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双级压缩系统的制冷循环是怎样的
由于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蒸发温度只能达到-25℃左右,当生产上需要更低的蒸发温度时就必须使用双级压缩系统。其压缩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它是在低压级制冷压缩机与高压级制冷压缩机之间增设了中间冷却塔。中间冷却塔的作用是冷却低压级制冷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汽,使排管中的高压液体冷却。其制冷循环形式根据节流数和中间冷却的程度不同而异。可分为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和不完全中间冷却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两种。其中,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又分为二级节流和一级节流两种制冷压缩机循环。
双级压缩系统的制冷循环过程是:从高压储液桶出来的高压液体分为三路:一路去总调节站,供给温度较高的系统;另一路经节流膨胀后送到中间冷却塔,以冷却低压级排出的过热氨蒸汽和排管中的高压液体;另一路进入中间冷却塔的蛇形排管,在中间冷却塔中被冷却后节流,供给蒸发温度较低的系统使用。氨油分离器是为了减少润滑油在中间冷却塔对蛇形排管的污染,以保持蛇形排管的传热系数处于正常状态。
B. 什么叫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制冷循环示意图
从高压储液桶出来的高压液体分为三路:
一路去总调节站,供给温度较高的系统。
另一路经节流膨胀后送到中间冷却塔,以冷却低压级排出的过热氨蒸汽和排管中的高压液体。
最后一路进入中间冷却塔的蛇形排管,在中间冷却塔中被冷却后节流,供给蒸发温度较低的系统使用。氨油分离器是为了减少润滑油在中间冷却塔对蛇形排管的污染,以保持蛇形排管的传热系数处于正常状态。
C. 双级压缩机是怎样的工作原理
机内有低压级和高压级组成的双级压缩。按压缩机的排气量分配,低压级约占70%,高压级约占30%,形成3:1或2:1的排气比。
先由低压级从蒸发器吸气压缩成中间压力排入中间冷却器(中冷器)由节流的液氟冷却,再由高压级从中冷器吸入压缩至冷凝压力(高压压力)排入冷凝器冷却。这就是它的压缩原理(过程),央视的广告的动画图就可清楚地看出,压缩机的两边都有一只小筒,左边大的是低压级吸气分离筒;右边小的是高压级的中冷器(筒),运转中两边都往压缩机里进气。
最大的特点(优点)就是克服了传统的一级压缩的压缩比过大,在炎热的气温下和寒冷的气温下运转不正常,甚至无法运转的弊病。双级压缩既能克服和改变这种缺陷。
(3)双级压缩氨制冷扩展阅读:
单机双级压缩机编辑
1.扳动飞轮或联轴器2-3圈,检查压缩机是否正常,然后开启高、低压气缸的排出阀,再启动电机。
2.慢慢打开高压缸的吸入阀,如发出有液击声时,应迅速关闭吸入阀,检查中间冷却器的液面情况,待正常后再慢慢打开吸入阀。高压缸运转时,应注意高压缸排气压力不得超过1.5MPa。
3.当中间压力降至0.1MPa时,将能量调节阀逐级调至正常工作位置,同时根据电机的正常电流负荷,慢慢打开低压缸的吸入阀。如发现有液击声时,应迅速关闭吸入阀,检查循环贮液桶或氨液分离器的液面,待调整正常后,再慢慢打开低压缸的吸入阀,注意中间压力不得超过0.4MPa,电流负荷不得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
4.当高压缸排气温度达到60℃时,应向中间冷却器供液。
5.根据库房负荷情况,适当开启有关供液阀,如用氨泵供液,按照氨泵操作步骤启动氨泵。
D. 请教双级氨制冷压缩机中间冷却器什么作用,冷却什么,介质由哪到哪
1,压缩机内部磨损严重,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要知道压缩机在空调系统中可起这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压缩和输送冷气,这就造成了压缩机会长期处于高速旋转的状态,所以这也是导致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之一。
2,检查一下看是不是制冷剂有泄漏的地方,没有冷气压缩或输送那么当然不会工作了。
3,电路系统故障导致汽车空调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也非常常见,可以检查一下电路是否通顺,检查温度传感器电磁阀。
4,由于空调压缩机控制线路的插头产生松动,造成接触不良,使供给电磁线圈的电压下降、电流不稳,导致空调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有时接合有时分离,如此长时间工作,必将烧坏离合器和电磁线圈。
望采纳
E. 请教双级氨制冷压缩机中间冷却器什么作用,冷却什么,介质由哪到哪
你好!
