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件处理 > 服务器中间的文件夹

服务器中间的文件夹

发布时间:2022-07-26 19:32:41

linux 服务器之间如何进行文件目录共享

可以使用比较简单的NFS

一、NFS服务简介
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一种使用于分散式文件系统的协定,由Sun公司开发,于1984年向外公布。功能是通过网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彼此分享个别的数据,让应用程序在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位于服务器磁盘中的数据,是在类Unix系统间实现磁盘文件共享的一种方法。
NFS 的基本原则是“容许不同的客户端及服务端通过一组RPC分享相同的文件系统”,它是独立于操作系统,容许不同硬件及操作系统的系统共同进行文件的分享。
NFS在文件传送或信息传送过程中依赖于RPC协议。RPC,远程过程调用 (Remote Procere Call) 是能使客户端执行其他系统中程序的一种机制。NFS本身是没有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的,但NFS却能让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分享,这是因为NFS使用了一些其它的传输协议。而这些传输协议用到这个RPC功能的。可以说NFS本身就是使用RPC的一个程序。或者说NFS也是一个RPC SERVER。所以只要用到NFS的地方都要启动RPC服务,不论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这样SERVER和CLIENT才能通过RPC来实现PROGRAM PORT的对应。可以这么理解RPC和NFS的关系:NFS是一个文件系统,而RPC是负责负责信息的传输。
二、系统环境
系统平台:CentOS release 5.6 (Final)
NFS Server IP:192.168.1.108
防火墙已关闭/iptables: Firewall is not running.
SELINUX=disabled
三、安装NFS服务
NFS的安装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两个软件包即可,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是作为系统的默认包安装的。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
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
1、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NFS

系统默认已安装了nfs-utils portmap 两个软件包。
2、如果当前系统中没有安装NFS所需的软件包,需要手工进行安装。nfs-utils 和portmap 两个包的安装文件在系统光盘中都会有。
#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 cd /mnt/cdrom/CentOS/
# rpm -ivh portmap-4.0-65.2.2.1.i386.rpm
# rpm -ivh nfs-utils-1.0.9-50.el5.i386.rpm
# rpm -q nfs-utils portmap

四、NFS系统守护进程
nfsd:它是基本的NFS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户端是否能够登录服务器;
mountd:它是RPC安装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统。当客户端顺利通过nfsd登录NFS服务器后,在使用NFS服务所提供的文件前,还必须通过文件使用权限的验证。它会读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来对比客户端权限。
portmap:主要功能是进行端口映射工作。当客户端尝试连接并使用RPC服务器提供的服务(如NFS服务)时,portmap会将所管理的与服务对应的端口提供给客户端,从而使客户可以通过该端口向服务器请求服务。
五、NFS服务器的配置
NFS服务器的配置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在相应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然后启动NFS服务器即可。
NFS的常用目录
/etc/exports NFS服务的主要配置文件
/usr/sbin/exportfs NFS服务的管理命令
/usr/sbin/showmount 客户端的查看命令
/var/lib/nfs/etab 记录NFS分享出来的目录的完整权限设定值
/var/lib/nfs/xtab 记录曾经登录过的客户端信息
NFS服务的配置文件为 /etc/exports,这个文件是NFS的主要配置文件,不过系统并没有默认值,所以这个文件不一定会存在,可能要使用vim手动建立,然后在文件里面写入配置内容。
/etc/exports文件内容格式:
<输出目录> [客户端1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客户端2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a. 输出目录:
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需要共享给客户机使用的目录;
b. 客户端:
客户端是指网络中可以访问这个NFS输出目录的计算机
客户端常用的指定方式
指定ip地址的主机:192.168.0.200
指定子网中的所有主机:192.168.0.0/24 192.168.0.0/255.255.255.0
指定域名的主机:david.bsmart.cn
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bsmart.cn
所有主机:*
c. 选项:
选项用来设置输出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户映射等。
NFS主要有3类选项:
访问权限选项
设置输出目录只读:ro
设置输出目录读写:rw
用户映射选项
all_squash: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nfsnobody);
no_all_squash:与all_squash取反(默认设置);
root_squash:将root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默认设置);
no_root_squash:与rootsquash取反;
anonu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UID=xxx);
anong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GID=xxx);
其它选项
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
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服务器;
sync:将数据同步写入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入磁盘;
wdelay: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默认设置);
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应与sync配合使用;
subtree:若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默认设置);
no_subtree:即使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六、NFS服务器的启动与停止
在对exports文件进行了正确的配置后,就可以启动NFS服务器了。
1、启动NFS服务器
为了使NFS服务器能正常工作,需要启动portmap和nfs两个服务,并且portmap一定要先于nfs启动。
# service portmap start
# service nfs start

