾害预警探测,并形成了一套探测道路塌陷灾害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道路病害;病害预警探测;车载阵列雷达
一、引言
近年来,全国范围的城市道路塌陷灾害频繁爆发,大范围、高频次、导致多人死伤的恶性塌陷事故接连发生,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直接威胁到城市公众安全,灾害治理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城市道路塌陷灾害的发生已经遍及全国各个省市,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到哈尔滨、长春、大连、太原、西安、武汉、长沙、福州、厦门这样的二线城市,以及兰州、银川、乌鲁木齐这样的西部边远城市均有发生,甚至张家口、邯郸、宣城、荆州、湘潭、娄底、固原、库尔勒这样的中小城市也同样面临着不断发生塌陷灾害的严重威胁。
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塌陷与地下管线直接相关,是典型的地下管线次生灾害。统计显示,大多数的地下空洞塌陷发生在地表以下0~3m范围内[1]。各种诱因导致地下管线损坏或直接使管线周围土体松散,在各种流水因素作用下发生土体流失,在管线周围产生空洞,空洞逐步发展扩大并最终导致路面塌陷发生灾害。这些引起空洞塌陷灾害的诱因包括[2][3]:地下管线老化渗漏、管线施工回填不实、地表水下渗冲刷、地下水位下降、地铁施工扰动、地下人防等设施老化坍塌、湿陷性黄土垮塌、溶洞垮塌等。
科学研究和对塌陷灾害的调查分析表明,采用先进的高科技物探设备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普查探测,提前发现隐伏在地下的空洞,提前预警并采取排险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塌陷事故发生。
二、车载阵列雷达系统
在城市中开展道路下方隐伏空洞探测作业,由于道路交通繁忙,周边环境干扰大,常用的工程物探方法如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法、瞬变电磁法等,应用效果差,成本高,速度慢,难以在城市中大范围应用。探地雷达具有效率高、抗干扰、精度高、现场作业方便等特点,是城市道路塌陷灾害普查探测的首选技术。国内外的工程实践表明,探地雷达已成为探测道路下方隐伏病害唯一现实可行的技术手段,适用于脱空、空洞、土体疏松、富水等多种道路病害检测[4][5]。
由于我国城市众多,城市面积普遍较大、城市地下地质情况和地下构筑物比较复杂,常规的单(双)通道探地雷达和人工探测作业方式在灾害普查探测效率和探测成果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探测效率低、工作量大,不能满足城市大里程、大面积道路探测需要,亟需快速高效的车载多通道阵列雷达系统。
针对上述需求,我们研制了一套车载阵列雷达系统(如图1所示),该设备以多通道超宽带探地雷达技术和大型天线阵列技术为核心,专门针对大范围、大里程的公路和城市道路塌陷灾害普查探测进行了创新设计。
图10 长春解放大路空洞
五、结论
车载阵列雷达是预警探测城市道路塌陷灾害的首选技术装备,在工程实践当中,制定合理作业流程和作业方法,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效率,可以准确可靠地探测发现地下隐伏空洞,及时预警,切实防范和减少道路塌陷灾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彩侠.城市道路路面塌陷成因初探. 山西建筑,2013, 39(15):113-114.
[2]宋谷长,叶远春, 刘庆仁.北京市城市道路塌陷成因及对策分析.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 8:250-252.
[3]周正刚.城市道路塌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路桥工程,2015,5(11).
[4]Ryoji Hirata, AkioMatstyama. Anintroction and a case study of the vehicle for exploring structures underroad using GPR, Near Surface Geophysics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July 17-19,2013, Beijing, China.
[5]薛建,曾昭发, 王者江,刘明辉. 探地雷达在城市地铁沿线空洞探测中的技术方法.物探与化探, 2010,34(5):617-621.
[6]大连中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车载道路灾害、病害预警雷达系统(VGPR-20),专利公开号CN302973058S .公开日:2014-10-22.
[7]大连中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道路灾害病害预警雷达系统,专利公开号: CN203870250U. 公开日: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