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
输送和压缩气体的设备统称为气体压送机械,其作用与液体输送设备颇为类似,都是把能量传递给流体,使流体流动。
气体压送机械可按其出口气体的压强或压缩比来分类。压送机械出口气体的压强也称为终压。压缩比是指压送机械出口与进口气体的绝对压强的比值。根据终压大致将压送机械分为:
通风机终压不大于15kPa(1500mm H20);
鼓风机终压为0.015~0.3MPa(0.15~3kgf/cm2),压缩比小于4;
压缩机终压在0.3MPa(3kgf/cm2)以上,压缩比大于4;
真空泵将低于大气压的气体从容器或设备内抽至大气中。
此外,压送机械按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又可分为离心式、往复式、旋转式和流体作用式。
一、离心通风机、鼓风机与离心压缩机
离心通风机、鼓风机及离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与离心泵相似,依靠叶轮的旋转运动,使气体获得能量,从而提高了压强。通风机通常为单级的,所产生的表压强低于15kPa(1500mm H2O),对气体起输送作用。鼓风机有单级亦有多级,产生的表压强低于3kgf/cm2,透平机都是多级的,产生的表压强高于3kgf/cm2,对气体都有较显着的压缩作用。
(一)离心通风机
离心通风机按所产生的风压不同,可分为:
低压离心通风机出口风压低于1kPa(100mm H2O);
中压离心通风机出口风压为1~3kPa(100~300mm H2O);
高压离心通风机出口风压为3~15kPa(300~1500mm H2O)。
1.离心通风机的结构
图2-21所示为低压离心通风机。离心通风机的结构和单级离心泵相似。它的机壳断面有方形和圆形两种。离心通风机的叶片数较离心泵多,而且不限于后弯叶片,也有前弯叶片。在中、低压离心通风机中,多采用前弯叶片,主要原因是由于要求压力不高。前弯叶片有利于提高风速,从而减少通风机的截面积,因而设备尺寸可较后弯时为小。但是,使用前弯叶片时,风机的效率低,能量损失较大。
图2-21离心通风机
1-机壳;2-叶轮;3-吸入口;4-排出口
2.离心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离心通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风量、风压、轴功率和效率。由于气体通过风机的压强变化较小,在风机内运动的气体可视为不可压缩,所以离心泵基本方程式亦可用来分析离心通风机的性能。
(1)风量风量是单位时间内从风机出口排出的气体体积,并以风机进口处气体的状态计,以Q表示,单位为m3/h。
(2)风压风压是单位体积的气体流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以ht表示,单位为J/m3=N/m2。由于ht的单位与压强的单位相同,故称为风压。既然是压强的单位,通常又用mmH2O来表示。
离心通风机的风压取决于风机的结构、叶轮尺寸、转速与进入风机的气体密度。
目前还不能用理论方法去精确计算离心通风机的风压,而是由实验测定。一般通过测量风机进、出口处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数据,按柏努利方程式来计算风压。
离心通风机对气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常以1m3气体作为基准。设风机进口为截面1-1′,出口为截面2-2′,根据以单位体积流体为基准的柏努利方程式可得离心通风机的风压为: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式中ρ及(z2-z1)值都比较小,(z2-z1)ρg可忽略;风机进、出口间管段很短,ρ∑hf1-2也可忽略;又当风机进口处与大气直接相连时,且截面1-1′位于风机进口外侧,则v1也可忽略,因此上式可简化为: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上式中(p2-p1)称为静风压,以hpt表示。
(3)轴功率与效率离心通风机的轴功率为: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式中N——轴功率(kW);
Q——风量(m3/s);
ht——风压(Nm/m3);
η——效率,因按全风压定出,故又称为全压效率。
风机的轴功率与被输送气体密度有关,风机性能参数表上所列出的轴功率均为实验条件下,即空气的密度为1.2kg/m3时的数值,若所输送的气体密度与此不同,可按下式进行换算,即: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式中N′——气体密度为ρ′时的轴功率(kW);
N——气体密度为1.2kg/m3时的轴功率(kW)。
离心通风机的特性曲线,如图2-22所示。表示某种型号通风机在一定转速下,风量Q与风压ht、静风压hpt、轴功率、效率η四者的关系。
