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蓝光是4K片源吗
蓝光电影是用蓝光盘片承载的电影视频,一般分辨率为1080P或1080i,仅有少数数字电影视频具有4K分辨率。
4K数字电影是指分辨率为4096×2160的数字电影,即横向有4千个像素点,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数字电影。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数字电影是2K的,分辨率为2048×1080,还有部分数字电影是1.3K(1280×1024)的,而所谓有农村电影放映的是0.8K(1024×768)的。真正意义上的4K电影由4K摄像机拍摄,用4K放映机放映。还有的4K电影是由35mm胶片拍摄的,再转成4K的数字格式。由于以往的胶片电影的分辨率与4K大致相当或者会略好,故转录之后也能保证电影的清晰度。
② 电视清晰度已经到了4K、8K,下一步会不会到16K、32K需要多长时间
我2004年开始玩1080P,目前手头上包括1080和2160的资源是337600G多点。2004年为了玩高清,花了700多买了当时第一个杀到700以内的三星552DVD刻录机,开始了我的REMUX分割光盘之旅,买的三菱樱花,五彩樱花,五彩威宝刻录盘超过6000张,仅分割的电影remux就有4300多张,几乎那时候所有的零花钱都用在了这个上面,后来,大容量硬盘考试普及,320G开始一步步到500G,当我拥有第20块超过500g的硬盘的时候,事实告诉我,高清还没普及,那是2008年。大家还在为1.7G左右的RMVB资源的清晰度津津乐道。奥运会是1080i转播的,但是也没有多少人看到高清的吧。印象中2010年开始,大家才对高清有了解吧,这是在央视成立了好几个高清频道以后才有的。其实这些电视节目都是1080i逐行扫描。2010年我在chd上下载了第一个4k视频,不是H265压缩的,是源码的蜘蛛侠3,792G记得2013年后才有从264上升级的265压缩协议,才使得4K的容量从3位数的大小减到60G左右。然后视频网站的升级带领大家进入所谓的1080P时代也是2015年以后了,那些所谓的4k都是假的。原盘的4k都是m2ts的,用mkvgui重编码,去掉了牛逼的dts-x或者truehdatmos,把码率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才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视频网站上的片子。虽然4k,8k电视机发展相当快,但是片源是个大问题,网络片源你就别指望了大多数都是假的,内站的真资源,硬盘也吃不消,试想一下,现在性价比比较高的8T硬盘,一个1200不到,可以存大概120个4k原盘,民用最大到12T有多少人会去买?普及一说,还早的很。
受限于多方面的因素,高清电视从上市到普及的时间是比较漫长的,当年1080p电视从开始到普及也用了五六年的时间,而4K电视从2014年-2015年开始大规模上市后,直到今天4K电视的用户渗透率最多只有40%左右,距离真正普及还有很远的距离。
电视作为人们客厅使用的大型家电,主流尺寸从十多年前的40寸左右一直发展到现在的50寸以上,对于这个尺寸的电视而言,1080P分辨率还是远远称不上细腻,因为你即使面对办公桌前的24寸1080p显示器都可以明显的看到颗粒感,更别说40寸以上的电视了。然而在电视分辨率进化到4K以后,相比1080p提高了四倍,这个清晰度可以说已经让人比较满意了,至少对于主流40-60寸电视的用户来看,4K电视已经几乎清晰到极致。
当然,受限于电视节目和网络带宽,国内4K电视除了观看专门下载的4K影视资源以外还无用武之地,而且网络上的4K资源也远远称不上丰富,也就是说现在硬件到位了,但是内容上还欠缺很多,这也是4K电视普及速度不如预期的一大原因,真正影响4K电视普及的一大关键在于现有的1080p电视的更新换代,预计4K电视能像1080p电视那样走进千家万户也得是2020年以后的事。
4K完了就是8K,而且8K在技术指标上相比4K是全方位的提升,如果在未来60寸乃至更大的电视上8K分辨率就能展现出优势,只是目前8K电视的成本和生产难度偏高,没有个十年难以进入主流用户的家中,至于16K乃至32K,我认为到了那个时代电视的显示原理会发生质的变化了,不会再有传统分辨率的说法了。
2K1080P大约200万像素,目前电影摄像机很多还是这个分辨率。不过主流的大电影公司已经逐步开始用4K摄像机拍摄电影。大家的争论集中在存储,其实普马更高规格的8K最难的还是在摄制(主要是后期编辑)。8K达到3200万像素,相比较我们经过H.265压缩编码的消费端视频来说,电影母带的视频容量还要大得多。如果不是H.265代替H.264的话,现在的消费端UHD蓝光原盘都要差不多200G,想象一下,把几百上千小时的视频剪辑成2小时,对电脑剪辑平台的要求有多高。特别如李安120帧+4K+3D这种片子,其制作难度无法想象。至于16K,那要1亿多像素,暂没有展望的空间。
小云认为视频清晰度从720p到1080p,再到2K、4K甚至8K,从消费类电子到专业显示,从移动端到大屏幕,新旧更迭、此消彼长, 人们一直追求的是看的更远、看得更清晰 ,不然也不会发明天文望远镜了。但是也有专家称, 8K分辨率已经是人眼辨别的极限,再大的分辨率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分辨率的提升所带来的对周边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也难以达到。
