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蜜蜂的发声器官是什么
事实上 现在共有两种说法
一个是蜜蜂是靠翅膀高速扇动发出声音的。这是传统观点。
但现在有了一种新说法,说是找到了发声器官:是蜜蜂的双翅根部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
look:
生物学界一直认为,蜜蜂没有发声器官,只能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但是,一位名叫聂利的小学生却用实验证明:“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不久前,在兰州市举行的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
《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聂利是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2001年秋,她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没有发声器官,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这样就产生了嗡嗡的声音。
2002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教材、科普读物和老师的讲解产生了怀疑,并开始对蜜蜂发声进行试验。她先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为了找到蜜蜂的发声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2. 蜜蜂是怎么发声的
蜜蜂没有发音器官,但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就会产生嗡嗡的声音。
例如:工蜂飞翔是胸腔中的中胸纵长肌和中胸垂直肌及其附着在中胸背板、中胸腹板、第二悬骨共同剧速振动产生的, 工蜂发声是它们共同振动的结果。
蜂的个头越大,振翅就越慢,发出的嗡嗡声就越低沉。这种振翅发声的现象并不是蜂类的“专利”,一些蝇类、甲壳虫和黄蜂也能在飞行中通过振翅发出嗡嗡声。
(2)蜜蜂果冻解压声音扩展阅读:
此外,有些蜂,比如大黄蜂,常在采蜜时振动它们的翅肌和胸部(它们身体的中间部分)。这样的振动,可以使花药中的花粉掉落在它们身上。当大黄蜂去采下一朵花时,身上的一部分花粉就会掉落在花上,从而完成授粉。
大黄蜂还会将剩下的花粉清理到它们后腿携带花粉的特殊结构中,带回蜂巢喂养幼虫。 当大黄蜂晃动花朵释放花粉的时候,“嗡嗡”的声音相当大。
而蜜蜂就不具备这种“嗡嗡授粉”的能力,它们采蜜的时候通常是静悄悄的。此外,有些植物的花适合于“嗡嗡授粉”的方式,譬如西红柿、青椒和蓝莓。
这些植物都将花粉贮藏在管状的花药内。当大黄蜂摇晃花朵时,花粉就从管状花药中掉落到蜂的身上。因此,大黄蜂给这些农作物授粉的效率要比蜜蜂高得多。
3. 蜂糖果冻怎么做 蜂糖果冻的做法
1、将喜欢的水果,切成小块,大约中指大小就可以了。
2、洗干净果冻脱模工具,晾干后,将切好的水果,分开放到脱模工具中。
3、将果冻粉倒入碗中。将开水倒进碗中,边倒水边用勺子搅拌,直到果冻粉全部溶解到水中。
4、加入砂糖或者蜂蜜,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继续搅拌,直到沙滩溶解。到这里开水温度下降,可添加开水进去,保证是液体状态。将搅拌好的果冻液体装模(装模好之后,将撒出来的轻轻的擦干净),将装模好的果冻,冷藏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
4. 蜜蜂的叫声
蜜蜂是有声音的,一种是由翅膀发出的‘呼呼’声;另一种是由蜜蜂正真体内发出的声:如蜜蜂在围王时或人为的挤压到蜜蜂个体时会发出一种频率很高、连续、刺耳的‘吱吱’声,其它蜜蜂闻之就会从四面八方快速向发声处集中围攻(犹如出事点);当意蜂遇到胡蜂、人为等敌害进攻蜂群时守卫蜂就会发出‘嗤嗤’声示警,箱内其它蜜蜂听到此音即拥出巢门加强守卫,而中蜂会集体振翅发出‘唰唰’的示威声。
5. 蜂箱内为什么发出唦唦声
在平常的情况下,蜂箱里应该是安安静静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蜂群里会出现唦唦声。有时候嗡鸣声是正常的,有时候是异常的,养蜂人必须要清楚明白。