图2-22离心通风机特性曲线示意图
3.离心通风机的选择
离心通风机的选择和离心泵的情况相类似,其选择步骤为:
(1)根据柏努利方程式,计算输送系统所需的风压ht。
(2)根据所输送气体的性质(如清洁空气、易燃、易爆或腐蚀气体以及含尘气体等)与风压范围,确定风机类型。若输送的是清洁空气,或与空气性质相近的气体,可选用一般类型的离心通风机,常用的有4-72型、8-18型和9-27型。前一类型属于低压通风机,后两类属于高压通风机。
(3)根据实际风量Q(以风机进口状态计)与实验条件下的风压ht,从风机样本或产品目录中的特性曲线或性能表选择合适的机号,选择原则与离心泵相同,不再详述。
每一类型的离心通风机又有各种不同直径的叶轮,因此离心通风机的型号是在类型之后又加机号,如4-72No.12。4-72表示类型,No.12表示机号,其中12表示叶轮直径为12cm。
(4)若所输送气体的密度大于1.2kg/m时,需按式(2-19)计算轴功率。
表2-4为国产部分风机的性能和用途。
(二)离心鼓风机和离心压缩机
离心鼓风机又称透平鼓风机,工作原理与离心通风机相同,可单级也可多级,多级的结构类似于多级离心泵。图2-23所示为一台五级离心鼓风机的示意图。气体由吸气口进入后,经过第一级的叶轮和导轮,然后转入第二级叶轮入口,再依次通过以后所有的叶轮和导轮,最后由排出口排出。
离心鼓风机的送气量大,但所产生的风压仍不高,出口表压强一般不超过0.3MPa(3kgf/cm3)。由于在离心鼓风机中,气体的压缩比不高,所以无需冷却装置,各级叶轮的直径也大体上相等。
离心压缩机常称透平压缩机,主要结构、工作原理都与离心鼓风机相似,只是离心压缩机的叶轮级数多,可在10级以上,转速较高,故能产生更高的压强。由于气体的压缩比较高,体积变化就比较大,温度升高也较显着。因此,离心压缩机常分成几段,叶轮直径与宽度逐段缩小,段与段之间设置中间冷却器,以免气体温度过高。
离心压缩机流量大,供气均匀,体积小,机体内易损部件少,可连续运转且安全可靠,维修方便,机体内无润滑油污染气体。所以,近年来除要求压强很高的情况以外,离心压缩机的应用日趋广泛。
表2-4常用风机性能范围和用途表
二、旋转鼓风机
目前应用最广的旋转鼓风机是罗茨鼓风机。
罗茨鼓风机的工作原理与齿轮泵相似。如图2-24所示。机壳内有两个特殊形状的转子,常为腰形,两转子之间、转子与机壳之间缝隙很小,使转子能自由转动而无过多的泄漏。两转子旋转方向相反,可使气体从机壳一侧吸入,而从另一侧排出。如改变转子的旋转方向时,则吸入口与排出口互换。
图2-23五级离心鼓风机示意图
罗茨鼓风机的风量和转速成正比,而且几乎不受出口强度变化的影响。罗茨鼓风机转速一定时,风量可保持大体不变,故称定容式鼓风机。这一类型鼓风机的输气量范围是2~500m3/min,出口表压强在80kPa(0.8kgf/cm2)以内,但在表压强为40kPa(0.4kgf/cm2)附近效率较高。
罗茨鼓风机的出口应安装气体稳压罐,并配置安全阀。一般采用回路支路调节流量。出口阀不能完全关闭。操作温度不能超过85℃,否则会引起转子受热膨胀,发生碰撞。
图2-24罗茨鼓风机
三、往复压缩机
往复压缩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与往复泵比较相近。主要部件有气缸、活塞、吸气阀和排气阀。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而将气体吸入和压出。
图2-25所示为立式单作用双缸压缩机,在机体内装有两个并联的气缸1,称为双缸,两个活塞2连于同一根曲轴5上。吸气阀4和排气阀3都在气缸的上部。气缸与活塞端面之间所组成的封闭容积是压缩机的工作容积。曲柄连杆机构推动活塞不断在气缸中作往复运动,使气缸通过吸气阀和排气阀的控制,循环地进行吸气-压缩-排气-膨胀过程,以达到提高气体压强的目的。气缸壁上装有散热翅片,使热量易于扩散。
图2-25立式单作用双缸压缩机
1-气缸体;2-活塞;3-排气阀;4-吸气阀;5-曲轴;6-连杆
(一)往复压缩机的工作过程
往复压缩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与往复泵虽相接近,但因往复压缩机所处理的是可压缩的气体,在压缩后气体的压强增大,体积缩小,温度升高,因此往复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与往复泵就有所不同,图2-26为单作用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当活塞运动至气缸的最左端(图中A点),压出行程结束。但因为机械结构上的原因,虽则活塞已达到行程的最左端,气缸左侧还有一些容积,称余隙容积。由于余隙的存在,吸入行程开始阶段为余隙内压强为p2的高压气体膨胀过程,直至气压降至吸入气压p1(图中B点)吸入活门才开启,压强为p1的气体被吸入缸内。在整个吸气过程中,压强基本保持不变,直至活塞移至最右端(图中C点),吸入行程结束。当活塞改向左移,压缩行程开始,吸入活门关闭,缸内气体被压缩,当缸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至稍高于p2(图中D点),排出活门开启,气体从缸体排出,直至活塞至最左端,排出过程结束。
