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无损压缩格式,顾名思义,就是毫无损失地将声音信号进行压缩的音频格式。常见的像MP3、WMA等格式都是有损压缩格式,相比于作为源的WAV文件,它们都有相当大程度的信号丢失,这也是它们能达到10%的压缩率的根本原因。而无损压缩格式,就好比用Zip或RAR这样的压缩软件去压缩音频信号,得到的压缩格式还原成WAV文件,和作为源的WAV文件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如果用Zip或RAR来压缩WAV文件的话,必须将压缩包解压后才能播放。而无损压缩格式则能直接通过播放软件实现实时播放,使用起来和MP3等有损格式一模一样。总而言之,无损压缩格式就是能在不牺牲任何音频信号的前提下,减少WAV文件体积的格式。
经常使用的无损压缩算法有 Shannon-Fano 编码,Huffman 编码,行程(Run-length)编码,LZW(Lempel-Ziv-Welch)编码和算术编码等。
Huffman 编码
该方法完全依据字符出现概率来构造异字头的平均长度最短的码字,有时称之为最佳编码,一般就叫做Huffman编码。它是统计独立信源能达到最小平均码长的编码方法。编码效率高 。
基本原理:
依据信源字符出现的概率大小来构造代码,对出现概率较大的信源字符,给予较短码长,而对于出现概率较小的信源字符,给予较长的码长,最后使得编码的平均码字最短。
编码步骤:
(1)初始化,根据符号概率的大小按由大到小顺序对符号进行排序。
(2)把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组成一个节点。
(3)重复步骤2。
(4)从根节点开始到相应于每个符号的“树叶”,从上到下标上“0”(上枝)或者“1”(下枝)至于哪个为“1”哪个为“0”则无关紧要,最后的结果仅仅是分配的代码不同,而代码的平均长度是相同的。
(5)从根节点开始顺着树枝到每个叶子分别写出每个符号的代码。
无损压缩算法有哪些
Huffman编码的注意点:
Huffman编码没有错误保护功能,如果码中有错误,则可能引起接下来的一连串译码错误。
Huffman编码是可变长编码,因此很难随意查找或调用中的文件内容。
Huffman依赖于信源的统计特性。 Huffman编码的每个码字都是整数:因此实际上平均码长很难达到信息熵的大小。
Huffman编码解码必须要有码表,如果消息数目很多,那么
② 数字图像的无损压缩是指
答案是A,解压后重建的图像与原始图像完全相同。
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原始数据,但是所损失的部分对理解原始图像的影响缩小,却换来了大得多的压缩比,即指使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有损压缩适用于重构信号不一定非要和原始信号完全相同的场合。
图像和声音的压缩(因为其中包含的数据往往多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听党系统所能接收的信息,丢掉一些数据而不至于对声音或者图像所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但可大大提高压缩比)。有损压缩广泛应用于语音,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压缩。
2、无损压缩格式则是利用数据的统计冗余进行压缩,可完全恢复原始数据而不引起任何失真,但压缩率是受到数据统计冗余度的理论限制,一般为2:1到5:1。
这类方法广泛用于文本数据,程序和特殊应用场合的图像数据(如指纹图像,医学图像等)的压缩。即指使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或者叫做还原,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无损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信号与原始信号完全致的场合。
③ 什么是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啊
什么是无损和有损压缩?
无损和有损压缩是: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是数码图像文件压缩的两种类型。无损压缩是对文件本身的压缩,和其它数据文件的压缩一样,是对文件的数据存储方式进行优化,采用某种算法表示重复的数据信息,文件可以完全还原,不会影响文件内容,对于数码图像而言,也就不会使图像细节有任何损失。
而有损压缩是对图像本身的改变,在保存图像时保留了较多的亮度信息,而将色相和色纯度的信息和周围的像素进行合并,合并的比例不同,压缩的比例也不同,由于信息量减少了,所以压缩比可以很高,图像质量也会相应的下降。
④ 图像压缩编码方法有哪几类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有损编码、无损编码或者分为变换编码、统计编码。
有损编码
有损编码又称为不可逆编码,是指对图像进行有损压缩,致使解码重新构造的图像与原始图像存在一定的失真,即丢失了了部分信息。由于允许一定的失真,这类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压缩比。有损压缩多用于数字电视、静止图像通信等领域。
无损编码
无损压缩又称可逆编码,是指解压后的还原图像与原始图像完全相同,没有任何信息的损失。这类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但所能达到的压缩比不高,常用于工业检测、医学图像、存档图像等领域的图像压缩中[15]。
预测编码
预测编码是利用图像信号在局部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高度相关性,以已经传出的近邻像素值作为参考,预测当前像素值,然后量化、编码预测误差。预测编码广泛应用于运动图像、视频编码如数字电视、视频电话中[ ]。
变换编码
变换编码是将空域中描述的图像数据经过某种正交变换(如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离散余弦变换DCT、离散小波变换DWT等)转换到另一个变换域(频率域)中进行描述,变换后的结果是一批变换系数,然后对这些变换系数进行编码处理,从而达到压缩图像数据的目的。
统计编码
统计编码也称为熵编码,它是一类根据信息熵原理进行的信息保持型变字长编码。编码时对出现概率高的事件(被编码的符号)用短码表示,对出现概率低的事件用长码表示。在目前图像编码国际标准中,常见的熵编码方法有哈夫曼(Huffman)编码和算术编码。
⑤ 无损压缩的概述
由于压缩比的限制,仅使用无损压缩方法是不可能解决图像和数字视频的存储和传输的所有问题.经常使用的无损压缩方法有 Shannon-Fano 编码,Huffman 编码,游程(Run-length)编码,LZW(Lempel-Ziv-Welch)编码和算术编码等。
所谓无损压缩格式,顾名思义,就是毫无损失地将声音信号进行压缩的音频格式。常见的像MP3、WMA等格式都是有损压缩格式,相比于作为源的WAV文件,它们都有相当大程度的信号丢失,这也是它们能达到10%的压缩率的根本原因。而无损压缩格式,就好比用Zip或RAR这样的压缩软件去压缩音频信号,得到的压缩格式还原成WAV文件,和作为源的WAV文件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如果用Zip或RAR来压缩WAV文件的话,必须将压缩包解压后才能播放。而无损压缩格式则能直接通过播放软件实现实时播放,使用起来和MP3等有损格式一模一样。总而言之,无损压缩格式就是能在不牺牲任何音频信号的前提下,减少WAV文件体积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