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炒股应该看什么书
虽不是原创,但是给你介绍个高手的帖子,你可以看看。
我就是按照他说的买的,现在买的就是股市操练大全。
相信我,没错的,认真看看吧,我下面的地址你可以参考,
天涯杂谈的
技术分析书籍推荐
书单的模式,我的预想是列出从入门,进阶,提高,直到综合,各个阶段需要读的书,并作相应的注解。
我当年读书时跑了不少冤枉路,如今列一张书单,或许可使后来人走些捷径,不至于浪费了时间。
我是做股票的,所以是从一个想做股票的新手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列书目。不过,因为我是技术分析者,技术分析是相通的,希望此书目对其他交易者,例如期货,外汇等,也有启发。——未济
(1)
作为一个没有做过股票的朋友,如果现在开始准备做股票了
我觉得第一步要知道做股票的游戏规则,就是怎么玩
记得《专业投机原理》的开篇讲了一个很生动的故事“赌博例”
乔是扑克好手,但他却在一次和农民玩的扑克赌局中输的身无分文
不是农民的技巧有多高,一切只因为乔不了解当地扑克的游戏规则
那么,做股票也是同样的道理
你首先要充分了解整个股票的操作流程和交易规则
越详细越具体越好
例如,怎么买入怎么卖出怎么参与配股,st和非st有什么区别,代星号的st又代表什么意思,具体的成交顺序,交易时间,买入最小单位是1手,卖出可以零碎,1手表示多少股,怎么参与新股配售,各项交易费用,交易者的权利,证券公司对你应尽的义务。。。。。。。
还有很多很多的必备知识,我不再一一举例
反正个人认为
最好能做到象营业部大厅里的咨询小姐那样的了解程度就可以了
对于这些股票交易知识的资料可以问问自己开户的营业部有没有
也可以到网上搜索查找一下
新华书店应该也有这样子的书
不过可能不容易找到
印象里,《炒股就这么几招》的前面几册曾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适合新股民看看
(二)
在掌握了基本的交易知识以后,下面就可以开始交易技能的学习
第一本书很重要
因为到此为止,你或许还是一张白纸
白纸上落的第一笔,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以后发展的方向
我考虑了许久
决定推荐《股市操练大全》
这一推荐可能会引起争议
因为多数读过书的交易老手都不建议看国内的书
甚至把国内书定为糟粕
但我不这么认为
国内书总体格局小,却也不乏好书
在入门书上一下子就去读国外书容易发生断层
《股市操练大全》共有5册,外加一本习题集
这套书非常本土化,使人产生很强的亲切感
尤其是新颖的写作模式让人有不忍释卷的冲动
我不打算用自己的语言来多介绍这套书,大家自己在网上查查或者去书店看看
(三)
书读到这里,应该开始看国外的经典了
呵呵,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如果老是在国内的书里打转,恐怕会限制自己的视野,无法往高层进阶
有时候,决定你是否能在市场里成为赢家的关键,不是在于你有多高的技巧,而更重要的是你的理念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这是一本很适合初学者看的技术分析的经典书籍
讲得不深,但很透彻,把每项技术分析的重点都拎了出来
加上丁圣元先生流畅贴切的翻译
使之成为中文版技术分析书籍中难得的好书
当然,这本书的价格可能稍贵
如果想追求性价比的朋友,可以选择该书的更新版《金融市场技术分析》
《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是《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的新版,增加了一些内容
翻译者是陈鑫
陈鑫先生也是国内翻译交易书籍的一把好手
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
捧着《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这本大书
好像感觉更舒心和温暖些
毕竟看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遍
在交易上,说她是伴随我成长的也不为过
(四)
接下去要看的书是《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记得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要出远门,而只能让我带一本交易书籍在身上,我会选择《期货交易策略》
现在我要说的是,如果要拿走我书架上的交易书籍,而只能留一本下来,我会选择把《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留下
这本书可以称之为伟大,她的伟大主要体现在
1)用具体图表走势对道氏理论进行了细致和精彩的描述
道氏理论之重要,交易者皆知,可惜很多人看道氏理论觉得空洞和枯燥,不过《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却能给你一种豁然开朗的欣喜;她不仅能让你领略到道氏理论的精髓,更可以给你一种对道氏理论震撼性的再认识。我无意吹捧该书,因为这些都是我当年读书时的感觉。
2)图表分析的巅峰之作
在我印象里,应该没有哪本书论述图表分析能达到《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的高度
该书在图表分析这一项,不仅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图表中各种力量的消长,平衡,突变,尺度,及我们就此所该做的应对策略和手段,她更引导我们去思考探寻隐藏在图表背后的东西,即引起这些变化的实质。我觉得,如果我们能领会该书的要义,那当面对任何一张图表的时候,我们都不仅能够看出“然”,且会明了“所以然”。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的中文版有个缺憾,就是翻译好像并不理想(李先生翻译)