由此可见,压缩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膨胀-吸入-压缩-排出等四个阶段组成。在图2-26的p-V坐标上为一封闭曲线,BC为吸入阶段,CD为压缩阶段,DA为排出阶段,而AB则为余隙气体的膨胀阶段。由于气缸余隙内有高压气体存在,因而使吸入气体量减少,增加动力消耗。故余隙不宜过大,一般余隙容积为活塞一次所扫过容积的3%~8%,此百分比又称余隙系数,以符号ε表示。
图2-26往复压缩机的工作过程
非金属矿产加工机械设备
式中Va——余隙容积;
Vc-Va——活塞扫过的容积。
当气体经压缩后体积缩小,压强增大,温度显着上升。为了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在操作上常使用段间冷却方法,以减少气体温度的上升,同时在气缸构造上设置空冷或水冷装置。
(二)往复压缩机的选用
往复压缩机的选用主要依据生产能力和排气压力(或压缩比)两个指标。生产能力通常用以进口状态下流量m3/min表示。排气压力(或称终压)是以Mpa表示。在实际选用时,首先应考虑所输送气体的特殊性质,选定压缩机的种类和压缩段数。然后根据压缩机按气缸的空间位置划分各类型的优缺点,选定压缩机的类型。压缩机的机种和型号选定以后,即可根据生产的需要,按照前述的生产能力和排气压力两个指标,由产品样本中,选定所需用的压缩机。
四、真空泵
从真空容器中抽气并加压排向大气的压缩机称为真空泵。真空泵的型式很多,现将常用的几种,简单介绍如下:
(一)往复真空泵
往复真空泵的基本结构和操作原理与往复压缩机相同,只是真空泵在低压下操作,气缸内外压差很小,所用阀门必须更加轻巧,启闭方便。另外,当所需达到的真空度较高时,如95%的真空度,则压缩比约为20。这样高的压缩比,余隙中残余气体对真空泵的抽气速率影响必然很大。为了减少余隙影响,在真空泵气缸两端之间设置一条平衡气道,在活塞排气终了时,使平衡气道短时间连通,余隙中残余气体从一侧流向另一侧,以降低残余气体的压力,减少余隙的影响。
(二)水环真空泵
如图2-27所示。外壳1内偏心地装有叶轮,其上有辐射状的叶片2。泵内约充有一半容积的水,当旋转时,形成水环3。水环具有液封的作用,与叶片之间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密封小室,当小室渐增时,气体从入口4吸入;当小室容积渐减时,气体由出口6排出。
水环真空泵可以造成的最高真空度为85kPa(0.85kgf/cm2)左右,也可以作鼓风机用,但所产生的表压强不超过0.1MPa(1kgf/cm2)。当被抽吸的气体不宜与水接触时,泵内可充以其他液体,所以又称液环真空泵。
图2-27水环式真空泵工作示意图
1-泵体;2-叶轮;3-水环;4-进气孔;5-工作室;6-排气孔;7-排气管;8-进气管;9-放空管;10-水箱;11-放水管道;12-控制阀
此类泵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与维修,由于旋转部分没有机械摩擦,使用寿命长,操作可靠。适用于抽吸含有液体的气体,尤其在抽吸有腐蚀性或爆炸性气体时更为合适。但效率很低,约为30%~50%,所能造成的真空度受液体温度所限制。
㈡ 压缩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压缩机工作原理
离心压缩机
离心压缩机是具有叶片的工作轮在压缩机的轴上旋转,进入工作轮的气体被叶片带着旋转,增加了动能(速度)和静压头(压力),然后出工作轮进入扩压器内,在扩压器中气体的速度转变为压力,进一步提高压力,经过压缩的气体再经弯道和回流器进入下一级叶轮进一步压缩至所需的压力。打个比方说:一般是由一台原动机(电机)带动一根轴,轴上装有有4个叶轮,就好象一根轴带了4个电扇,一个电扇的风传给了第二个电扇,又传给了另一个电扇,最后你感觉到风的力量很大一样。离心压缩机就是这样通过叶轮把气体的压力提高的。
㈢ 叶环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水环式真空泵/液环真空泵工作原理
水环真空泵(简称水环泵)是一种粗真空泵,它所能获得的极限真空为2000~4000Pa,串联大气喷射器可达270~670Pa。水环泵也可用作压缩机,称为水环式压缩机,是属于低压的压缩机,其压力范围为1~2×105Pa表压力。
水环泵最初用作自吸水泵,而后逐渐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矿山、轻工、医药及食品等许多工业部门。在工业生产的许多工艺过程中,如真空过滤、真空引水、真空送料、真空蒸发、真空浓缩、真空回潮和真空脱气等,水环泵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真空应用技术的飞跃发展,水环泵在粗真空获得方面一直被人们所重视。由于水环泵中气体压缩是等温的,故可抽除易燃、易爆的气体,此外还可抽除含尘、含水的气体,因此,水环泵应用日益增多。