蜜源期蜂群里出现嗡鸣声在大蜜源期,养蜂人可能会发现,蜂箱里经常出现嗡嗡声,特别是晚上,嗡鸣声格外大,同时有花蜜的味道飘出来。这种情况就是好事情了,证明花蜜进得多,蜜蜂在忙于酿造蜂蜜。工蜂把花蜜采集回来并不能成为蜂蜜,还得有工蜂反复酿造,混入消化酶,排除多余的水分才能成为合格的蜂蜜。花蜜中会含有较多的蔗糖,工蜂必须要混入消化酶,促使蔗糖传化成葡萄糖,蔗糖的含量必须要低于5%以下。工蜂在采集花蜜时会混入消化酶,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蔗糖含量太多必须要有工蜂再次混入消化酶才能完成转换,采蜜蜂把花蜜吐入蜂巢后,酿造蜂就会再次吸入花蜜混入消化酶,有时候会进行多次的反复吞吐,直到蔗糖含量合格为止。
而且花蜜的水分含量比较大,一般在40%~80%左右。酿造蜂必须要把多余的水分排除掉,使水分含量达到20%以下,才是合格的蜂蜜。可工蜂怎样才能把水分排出来呢?最主要的办法就是煽动翅膀,加快空气流通,让水分蒸发带走。所以蜂箱就会出现翅膀扇动的呼呼声,当然还有工蜂努力酿造的加油声,从箱外就能听到嗡鸣声的。
在大蜜源期,蜂箱里的嗡鸣声是好事情,证明进蜜多,工蜂在加劲儿酿造蜂蜜。
在非蜜源期蜂箱里出现嗡鸣声,基本上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逃蜂发生前蜂箱会出现嗡鸣声。逃蜂是养蜂人最担心的事情了,但发生时都会有预兆的,如果能及时发现,尽力阻止,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如果是自然分蜂飞逃,当王台快也成熟,工蜂会选择晴好的天气开始飞逃,一般在9:00~15:00之间发生。这是大量的工蜂停止采集活动,准备飞逃工蜂发生嗡鸣声,召唤更多的工蜂参与飞逃。分蜂飞逃在蜜源期和非蜜源期都可能发生,特征是蜂群突然出现嗡鸣,采集蜂减少,只有某箱蜂有声音。
这是养蜂人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就赶紧关闭巢门,阻止工蜂逃出。马上穿好防护服,准备喷水壶开箱查蜂。先对隔着纱盖使劲喷水,让蜂群静下来,再提脾查蜂寻找蜂王及王台。发现蜂王就用囚王笼囚禁,无论是老蜂王还是自然王都找出来。还要认真的寻找自然王台,把劣质的自然王台清除掉,把可以用的自然王分出来留着。只要不让蜂王逃出来,逃蜂就能阻止。哪怕已经跑出来的工蜂,把蜂王挂在蜂箱里,还会吸引回来的。
温度过高蜂箱里会出现嗡鸣声当气温超过三十几摄氏度的时候,蜂巢温度就会过高,工蜂就必须努力降低蜂巢温度。
工蜂降低蜂巢温度也是很辛苦的,除了大量采水挂在蜂箱壁蒸发带走热量,最主要的办法还是煽动翅膀加快空气流动散热。炎热时很多工蜂都必须参与降温,使劲扇动翅膀,嗡鸣声当然就会出现了。其中还有工蜂狂躁不安发出来的嗡嗡声。
炎热的季节养蜂人一定要想尽办法帮助蜂群降低蜂巢温度。把蜂箱放在阴凉舒适的地方,注意喂水洒水降温。温度高时别开箱查蜂,蜂箱尽量抬高点,不要让外面的热空气进入蜂箱。巢门口缩小,要打开透气窗加强通风透气。
敌害入侵蜂巢会出现嗡鸣声。蜜蜂的敌害很多的,也会想尽办法侵入蜂巢。如果巢门口开的过大,守卫蜂不足,让敌害侵入蜂箱,蜂群就会恐慌,同时青壮蜂会与敌害厮杀,就会出现嗡鸣声。
侵入蜂巢的敌害主要有鬼面蛾,小马蜂,螳螂和蚂蚁也会侵入蜂巢,如果不是太多,一般还不会让蜂群慌乱,过多就会异常了。如果是越冬期,老鼠也不会钻入蜂箱,偷蜜吃,咬杀结团休眠的工蜂。当安静的蜂群突然出现嗡鸣时,就要及时查看,是否有敌害侵入。
蜂群处于挨饿的恐慌会出现嗡鸣声。蜂群是“共产主义社会,坚持按需分配,各尽所能的原则”,工蜂共同为蜂群的发展而努力,一起酿造蜜糖。蜜糖会平均分配,分至最后一滴为止,蜜糖耗尽整群蜂一起饿死。当发现蜜糖匮乏时整个蜂群就处在慌乱中,会发出嗡鸣声。
在蜜粉源枯竭的时候,养蜂人一定要密切关注蜂群的饲料消耗情况,及早饲喂,避免蜂群处于挨饿的境地。特别是越冬期一定要储足蜜糖,防止蜂群饿死。平时要留心蜂群是否出现嗡嗡声,出现了就要及时开箱查看是不是蜂群挨饿了。
如果是越冬期就要加入蜜脾解救,不能再饲喂糖浆。如果不是越冬期,蜂群能正常采集,就可以用糖浆饲喂。一定要注意防止盗蜂发生,要在傍晚后饲喂,每次的量少一点,让蜜蜂及时采食是干净。
只要大家注意以上几点,了解蜂群出现嗡鸣声的正常和非正常现象,就能及时解决,避免损失了。养蜂人千万不能忽视蜂群的嗡鸣声,在特殊时期要经常巡视蜂场,听蜂群的动静。
6. 蜂王浆果冻状 辣嗓子
首先我要告诉你这是正常现象,蜂王浆就是这个味道,你要是不喜欢可以稍微加一些蜂蜜拌匀了再吃,接下来往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蜂王浆的知识:
蜂王浆(royal jelly),又名蜂皇浆、蜂乳,蜂王乳,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蜂王浆是高蛋白,并含有维生素B类和乙酰胆碱等。蜂王浆不能用开水或茶水冲服,并应该低温贮存。
蜂王浆: 性平,味甘、酸。入脾、肝、肾经。
化学成分
蜂王浆
蜂乳(蜂王浆与蜂蜜按比例调配食品,能有效延长王浆活性的保存时间)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l、维生素B2、丰富的叶酸、泛酸及肌醇。还有类似乙酰胆碱样物质,以及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生物激素等。 蜂王浆是一类组分相当复杂的蜂产品,它随着蜜蜂品种、年龄、季节、花粉植物的不同,其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其成份为:水份64.5-69.5%、粗蛋白11-14.5%、碳水化合物13-15%、脂类6.0%、矿物质0.4-2%、未确定物质2.84-3.0%。蜂王浆富含雌激素对与更年期妇女具有一定辅助治疗功效。 蛋白质约占蜂王浆干物质的50%,其中有2/3为清蛋白,1/3为球蛋白,蜂王浆中的蛋白质有12种以上,此外还有许多小肽类。 氨基酸约占蜂王浆干重的1.8%,人体中所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在蜂王浆中都有存在,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约占63%,目前在蜂王浆中已找到30多种氨基酸。 蜂王浆含有核酸,其中脱氧核糖核酸(DNA)201-223微克/克显重,核糖核酸3.9-4.9毫克/克显重。 蜂王浆中含有20%-30%(干重)的糖类,其中大致含果糖52%.葡萄糖45%、蔗糖1%、麦芽糖1%、龙胆二糖1%。 蜂王浆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特别丰富。另外主要有:硫胺素(B1)、核黄素(B2)、吡哆醇(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肌醇、维生素C、维生素D等,其中泛酸含量最高。 蜂王浆含有26种以上的脂肪酸,目前已被鉴定的有12种,它们是10-羟基-?-癸烯酸(10-HDA)、癸酸、壬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十四烷酸(肉豆蔻酸)、肉豆蔻脑酸、十六烷酸(棕榈酸)、十八烷酸、棕榈油酸、花生酸和亚油酸等,其中10-羟基-?-癸烯酸,含量在1.4%以上,由于自然界中只有蜂王浆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也把它称之为王浆酸。 蜂王浆含有9种固醇类化合物,目前已被鉴定出三种,它们是豆固醇、胆固醇和谷固醇。另外还含有矿物质,铁、铜、镁、锌、钾、钠等。
理化性质
新鲜蜂王浆为粘稠的浆状物,有光泽感、其颜色呈乳白色、浅黄色或微红色,颜色的差异与工蜂的饲料(主要是花粉)的色素有关。另外工蜂的日龄增加、蜂王浆保存时间过长,以及蜂王浆与空气接触时间过久而被氧化等因素,造成蜂王浆颜色加深。 蜂王浆具有一种典型的酚与酸的气味,味道酸、涩、略带辛辣,回味略甜。蜂王浆呈酸性,PH为3.9-4.1,酸度在32-54毫升1NNaOH/100克之间,它不溶于氯仿;部分溶于水、其余与水形成悬浊液;在酒精中部分溶解,部分沉淀;在浓盐或氢氧化钠中全部溶解。 蜂王浆对热极不稳定,在常温下放置一天,新鲜度明显下降,在130度左右失效。但在低温下很稳定,在-2度时可保存一年,在-18度时可保存数年不变。蜂王浆暴露在空气中,会起氧化、水解作用,光对蜂王浆有催化作用,对其醛基、酮基起还原作用。
适宜人群
1、体质虚弱、多病、衰老的老年人。 2、祛斑祛皱、滋润皮肤的女性。 3、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的上班一族。
7. 蜜蜂的叫声是什么
蜜蜂的叫声是嗡嗡嗡。
蜜蜂是一种十分活跃的小昆虫。无论是鲜花丛中,还是林中草地,到处都有它们那黄黑相问的身影,伴随着“嗡嗡嗡嗡”的声音。
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小黑点就是蜜蜂的发音器官。
蜜蜂没有叫声,人们听到蜜蜂发出的声音是由它翅膀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