这对初学者的阅读会带来些障碍
但在读完上面几本书后,我还是愿意向初学者推荐该书
因为读这本书能够大幅度提升你的格局,包括交易思想,交易策略以及技术分析的大局观
(五)
在读完上面这些书后
你可能在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交易思想
并且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有了总体上的认识
但如果你打算现在就去进行交易的话
那还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宏大的市场
你会不知从何下手
所以,接下来你需要做的是构建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
这是一个成熟的交易者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
当然,在开始做此事以前
因为很可能你并不知道如何取舍,还不知道哪些东西是适合你的
所以你需要看一些书
希望这些书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便于让你作出你的抉择
这些书包括
1)《股票作手回忆录》
2)《交易冠军》
3)《华尔街操盘高手》(金融怪杰)
4)《华尔街点金人》 (新金融怪杰)
5)《操盘建议--全球顶尖交易员的成功实践和心路历程》
6)《美国期货专家经验谈》
7)《攻守四大战技》
8)《投机智慧》
9)《期货交易策略》
10)《刀疤老二的文章》
上面10本书我不再一一详细的介绍
第1和第2本是人物传记性的交易经验谈
尤其《股票作手回忆录》被众多着名交易员推荐为必读书或读后受益最大的书
第3~8本都是交易名家的访谈录
《期货交易策略》是克罗的交易经验谈——本人在此力荐~~
《刀疤老二的文章》就不要说了吧,凡在网上混过一段时间的,都应该知道此人
这些书,就我个人认为,价值应在绝大多数技术分析类书籍之上
从某种程度来讲,能让我们在市场中稳定赢利的不是我们的技术,而是我们的经验
华尔街有句名言: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应该可以不断赚钱了;你如果熬二十年,你的经验将极有借鉴的价值;如果熬过三十年,那么你定然是个极其富有的人。
上面这些书,其实不单在现阶段要看
在任何阶段都应该常常看
在不同的阶段,你会读出不同的感悟,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我的建议是:如果可能,就读N遍吧;事实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六)
经过了前面5个读书的阶段后
该打下的基础也有了
但那只是经过耕犁的良田
想要收获,必须撒下你想收获的果实的种子
来吧,尝试建立我们的系统,我们需要用它到市场去挣钱~~
在交易系统建立的步骤上
我仍然秉持理念和思想才是重中之重的观点
所以,我推荐学习道氏理论
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基石
我们现在看到学到听到的非常非常多的技术分析流派
其实很多都是从道氏理论的某一论题中分离出来的,或者是受着道氏的影响
学习道氏理论,目前有这么几本书
(1)《股市晴雨表》
道氏理论的开山之作。对于想获取独家密技的朋友来说,此书可能有些平淡甚至是枯燥。但是,仔细的读读,平淡中见价值呢。
(2)《道氏理论——-市场分析的基石 》
国内作者的编着本,其实就是一个道氏理论的大拼盘,把作者能看到的有关于道氏理论的知识和介绍全部塞了进去。纯粹的道氏理论的介绍,国内极少,出了这本书,聊胜于无。有一定价值。
(3)《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和《专业投机原理》
这2本书的部分章节有对道氏理论最好的注解。
七)
我有时候会突发奇想
对于交易者来说,无论他是做外汇的,股票的,期货的。。。
无论他是基本面分析者,还是技术面分析者
几乎都要用到的技术是什么?
对,就是K线,又称阴阳线,蜡烛图
呵呵
可能有朋友会和我抬杠,还是有人不用K线的啊,他可能用美国线或者OX图,更甚至就看看行情报价表
当然,肯定是有那样的人,但我也肯定,那不会是你:))
我们都知道,K线技术来源于日本
可有趣的是,我手头有关K线技术的资料,却只有一本林康史着的《技术分析精解》中的部分章节和薄薄一册《酒田战法》是原汁原味的日本货,而其他都是各地的混血儿
其实,在前面介绍的书《股市操练大全》和《期货市场技术分析》里也有介绍到K线技术,但都不是专写K线的书
下面我来介绍几本专写K线的书
(1)《日本蜡烛图技术》
作者Nison是最着名的蜡烛图专家,即便尊为西方蜡烛图之父也不为过,因为是他第一个把日本K线技术介绍到了西方,从而使在西方掀起了学习k线的热潮
多年来,Nison浸淫于日本蜡烛图,完成了东西方技术分析的圆满结合
看看这本书吧,有关于K线技术的经典之作,我不想对该书过多介绍
只想说,K线里隐藏着黄金呢
就我个人而言,这些年,我在K线上是下过些功夫的,自觉受益匪浅,还望各位朋友不要轻视了最基础的东西
(2)应该说好像没有哪本K线的专着能写到《日本蜡烛图技术》的水平,因此这个第二本书,我就打包推荐吧
《股票K线战法》Nison继《日本蜡烛图技术》之后写得K线技术进阶之作,讲述了一些组合,原则和具体运用,感觉稍嫌粗糙。
《蜡烛图方法:从入门到精通》:不仅介绍了k线,还阐述了如何把K线技术灵活的和交易技术结合一起,形成完整的交易体系。
《主控战略K线》:台湾人写得K线技术,已经有了自己新的思想,给人以新意,但其实根子还是扎在了日本蜡烛图里。
《善战者》《胜战者》《智战者》:这套书是钟麟写的。就总体来说,并不是非常出色,但对K线的分析个人认为是开创了国内先河,能在k线里得出人性,我从中受益不少。
《价量经典》:这本书可能没有多少人看过吧?就算是看过的,恐怕也是翻翻而已。其实,怎么学K线技术的方法就在里面的。怎么学?学K线不是翻几本书就行的,到最后,还是要记要背。上指的月K线周K线日K线,谁背过?每周每月每轮行情的涨跌明星股的K线,谁背过?
