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10混凝土压缩模量是多少
C10级混凝土受压及受拉的弹性模量为1.75(单位是10的4次方MP)。
不过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查不到,我是咨询了一个搞检测设备的人才打听到的,不一定准。希望你自己再核实一下
② 请问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与地基土的压缩模量能不能统一
当然不能统一的,因为它们各自表征的物理意义就不一样。
③ 水泥土搅拌桩一般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弹性模量 重度 分别取多少
可以,楼主取的很正确。不过现在新基坑支护规范规定,抗拉强度取抗压的0.15倍。如果是淤泥里面,小直径搅拌桩抗压强度最好取0.8。实际施工普遍在0.6~0.8之间。
④ 请问各位同仁:水泥土挤密桩现场检测都检测哪些项目
问着了,我就一直在水泥土挤密桩的检测,现场要检测的项目有:桩体的压实度(可用深层取土器取样),桩间土的挤密系数,静载试验,我这的桩还要做桩数0.3%的取样,每根桩和桩间土每隔2m取样,在室内做无侧限抗压强度、湿陷系数、压缩模量,此外,水泥土施工时还要随时抽检含水量和灰剂量。
⑤ 搅拌桩水泥土弹性模量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1。2。9条的11.2.9-2,水泥土搅拌桩压缩模量为(100-120)fcu,假如fcu取1.2MPa,那么算出来搅拌桩压缩模量为120-240MPa。弹性模量可取压缩模量的3-5倍
⑥ 什么是混凝土的变形模量
混凝土弹性模量,即混凝土弹性变形:在单向压缩(有侧向变形)条件下,压缩应力与应变之比。
但不应与土力学中的压缩模量Es弄混淆。
土力学中的压缩模量Es:在无侧向变形(侧限)条件下,压缩应力与应变之比。
土变形模量是土在无侧限条件下受压时,压应力增量与压应变增量之比,单位为兆帕。是评价土压缩性和计算地基变形量的重要指标。变形模量越大,土的压缩性越低。变形模量常用于地基变形计算,可通过荷载试验计算求得。
⑦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多少
混凝土弹性模量,指压缩应力与应变之比。
混凝土弹性变形:在单向压缩(有侧向变形)条件下,压缩应力与应变之比。
但不应与土力学中的压缩模量Es弄混淆。
土力学中的压缩模量Es:在无侧向变形(侧限)条件下,压缩应力与应变之比。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制备宜用混凝土搅拌机,如用商品混凝土更能保证制备的质量。商品混凝土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发展,有的城市规定在一定区域内施工必须应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机理混凝土搅拌的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各组分混合成一种各物料颗粒相互分散、均匀分布的混合物。搅拌好的混凝土是否质地均匀,可通过从混凝土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试样进行分析来评定,如果各试样的配合比基本相同,便可认为该混凝土已混合均匀了。
为了使混凝土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必须在搅拌过程中使每一组分的颗粒能分散到其他各种组分中去,因此,必须设法使各组分都产生运动,并使他们的运动轨迹相交,相交次数越多,混凝土越易混合均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混凝土弹性模量
⑧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多少
混凝土弹性模量,指压缩应力与应变之比。
混凝土弹性变形:在单向压缩(有侧向变形)条件下,压缩应力与应变之比。
但不应与土力学中的压缩模量Es弄混淆。
土力学中的压缩模量Es:在无侧向变形(侧限)条件下,压缩应力与应变之比。
(8)水泥土压缩模量扩展阅读: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
以fcu,k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k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k<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与水泥等级和水灰比、 骨料、 龄期、 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⑨ 水泥土搅拌桩一般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弹性模量 重度 分别取多少
水泥土的抗剪强度:水泥土的抗剪强度随抗压强度的增加而提高。当Fcu = 0.30~4.0MPa时,其粘聚力C = 0.10~1.0MPa,一般约为Fcu = 的(20~30)%,其内摩擦角变化在20~30度之间。
水泥土在三轴剪切试验中受剪破坏时,试件有清楚而平整的剪切面,剪切面与最大主应力面夹角约60度。