在泵体中装有适量的水作为工作液。当叶轮按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水被叶轮抛向四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形成了一个决定于泵腔形状的近似于等厚度的封闭圆环。水环的下部分内表面恰好与叶轮轮毂相切,水环的上部内表面刚好与叶片顶端接触(实际上叶片在水环内有一定的插入深度)。此时叶轮轮毂与水环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空间,而这一空间又被叶轮分成和叶片数目相等的若干个小腔。如果以叶轮的下部0°为起点,那么叶轮在旋转前180°时小腔的容积由小变大,且与端面上的吸气口相通,此时气体被吸入,当吸气终了时小腔则与吸气口隔绝;当叶轮继续旋转时,小腔由大变小,使气体被压缩;当小腔与排气口相通时,气体便被排出泵外。
综上所述,水环泵是靠泵腔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因此它属于变容式真空泵。
罗茨泵的工作原理:
罗茨泵在泵腔内,有二个“8”字形的转子相互垂直地安装在一对平行轴上,由传动比为1的一对齿轮带动作彼此反向的同步旋转运动。在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可以实现高转速运行。由于罗茨泵是一种无内压缩的真空泵,通常压缩比很低,故高、中真空泵需要前级泵。罗茨泵的极限真空除取决于泵本身结构和制造精度外,还取决于前级泵的极限真空。为了提高泵的极限真空度,可将罗茨泵串联使用。
罗茨泵的工作原理与罗茨鼓风机相似。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出。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
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CG-17玻璃三级高真空油扩散泵工作原理
GG-17玻璃膨胀系数低,能更好地耐受很高的温度差变,故该泵比同型泵能受得起高温而且使用寿命也更长。该泵适用于电子工业,如电子管。显象管。X光管,以及半导体单晶硅的冶炼提纯,高沸点的油脂蒸馏提纯分离,日光灯,保温瓶高真空排气的仪器。
先由转动真空泵把系统抽到10-2Pa扩散泵油被加热沸腾,以高速从喷出的油蒸汽流不断将系统内气体分子带到泵的侧臂弯管球泡处集结,待气体密度达到机械真空泵的工作范围而被抽出,从而逐渐获得高真空。
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旋片式真空泵(简称旋片泵)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其工作压强范围为101325~1.33×10-2(Pa)属于低真空泵。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它高真空泵或超高真空泵的前级泵。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冶金、机械、军工、电子、化工、轻工、石油及医药等生产和科研部门。
旋片泵可以抽除密封容器中的干燥气体,若附有气镇装置,还可以抽除一定量的可凝性气体。但它不适于抽除含氧过高的,对金属有腐蚀性的、对泵油会起化学反应以及含有颗粒尘埃的气体。
旋片泵是真空技术中最基本的真空获得设备之一。旋片泵多为中小型泵。旋片泵有单级和双级两种。所谓双级,就是在结构上将两个单级泵串联起来。一般多做成双级的,以获得较高的真空度。
旋片泵的抽速与入口压强的关系规定如下:在入口压强为1333Pa、1.33Pa和1.33×10-1(Pa)下,其抽速值分别不得低于泵的名义抽速的95%、50%和20%。
旋片泵主要由泵体、转子、旋片、端盖、弹簧等组成。在旋片泵的腔内偏心地安装一个转子,转子外圆与泵腔内表面相切(二者有很小的间隙),转子槽内装有带弹簧的二个旋片。旋转时,靠离心力和弹簧的张力使旋片顶端与泵腔的内壁保持接触,转子旋转带动旋片沿泵腔内壁滑动。
两个旋片把转子、泵腔和两个端盖所围成的月牙形空间分隔成A、B、C三部分,当转子按箭头方向旋转时,与吸气口相通的空间A的容积是逐渐增大的,正处于吸气过程。而与排气口相通的空间C的容积是逐渐缩小的,正处于排气过程。居中的空间B的容积也是逐渐减小的,正处于压缩过程。由于空间A的容积是逐渐增大(即膨胀),气体压强降低,泵的入口处外部气体压强大于空间A内的压强,因此将气体吸入。当空间A与吸气口隔绝时,即转至空间B的位置,气体开始被压缩,容积逐渐缩小,最后与排气口相通。当被压缩气体超过排气压强时,排气阀被压缩气体推开,气体穿过油箱内的油层排至大气中。由泵的连续运转,达到连续抽气的目的。如果排出的气体通过气道而转入另一级(低真空级),由低真空级抽走,再经低真空级压缩后排至大气中,即组成了双级泵。这时总的压缩比由两级来负担,因而提高了极限真空度。