‘贰’ 璇氭眰涓锲芥柊闂讳紶鎾鍙茶惧悗涔犻樼瓟妗堬纸浜哄ぇ鏂规眽濂囩増锛
銆婅瘯鐢ㄦ柟姹夊囥娄腑锲芥柊闂讳紶鎾鍙层嬶纸绗3鐗堬级绗旇板拰璇惧悗涔犻桡纸钖钥幂爷鐪熼桡级璇﹁В.pdf銆嬬栌搴︾绣鐩樿祫婧愬厤璐逛笅杞
阈炬帴:https://pan..com/s/1OjEfwV939NnAB5WUiLthig
璇旷敤鏂规眽濂囥娄腑锲芥柊闂讳紶鎾鍙层嬶纸绗3鐗堬级绗旇板拰璇惧悗涔犻桡纸钖钥幂爷鐪熼桡级
‘叁’ 新手学炒股,看什么书比较好
建议,先不要看书,直接玩模拟盘,觉得对股票熟悉了,再拿点小钱玩实盘输赢当交学费,新手玩实盘基本都是亏的,此时你去可以去各大平台和各大博主哪里都学点无论对错都学点,一段时间下来自然就会明白,亲身体验市场的险恶,会发觉各大所谓博主高人都不靠谱时你才考虑去看书,我推荐,如果能看的明道氏理论就先学道氏,道氏理论没一定基础学不会的,道氏已经包含股市的规律变化,但不好理解,必须有一定是市场经验才会明白其中道理,明白道氏后学波浪分析理解市场的走势把战略性的道氏和波浪理解后,对应后面均线理论,K线理论量理论,和macd,kdj这些战术东西都很好理解,战术东西看个人喜欢,不过均线和macd一定要理解好。把战略性东西搞清,把战术东西学好,就要学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难于技术面,想赚钱必须要对基本面要理解,例如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没学技术分析前,先不要学价值投资,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必须要结合技术面的,不信你自己网络巴菲特没玩价值前其实就精通道氏技术的高手!以上是个人在市场修炼的经历,不一定适合你!祝你好运,早日找到自己的方法!
‘肆’ 新手入门理财投资的书籍有哪些
1.财商启蒙
1)《小狗钱钱》
经典的理财童话入门书,既适合儿童,也适合很多大人阅读。
2)《富爸爸,穷爸爸》
影响一代中国人的财商启蒙书。作者列出财务自由必备的四项技能“会计、投资、市场营销、法律知识”。
3)《巴比伦富翁新解》
乔治·克拉森的“巴比伦富翁”系列在欧美非常畅销,中译本也有很多,简七注解的这个版本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易于实践。
4)《邻家的百万富翁》
从统计数据中总结出美国富人共同拥有的习惯,主要是“节俭”。
5)《苏黎世投机定律》
想要致富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冒险”,如果你追求的是无忧无虑,那么你将永远贫困。
6)《百万富翁快车道》
作者认为创业比投资能更快实现财务自由,很多观念具有颠覆性。
7)《好好赚钱》
简七的第一本纸质书,教人们通过理财去实现人生自由,适合没有财务基础的人阅读。
2.投资工具科普
1)《银行行长不轻易说的理财经》
用接地气的语言介绍各种投资工具,第6章的理财个案适合上班族参考。
2)《钱的外遇》
简单介绍了货币、期货、股票、房产、保险等投资方式,不过大多是从香港市场得出的经验。
3)《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修订版)》
基金入门的代表作,也是很多基金大V的启蒙书。
4)《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指数基金定投入门书,介绍了一种适合普通人的低估值定投策略。
5)《ETF投资:从入门到精通》
上交所编写的普及读物,不仅介绍了ETF,还讲了资产配置、生命周期等其他投资理念。
6)《国债投资指要》
比较通俗易懂,是一本国债投资的入门书。
7)《可转债投资魔法书(第2版)》
不仅讲了可转债的基本知识,还有很多实际案例,给普通人投资可转债提供了一个思路。
8)《炒股的智慧(第4版)》
非常适合新手的入门书,作者在华尔街以全职炒股为生,总结了很多实用的经验。
3.经济学入门
1)《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经济学者王福重写的一本通俗读物,适合经济学小白入门。书后附“经济学深度阅读指南”,有兴趣可以照此指南进阶学习。
2)《推开宏观之窗》
宏观经济学的启蒙书,结构是标准的“总分总”,非常清晰。
3)《七天读懂宏观经济》
根据哈佛商学院课程讲义改编。看完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学框架。
4.金融学入门
1)《金融知识国民读本》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主持,中国人民银行编写,背景深厚,权威性强。
2)《推开金融之窗》
把金融理论解释得非常白话的神作。
3)《果壳里的金融学》
手把手教你用Excel计算现金流贴现、债券久期、凸性等金融模型,比较适合理科生阅读。
4)《巴伦金融投资词典》
目前最好的中英双解金融词典。
5.财务基础入门
1)《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
会计入门书代表作,用卖柠檬汁的故事,讲解一个企业完整的运营过程,纯小白都看得懂。
2)《财务智慧——如何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财务知识讲明白,适合非财务专业人士入门。
6.投资理念入门
1)《漫步华尔街(第10版)》
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经典”之一。作者认为普通人买入指数基金并一直持有,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投资方式。
