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两本书哈 电子版的 一本戴冠儒的发现反疼痛 黄龙祥的 实验针灸表面解剖学 高分悬赏 对了再加
只有戴冠儒的发现反疼痛 pdf
没有黄龙祥的实验针灸表面解剖学
❷ 李忠仁的李忠仁生平
1984年曾主持江苏省卫生厅重点科研项目“针刺中风临床及原理研究”的课题研究。该题1990年获南京中医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1年参加国际传统医学大会交流,1991年又获江苏省省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进步四等奖,经专家鉴定,确认该成果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1993年9月获美国中国科学院荣誉教授证书。并兼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医学系、细胞分子生物系进修,合作研究中风患者神经免疫及松果体素医疗作用及细胞分子生物学的作用。长期以来,从事中西医结合、针灸临床和基础研究,并带教研究生等工作。擅长于中西医结合及针灸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尤在中风后遗症康复、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等方面造诣颇深。已培养硕士生22名,博士生28名(境外共16名),博士生后1名。
1994年2月-1996年3月,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美。现任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细胞分子生物系兼职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等三本教材主编。中华名医协会理事,世界华人医学联合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及比利时《中医杂志》常委、编委等职。
1995年12月获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颁发的“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荣誉称号,“针刺对中风血浆过氧化脂质及6KP、TXB2、6KP/TXB2相关研究”及“针刺阻抑白内障形成和GSH研究”分别获1999年及2002年南京市政府颁发的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3年“针刺白内障机制研究课题”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8月获国际优秀论文奖,
2004年老年痴呆课题,获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工作近30余年来,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着、论文136余篇,国外发表论文16篇,获省市科委及学会等优秀奖26篇,110篇学术论文被国内外作者引用,并多次应邀参加出席世界性、国际性及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发言交流。曾多次赴香港、泰国、澳洲等地讲学和医疗工作,先后出访过美国、德国、香港、泰国、澳洲等国和地区。目前正在专攻中西医结合、针灸对康复中风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老年早期白内障防治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项目的老年病临床机理中标课题研究。
2005.10.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优秀教材三等奖。
❸ 学好针灸需要看什么书
先看中医基础的东西,比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然后看经络腧穴学,灸法刺法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处方学,实验针灸学,神经病学,等等等等,这个是我们当时学的专业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❹ 实验针灸学与针灸实验学有什么区别
实验针灸学是研究针灸的,只不过是用实验的方法;针灸实验学是研究实验的,只不过这些实验是适合或关于针灸的,也就是它研究的不是针灸,而是从各个方面研究怎么样为针灸学实验服务,比如动物的选择、模型制造、检测方法的建立等等。
❺ 医学类10大热门专业是什么这些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对于要报考医学类专业的高考生来说,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哪些专业比较热门?这些热门专业学习的课程适不适合自己?哪些专业毕业后比较好就业?最务实的问题就是哪些专业毕业后工资待遇比较好、收入比较可观?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为高考生们整理出医学类10大热门专业和这些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这10大热门专业是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学、针灸推拿学。这些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一一列举如下。
临床医学主要学习的课程是《病理解剖学》、《生理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手术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耳鼻喉科学》、《呼吸治疗学》、《超声诊断学》等。
中西医临床医学主要学习的课程是《病理解剖学》、《方剂学》、《医学影像学》、《医古文》、《人体机能学》、《温病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皮肤与性病》等。
麻醉学主要学习的课程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临床麻醉学》、《急救医学》、《疼痛诊疗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解剖学》等。
针灸推拿学主要学习的课程是《方剂学》、《医古文》、《推拿治疗学》、《温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按摩推拿功法学》、《实验针灸学》、《气功功法》、《针推实践》等。
❻ 如何学好针灸
首先学习中医四大基础,其次是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并多看看其他学者经验书,运用于实践中。经验是慢慢积累的。
❼ 请问研究生招生
1.你是收的
2.初试科目
基础医学院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基础理论》(五版);《内经讲义》(五版)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伤寒论讲义》(五版),李培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金匮要略》(第一版),范永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温病学》(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1、02方向《中医各家学说》,任应秋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03方向《中药学》(五版);04、05方向《方剂学》(五版);06方向《中药学》(五版);07方向 《医古文》(五版、六版);
100504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方剂学》(五版),上海科技出版社
100505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诊断学》(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01—09方向《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0—11方向《病理学》(新世纪规划教材),黄玉芳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100800 中药学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药学教学参考资料》,颜正华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主编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0506 中医内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内科学》,徐蓉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07 中医外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外科学》,顾伯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伤科学》,王和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常人体解剖学》,严振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09 中医妇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妇产科学》,乐杰,人民卫生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10 中医儿科学
理论考试:
《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版;《儿科学》,杨锡强、易着文,人民卫生出版社;
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
