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龙八部 单机攻略 pdf版
《天龙八部》是智冠科技2002年年底推出的又一款武侠大作,在风格上与《金庸群侠传》和《三国群侠传》相似,以一个无名小子的身份来游历这缤纷多彩的武侠世界,拜师访友或收集传说中的神兵宝物。游戏自由度很高,支线纷多。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只给出了主线流程打法,而更多的游戏内容则包含在大量支线情节中,例如数十种武功心法的获得以及寻找各种武器装备的任务,各位玩家可自行发掘,虽然与主线无关,但可获得更大的收益和更多的乐趣。
要点提示:在本游戏中主角有声望值的隐藏属性,由称号可以看出声望的大致范围,很多支线任务对声望值都有要求,或高或低都不行,玩家最好善恶两条路线都试试。另外也有调整声望值的捷径——在雁门关找飞飞谈话看表演可提升声望,回桂州跟老爹要盘缠可降低声望,若嫌不方便也可以直接用FPE或GM修改,不过每次读存进度时声望值的内存地址会有变化。游戏开始的声望为50,在与市集温圆圆对话时语气凶恶则声望-1,语气温和则声望+1。
建议在开始时先将声望降到最低,完成所有的恶人路线支线,如青城派和蓬莱派事件(毒阳功体、八仙过海)、黎山洞事件(柴刀十八路)、净影寺事件(太极十三式)、秦家寨事件(心意气混圆功)、碧磷洞事件(赤壁赋)、玄冥岛事件(邪浪刀)等。心法密笈先不要拿,等恶人支线打完后再去雁门关找飞飞对话,等声望值提升到正派人士后到万劫谷拿洗髓经,修练它会将以前的心法化掉,然后再回去拿奖励的心法。这样正邪两派的心法就都可以学到了。
游戏中共有3位女主角可加入队伍——淘儿要解决马五德失窃事件,钟灵需淘儿不在队伍中时按剧情加入,默娘则要解决复仇事件。在西夏招亲事件中主角会有选项,选到的女主角会成为结局中的新娘,默娘在队伍中的话在后面会有选择杀不杀郭怀恩的选项,杀的话可与之成亲,不杀的话她会放不下复仇的念头,始终无法接受雷震。主线分支取决于是否与乔峰结拜为兄弟,与之结拜可一起参加小镜湖之约,阿朱和乔峰都不会死。与乔峰为敌则不能参加杏子林丐帮大会,去的时候被一品堂捉到天宁寺为乔峰所救,后来小镜湖乔峰杀阿朱,雷震在岩谷洞杀乔峰,虚竹因此不会与雷震结拜,连段誉也无法原谅他,雷震最后会被选为丐帮帮主参加少林大会。另外声望值也会对主线有所影响,比如声望低的话得不到聚贤庄请帖,大理王宫和镇南王府也进不去。
青衫磊落险峰行
正值年少的雷震生得魁武伟岸一表人才,每日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雷震为此不胜其扰,决定告别爹娘到外面去见见世面。在卧房箱子拿到一些装备和食物,到屋里找双亲谈话,这次雷员外爽快地答应了。待他离开后与雷夫人谈话得到平安符和黄金石,然后到大厅找雷员外拿到盘缠和马五德拜帖。马五德是大理的茶商,也是雷员外的朋友。出门找两位武师交谈习得通臂拳和蟠龙棍法,和他们多打几次,提升一下等级再离开,打败王武师可得到两个蛇胆丸。
穿过野人林和黔岭找到马五德宅,进入大厅与马五德寒暄之后回房间休息。出屋到练武场打败鲁和尚得到何首乌,到大厅听何总管唉声叹气,得知马府近日失窃,失物中包括一本《陆羽茶经》。与前院的小春谈话,得知有个叫淘儿的公子走得甚为匆忙。来到黔岭找到淘儿,打败他后看那封书信,得知淘儿卧底为贼有不得已的苦衷,于是决定放他一马。
来到大理城中的迎宾楼与高小二说话,得知淘儿公子已经安排了座位。跟着小二来到楼上等候,不久一个女子到来,原来那个淘儿公子就是她,听她讲述了从无锡逃难而来千里寻兄的故事,得到金块、《陆羽茶经》和九曜战靴,淘儿加入队伍。来到城中市集遇到一个恶乞丐正在向大理王子段誉强行要钱,雷震看不过眼跳出去将乞丐打跑了,交谈后得知段誉是离家出走的,于是雷震让他前去投奔有赛孟尝之誉的马五德。
剑湖玉璧月华明
回到马五德宅到大厅找何总管谈话,得知马五德受邀往无量山观看无量派东西两宗的比剑大会去了,段誉也随之前行。将《陆羽茶经》交给何总管,来到无量山脚看到神农帮和无量剑派的人正在对峙。上山后见无量弟子被信封上的毒杀死,钟灵和段誉跳了出来,钟灵提起无量玉璧的事。从无量掌门左子穆口中得知两派结冤的经过,并说那些神农帮是在天山童姥的生死符威胁下要来占剑湖宫的,为的是寻找什么通天草。当钟灵要下山时却被左子穆挥剑挡住,结果左被闪电貂咬伤。
雷震进入大厅找到马五德,左子穆央求他代为追讨解药。下山后听神农帮弟子说段誉和钟灵赶往神农山去了,来到神农山让弟子通报一下,进入大厅去见司空玄,得知钟灵已经被他捉住,以此威胁段誉去寻找貂毒的解药。和段誉一起回到无量剑派,见两道人影掠到后山,跟过去看到葛光佩和干光豪在那里藏匿宝物,并商量着如何私奔逃亡的事。段誉听着不觉笑出声来,两人凶神恶煞地逼过来,段誉慌乱之下失足跌入谷底。雷震上前击败两人,然后寻找通往谷底的路。在无量剑门找到那个圆形的石台,按四、五、三、一、二的顺序点击弧形石块,按中间的红色按钮确定,剑湖的水会退去。进入无量剑湖底洞穴,在柜子上找到一些武功秘笈,正中的玉像看起来栩栩如生,那女子的容貌犹如神仙一般,在石壁上还可看到几列文字。穿出石洞来到悬崖下面,看到玉璧心想那些剑影就是当年逍遥子和秋水妹在此练剑所映吧。看此处没有段誉的踪影,雷震和淘儿抽身赶往万劫谷。
马疾香幽步微风
穿过喜山村来到不复林,在路上找到两块石碑,将八句诗文的中间一行字拼成“姓段者入万劫不复”八个字,右边的荆障中便会出现一条通道。穿出万劫道遇到侍女春梅,得知段誉曾来过谷中,不过现在已然离开了。正说话的时候钟夫人出现,段誉骑着快马去大理找父亲救援了。雷震提起解药的事,钟夫人赶往丹房去拿,这时钟万仇跑出来找夫人,看到雷震不由分说打将过来。将他打败后钟夫人赶来将事情说明,钟万仇答应替雷震配解药,不过尚缺一株通天草。通天草在无量剑门的后山可以采到,到大堂将通天草交给钟万仇拿到貂毒的解药,回到无量剑派得知他们已归附灵鹫宫了,将解药交给圣使随即离开。回到神农帮大堂将段誉失散的事告诉钟灵,将解药交给司空玄服下,司空玄遵守诺言将钟灵释放,并将断肠散的解药交给雷震。正说话的时候灵鹫宫的两位圣使赶到拿断肠散的解药,钟灵听出圣使是木婉清,当时也不点破。
离开神农帮将段誉回大理的事说出,钟灵不由担心他的安危,这时木婉清身边的人哈哈大笑,原来她就是段誉改扮的。正说话时,一个黑衣人前来找木婉清,雷震只好带着钟灵离开赶往万劫谷,而木婉清和段誉留下阻敌。回到万劫谷听到钟氏夫妇在说话,四大恶人被他们请来对付段氏。钟灵的归来令钟氏夫妇很是高兴,也将雷震待为上宾,但钟灵终是放心不下丢失的闪电貂,想和雷震一起出谷却遭到了钟夫人的阻止。
出了万劫谷淘儿忽然叹起气来,羡慕钟灵有父母的疼爱,希望能早日找到唯一的亲人兄长。回到喜山村听两名无量派弟子说话,得知段誉已被无量派囚禁在后山石牢中。来到无量后山看到牢门大开,段誉倒在地上,身旁还有一只朱蛤,打败它后那只朱蛤跳到段誉口中,段誉身体倒竖却怎么也吐不出来。听段誉说起四大恶人中的岳老三逼他为徒,还有无量剑派将他囚在牢中,却因祸得福学会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的事,那只朱蛤落到他的腹中恰好解了体内的貂毒,看来他还真是一位至福之人呢。进入洞中看到两具尸体,段誉将一本《北冥神功》交给了雷震。
日堪国脉夜望星
来到无量剑门遇到木婉清,段誉万分欣喜地跑过去,却被木婉清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段誉却不生气反而温言劝慰。这时朱丹臣赶到接段誉回大理,而雷震则留下来对付四大恶人之一的云中鹤,打败他却被他逃走了。来到喜山村遇到马五德,他带来了爹爹的一封书信,阅信之后决定回家里探望一下。
回到家中在大厅见到一位鹤云道长,到前院与之比试武功,打败道长随雷员外来到屋里,得到传家之宝龙痕剑和夜叉两极胄,同时得知雷员外会看星象,大宋的国运就系于丐帮帮主乔峰的身上,他希望雷震能够关注这个人,至于杀不杀他要自已权衡选择,继续谈话得知有关神州六器的事情,开封的老冶匠欧阳师与这六器有所关联。接下来向雷员外要1000两,雷夫人那里也能要到500两盘缠,回到院子里与鹤云道长交谈,学得一套地绝剑法。
带上淘儿离开家门来到镇南王府,听士兵说昨天段誉被四大恶人掳走了,如今镇南王已赶往皇宫去商议对策。来到皇宫说明身份后进入皇宫大殿。见过保定帝段正明,得知四大恶人之首居然会一阳指,并将段誉囚在石牢中且给他服下和合散,而同囚一室的木婉清则是段誉同父异母的妹妹。这时段正明推测那个青袍客就是段家的太子段延庆,打算让位给他,但殿下的臣子坚决不从,此事只得缓议,接下来段正明说要微服前往拈花寺。
偷鸾换凤碧烟横
在宫里的文心斋歇息后,到御花园的曲桥与华赫艮谈话,得知他要找铁铲和孔明灯两样道具用以解救段誉,然后去太祖阁外找范骅,从他手上拿到铁铲。到广德殿外找巴天石谈话,得知孔明灯的材料为宣纸和棉线,离开皇宫到大理城货铺买到这两样东西,回到皇宫将东西交给巴天石做成了孔明灯。回到御花园将铁铲和孔明灯交给华赫艮,得到一付玄苍游龙甲。
来到万劫谷得知南海鳄神在谷口守着,雷震说要给他介绍个资质好的徒儿,让华赫艮他们趁机溜进去,这时若选择拜岳老三为师,可得到一本《洗髓经》(会将先前所学内功废去)。不久段正淳前来拜谷,一行人进入万劫谷向钟万仇求情。跟着他来到石牢前看到黄眉大师和延庆太子在比试内力,打开牢门后段誉抱着钟灵走了出来,令钟万仇大为恼火,没想到施计不成却赔了女儿。
段誉上前解了棋局之危,一行人随即离谷而去,回到喜山村遇到慧观和慧真两位和尚,从他们手上得到了一封给镇南王的书信。来到镇南王府大厅得知段誉自归来后身体忽冷忽热,如今被带往天龙寺请住持治疗去了。将少林和尚的书信交给段正淳,得知那杀害玄悲大师的人是姑苏慕容家的,于是黄眉大师说出了与慕容传人相遇的一段往事。
在东厢房休息一晚,第二天得知王爷一早就进宫里去了。从侍女手上拿到飘影靴和大还丹,和淘儿一起出王府来到天龙寺外,与小沙弥谈话后进入正殿,本因大师说段誉被吐鲁番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掳走,可能赶往姑苏去了。来到姑苏的客栈遇到鸠摩智正在劝说段誉写下六脉神剑的图谱,段誉不从,鸠摩智也拿他无可奈何。在客栈外雷震与鸠摩智交手却不敌,在淘儿的提醒下决定到燕子坞去寻找段誉。
剧饮千杯男儿事
到码头租船到燕子坞,在慕容博墓冢外与包不同说话,包不同要试一下雷震的身手,打赢他会得到波罗心法,如果不打可在墙后面找到他的女儿包不靓。接着到琴韵小阁找到鸠摩智和段誉,不久阿朱改扮的慕容老太太出来挡驾,段誉瞧出破绽当下也不说破。阿朱、阿碧骗鸠摩智解开段誉的穴道,段誉却死活不肯施展六脉神剑,鸠摩智气极之下出手袭击阿碧,雷震和段誉两人联手仍然打不过他,朱碧两人于是使计带着段誉由暗道逃走,鸠摩智也连忙追了过去。