2)《股市长线法宝(第5版)》
作者西格尔用统计数据证明,过去200多年股票的投资收益是各类投资品中最好的。
3)《投资者的未来》
买好公司的股票未必能赚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盈率太高。西格尔从历史数据发现,“高增长率、低市盈率、高分红”的公司投资收益相对较好。
4)《赢得输家的游戏(第6版)》
投资经典名着。作者认为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无法打败市场,投资指数基金是最佳的选择。
7.资产配置入门
1)《有效资产管理》
资产配置入门书籍,“极简投资”的方法就来源于这本书。
2)《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史文森管理的耶鲁捐赠基金是全球大学基金中业绩最好的,他在资产配置上的建议值得普通人参考。推荐张磊的中译本。
8.大师着作
1)《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
“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专门为业余投资者所写,巴菲特为第4版撰写序言,并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着作”。
2)《共同基金常识》
系统了解基金最好的一本书。作者约翰·博格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只指数基金。
3)《忠告:来自94年的投资生涯》
罗伊·纽伯格被称为“美国共同基金之父”,在他68年的投资生涯中,没有一年赔过钱。
4)《股票作手回忆录》
“投机之王”利弗莫尔操盘生涯的小说体传记,阐明了交易的本质和精髓。繁体版推荐寰宇版(附有插图和专访),简体版推荐丁圣元译本(最全面、专业水平好)。
5)《索罗斯:走在股市曲线前面的人》
这是一本索罗斯的访谈录,通俗易懂,可以作为《金融炼金术》的导读本。
6)《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
1990年吉姆·罗杰斯曾骑摩托车环游世界,旅行中记录了他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投资机会。
7)《安东尼·波顿的成功投资》
有“欧洲股神”之称的安东尼·波顿介绍自己的投资经历,很多内容值得个人投资者参考。
8)《大投机家(修订版)》
科斯托拉尼是德国着名的投资大师,这本是他的自传,里面有很多深刻的投资道理。
9)《在不确定的世界》
这本是美国前财长鲁宾的自传,包含了政治、金融等多个领域,写得非常精彩。
9.经济/金融/投资史
1)《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汇总不同流派的经济周期理论,还介绍了各类资产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适合业余投资者阅读。
2)《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研究投资市场大众心理的经典之作,介绍人类历史上的三大金融泡沫:郁金香、南海公司、密西西比泡沫。
3)《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2011)》
一本介绍华尔街发展历史的书,资料翔实,有助于我们理解很多投资大师的思想。
4)《投资收益百年史》
整理了多个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市场数据。从长期看,各国基本上都是股票的收益最好。
5)《对冲基金风云录》
描绘了一群对冲基金经理的工作生活,故事性很强,可以开拓投资视野。
10.拓展书目
1)《30部必读的投资学经典》
挑选了30位投资大师的代表作,对每个人的投资经历都有简要的介绍。
2)《学习学习再学习——生活中的投资经典》
作者张志雄推荐了55本投资理财经典书籍,并且做了较为详尽的导读。
3)《一生读书计划——经济书架》
重点推介了80本经济学读物,分为“经济学原理、经济脉络、经济学应用”3个方面,由浅入深。
补充,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理,有了书以后肯定还是要实操的。我想再分享一下下面这些
作为理财小白,最先开始肯定会去了解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的零钱通,毕竟随取随用比较方便,但是要长期接触理财的话,我的建议是可以存一部分灵活的钱在余额宝或零钱通。还有一部分近期不会用到的闲钱可以拿去理财,有一些稍微懂一点理财知识的会选择炒股,或是投资P2P,不过呢股票这种东西真的是看的人心惊胆战,高收入和高风险并存,建议心脏不好的还是少尝试。毕竟从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一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而近几年比较火的P2P还是比较适合去研究下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0%左右,如果理财新手的话还是以稳当为主,尤其像P2B这种,有明确的借款用途,风控严格,相比其他P2P资产来说,稳健得多。而且比起余额宝的3%左右的年化收益,还是高出很多的。
安利头部平台无界财富,通过这里额外获得500元京东卡+100元红包
‘伍’ 互联网中的这些公司是如何做内容的