视频分辨率是用于度量图像内像素多少的一个参数。 我们常见的视频分辨率包括720P、1080P、2K、4K、8K,甚至10k、16K、32k等。
例如:索尼在东京以南横滨的资生堂门店前,安装了一块宽达63英尺(19.2米)的16K屏幕。
日本横滨资生堂前的16k大屏
例如:麦迪逊广场花园集团(Madison Square Garden group),在伦敦东区准备建设一个新的音乐和 娱乐 场所大屏幕。如果MSG Sphere的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能得到伦敦市长的批准,那么它将是“世界上最大和分辨率最高的LED屏幕”,这块屏幕的分辨率达到了32K。 艺术家对新舞台的想象
未来16k、32k更加清晰的视频分辨率的价值在于将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 超高清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依托16k、32k视频显示器开展的视屏会议。意味着人们能更好的使用高清视频通信进行协作办公。
基于在线的视频协作,企业等组织机构能实时、高效的沟通,打破企业经营者与员工、上司与部下之间的壁垒,构筑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 ,推动组织内部发自内心地相互认同、尊重,对于企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应邀回答问题。
电视的清晰度已经到了4K、8K,但是也就是基本这样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再向下一代演进了。
想推动消费升级的是电视机厂家,但是他们往往都没有制作节目的能力,在最开始4K电视出来的时候,节目就成了制约用户购买4K电视最大的问题。
有了屠龙刀,满世界却找不到龙还是比较尴尬的。
正是不断的带宽增加,才能满足4K节目传输的带宽。按照现在的H.265的压缩比,大概需要40M的带宽才可以传输4K节目。
而现在广电系在5G时代,开始打算用4K/8K的高清视频节目来打开自己的运营商之路,在这个大背景下,广电系将慢慢提供4K,未来会提供8K的节目,也可以推进8K电视的产业链。
不过,后续的应用暂时也没有看到,5G时代4K/8K节目也就差不多了,没有需求,16K的电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了。
总而言之,个人认为在5G时代,将是4K/8K全面推广的时代,后续的16K,暂时还没有看到有出现的时间点,8K电视也差不多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屏幕尺寸跟分辨率成比例增加,8K应该是用在七十五以上尺寸才有点意义。七十五以下讲什么8K都没有意义,人眼分辨也有极限的,现在我们用的4K在40吋以下也没什么用,32的也很少2k的1080P的。如果说要什么16K,32k肯定屏在150-200吋,那需要多大房子才能放得下。建议理性对待,不要被厂家的营销忽悠数字,买合理的适合自己用的才是王道。目前中国的房价及住房条件,以及整个显示产业的成熟度来说家用4K是最成熟的了。
当年初看psp的画质就已经觉得惊为天人了,之后苹果的Retina屏幕直接就颠覆了我的认知。再后来索尼的4k手机,已经达到便携设备的分辨率极限了。
只是这一代代的提高,我反而越来越没有激情去追求了。以前我用800×600的显示器玩红警2,满屏幕的颗粒,但是可以一玩一下午,天启,飞艇,光棱,谭雅,乐此不疲。也曾用1024×768的显示器玩最低特效的魔兽世界,那时候最想体验一下特效全开的魔兽世界到底是怎样的美丽世界?很想看看纳格兰最美的草原和地狱火半岛的天空。
现在坐在电脑前,唯一还有时间玩的只剩lol和绝地求生了,虽然开着极致的特效,用着很好的外设,但是我得到的快乐一分都没有增加,也再不能让我体验到那一个夏日抱着西瓜畅玩毁灭战士与雷电2的午后了。
其实电视这个16k,32k研发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什么,网络传输速度和硬盘存储大小。
一部蓝光高清720p的电影一般都是10个g左右,1080p蓝光都在30-40g。2k,4k都不想说了。哪家能够承受这种传输速度?等到ipv6协议正式商用时候,基本上我们看的电影都会成为2k以上的分辨率了
说实话,电视清晰度到了4K已经足够,清晰度太高未必对我们欣赏影视有好处,有些演员,在480、720下看上去尚可,到了1080和4K就原形毕露,之前的好感荡然无存了。窃以为,绝大多数演员是不希望电视的清晰度整的那么高的,作为观众,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当然,用于科学研究另当别论。
③ 下载了4K的蓝光原盘每部电影80G,要用什么电脑配置才流畅
一群菜鸟乱出注意。
你要播放4K流畅,核心是硬件解码支持。如果硬件解码支持,100多的电视盒都能流畅播放4K,一堆卖电脑的还各种配置瞎起哄。
直接上大招
英特尔核显编码支持
A卡包括核显
N卡
不管你买啥u,啥显卡,核心是他支持硬件解码4K就行,最好是也支持4K 10 bit,支持8K,那就能用很久了!
