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件处理 > 华意压缩四川长虹

华意压缩四川长虹

发布时间:2022-12-06 16:16:30

‘壹’ 骆驼风扇好还是长虹

长虹。
老骆驼牌风扇厂早就没有了,现在出来的都是一些小厂的冒牌内销货,基本在沿海地区每个风扇厂都在生产骆驼牌电风扇,说白了都是假货。长虹电风扇外形漂亮,安装容易,经济实用。制冷制热效果都很好,风很凉快,噪音也不大,价格也很划算,物有所值。
长虹是大型地方国企好。长虹始创于1958年,是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拥有四川长虹、合肥美菱、华意压缩、长虹佳华等四家上市公司。

‘贰’ 华意压缩的发展历程

2008年,在江西景德镇华意压缩(本部)投资4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在2008年形成年产800万台的生产能力。
2007年12月24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司法拍卖竞得华意压缩9710万股,成为华意压缩第一大股东。
2007年,在湖北荆州华意压缩机公司投资5000万元,使该基地的生产规模在2008年达到300万台。
2006年,在浙江加西贝拉公司投资2.6亿元,建设“200”项目,使该基地的生产能力在2007年达到800万台。
2004年,华意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2003年,公司生产的“华意牌”冰箱压缩机荣获“中国名牌” 称号。
2002年,公司收购了浙江嘉兴的加西贝拉缩机有限公司53.7%的股份。
2000年10月24日,与湖北荆州南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资组建了华意压缩机(荆州)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69.9%的股份。
1997年8月,吴邦国副总理来公司视察。
1996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公司视察,对公司的发展寄予厚望,并提出了争取在下世纪初,公司产销量突破500万台的发展目标。
1996年6月19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华意压缩”成为中国股市第一支“无氟”新军,是江西省第二家、景德镇第一家上市公司。
1996年5月,公司成立。

‘叁’ 华意压缩机是不是长虹的子公司

华意压缩机是由四川长虹电器控股的上市公司。

2007年12月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司法拍卖竞得华意压缩9710万股,成为华意压缩第一大股东。

华意压缩是于1996年在深圳上市的上市公司。可以参照下图:

