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件处理 > 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

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

发布时间:2022-09-08 22:07:58

① 安徽出台12条举措,压减行政开支,具体举措都是些什么

具体举措如下:

1、严控办公经费

在开会的时候,原则上来讲,能够发文部署的工作尽量就不召开会议部署的形式,召开全域性工作的会议时,那么每个部门每年不要超过一次,领导身边的干部参加会议的不需要带着助手,充分的运用电视、电话以及网络视频等方式,召开网络会议,并且在原则上来讲,在单位内部会议室举行会议的时候,一定要降低会议成本,尽量不发放多余的文件袋以及笔记本等等公共用品,也以此来严格控制会议费。

② 怎样压缩三公经费

精简会议、改进会风。站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转作风,极力控制开会的次数、时间、人数,精简会议规模,要求做到会议期间不拉横幅、不摆水果、不递香烟、不沏茶叶的“四不”原则。

控制公务接待规模。对必要的公务接待进行事前申报,说明事由、来客人数,所有公务接待用餐一律从简安排,要求做到不上高档酒水、高档菜,严格控制陪餐人数,要求陪餐人数不超过来客人数的三分之一,有效的降低了公务接待费用,狠刹了吃喝风。

加强公车管理。对公车运行费用实行单列记账、专人负责,公车的维修、加油、保险和报废处理一律在“廉洁洪泽”测评系统进行申报、备案,如实登记上报公务车辆情况,节假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封存备案制度。

③ 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1、实行单独编制预算。目前,在财政预算中,预算科目设置的"类""款""项""目"四级指标中,"三公"支出并没有专门列。一般三公经费主要涉及两大块预算资金,一是基本公用经费支出,包括了单位零星开支的一般业务接待、小型会议经费、车辆交通经费,保障单位日常运行。二是特定的专项经费,有车辆购置经费,大型会议、公务活动等专项业务经费。从我区的实际的的运行和效果看,一般车辆专项购置经费由于与车辆编制挂钩,因此即使安排了购车经费,但无购车指标,年底预算调减,所以支出的情况与决算基本一致。但以各种专项业务活动名义支出的接待、会议、考察等经费,由于无具体的标准,造成部门随意性支出很大,会议过多过滥、发放纪念品、旅游、请客送礼等铺张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新科目体系设置尚未出台的条件下,可结合本地实际,在有关科目下设置明细,有必要对会议、接待这类的专项支出单独预算,防止变相隐藏于业务等其他项目中列支,为提高预算透明度提供保障。2、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的预算定额标准。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除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政策措施外,必须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的预算定额标准,并与公务卡的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党政机关出差会议定点饭店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控制部门随意性支出冲动,才能避免为形式上的零增长而做假账,才能使执法有理有据,有现实操作性。各部门人员数量不同,工作职能也不同,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近年的实际支出情况,拟定一定时期各类层次会议、接待费用、车辆运行等基本标准,并依据部门的业务性质差异,实行一定的分部门上下浮动比例,并公布于众,便于社会各界的监督。3、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三公经费的预算编制与支出监督管理既是财政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支出标准是三公经费预算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实际执行中就要精细化管理。为提高预算约束力、增强事中监控有效性和执法监管奠定基础,即对于人代会通过专项经费,实际执行时,预算单位仍需向财政业务部门申报并提交有关预算明细资料进行审核。特别对涉及会议、接待的支出,需说明地点、天数、人数、及用餐标准等,坚持财政预算审核先行,并强化费用结算管理,对超标准或没有预算的列支坚决予以纠正,扣减预算,并与下年度的预算挂钩。结合我区实行的区级出国经费预算及审核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的有效做法,对涉及全区性的原安排在各部门的各类会议、接待、公务活动等经费,也可试行统一归口预算和审核,这样有利于控制借会议之名的各类不合规支出和超标准支出,同时也便于监督管理。公务车辆经费,优先考虑公车改革,或在控制总量、细化配备更新标准基础上,实行定点保险维修加油,切实降低公务车辆运行经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第四十四条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各级工会建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各级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应当由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并且定期向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有权对经费使用情况提出意见。工会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的监督。