2、查询NFS服务器状态
# service portmap status
# service nfs status

3、停止NFS服务器
要停止NFS运行时,需要先停止nfs服务再停止portmap服务,对于系统中有其他服务(如NIS)需要使用时,不需要停止portmap服务
# service nfs stop
# service portmap stop

4、设置NFS服务器的自动启动状态
对于实际的应用系统,每次启动LINUX系统后都手工启动nfs服务器是不现实的,需要设置系统在指定的运行级别自动启动portmap和nfs服务。
# chkconfig --list portmap
# chkconfig --list nfs

设置portmap和nfs服务在系统运行级别3和5自动启动。
# chkconfig --level 35 portmap on
# chkconfig --level 35 nfs on

七、实例
1、将NFS Server 的/home/david/ 共享给192.168.1.0/24网段,权限读写。
服务器端文件详细如下:

# vi /etc/exports
/home/david 192.168.1.0/24(rw)

2、重启portmap 和nfs 服务
# service portmap restart
# service nfs restart
# exportfs

3、服务器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询NFS的共享状态
# showmount -e//默认查看自己共享的服务,前提是要DNS能解析自己,不然容易报错

# showmount -a//显示已经与客户端连接上的目录信息

4、客户端使用showmount命令查询NFS的共享状态
# showmount -e NFS服务器IP

5、客户端挂载NFS服务器中的共享目录
命令格式
# mount NFS服务器IP:共享目录 本地挂载点目录

# mount 192.168.1.108:/home/david/ /tmp/david/
# mount |grep nfs

挂载成功。
查看文件是否和服务器端一致。

6、NFS的共享权限和访问控制
现在我们在/tmp/david/ 里面建立一个文件,看看权限是什么
# touch 20130103

这里出现Permission denied,是因为NFS 服务器端共享的目录本身的写权限没有开放给其他用户,在服务器端打开该权限。
# chmod 777 -R /home/david/

再次在客户端/tmp/david/ 里面建立一个文件

我用root 用户建立的文件,变成了nfsnobody 用户。
NFS有很多默认的参数,打开/var/lib/nfs/etab 查看分享出来的/home/david/ 完整权限设定值。
# cat /var/lib/nfs/etab

默认就有sync,wdelay,hide 等等,no_root_squash 是让root保持权限,root_squash 是把root映射成nobody,no_all_squash 不让所有用户保持在挂载目录中的权限。所以,root建立的文件所有者是nfsnobody。
下面我们使用普通用户挂载、写入文件测试。
# su - david
$ cd /tmp/david/
$ touch 2013david

普通用户写入文件时就是自己的名字,这也就保证了服务器的安全性。
关于权限的分析
1. 客户端连接时候,对普通用户的检查
a. 如果明确设定了普通用户被压缩的身份,那么此时客户端用户的身份转换为指定用户;
b. 如果NFS server上面有同名用户,那么此时客户端登录账户的身份转换为NFS server上面的同名用户;
c. 如果没有明确指定,也没有同名用户,那么此时 用户身份被压缩成nfsnobody;
2. 客户端连接的时候,对root的检查
a. 如果设置no_root_squash,那么此时root用户的身份被压缩为NFS server上面的root;
b. 如果设置了all_squash、anonuid、anongid,此时root 身份被压缩为指定用户;
c. 如果没有明确指定,此时root用户被压缩为nfsnobody;
d. 如果同时指定no_root_squash与all_squash 用户将被压缩为 nfsnobody,如果设置了anonuid、anongid将被压缩到所指定的用户与组;
7、卸载已挂载的NFS共享目录
# umount /tmp/david/