在资本市场的又一轮风潮推动下,无论互联网玩家还是教育巨头,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上个月启动IPO的欢聚时代和华图宏阳,分别是两大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欢聚时代以游戏门户多玩和语音工具YY起家,利用在游戏娱乐领域形成的技术优势和用户规模,继续出牌横切教育,一面开放课程市场,一面推出教育模板,试图以行动回应“互联网企业玩不转教育”的质疑。华图宏阳从图书出版起步,以公考培训做大,凭借教法创新和课程研发的积累,向互联网纵深切入,直播、微课、网校App、“光棍节”电商约战……最潮元素一个不少,玩得越来越有“网”味。 没有谁敢否认,资本和技术的结合能让任何一个行业飞起来。但问题在于:是不是每个行业都应该飞起来。世人关注的目光总爱停留在新炒的酷炫概念上,而对漫长而艰辛的积累过程却没耐心去探究。 对于正在探寻具体方向的互联网教育创业公司而言,生于这个所属行业被风投热捧的时期,真不知该算是幸运,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你有更大的希望从投资人手里拿到钱,也许可以从更高的台阶上起步;不幸的是,你从一开始就要不断去想将来怎么赚钱,怎么赚十倍百倍千倍的钱,而这很可能逼得你不得不背离教育的本质,被资本牵动得最终搞不清自己做的是什么。 平台之惑 前几天,陈小濛在《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可汗学院/Coursera》一文中,写下一句意味深远的话:“在线教育的变革需要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这些理想者或许并非是完完全全按照市场/需求出牌,或者说,他们不仅仅是按照市场/需求出牌。” 而国内这些渐渐占据了VC视野的互联网教育创业公司,很大一部分(我不敢用“清一色”那么绝对的字眼)都是在上游没有内容积累、下游没有用户沉淀的前提下就要做“革命性”的大型“平台”。 这不能算是他们的错,因为互联网创业就是这样的逻辑:只有“平台”才是撬动地球的杠杆。网络文库刚刚开放课程,就能够将无论是新东方在线这样的B2C大户还是多贝网这样的C2C新手都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一起玩,这就是平台巨头的力量。 可问题是,若大家都奔着“平台”而去,试问谁来踏踏实实做内容呢? 上个月,程晓龙在《数字出版:逐小利还是取大义》的报告最后写下:“从喧哗的数字出版市场转向内容质量,仿佛从色彩斑斓的天空跌入黑白无声世界。在产业高歌猛进的进程中,我们是否过多关注了商业模式、产品形态、用户体验,忽视或轻视了内容产业的质量?” “内容已死”早已不仅仅是媒体业界的悲哀。舍本逐末必致买椟还珠。实际上好的产品、有生命力的模式,本身就含有对内容质量的要求,否则就不是缤纷的精彩,而是空洞的炫技了。 对于这些警示,互联网圈内常会拿什么“信息过载的时代”来说事,好像我们内容已经够多,欠缺的仅仅是将其进行更有序的规整和更精准的推送,而这正是互联网的强项。 可悲的是,在教育这个更需要深度的领域里,高质的内容,不,应该退几步说,合格的内容,在很多方面都远远不够。 在与创业者和投资人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你说你想做内容,那没人愿给你钱。 “那我还是做个不要内容,尽量避开成本和版权问题的‘平台型产品’吧。”这便是大多数创业者后来的心声。 然而,你又凭什么来让那些上有内容产出、下有渠道用户的真正“实力派”来用你的平台呢?换言之,只拥有想法、一些技术底子和产品感觉的你,又凭什么来证明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呢? 就凭那句VC的经典台词“我们投资的是你的团队”?就凭你那还没得到验证的“执行力”? 与这些一开始就站在时代的风尖浪巅,剑指“平台型产品”的公司相比,也还有一些人、一些团队,最初并没想得多么宏远,也不用面对VC,只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尽管远离舞台的中心,却在不知不觉中积聚起了后来者单靠资本和技术无法在短期内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是什么“创业者”,不用想什么“商业模式”,所以才能义无反顾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到后来面对市场要做抉择时,他们已经拥有了别人砸钱也换不来的东西。资本和技术的结合能够轻易复制一种被验证可行的商业模式,但却无法复制许多商业以外的元素。 这是可汗学院创始人Khan的道路。在国内,也有一些人,正走在这条路的不同阶段—— 精灵 精灵是一名生于87年,即将毕业于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韩国生活了四年,既熟悉韩国的社会文化,又拥有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他主持创办的LF免费外国语学院,不是什么公司,也不是任何现实中的组织,只是很多爱好者聚在一起,利用业余时间通过YY语音进行教学的“公会”。 就是这样一个全凭自愿来支撑的“公会”,在长期的磨练中,竟拥有了相当完备的管理系统和足够强大的教研实力,这在外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YY开放课程市场的时候,按照自身的商业化理念对自己平台上的原生“公会”LF外国语学院进行了一番包装,宣扬其“日进千金”的“秘笈”。事实上这不过是个吸引眼球的卖点, LF从来就不是为赚钱而生,它的全称在Logo上清晰地显示着——“LF免费外国语学院”。 