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ypt,是一个跨平台的文件加密工具。由它加密的文件可在所有支持的操作系统和处理器上进行转移。它的口令必须是8至56个字符,并将在内部被转化为448位的密钥。
Hash,一般翻译做“散列”,也有直接音译为“哈希”的,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又叫做预映射, pre-image),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这种转换是一种压缩映射,也就是,散列值的空间通常远小于输入的空间,不同的输入可能会散列成相同的输出,所以不可能从散列值来唯一的确定输入值。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到某一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的函数。
Ⅱ 各位用php将密码存入数据库,都用什么方法进行加密的
php将密码存入数据库,可以分内常见的4种方式:
1、直接md5加密存到到数据库
2、md5两次存到数据库
3、对需要加密的字符串和一个常量 进行混淆加密
4、生成一个随机的变量存到数据库中,然后对需要加密的字符串和这个随机变量加密
<?php
$str="admin";//需要加密的字符串
$str2="php";//增加一个常量混淆
$pass1=md5($str);
$pass2=md5(md5($str));
$pass3=md5($str.$str2);
echo$pass1."<br>".$pass2."<br>".$pass3;
?>
输出:
$str="admin";//需要加密的字符串
$encrypt=$row['encrypt'];//生成的随机加密字符串存到数据库中
$pass4=md5($str.$encrypt);
//
Ⅲ PBKDF2的与其他加密算法比较
bcrypt是专门为密码存储而设计的算法,基于Blowfish加密算法变形而来,由Niels Provos和David Mazières发表于1999年的USENIX。
bcrypt最大的好处是有一个参数(work factor),可用于调整计算强度,而且work factor是包括在输出的摘要中的。随着攻击者计算能力的提高,使用者可以逐步增大work factor,而且不会影响已有用户的登陆。
bcrypt经过了很多安全专家的仔细分析,使用在以安全着称的OpenBSD中,一般认为它比PBKDF2更能承受随着计算能力加强而带来的风险。bcrypt也有广泛的函数库支持,因此我们建议使用这种方式存储密码。 scrypt是由着名的FreeBSD黑客 Colin Percival为他的备份服务 Tarsnap开发的。
和上述两种方案不同,scrypt不仅计算所需时间长,而且占用的内存也多,使得并行计算多个摘要异常困难,因此利用rainbow table进行暴力攻击更加困难。scrypt没有在生产环境中大规模应用,并且缺乏仔细的审察和广泛的函数库支持。但是,scrypt在算法层面只要没有破绽,它的安全性应该高于PBKDF2和bcrypt。
Ⅳ bcrypt同一个密码生成的hash值是一样的吗
MD5消息摘要算法(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加密 Hash 函数,主要用于生成一个128bit(16byte) Hash 值。它的实现思路非常简单且易懂,其最基本的思路是将可变长度的数据集映射为固定长度的数据集。
Ⅳ PHP中哪种加密方式好
aes/des加密速度快,适合大量数据,des容易破解,一般用3重des,后来又出现了更快更安全的aes
rsa是公钥加密,速度慢,只能处理少量数据,优点是公钥即使在不安全的网络上公开,也能保证安全
常见情况是双方用rsa协商出一个密钥后通过aes/3des给数据加密。
bcrypt,是一个跨平台的文件加密工具。由它加密的文件可在所有支持的操作系统和处理器上进行转移。它的口令必须是8至56个字符,并将在内部被转化为448位的密钥。
综上所述用bcrypt还是好点,最好用md5安全性高,更多问题到后盾网论坛问题助专区http://bbs.hounwang.com/
Ⅵ Laravel 5.2 默认的密码加密,怎么加点盐
查看这部分的源代码可得,
// Laravel 的 bcrypt 就是
$hash = password_hash($value, PASSWORD_BCRYPT, ['cost' => 10]);
因为 password_hash 使用的是 crypt 算法, 因此参与计算 hash值的:
算法(就像身份证开头能知道省份一样, 由盐值的格式决定), cost(默认10) 和 盐值 是在$hash中可以直接看出来的!
