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倾倒易燃液体应采取哪些措施
易燃液体一般都是用容器保存,一旦发生不可修复的泄露,发生火灾,就必须采取措施对火灾进行扑救,由于易燃液体的性质不同,所以不同的易燃液体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旦选择错误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下面就来看下这几类易燃液体泄露应急方法与处理措施。
小面积的易燃液体泄露火灾可用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等灭火,大面积的就需要使用相应的灭火措施。
汽油类(比水轻且不溶于水的液体)
此类物质泄漏易发生火灾爆炸,应及时远离,发生火灾时,不要使用水进行扑救,使用直流水不仅无法扑灭还会扩大火灾面积。要使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者清水泡沫就行扑救,同时用水冷却油罐罐壁。
醇类、酮类(水溶性液体)
这类液体会溶于水中,但是要是此类液体的闪点消失,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也会扩大液体的流淌范围。一般的泡沫效果会受到此类液体的影响。使用专用的抗溶剂型泡沫或者干粉、卤代烷扑救。同时冷却储存罐。
一旦贮罐泄露,要扑灭扩散的火源以及泄漏口上的火焰,及时对贮罐进行补救.对于有毒性、爆炸性、腐蚀性的液体泄漏火灾,必须要佩戴完备的防护设施
② 请问对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的应急处置方法。谢谢!
易燃易爆品特征:
1.易燃烧爆炸
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2.扩散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
3.可缩性和膨胀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 升降而胀缩。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 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4.静电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带电性也是评定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之一,掌握其带电性有助于在实际消防监督检查中,指导检查设备接地、流速控制等防范措施是否落实。
5.腐蚀毒害性
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如氢、氨、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6.窒息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除外)。易燃易爆性和毒害性易引起注意,而窒息性往往被忽视,尤其是那些不燃无毒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氦、氩等惰性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均能使人窒息死亡。
7.氧化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氧化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确列为助燃气体的,如:氧气、压缩空气、一氧化二氮;一种是列为有毒气体,本身不燃,但氧化性很强,与可燃气体混合后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如氯气与乙炔混合即可爆炸,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可爆炸,氟气遇氢气即爆炸,油脂接触氧气能自燃,铁在氧气、氯气中也能燃烧。因此,在消防监督中不能忽视气体的氧化性,尤其是列为有毒气体的氯气、氟气,除了注意其毒害性外,还应注意其氧化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要与其它可燃气体分开。
③ 对易燃易爆物物品存放时应注意什么
1、易燃易爆物品应设立面积不大于20㎡的独立库房进行单独存放。
2、应在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处附近明显位置张挂严禁明火、易燃易爆等警告标识。
3、根据存放物属性配备合适种类的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消防沙等
4、忌水、忌沫、忌晒的化学危险品,不准在露天、低温、高温处存放。容器包装要密闭,完整无损
5、凡用玻璃容器盛装的化学危险品,必须采用木箱搬运。严防撞击、振动、摩擦、重压和倾斜。
(3)易燃液体不应采用压缩空气押送吗扩展阅读:
易燃易爆物物品特性
1、扩散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2、可缩性和膨胀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 升降而胀缩。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 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3、静电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带电性也是评定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之一,掌握其带电性有助于在实际消防监督检查中,指导检查设备接地、流速控制等防范措施是否落实。
4、腐蚀毒害性
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如氢、氨、硫化氢等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5、窒息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除外)。易燃易爆性和毒害性易引起注意,而窒息性往往被忽视,尤其是那些不燃无毒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氦、氩等惰性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均能使人窒息死亡。
④ 可燃液体真空转料不符合什么规范
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浙江出台了一个规定:浙经信医化〔2011〕759号第23条“容器间物料的输送及实施桶装物料加料,不得采用压缩空气或真空的方式抽压,应采用便携式泵或固定泵输送”。
⑤ 为什么易燃液体不应采用压缩空气压送
压缩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易燃液体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危险,但是和助燃剂(氧气)接触或混合那就非常危险了,而且很多易燃的气体、液体,遇火后爆炸,且爆炸能量巨大,还伴有毒。
⑥ 比水轻的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原则上不能用什么灭火
不能用水,因为燃烧物会浮在水面上,导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而更难控制。应该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如果没有灭火器的话用沙子或者土也是可以的。
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使用时要尽量防止皮肤因直接接触喷筒和喷射胶管而造成冻伤。扑救电器火灾时, 如果电压超过600伏, 切记要先切断电源后再灭火。
加强灭火器的维护保养应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对灭火器必须进行定期检查、换药、试压。凡机壳损坏,受压能力不足的灭火器坚决淘汰。
二、是灭火器换药时,要将筒内锈渣清洗干净,药液要用纱布过滤。平时灭火器喷嘴可套上纸套,以防灰尘等侵入堵塞喷嘴。灭火器药渡喷完后,不要马上找开机盖,防止剩余气压伤人。
三、是灭火器喷不出药剂,可用铁丝疏通喷嘴,千万不要往火里抛,否则,机壳在高温下易变形,药液受势膨胀,使灭火器内压力大大增加,也会引起爆炸。
⑦ 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不能用什么进行扑救
易燃液体发生火灾的时候不能够只用水来进行扑救,这样的话有可能如果是由发生火灾用水扑救的话,它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的。
⑧ 加热易燃液体时,避免使用(),应采用()()等家热措施
加热
易燃液体
时,避免使用(
明火
),应采用(热火)(
水蒸气
)等加热措施
⑨ 易燃液体发生火灾后不能用什么进行扑救
不能用水扑救,大部分易燃液体是有机物,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用水灭火会导致火焰快速扩散开来。
⑩ 扑灭易燃液体火灾应采用哪种方法
易燃液体通常也是贮存的容器内或用管道输送的。与气体不同的是,液体容器有的密闭,有的敞开,一般都是常压,只有反应锅(炉、釜)及输送管道内的液体压力较高。液体不管是否着火,如果发生泄漏或溢出,都将顺着地面流淌或水面漂散,而且,易燃液体还有比重和水溶性等涉及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扑救的问题以及危险性很大的沸溢和喷溅等问题。
(一)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二)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三)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大面积(>50m2)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对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氟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比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如果普通泡沫强度加大,可以减弱火势)。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四)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对特殊物品的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火场上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五)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溢的征兆。一旦现场指挥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退至安全地带。
(六)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并把火势限制在上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塞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塞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