网上蓝光资源基本都是采用h265压缩的,mkv或iso封装的,所以得选支持h265编码的硬件。
你可以看一下自己U和显卡型号,看支持不支持硬解,如果支持的话播放还卡,那就是你软件问题,换个播放器,打开硬件加速就行。
直接搜U型号,看核显类型。独显的话,至少得图上面以上的都应该没问题。
其实如果你是比较新的电脑,譬如这2年配的,只要不是E3神教那种,正常的U带核显的都支持硬解4K,N卡950以后架构基本都没问题,然后就是打开软件的硬件解码就行。
补充一点:如果是win10系统,最好在商店里面搜索 HEVC,安装下HEVC播放插件,这样自带的播放器都能硬解h265的编码。
如果还想高端一点,支持杜比视界,那就win10商店,再安装杜比视界的插件,这样可以支持HDR视频播放。
(HEVC有一个免费的和一个收费的,注意选择免费那个安装就行,杜比视界以前可以安装,现在有时候会限制区域)
说一下我自己攒的用电脑完美播放
4K+HDR7.1家庭影院的配置啊:
电脑是差不多四年多之前装的,最近又升级了,现在的配置是cpu i5 9600k;显卡英伟达960,这个有点老但这是900系列唯一支持4k HDR的。内存8g。用显卡hdmi输出到我的功放,注意所有hdmi线必须是2.0以上版本的,否则不能传输hdr信号。功放的hdmi输出到电视的hdmi接口,注意一定是能硬解hdr的电视,当然也必须是支持hdr2.0以上。我的功放是安桥TX-RN555功放,当时在网上淘的港行,比国行便宜了1500多。主音箱是1300块淘的JBL二手音箱,8寸低音单元。中置、左右、后置低音炮都是漫步者的书架无源音箱,10寸低音炮。电视是tcl一款65寸曲面全生态hdr 4k电视,具体型号不记得了。最后说播放软件,我用的是最新的PowerDVD19,完美播放80g左右的4k HDR原盘。我现在20多T的硬盘专门收藏4K HDR蓝光原盘电影。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能回答您的提问倍感荣幸;
首先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关于电脑是否能流畅播放4K视频,主要取决于电脑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电脑的核心CPU,支持4K解码的显卡,RAM大小,硬盘的读写速度,以及4K的显示器 ; 软件:支持软件解码4K视频的播放器;
如果满足以上条件即可流畅播放4K电影,那么我们就从硬件和软件方面逐一讲解吧。
CPU:作为电脑的大脑核心部件,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有英特尔和AMD主流CPU,Intel推荐i5以上的4核处理器,从您的提问来看,您的电脑应该能满足这个条件;
显卡:推荐Intel 、华硕、七彩虹等品牌
RAM:建议8GB以上,推荐金士顿,海力士等品牌;
硬盘:机械硬盘7200R 考虑你下载是4K资源,容量推荐1T以上,还有一种解决方案是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的方案;固态硬盘250G以上,根据自身预算可以增加;硬盘推荐三星、希捷、西部数据等品牌;
显示器:因为您是想观看4K视频,想达到最好的视觉体验最好是用4K显示器,显示器相对比较便宜,几百块-几千块选择空间很大,您也可以买个4K电视当显示器使用;
软件:当硬件已经满足条件后,那就需要找个强大的4K播放软件,我自己使用两款播放器:Potplayer播放器 和KMPlayer;两款播放器都自带4K视频解码工具,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如果您是4K电影发烧友,还是建议您购买4K播放器,支持原生态的4K资源,让您视觉体验HDR技术的魅力,HDR10与Dolby Vision;
同时我也是个4K电影发烧友,欢迎各位影迷留言交流电影资源;
以下是我的电脑配置,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要播放4K电影。那对电脑得配置就要求高了,要高分辨率得显示器。运行速度更快得CPU,好的显卡,还有速度更快得固态硬盘,最后还要能解析4K电影得播放器才能流畅播放
有4k原盘了,还用电脑看?真浪费了你下的原盘了。用硬盘播放器,要带蓝光导航的,当然要支持4k。外加功放音响电视!
4k解码有两个方面硬解和软解,硬件处理器要求不需要太高端,显卡必须要有输出4k画质接口,DP1.2的接口可以输出4k60帧,4k蓝光原盘电影帧数大部分都是23帧左右,最好用AMD的显卡,RX560以上,因为A卡有插帧技术需要个显示器配合可以到60帧,N卡GTX960以上都可以,处理器4核以上就行,主频不要低于3.0GHz。影响观影体验最直接的是显示器,好的显示器比主机贵。电影的画面比例21:9所以显示器最好也选21:9,目前而言21:9分辨率没有达到4k级3840 2160为4k大部分21:9的显示器都是3440 1440是2k级,最好的观影体验是IMAX,有条件上4k投影仪,没条件的显示器就行了!
