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垃圾压缩处理站怎么样
垃圾压缩处理站分为好几种,一般常见的有地埋式垃圾压缩站,垂直式垃圾处理站。二者有不同的特点。
一、全地埋式垃圾站
特点优势
1、 无需建造房屋,省去了土建投资费用。
2、四根立柱液压升降系统经过专业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并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在设备升降运行及垃圾转运过程中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储存容量大;隐藏于地下,不占用地上空间并与环境协调。
4.全封闭结构,垃圾臭味不易扩散,解决了垃圾臭味对周边环境影响、蚊蝇滋生的难题;并且外观美观、安全。
5、箱体下方设有安全保险杠,防止箱体下滑,而且配有警示灯、警示标识等多种安全防护装置,确保了设备在升降、压缩过程中绝对的安全性。
6、旋转式出料门,方便与垃圾车对接。斜面压板可防止垃圾箱与车对接时垃圾洒落。
7、设备耐用、故障率低,使用年限长。
8、实现智能管理,全智能自动化收集、压缩、除臭等功能,省去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人员,运输量和费用,提高环卫劳动效率。
9、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 该设备具有自动压缩、自动除臭、自动压满报警的功能。压缩比高(传统水平压缩1:2.5,本设备可达1:3.5),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0、有等离子消毒除臭装置,解决了垃圾站臭味、异味,并具有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势。
11、独有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在处理压缩垃圾时产生的污水经方面,可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排放标准。
二、垂直压缩垃圾中转站
特点:是在全地埋垃圾中转站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压缩,进一步增加了转运垃圾的密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 压缩油缸可前后平移,当压缩垃圾时压头平移到垃圾填料口上方,当倾倒垃圾时,压头平移到垃圾站后方。
2、 整体高度较低,节约空间高度。
3、 全封闭结构,投料口设有自动闭合盖,防止臭味异味扩散。
4、 工作状态全部在PLC控制程序上,自动或手动互锁定位等多种安全防护装置。
5、 设备配有除尘除臭装置,产生的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6、 设备采用垂直压缩,压缩密实度大,箱体内垃圾储存量大。
⑵ 地埋垃圾压缩站工作原理是什么
中成环保解答地埋式垃圾压缩站工作原理:地埋垃圾压缩站四根立柱液压升降系统经过专业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并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在设备升降运行及垃圾转运过程中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全封闭结构,垃圾臭味不易扩散,智能管理,全智能自动化收集、压缩、除臭等功能,省去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人员,运输量和费用,提高环卫劳动效率。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 该设备具有自动压缩、自动除臭、自动压满报警的功能。压缩比高(传统水平压缩1:2.5,本设备可达1:3.5),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⑶ 城市垃圾压缩站的建设属省哪个部门管理的
属于市政管理部门负责
市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有关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负责其行政执法工作;
2.编制全市市政管理和房地产管理的发展计划和行业中长期规划,提出各时期城市管理的中心任务,并组织实施。
3.负责城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道路桥梁、风景名胜、公园广场、照明燃气、给水排水、污水垃圾处理、市容市貌、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职责。
4.负责房地产行政和行业管理。
5. 负责编制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维修改造和相关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建设。
6.负责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行政和行业管理和风景名胜区的审查报批和监督管理。
7.负责组织、协调、筹建梧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提高梧州市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8.负责本系统财务收支、统计、资金预决算编制、城市维护费的审核、指导、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