来到曼陀山庄与小铭对话,得知段誉正在山庄内种植茶花,进到院子里遇到王语嫣,看她相貌颇似无量山洞的玉像便不自觉跟了过去,听到王语嫣与王夫人的对话。等王语嫣出来,段誉怂恿她救了阿朱、阿碧离家出走,雷震看出段誉再陷情关,而王语嫣的心思只栓系在表哥身上。跟着来到花肥房见王语嫣已被严婆制住,雷震和段誉联手打败严婆,然后大家一起赶到听香水榭。与包不同说着话,看到王姑娘对表哥的一番关爱神情,段誉闷闷不乐地离开了,雷震不由劝慰他一番,两人当下义结金兰成为兄弟,然后和淘儿一起赶往无锡松鹤楼喝酒。席间看到临窗的座位上有个魁伟大汉在独饮,大汉见段誉内力不弱便邀他同饮,两人言谈甚欢狂饮不止。雷震和淘儿到外面逛一圈回来,发现了段誉饮酒的高招。一起出客栈后,大汉提议比试脚力,在60秒内跑完全程得到3000经验值,超过60秒则得到2000点经验。
少年无计悔多情
谈话之后得知这位大汉便是乔峰,这里有个选择打不打架的问题,选择“……久闻北乔峰南慕容……”则与之结为兄弟,段誉也道出使用六脉神剑饮酒作弊的实情。三人回到酒楼重新开席饮酒,不久丐帮弟子有事禀报,一行人动身赶往城外的杏子林。在无锡城南找到谢婆婆,由她身后的石阶可到达杏子林。在林中遇到包不同、王语嫣和朱碧姐妹。包不同对乔峰的态度强横无礼,雷震看不过便上前教训了他一番,那边风波恶与陈长老的比斗也结束了,乔峰让长老给风老四解毒。不久丐帮弟子悉数到齐,乔峰将丐帮长老逐一给段誉和雷震引见。在丐帮大会上众长老逆上谋反,白世镜要执行帮规却被乔峰一一溅血代过,不久一干武林名宿到来,智光大师回忆当年的雁门关之役,缓缓道出乔峰的身世。当乔峰得知自己是契丹人本应姓萧时不啻晴天霹雳,当下交出打狗棒辞去帮主的职位转身离去,雷震和段誉见状连忙追了上去。
回到无锡松鹤楼外遇到段誉和王语嫣等人,得知参加丐帮大会的武林群豪被西夏一品堂的人捉了去,萧峰已赶往天宁寺救人了,接下来阿朱要准备易容的道具——面粉、棉花和玉指环。在松鹤楼左上有个看布告的刘婶,向她可买到一些面粉,与府衙前面的货摊老板熊二交谈可买到玉指环,在镇南有位秀婶,向她可要到棉花,回到松鹤楼遇到麻烦的白子钧,替他付帐后将三样道具交给阿朱,在阿朱和段誉改扮成萧峰和慕容复之后一行人赶往天宁寺。等阿朱和段誉进入正殿,雷震往左边来到囚牢外打败看守得到悲酥清风,由后门进入正殿放出悲酥清风将众人麻翻,阿朱从赫连铁树身上拿到解药和钥匙到囚牢救人。回到松鹤楼段誉和阿朱换回装束,这时包不同吵嚷着赶到并将王语嫣和朱碧姐妹带走了,段誉恋恋不舍这位神仙姐姐,决定和雷震一起前往河南城寻访。
恩仇须倾英雄泪
出无锡过金陵桥来到河南城,在市集遇到一位聚贤庄的使者(这里有声誉要求),如果选择去会和段誉分手。出河南城往南来到聚贤庄英雄台,上前打败一个使用腹语的恶徒,这时萧峰前来拜庄,请薛神医治疗一位阿朱姑娘的掌伤,薛神医却束手不救,萧峰于是与群雄干杯喝下绝交酒,选择与萧峰并肩作战与群雄交手,最终两人被群雄围住,萧峰不忍让雷震受到损伤一掌将他从聚贤山庄打飞出来。
回到河南城客栈前遇到古笃诚和傅思归被四大恶人追杀,雷震受托赶往小镜湖方竹林去向段王爷报信。在小境湖的桥头看到阿紫正用渔网捉弄褚万里,段正淳出现点了她的穴道并协迫她解开渔网,猝不防被阿紫的毒针所伤,段正淳大怒一掌将之打落湖中。雷震上前将两护卫的事相告,这时萧峰和阿朱赶到将渔网解开,萧峰说这网是星宿派之物,不知为何在此地出现。段正淳见阿紫久久没有浮出湖面,便唤出阮星竹救人。
将阿紫救出发现她手臂上的字和金锁片,才知道她也是段正淳的女儿,萧峰看出阿紫是在装死,略施小计将她弄醒过来。正说话间朱丹臣说大恶人赶来了,于是来到竹林,褚万里不堪渔网之辱心盟死志,被段延庆戮于当场,接下来段正淳和段延庆决斗,萧峰上前施援惊跑了段延庆,然后向段正淳问起当年之事并约定晚间在青石桥相会。
回到河南城客栈要过房间和酒菜,众人上楼饮酒叙话,雷震这才得知萧峰闯少林遇阿朱的事情,还有近日来调查身世的详情,一路的奔波寻访已有多人被人先行一步杀掉,杀人的罪嫌也都栽到萧峰的头上,萧峰怀疑这一切都是段正淳所为,因为他就是当年雁门关之役中的“带头大哥”。将阿朱劝回房间休息,雷震道出段正淳即是段誉的父亲,这时淘儿发现阿朱姑娘已经不见了,猜想她可能去找段王爷了。
剑气杀意相国寺
来到小镜湖桥上遇到段正淳,没想到他将杀人的事一概承担下来,在萧峰出掌报仇时,雷震感到事情不对上前将这掌接了下来,原来这个段王爷是阿朱改扮的,她已知道自己是段正淳的女儿所以才舍身相救。这时阮星竹赶到与阿朱母女相认,众人到屋里谈话,萧峰在屋里找到段王爷的手迹,发现马夫人所藏的那封信完全不是这种笔迹,萧峰决定再去找马夫人问个清楚。阮星竹说出马夫人也是段王爷以前的情人,想必是她在暗中加害王爷。阿朱为报答救命之恩,将一本从少林寺盗来的《易筋经》送给雷震。
在河南城中遇到阿发和樵夫吴在争执,结果一个叫韩一回的人出手化解了两人的纷争。当萧峰与段正淳在小镜湖约会之后,离开竹林时会再次遇到韩一回,他是来请段正淳帮忙救苏轼的,不过段正淳已离开此地,只好由雷震跑一趟了。来到开封城东北角的大相国寺,得知韩一回将苏轼藏在寺内,进寺与苏轼说话,不久黑衣杀手出现,出殿将这批杀手打败后听到殿里发出打斗声,知是中了敌人调虎离山之计,进入大殿打魅影杀手,替苏轼解围后得到《广目无边》。
出相国寺见王老先生跌坐在地上不能起来,雷震看出他受了重伤,若不马上救治有性命之忧,还好韩一回赶回来替老汉诊治。这时大队官兵围攻上来,雷震正要帮韩一回击退官兵,不想被韩点中了穴道,当醒来时得知韩一回已经脱困离去了。
僧子妙点珍珑局
回到河南城市集遇到一位聋哑门弟子送上珍珑帖,苏星河要在擂鼓山举行珍珑棋会。来到擂鼓山打败两个星宿派的弟子冲上珍珑地,见苏星河已摆下珍珑棋局。不久慕容复和鸠摩智赶到,在弈局中慕容复不能破解并受丁春秋的幻术影响欲拨剑自残,却被段誉的六脉神剑救下。正说话时段延庆等四大恶人也赶来了,段延庆着了丁春秋的道儿,还好虚竹赶到误打误撞破了棋局。虚竹进入木屋与无涯子对话,行了拜师之礼后习得逍遥派的北冥神功,无涯子在临死前传了掌门之位并要他去杀了星宿老怪丁春秋,出来后看到雷震和段誉大战丁春秋,便出掌将丁春秋赶跑了。
在众人散去之后,雷震和段誉来到开封客栈喝酒叙话,段誉说起丐帮马副帮主是被马夫人和白世镜密谋所害,接着又谈起对王语嫣的一往情深而不能自拨,说要往北方追随过去。这时淘儿意外遇到了兄长沙武,沙武要带淘儿离开,淘儿却坚持留在雷震身边,于是沙武要考验雷震的武功,战斗结束后沙武离去。
来到北方雁门关北城门,找到一个叫飞飞的人,由他下面的通道来到荒谷找到慕容复和王语嫣,同时见过不平道长和乌老大等人,段誉见王语嫣对他的漠然态度,不由自伤自怜大发感慨一番。乌老大说出天山童姥折磨人的种种手段,目前她身体有恙,正好借此时机大举进攻飘渺峰灵鹫宫。当乌老大要出手凌虐灵鹫宫女时,段誉看不过去上前阻止,打败了乌老大和不平道长,虚竹突然出现抢了那宫女就跑,段誉和雷震追出关外,往西边穿过贺兰古径,到西夏国境再返回古径遇到乌老大等人,说天山童姥受伤,众人正好一举攻入灵鹫宫。
飘渺峰头风云乱
来到灵鹫宫山门打败两个弟子,得知乌老大他们已攻到山上去了。在铁锁桥遇到虚竹,原来因缘际会的他已做了灵鹫宫的主人。来到大殿见乌老大正向宫女逼问秘藏的下落,虚竹赶来说童姥已死,劝众人消释前怨并施手解除大家的生死符,群雄当下感激不尽。当王语嫣随着慕容复离去后,段誉望着背影难过之至,虚竹与之同病相怜起来,当晚酒席上三人把酒共欢互谈心曲,雷震、段誉和虚竹当下结拜为兄弟。第二天可到灵鹫宫逛逛,在后山有道大门,如果身上有五行剑(梵日剑在岩谷洞、古苍剑在耶花岛、舞浪剑在龙门客栈、炎云剑在苏州城、绝尘剑在无锡城),可以用左边机关开宫门,进去和虚竹比试武功,如能打赢会得到很多经验值,在里面拿到灵鹫绝学六阳掌。回到大殿与淘儿谈话选择离开,虚竹会结伴同行。一行人往少林寺进发,来到少林寺大殿,虚竹与慧轮师父相认,承认自已所犯的种种戒律,于是跟着师父到戒律院领罪。雷震跟着小和尚到僧房休息,一觉醒来后到正殿见神山上人等大师来访,随后鸠摩智也赶到羞辱少林一番,雷震听了便说出他当初天龙寺受挫并被六脉神剑所伤的糗事,当下虚竹以少林四代弟子身份上前讨教,结果鸠摩智不敌,恼羞成怒之下出手偷袭却被梅剑截住。
红墙古刹释名缰
虚竹将最近的经历向玄慈方丈一一禀明,由于犯了四戒便接受玄寂长老的杖责,这时殿外人语喧哗,丐帮、段氏、星宿等各派武林人士齐集,要选举一名武林盟主。不久萧峰赶到与三位结拜兄弟谈笑风生,四人联手大败丁春秋、慕容复。在虚竹接受杖责的时候,叶二娘认出他就是自己的儿子,从而揭开了虚竹的身世,而接着萧远山和慕容博也从少林众僧中现身……在萧峰和慕容博等人跑开后,选择追上去看看。来到正殿右边的藏经阁,看到萧远山与慕容博决斗,结果被一无名老僧化解戾气制伏掳走。往正殿的左边来到少林后山,看到无名老僧为萧远山和慕容博运功疗伤,两人也消弥了复国和仇恨的欲念,拜无名老僧为师参悟佛法。这时鸠摩智出现,雷震和段誉联袂抗敌,结果两人皆被他的掌法震昏过去。醒来后听萧峰说慕容复等人赶往西夏国参加西夏公主的比武招亲,段誉也跟着去了,于是萧峰和雷震也即刻动身。来到贺兰古道遇到一群土番武士阻路,打败他们后来到西夏的皇宫正殿,在人群里见到段誉却是木婉清化妆改扮的,真正的段誉已在枯井中与王语嫣有了三生之约,当他赶来皇宫时比武招亲也开始了。
烛畔鬓云念旧盟
来到内殿,宫女向每个人问了3个问题,出来后虚竹被宫女叫去与公主回话,雷震跟过去才知原来虚竹当日在冰窖中遇到的梦姑就是西夏公主,一对有情人终于重圆旧梦。来到正殿找淘儿谈话,这时宫女交给雷震一张字笺,说是公主交给他和段誉的,看来虚竹已坠温柔乡中乐不思蜀了,此地事情已了,雷震和淘儿打算回到江南去看看。
回到姑苏城与菜贩交谈得知慕容家在大摆宴席,于是租一条小船赶往曼陀山庄,在大厅内见段延庆与段正淳两败俱伤,这时慕容复出现攻向段正淳,于是雷震和段誉一起将之打败。慕容复逃走后,段正淳和刀白凤双双引刀自尽,在临死前刀白凤告诉了段誉的身世,原来段延庆才是他真正的父亲,段誉虽然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终还是不能伤他分毫。
回到大理,段誉将身世悉数向皇上讲了,段正明让他保全父母的名节从此不再提起,然后将大理国皇位传给了段誉。大殿上虚竹和西夏公主也赶到祝贺,段誉便向两人提起当日旧事,说话间丐帮来使觐见,说萧峰被囚禁在辽国的南大王院府。
一行人离开大理赶往龙门客栈与丐帮陈长老会合,然后往东北赶往南大王院府,看到院内大火冲天,想是丐帮的杰作。进院沿小径往右边走到厢房,在里面杀掉两名守卫,转动墙角的花盆现出暗道,进入密室将萧峰和阿朱救出。
荣华生死如露电
