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于制冷压缩机,蒸发温度上升,吸气比容减小,为什么
根据压焓图,比容在随着压力升高而降低,温度升高而下降
沿着饱和曲线,比容越往下越大,所以蒸发温度上升,比容减小
㈡ 压缩机的吸气和排气压力是多少
吸气压力:0.1MPa~0.6MPa。排气压力:1MPa~2.5MPa。压缩机吸入的压力为压缩的的吸气压力,一般情况下就是大气压力(工程上大约等于1Kgf/cm^2),压缩的排出压力约等于其贮气罐的压力。
排气压力:1MPa~2.5MPa。如是表压,需加1Kgf/cm^2,成为绝对压力,压缩机的压缩比为其出口绝对压力与进口绝对压力之比,当压缩机采用多级压缩时。
每级的压缩比也是该级出口绝对压力与进口绝对压力之比。压缩机的压缩比不能太大,它不但增加能耗,且其出口温度会很高,使压缩机油燃烧(不能超过其油的闪点)而损坏压缩机。
(2)压缩机的吸气比容扩展阅读:
输入、输出功率,性能系数,制冷量,启动电流、运转电流、额定电压、频率,气缸容积,噪音等。衡量一种压缩机的性能,主要从重量、效率和噪音三个方面的比较。
按照中国标准,其安全性能检验是依据 GB4706.17-2004规定项目进行的。其中主要项目是电气强度、泄漏电流、堵转,以及过载运行试验等。
对空调器压缩机的性能检验,依据 GB5773-2004 中的规定进行。
另外,在产品定型及生产中发生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重大变化时,连续生产满一年或时隔一年以上再生产时,以及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均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包装储运:
压缩机的包装和运输可按合同规定办理。大批量进口的压缩机,一般是装入纸箱内再以集装箱装运。压缩机在包装箱内应固定牢靠,并有防潮防震措施。储运中不许倒置,并储存在通风良好的仓库中,相对湿度不能超过 80% ,不能有腐蚀性气体存在。
进口国家:在国内压缩机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每年还需适量进口。主要贸易国家是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丹麦、巴西、韩国等。设备改造,国产压缩机的质量、产量都大幅度提高。
㈢ 压缩机实际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
排量Q1=60nv(v为压缩机吸气容积,n为压缩机转速)
制冷量Q0=[(h2-h1)/v]Q1(h2、h1分别为压缩机吸气口气体焓值、蒸发器进口气液混合物的焓值、v为压缩机吸气口气体比容)。
查压缩机样本更为便捷
㈣ 已知压缩机的输出气流流量和压力,如何计算空气压缩机的效率
压缩机消耗的功率; 一部分是直接用于压缩气体的,为指示功率,另一部分用于克服机械摩擦,为摩擦功率。两
者之和称轴功率。
对于全封闭式涡旋压缩机,因其轴功率难于测量,常常在计算压缩机的能效比或COP值时,用的是电机输入功
率,而把电机损失作为常数处理,而且把压缩机指示功率分为压缩内功和各种内部损失两部分。内部损失则包括气
体泄漏损失、加热损失、吸排气压力损失、流体阻力损失等。压缩机效率通常以能效比或COP值来衡量。
若实际吸气容积为VS(m3/min),折算到吸气状态的实际排气量为:
V=n(Vs-vsmo)(1)
式中:n--转速rev/min;vs--吸气比容(单位质量物质所占容积,m3/kg);mo--每分钟泄漏量kg/min。
假设ηv(容积效率)为0.9∽0.98。
估算:
V=ηv·vs·n(2)
∴ 实际制冷量Q=( V·qv·n)/(6.02×107)
=(ηv·vs·n2·qv)/ (6.02×107)(3)
qo-单位制冷量
当制冷或空调工质、工况确定后,Q只与ηv、vs及n有关。
COP=Q/N(w/w)(4)
N--电机输入功率
COP值与能效比(EER)的数值关系
EER = 0.86 COP(5)
3 因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影响涡旋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3.1 电机输入功率
造成全封闭式涡旋压缩机电机输入功率偏大的原因,在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中是非常复杂的,但主要有:电机
损耗过大,包括铜损、铁损,这与电机材料和加工工艺有关(本文不作详细分析);压缩机工作过程引起的功率消耗。
