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压制RMVB的问题~
参数设置:
一、压缩设置:
固定码率:用恒定比特率压缩,生成的是RM格式文件。对于平缓和动态镜头都使用同一种比特率压缩,因此平缓镜头和动态镜头的质量差别很大,特别是低码率压缩,平缓镜头看上去还过得去,但动态的镜头看上去会很糟甚至看不清。这种压缩方式会造成平缓镜头码率浪费和动态镜头码率不够的缺陷。优点是压缩速度快,兼容性高。
动态码率:用可变比特率压缩,生成的是RMVB格式文件。对于平缓镜头采用较低码率压缩,对于动态剧烈的镜头采用高码率压缩,使平缓镜头和动态镜头看上去画质没什么差别,又不会增加文件大小。在文件大小相同的前提下,动态码率压缩的要比固定码率压缩的好得多;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动态码率压缩的文件比固定码率压缩的文件大小小很多。
最大码率:动态码率压缩时指定的码率上限。镜头动作越激烈,码率的分配会越高。但压缩的最大码率超过片源最大码率时,压缩时实际最大码率不会超过片源最大码率。
平均码率:动态码率压缩时指定的码率下限。压缩平缓画面时,码率的分配会较低,但不会低于平均码率,当使用1st&2nd编码方式时,总体码率会被设置成趋于平均码率,从而在画质和文件大小两方面得到较好的平衡。
视频质量编码:指定平均码率为片源质量的百分之几,一般只用一次编码(即不勾选“使用二次编码)。要得到好的质量就必须设到80以上,而压缩出来的文件大小会接近甚至超过片源的文件大小。
视频模式:
Normal Motion Video(普通动作视频),适用于压缩大部分影片。用这种模式压缩,动态画面和静态画面所得到的帧率和画质会比较平衡。
Smoothest Motion(平滑动作),适用于压缩动作比较平缓柔和的片子,例如课堂教程、演讲、评书等。
Sharpest Image(高调图像),适用于压缩动作很激烈的片子,比如武打片、赛车片、战争片、舞蹈片。
Slide Show(幻灯片),很少用到,一般只用于电子相册。
视频编码:速度快的机子推荐使用RV10编码器。RV10比RV9慢很多,因为编码的复杂度较高,所以压缩质量会比RV9好。平均码率500以下也可以用RV9编码器,500以下RV9和RV10压的几乎看不出差别,
设定FPS:帧数。一般可以不设(不打勾),按片源的原始FPS进行压缩。对于FPS较高的片子可以设到20-24,人眼的分辨能力是20FPS左右,FPS太高浪费。而且FPS和画质有互相牵制的作用:在文件大小和码率不变的前提,FPS越高,画质会越差,而FPS越低,画面越好。但帧数太低会造成不连贯的感觉。
音频模式:分为音乐和语音两种。MTV和音乐选音乐,以对话为主的片子选语音。
高质量方式重采样音频:一般要勾选
音频编码:音频模式选择音乐时,视片源音频方式而选择。语音选32K Voice或64K Voice。
播放缓冲时间:从连通服务器到播放开始的时间,只有在线播放时才用到。一般设60-90秒。
关键帧间隔时间:对于动作较少较平缓的片子可以设置到15-20,对于激烈和码率较高的片子,应该设得小一点2-8。
添加错误纠正码:在下载或在线播放过程中,若出现数据丢失而造成的帧不完整,就会有马赛克或卡死。如果添加了错误纠正码就能正常播放。
二、过滤设置:
调整画面大小:不推荐使用。原因后面会讲到。有点图像处理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决定图像质量的是图像的整体象素数量,而不是画面的大小。有必要调整画面大小时,推荐勾选“高质量调整画面大小”。
允许压缩时预览视频:一般用不到。
“更多设置”:裁切视情况而用,一般用不到。调整画面颜色亮度不如使用FFDSHOW。AVISynth,会AVS脚本的不妨直接在此调用各种调整功能和滤镜。
减少视频杂波:移除视频中失真的或多余静态的画面。
调节音量:压缩时会经常用到。
黑色水平调整:增强对比度,使暗的更暗,亮的更亮。
音频延迟/提前:用于调节声音和视频不同步。
设定影片结束时间:用于预压缩和删除结束字幕。
反交织/倒转电视电影:去除交织线、倒转方向。
三、RV10/9编码设置:
编码一般选项:(打勾表示选择,填充表示使用编码内核的缺省值)