到前院与丐帮长老谈话,然后一行人到雁门关北城门外与群雄会合,萧峰对大家舍身相救表示感谢。说话时铁蹄杂沓想是辽军追近,而宋国的守关士兵却不许群雄退到关内,于是萧峰上前与辽帝商议,请求他放过群雄。这时沙武上前交手,虽然他是淘儿的兄长,但立场不同也只好刀兵相戮了。打败了沙武,辽帝耶律洪基率众攻来,将他制服迫其承诺一生不再举兵进犯大宋,耶律洪基命悬一线也只好应允。萧峰身为契丹人却以身犯上,虽保住大宋的几十年太平光阴,但他自觉无颜再立于天地之间便转身投崖自尽,阿朱大惊失色也随之跳落山崖,四下风声萧瑟,草木尽悲。
淘儿心伤其兄之死离开中原有三年之期,雷震完成了父亲的使命,回家继承家业在外行商。这一日在集市中他看到熟悉的身影,那正是日夜思念的淘儿。雷震借由经商之便也经常探望段誉和虚竹两位义兄,有时会到雁门关山谷,这是萧峰和阿朱当年的坠崖之地,眺望崖边怀念故人,却赫然发现一男一女,那正是萧峰和阿朱。时光飞逝,昔日好友各有归宿,而在苏州城里,慕容复和阿碧也过着恬静的生活,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末尝不是一种解脱。天龙八部,象征着人世百态,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
❷ 篆刻爱好者需要准备哪些工具书
看看这些篆刻的古籍资料有没有你需要的,篆刻技艺也是学了几年,不过学的不精,学的过程中也收集了不少篆刻的资料,对当初我学篆刻有很大的帮助,你可以看看这些篆刻资料,我只发出来的一些,还有很多篆刻资料目录没贴上去
上面那张篆刻图片下角处有个标记,这几百册篆刻的古籍均出自于此处,如果需要这些篆刻资料的话可以去其中看一下
篆刻工具书籍目录:
│(宋)释梦英篆书千字文.pdf
│(清)赵之谦篆书临峄山刻石.pdf
│(清)赵之谦篆书铙歌.pdf
│1-古玺技法解折.pdf
│10-齐白石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11-古印陶 封泥代表作品技法解折.pdf
│12-鸟虫篆印技法解折.pdf
│2-秦印技法解折.pdf
│3-汉印技法解折印.pdf
│4-元朱文印技法解折.pdf
│北魏张玄.pdf
│十钟山房印举.pdf
│十钟山房印举2版.pdf
│印学史[沙孟海].pdf
│印苑巨匠钱瘦铁 [韩天衡].pdf
│印面.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古图形玺印汇.pdf
│古玺文编.pdf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古玺汇编.pdf
│古玺鉴赏150例.pdf
│古肖形印臆释.pdf
│古陶文汇编.pdf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图释古汉字.pdf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5-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6-邓石如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7-赵之谦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8-吴昌硕印作技法解折.pdf
│9-黄牧甫经典印作技法解折.pdf
│ 浙派篆刻.pdf
│《山海经》异兽图.doc
│《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修订本)》+1980.pdf
│《药性赋白话解》.pdf
│上海博物馆藏魏晋南北朝官印.pdf
│中国书法全集 第92卷 先秦玺印.pdf
│中国历代篆刻集粹 8 徐三庚.pdf
│中国篆刻大辞典.pdf
│中国篆刻艺术院 第二届篆刻艺术研究生班 毕业创作展.pdf
│临摹汉印的目的.pdf
│乔尼陶印展.pdf
│九成宫版本选择问题.doc
│书法.篆刻-篆书百家姓.pdf
│云峰印社书法 篆刻.pdf
│以文会友-武陵老井近作28方.pdf
│先秦玺印图说.pdf
│刘新惠书画印作品展篆刻篇.pdf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桂建民篆刻与杂谈.pdf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pdf
│楚简老子道德经注解(精简版).pdf
│欧阳询书法特征研究(邓散木).doc
│汉官印.pdf
│汉玉印精选(反).jpg
│汉玉印精选(正).jpg
│汉瓦当精品.doc
│汉私印.pdf
│汪关印谱.pdf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沙孟海印学史.pdf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玉印集存.pdf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大千印留.pdf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安持精舍印冣.djvu
│宝子碑.pdf
│封泥汇编-福庵.pdf
│将军印100方.rar
│履盦三代朱迹.pdf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篆刻技法图典.pdf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篆刻针度.pdf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罗福颐印选.pdf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西夏官印汇考.pdf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峄山碑.pdf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张遴骏道德经.pdf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战国文字编.pdf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方介堪篆《心经》.pdf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玉印(正).jpg
│王福庵.pdf
│王福庵印存.pdf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甘氏集古印正.02.pdf
│甘氏集古印正.03.pdf
│甲骨学文字编.pdf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目录树.bat
│福庵印缀.pdf
│秦印文字汇编.pdf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篆书章法.pdf
│篆刻.doc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篆刻入门.pdf
│篆刻刀法常识.pdf
│篆刻印史编年.txt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❸ 以前学西夏史,为何得上俄罗斯学俄文
对我国很多人来说,西夏只是那个《天龙八部》中“虚竹”和“梦姑”相会的地方,记忆中好像只有唐宋元明清,对于西夏的正史记载少之又少(二十四史中没有西夏史,只能从其他地方找点边角料),唯一的办法只能赖于出土文物。但问题就在于,关于西夏的重要文物和文献资料,几乎全数被俄罗斯占有!
在国内,关于西夏的遗址居然仅留西夏王陵和黑水城,而且西夏王陵由于历史上被捣毁过,所以现在看来,大多是“土堆”,而另一个遗址,黑水城,则早已被俄罗斯人掏空!
现存的唯一一本西夏文的汉语词典,居然在圣彼得堡的东方研究所,关于西夏的学术研究成果几乎被俄罗斯完全垄断!以至于以前中国学者要想研究西夏历史,绕不过的事情就是跑到俄罗斯,为了看懂俄罗斯学者的专着,还带顺带学俄文,或者等同行的翻译,看能不能把俄国人的着作先翻译过来再说。
后来科技稍微发达一点了,我们能够拿到西夏文献的的版本(俗称:PDF)进行研究。到了2013年,社科院的史金波教授用汉语写成了一本《西夏文教程》,才算给这种的事情画上一个逗号(原始史料还在人家哪儿呢,想研究?上俄罗斯吧!)。
导致如今这般尴尬的局面的“罪魁祸首”便是这一个来自俄罗斯的盗墓贼(探险家?)——科兹洛夫。
说回科兹洛夫,他在哈拉浩特完成了发掘报告后,便打算朝着殷殷向往的西藏而去,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未能如愿。后期由于受到英国的强烈反对,科兹洛夫的愿望最终止步乌兰巴托。在之后的几年,科兹洛夫又在蒙古国发现了匈奴首领的墓葬,又是考古史上的一大发现。但是科兹洛夫晚年始终放不下当年的哈拉浩特和乌兰巴托,在设法取得跨国许可证后,科兹洛夫再一次来到了哈拉浩特,却因为风沙改变了地貌,最终未能找到他要找的东西,终身遗憾。
1935年,72岁的科兹洛夫最终长眠于列宁格勒郊外的疗养院中。
❹ 古建筑书籍哪里的最全
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目
1、《营造法式》.jpg陶本
2、《营造法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
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
7、《营造法式》图样.jpg
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
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
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
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
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团世有原书】
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 宋、辽、差衡金、西夏建筑【有原书】
