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的生平简介
世界诗词协会副主席基辛格曾任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福特政府国务卿。
1943-1946年在美国陆军服役。
195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52年获文学硕士、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1-1969年任哈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班执行主任、 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1969-1974年任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1969-1975年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兼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到1975年。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中美建立外交奠定了良好基础。
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73-1977年任国务卿,获得了一个外来移民所能得到的最高政治职务。此后在乔治敦大学任客座教授,兼任全国广播公司顾问、大通曼哈顿银行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阿斯彭学会高级研究员等职。
1977年1月,福特总统授予基辛格总统自由勋章,并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1982年开办基辛格“国际咨询”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1983年任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分析员。1983-1984年任美国中美洲问题两党全国委员会主席。
1986年9月任美印委员会主席。
1987年3月任美国—中国协会两主席之一。
2002年11月27日,基辛格被美国总统布什任命为调查“9·11”事件的一个独立委员会的主席,12月14日,基辛格辞去该委员会主席职务。
2002年3月5日,基辛格在华盛顿国家记者俱乐部演讲,介绍中美建交以来的历程,并展望中美关系未来。
着有《核武器与对外政策》(1957年)、《复兴的世界》(1957年)、《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展望》(1961年)、《麻烦的伙伴关系:大西洋联盟的重新估价》(1965年)、《白宫岁月》(1979年)、《纪录在案》(1981年)、《动乱年代》(1982年)、《大外交》(1994年)、《论中国》(2011年)、《世界秩序》(2015年) 等。
Ⅱ 【读书】《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是一本探讨世界运行深层原理的书籍,以下是对其主要内容的概括:
核心主题:本书旨在解答“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这一问题,通过历史分析和数据模型,揭示国家和社会兴衰的规律。
作者与背景:由着名投资家瑞·达利欧撰写,他基于在桥水公司建立的投资分析系统,研究了过去500年9个大国的历史,包括荷兰、英国、美国、中国等,以此总结出国家兴衰的周期律。
研究框架与模型:达利欧运用了一套包含上亿个数据和指标的分析模型,重点考察了影响国家兴衰的18项因素,如教育、创新和技术、成本竞争力等,试图揭示国家兴衰的大周期和关键阶段。
大国兴衰的大周期:大国兴衰通常分为上升阶段、顶部阶段和下跌阶段。在上升阶段,国家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出色的系统设计以及国际贸易和军事力量的增强,推动综合实力快速增长。
影响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与周期:劳动力优势下降、制度和技术的模仿、贫富差距扩大等是影响国家兴衰的因素。此外,长期债务和资本市场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是国家兴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三大周期。
评价与影响:本书自出版以来备受瞩目,得到了基辛格、比尔·盖茨等人的高度赞誉,被视为理解世界秩序、制定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世界运行的深层原则,提升在变化的世界秩序中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