八、启动自动挂载nfs文件系统
格式:
<server>:</remote/export> </local/directory> nfs < options> 0 0

# vi /etc/fstab

保存退出,重启系统。
查看/home/david 有没有自动挂载。

自动挂载成功。
九、相关命令
1、exportfs
如果我们在启动了NFS之后又修改了/etc/exports,是不是还要重新启动nfs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exportfs 命令来使改动立刻生效,该命令格式如下:
# exportfs [-aruv]
-a 全部挂载或卸载 /etc/exports中的内容
-r 重新读取/etc/exports 中的信息 ,并同步更新/etc/exports、/var/lib/nfs/xtab
-u 卸载单一目录(和-a一起使用为卸载所有/etc/exports文件中的目录)
-v 在export的时候,将详细的信息输出到屏幕上。
具体例子:
# exportfs -au 卸载所有共享目录
# exportfs -rv 重新共享所有目录并输出详细信息
2、nfsstat
查看NFS的运行状态,对于调整NFS的运行有很大帮助。
3、rpcinfo

查看rpc执行信息,可以用于检测rpc运行情况的工具,利用rpcinfo -p 可以查看出RPC开启的端口所提供的程序有哪些。
4、showmount
-a 显示已经于客户端连接上的目录信息
-e IP或者hostname 显示此IP地址分享出来的目录
5、netstat
可以查看出nfs服务开启的端口,其中nfs 开启的是2049,portmap 开启的是111,其余则是rpc开启的。
最后注意两点,虽然通过权限设置可以让普通用户访问,但是挂载的时候默认情况下只有root可以去挂载,普通用户可以执行sudo。
NFS server 关机的时候一点要确保NFS服务关闭,没有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通过showmount -a 可以查看,如果有的话用kill killall pkill 来结束,(-9 强制结束)

② 如何打开服务器的某个文件夹

你要先远程登录服务器操作界面内,需要登录账户和密码!

天下数据--专业运营香港服务器、韩国服务器、美国服务器等等海外优质服务器!

③ internet网络服务器上存放网页的文件夹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大。
这个文件夹,具体路径在哪,可通过设置http服务器属性那里配置。
如windows 的iis,通过属性,文件根目录那里配置。
linux(apache为例),可通过配置/etc/httpd/conf/httpd.conf文件里的documentroot配置。

④ 服务器上原来有好多东西,可是现在所有的文件夹都显示:文件夹是空的。重启过,还是不行。

共享文件夹,显示为空的话有两种可能。
1、管理员设置了访问权限,你没有对应的访问权限,所以无法看文件夹里的文件。
2、通常情况下出现这个情况最大的可能性是有人误删除了这个文件夹里的所有文件。

发生问题1的可能性一般不大,共享文件夹内的文件被人误删除才是常见故障。

⑤ 服务器之间共享文件夹查看的问题

是这样的呀你们都不能互相通信怎么可能看见他的文件了首先解决网络互通的问题了呀朋友

⑥ 程序中如何实现FTP服务器中文件夹之间文件的复制拷贝

FTP程序互传是正常的操作方式:

  1. 打开程序,比如flashfxp,首先链接前者ftp数据源,软件左侧出现服务器文件列表。

  2. 在程序右侧链接功能,直接链接后者ftp目标服务器,出现目录列表。

  3. 在左侧选择需要传输的文件,直接拖放到右侧目标文件夹,

  4. 程序会自动执行列表传输。

⑦ tomcat里面的文件夹代表谢什么

tomcat下有9个目录,分别是bin,common,conf,logs,server,shared,temp,webapps,work 目录,现在对每一目录做介绍。

tomcat根目录在tomcat中叫<CATALINA_HOME>,文章中把tomcat解压后在c:/下。

1.<CATALINA_HOME>/bin: 存放各种平台下启动和关闭Tomcat的脚本文件。其中有个档是catalina.bat,打开这个windos配置文件,在非注释行加入JDK路径,例如 : SET java_HOME=C:j2sdk1.4.2_06 保存后,就配置好tomcat环境了。 startup.bat是windows下启动tomcat的文件,shutdown.bat是关闭tomcat的文件。