所以说, Laravel 中bcrypt的盐值是PHP自动随机生成的字符, 虽然同一个密码每次计算的hash不一样.
但是通过 $hash 和 密码, 却可以验证密码的正确性!
具体来说, 比如这个
$hash = password_hash('password',PASSWORD_BCRYPT,['cost' => 10]);
echo $hash;
// 比如我这次算的是
// $hash = '$2y$10$';
那么我们从这个 crypt的hash值中可以看到,
因为以$2y$开头, 所以它的算法是 CRYPT_BLOWFISH .
同时 CRYPT_BLOWFISH 算法盐值格式规定是 :
以$2y$开头 + 一个两位cost参数 + $ + 22位随机字符("./0-9A-Za-z")
$hash(CRYPT_BLOWFISH是固定60位) = 盐值 + 31位单向加密后的值
Ⅶ 如何安全保存密码
过去一段时间来,众多的网站遭遇用户密码数据库泄露事件,这甚至包括顶级的互联网企业–NASDQ上市的商务社交网络Linkedin,国内诸如CSDN一类的就更多了。
层出不穷的类似事件对用户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人们往往习惯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一家“暴库”,全部遭殃。
那么在选择密码存储方案时,容易掉入哪些陷阱,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陷阱?我们将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于此,与大家分享。
菜鸟方案:
直接存储用户密码的明文或者将密码加密存储。
曾经有一次我在某知名网站重置密码,结果邮件中居然直接包含以前设置过的密码。我和客服咨询为什么直接将密码发送给用户,客服答曰:“减少用户步骤,用户体验更好”;再问“管理员是否可以直接获知我的密码”, 客服振振有词:“我们用XXX算法加密过的,不会有问题的”。 殊不知,密码加密后一定能被解密获得原始密码,因此,该网站一旦数据库泄露,所有用户的密码本身就大白于天下。
以后看到这类网站,大家最好都绕道而走,因为一家“暴库”,全部遭殃。
入门方案:
将明文密码做单向哈希后存储。
单向哈希算法有一个特性,无法通过哈希后的摘要(digest)恢复原始数据,这也是“单向”二字的来源,这一点和所有的加密算法都不同。常用的单向哈希算法包括SHA-256,SHA-1,MD5等。例如,对密码“passwordhunter”进行SHA-256哈希后的摘要(digest)如下:
“”
可能是“单向”二字有误导性,也可能是上面那串数字唬人,不少人误以为这种方式很可靠, 其实不然。
单向哈希有两个特性:
1)从同一个密码进行单向哈希,得到的总是唯一确定的摘要
2)计算速度快。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显卡在高性能计算中的普及,一秒钟能够完成数十亿次单向哈希计算
结合上面两个特点,考虑到多数人所使用的密码为常见的组合,攻击者可以将所有密码的常见组合进行单向哈希,得到一个摘要组合,然后与数据库中的摘要进行比对即可获得对应的密码。这个摘要组合也被称为rainbow table。
更糟糕的是,一个攻击者只要建立上述的rainbow table,可以匹配所有的密码数据库。仍然等同于一家“暴库”,全部遭殃。以后要是有某家厂商宣布“我们的密码都是哈希后存储的,绝对安全”,大家对这个行为要特别警惕并表示不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下,看看哪家厂商躺着中枪了。
进阶方案:
将明文密码混入“随机因素”,然后进行单向哈希后存储,也就是所谓的“Salted Hash”。
这个方式相比上面的方案,最大的好处是针对每一个数据库中的密码,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rainbow table进行匹配。 因为两个同样使用“passwordhunter”作为密码的账户,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摘要完全不同。
10多年以前,因为计算和内存大小的限制,这个方案还是足够安全的,因为攻击者没有足够的资源建立这么多的rainbow table。 但是,在今日,因为显卡的恐怖的并行计算能力,这种攻击已经完全可行。
