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数据加密的三种方式
数据加密的三种方式是链接数据加密模式、节点对节点数据加密模式、端到端数据加密。
1、链接数据加密模式
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消息的每一位进行加密。目前一般网络通信安全主要采用这种方式。对于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某条通信链路,链路加密可以为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提供安全保障。
对于链路加密(也称为在线加密),所有消息在传输前都要加密,接收到的消息在每个节点解密,然后在传输前用下一个链路的密钥加密。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信息可能必须通过许多通信链路传输。
数据加密标准:
传统加密方法有两种,替换和置换。使用密钥将明文中的每一个字符转换为密文中的一个字符。而置换仅将明文的字符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排列。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都是不够安全的,但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提供相当高的安全程度。
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简称DES)就采用了这种结合算法,它由IBM制定,并在1977年成为美国官方加密标准。DES的工作原理为:将明文分割成许多64位大小的块,每个块用64位密钥进行加密,实际上,密钥由56位数据位和8位奇偶校验位组成,因此只有56个可能的密码而不是64个。
‘贰’ 数据传输加密的方法有什么
数据传输加密:探索其多样化的保护手段首先,对称加密如同一把双面刃,它使用单一的密钥,无论是加密还是解密,都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像DES(数据加密标准)和AES(高级加密标准)这样的算法,凭借其高效和广泛应用,成为了许多系统的基础。
然而,对称加密的局限在于密钥管理。为此,我们有了非对称加密的诞生。这种加密方式采用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公开分享,私钥则需保密。RSA和DSA等算法以它们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解决了对称密钥管理的难题。
接着,哈希加密如同数据的指纹,它将任意长度的信息压缩成固定长度的摘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MD5和SHA(Secure Hash Algorithm)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广泛用于文件校验和密码存储。
在更高级别的网络通信中,SSL/TLS加密脱颖而出。它以公钥加密对称密钥的方式,为HTTPS协议提供保护,确保了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的数据安全。这是一种透明且可靠的加密手段,为在线交易和敏感信息传输提供了坚实保障。
最后,VPN(虚拟专用网络)加密在远程工作或跨境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建立虚拟网络,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始终受到保护,让信息在公开网络上如同在私有网络中一样安全。
而如果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数字签名是关键一环。非对称加密技术使得我们能够验证数据未被篡改,确保信息传递的可信度,是防伪和防欺诈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