‘肆’ 四川长虹财务造假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我回答第一个主题吧:。金秋时分,确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怀揣着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梦想,以中国第一条自建等离子屏生产线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和成功研制数字音视频处理SOC芯片等傲人成果,四川长虹在注定不平凡的2008年迎来了建厂50周年华诞。 先哲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50年的风风雨雨,让长虹经历了“昔日辉煌--痛苦调整--重新崛起”的曲折发展历程,练就了长虹的“成熟、淡定与自信”,更坚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企业自身价值更充满信心。 50年的企业发展历程,也让长虹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虹已从昔日的一家军工企业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之一。 这50个春秋,是长虹不断寻求自立、变革与创新的一部企业编年史,也是一个历史缩影——彰显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50年——长虹奇迹书写“中国制造”经典魅力 翻开长虹的企业发展编年史,长虹从一个地处偏远的军工企业到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家电业巨头之一。这朵生长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奇葩,如今又在国内外到处绽放。确实,长虹的50年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1958年,长虹在四川绵阳正式建厂。长虹作为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作为一家军工企业,长虹从成立之初就被深深地烙上了“产业报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 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长虹抓住了中国家电业迅速崛起的一个历史性发展机遇。1972年12月,试制成功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由此,长虹开启了第一次企业发展战略转型——“军转民”。 1984年,长虹开始上马第一条现代化彩电生产线,随着彩电在中国不断得到普及,也成就了昔日长虹的一段辉煌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长虹是彩电行业的绝对领先者。1996年,长虹的彩电销售收入就已超过了100亿元。并且,长虹彩电连续18年(1990年-2007年)夺得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由此,长虹也成为国内彩电生产的龙头老大。 对长虹来讲,四川长虹于1994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长虹已从产品经营转向了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的新发展阶段。 当然,长虹50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也经历过许多曲折与艰难。其中,最值得叙述的是长虹曾经过的一段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 1998年至2004年,长虹经历了长达7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期。例如,销售收入停滞不前和盈利能力急剧下滑等,导致长虹在2004年出现了首次巨亏。或许,是彩电单一产品的技术、市场、经营和管理风险,让长虹深陷于危机之中。 由此,2004年,长虹开始第二次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由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迎合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这次战略转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量的调整”结束于2005年,长虹实现了“量的增长”,如自2005年起,长虹每年的销售收入平均接近30%的增长。即便今年受地震影响,但长虹的销售收入仍保持了30%增长水平。而从2006年开始,长虹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第二阶段调整--“质的调整”。长虹试图通过这一阶段的调整,使长虹能发生一些更本质的变化,即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变化,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品牌溢价能力提升。经过不懈的努力,长虹在解决这三个问题上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突破。 其实,这一战略转型的初步成功得益于长虹董事长赵勇于2004年重掌帅印后提出的四川长虹的产业发展“三坐标战略”。即以传统家电制造为原点,沿着三根轴线方向(延伸产业价值链、丰富产业形态和创新商业模式方向)进行产业整合。 围绕着这一企业发展战略展开工作,长虹的实践证明,唯有顺应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长虹从一家军工企业蜕变为股份制企业、由单一彩电终端制造商发展成为一家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可以说,长虹50年成长的每一步轨迹,变革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变革才能让长虹走得更远。 确实,长虹50年的成长奇迹,浓缩了中国企业如何做强做大的精华,也成为书写“中国制造”是如何产生的经典之作。 14年——资本市场让长虹跨越式发展“如虎添翼” 说到四川长虹,人们自然又会联想到国内资本市场中的四川长虹形象。从四川长虹于1994年3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算起,长虹在资本市场中已走过了14个年头。不难发现,资本市场让长虹“如鱼得水”,更为长虹的跨越式发展平添了原动力。
补充:
首先,资本市场对长虹的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影响深远。可以说,资本市场为长虹提供了可贵的资金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长虹的可持续发展。长虹首次发行股票共募集资金约为3.54亿元。此后,四川长虹分别在1995年、1997年、1999年实施了三次配股,共募集资金45.01亿元。还有,上市14年以来,四川长虹的公司总资产也由1994年的31.11亿元发展到了2008年中期的264.11亿元(翻了8倍多)。另外,资本市场也提升了长虹的企业形象、企业价值和企业品牌。例如,长虹早先在资本市场中的突出市场表现,提高了长虹的市场知名度,也为市场公允确认或评估长虹品牌价值、公司价值等提供了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 其次,资本市场为长虹的产业整合与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长虹也借道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实现了部分企业发展目标。 从2005年起,长虹在企业发展模式上已有较大变革,不再局限于寻求自身积累的企业发展方式,而是试图通过加大资本运作(即兼并或收购),来实现企业快速增长的目标。 四川长虹作为产业投资者,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先后成功收购了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这是长虹成功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技术附加价值提升”中进入关键部品方向的一个积极努力。由此,以较少的成本撬动了较大的产业,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原有产业链,并形成了技术、产业与资本运作平台。 从目前来看,长虹透过打造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而一跃成为国内白电业巨头。这表明,长虹的资本运作日渐成熟。 今年9月份,四川长虹发行30亿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已获证监会批准。这将有助于继续推动等离子屏和数字电视等新产业发展和快速提升长虹的核心竞争力。 确实,资本市场对长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还在延续,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 长虹的明天更灿烂、更辉煌 回首长虹的50年发展历程,在看到长虹创造了中国的“制造业奇迹”之后,人们似乎更期待长虹的明天更灿烂、更辉煌。 事实上,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正进入一个新的调整周期,企业如何顺应这一经济周期的变化,是眼下长虹发展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补充:
其中,涉及到产业发展方面,长虹董事长赵勇针对性地指出,以往我们讲产业发展往往是指,我们可以利用我国综合性的成本竞争优势,靠我们的比较优势“转移”或“承接”发达国家做不下了的一些产业,再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形成了我们的对外工业和制造业的竞争力。但是,这个时代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也就是说,过去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那么,中国的产业结构应当如何调整?在赵勇看来,目前长虹的产业结构已经升级了,长虹似乎已有形成替代的能力,去国际上拼抢一些有广阔的利润空间的新型产业。一旦长虹能形成这样的替代能力,长虹将可能获得的利润就完全不同于目前以“承接”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利润水平。 可以说,这就是绘就未来长虹产业发展蓝图的真正看点,这也让市场看到了未来长虹赢得广阔的利润空间的巨大可能性。从目前来看,长虹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实质性脚步。 以PDP(等离子屏)为例,长虹之所以敢进入这一领域,实际上是显示了长虹对未来中国产业调整方向——“替代”产业发展模式的深刻认识,中国企业已有能力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了。在收购了韩国的ORION.PDP公司后,更强化了长虹进入PDP领域的决心。 其实,包括PDP屏在内,长虹还在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以及OLED屏制造、空调压缩机制造和冰箱压缩机制造等关键部品上重兵布局,旨在改变其“处于高科技行业中低附加值位置”的不利现状,通过向技术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或产品延伸来赢得更为丰厚的利润水平。 除了规划产业“替代”的发展方向外,长虹还关注3C(即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融合和3C协同的产业融合发展方向。在当前全球信息化和技术化大背景下,3C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目前而言,长虹已完成了比较完善的3C业务布局,3C的协同效应已经产生,预期未来将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补充:
事实上,无论是“产业替代”还是“产业融合”,要想发展技术附加值高的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业,离不开培育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为此,近几年来长虹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从2005年开始,长虹连续三年的研发资金投入都占到销售收入比重的5%以上。例如,长虹在2007年的技术研发投入了14.7亿元,是同期净利润的4倍多,至少有3个单个项目的研发投入超过亿元。随着巨额研发资金的投入,长虹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已占到总销售收入比重的65%以上,这表明目前长虹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长虹之所以这么做,借用长虹董事长赵勇的话讲,长虹不是追求一年或两年的短期盈利目标,而是追求长期的、持续的盈利能力,“我们下决心为未来投资,短期内为未来投资,但最终会给股东带来收益”。所以,尽管目前四川长虹的净利润水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预期水平,但是,基于长虹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的思路与运作,一旦长虹介入到技术附加值高的一些替代产业中,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是可以预期的。 这就是长虹公司基本面正在发生的本质变化。一旦这一变化逐步变为现实,那么长虹将迎来下一次腾飞的新发展里程碑。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长虹值得期待;未来长虹也会因此而更灿烂、更辉煌。

