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基督
宗教
马龙派”),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1843年,洪秀全借助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
战乱中诞生的《天风》杂志,1945年2月创办于成都,主办机构是基督教联合出版社。1948年1月1日以后,改用“天风社”的名义出版。 1949年以后成为中国基督教会的机关刊物,它的命运与中国的时代变化紧密相连。因而可以有效地观察分析一批中国激进基督徒的政治主张与立场,进而探讨时代变革中基督教与政治、基督徒与社会的关联与互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天主教徒解放初约有270多万人,到2006年约有500万人;基督教徒解放初约有70多万人,截至2006年,基督教信徒已超过1600万人。
㈡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历史三调》(柯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rUjvR0Wk-SswnolPigALkw
书名:历史三调
作者:柯文
译者:杜继东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
页数:375
内容简介:
历史是什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人们经历的历史、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和神话化的历史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关系?本书以义和团运动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如此探讨和解释: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运动的史实,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考察直接参与义和团运动的中外各类人物当时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指出他们对正在发生之事的看法与后来重塑历史的历史学家的看法大为不同;第三部分评述在20世纪初中国产生的关于义和团的种种神话。作者认为,就上述三条认识历史的不同途径而言,后两条途径对普通读者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作为时间的义和团,代表的是对过去的一种特殊的解读;作为神话的义和团,代表的是以过去为载体对现在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解读,对现在仍发生深刻的影响。
作者简介:
柯文,美国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教授,着有《中国与基督教:教会活动与中国排外情绪的增长》、《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等。
㈢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在中国发现历史》([美] 柯文 (Paul A. Cohen))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VxtSWV6OvXU7lGvuZT2rkA
书名:在中国发现历史
作者:[美] 柯文 (Paul A. Cohen)
译者:林同奇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4-1
页数:358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以费正清与列文森为代表,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过19世纪红叶西方冲击之后,才能向近代社会演变。相反,柯文则认为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应避免以西方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准,反对把非西方社会的历史视为西方历史的延续,倡导以中国本身为出发点,深入精密地探索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和形态结构,并力主进行多科性协作研究。美国史学界第一次对中国中心观做出明确详细的描述,也是对几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三种主要模式进行批判性总结的第一部着作。
每一位研究中国的历史学者都应该阅读此书。柯文揭开了塑造和扭曲美国关于19、20世纪中国历史研究的隐藏假设。他道出了大多数美国历史学者对中国的过去所提的问题,以及他们据此写出的历史,既受他们自己的文化偏见所限制,也为中国自身的历史现实所左右……一次提升意识的体验。——《美国历史评论》
作者简介:
柯文,1934年生,美国韦尔斯利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着有《中国与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1860—1870)》(1963年)、《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1974年)、《在中国发现历史》(1985年)《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等。
译者简介
林同奇,1923年生于北京。1941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两年后转入重庆北碚复旦大学历史系,194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起先后在香山、北京西郊、张家口和洛阳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长达35年之久。1984年赴美,先后在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哈佛大学东亚系和哈佛燕京学社任研究员(Associate)直至2015年7月去世。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与美国学术思想。发表中英文论文约40余篇,译着数本,专着代表作为《林同奇文集: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着名学者思想辨析》。
张隆志,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于台湾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并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台湾社会文化史、比较殖民史、史学史及公共历史。已出版研究专着《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口述历史《坐拥书城》(合着),史料集《恩典之美》(合编),以及中英日韩文学术论文多篇。
肖艳明,华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前瑞士银行香港分行董事总经理,哈佛大学香港同学会前会长。
㈣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美] 柯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XliJOW9I4oWwK-5YDb1xQQ
书名: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作者:[美] 柯文
译者:雷颐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12-1
页数:180
内容简介: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通过对王韬的透视,展现、剖析了晚清思潮、政局与社会的变迁,提出了近代中国的“沿海”与“内地”的问题。
作者简介:
柯文(PaulA.cohen)美国麻州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还着有《中国与基督教》、《在中国发现历史》和《历史三调》等。
㈤ 《基督教神学-牛津通识读本》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基督教神学-牛津通识读本》([英国]戴维·福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qZ_-JpQD2JExvfgtJjJV4Q
书名:基督教神学-牛津通识读本
作者:[英国]戴维·福特
译者:吴周放
豆瓣评分:7.3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6
页数:376
内容简介:
不论是对宗教信徒还是非信徒,本书都为他们提供了对当代神学核心问题的公允概述。戴维·福特提问式的叙述方式引导读者去思考作为宗教信仰之基础的那些原则:拯救在世界几大宗教中的核心地位,古代、现代以及后现代背景下的上帝观念,祈祷与敬神活动对神学提出的挑战,罪与恶的问题,等等。作者还探究了神学中体验、认识和智慧的本质,以及今人解读神学文本的恰当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
戴维·福特(David F.Ford)剑桥大学神学钦定讲座教授。已出版作品包括《〈欢呼颂〉:赞颂的神学》(与丹尼尔·哈迪合着)、《〈哥林多后书〉中的意义与真实》(与弗朗西斯·扬合着)、《当代神学家:20世纪基督教神学导论》(编)、《生命的形态》、《自我与拯救:接受转化》等。
序言作者
何光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宗教学基础理论、宗教哲学、基督教神学等领域的研究。着有《多元化的上帝观》、《月映万川》、《何光沪自选集》、《百川归海》、《三十功名尘与土》等。
㈥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完全失败 可以这么说 你看道教 一出来就是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你看儒家一出来就是 子曰 子曰 佛教一出来就是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各个都是经典文学 但是基督教一出来就是:罪啊 主啊 一听就让人觉得不舒服 首先 文化上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不融合 没有文学价值 而中国人则是崇尚有文化的人 而有文化的人大多喜欢文言文 喜欢白话文的为数不多 你说基督教能兴盛嘛 二 道教和佛教兴盛时期都以法术闻名 例如莲花生大士在西藏传法就与当地的萨满法师斗法 驭鬼之类的 但是你看基督教有在中国留下任何神迹嘛 三 中国人有一种很严重的观念就是吉利 死了叫往生 棺材叫寿材 整个文化都能体现出来 基督教一出来就说人有罪 谁听了能高兴呢 唉 基督教是圣教 传教者是愚人啊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