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
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筑【有原书】
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
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
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
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
28、《园冶》【有原书】
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
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
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
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
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
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虚或做书】
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
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
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
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
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
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
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
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pdf 精装 十一册【有原书】
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
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
4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
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
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
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
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
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
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
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
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
56、《华严寺》.pdf【有原书】
57、《绘图鲁班经》.pdf
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
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
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
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
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
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
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
69、《园综》—陈从周
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
71、《苏州古典园林》.pdg—刘敦桢
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
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
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
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弄—张锡昌
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
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
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
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
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
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
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 北方)
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
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
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
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从文【有原书】
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
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
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
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
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
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
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1973.7)
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
中国古建筑图谱
中国全史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书】
1《文物建筑》第一辑 河南古建 【有原书】
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书】
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
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家具资料
6 佛像艺术造型
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 【有原书】(超星)
8 建筑历史研究 第一辑 【有原书】(超星)
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有原书】(超星)
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
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
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
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筑 【有原书】(超星)
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
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彩画
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刻
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装修
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
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
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
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
26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 (超星)
29 中国民族建筑 第四卷 (超星)
30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五卷 (超星)
31 佛教寺院考古.pdf
32 城记.pdf 【有原书】
33 佛教石窟考古.pdf
34 宫殿考古通论.pdf
35 故宫辞典.pdf
36 汉代画像石_吴曾德_文物出版社1984.pdf
37 汉字古音手册.PDF
38 建筑历史与理论
39 建筑书籍-中国古建筑小品.pdf
40 林徽因文存+建筑
41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
42 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2004.pdf
43 秦汉瓦当.pdf
44 四川汉代画象砖艺术.pdf
45 唐代长安辞典.pdf
46 隋唐两京丛考
47 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
48 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pdf
49 闲情偶寄.pdf
50 正在消失的建筑.pdf
51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
5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有原书】
53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pdf
54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pdf
55 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pdf
56 梓室余墨_陈从周随笔.pdf
57 长城.djvu
58 明十三陵.djvu
59 颐和园.djvu
60 老宅第.djvu
61 老牌坊.djvu
62 老书院.djvu
63 老门楼.djvu
64 老戏台.djvu
65 老楼阁.djvu
66 宋陵石雕纹饰.djvu
67 山西.djvu
68 中国民居.djvu
69 中国园林.djvu
70 避暑山庄.djvu
71 晋祠揽胜.djvu
72 日本传统艺术 第四卷 浮世绘.djvu
73 园林史.djvu
74 屋宇春秋 山西老宅院.djvu
75 圆明园.djvu
76 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djvu
77 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纪行.djvu
78 徽州.djvu
79 走遍中国 南京.djvu
80 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djvu
81 古城记:失落文明的兴与衰.djvu
82 江南六镇.djvu
83 大壮·适形 中国建筑·匠意 (超星)
84 建筑十书 【有原书】(超星)
85 中国古建筑百问
86 洛阳伽蓝记
87 长物志校注
88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第一集 建筑部分 (超星)
89 中国古建筑艺术 (第1~4册) 【不全】 (超星)
90 梁思成建筑画
91 隋唐宫廷建筑考
92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
《考古》杂志1955年1~6期及1991、1993~1998全年
《文物》杂志1959~2000共152期
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950.1-1998.1.pdf
1 繁峙岩山寺.pdf(不全)
2 中国古亭.pdf
3 中国古亭.pdf
4 佛宫寺释迦塔和崇福寺辽金壁画.djvu
5 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pdf
6 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pdg
7 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pdg
8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pdf【有原书】
9 平遥古城与民居.pdf【有原书】
10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有原书】
11 怎样鉴定古建筑.pdf【有原书】
12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pdg
13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14 明式家具珍赏
15 盛京宫殿建筑
16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
17 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何俊寿)【有原书】
18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THE ART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pdf
19 永诀的建筑.pdf
20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pdf
21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pdf
22 紫禁城宫殿.pdf
23 中国藏传佛教白描图集.pdf
24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25 红木小件.pdf
26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
27 苏州香山帮建筑.pdf
28 永诀的建筑.pdf
29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林洙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djvu
另:《建筑史论文集》【有原书】、《古建园林技术》【有原书】、《建筑历史研究》等相关散篇论文 目录如下
1、_材分八等_在建筑史上的意义.pdf
2、_礼制建筑_求解.pdf
3、_应县木塔_读后札记.pdf
4、_营造法式_版本及其流布述略.pdf
5、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pdf
6、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下.pdf
7、_营造法式_殿阁地盘分槽图新探.pdf
8、_营造法式_瓦作制度初探.pdf
9、_营造法式_中厦两头造出际制度释疑.pdf
10、_营造法式_中翼角檐细部处理及起翘探讨.pdf
11、_营造法式小木作_几种门制度初探.PDF
12、《“礼制建筑”求解》——方晓风.pdf
13、《北京故宫修复测绘研究》.pdf
14、《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徐伯安.pdf
15、《营造法式》变选用材制度探析.pdf
16、《营造法式》变造用材制度探析(Ⅱ).pdf
17、《营造法式》中的翼角构造初探.PDF
18、《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简介.pdf
19、2006年_最重要的建筑经典记忆_议梁思成_省略_诞辰105周年及中国营造学社的.pdf
20、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浮雕艺术初探.pdf
21、保存完好的“样式雷”古建筑群——清西陵.pdf
22、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木雕艺术.PDF
23、边靖楼修缮设计上.PDF
24、崇福寺小召牌楼构制初探.PDF
25、春秋至六朝麒麟的演变研究.pdf
26、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上_.pdf
27、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下_.pdf
28、从驼峰与墓股的比较看中日古代建筑的源流和发展关系.pdf
29、从帐形龛饰到帐形龛_北朝石窟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pdf
30、定兴慈云阁修缮记.PDF
31、定州开元寺塔塔刹发现一批文物.PDF
32、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_铺作_与_跳铺之作_辨析.PDF
33、斗栱——李学武.PDF
34、枓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铺作”与“跳,铺之作”辨析.pdf
35、独具魅力的古建珍品——榆次城隍庙.PDF
36、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上_.pdf
37、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下_.pdf
38、独乐寺观音阁壁画调查.PDF
39、独乐寺辽代建筑结构分析及计算模型简化.pdf
40、对清东陵裕陵地宫棺位问题的探讨.PDF
4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应只把注意力投放到建筑_物_的研究上.pdf
42、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pdf
43、敦煌壁画中的胡床家具_一_.pdf