3.1.1 机械摩擦
当压缩机工作时,动、定盘之间,防自转滑环与配合键槽之间,曲轴与各被驱动面(轴承)之间接触并发生相对滑
动等,不可避免的产生摩擦损失。
①动盘与定盘之间的摩擦损失
动、定盘间的摩擦损失,即是压缩机工作腔内的摩擦损失,若动定盘的涡旋线、齿顶、底面,或镜板面因加工
精度、平面度、位置度等没有达到要求,则会在这些地方产生异常摩擦;或者压缩机整机含尘量较高,又或者固体
尘埃(如焊渣、加工余屑等)颗粒直径过大�也会造成压缩机工作腔内异常摩擦,严重时甚至影响压缩机正常工作。
②防自转滑环与各配合键槽之间的摩擦损失
防自转滑环主要用于防止动盘的自转运动,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防自转滑环在机架和动盘上分别沿垂直方向
上与键槽滑动配合,在滑动过程中产生滑动摩擦损失。若十字键或键槽的垂直度、平行度、光洁度、平面度超差
较大时,则会增大摩擦,加大功耗。另外,因为对立式涡旋压缩机防自转滑环是直接与机架上的支撑面接触的,在运
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产生摩擦损失。
③曲轴与各驱动面间的摩擦损失
电动机驱动力是通过曲轴转动,从而带动动盘旋转来完成吸气、压缩、排气的过程。由于曲轴中心线与滑动
轴承的中心线重合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由于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影响,轴和轴承常常是偏心的,由此而产生的摩
擦损失也是必然的,另外止推轴承与主轴承内圈之间也存在摩擦损失。
④润滑油的影响
以上各摩擦面、啮合面都必须有足够的润滑,才能保证压缩机安全、可靠、高效的工作。在制冷压缩机中,不
论是强制冷却或是自然风冷,润滑油总是在降温后由上油孔或上油管进入各摩擦面,吸收十字环、工作腔、轴承等
处的热,随高压气体经排气口排出,从而保证压缩机正常工作。但是如果润滑油量过多时,则会随排气进入系统且
滞留在冷凝器、蒸发器等存油弯,影响两器换热,严重时会影响压缩机正常工作。
以上列出涡旋压缩机各零部件制作过程中主要质量监控点,若失控,将直接影响压缩机正常工作,或明显影响
压缩机性能。
3.1.2 流体阻力
①动盘运动引起的流动阻力损失
当动盘旋转时,因其背面受中间压力腔中流体(包括气体、油气混合物)阻碍,会产生流动阻力损失,阻力大小与
动盘背部结构、几何尺寸、旋转角度及流体密度有关。
②平衡块的流动阻力损失
平衡块所在空间是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油或油气混合物,当平衡块随曲轴一起旋转运动时,会产生阻力损失,
阻力大小与平衡块几何尺寸、流体扰动系数、粘度、密度等有关。
③吸、排气阻力损失
气体流动时,由于气体内部的摩擦以及气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而导致流动阻力损失。
当气体通过吸气管道和吸气阀(逆止阀)时,产生阻力损失,使吸气压力降低,既减少了吸气密度,相应地使实际
排气量降低,降低了容积效率;同样地,排气孔口处的流动阻力,使得压缩机实际排气压力升高,而使功耗增加。
3.2 气体泄漏
3.2.1 气体泄漏种类
气体泄漏可分为内泄漏和外泄漏。
内泄漏是指压缩机各压缩腔之间,压缩腔与背压腔之间的气体泄漏,表现为高压气体向低压腔泄漏,再从低压
腔压力压缩到泄漏前压力,造成重复压缩消耗功率,所以内泄漏直接结果为增加功耗。
外泄漏是指压缩机在吸气过程中与外界(大于吸气压力的高压气体)进行气体交换。显然,高压气体进入到吸
气腔内膨胀,并占据空间,使得实际吸气量减少。即外泄漏不仅使功耗增加,而且还减少吸入气体量,使排气量减少
和制冷量降低。
3.2.2 泄漏通道
①内泄漏
涡旋压缩机中,内泄漏的发生途径主要有工作腔之间的泄漏,工作腔与背压腔之间的泄漏,安全阀孔泄漏等。
①工作腔之间的泄漏
径向泄漏:气体或油中溶解的工质通过轴向间隙产生的泄漏(图1)。
轴向泄漏:气体或油中溶解的工质通过径向间隙产生的泄漏(图2)。
②工作腔与背压腔之间的泄漏
中间压力腔与背压腔之间的气体、或油中溶解的工质的交换(图3)。
背压腔与动盘端板面密封之间的气体或油气混合物的交换(图4)。
③安全阀孔泄漏
主要是排气缓冲腔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安全阀孔泄漏到低压工作腔(图5)。所以,目前有些压缩机在确保正确使
用的前提下,也采用取消安全阀的设计,以减少内泄漏,提高压缩机效率。外泄漏主要是指由于定盘吸气孔O型环
密封性差,导致高压气体进入吸气腔的泄漏.