中间冷却器要是起冷却高压气体和高压液体的作用的!
中冷器重的筒内部走的是一级高压蒸汽,经冷却后到高压级压缩机进气口!盘管内走的是高压液体一部分节流加压冷却另一部分没有节流的液体使之过冷,输送到气液分离器中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F. 氨机的制冷原理及结构、操作方法
氨机的制冷过程,是在氨压缩机、冷却器、调节阀、蒸发器等组成的循环密闭系统中进行,氨液通过调节阀降低压力进人蒸发器后,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而蒸发,使介质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蒸发的氨气被压缩机吸 回,经压缩排人冷却器,使氨气降温凝为氨液,然后,通过调节阀再进人蒸 发器蒸发,如此反复循环达到制冷的目的。
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 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 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它们之间用 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 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 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 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氨在系统 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 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以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为例,完 成一次制冷循环,氨必须依次通过低级氨压机、一级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高级氨压机、二级油分 离器、冷凝器、储氨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调节站、蒸发器、再回到低级氨压缩机,这样才完成 一次循环,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
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的作 用进行冷热交换,完成制冷的过程。
G. 制冷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很高兴智云制冷为你解答:
制冷系统中,单级制冷系统用于低蒸发温度时,压缩比增大;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是将压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来自蒸发器的低压气体(压力为 P0)先经过低压级压缩机压缩至中间压力(Pm),经过中间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压缩到冷凝压力(Pk)排入到冷凝器中。两个阶段的压缩比各自都保持在10以内;
H. 根据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图,写明制冷系统需要安装安全阀的部位,以及每处安全阀的起跳压力,安全阀排
制冷系统安装安全阀的部位分别为中间冷却器、油氨分离器、冷凝器、高压贮液器、蒸发器、低压循环器的容器顶部。中间冷却器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为0.6MPa、油氨分离器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为1.6MPa、冷凝器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为1.85MPa、高压贮液器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为1.85MPa、蒸发器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为1.25MPa、低压循环器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为1.25MPa。
安全阀排气管道的安装原则:(1)排气管应尽可能设计成垂直方向,其口径应不小于安全阀出口口径,若多个安全阀用排气总管时,总管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各泄放装置泄放口截面积总和。(2)当排气管中有易爆介质排放时,应根据相应的规范要求采取装设阻火器等措施,以防止回火的危险。(3)在排气管的适当部位开设排泄孔,用于防止雨及冷凝液等积聚在排气管内。
I. 什么叫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两级压缩(或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是在单级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压缩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压力为Po)先进入低压级压缩机(或低压缸),在其中压缩到中间压力Pm,经过中间冷却后再进入高压级压缩机(或高压缸),将其压缩到冷凝压力Px排入冷凝器中。这样,可使各级压力比适中,由于经过中间冷却,又可使压缩机的耗功减少,可靠性、经济性均有所提高。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按中间冷却方式可分为中间完全冷却循环与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按节流方式又可分为一级节流循环和两级节流循环,所谓中间完全冷却是指将低压级的排气冷却到中间压力下的饱和蒸汽。如果低压级排气虽经冷却,但并未冷到饱和蒸汽状态时,称为中间不完全冷却。如果将高压液体先从冷凝压力Pk节流到中间压力Pm,然后再由Pm节流降压至蒸发压力Po,则称为两级节流循环。如果制冷剂液体由冷凝压力Pk直接节流至蒸发压力Po,则称为一级节流循环。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中间冷却方式与制冷剂的种类有关,如在氨两级制冷压缩机中,一般都采用中间完全冷却循环;而在氟利昂两级制冷压缩机中,大多采用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这是因为氟利昂制冷剂的绝热指数比氨小,对排气温度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