44、敦煌雕塑.pdf
45、敦煌火珠图像探微.pdf
46、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pdf
47、抚宁境内明长城敌台的建筑形制.PDF
48、甘肃张掖大佛寺大佛殿的建筑特征.PDF
49、高安回澜塔.PDF
50、高层古建筑木结构——应县木塔现状结构评价.pdf
51、古代的椅和凳.pdf
52、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及其比较_试论从_营造法式_至_工程做法_建筑设计技术的演变和.pdf
53、古代建筑生产的制度与技术_宋_营造法式_与日本_延喜木工寮式_的比较.pdf
54、古代营建技术中的_样_造_作_.pdf
55、古建瑰宝——千年古刹独乐寺——杨作瑞.pdf
56、古建瑰宝永乐宫.PDF
57、古建门种种.pdf
58、古建上的主要装饰纹样.PDF
59、古建筑角梁构造与翼角生起略述.PDF
60、古建筑结构研究十八年.pdf
61、古太原晋阳建筑文化浅析.PDF
62、故城县庆林寺古塔.PDF
63、关于_营造法式_的研究.pdf
64、关于对山西应县木塔保护工程抬升修缮方案的意见.pdf
65、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一_.pdf
66、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二_.pdf
67、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三_.pdf
68、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四_.pdf
69、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若干问题的探讨_五_.pdf
70、关于唐宋单檐木构建筑平立面比例问题的一些初步探讨.pdf
71、关于元上都宫城北墙中段的阙式建筑台基.PDF
72、广东澄海龟山汉代建筑遗址.PDF
73、汉代高台建筑技术研究.pdf
74、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基础.pdf
75、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二_斗栱之分类_柱头铺作_转角铺作_补间铺作.pdf
76、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三_柱_础_梁枋_平坐腰檐.pdf
77、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一_斗栱.pdf
78、何谓《营造法式》之_槽_.PDF
79、河北赤城县古塔调查.PDF
80、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建筑年代鉴别研究.pdf
81、河北辽代古塔建筑艺术初探.PDF
82、河北玉田净觉寺调查报告.PDF
83、河北赵县西林寺塔.PDF
84、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PDF
85、黑龙江省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PDF
86、胡床杂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三.pdf
87、华夏古建筑的“活化石”--承启楼.pdf
88、换个方法拍“古建”.pdf
89、霍州署元代大堂.PDF
90、基于AutoCAD的中国木构古建筑的三维重建.pdf
91、基于CAD与GIS集成的仿唐古建筑景观的三维重建方法.pdf
92、济渎庙寝宫建筑研究.PDF
93、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
94、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
95、简述汉画建筑脊饰的文化意象.pdf
96、江苏六朝画像砖研究.pdf
97、江西樟树临江文物调查.PDF
98、金狮床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二.pdf
99、晋城青莲寺塔幢建筑分析.PDF
100、晋祠圣母殿研究.pdf
101、晋祠献殿.PDF
102、晋东南歇山建筑的梁架做法综述与统计分析_晋东南地区唐至金歇山建筑研究之一.pdf
103、开善寺大雄宝殿修缮工程设计深化与现场实施.pdf
104、开元观古建筑初探.PDF
105、克孜尔石窟前的木构建筑.PDF
106、梁思成建筑画.pdf
107、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pdf
108、两周礼器制度研究.pdf
109、辽金珍品塞外巨刹──山西大同华严寺.PDF
110、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PDF
111、灵岩寺石刻造像考.PDF
112、六朝瓦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pdf
113、龙在古建器具上的装饰形式.PDF
114、隆兴寺宋代木雕立式弥勒像的修复.PDF
115、隆兴寺天王殿的建筑时代及复原设想.PDF
116、楼阁建筑构成与逐层副阶形式.pdf
117、甪直保圣寺大殿复原探讨.PDF
118、绿水苍柏话晋祠.PDF
119、略论北京的古建牌楼.pdf
120、略议陈明达先生的中国古代木构发展史研究.pdf
121、论明代建筑之斗栱用材等级.PDF
122、米兰佛寺考.PDF
123、明代建筑油饰彩画要点.PDF
124、南朝帝王陵寝初探.PDF
125、南方上昂与挑斡作法探析.pdf
126、南京朝天宫冶城阁设计.PDF
127、南京出土六朝兽面纹瓦当再探.pdf
128、南京出土六朝瓦当初探.pdf
129、南京图书馆馆藏清抄本《营造法式》考略.PDF
130、南京钟山二号寺遗址出土南朝瓦当及与南朝上定林寺关系研究.pdf
131、宁安兴隆寺建筑概述.PDF
132、牌坊建筑文化初探.PDF
133、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PDF
134、铺作·出跳·枓科及其它.PDF
135、普救寺原状考.pdf
136、千古一刹佛光寺.PDF
137、浅识宋材份制与清斗口制.PDF
138、浅谈电视节目中古建筑与古文物的拍摄技巧.pdf
139、浅谈历代的床和席.pdf
140、清朝祖陵——永陵.pdf
141、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一_.pdf
142、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二_.pdf
143、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三_九檩歇山转角前后廊单翘单昂斗科斗口三寸大木做法.pdf
144、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四_.pdf
145、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五_.pdf
146、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六_.pdf
147、清式木构建筑的节点和榫卯1.pdf
148、清式木构建筑的节点和榫卯2.pdf
149、日本古代寺院建筑瓦屋面及与我国唐代屋面作法的联系.pdf
150、山东临淄出土一件汉代人物圆雕石像.PDF
151、山西古牌楼浅析.PDF
152、山西晋城碧落寺石窟调查记.PDF
153、山西陵川西溪真泽二仙庙.PDF
154、山西省夏县司马光墓余庆禅院的建筑.PDF
155、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上.PDF
156、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梁思成.pdf
157、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pdf
158、山西应县木塔应当怎样修_.pdf
159、陕西白水北宋妙觉寺塔基及地宫的发掘.PDF
160、绳床及相关问题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一.pdf
161、试从北宋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PDF
162、试从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PDF
163、试论_材分八等_的数理渊源.pdf
164、试论_营造法式_中的定向_定平技术.pdf
165、是比例关系还是模数关系_关于法隆寺建筑尺度规律的再探讨.pdf
166、数码摄影技巧:古建筑掠影.pdf
167、宋《营造法式》大木作设计模数论.pdf
168、宋《营造法式》垒造窑制度初探.PDF
169、宋代官方建筑设计考述.pdf
170、宋代建筑地面与墙体营造技术.pdf
171、宋代建筑基础营造技术(1).pdf
172、宋代建筑台基营造技术.pdf
173、宋代建筑瓦屋面营造技术.pdf
174、宋代营造工程管理制度.pdf
175、宋式彩画设计.pdf
176、泰州城隍庙建筑修缮方案设计.pdf
177、谈_树_的文化功能_顾恺之_洛神赋_与砖画_竹林七贤_中_树_的比较.pdf
178、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pdf
179、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上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