根据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到水泥土的粘聚力C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Fcu大致呈幂函数关系,其式如下:C = 0.2813 * (Fcu^0.7078)。该式成立的条件是:Fcu = 0.3~1.3MPa。
水泥土的压缩模量:当垂直应力达50%无侧限抗压强度时,水泥土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水泥土的变形模量E50 。当Fcu = 0.1~3.5MPa,时,E50 = 10~550MPa,根据试验结果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E50 = 126Fcu
⑩ 水泥喷粉深层搅拌桩沉桩问题分析及处理论文
水泥喷粉深层搅拌桩沉桩问题分析及处理论文
摘要:深层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有喷粉和喷浆两种施工方法,设计人员在地基天然含水量大于60%的情况下,从降低地基含水量考虑,常常选用喷粉法。而在天然地基含水量大的情况下采用喷粉法施工,由于流塑状淤泥在喷粉施工时风压气流的作用下,在搅拌过程中因受扰动发生液化,强度来不及形成,造成沉桩。通过施工现场试验,证明改用喷浆法施工的搅拌桩解决沉桩问题是有效的,工程造价变化不大,是可行的。
关键词:路基工程 深层搅拌桩 沉桩 喷浆法
一、前言:
深层搅拌桩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的成熟已经被广泛地用于软土地基加固、边坡支护、基坑及堤坝防渗等方面。深层搅拌桩可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具有快速、经济、有效等特点,而被应用在公路桥头软土地基上,以加快公路的施工进度,消除或缓解桥头跳车等问题。其施工方法分为喷粉和喷浆两种方法。设计人员在地基天然含水量大于60%的情况下,从降低地基含水量考虑,常常选用喷粉法。由于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其中若存在淤泥含水量过大,采用喷粉法则可能出现沉桩问题。以下通过对采用喷粉法出现沉桩工程问题分析及提出处理方法与同行探讨。
二、工程实例
1、工程简况
某高等级公路在K9+753~K10+836桥头186m采用水泥喷粉桩处理,水泥喷粉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径采用50cm,桩距1.5m,平均桩长10m,水泥掺入比15%,即每延米50kg水泥,标号425#。施工单位在施工配套设备进行标定、试桩方案经过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喷粉法进行试桩试验,共试59根,其中的21根桩发生沉桩,沉桩深度一般为1.1m~4.5m不等。
2、沉桩原因分析
水泥深层搅拌桩加固机理是通过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水泥水化物与土颗粒之间的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凝硬作用、碳酸化作用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而成为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体。因此,可从地质、施工工艺两方面来分析沉桩原因。
地质方面,由于各地质层土质的差异而产生水泥加固土的效果不同,一般认为含有高岭石、多水高岭石、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软土加固效果较好,而含有伊里石、氯化物和水铝英石等矿物的粘性土以及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PH值)较低的粘性土加固效果较差。各地质层的含水量的不同,也是引起水泥和土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强度的速度不同的原因。
施工工艺方面,水泥与土搅拌不均匀,甚至水泥与土无法混合。这与施工机械的各施工参数有关,如钻进速度、钻头转速、提升速度、喷粉压、水泥用量等有关。必须通过试验桩根据不同地质层、不同土质、不同土压力找到合适的施工参数,加以严格控制,使桩体均匀,防止缩颈、断颈等现象。
1)地质方面
在第一次试桩的一排7根桩中,靠路线前进方向右侧有4根桩沉桩。在试桩后第七天对其中两根进行抽芯检测,发现桩体上均有两段水泥明显不凝固。在试桩后第十天对发生沉桩的地质进行补勘,具体地层由上至下为:
①填砂:河砂,层厚为0.5m.
②粉质粘土:灰黄、灰褐色,可塑,稍湿~湿,随深度增加渐变为软塑状,层厚为1.2m。
③淤泥:深灰、灰黑色,软塑~流塑,饱和,粘性强,滑腻,岩性均一,底部0.5m含腐殖物,层厚为6.0m。
④淤泥质粘土:灰、青灰色,软塑,饱和,粘性较强,均匀,层厚为1.8m。
⑤淤泥夹砂:灰、青灰色,软塑,含较多中粗砂,含量在30%~50%,松散状,层厚为1.5m。
⑥砂层:浅灰色,稍密~中密,饱和,以粗砂为主,含粘性土,级配良好,层厚为1.9m。
⑦粉质粘土夹砂:灰黄、棕黄色,软塑,湿,含量在20%~50%,岩性不均,层厚为2.6m。
⑧砂层:以中粗砂为主,灰白、灰黄色,中密,饱和,含粘性土,级配良好,层厚为0.3m。
软土物理力学指标很差,淤泥平均含水量为90%,天然孔隙比2.51,直快剪C=6.79Kpa,φ=7.36。
