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mol空气绝热压缩
1.可逆恒温,则内能不变,于是Q=-W,Q=恒压比热容乘以温差乘以物质的量,这样就求出来热量了,进而就求出来功了.
2.可逆绝热的话,就要用到绝热方程了.PV^R=常数.然后根据体积跟压强的数值可以直接求出功.
仅供参考
㈡ 绝热可逆压缩过程的功如何计算
自己来解决吧~\x0d在@叶苏 的提醒下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不妨把我的推导过程全部贴出来://没系统学过热力学,书是看来玩的.\x0d对于绝热可逆压缩过程,我们有:\x0d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绝热过程,可以有:\x0d因为不做非体积功,所以有:……①……②由于是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环境压力\x0d可以用系统压力来代替.\x0d又因为所以结合②式有:\x0d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整理,得:化简得到:……③按照@叶苏 的写法,令\x0d③式就可以改写并对始末状态之间进行积分:得到:于是就有: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④由①式得:……⑤将④式代入,可以得到:\x0d可以化简得到:\x0d将④式代入上式即得到结论:\x0d,其中代入数据即得\x0d——————————————————无耻的分割线————————————————————\x0d嘛……@杨垒 你的解决超简洁,超级棒~真不愧是hjy推荐的学霸~\x0d可惜我不懂得“\x0d”这个公式,不是物竞党,物理学得一塌糊涂>
㈢ 20摄氏度空气绝热瞬间压缩到40摄氏度,和压缩到100摄氏度,压缩比分别是多大请详细说明计算公式
T1=P2V2/。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空气压缩后的温度。
在空气不散热的情况下是一样的;T2,公式中的T1与T2表示的是热力学温度,或称为开氏温度:T=(t+273.15)K。其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换算关系式气体的温度、压力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式:P1V1/
㈣ 如何推导用压力比表示的绝热压缩过程容积功的表达式
如何推导用压力比表示的绝热压缩过程容积功的表达式
无余隙循环过程由压缩、排气、吸气过程组成.各部分对气体做功:
压缩:对-pdV从V1积分到V2
排气:p2V2
吸气:-p1V1
所以整个循环对气体做功:Ws=(对-pdV从V1积分到V2
)+ p2V2-p1V1=(对Vdp从p1积分到p2)-------(1)
上面的变换用到分部积分法,也可作图看出(围成的面积不变).
对于绝热压缩,有p1V1^γ=p2V2^γ=pV^γ(γ=Cp/Cv,绝热指数)
该关系可由理想状态方程pV=nRT、热力学第一定律(绝热:dU=δW)、Cp-Cv=R三者联立推出,这里不细说了.
最后将V=V1*(p1/p)^(1/γ)代入(1)式,积分得到
Ws=(γ/(γ-1))*p1V1*[(p2/p1)^( γ-1/γ)-1]
㈤ 绝热可逆压缩过程的功如何计算
自己来解决吧~ 在@叶苏 的提醒下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不妨把我的推导过程全部贴出来: //没系统学过热力学,书是看来玩的。 对于绝热可逆压缩过程,我们有: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绝热过程,可以有: 因为不做非体积功,所以有:……①……②由于是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环境压力 可以用系统压力来代替。 又因为所以结合②式有: 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整理,得:化简得到:……③按照@叶苏 的写法,令 ③式就可以改写并对始末状态之间进行积分:得到:于是就有: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④由①式得:……⑤将④式代入,可以得到: 可以化简得到: 将④式代入上式即得到结论: ,其中代入数据即得 ——————————————————无耻的分割线———————————————————— 嘛……@杨垒 你的解决超简洁,超级棒~~~真不愧是hjy推荐的学霸~~~~ 可惜我不懂得“ ”这个公式,不是物竞党,物理学得一塌糊涂> <……所以不要吐槽…… 我好像只知道有个东西叫做Joule定律:对于一定量、一定组成的理想气体 ,其全微分形式可以表述成为: 对两边在始末状态间积分,因此得到: 并且适用于所有过程……化简即得:又由于氢气是双原子分子,因此上式就成了: 也就是@杨垒 所说的公式,这样推导没错吧~可是还是要用微积分啊……当公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乱用知识是不太好的习惯哟~(虽然对于我而言,我知道是自己没学过,让学霸耻笑了,自动面壁………………) 顺便提请@杨垒 同学注意一下符号,热力学对符号很严谨的。
㈥ 绝热过程的三个公式是什么
PdV+VdP=nRdT、dQ=dU+dW=0、pV^(Cp/Cv)=const。
绝热过程是一个绝热体系的变化过程,绝热体系为和外界没有热量和粒子交换,但有其他形式的能量交换的体系,属于封闭体系的一种。
绝热过程有绝热压缩和绝热膨胀两种。常见的一个绝热过程的例子是绝热火焰温度,该温度是指在假定火焰燃烧时没有传递热量给外界的情况下所可能达到的温度。
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指任一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是在和周围环境之间没有热量交换或者没有质量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状态的变化。大气层中的许多重要现象都和绝热变化有关。例如,在大气层的下层通常存在着温度随高度而递减,主要就是由于空气绝热混合的结果。
导致水蒸汽凝结、云和雨形成的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的结果;晴朗的、干燥的天气通常是与空气下沉引起的增温变干作用有关。上升空气的降温作用和下沉空气的增温作用主要是由于空气的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的结果。
如果一个受到增温作用或降温作用的系统通过辐射和传导与周围发生热量交换,那么就称之为非绝热过程。
㈦ 气体反抗外压绝热压缩U等于多少
U=0
绝热可逆过程△S=0。可逆过程系统能回到起点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实际气体绝热可逆的方程还没有总结出来。
绝热Q不变,恒容没有非体积功,有△U=0。自发过程,△S大于零 ;△A, △G小于零。
绝热过程的热量交换为0,即q=0;
焓变指的是体系内能变化与做功之和。
气体是指无形状无体积的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气体是物质的一个态。气体与液体一样是流体:它可以流动,可变形。与液体不同的是气体可以被压缩。假如没有限制(容器或力场)的话,气体可以扩散,其体积不受限制。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运动。气态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动能比较高。 气体有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之分。气体形态可过通其体积、温度和其压强所影响。这几项要素构成了多项气体定律,而三者之间又可以互相影响。
㈧ 如何计算绝热后压缩气体温度
如果是理想气体,则可以按照理想气体的公式计算:
PV=RT
式中:P:理想气体的压力
V:气体的比容
R:理想气体常数
T:理想气体的绝对温度
具体采取的各项单位,请自行查阅有关理想气体的章节。因为本公式已将理想气体的压力、温度和比容的关系列明,所以,可以得到:
P1×V1/T1=P2×V2/T2
由此可知,压缩前后,理想气体的上述表征其状态的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压力是绝对压力,即表压+大气压力;温度是绝对温度K,即摄氏温标+273℃=绝对温度K。
㈨ 绝热压缩可逆轴功率的公式推导
绝热压缩可逆轴功率的公式推导
绝热可逆膨胀之后,系统温度降低,熵不变,焓值减少,减少地焓变等于工质的技术功。工质的技术功对于在热力学上讲的开口系来说,是工质动能、位能和工质对系统所做的功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