㈣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用在空压机上面主要是来调节空压机的起停状态,通过调节储气罐内的压力来让空压机停机休息,对机器有保养作用,在空压机工厂调试的时候,根据客户需要调节到指定压力,然后设定一个压差。
例如压缩机开始启动,向储气罐 打气,到压力10kg的时候,空压机停机或者卸载,当压力到7kg的时候空压机又开始启动,此间有一个压力差,这个过程就可以让压缩机休息一下,达到保护空压机的作用。
(4)叶片式泵通风机压缩机原理设计运行强度扩展阅读
制冷和空调行业中采用的压缩机有5大类型:往复式、螺杆式、回转式、涡旋式和离心式,其中往复式是小型和中型商用制冷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商用和工业系统。回转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家用和小容量商用空调装置,离心式压缩机则广泛用于大型楼宇的空调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压缩机
㈤ 叶片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螺旋叶片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当旋转活塞旋转时,螺旋叶片在其带动下绕气缸中心线旋转,并在活塞的螺旋槽内径向动。因此,从吸气侧吸入的气体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被推向排气侧,因为工作腔的容积减小,故腔内的气体被压缩,其压力逐渐升高,在达到一定压力后由排气口排出,完成压缩的
工作过程。
螺旋叶片式压缩机是一种效率高、噪声低,振动小的新型回转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圆筒形气缸、带有螺旋槽的旋转活塞和变螺距螺旋叶片。
㈥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一次吸油与排油。
双作用叶片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小。为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一般都取12或16。
叶片泵使用的注意事项:
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反。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
2、叶片泵装配的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㈦ 压缩机工作原理
压缩机工作原理简述
螺杆式单级压缩空压机是由一对相互平行齿合的阴阳转子(或称螺杆)在气缸内转动,使转子齿槽之间的空气不断地产生周期性的容积变化,空气则沿着转子轴线由吸入侧输送至输出侧,实现螺杆式空压机的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全过程。空压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阴转子的槽与阳转子的齿被主电机驱动而旋转。
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压缩机,使曲轴产生旋转运动,带动连杆使活塞产生往复运动,引起气缸容积变化。由于气缸内压力的变化,通过进气阀使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消声器)进入气缸,在压缩行程中,由于气缸容积的缩小,压缩空气经过排气阀的作用,经排气管,单向阀(止回阀)进入储气罐,当排气压力达到额定压力0.7MPa时由压力开关控制而自动停机。当储气罐压力降至0.5--0.6MPa时压力开关自动联接启动。
2.压缩机润滑油
2.1 旋叶式压缩机
每种型号的压缩机对润滑油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旋叶式压缩机的润滑油功能是润滑在压缩过程中滑入和滑出的叶片。润滑油也作为叶片与机架间的密封剂使用,使气体压缩成为可能。通常ISO68-150产品满足旋叶式压缩机的粘度要求。
2.2 往复式压缩机
往复式压缩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流出压力容量范围从1bar g至1000bar g(4)。往复式压缩机的油润滑汽缸,曲轴箱部件,线圈,活塞,阀门和装填杆。曲轴箱部件包括十字头轴承,十字接头,十字头导承和曲柄销。近来的制冷应用表明操作粘度小于10 cSt的ISO15润滑油可提供合适的润滑作用。然而,依靠气体分子量和流压操作,加工和碳氢化合物气体往复式压缩机的经典使用是ISO68-680产品。
