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抗震区构造柱箍筋加密是怎样规定的
框架结构的构造柱箍筋不用加密,砖混结构的构造柱箍筋需要加密。抗震设计的要求。增加柱了的稳定性。
加密区间距一般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一般200mm。
加密范围在每层柱子的顶部和底部,加密区长度为(1/6层高)和(450mm)二者较大值。
详见图集:03zg002(民用多层砖房抗震构造)。
Ⅱ 柱子加密区的规范有哪些要求
柱子加密区的规范有哪些要求
底层柱的上端和其他各层柱的两侧,底层柱上下各500mm的范围内为箍筋加密区,建议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注意事项:1、柱箍筋加密范围是: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2、梁箍筋加密范围:加密范围从柱边开始,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2倍的梁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1.5倍的梁高,而且加密区间总长均要满足大于500mm,如果不满足大于500mm,按500mm长度进行加密。
3、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4、具体加密高度还应依据结构设计并应满足规范要求。
关于框架柱箍筋加密的规范规定
关于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也需要加密。2、首层以上框架柱箍筋加密区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绑扎搭接范围内加密。
将所要的加密区长度相加就是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全长-加密区长度。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
柱子箍筋加密区的规范是什么
梁的箍筋加密区设置见国标图集11G101—1第85页:对于抗震KL、WKL,若抗震等级为一级,则≥2hb(梁截面高度)且≥500;抗震等级为二~四级,则≥1.5hb(梁截面高度)且≥500,非抗震KL、WKL由设计确定加密区的范围。柱子和梁的箍筋加密区的设置国标图集11G101—1中有详细说明:其中柱箍筋的设置见国标图集11G101-1第61页:柱子长边尺寸,Hn(柱子净高)/6,500mm,取三者最大值。
柱子箍筋注意事项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柱筋到结构封顶时,要持别注意边柱外侧柱筋的锚固长度为1.7Lae,具体参见《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民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中的有关作法。同时在钢筋连接时要注意柱筋的锚固方向,保证柱筋正确锚人梁和板内。
Ⅲ 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怎么算长度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3.9 柱的箍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Ⅳ 柱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设置要求
柱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设置是一项关键的结构设计原则,以下是八点核心要点的概述:
Ⅳ 这样知道柱的箍筋那个位置是加密区、那个位置是非加密区
柱的箍筋加密区域划分需遵循特定标准,以确保结构安全。在设计时,需考虑柱端的具体情况。首先,柱端的箍筋加密范围应选取截面高度(对于圆形柱,为直径)的1/6、柱净高的1/6以及500mm中的最大值。其次,底层柱的底部加密区不应小于柱净高的1/3,若存在刚性地面,则除了柱端外,还需额外考虑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当遇到剪跨比不超过2的柱或因设置填充墙等导致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超过4的柱时,其箍筋加密范围应覆盖全高。此外,对于框支柱和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其箍筋加密范围也应设定为全高。
《抗震设计规范》对这些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以指导工程实践。根据规范,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不仅关系到结构的抗震性能,还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与安全。规范明确指出,箍筋的加密区应当覆盖柱端,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加密范围需扩展至全高。通过合理设置箍筋加密区,可以有效提升柱体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的安全。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条件灵活运用这些规定。例如,当剪跨比小于2或柱净高与截面高度比值小于4时,应全面加密箍筋以增强柱体的整体性。同时,对于特殊类型的柱,如框支柱和角柱,也应遵循规范要求,确保其在遇到地震等灾害时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之,了解柱的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位置,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通过遵循《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Ⅵ 柱子箍筋加密区的规范是什么
梁的箍筋加密区设置见国标图集11G101—1第85页:对于抗震KL、WKL,若抗震等级为一级,则≥2hb(梁截面高度)且≥500;抗震等级为二~四级,则≥1.5hb(梁截面高度)且≥500,非抗震KL、WKL由设计确定加密区的范围。
柱子和梁的箍筋加密区的设置国标图集11G101—1中有详细说明:其中柱箍筋的设置见国标图集11G101-1第61页:柱子长边尺寸,Hn(柱子净高)/6,500mm,取三者最大值。
柱子箍筋注意事项
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柱筋到结构封顶时,要持别注意边柱外侧柱筋的锚固长度为1.7Lae,具体参见《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民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中的有关作法。同时在钢筋连接时要注意柱筋的锚固方向,保证柱筋正确锚人梁和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