3.3 吸气预热
吸入气体受压缩机机体或环境加热,使吸入气体密度减少,实际吸气量减小,从而实际排气量减小,制冷量降低,
功耗增加。有资料表明,吸气预热每增加3℃则能效比下降1%。
4 总结
综上所述可知,影响涡旋压缩机性能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它包括了设计、制造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除以上分
析的因素外,还有如吸油管搅油损失,气体流动摩擦损失,动定盘材料(热膨胀系数)影响,动定盘齿高选配等。在涡
旋压缩机生产过程中出现能效比偏低时,则应抓住主要矛盾,系统化分析原因,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
㈤ 压缩机吸气体积
压缩机排气体积/分钟是换算成进气口大气压力下的吸气量
㈥ 压缩机的性能参数有哪些
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一、实际输气量(简称输气量)
在一定工况下,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称为在该工矿下的压缩机质量输气量,单位为。若按吸气状态的容积计算,则其容积输气量为,单位为。于是
(4-1)
二、容积效率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是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值
(4-2)
它是用以衡量容积型压缩机的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三、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是作为制冷机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与系统中其它部件,如热交换器,节流装置等配合工作而获得制冷的效果。因此,它的工作能力有必要直观地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冷量——制冷量来表示,单位为,它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4-3)
式中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为;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为。
为了便于比较和选用,有必要根据其不用的使用条件规定统一的工况来表示压缩机的制冷量,表4-1列出了我国有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形式的单级小型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及其工作温度。根据标准规定,吸气工质过热所吸收的热量也应包括在压缩机的制冷量内。
四、排热量
排热量是压缩机的 制冷量和部分压缩机输入功率的当量热量之和,它是通过系统中的冷凝器排出的。这个参数对于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设计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时也是必须知道的。
图4-1 实际制冷循环
从图4-1a所示的实际制冷循环或热泵循环图可见,压缩机在一定工况下的排热量为:
(4-4)
从图4-1b的压缩机的能量平衡关系图上不难发现
(4-5)
上两式中
-压缩机进口处的工质比焓;
-压缩机出口处的工质比焓;
-压缩机的输入功率;
-压缩机向环境的散热量。
表2-2列举了美国制冷协会ARI520-85标准所规定的用于热泵中的压缩机的名义工况。
五、指示功率和指示效率
单位时间内实际循环所消耗的指示功就是压缩机的指示功率Pi,单位为kw,它等于
(4-6)
式中 Wi——每一气缸或工作容积的实际循环指示功,单位为J。
制冷压缩机的指示效率hi是指压缩1kg工质所需的等熵循环理论功与实际循环指示功之比。它是用以评价压缩机气缸或工作容积内部热力过程完成的完善程度。
六 轴功率、轴效率和机械效率
由原动机传到压缩机主轴上的功率称为轴功率Pe,单位为kW,它的一部分,即指示功率Pi直接用于完成压缩机的工作循环,另一部分,即摩擦功率Pm,单位为kW,用于克服压缩机中各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和驱动附属的设备,如润滑用液压泵等。
七 电功率和电效率
输入电动机的功率就是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功率Pel,单位为kW。电效率*是等熵压缩理论功率与电功率之比,它是用以评定利用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完善程度。
㈦ 压缩机吸气过热,吸气比容会怎么变化
压缩机吸气过热,吸气比容的变化:吸气容量变小。
压缩机吸气过热,吸气比容变化的相关介绍:
(1)有害过热分析: 单位压缩功增加; 单位制冷量不变; 制冷系数下降; 单位冷凝负荷增大 ; 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比容增大 ;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
(2)有效过热分析: 单位压缩功增加 ; 单位制冷量增加; 制冷系数变化不一定; 单位冷凝负荷增大 ; 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比容增大;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