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碳酸盐的热稳定性
碳酸盐的稳定性是有规律的:
1、碱金属的碳酸盐,从碳酸锂到碳酸铯稳定性逐渐增强;
2、碱土金属的碳酸盐,从碳酸铍到碳酸钡稳定性也逐渐增强;
3、同周期的碱金属碳酸盐比碱土金属碳酸盐稳定。
热稳定性顺序为:碱金属碳酸盐>其它金属碳酸盐>碳酸氢盐>铵盐>碳酸。
(1)碳酸盐在各种温度下的分解压扩展阅读
性质
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大多数为无色的。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其他金属的碳酸盐都难溶于水。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其他酸式碳酸盐都易溶于水。碱式碳酸盐一般难溶于水。
关于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来说,碳酸盐难溶的金属,碳酸氢盐溶解度相对较大;而碳酸盐易溶的金属,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则明显减小。普遍认为是HCO3-离子在溶液中形成了氢键相互缔合,使溶解度减小的缘故。可溶性碳酸盐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❷ 各种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
根据碳酸盐矿物的热分析结果,研究不同的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温度不同的机理,以及影响同一种碳酸盐矿物分解性质的物理化学因素.不同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温度不同,这种差别可用构成碳酸盐矿物晶体的金属阳离子与CO_3~(2-)离子之间的结合力不同来解释.影响同一种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温度的因素:一是其组分中少量化学杂质在加热时的热反应与碳酸盐矿物的热分解反应互相影响,使其热分解温度提前或推迟;二是在其晶体结构中存在类质同象的离子置换现象,不同的金属阳离子与CO_3~(2-)离子的结合性质不同,使原来很规则的晶体结构中出现一些不规则部分,这些不规则部分的热分解与规则部分有差异,就必然影响碳酸盐矿物的热分解.
❸ 碳酸盐的分解规律是怎么样的
1、碳酸盐分解,由于C与O的结合稳定性极高,因此碳酸根部分只只会分解成CO2 + O(2-),而O(2-)部分与阳离子结合,即分解产物可以先如下写:
MCO3 = MO + CO2
2、如果MO稳定性差,则进一步分解。
标定方法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水样时,若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等当点时,pH为8.4, 此时消耗的酸量仅相当于碳酸盐含量的一半,当再向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继续滴定到等当点时,溶液的ph值为4. 4,这时所滴定的是由碳酸盐所转变的重碳酸盐和水样中原有的重碳酸盐的总和,根据酚酞和甲基橙指示的两次终点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即可分别计算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含量。
❹ 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有什么规律,分析影响其热稳定性因素
碱土金属的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与其极化能力有关,碱土金属的氧化物熔点与其晶格能有关。阳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极化能力越强,其含氧酸盐越不稳定,分解温度越低。
如MgCO3的分解温度为540度,CaCO3为900度,碳酸钡为1360度。所以X在元素周期表Y的下面。
阳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键就越强,熔点就越高。
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大多数为无色的。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其他金属的碳酸盐都难溶于水。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其他酸式碳酸盐都易溶于水。碱式碳酸盐一般难溶于水。
关于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来说,碳酸盐难溶的金属,碳酸氢盐溶解度相对较大;而碳酸盐易溶的金属,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则明显减小。
普遍认为是HCO3-离子在溶液中形成了氢键相互缔合,使溶解度减小的缘故。可溶性碳酸盐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使溶液呈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