180、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下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
181、唐代彩画及宋_营造法式_彩画制度.pdf
182、唐代门窗形制考_以唐诗及相关文献史料为据.pdf
183、唐风建筑斗栱初探.pdf
184、唐风建筑斗栱初探下.PDF
185、唐宋单体建筑之面阔与进深如何确定.pdf
186、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pdf
187、唐宋园林之瑰宝.PDF
188、天津大悲禅院大雄宝殿施工技术.PDF
189、伟大创造时代的宋代建筑.pdf
190、文水则天圣母庙后殿结构分析.PDF
191、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950.1-1998.1.pdf
192、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pdf
193、我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浅析.PDF
194、斜栱演变及普拍枋的作用.PDF
195、新发现的一批_斗栱分件图_.pdf
196、兴洲行宫考.PDF
197、邢台天宁寺前殿始建年代初议.PDF
198、衙门建筑源流及规制考略.PDF
199、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设计方案.pdf
200、阳泉关王庙大殿.PDF
201、疑义相与析──读《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PDF
202、以管窥豹犹有一得.PDF
203、以管窥豹犹有一得_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木大作营造尺及比例初探.pdf
204、有关大住圣窟与三阶教的关系问题.pdf
205、榆社郝壁村寿圣寺山门时代考.PDF
206、云冈石窟建筑特征的镜头诠释.PDF
207、正定广惠寺华塔建筑年代问题新探.PDF
208、正定广惠寺华塔内的二尊唐开元年白石佛造像.PDF
209、中国传统建筑翼角处理.pdf
210、中国古代建筑柱子装饰之历史演变.pdf
211、中国古代木构楼阁的建筑构成探析.pdf
212、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pdf
213、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_续_.pdf
214、中国明代木质古建西安鼓楼彩绘的分析研究.pdf
215、中原古刹-河南省香严寺.pdf
216、追寻古典的美丽.PDF
217、追寻历史足迹——用数码相机拍摄古建筑(2).pdf
218、涿州智度寺塔初探.PDF
219、作庭记译着与研究 张十庆.pdf
❺ 有没关于古建筑模型制作具体施工尺寸的书籍
借助图书来学习只是学习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实际操作,当然如果说楼主只局限与了解一个理论 的话书籍是最好的方法了
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目
1、《营造法式》.jpg陶本
2、《营造法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
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
7、《营造法式》图样.jpg
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
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
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
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
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有原书】
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有原书】
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
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筑【有原书】
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
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
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
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
28、《园冶》【有原书】
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
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
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
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
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
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书】
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
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
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
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
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
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
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
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pdf 精装 十一册【有原书】
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
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
4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
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
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
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
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
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
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
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
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
56、《华严寺》.pdf【有原书】
57、《绘图鲁班经》.pdf
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
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
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
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
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
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
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
69、《园综》—陈从周
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
71、《苏州古典园林》.pdg—刘敦桢
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
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
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
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弄—张锡昌
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
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
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
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