EHQ模式(Encoding Complexity,高密度封闭式编码):即编码复杂程度。理论上是:EHQ越高,压缩速度越慢,质量越好。但实际上EHQ是压缩比,也就是说EHQ越高,文件压缩比越大,压缩速度越慢,文件越小,质量越差。EHQ越低压缩比越小,质量越好,文件越大。(所谓的“压缩比”较大就是以牺牲较小的质量换取更大的压缩)。 当EHQ不勾选时,表示按默认值85。EHQ可以设到100以上!编码复杂度可以设得比首次编码复杂度低,但这两种非常规设置没什么实用价值。
首次编码复杂度:1st pass分析片源时的算法的复杂程度。设置越高,分析速度越慢,但分析得越精细。
编码复杂度:2nd pass压缩时编码复杂程度。设置越高,压缩比越大。
自定义包大小(certain packet (slice) size):在使用二次编码或视频质量编码时开启可以增加压缩比,一次编码不要开启。<以下根据原文翻译>强制使用自定义包大小,任何数据都能具体指定。但超过16000的无法用RealOne V2及早于它的编码内核编码,因为会出现错误。默认:当平均码率450,最大码率1352(或略低)时,包大小为15000。
使用二次编码:1st Pass为分析片源,2nd Pass为压缩,1st&2nd为分析完片源后马上压缩。单独使用1st Pass或2nd Pass时,必须勾选“使用新速率控制”,这样2nd Pass才会调用1st Pass的分析结果进行压缩。
图像高质量重新采样:<以下根据原文大意翻译>使用图像重新采样RPR(Reference Picture Resampling)进行编码,有时能得到与片源一样的码率效果(分辨率),不管使用多低的码率压缩,都能得出较好的效果。 默认:打开。
自动插入关键帧:<根据原文大意翻译>插入关键帧(the insertion of key frames)于动态镜头,之后编码器将复位到整体帧(即根据镜头的动态程度调整关键帧率)。此功能可加强整个镜头(特别是高速镜头)动作的连贯性。 默认:开启,如果不是在CPU强制激活状态下(unless in Live mode under CPU ress)。
encodeAllFrames:编码所有帧。RMVB编码器当遇到码率不足时,会不编码一部分帧,从而导致丢帧(画面会有停顿),启用这项后即强制编码所有帧。
允许计算信噪比:<根据原文翻译>PSNR(允许信噪比)及相关请查阅rv9编码器说明。〔等于没说!〕 默认:关闭。 允许信噪比即不对画面噪声(不是声音的噪声)进行处理。与边缘反干扰滤镜效果相反。关闭此项则对SNR进行处理。一般不和边缘反干扰滤镜同时使用(勾选此项就不用勾选边缘反干扰滤镜)。
边缘反干扰滤镜:<根据原文大意翻译>此功能可修正图像边缘线条使之锐化。边缘反干扰滤镜对PSNR不利。 默认:开启,如果不使用PSNR。 一般不和允许信噪比同时使用(勾选此项就不用勾选允许计算信噪比) (关闭此项有助于去除MPEG类压缩带来的图片颜色过渡细节失真)
chromaModeDecision:?
B Frames:可以增加压缩比和流畅度。
使用新速率控制:用于分析完片源后不马上进行压缩的情况。ERP会把1st Pass分析片源得到的码率配置文件保存下来,以便于将来2nd Pass压缩时调用。
新速率控制设置:
目标视频大小(Target Video Size):指定目标文件大小。设定此项后,原始帧率(rcSourceFrameRate)将无效。
KeyFrameBoost:增加关键帧。
HighBitrateRece(降低高码率):以使码率、帧数、PSNR得到较好的平衡。Usually good for average PSNR, and/or low/medium bitrate streams, where the largest frames cost too many bits
compared to the PSNR achieved。<根据原文大意翻译>通常为了更好地均分PSNR,在低或中等动态码率下,PSNR实现了在帧数多的地方配置了较大的码率。
LowBitrateBoost:增加低码率。
片源的fps*1000:SourceFrameRate。指定片源帧率。比如23.97帧*1000=23970
PFrameRefQuant:?