想看4K电影的话其实入门门槛也不高,主流酷睿i5和锐龙5级别的CPU足以胜任,内存8G也没问题,硬盘方面是固态硬盘最好,机械硬盘也没问题,关键还是容量够用,显卡是近几年的比如GTX10系或者RX400/500系也基本能支持4K视频加速,达到这样的配置流畅播放大部分4K电影是没问题的。
但是同样叫4K电影,高码率和低码率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如果是低码率4K视频,别说电脑了,就算是千元级别的手机都能流畅播放,但是如果是高码率4K视频,恐怕就得上至少6核高频处理器,和支持全硬件加速的显卡才行,另外,如果你是播放4K原盘的的话,还必须有一台专门的4K播放器才行。
硬件够了,显示设备也不能少,虽说1080p显示器都能看4K视频,但是总归会损失很多画面细节,无法真正感受到4K视频的震撼,所以一台4K显示器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最好还是一台支持分区背光和HDR4K电视,比如索尼和三星的高端电视,看4K电影就有非常震撼的体验。
我的i58400处理器,集成显卡都可以放,但是话说回来,电脑上看4k真的有意义吗?我在55寸电视上放都感觉和2k差别不大。
我的配置是洋垃圾双cpu,intel-w5680,主频3.2ghz,8核16线程,千兆网络,软解码4k电影,120mbps码率的电影,90分钟的容量差不多80g,cpu占用大概25%左右。
也就是说,目前的主流cpu,4核心基本上能软解码4k,洋垃圾cpu,起码6核心3ghz以上才能软解码。
具体到型号,amd的ryzen7 1700,intel的i3-9100f基本能满足软解码4k的要求了。
首先,蓝光原盘,需要用对播放器,比如ArcSoft TotalMedia,支持章节,菜单,i7-3770,750ti,都能流畅播放,
④ 4k视频到底是什么格式怎么也有mkv、mp4格式的4k视频虽说是4k短片,但是有没有标准的格式
hao4K复制过来的(最大的4K网站)
第一: BDMV / BDISO 4K蓝光原盘 (专业4K播放机播放)
4K蓝光原盘顾名思义,就是原盘的内容无修改,可视为从蓝光盘里"直接拷贝"出来的版本,画质和音质均最佳 (无损),与正版盘完全一致,且包含了光盘所有内容 (影片花絮、字幕、导航菜单、多语言多音轨、HDR 信息等等),但其文件体积很大,一部电影约有60GB或以上
第二:BD REMUX 或叫 4K Remux 这种一般都是MKV(电视、电脑直接播放!)
BD REMUX可以视为“音画质无损的精简版”"4K 原盘",它其实就是将原盘里多余的一些音轨、花絮、菜单、字幕等东西移除或精简,仅保留主要的视频、主要音轨和部分语言字幕,然后再封装成“单个文件”的 .mkv 格式(也可以是 .TS 或 .M2TS)而来。
REMUX仅精简了不必要的内容,影片的画质和音质并没做任何修改,HDR等信息也能完美保留,但文件体积上能大幅缩减 (有时能比原盘减少5~20GB),而且是单个文件,在电脑上播放/管理/分享起来也更方便。适合追求原盘音画质、不重视花絮周边内容、又希望稍微节省点硬盘空间的朋友。Remux 也是我个人最推荐的版本,播放也是最方便的。
第三:BDRIP版本
BDRIP通过一些强劲的压缩算法和编码技术,将视频音频进行“有损压缩”来获得更小的文件体积,常常可以压缩到一半大小 (一部4K电影 RIP 后约在 20GB左右)。
BDRip 的画质、音质、以及文件体积取决于压缩者所采用的编码器、参数、滤镜,以及自身的技术实力等多方面因素,不能一概而论。4K 的 BD RIP 也可以保留 HDR 信息,画质上大多也能做到比较接近原盘的效果,一般不直接对比的话不太能看出来差别 (但在大面积的投影下会比较明显)。
由于文件大小和画质适中,因此 BDRIP 在网络上也较为流行。适合那些并不追求极致画质、显示设备尺寸不大、也不想占用太多硬盘空间的一般高清爱好者。
第四:WEB-DL / WEBRip (不推荐)
WEB-DL / WEBRipWEB-DL 或 WEBRip 格式的影片主要来自 Amazon Prime Video、Netflix、Hulu、YouTube 等“在线网络高清片源”。
尽管这些服务提供了4K分辨率 (部分含 HDR) 的片源,但它们为了在线观看的流畅性,都会将视频画质进行较大幅度“有损压缩”。因此其画质比BDRip 要差一些,只能说勉勉强强,不过优点是文件体积小了非常多!