从以上地质补勘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由于该段淤泥含水量为90%,而喷粉(50~60kg/m)后水泥在桩体内吸水是有限的,参照相近项目试验结果可知,短期内水泥加固土含水量减少量低于水泥掺入比,也就是该段淤泥经水泥加固土的含水量仍为75%以上,搅拌时的土和水泥还是处于流塑~软塑状,压缩模量小,抗剪强度低;喷50~60kg/m水泥9m后增加4500~5400KN自重力。处于流塑~软塑状水泥加固土压缩模量小,自身自重引起桩压缩量就大;水泥加固土抗剪强度低自身自重引起侧向挤出量大;
(2)桩身周围土受扰动土体下沉后,土对桩侧表面产生向下的负摩阻力。当土和水泥还是处于流塑~软塑状、压缩模量小、抗剪强度低时,在负摩阻力的作用下发生沉桩。
(3)该段淤泥的灵敏度大,灵敏度是原状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相同含水量重塑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从试桩现场,试桩桩位砂垫层表面挤压出来的`淤泥很稀,表明其重塑后强度很低,灵敏性高。
(4)喷粉在桩体内吸水,引起桩体周围土体孔隙压力消散、产生下沉,短时间增加对桩体的负摩阻力,而此时水泥加固土的强度很低且增长慢。
总的来说,是在喷粉初期,水泥加固土的强度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负摩阻力的作用而发生沉桩。
2)施工工艺方面
在施工工艺方面,针对沉桩问题,结合地质情况较差的实际,在施工工艺上找沉桩的原因。试桩时各施工参数(钻进速度、钻头转速、提升速度、喷粉压、水泥用量等)作了有效控制。在第二次试桩52根桩中,采用不同钻进速度、不同钻头转速、不同提升速度、不同喷粉压、不同水泥用量进行严格控制。试桩中虽然采用加大喷粉量至75kg/m,仍未解决沉桩问题。
察看试桩现场,试桩桩位砂垫层表面存在大量淤泥,据分析软塑~流塑状淤泥是在喷粉施工时风压气流的作用下,搅拌过程中因受扰动发生液化,液化的淤泥上涌至地表面,造成桩体范围内淤泥质的减少而沉桩。
增加喷粉量解决不了沉桩问题的原因在于:
(1)增加喷粉量即增加桩体自重力;
(2)增加喷粉量导致喷粉在桩体内吸水量增加,引起桩体周围土体孔隙压力消散加快、产生下沉,短时间对桩体的负摩阻力增大,因增加喷粉量水泥加固土的强度提高不显着,在喷粉初期,水泥加固土的强度仍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负摩阻力的作用而发生沉桩。
3、处理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沉桩是由于在喷粉初期,土体受扰动,水泥加固土的强度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负摩阻力的作用而发生沉桩。改用在水泥浆液中加入适量的早强剂喷浆法施工可以解决喷粉法施工成桩初期水泥加固土的强度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负摩阻力发生沉桩问题。主要原因:
(1)早强剂可以使水泥加固土的强度迅速提高,而早强剂在水泥浆中搅拌可以较均匀;
(2)水泥浆液注入土体发生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水泥水化物与土颗粒之间的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凝硬作用、碳酸化作用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而成为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体时,浆液本身存在足够水,不需吸收天然地基的水,并未引起桩体周围土体孔隙压力消散、产生对桩体的负摩阻力。
因此,改用喷浆法施工并在水泥浆液中加入适量的早强剂,以解决喷粉法施工成桩初期水泥加固土的强度承受不了水泥加固土的自重力和负摩阻力的作用而发生沉桩的问题。
喷浆施工参数:
成桩直径: 50㎝
钻进速度: 控制在2~3档(30~50cm/min)
电流表读数: 进入持力层I≥60A
桩底持续喷浆搅拌时间: ≥30s
提升喷浆速度: ≤30cm/min
喷浆压力: 0.6~1.0Mpa
水泥浆水灰比: 0.5
早强剂掺量(水泥掺比): 0.8%
水泥浆搅拌时间: ≥30min(每拌)
喷浆搅拌桩施工工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关于加固土桩技术规范进行。全部穿过淤泥进入持力层50㎝。
以上施工参数进行现场试桩,试桩七天后进行桩体抽芯检测,从桩体抽芯结果来看,成桩连续性与完整性均较好,无沉桩问题。由业主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召开软基处理技术专题会议,决定K9+753~K10+836桥头186m原采用喷粉法施工搅拌桩改为喷浆法施工,原合同单价不变。该段在改用喷浆法施工后,无出现沉桩问题,证明采用喷浆法施工的搅拌桩解决沉桩问题是有效的。工程造价变化不大,经济上是可行的。
三、结语
在高含水量软基中采用深层搅拌桩处理,从降低地基含水量考虑,常常选用喷粉法施工。而当采用喷粉法出现沉桩问题时,改用在水泥浆液中加入适量的早强剂喷浆法施工来解决沉桩问题。经实践证明采用喷浆法施工的搅拌桩解决沉桩问题是有效的、经济上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