2.<CATALINA_HOME>/common: 在common目录下的lib目录,存放Tomcat服务器和所有web应用都能访问的JAR?。

3.<CATALINA_HOME>/shared: 在shared目录下的lib目录,存放所有web应用能访问的,但Tomcat不能访问的JAR?。

4.<CATALINA_HOME>/server: 在server/webapps目录中,存放Tomcat自带的两个APP-admin和manager应用,使用来管理Tomcat-web服务用的。在server/lib目录中,存放tomcat服务器所需要的各,web应用不能访问种jar?。

5.<CATALINA_HOME>/work : Tomcat把各种由jsp生成的servlet文件放在这个目录下。work这个文件夹下面的东西建议你去看看就可以明白了 那是JSP文件编译成.java->.classes

6.<CATALINA_HOME>/temp : 临时活页夹,Tomcat运行时候存放临时文件用的。

7.<CATALINA_HOME>/logs : 存放Tomcat的日志文件

8.<CATALINA_HOME>/conf : Tomcat的各种配置文件, tomcat启动的时候需要读取的配置文件:server.xml(tomcat主要配置文件)、web.xml和tomcatat-users.xml、catalina.policy(安全策略文件)等。修改了以后需要重启tomcat才能生效.最重要的是 server.xml;配置tomcat组件的XML文件server.XML其中包括

I.顶层类元素[Top Level Elements]: 位于整个配置文件的顶层, 包括<Server>和<Service>;

II.连接器类元素[Connectors ]: 客户和服务(容器类元素)间的通讯接口。接受客户请求,返回响应结果;<Connector>

II.容器类元素[Containers]: 处理客户请求并且生成响应结果,包含3个:<Engine> <Host> <Context>

IV.嵌套类元素[Nested Components]: 可以加入到容器中的元素,包括:<logger> <Valve><Realm>等

一个<Server>包含一个或多个<Service>,一个<Service>包含唯一一个<Engine>和一个或多个<Connector>,多个<Connector>共享一个<Engine>;一个<Engine>包含多个<Host>,每个<Host>定义一个虚拟主机,包含一个或多个web应用<Context>; <Context>元素是代表一个在虚拟主机上运行的Web应用。<Context>标签的描述

Please note that for tomcat 5.x, unlike tomcat 4.x, it is NOT recommended to place <Context> elements directly in the server.xml file. Instead, put them in the META-INF/context.xml directory of your WAR file or the conf directory as described above.
server.xml配置简介
下面是这个文件中的基本配置信息,更具体的配置信息见tomcat的文档
server:
port 指定一个端口,这个端口负责监听关闭tomcat的请求
shutdown 指定向端口发送的命令字符串
service:
name 指定service的名字
Connector (表示客户端和service之间的连接):
port 指定服务器端要创建的端口号,并在这个断口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请求
minProcessors 服务器启动时创建的处理请求的线程数
maxProcessors 最大可以创建的处理请求的线程数
enableLookups 如果为true,则可以通过调用request.getRemoteHost()进行DNS查询来得到远程客户端的实际主机名,若为false则不进行DNS查询,而是返回其ip地址
redirectPort 指定服务器正在处理http请求时收到了一个SSL传输请求后重定向的端口号
acceptCount 指定当所有可以使用的处理请求的线程数都被使用时,可以放到处理队列中的请求数,超过这个数的请求将不予处理
connectionTimeout 指定超时的时间数(以毫秒为单位)
Engine (表示指定service中的请求处理机,接收和处理来自Connector的请求):
defaultHost 指定缺省的处理请求的主机名,它至少与其中的一个host元素的name属性值是一样的
Context (表示一个web应用程序,通常为WAR文件,关于WAR的具体信息见servlet规范):
docBase 应用程序的路径或者是WAR文件存放的路径
path 表示此web应用程序的url的前缀,这样请求的url为http://localhost:8080/path/****
reloadable 这个属性非常重要,如果为true,则tomcat会自动检测应用程序的/WEB-INF/lib 和/WEB-INF/classes目录的变化,自动装载新的应用程序,我们可以在不重起tomcat的情况下改变应用程序
host (表示一个虚拟主机):
name 指定主机名
appBase 应用程序基本目录,即存放应用程序的目录
unpackWARs 如果为true,则tomcat会自动将WAR文件解压,否则不解压,直接从WAR文件中运行应用程序
Logger (表示日志,调试和错误信息):
className 指定logger使用的类名,此类必须实现org.apache.catalina.Logger 接口
prefix 指定log文件的前缀
suffix 指定log文件的后缀
timestamp 如果为true,则log文件名中要加入时间,如下例:localhost_log.2001-10-04.txt
Realm (表示存放用户名,密码及role的数据库):
className 指定Realm使用的类名,此类必须实现org.apache.catalina.Realm接口
Valve (功能与Logger差不多,其prefix和suffix属性解释和Logger 中的一样):
className 指定Valve使用的类名,如用org.apache.catalina.valves.AccessLogValve类可以记录应用程序的访问信息
directory 指定log文件存放的位置
pattern 有两个值,common方式记录远程主机名或ip地址,用户名,日期,第一行请求的字符串,HTTP响应代码,发送的字节数。combined方式比common方式记录的值更多