一部电影就4、5GB左右。WEB-DL 比较常见于一些美剧,一般也比蓝光原盘更早出现有资源下载。其中,WEB-DL 是 Web Download 的意思,指通过技术手段“直接下载”回来的在线视频。而WEBRip很多时候则是通过"屏幕转录"等方式二次录制,会造成多一次的画质损失。
只有搞清楚版本格式,才能享受到真正的4K。出处hao4K
⑤ 4K到底是什么现在需要吗
4K是新兴的分辨率标准,其UHDTV规格可以达3840×2160,最高的Full Aperture 4K规格更是达到了4096×3112。对比现在主流1080p的1920×1080,4K能够提供4倍以上的清晰度。如果说1080p是看得一清二楚的话,4K就是连毛都看得一清二楚。由于在清晰度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4K也就成为了业界十分乐意宣传的卖点。然而雷声大雨点小,4K视频实在是太少了,4K屏幕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为何4K视频如此珍稀?这得从视频编码说起。虽然大家每天都在接触视频文件,但却未必人人都明白视频文件的机理。无论是RMVB、MP4、AVI、MKV还是其他什么别的视频格式,结构都大同小异——视频后缀写着的MP4、AVI不是视频的本质区别,那只代表视频的封装格式。一个视频文件真正的灵魂,是其内在的视频编码。简而言之,视频格式诸如MKV、AVI等只是个瓶子,瓶子里面装的视频编码才是真正的干货。就现在来说,除了RMVB只能封装RealVideo,绝大多数视频里面封装的都是H.264及其衍生的视频编码(连RealVideo的最新版本也参考了H.264的算法)。H.264以高压缩率着称,正是H.264的普及,1080p才得以润泽大地。特别是在3D电影盛行的现在,H.264成为了3D 1080p电影装进蓝光盘的必须,M2T逐渐退出舞台。不然用DVD时代老旧的MPEG-2视频编码,恐怕塞爆三张蓝光盘都整不下一部1080p电影。H.264让1080p风暴席卷了全球,但却再也无力引领4K潮流。H.264引以为豪的高压缩率在4K的庞大体积中显得是如此无能力。牵引4K乃至8K视频的重担,就落在H.264的继任者——H.265身上,支持4k但不支持h265其实是毫无用处的。
⑥ 为什么4k的电影资源看着还没有1080的好,颜色暗淡
上面几个都没回带到点子上。这应该是原视频采用了特定格式,整体发灰。用potplayer播放器,选择视频渲染,就会还原出比较正常的格式。地球脉动就是这样子的。
⑦ 现在 MKV、MP4 等格式的压缩与效果都更好,为什么 RMVB 还是那么流行
RMVB在互联网还没普及时,那时我们的互联网速度比较慢,那时体积较小RMVB格式受到大家的喜欢,因为比较节省带宽。RMVB之所以文件体积比较小,就是当时这个格式支持“可变比特率”这一特性。可以根据视频调整比特率,使得文件体积得到控制。尤其是它可以在线播放。出现的时间和流行程度早于MP4,先入为主,所以RMVB在目前依然还有其存在的需求。虽然MP4、MKV都是不错的,rmvb支持的码率太低,对于目前动不动就是4K、来说力不从心.如果楼主有RMVB的格式的视频需要播放的话,可以通过万兴优转的软件来进行转换,转换成通用主流的MP4或者其他格式。毕竟大分辨率高清的也不适用于RMVB.每种格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随着时间流逝,优胜略汰,新事物慢慢就会取代旧事物。
⑧ 蓝光,4k,超清,1080P的区别是什么
清晰度也越来越高,观众的体验也越来越好,普清的电影基本没人看了,尤其是影视爱好者现在都是看1080P或蓝光原盘、4K。
目前主流清晰度主要分为720P(高清)、1080i 、1080P(全高清)、2K、4K。 720P分辨率为1280*720,长宽比16:9,P是Progressive逐行扫描的的意思。720P是一种在逐行扫描下达到1280 720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视频网站这种分辨率的比较多,兼顾了清晰度和画质。
1080i分辨率是1920*1080,长宽比16:9,i是interlace,代表隔行扫描。这种清晰度的视频格式比较少见。
1080P分辨率是1920*1080,长宽比16:9,P是Progressive逐行扫描的的意思.这也是目前主流的全高清格式。
1080P电影画面,明显比720P画面更清晰(从影片截图后被缩到了宽700像素)
2K分辨率2048 1080,也有其他分别率格式,但数值知乎比这个高,不会低于2048*1080。目前4K非常迅猛,估计2K技术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了。
4K分辨率3840*2160;是全高清(FHD.1920*1080)的4倍;高清(HD.1280*720)的9倍。目前4K电视、手机陆续上市,这是以后的目前发展趋势。但现在4K的文件太大下载需要很长时间,电脑配置要求较高,大容量硬盘盒高速网络必不可少。我电脑Intel i7 4核处理器2G独显 、8G内存看起来都费劲。
4K电影画面,比1080P画面清晰得不止一点点(从影片截图后被缩到了宽700像素)
某高清电影网站的4K下载专区,一部90分钟电影大小至少50G以上
PS:
1、1080P和蓝光原盘的关系: 1080p是从蓝光原碟里面提取出来视频和音轨然后重新编码压缩产生1080P。蓝光原盘一般至少30G以上,1080P一般10G以上,这是因为提取出来后的压损是X264编码的有损压缩,质量和蓝光有差距,文件越小压缩越厉害,蓝光肯定是1080p,1080p不一定是蓝光正常35G以上就属于蓝光无损提取封装1080P,多为TS格式,这种视频对电脑的配置和播放器要求会比较高,限于网速和电脑配置,一般没必要非蓝光不看,10G以上的1080P电影看起来已经相当爽了。
2、另外视频清晰度不仅仅是取决于分辨率,还要看码率、编码方式等,1080P的视频码率不能低于5000kbps,低于这个就不能称为1080P了。编码方式也很重要,1080P基本都是MKV或者RMVB,但也有其他格式,我最喜欢是MKV格式,这种格式看起来更清晰。