在大多数往复式压缩机,一种流体作为润滑剂使用于所有部件。较小的往复式压缩机使用喷溅润滑油。较大的装置通常使用一种油泵系统以润滑上方的曲轴箱部件。一些大型设备使用两种不同的润滑油,一种用于汽缸而另一种用于其它需润滑的部件。由于汽缸润滑油须与气体共存,故必须与向下液流过程兼容。汽缸润滑油可设计成为特殊气体或操作条件提供润滑作用。(2)
2.3螺旋式压缩机
注满螺旋式压缩机通常使用压缩烃和生产气体,流压范围从1-25 bar g(5)。它们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改进压缩效率,低流出温度,高可靠性和由于简单的机械构造所致的较少维护。螺旋式气体压缩机必须具备几种功能。它们润滑轴承,在螺杆与机架之间提供足够的密封,移去压缩过程中的热量,冲去压缩机中的任何微粒以及保护系统免于腐蚀。较低的粘度限制是10-20cSt在对轴承的油供温度以及5cSt在流出条件下以确保合适的密封。上部的润滑油粘度取决于为轴承提供足够的润滑油的能力。典型的上部粘度限制是30-100cSt。通常ISO68-220润滑油满足螺旋式压缩机的粘度要求。准确的粘度级别依赖于操作条件和气流成分。
由于系统的闭环设计,合成产品特别适用于螺旋式压缩机(图表1)。润滑油与压缩气体进入分离器。分离的油经过一个油冷却器再回流入压缩机。在这个过程中润滑油的降解可导致如轴承故障,密封不够或腐蚀等压缩机问题。在许多应用中,合成压缩机润滑油的使用能造成有效的烃压缩和生产气体
离心压缩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两大部分组成。转子包括叶轮和轴。叶轮上有叶片,此外还有平衡盘和轴封的一部分。定子的主体是机壳(气缸),定子上还安排有扩压器、弯道、回流器、迸气管、排气管及部分轴封等。离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为,当叶轮高速旋转时,气体随着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气体被甩到后面的扩压器中去,而在叶轮处形成真空地带,这时外界的新鲜气体进入叶轮。叶轮不断旋转,气体不断地吸入并甩出,从而保持了气体的连续流动。
与往复式压缩机比较,离心式压缩机具有下述优点:1、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2、排气连续、均匀,不需要级间中间罐等装置;3、振动小,易损件少,不需要庞大而笨重的基础;4、除轴承外,机件内部不需润滑,省油,且不污染被压缩的气体;5、转速高;6、维修量小,调节方便。
离心式压缩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把原动机的能量传送给气体,使气体压力和速度提高,气体在压缩机内固定元件中将速度能转换为压力能。主要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气体进入离心式压缩机的叶轮后,在叶轮叶片的作用下,一边跟着叶轮作高速旋转,一边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叶轮出口流动,并受到叶轮的扩压作用,其压力能和动能均得到提高,气体进入扩压器后,动能又进一步转化为压力能,气体再通过弯道、回流器流入下一级叶轮进一步压缩,从而使气体压力达到工艺所需的要求。
㈧ 叶片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式水泵的工作原理是:
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产生作用力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由于离心泵的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叶片式水泵是用的最普遍的泵种。
㈨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工作原理是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
㈩ 泵和压缩机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简要说明下原理吧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
压缩机(compressor),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
(
吸热
)
的制冷循环。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24949.htm
http://ke..com/view/49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