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使用OneNote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
云笔记做为承载信息的工具,必然是庞大且复杂的。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是必须要讨论的一个命题。
“OneNote”的一个“核心优势”,就是它的“笔记结构”。
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对于这套笔记结构的理解,并依托这套结构,进行知识管理。
目录 详解OneNote笔记结构 实际应用 转换思维导图 “分区组”的说明 总结现在来回顾下“OneNote”的结构风格。
▲ 桌面端笔记结构
▲ 转换成思维导图
现在根据图示,来详细说明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
笔记本:用来保存某一领域或某一技能的内容。OneNote存储信息的最高层级,对应思维导图的起始点。例如:英语,摄影,烹饪等。▲ 笔记本为最高层级
▲ 不同品牌的相机,各自拥有一个分区,统一归类到“品牌分区组”
▲ 顶端的“构图”是“总结页”,缩进部分是“知识点页”
单纯描述概念可能有点抽象,现在来举个例子。
实际应用以“英语”为例,详细说明组织笔记的步骤:
1. “英语”需要掌握的知识大致包括“语法”、“词性”、“时态”、“口语”、“重点单词”、“常见句型”等等分支。为了降低复杂度,这里单说“时态”这一分支。
▲ “英语笔记本” 内划分出的 “分区”
2. 学习“时态”时,将每一种时态,独立记录在一页,形成“知识点页”。例如,“一般时”有四种情况,算四个知识点,各自独立一页。
▲ “一般过去时”的“知识点页”
需要注意的是:单页笔记不要出现太多知识点。太多的知识点会让原本就臃肿的“知识点”笔记,更加臃肿,不利于阅读与搜索。
3. 这么详细的笔记在复习或查找上,有点不太方便。所以,要总结这样的“知识点笔记”,提炼出“重点”,整理到全新的一页,即“总结页”。这个“总结页”,就包含了“一般时”的所有“重点”,平时在复习时,看这页就可以了。
▲ 总结页,包含“一般时”的所有重点
4. 以缩进的方式来区分“总结页”和“知识点页”。
▲ “知识点页”缩进一级,成为“总结页”的子级
笔记总会添加新的知识,它的容量会不断增加。
而我们在翻阅笔记进行复习的时候,有些知识会永远的烙印在我们的大脑里,这时就是精简笔记的时候。
这就形成了一个“由简至繁,由繁至简”的闭环。
转换思维导图现在将这个“英语时态”的例子,转换为思维导图。
▲ 梳理思维导图毫不费力
只要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梳理完“总结性”笔记后,思维导图自然就形成了。
“分区组”的说明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上面的例子没有说到“分区组”。
从层级的角度来看,“分区组”属于第二层级,介于“笔记本”和“分区”之间。
但是“一册君”习惯将这个层级模糊掉。
我们来看“OneNote”的界面交互逻辑,增加“分区”直接提供了一个按钮,点击即可创建。
而增加“分区组”则需要两步:鼠标右键“唤出菜单”,在“菜单”内选择“增加分区组”。
所以,“一册君”有理由认为,微软这样的设计,就是在“故意模糊分区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分区组”可以减少“分区”的数量,但也增加了“分类”的复杂性。最关键的,它还增加了页面的嵌套层级。
过多的嵌套层级,会让查阅变的复杂。如果大家体会不到“让查阅变的复杂”这件事的话,看看电脑中的文件夹,它们一层套一层,一层套一层,你要不停的双击,才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所以,在“一册君”看来,“分区组”的应用逻辑是这样的:
有时,我们学习的“知识”单独放在一个“笔记本”里,内容可能不够丰富。而将这类“知识”与其它近似“知识”放在一起,又会造成“分区”过多的情况。
这个时候,“分区组”就派上了用场。
上面的文章,已经用“相机”的例子,说明了“分区组”的实际应用,这里就不在额外说明了。
当然,如果你对“分区组”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欢迎留言告诉大家。
总结是时候做个总结了!
“笔记本”:最高层级,代表某一领域或某一技能。
“分区”:掌握某一领域或某一技能所必备的“知识分支”。
“页(总结页)”:“知识分支”下,各个“知识点”的“总结性”笔记。
“页(知识点页)”:“单一知识点”的详细笔记,思维导图的最细颗粒。(梳理了“总结页”,“知识点页”的存在是否有必要,我们以后再聊)
利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的梳理出一张思维导图,形成一张“知识网络”。
还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知识网络”会越来越多,那时就会存在“知识互通的情况”。
例如,在软件开发中,你可能会用到“设计模式”或者“算法”,这些东西不属于任何一种“编程语言”,可在学习某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时,你可能就要学习“设计模式”。
再或者,拍摄照片时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会涉及到“色彩的搭配”,但“色彩”同样适用于绘画,单独的把它归类到“摄影”中有点不妥。
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二维网络”关联起来,建立“三维知识网络”。这种情况比较极端,毕竟我们的精力有限,很难涉足那么多的领域,并把每一个领域都钻研的透彻。所以“二维网络”就已经足够用了。
回到上面的例子,可以将“设计模式”、“算法”归类到“计算机”,或者将它放到你正在使用的那种“编程语言”里。而“色彩”,如果不学习“绘画”的话,直接就归类到“摄影”里,就可以了。
碎碎念OneNote并不复杂,它在Office家族中的难度可以忽略不计。
从它提供的“墨迹”功能、“画布”模式来看,任意妄为的涂鸦,随心所欲的记录就是它的内核。
那这篇文章为什么要把“记笔记”这件事情说的这么复杂呢?
诚然,单纯的记录笔记不用这么麻烦,但是想让笔记形成一张“知识网络”,让它内化到你的血液中,就要稍稍动点脑筋了。
今天讨论的问题,本身已经超越了“记笔记”这件事情。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借助笔记来管理知识,让我们的思路更加的清晰,从而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内容都是“一册君”的个人心得,并不代表适用于所有人。把它分享出来,只是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解决方案。毕竟,笔记这个东西,也挺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