免费?没错,这种免费的形态在YY外语类频道中早已占据了绝对主流。LF的实际发展史,远比成型的“YY教育”早了太久。它的前身是一个长位ID频道,LF这一名称来源于它的校训“last friends,last family”。这种以两字母缩写来命名的习惯在YY上影响深远,后来被陆续兴起的大量与LF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的私人外语教学公会所效仿。作为YY上最早一批带有外语教学性质的频道代表者,LF与软件类的邢帅网络学院、SEO类的利为汇、CV类的陌上广播剧学院共同成为了利用YY客户端进行在线教学实践的先驱,但相互间却有着质的差别。 可以说,某些频道确实是一开始就把教学当买卖来做,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以LF为代表的原生外语类频道绝不是。曾有不知多少直接冲着盈利而来的机构在这片阵地上败走麦城。于是一些机构只能选择用YY公会的人按照YY公会的法则来开办频道,或直接和原有的公会合作,几大英语门户大耳朵、普特、爱思、可可网进驻时莫不如此,到后来连金吉列这样既不“互联网”又不“教育”的传统大牌留学机构也加入了“合办公会”的行列。 那些只懂商业法则,认为这些非营利频道终究不成气候的人恐怕很难想象,要加入LF这样一个免费公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甚至一名合格的“打杂”,都需经历多么严格的选拔和考验。而另一方面,就在这个被外界称之为屌丝聚集地的YY平台上,却真的有大量优秀的老师以在这里教学为荣,仅就我自己最熟悉的语言课程而论,这里许多老师的教学水平丝毫不逊于大部分收费高昂的线下培训机构。 此处完全没半点鼓吹YY的意思,相反,我真心替欢聚时代感到惋惜,在猛推课程市场这一步,已显示出它根本没充分认识到YY教育最值得珍视的资源在哪里。YY上的整个生态链都是在用户觉得“有爱”的基础上才得以建立,本质是个带给人虚拟满足而不是物质收益的社区,它之前的商业模式虽颇具争议,但至少在游戏语音和娱乐语音领域算是成功的。然而,反观现在的YY教育,凝注着类似腾讯的基因,却偏要仿效阿里的路数。 真正值得“鼓吹”的是以精灵和他的LF免费外国语学院为代表的活跃在民间的教学力量,我并不曾将其放在什么道德的制高点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对沉浸在教学公会中乐此不疲的那些死忠玩家而言,开班上课就是组团打怪,就是开厅炫歌,那种成就感没什么区别。能额外获得点物质收益当然也是好的,但若破坏掉他们习惯的氛围,他们就会觉得不自在了。 现在仍忙于学业的精灵,还不算是互联网教育创业者,但只有这样对网络教学兼具热情和恒心,并经历过反复磨砺的人,才更具备成功创业者的潜质。 战争凤凰 对于业余派的“非正规军”,常有人质疑其教学的专业水准。以外贸为业的战争凤凰,或许正是为了彻底砸碎这种质疑而生。 大多学员也会像笔者当年一样曾天真地以为培训机构的老师在专业度上总还有点基本保证。殊不知很多机构的教学主管都肩负着“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特别是教师的言行举止,明确哪些话绝对不能说”的重任在身。 “哪些话绝对不能说?”具体比如“不得透露自己的非专业信息,如自己是兼职、年龄很小、本职工作、从未上过此门课程、刚大学毕业、刚来上班等负面信息,让学员觉得学校或老师不专业。如因任课教师透露上述信息造成学员退费,由教师承担50%的学费损失。” 各地语言培训的圈子都不大,这个说法未必放之四海皆准,但基本上也就差不多这个意思了。 线下的小语种培训市场还处在仰赖个人英雄的蛮荒时代,某个城市里若干被造出来的“名师”的去留,顷刻间就能扭转各个竞争机构间的强弱之势。小语种不像英语那样大家都有些基础,线下培训面对的大多是零起点的初学者,很容易被“忽悠”。 但网上的课程,尤其是大规模开放的网上课程,就完全不同了。互联网是验明真伪最好的试金石,不但藏龙卧虎,而且通达海外。现实中极少有人千里迢迢赶来踢馆,但在网上,只要有人愿意,这种行为并不需要付出多大代价。 战争凤凰并不是一个踢馆者。光说不练假把式。推翻别人其实很容易,难的是自己做出来能让别人心服口服。 于是这个语言狂人在潜心修习过英、德、意、法、俄、西、葡、荷、布尔、希腊、拉丁诸语,闯荡过外语沙龙、雪人论坛、福步小语种、网络贴吧等高手云集的多语社区之后,闭关创作《踏雪寻梅》和《平行世界》两部辅助原版教材的讲记,并制成PDF免费供人下载。更强悍的是,战争凤凰不仅是语言狂人,还是网络信息情报侦察技术的行家里手,在讲记发布的同时“附赠”了最具实战效果的全套辅助资料。关于“平行世界”这个话题,他曾对自己的“粉丝”讲道:“2003年有个平行世界直接干涉到我们传统的现实世界中,那就是迅猛发达的信息技术和资源,这是很多业余学生没有去发觉和利用的一大块足以扭转干坤的战备材料,更是很多培训机构和外语学院以及小语种既得利益者所不愿意多谈及的敏感部分,为什么呢?因为唯有纵容业余学习者的惰性和对孤独的恐惧才能让培训机构类相关行业有获取利益的可能性!你们的自学和自立并非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 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这样说,国内小语种教育机构能像现在这样生存,应感谢互联网和外语的两个“不通”,导致大多人无法得到并看懂真正的好东西,否则稍微比照一下就几乎全被秒杀了。且不说欧美大批量经典之作(终究和我们处在不同的文化系统,运用时还是要做些灵活的变通),单说海峡对岸“教育广播电台”完全对公众开放的广播课程,《空中阿拉伯语》、《标准泰国语》、《学俄语讲俄语》、《开心学德语》、《西班牙文万岁》、《嗨!