3、如果大家想下载蓝光原盘或1080P电影,可以度娘或者联系我私下发你常用的下载网站, 点击我头像,加关注。
蓝光:
蓝光是一种光盘存储技术,体现出来的载体就是蓝光光盘,英文叫Blu-ray Disc,简称BD。是DVD之后下一时代的高画质影音储存光盘媒体,因为可以支持Full HD影像与高音质规格,所以通常我们讲蓝光,取用的意思就是说盘片影像是全高清的。
之所以叫蓝光,是因为这项技术使用蓝色的激光进行读写。
4K:
4K就是超清,Utlra HD,目前主流的电脑显示器分辨率是1920x1080,标准的4K分辨率可以达到4096 2160像素,超高清的分辨率是3840 2160像素,总的来说是传统1080P的4倍,像素点也从200万提高到了800万个,简单来说就是画面更清晰流畅了,4K往上还有一个Super Hi-Vision,像素达到了7680 4320,俗称8K。
超清:
不过超清的概念要大于4K,也就是说,4K的影像属于超清,但超清电视Ultra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标准除了4K,也包含了8K分辨率。
不过上面谈的超清主要是指“超清电视UHDTV”,而超清还有另外一个概念,英文叫做Super Definition,视频网站上选择清晰度的时候会有流畅、标清、高清、超清的区别,但事实上并不是说比高清更清晰的就叫超清。
事实上对于清晰度的划分,只有标清Standard Definition,和高清High Definition这两种规格。低于720P的都属于标清,而720P以上到1080P的则属于高清。
而所谓的超清,其实是标清和高清的统称。
1080P:
1080P指的是全高清FULL HD,分辩率1920X1080,从概念上跟4K是同源的。
超清=720p分辨率 1280x720。只要编码不是太烂,清晰度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大约比一般标清电视台信号清晰一倍。
1080p,分辨率1920x1080,清晰度大约为720p的4倍。目前最清晰的格式之一。能满足98%的一观众的需求。
蓝光。只是一种光盘的载体。蓝光有1080p和4k两种都有。但是民间也可以理解为是文件更大,清晰度更高压缩的不厉害的1080p的原盘。大致上能比一般的1080p清晰一点。但是不会特别多。
4k 分辨率 视频的横向分辨率达到或者接近4000的都可以叫做4k目前有好几个标准了。清晰度大约为1080p的4倍或者720p的16倍。当然文件大小也一样变大了许多。
4k是目前老百姓能下载到的最清晰的视频资源。没有之一。未来还有8k 10k等等。但那是老百姓暂时无法涉猎的。
简单说,8k>4k>蓝光>1080p>720p>标清=DVD>VCD=流畅
虽然不是绝对准确。因为要绝对准确还要考虑码率,文件大小,编码格式,压缩算法等等。如果考虑这些因素。我也能让一个720p比4k清晰的多。
1080是标配,用手机都能拍出来,手机上,一般的电脑上都可以实现观看1080P的效果。
但是在线观看,根本达不到1080P的效果,顶多720.
超清是指可以达到1080P级别的观影效果。
而2k4k其实就是指蓝光了。
至于这几个有什么区别,区别其实很简单。
1080P就是一张小手绢的画幅,2k或4k是一张洗脸面巾的画幅、什么6k8k差不多就是浴巾画幅了。不知这个比喻是否恰当,画幅越长越宽,视野就相应增加,但是清晰度跟画幅没有多大关系,不是说越4k就越清晰,这又涉及到一个码流。码流越高画面才会越清晰。
蓝光,4k,超清,1080P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的理解就是指视频的清晰度,也就是画面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视频画面就越清晰;不同的视频播放软件和视频APP对于分辨率的定义和描述有些许不同,但都大同小异,具体分以下几种;
标清
标清是指视频分辨率为 720*480或720*576
高清
高清是指视频分辨率为1280x720
蓝光
蓝光是指视频分辨率为1920x1080,也就是所谓的1080P
4K
4K也称超高清 Ultra HD(Ultra High-Definition),是指视频分辨率达到了3840x2160
视频的分辨率越高,带来的画质表现就越清晰,但不同的视频分辨率对应传输带宽和播放设备的性能是不一样的,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看在线视频时,清晰度越高要求对应的网络带宽也就越高,设置不同的视频分辨率也就是对应不同的网络带宽,优先保证播放流畅,另外对于播放设备的性能也是一样的,有些较老的播放设备可能没有办法播放蓝光分辨率以上的视频,会出现卡顿等问题,要想流畅的播放就必须调低视频分辨率。
你这写都是一个问题,以1080p为例,横向1920个像素纵向1080个像素,两者相乘组成像素单位,而且是逐行扫描。尺寸越大,像素越多,越清晰。就这么简单
蓝光更好
⑨ 用移动硬盘装mkv格式电影,放在电视上看,电视是海信65寸4k的,环境音效声音很大,但说话声音小。
用电视播放移动硬盘上的视频背景声音大说话声音小,我也为此困扰很久。那是因为你下载的mkv电影是5.1声道压缩的。纯在海信电视上强制双声道没设置成功,即使用电视专用的暴风app来播放现象依旧。解决办法就是买个中置音箱来发声人声,或者下载2.0声道的电影,或者把你下载的5声道电影转换双声道再用电视播放。
⑩ 蓝光,4k,超清,1080P的区别是什么
清晰度也越来越高,观众的体验也越来越好,普清的电影基本没人看了,尤其是影视爱好者现在都是看1080P或蓝光原盘、4K。
目前主流清晰度主要分为720P(高清)、1080i 、1080P(全高清)、2K、4K。 720P分辨率为1280*720,长宽比16:9,P是Progressive逐行扫描的的意思。720P是一种在逐行扫描下达到1280 720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视频网站这种分辨率的比较多,兼顾了清晰度和画质。
1080i分辨率是1920*1080,长宽比16:9,i是interlace,代表隔行扫描。这种清晰度的视频格式比较少见。