④ 中央政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不会影响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粮食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昨天公布“三公经费”账单。值得注意的是,住建部在公务接待费方面,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分别仅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

与其他中央部门动辄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接待费相比,住建部堪称节约。据记者统计,在已公布“三公经费”的各部门中,去年接待费最高的是中国科学院,达9995.5万元,其次为农业部,达3655.68万元,最低的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仅为5.84万元。

对于公务接待费的具体支出情况,住建部未予以详细说明。

据记者统计,截至昨天,98个中央部门已有33个部门晒出“三公经费”账单。

住建部 公务接待十分节约

住建部公布,去年“三公经费”实际发生额为708.1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440.2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241.84万元,公务接待费(含外事接待费)支出26.07万元。“三公经费”实际发生额均控制在全年预算指标内,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大幅低于预算数。

今年,财政部批复住建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757.4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427万元,比去年实际支出减少13.25万元;公务接待费(含外事接待费)预算13.95万元,比去年实际支出减少12.12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316.54万元,比去年实际支出增加74.70万元。住建部称,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增加,主要是由于部分车辆更新等原因。

纳入住建部“三公经费”预算的共包括13个单位。

人社部

人均费用并未公布

去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公经费”预算1863.49万元,实际支出1794.38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857.3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584.01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353.04万元,包括外事接待费支出217.7万元,国内公务接待费支出135.34万元。

今年“三公经费”预算1850.1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833.32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653.09万元、公务接待费363.75万元。

记者注意到,在人社部这张账单中,公布的数字相对比较“宏观”,并未公布去年公车的数量、每辆公车的运行维护费用、新车的采购数量等进一步的详细信息。出国(境)费有总支出,不过没有公布出国(境)的人次。外界难以据此账单推算其具体的公车运行维护费用,以及人均出国费用。

人社部使用“三公经费”的单位包括部机关各司局、25个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以及国家公务员局。

计生委

公车经费超出预算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去年“三公经费”支出927.2万元,今年预算数比去年减少3.76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最少,仅184.23万元。

去年,国家计生委因公出国(境)费支出470.54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93.7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62.96万元。除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车辆增加而增加运行费支出5.71万元外,其余两项支出均未超过当年预算。

今年,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数为956.4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494.0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84.23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78.25万元。

国家人口计生委预算中使用“三公经费”的单位共有6个。

⑤ 2019年中央三公经费管理办法,中央三公经费新规定

去年中央三公经费支出减逾12亿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昨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中央决算报告。报告显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实际支出58.8亿元,比预算少花12.7亿元,五年来减幅最大。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教育、科技、医疗等主要项目支出都没花完预算安排的资金,国防支出8082.8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公共安全支出2120.27亿元,超过预算3.4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58.8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2.7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减少3.5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减少5.28亿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减少3.87亿元。

这是国务院连续第五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1年6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0年中央财政决算时,首次将三公经费纳入报告。当年一些中央部门还首次公开本部门的三公预算。五年来,国务院一直履行“约法三章”,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总规模只减不增。从实际支出看,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比2010年少花近40亿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压缩最多达56.7%,公车费也砍掉近半。

相比之下,因公出国(境)经费五年来减少幅度较小,而且是唯一没有“连年递减”的项目,2011年、2012年均比2010年花得多,今年安排的预算执行数也比去年决算执行数多。对此,财政部预算司解释,主要是受出访任务增加、参加国际赛事等因素影响。

三公经费多少合适如何衡量?