⑷ 大中小型垃圾压缩站各有什么区别
垃圾压缩站根据每个区的需要,可以定制尺寸不一样大小的垃圾压缩站,在区别上大小尺寸是不一样的,
垃圾压缩站
小型垃圾中转站:日转运量130t以下;
中型垃圾中转站:日转运量150~450t;
大型垃圾中转站:日转运量 450t以上。
一般在小区内建的是小型垃圾中转站
日处理垃圾量小于100吨左右的都属于小型垃圾压缩站,这种站一般用在居民小区,服务区,旅游景区,超市商场等人多垃圾量大的地方
中型的垃圾压缩站,主要针对一片区域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日处理垃圾量在100吨以上,小于450吨,这种垃圾压缩站实际上是生活小区、超市商场
大型的垃圾压缩站日处理垃圾量在450吨以上,这种垃圾站对选址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远离居民区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⑸ 垃圾中转站处理垃圾流程
用垃圾手推车把垃圾倾倒在垃圾集装箱投放口中。
5、压缩垃圾时所产生的污水首先经地坑内的沉淀池沉淀,然后进入石英炭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后,进入消毒池消毒,并经水质监测达到国家一类水质以上排放标准后,再由自动抽水泵排放到城市排水管道排放。
⑹ 什么叫垃圾压缩站
中成环保:垃圾压缩站就是把垃圾集中放到一个压缩箱里进行压缩减量,使垃圾更好处理填埋,环保节能,美化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乡传统意义的垃圾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效、环保、节能低耗等新概念的要求,因此压缩式垃圾站的推广势在必行。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以其占地面积小,隐蔽,空间结构合理,引领着垃圾中转站行业的发展。
垃圾压缩站常用的有地埋式垃圾压缩站、垂直式垃圾压缩站和水平式垃圾压缩站。
⑺ 生活垃圾中转站设置的原则
注:(1)表内用地面积不包括垃级分类和堆放作业用地。(2)用地面积中包含沿周边设置的绿化隔离带用地。(3)当选用的用地指标为两个档次的重合部分时,可采用下档次绿化隔离带指标。(4)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0.4~lkm;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方式时,其服务半径宜为2~4km;采用大、中型机动车收运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服务范围。
4.垃圾中转站开放时间:与垃圾收集时间对应,个别因垃圾量大,适当提前和延时开放以留出收运进站和转运时间。
5.垃圾中转站内应有防止粉尘飘散和垃圾飞扬、防污染扩散、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等设施,以防止污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6.垃圾中转站内应有除臭设施,并在开放时间保持启用状态。
7.垃圾中转站内外应通风良好,无恶臭,墙壁、窗户及机械部分应无积尘、蛛网、无杂物、干净、整洁、无乱贴、乱画、站内张贴管理规章制度。周围5米内无晾晒衣服、乱牵乱搭等有碍市容观瞻的物品,绿化良好。
8.垃圾中转站应有专人管理,管理员、操作员必须经过安全、操作等相关的职业培训,持证上岗,并应保持相对稳定。
9.不得随意改变中转站内所有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不允许堆放私人杂物,站内物品、工具、操作台应有序整洁,保持干净,无污物,码放要整齐,不影响观瞻,不影响车辆进出及操作。
10.如进行垃圾分类,分拣人员应佩戴胸卡上岗,分拣出来的物品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不得乱堆乱放,中转站管理人员必须对分拣人员加强管理。
11.所有垃圾贮存设备应加盖封闭。垃圾收集车、运输车禁止发生跑、冒、滴、漏等现象,应在中转站内卸清全部垃圾。
12.在垃圾卸料、压缩过程中,应启动空气净化系统除臭降尘,确保站内外的空气清新。垃圾转运车辆作业时应控制噪音扰民。
13.装载垃圾时打开排污水阀,离站前检查污水阀是否关闭复位,并保证垃圾箱密封,确保运输途中不发生滴漏、满溢、抛撒。
14.垃圾箱装车过程中箱体离开地面时要对箱体进行清洗,垃圾箱出站后必须对站内进行清洗。
15.集装箱后门要求扣好后钩,上盖一定要盖严,不得有污物及挂物。集装箱要整洁完好,无损坏,定期油饰,遇有重大活动可增加油饰次数。
16.转运作业场地和道路每次作业完毕后,应对设备箱体和水槽进行清掏,做到槽内无垃圾、无积水、无蛆、下水通畅;对站内的卫生进行清扫冲洗,设施设备全方位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地面要用水冲刷尘土,无积水。
17.站内垃圾转运设施、设备应干净、整洁,无积垢、无锈渍,无吊挂垃圾。对转运设施定期保养,及时维护维修,各支点部位每次清除干净,润滑到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8.蚊蝇孳生季节,应每天喷灭蚊灭蝇药物,在可视范围内,基本无蚊蝇。
19.定期对空气净化设备和污水沉淀池进行检查清理,做好日常消毒杀菌工作。
20.收集站和中转站禁止转运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严禁进站。
垃圾点管理规范
(一)场地秩序管理
1.场地要求
临时收运点要设置合理,不影响车辆、行人通行,不压占盲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规范设置