1080P分辨率是1920*1080,长宽比16:9,P是Progressive逐行扫描的的意思.这也是目前主流的全高清格式。
1080P电影画面,明显比720P画面更清晰(从影片截图后被缩到了宽700像素)
2K分辨率2048 1080,也有其他分别率格式,但数值知乎比这个高,不会低于2048*1080。目前4K非常迅猛,估计2K技术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了。
4K分辨率3840*2160;是全高清(FHD.1920*1080)的4倍;高清(HD.1280*720)的9倍。目前4K电视、手机陆续上市,这是以后的目前发展趋势。但现在4K的文件太大下载需要很长时间,电脑配置要求较高,大容量硬盘盒高速网络必不可少。我电脑Intel i7 4核处理器2G独显 、8G内存看起来都费劲。
4K电影画面,比1080P画面清晰得不止一点点(从影片截图后被缩到了宽700像素)
某高清电影网站的4K下载专区,一部90分钟电影大小至少50G以上
PS:
1、1080P和蓝光原盘的关系: 1080p是从蓝光原碟里面提取出来视频和音轨然后重新编码压缩产生1080P。蓝光原盘一般至少30G以上,1080P一般10G以上,这是因为提取出来后的压损是X264编码的有损压缩,质量和蓝光有差距,文件越小压缩越厉害,蓝光肯定是1080p,1080p不一定是蓝光正常35G以上就属于蓝光无损提取封装1080P,多为TS格式,这种视频对电脑的配置和播放器要求会比较高,限于网速和电脑配置,一般没必要非蓝光不看,10G以上的1080P电影看起来已经相当爽了。
2、另外视频清晰度不仅仅是取决于分辨率,还要看码率、编码方式等,1080P的视频码率不能低于5000kbps,低于这个就不能称为1080P了。编码方式也很重要,1080P基本都是MKV或者RMVB,但也有其他格式,我最喜欢是MKV格式,这种格式看起来更清晰。
3、如果大家想下载蓝光原盘或1080P电影,可以度娘或者联系我私下发你常用的下载网站, 点击我头像,加关注。
蓝光:
蓝光是一种光盘存储技术,体现出来的载体就是蓝光光盘,英文叫Blu-ray Disc,简称BD。是DVD之后下一时代的高画质影音储存光盘媒体,因为可以支持Full HD影像与高音质规格,所以通常我们讲蓝光,取用的意思就是说盘片影像是全高清的。
之所以叫蓝光,是因为这项技术使用蓝色的激光进行读写。
4K:
4K就是超清,Utlra HD,目前主流的电脑显示器分辨率是1920x1080,标准的4K分辨率可以达到4096 2160像素,超高清的分辨率是3840 2160像素,总的来说是传统1080P的4倍,像素点也从200万提高到了800万个,简单来说就是画面更清晰流畅了,4K往上还有一个Super Hi-Vision,像素达到了7680 4320,俗称8K。
超清:
不过超清的概念要大于4K,也就是说,4K的影像属于超清,但超清电视Ultra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标准除了4K,也包含了8K分辨率。
不过上面谈的超清主要是指“超清电视UHDTV”,而超清还有另外一个概念,英文叫做Super Definition,视频网站上选择清晰度的时候会有流畅、标清、高清、超清的区别,但事实上并不是说比高清更清晰的就叫超清。
事实上对于清晰度的划分,只有标清Standard Definition,和高清High Definition这两种规格。低于720P的都属于标清,而720P以上到1080P的则属于高清。
而所谓的超清,其实是标清和高清的统称。
1080P:
1080P指的是全高清FULL HD,分辩率1920X1080,从概念上跟4K是同源的。
超清=720p分辨率 1280x720。只要编码不是太烂,清晰度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大约比一般标清电视台信号清晰一倍。
1080p,分辨率1920x1080,清晰度大约为720p的4倍。目前最清晰的格式之一。能满足98%的一观众的需求。
蓝光。只是一种光盘的载体。蓝光有1080p和4k两种都有。但是民间也可以理解为是文件更大,清晰度更高压缩的不厉害的1080p的原盘。大致上能比一般的1080p清晰一点。但是不会特别多。
4k 分辨率 视频的横向分辨率达到或者接近4000的都可以叫做4k目前有好几个标准了。清晰度大约为1080p的4倍或者720p的16倍。当然文件大小也一样变大了许多。
4k是目前老百姓能下载到的最清晰的视频资源。没有之一。未来还有8k 10k等等。但那是老百姓暂时无法涉猎的。
简单说,8k>4k>蓝光>1080p>720p>标清=DVD>VCD=流畅
虽然不是绝对准确。因为要绝对准确还要考虑码率,文件大小,编码格式,压缩算法等等。如果考虑这些因素。我也能让一个720p比4k清晰的多。
蓝光,4k,超清,1080P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的理解就是指视频的清晰度,也就是画面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视频画面就越清晰;不同的视频播放软件和视频APP对于分辨率的定义和描述有些许不同,但都大同小异,具体分以下几种;
标清
标清是指视频分辨率为 720*480或720*576
高清
高清是指视频分辨率为1280x720
蓝光
蓝光是指视频分辨率为1920x1080,也就是所谓的1080P
4K
4K也称超高清 Ultra HD(Ultra High-Definition),是指视频分辨率达到了3840x2160
视频的分辨率越高,带来的画质表现就越清晰,但不同的视频分辨率对应传输带宽和播放设备的性能是不一样的,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看在线视频时,清晰度越高要求对应的网络带宽也就越高,设置不同的视频分辨率也就是对应不同的网络带宽,优先保证播放流畅,另外对于播放设备的性能也是一样的,有些较老的播放设备可能没有办法播放蓝光分辨率以上的视频,会出现卡顿等问题,要想流畅的播放就必须调低视频分辨率。
1080是标配,用手机都能拍出来,手机上,一般的电脑上都可以实现观看1080P的效果。
但是在线观看,根本达不到1080P的效果,顶多720.