专家方案:
故意增加密码计算所需耗费的资源和时间,使得任何人都不可获得足够的资源建立所需的rainbow table。
这类方案有一个特点,算法中都有个因子,用于指明计算密码摘要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也就是计算强度。计算强度越大,攻击者建立rainbow table越困难,以至于不可继续。
这类方案的常用算法有三种:
1)PBKDF2(Password-Based Key Derivation Function)
PBKDF2简单而言就是将salted hash进行多次重复计算,这个次数是可选择的。如果计算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1微秒,那么计算1百万次就需要1秒钟。假如攻击一个密码所需的rainbow table有1千万条,建立所对应的rainbow table所需要的时间就是115天。这个代价足以让大部分的攻击者忘而生畏。
美国政府机构已经将这个方法标准化,并且用于一些政府和军方的系统。 这个方案最大的优点是标准化,实现容易同时采用了久经考验的SHA算法。
2) bcrypt
bcrypt是专门为密码存储而设计的算法,基于Blowfish加密算法变形而来,由Niels Provos和David Mazières发表于1999年的USENIX。
bcrypt最大的好处是有一个参数(work factor),可用于调整计算强度,而且work factor是包括在输出的摘要中的。随着攻击者计算能力的提高,使用者可以逐步增大work factor,而且不会影响已有用户的登陆。
bcrypt经过了很多安全专家的仔细分析,使用在以安全着称的OpenBSD中,一般认为它比PBKDF2更能承受随着计算能力加强而带来的风险。bcrypt也有广泛的函数库支持,因此我们建议使用这种方式存储密码。
3) scrypt
scrypt是由着名的FreeBSD黑客 Colin Percival为他的备份服务 Tarsnap开发的。
和上述两种方案不同,scrypt不仅计算所需时间长,而且占用的内存也多,使得并行计算多个摘要异常困难,因此利用rainbow table进行暴力攻击更加困难。scrypt没有在生产环境中大规模应用,并且缺乏仔细的审察和广泛的函数库支持。但是,scrypt在算法层面只要没有破绽,它的安全性应该高于PBKDF2和bcrypt。
来源:坚果云投稿,坚果云是一款类似Dropbox的云存储服务,可以自动同步、备份文件。
Ⅷ Web前端密码加密是否有意义
密码在前端加密完全没有意义,对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不会有任何提高,反而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首先,做前端开发的人需要知道,前端系统的控制权是完全在用户手里的,也就是说,前端做什么事情,用户有完全的控制权。假设如同 @陈轩所说,前端做过了md5,后台就不用做了,这个做法会有什么后果?如果某一天,这个系统的数据库泄露了,黑客就直接拿到了每个用户的密码md5值,但此时,由于黑客知道密码是在前端进行哈希的,所以他不需要爆破出该md5对应的原文是什么,而是直接修改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的请求,把密码字段换成数据库中MD5就可以了,由于与数据库中记录一致,直接就会登录成功。这跟直接存储明文密码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不管前端是不是加密了密码,后台使用安全的哈希算法对内容再次转换是非常有必要的。(MD5可不行,要用bcrypt,我之前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随着显卡性能的高速发展,目前的快速Hash算法是否已经变得不够安全了?)这个回答还有一个人赞同,希望大家别被错误答案误导了。另外一个答案 @林鸿所说,在非安全HTTP连接上,可以防止原始密码被窃听。但问题在于由于你的登录系统接受的哈希过的密码,而不是原文,窃听者根本不需要原始密码,只要通过哈希结果就可以伪造请求登录系统。这样做只能防止被窃听到原文的密码被攻击者用在社会学攻击上,而不能改善该网站的安全性。