理论考试:
01方向:《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眼科学》惠延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02方向:《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王士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01-02方向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理论考试:
01~04方向《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内科学》,徐蓉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5~07方向《中医外科学》,顾伯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8方向《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尤昭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妇产科学》,乐杰,人民卫生出版社;
09方向《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田道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
01-09方向技能考核:
《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汪悦、金桂兰,东南大学出版社
药学院
100702 药剂学
初试:《药理学》(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有机化学》(21世纪版),吉卯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复试:《中药药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中药化学》(新世纪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100703 生药学
初试:《药用植物学》(新世纪版),姚振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分析化学》(三版),张广强主编,学苑出版社,2001年6月;《分析化学》(四版),孙敏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复试:《中药鉴定学》(新世纪版),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中药化学》(新世纪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100706 药理学
初试:《生理学》(六版),施雪筠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年6月;《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复试:《中药药理学》,侯家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药理学》(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
100800 中药学
初试:《药理学》(六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8月;《有机化学》(21世纪版),吉卯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复试:《中药炮制学》(新世纪版),龚千锋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中药化学》(新世纪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中药分析学》,梁生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二临床医学院
100215 康复医学院与理疗学
复试:《康复医学》,南等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中医养生康复学》,王旭东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100512 针灸推拿学
复试:
01-02方向《经络学》(规划教材),李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腧穴学》(规划教材),罗永芬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刺法灸法学》(规划教材),杨兆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针灸治疗学》(规划教材),杨长森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3月;《针灸医籍选》(五版),靳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针灸学》(六版),孙国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03-04方向《推拿学基础》、《推拿学临床》,金宏柱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05方向中医考生:《针灸学》(六版),孙国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针灸学》,李忠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生理学》(五版),刘国隆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医考生:《医学神经生物学》,关新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学》(六版规划教材)针灸经络部分,李家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六版规划教材),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520 中医康复学
复试:01-03方向《中医康复学》,傅世恒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康复医学》,南等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04方向《美容中医学》,黄霏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医疗美容技术》,吴继聪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3 硕士文凭
❽ 王瑞辉的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
王瑞辉,男,汉族,陕西礼泉县人,1963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1984年7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6年7月在陕西中医学院获得针灸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7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陕西中医学院针灸临床教研室、实验针灸教研室从事教学与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曾任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副主任、陕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
主要从事针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主持各级科研课题8项,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针灸专业学术着作、相关教材7部;先后曾担任陕西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外语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教学工作中主要担任《实验针灸学》、《中医药科研方法》、《针灸学》英文版等课程的授课工作。 主编了研究生教材《中医药科研方法》2004.11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以编委参编国家统编教材,——
《实验针灸学》2003.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2005.10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针灸学》2006.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❾ 如何评价河南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学专业
河南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推拿学专业会很不错。算是强势专业。
针灸推拿学主要研究中医学、中药学和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针疗、艾灸、推拿等中医技法进行人体的调理、疾病的治疗等。
例如:艾灸理气血、调经络,推拿按摩穴位缓解疲劳、舒筋活络,拔火罐活血行气、散寒除湿等。
课程:《方剂学》、《医古文》、《推拿治疗学》、《温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按摩推拿功法学》、《实验针灸学》、《气功功法》、《针推实践》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康复、涉外、针刀。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