意大利》……内地的小语种课程无论线上线下随便揪出一批来又有多少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不止一次见过意大利语年轻老师讲《新视线》预先听《嗨!意大利》来备课,但却千方百计生怕学生发现有这么个外教广播课程,而且配套教材正是北语出版的Nuovo Progetto italiano大陆译本。 战争凤凰最终也和我一样背离了传统的小语种培训行业,不是因为什么道德洁癖,不是为了什么崇高的使命感,而是因为相信一点:这种被扭曲的培训模式,最终必然走向一条死路。 我一直认为,未来教育电商更靠谱的活法不是卖课,而是打造一个汇聚更多优质课程的免费社区平台,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制力和自学能力不强的受众提供可选择的个性化增值服务。 只要你真的具备足够的实力,只要你免费分享的真的是上品,完全不必担心以后没有人购买带有个性辅导服务的收费课程,更不必担心线下的业务就此断流。《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的广播讲座和电视讲座早已传播得到处都是,那些教《标日》的机构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吗? 按现在的语言教学产品的用户黏性和智能化发展水平来看,不得不承认仍有很大一部分人,你就算把全部的免费课程都送给他,他也还是非得需要“环境”才能学习下去。 哪怕那个班根本就不咋样,哪怕那老师根本教得不好,哪怕那只不过是个像考研自习室一样将一堆为相同目标努力的人聚集到一起学习的屋子。然而那又怎样呢?就算明知那只是精神作用,但现实中好多人偏偏就是要报个班,因为真的需要这么个屋子。这不是学语言的问题,学什么都有这种情况存在着,只是在学语言上通常表现得更明显而已。 现已在准备创业的战争凤凰,仍像当年那样将语言教学视为宗教信仰。曾经,我不完全理解他的良苦用心,直到接触过很多案例几乎陷于绝望时,才重新意识到那股精神多么难能可贵。 沪江网的阿诺 对那些自学能力强,有大量闲散时间的人,为他们准备最充分的资源,营造最活跃的社区; 对那些想听课学习,需要和班级互动的人,为他们制作最有爱的课件,提供最周到的服务; 对那些实在想报班,对环境特别依赖的人,帮他们推荐最合适的教程,选择最靠谱的机构。 这是我心目中现阶段有望做到的理想模式,在英语日语等大语种领域,阿诺和他的沪江网,正做着这样的事情。 但若时光可以倒流,回到十一年前,阿诺在学校寝室里创建沪江网的前身沪江语林网的时候,他也许不曾想到过这个网站最终将成为自己的事业,更不曾规划出过这样一幅壮丽的图景。 他只是乐意做这个网站而已。 阿诺喜欢的并不是教学。如果对当时的他进行描述,最合适的定位大概是产品人。虽然那个时代国内的公司几乎还没有“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无论是重新发威首推iTunes的老乔还是鏖战深圳初尝盈利甜头的小马,都还没对这股改变世界的力量做出最震撼的诠释。 阿诺从建站之初就是“首席PM”,到现在仍然是。 在那个多数人只知道内容为王外链为帝的年头,或许他也描述不出什么“用户体验”的份量,但对细节敏感的把控和对“丑”和“不便”的天然排斥,后来确实成为除了海量内容以外,沪江在同类站群中脱颖而出的另一个重要决胜因素。 正式开始“创业”是阿诺毕业的时候,成长了五年的沪江已成为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那时的沪江已拥有了丰富的原创资源和20万的用户基数,网站、论坛、博客和初起的Web2.0部落共同构筑起了一个规模可观的架构体系,仅仅靠业余时间精力去维护已不足以支撑。这也就意味着,阿诺和他的团队必须在工作和沪江之间做出取舍。 最初压根就没投资人给烧钱,只能借债拼凑;没半点互联网公司的运作经验,只能自己摸索。这是真正需要勇气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毅然去做,无疑昭示着一个团队破釜沉舟的魄力。 在资本追逐着网游暴利和视频泡沫狂舞的当年,阿诺自己也未必料到,他这个从兴趣爱好起步的原生态网站,这个当年并非为盈利而创建的团队,几年后竟然做到了亿元的年营收规模。沪江的发展历程中,百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千万美元的风投、亿元的授信,只是在商业模式不断成熟基础上的加速助推,而不是拿一张画饼换来的招眼数字。 “用学习的力量,成就每一个梦想。”梦想与现实之间,并非注定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沟壑。《浦东青年》杂志不久前曾发过一篇《一个BBS草根站长的传奇》,其中写道:“现在全国最大的线上外语教育网站沪江网,是创始人阿诺从十年前一个校内外语学习BBS站长,慢慢玩出来的。这种不紧不慢,让一个‘典型看不出商业模式’的企业,一直以用户的诉求为方向,在十年里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和让投资人看好的用户粘度。” 没有导师的引领,没有创业园的孵化,意味着沪江从迈向市场第一天起就必须独力面对网络江湖的惨烈搏杀,意味着这个略带稚气的草根团队必须锻造出更加强悍的创新力和执行力。 只要仔细琢磨一下互联网教育领域正被热炒的各种“概念”,不难发现其中大多数产品形态沪江早就进行过尝试,甚至早已不声不响地做出一定模样了。2006年上线的“小Q”问答系统、2007年上线的“小D”在线词典、类似微博的“碎碎念”、2008年上线的Super在线测试系统、公开课、2009年推出的“沪江网校”和学币系统、SNS社区、2010年推出的品牌录、2011年推出的每日一句、开心词场等移动应用、2012年推出的CCTalk语音客户端、名人社……以社交学习平台“沪江部落”为核心,外拓门户,内含课堂,周边延伸出一系列与学习紧密结合的工具性产品线,共同构成了互联网教育圈子里独有的“沪江系”布局。 