BFrameRefQuant:?
rcBestPSNRMode:?
Inloop filter options(Inloop滤镜选项):<根据原文及ERP帮助文件的大意>Inloop滤镜的作用是把画面压得模糊一点,提高压缩比,在低码率下作用较大。
CutOffQuant:阀值,0为完全调用Inloop滤镜,31为关闭
Cut Off Compatible:使Inloop滤镜向下兼容,让realone v2及以前的编码器也能使用Inloop滤镜。
CutOffBUseRefQuant:对B帧也使用Inloop滤镜。
注:Inloop滤镜在Sharpest Image(高调图像)视频模式下的默认值:CutOffQuant=10,CutOffCompatible=false(关闭),CutOffBUseRefQuant=true(开启)
OverFlowControlStrength(溢出控制强度):控制文件大小偏差的程度。
MaxOverFlowImprovement(最大溢出纠正):修正偏小的文件。重视质量时选用。
MaxOverflowDegradation(最大溢出降低):修正偏大的文件。重视压缩比时选用。
设置范例:(平均码率/最大码率/视频模式/视频编码/音频模式/音频编码/FPS/关键帧间隙时间)
普通影片:450/2000/Normal motion Video/RV10/Voice/32K Voice/23/10
平缓影片:450/2000/Smoothest Motion/RV10/Voice/32K Voice/23/10
动作片:450/2000/Sharpest Image/RV10/Voice/32K Voice/24/6-8
教程:200(固定码率)/Normal motion Video/RV9/Voice/32K Voice/20/15
MTV(VCD):500~650/2000/根据片源而定/RV10/Music/128K Stereo Music-RA10/24/8~10
80%(视频质量编码)/2000/根据片源而定/RV10/Music/128K Stereo Music-RA10/24/8~10
MTV(DVD):750~1250/3000~5000/根据片源而定/RV10/Music/192K Stereo Music-RA10/25/8~10
编码器设置:选择“图像高质量重新采样”“自动插入关键帧”“encodeAllFrames”,B帧设置1或3,允许计算信噪比一般会用到,边缘反干扰滤镜视情况而选一般不用;取消“使用新速率控制”;Inloop filter options在低码率时才用得到,CutOffQuant设置8-12,Cut Off Compatible不选,CutOffBUseRefQuant勾选;OverFlowControlStrength设置1-4,MaxOverFlowImprovement和MaxOverflowDegradation视情况选用,两者不同时使用,数值设置不超过50,否则容易造成码率分配不佳。
注意几点:(我的经验)
0、压缩前一定要先播放源文件。
1、决定RMVB质量的主要是片源的品质,而不是码率的高低。片源质量好的,用低码率也能压出和源文件相媲美的质量,片源质量低的,用再高的码率也压不出好质量。就是说用质量高的片源压缩,质量损失会较小,越不好的片源质量损失越严重。
2、直接压缩DVD的VOB文件时,有的不能设定FPS和自动插入关键帧,否则压出来会很卡甚至有的无法压缩。
3、RV10编码会比RV9好,但如果用500以下的码率,RV10和RV9压出来看不出差别。RV10编码速度比RV9慢很多。
4、不推荐使用调整画面和裁切,那样只会增加压缩时间,没有实用价值。RMVB都是用电脑播放的,播放时调整播放器屏幕大小即可,没必要做劳机费时的事。画面长宽比例异常的片源另当别论。
5、FFDSHOW的许多功能对美化图像起到很大作用,常用的有:反交错(即反交织,通过相应的方式将隔行交织线转成逐行,可以应对各种交织线,效果比ERP自带的反交织功能好得多)、后处理(用于消除马赛克)、亮度调整(在“画面属性”里)、柔化与降噪(如果你不希望看到脸上的豆豆将派上用场)、锐化(用于增强模糊画面的细节)、噪音(添加画面噪音干扰,用于制作现场拍摄效果)、尺寸与纵横比(调整画面大小并可以做模糊与锐化处理)、透视校正(与裁切画面并用可处理电影院偷拍的片子)、位图覆盖(用于添加水印或LOGO)、截图。 (注:笔者用的版本是ffdshow-20051221)