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
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
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 北方)
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
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
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
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从文【有原书】
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
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
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
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
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
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
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1973.7)
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
中国古建筑图谱
中国全史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书】
1《文物建筑》第一辑 河南古建 【有原书】
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书】
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
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家具资料
6 佛像艺术造型
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 【有原书】(超星)
8 建筑历史研究 第一辑 【有原书】(超星)
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有原书】(超星)
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
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
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
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筑 【有原书】(超星)
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
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彩画
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刻
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装修
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
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
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
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
26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 (超星)
❻ 古建筑结构的问题
古建筑哪个资料?常见的木结构方式有穿斗式构架、抬梁式构架、混合式构架、干栏式构架、井干式构架等。更多古建筑资料,也可以搜索古建家园查看
❼ 篆刻入门书籍需要哪些
篆刻的书籍很多,篆刻主要是篆法,这是最重要的。比如《改瑕归正 》《十钟山房印举选》《篆刻五十讲》《篆刻三百品》都是非常实用的篆刻入门书籍,一个篆刻家不一定具有很深的书写功夫,但是一定要会写出有特色的篆书,我以前学篆刻时也看过不少的篆刻书籍,我看有些着名篆刻家的作品,小到一厘米见方的小印,越是放大越见神采。不易啊!以前我收集一些篆刻书籍如:篆书、篆刻技法、篆刻印章、篆书文化、篆刻工具书等一些 篆刻书籍大概三百多册,对于篆刻和篆书的朋友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料,
注意看图片中右下角,此所有篆刻书籍资料均出自于此处
推荐篆刻工具书目录:
│ 篆刻编 先秦玺印.pdf
│ 《古玺汇编》
│ 《古鉨文编》罗福颐.pdf
│ 《古籀汇编》.pdf
│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 篆字印汇.pdf
│ 篆字汇.pdf
│ 集古印篆增补六书通.pdf
│ 鸟虫书通考.pdf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pdf
│战国鉩印分域编.pdf
│掌上金石大字典.CHM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pdf
│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pdf
│方介堪《心经》原打印谱.pdf
│方介堪篆《心经》.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一册].pdf
│西泠印社藏印选 [第二册].pdf
│西泠四家印谱.pdf
│西泠秋拍陈巨来精品.pdf
│赵之谦印谱原印本.pdf
│边款知识和钤印法.pdf
│送给篆刻新手的礼物 临摹教程.pdf
│逍遥-武陵老井近作十数方.pdf
│邓散木原拓印稿.pdf
│金意庵篆刻.pdf
│汉玉印精选(正).jpg
│汉瓦当精品.doc
│汉私印.pdf
│汪关印谱.pdf
│沉阳古籍:百体千字文.pdf
│沙孟海印学史.pdf
│沙村印话-沙孟海.pdf
│河南驻马店的新蔡地区出土的战国封泥.pdf
│大千印留.pdf
│天津博物馆藏印.pdf
│安持精舍印冣.djvu
│宝子碑.pdf
│封泥汇编-福庵.pdf
│将军印100方.rar
│履盦三代朱迹.pdf
│山西博物院藏历代玺印.pdf
│峄山碑.pdf
│峄山碑与篆书技法.pdf
│峄山碑及其笔法.pdf
│张遴骏道德经.pdf
│影印古本篆刻学邓散木.pdf
│徐正濂谈刀法与线条.pdf
│战国文字编.pdf
│战国玺印字根研究.ZIP
│明清着名藏书家-藏书印.pdf
│明清着名藏书家[1].藏书印..pdf
│来一石先生篆刻.pdf
│来楚生自用印存 [原石精拓].pdf
│方介堪精品鸟虫篆印.pdf
│施晓峰篆刻网络展.pdf
│篆刻技法-如何用刀.pdf
│篆刻技法图典.pdf
│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pdf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pdf
│篆刻病印评改摘要.pdf
│篆刻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边款.pdf
│篆刻针度.pdf
│罗福颐+汉印文字征补遗.pdf
│罗福颐印选.pdf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pdf
│西夏官印汇考.pdf
│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pdf
│西泠印社社员袁道厚作品欣赏.pdf
│西泠印社藏-西泠八家篆刻.pdf
│百扇斋主手拓悲鸿用印.pdf
│福庵印缀.pdf
│秦印文字汇编.pdf
│秦汉鸟虫篆印选.pdf
│简明中国文字学 [修订版].pdf
│篆书技法百日通.pdf
│篆书的辨识与写法.pdf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pdf
│甘氏集古印正.pdf
│印面.pdf
│历代千字文真迹比较·篆书卷.pdf
│历代印风系列 汉印.pdf
│历代篆刻作品精选 .doc
│古图形玺印汇.pdf
│吴昌硕临石鼓文.pdf
│吴颐人篆刻作品展示.pdf
│图释古汉字.pdf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pdf
│增补徐三庚印谱.pdf
│壬辰年迎春篆刻展.pdf
│金文大字典.pdf
│金文编(四版).pdf
│陈巨来治印墨稿选.pdf
│青泥遗真-新出秦汉封泥特集.pdf
│篆书章法.pdf
│篆刻.doc
│篆刻五十讲_吴颐人.pdf
│篆刻入门.pdf
│篆刻刀法常识.pdf
│篆刻印史编年.txt
│篆刻四大家印谱.pdf
│玉印集存.pdf
│玉印(反).jpg
│玉印(正).jpg
│王福庵.pdf
│王福庵印存.pdf
│王福庵原印拓片.rar
│王福庵篆书千字文.pdf
│王福庵篆书说文部目.pdf
│古玺文编.pdf
│古玺汇编 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pdf
│古玺汇编.pdf
│古玺鉴赏150例.pdf
│古肖形印臆释.pdf
│古陶文汇编.pdf
│高清汉代私印印谱2.pdf
│鲁迅美术学院藏《峄山碑》.pdf
│鸟虫印精选(反).jpg
│齐白石印存 [原石精拓].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