(1)有条件的临时收运点应设置标志牌,公布收运点名称、管理单位、责任人及联系电话、作业时间,标志牌应保持完好、整洁。
(2)应配备冲洗设施。
3.场地秩序
地面应硬底化,垃圾桶与垃圾收集车摆放应整齐,开口方向应统一对外,不得横向占道。垃圾桶(车)文字标识应规范,不得采用手写方式进行标识。不得将破损不堪的垃圾收集车和桶摆放在收运点。
4.场地卫生
临时收运点及周边无刺激性臭味、地面无残留垃圾、无大件物品乱堆放与污水。每个临时收运点必须一天一清洗,确保地面清洁卫生,定期杀菌消毒除四害。
5.分类存放
接收生活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要分类收集,分别存放。大件物品存放要有序摆放,尽快清运。收运容器外面要统一标示,分清类别,不得混装混运。
(二) 收运工具卫生管理
1.收运容器卫生
收运容器表面无明显污渍、积尘。每天清洗,保证容器内壁无积尘、无堆积污垢、无蛆虫。
2.收运容器完好
垃圾容器完好,无破损。垃圾容器应密闭覆盖,确保无超高、超装垃圾,无裸露、暴露垃圾。各临时收运点应根据垃圾日产量合理配置垃圾桶(车)数量。
3.标识规范
垃圾容器应统一文字标识。文字标识应规范,统一编号喷涂,不得采用手写方式进行标识。具体标识为“XXX+所在街站(所)”的拼音首字母。
4.车容车貌
垃圾装运过程中垃圾运输车应保持整洁卫生,运输过程中垃圾覆盖封闭,无超高、超装、超载行为。车身干净,无外挂垃圾,沿途无垃圾漏撒与污水滴漏。
5.禁止事项
禁止使用五类车: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非法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改(拼)装报废车)收集运输垃圾。
⑻ 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如何处理及处理标准
一、垃圾处理:
可以把城市垃圾细分为四组:
1、材料垃圾组(包括玻璃、磁性或非磁性金属、废纸、橡胶、塑料)
2、有机垃圾组(厨房垃圾、生物垃圾)
3、无机垃圾组(炉灰渣、砖瓦、陶瓷等)
4、有毒有害垃圾组(废旧电池、废荧光灯管、杀虫剂容器、过期药物、医疗废物以及废电视机、电话、电脑等废旧电器的电子垃圾)
二、处理标准:
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处理标准按照《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执行。
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适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
本办法的规定适用于从事城市生活垃圾非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的单位;但是,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以及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除外。
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服务许可证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格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印制。
(8)垃圾压缩站管理扩展阅读:
垃圾中转站治理规划
1、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统筹安排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的布局、用地和规模。
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应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2、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用地应当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3、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4、从事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单位,以及机场、码头、车站、公园、商店等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标准,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5、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6、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依法向当地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送建设工程项目档案。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8、申请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
(二)权属关系证明材料;
(三)丧失使用功能或其使用功能被其他设施替代的证明;
(四)防止环境污染的方案;
(五)拟关闭、闲置或者拆除设施的现状图及拆除方案;
(六)拟新建设施设计图;
(七)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闲置、关闭或者拆除的,还应当提供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