专家建议能少花就少花,不能省还是不省

三公经费到底多少才是合适的,如何衡量?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一名委员表示,控制三公经费,有利于解决大吃大喝、公款消费、挥霍浪费等问题,但近年三公经费在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对三公经费应正视其正面作用。部门单位要运转,公职人员要履职,就会有开支,关键在于三公经费必须“编得有根据,花得有道理,用得有效率”,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云旗说,三公经费减到什么程度,科学标准就是职能与人均费用相匹配,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遵循节约原则,能少花就少花,不能省还是不省。

“关于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几乎每年审计都会有问题,但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问题?制度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是个别人的行为问题?”在审议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提出疑问。方新说,应将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用车与政府机关公务用车区分开,如中科院有1000多个野外台站,必须要有车,而且要有比较好的车,能不能列支到科研装备或业务用车?公务接待方面,中科院每年接待8000名外宾的费用,不单吃饭,国内旅费、住宿等包括在内,能不能将国际科技交流同一般的公务接待分开?

当前中央三公经费支出58.8亿,究竟是多是少?有专家指出,当前一些三公经费含在其他类目里,编制本身不够科学。赵云旗表示,从当前三公经费公开的情况看,公众不太容易了解一个部门多少人,办多少事情,很难评价或衡量三公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是否高效,只能希望政府经费越少越好,成为一个低成本的节约型政府,这种要求可以理解。目前有些地方已开始尝试晒出更细账本。如四川巴中市白庙乡公布每笔接待费的去向,细化到每顿宴请菜单,一些地区晒出三公经费的清单。目前中央及各地三公经费公开,一时还达不到很具体的程度,但应该向更公开透明的方向走,“公开得越细越好”。

;

⑥ 控制三公经费的意义

法律分析:三公经费的支出是导致行政运行成本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11年中央各部委率先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这对于推动地方各级政府的三公经费的公开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而且对于落实各级党政机关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带头厉行节约,加大三公经费减支力度,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密切党群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法律依据:《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以下简称“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事业成本,不断提高机关效能,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所产生的费用,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包括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包括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是指单位为执行公务和开展业务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中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等支出。

第三条 局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适用本规定。其中,事业单位包括参公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局属国有企业参照本规定执行。

⑦ 如何控制三公经费

一、建立合理的公务支出制度标准,改变当前公务支出无法可依,随意性大,无度滥用的现状
二、加大整治力度,对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查要形成常态化并保证落到实处
三、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和相关法律条例,对违规使用、超标准使用三公经费的经办人、单位负责领导严厉问责。
四、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五、设立举报热线,鼓励各界人士举报,举报人信息保密。举报有奖。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性

⑧ 三公消费的严控支出

要把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要求体现在2013年的预算编制中,同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
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倾斜。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要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规模,确保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强度。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好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发挥财政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优化税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为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中国将启动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并从2013年1月开始,选择部分中央部门和单位率先试点运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
根据改革方案,改革目标是完善和推广运用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信息共享,充分发挥财政票据“以票控费、以票促收”的作用,为构建规范、高效、科学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三公经费“负增长”是大势所趋。
三公经费数目正处于高位,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正在狠刹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这都为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提供了可能。
压缩三公经费是党政部门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消解公众对三公经费的疑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阅读全文

与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hp怎么跳转到电脑 浏览:413
如何在电脑上创建新网络连接服务器 浏览:61
c语言编译之后如何运行 浏览:566
mfc多线程编程视频 浏览:410
c编译的中文怎么写 浏览:91
单片机连接蜂鸣器电路 浏览:844
程序员买房前后对比照 浏览:988
cmdjava中文乱码 浏览:947
窗口app哪个好 浏览:731
xzforandroid 浏览:577
程序员那么可爱歌曲完整版 浏览:906
为什么购买pdf 浏览:45
操作系统代码编译 浏览:483
程序员东北大学 浏览:426
编译忽略空字符 浏览:117
多店铺阿里云服务器教程 浏览:378
单片机求初值 浏览:420
安卓机如何在电脑备份图片 浏览:925
ca证书加密机价格 浏览:798
天干地支年份算法 浏览: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