所以不管前端是不是加密了密码,使用HTTPS安全连接进行登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上我说的两点,合起来看就是:不管前端是否加密了密码,都不能以此为假设,让后端设计的安全等级下降,否则就会有严重的安全问题。实际上,前端进行密码加密,可以看做帮助用户多进行了一次原文的转换,不管用了什么加密算法,算出来的结果都是密码原文,你该如何保护用户的原始密码,就该如何保护此处的加密结果,因为对你的登录系统来说,它们都是密码原文。以上这些,说明了密码加密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接下来,我要说明前端加密会带来什么问题。有些人会认为前端进行了加密,可以降低后台的安全性需求,这种错误的观念会造成系统的安全漏洞。实际上,你不能对前端做任何的假设,所有跟安全相关的技术,都必须应用在后台上。前端进行加密会造成页面需要js脚本才能运行,那么假设你的系统需要兼容不能运行js的客户端,就必须再设计一个使用原文的登录接口。由于前端是不是加密,所有安全机制都必须照常应用,所以为系统增加这样的复杂性是完全没必要的,即使传输明文密码,只要正确使用了HTTPS连接和服务器端安全的哈希算法,密码系统都可以是很安全的。
Ⅸ yy登录显示密码加密
输入加密密码。
用户密码加密方式:
1、明文保存比如用户设置的密码是“123456”,直接将“123456”保存在数据库中,这种是最简单的保存方式,也是最不安全的方式。但实际上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可能采取的是这种方式。
2、对称加密算法来保存比如3DES、AES等算法,使用这种方式加密是可以通过解密来还原出原始密码的,当然前提条件是需要获取到密钥。不过既然大量的用户信息已经泄露了,密钥很可能也会泄露,当然可以将一般数据和密钥分开存储、分开管理,但要完全保护好密钥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所以这种方式并不是很好的方式。
3、MD5、SHA1等单向HASH算法使用这些算法后,无法通过计算还原出原始密码,而且实现比较简单,随着彩虹表技术的兴起,可以建立彩虹表进行查表破解,目前这种方式已经很不安全了。
4、PBKDF2算法该算法原理大致相当于在HASH算法基础上增加随机盐,并进行多次HASH运算,随机盐使得彩虹表的建表难度大幅增加,而多次HASH也使得建表和破解的难度都大幅增加。
5、bcrypt、scrypt等算法这两种算法也可以有效抵御彩虹表,使用这两种算法时也需要指定相应的参数,使破解难度增加。
Ⅹ 密码加密的方法有那些
用户密码加密方式
用户密码保存到数据库时,常见的加密方式有哪些?以下几种方式是常见的密码保存方式:
1. 明文保存
比如用户设置的密码是“123456”,直接将“123456”保存在数据库中,这种是最简单的保存方式,也是最不安全的方式。但实际上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可能采取的是这种方式。
2. 对称加密算法来保存
比如3DES、AES等算法,使用这种方式加密是可以通过解密来还原出原始密码的,当然前提条件是需要获取到密钥。不过既然大量的用户信息已经泄露了,密钥很可能也会泄露,当然可以将一般数据和密钥分开存储、分开管理,但要完全保护好密钥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所以这种方式并不是很好的方式。
总结
采用PBKDF2、bcrypt、scrypt等算法可以有效抵御彩虹表攻击,即使数据泄露,最关键的“用户密码”仍然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黑客无法大批量破解用户密码,从而切断撞库扫号的根源。
【加密软件编辑推荐】
易控网盾加密软件--重要文件防泄密专家!轻松实现单位内部文件自动加密保护,加密后的文件在单位内部正常流转使用。未经许可,任何私自拷贝加密文件外发出去,都将打开为乱码,无法使用!对于发送给客户等第三方的文件,可实现控制打开时间和打开次数等防泄密参数!同时可设置对员工电脑文件自动备份,防止恶意删除造成核心数据的遗失!从源头防止企业核心文件被外泄!
相关页面:加密软件,文件加密,文档加密,图纸加密软件,防泄密软件,CAD加密软件,文件外发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