产品线庞杂不代表强大,但在多条线上与“满足同质需求”的其它产品相比几乎都不落下风,甚至在用户规模和扩张速度上都占据优势,能做到这个程度的玩家就寥寥无几了。 现在已常被媒体称为“青年新锐”的阿诺仍然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创业者,经营了八年的公司仍然保持着创业中的强劲势头。这种状态,也许只有为梦想去拼的团队才能深切体会。 果壳网姬十三 曾经有种奇怪的现象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大多站点都会有数不清的同类存在,可为什么有的站点却一直孤零零地,罕有直接竞争对手。无论是维基网络、可汗学院,还是豆瓣、丁香园、沪江、果壳……纵然有与之看起来“形似”的站点,但在“气质”上也全然不是一种感觉。 姬十三在谈到他的果壳网时曾说过:“产品是最容易被模仿的,而文化却不容易被复制。” 或许我更可以略带失落地这样理解:这种需要深度投入、持续积累,却一眼望不到钱的站点,也基本没什么人有兴趣、有耐心、有动力又有能力去复制。 然而恐怕只有这样的站点,才能承载起科学、文化、教育,这些说起来似乎太“虚”的东西。 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的创始人姬十三原本应该是距离创业最远的人。在没有成立果壳网之前,执着于科学传播事业的他,生命的轨迹与商业丝毫不沾边。直到2009年底不断有VC找上门来的时候,他也还是不断地婉拒。 在这个充满戏剧性的世界,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在精心设计着“商业计划”,这些“商业计划”不是为自己而是为VC而作,就像学生“为老师”做作业,职员“为老板”做报告。他们更在意的不是这个东西本身的价值,而是它是否能过得了验收者那一关。而就在这同时,另一些专注于某项具体事业的人甚至想都没曾想过融资这么回事,“天使”们就来竞相敲门,而且其中有些还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天使”未必完全想清楚了与科学松鼠会剥离后的果壳传媒要怎样“商业化”,但至少他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团队不同寻常的价值和难以复制的特性。如果把果壳网产出的内容比作果实,那么新鲜有趣的“果肉”所包裹的“果核”,必须代表绝对的客观和权威。好玩的内容是帮读者剥开坚壳的锋利表现形式,公众信任的“权威”则是果壳网独特价值的根本支撑点。 果壳网发展至今仍处在探索前行的过程中,虽然国内的科学传播确实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传统媒体(包括单向推送的传统互联网媒体)行业本身却在走向没落。 所幸,一些事物的没落,总是伴随着另一些新生事物的兴起。 从需求的角度看,果壳网面向的用户群与正在成长起来的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有很大重叠,都是由一群愿意分享与深化自我知识的学习者组成,他们在一位专家的带领下,针对特定的主题,通过不同的网络媒体和互动工具进行学习。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的话,那么对于和MOOC搭配使用的五种互动工具(以Wikispaces为代表的wiki站点,以Google group为代表的论坛讨论区,以Twitter、Plurk为代表的微博,以Delicious为代表的社会化书签和以Homemeeting、Elluminate为代表的虚拟教室),兼具专业性和亲和力的果壳网便很适合担当起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问题是,纵然自己再适合这个市场,若这个市场本身太小,切入进去也还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之前在写《互联网教育产品散谈》时一直觉得,对于如何推动那些解决应试需求的教学产品,我们完全不用有任何的担心,而对于如何推动开放教育的发展,我们却真的拿不出任何底气。因为无论是在互联网的圈子还是在教育的圈子里,无论是在资本和市场的夹缝中顽强求存的典型创业者还是拥有大量资源但同时也受着更多牵绊的大公司,具体到人的时候,几乎谁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那个很可能成为先烈的先驱。大家仿佛都变得“聪明”了。 也许,最终能够担负起变革使命的,真的应该是那些最初根本就不是为“创业”而起步的人。 “我好像从来没怎么想过要创业,甚至在两三年前都没有想过要创业。对我来讲,一路走来别人看我可能做了很多选择、很多变化,但是我是在做一件事情。对我来说,这些事情都是一样的,只是一会儿这个事情被叫做科研,一会儿这个事情被叫做创业。”姬十三在今年的首届APEC青年创业家峰会上这样形容自己和身处的时代,“我们要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巨大成功越来越难,风险也越来越大,因为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但我觉得这个时代也因为它的多元化,赋予我们这样一种可能性,只要你在一个你喜欢并且擅长的行业里面,把这门技艺做精、做成熟、做透,并且你有很好的观察力,慢慢去等待、去钻研,你是能够获得成功的。” 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