超清是指可以达到1080P级别的观影效果。
而2k4k其实就是指蓝光了。
至于这几个有什么区别,区别其实很简单。
1080P就是一张小手绢的画幅,2k或4k是一张洗脸面巾的画幅、什么6k8k差不多就是浴巾画幅了。不知这个比喻是否恰当,画幅越长越宽,视野就相应增加,但是清晰度跟画幅没有多大关系,不是说越4k就越清晰,这又涉及到一个码流。码流越高画面才会越清晰。
4K和超清差不多,按照清晰顺序排列的话是蓝光>超清/4k>1080P
直接的区别就像近视眼的度数一样,蓝光相当于没有近视的眼睛,超清/4k相当于近视两百多度左右,可以看清周围的物体,近视程度并不是很明显,平时不带眼镜也很看清,1080P相当于近视四五网络左右,不戴眼镜一米以内男女不分啊。
这还只是清晰度的差别,4k相比其他分辨率而言,它的画面色彩,细腻度也会更高。
蓝光是存储载体技术,不是用来形容清晰度的,只是现在被广泛使用超高清的代名词,而非本质意思!
4k 、720p、1080是分辨率清晰度,以自身设备最大支持为准!目前家庭广播电视信号源使用也就达到480p的级别而已!再怎么高端的电视显示器看广播电视输出的信号源肯定大牛拉小车属实浪费!!
720p分辨率尺寸为:1280 720p (普及率广)
1080分辨率尺寸为:1920 1080p (普及率广)
4k尺寸为:3840 2160 (资源普及率较低)
总而言之分辨率越高越清晰,以自家设备的支持为准,越清晰设备的价格也越昂贵!
关键看实际有效数据,密度不是万能的,合理有效的点差异和帧差异才是关键,品质不仅仅是帧率和点密度,是有效转换的自然属性而不是计算属性,曾经的DVD一样进影厅,无论高低分辨率,合理的宽容度和过度才是根本的
所谓蓝光,超清,原本不是标准意义上的视频分辨率术语,而是一众互联网视频公司约定俗成而又能够让观众看懂的用于标识流媒体视频清晰度的术语。从流媒体编码的参数看,所谓蓝光画质(清晰度),视频分辨率大多为1920*1080,码率大约在2-3M之间,所谓超清,视频分辨率大多为1280*720,或者960*540之间,码率大约在1-2M之间。我们观看流媒体视频,画质是否清晰,除了上面所说的分辨率外,更关键的参数其实取决于数据密度。数据密度=编码平均码率/(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帧率)。数据密度越大,画质越好,那么所需要的编码的平均码率也越高。编码的平均码率越高,互联网视频公司所需要的带宽和流量越大。所以无论国内的任何一家互联网视频公司(爱奇艺,腾讯,优酷等),不管是蓝光画质也好,还是超清画质也好,还是HDR也好,还是1080P也好,还是4K也好,为了节省带宽和流量成本,其视频的编码数据密度基本都在0.1以下。所不同的,只在帧率和分辨率。包括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IPTV,其流媒体编码这是这个梗,即数据密度基本都在0.1以下。这也就是我们总觉得IPTV没有广电有线电视效果好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回到问题本身。所谓蓝光,原本是高密度DVD光盘制作时采用的一种技术,其实与视频分辨率并无关系。只是由于高密度DVD光盘绝大部分用以刻录4K视频,并进行商业化发行,久而久之,蓝光便成了4K视频的代名词。4K,是视频分辨率的一个标准,即3840*2160,意思是,你看到的每一幅(帧)图像,都是由3840*2160个像素点组成的。1080P,也是视频分辨率的一个标准,即1920*1080 ,意思是,你看到的每一幅(帧)图像,都是由1920*1080个像素点组成的。那么8K,同样是一个视频分辨率的标准,即7680*4320 ,意思是,你看到的每一幅(帧)图像,都是由7680*4320个像素点组成的。同样一幅(帧)图像,像素点越多,视觉感受就是越清晰。但这只是对静止画面而言。对活动视频而言,除了这个4K,1080 P和8K的分辨率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就是帧率,即每秒种显示的画面个数。帧率与电视显示制式相关,PAL高清电视(HDTV),帧率标准为25,PAL超高清电视(UHDTV),帧率标准是50。
以上说了那么多,希望能有点小价值。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就是。
你这写都是一个问题,以1080p为例,横向1920个像素纵向1080个像素,两者相乘组成像素单位,而且是逐行扫描。尺寸越大,像素越多,越清晰。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