注意:
默认的server.xml中,Realm元素只设置了一个className属性,但此文件中也包含几个通过JDBC连接到数据库进行验证的示例(被注释掉了),通过Realm元素我们可以实现容器安全管理(Container Managed Security)。

还有一些元素,如Parameter,loader,你可以通过tomcat的文档获取这些元素的信息。

9.<CATALINA_HOME>/webapps: web应用的发布目录,把 java开发的web站点或war文件放入这个目录下就可以通过tomcat服务器访问了。
在绝大多数资料上,都只提到了conf/server.xml以及context下面的 WEB-INF/web.xml,但我发现,有时,在server.xml上面没有配置的内容,tomcat也运行着,后来发现,原来除了这两处配置外,还有一处重要的配置文件,

在TOMCAT_HOME/conf/Catalina/下面(Catalina是server.xml里的engine的名称),也是一些关键的配置文件,每个主机(server.xml里的Host),在这里有一个目录,每个主机(Host)里的一个context在该主机目录下有一个对应的xml文件,比如,根目录对应ROOT.xml,其它名为test的context对应test.xml。

TOMCAT_HOME/conf/Catalina/hostname/context1.xml 相当于在server.xml中的Catalina引擎下的hostname主机下配置context1WEB应用。在目录里配置,和在 server.xml里配置效果是一样的,Tomcat自带的admin,自动将所有context转到目录下配置,而不是集中在server.xml。
10、如何新建虚拟目录?
修改 Tomcat安装目录//conf//server.xml ,在下列行前
</Host>
</Engine>
添加下列行:
<Context path="/my" docBase="c://myjsp//test" debug="0" reloadable="true">
</Context>
表示增加虚拟目录 my,对应物理目录位置c://myjsp//test,若存在c://myjsp//test//hello.jsp,则下列地址可访问:
htpp://localhost:8080/my/hello.jsp
修改server.xml后,需要重新启动tomcat.

⑧ 如何将服务器中文件夹或磁盘映射到多台个人电脑实现共享

映射网络驱动器时,每次重启电脑需要映射,让人不厌其烦,后来想到制作一个批处理文件,并设置开机启动,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批处理文件命令:

Java代码

阅读全文

与服务器中间的文件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千锋python人工智能培训 浏览:853
合理的文件夹划分 浏览:256
十点读书app哪里下载 浏览:962
uu跑腿押金上app在哪里解约 浏览:35
华为如何将app移到桌面 浏览:597
阿里安卓面试算法题 浏览:705
语文知识手册pdf 浏览:841
为什么安卓手机oled屏很白很亮 浏览:252
如何找回iphone手机隐藏的app 浏览:21
linuxc多进程 浏览:649
android飞行游戏 浏览:965
数据挖掘常见算法 浏览:135
python单实例化 浏览:351
str中python 浏览:89
java的equals用法 浏览:845
奥维云服务器怎么开通 浏览:171
js取得服务器地址 浏览:812
起点中文网小说缓存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216
java疯狂讲义pdf 浏览:300
推有钱app在哪里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