6、压缩DVD、HDVC、AVI、MPEG2等高清晰格式片源时,使用视频质量编码得到的结果反而很糟,不如使用平均码率。为得到较好的画质,最好使用平均码率800以上最大码率3000以上的设置,压出来的片子几乎看不出差别,但文件大小是同等片长(时间长度)的MPEG2文件的1/8。
7、最好另装AVI文件的解码编码插件,不要装MPC、豪杰超级解霸等自带视频解码编码插件的播放器。实践证明,AVI文件无法压缩几乎都是编码解码插件不兼容引起的。MPEG2也一样。
8、根据需要选择二次编码或一次编码。二次编码只是为了让文件大小和质量得到较好的平衡,适用于一般片子;如果重视质量轻视文件大小,或重视文件大小轻视质量(认为只要文件小质量差还过得去),就应该选择一次编码。
9、当码率不变时,编码器是以保持文件大小为优先,而不管你设置什么帧数。当你帧数设得越大,画面会越糟,反之,当帧数越低画质越好。所谓码率的概念并不是指画面的分辨率,而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码率决定了画质的好坏和文件大小,帧数决定动作连贯性并会对画质产生影响。
10、有了ERP后还要保留Helix Procer Plus!有一些ERP和Real Procer Plus无法压缩的片子,Helix Procer Plus却能正常压缩。另外,经过很多对比后发现压缩VOB文件比ERP好。
11、记住,不管压缩什么,REALMEDIO的优势在于高压缩比,而不在于文件大质量高,那不如压缩成AVI。
12、用ERP自带的码率计算器,根据文件大小和时间算出:VCD源文件(DAT格式)的码率为1200Kbps,DVD源文件(VOB格式)码率为7650Kbps。追求高质量的不应该贪图文件小,该设高码率的要用高码率,但如果用得太高,RMVB就失去优势了,不如压缩成AVI。这里只建议最大码率设得大一点(比如压缩VCD最大码率设1200,压缩DVD最大码率设6000以上),那么压缩出来后文件大小会大一点点,但一些动态镜头会比较清晰。
13、VOB文件压缩技巧:用Helix Procer Plus压缩,调整视频大小为长400~500,宽按比例。码率设置参考上面,但由于用的是RV9编码器,平均码率可以设得高一点(高出10%即可)。其它设置参考上面或根据实际需要而设。(注Helix Procer Plus不需要外装MPEG2解码器)
② b站看视频提示码率过高建议开启HEVC选项是什么意思
hevc是一种更先进的编码格式,它在画面画质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可以省很大的视频体积,对于网速不好的情况下比较管用。这个是由于清晰度和你的电脑的分辨率不匹配,或者说跟你的电脑网速不匹配导致的情况,建议下载相关客户端观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按照NGVC的初步要求,在维持视觉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特率较H.264/MPEG-4 AVC的高中档(high profile),计算复杂度维持在比特率较H.264/MPEG-4 AVC的高中档的1/2至3倍之间。“H.265”只是作为“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一个昵称。
相关信息
以视频网站为例,运营最大的支出成本就是宽带成本。一旦采用新型视频压缩标准以后,视频的带宽成本将大幅降低,“动画片的带宽成本将降至现有成本的1/3,普通影视作品将降至现有成本的一半”。
电影、动画片等视频经HEVC视频压缩服务后,手机用户观看在线视频不仅流量耗费大大减少,且下载速度会更快,画质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即使在线观看也会更流畅,不会老是卡机。
③ 完美解码录制的视频 有的清晰 有的模糊 图像质量应该怎么设 要不要开启高质量压缩
这个是按照你的需求来的,模糊的设置的话,那么占用的存储空间就会小,高质量的存储空间就会比较大,开启高质量的压缩,可以帮助你减少存储的空间,希望可以帮到你
④ 录的视频码率太高,压制后是不是会糊
只要是压制,画质肯定会降低!这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你只是在二三十寸的显示器上观看,你可以按以下标准去压缩,这样看上去差距并不会太大:
1080P:8M--10M
720P:4M--6M
480P:2M--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