‘伍’ 四川长虹拟竞拍9710万股华意压缩,不知道一旦竞拍成功会对股价有怎样的影响

竟拍成功不一定影响股价,因为庄家已提前做出反应。

‘陆’ 华意压缩最新消息

华意压缩:非公开发行事宜获四川省国资委同意2012-05-14 00:00:00 华意压缩(000404)2012年4月16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2012年第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等议案,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已刊登在2012年4月17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上。
2012年5月11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长虹”)转发的川国资产权〔2012〕33号《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有关问题的批复》文件,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本次华意压缩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其中四川长虹以3亿元现金参与认购本次华意压缩非公开发行股票。

‘柒’ huayi 压缩机HY113Y 是多大的

huayi 压缩机HY113Y的长度为0.5米,宽度为0.3米,完全可以放置在展示柜里,注意加氟量

目前在家用压缩机领域,华意已经连续14年成为行业第一,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

2012年中旬,华意压缩成功并购全球第四大商用压缩机企业Cubigel公司,在西班牙开展轻型商用压缩机的运营,加快扩张步伐。大股东四川长虹[微博](2.01,-0.01,-0.50%)也有意借华意压缩拓展白电产业链平台,同时扩张海外版图,加深布局。

华意压缩上半年销售数据显示,1-6月份,华意压缩海外的营业收入9.3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1.48%。但目前海外收入仅为国内收入的一半。目前由于家用压缩机行业全球产能整体结构性过剩严重,家用压缩机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近年来华意压缩不断拓展海外市场,2012年实现出口占比40%。

(7)华意压缩四川长虹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2008年,在江西景德镇华意压缩(本部)投资4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在2008年形成年产800万台的生产能力。

2007年12月24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司法拍卖竞得华意压缩9710万股,成为华意压缩第一大股东。

生产设备

2007年,在湖北荆州华意压缩机公司投资5000万元,使该基地的生产规模在2008年达到300万台。

2006年,在浙江加西贝拉公司投资2.6亿元,建设“200”项目,使该基地的生产能力在2007年达到800万台。

2004年,华意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捌’ 华意压缩的公司简介

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中国举起环保大旗,是国内最先淘汰R12而采用R134A新制冷工质的企业,并首家推出无氟制冷压缩机。
公司所制造的R134a无氟压缩机具有噪声低、高效节能、低压启动性能好、寿命长等特点。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先后通过了CCEE、CB、德国VDE和TUV认证、美国UL等认证。被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科委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96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我国无氟压缩机的主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是江西省第二家、景德镇第一家上市公司。 近几年来,公司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0年成功兼并湖北荆州一家制冷设备厂,成立了华意压缩机(荆州)有限公司;2002年又投资1.4亿元,以53.732%的股份控股了浙江一家年产200万台压缩机居同行业前列的资信良好的绩优中外合资企业——浙江嘉兴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
资产重组后的“华意压缩”下辖三个公司: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华意压缩机(荆州)有限公司。总资产达20亿元人民币,年生产能力由99年的100万台/年扩大到现在的1500万台/年,公司员工38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34%。2007年全年共生产压缩机1244万台、销售1219万台,其中出口压缩机315万台,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达到20%,连续六年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2008年公司制定了年产销压缩机1500万台的战略目标计划,在未来的三年内,华意压缩将力争进入全球压缩机行业前3强。2007年12月24日,四川长虹通过司法拍卖取得了华意压缩的9710万股股权,成为华意压缩的第一大股东。
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6月19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是江西省第二家、景德镇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总部位于瓷都景德镇,专业生产用于冰箱、冷柜、饮水机、制冰机及除湿机等制冷电器的各类压缩机。下辖两家子公司(嘉兴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荆州华意压缩机有限公司)。现压缩机年生产能力3000多万台,总资产42亿元,员工6000多人,市场占有率达23.53%,居行业首位。
20世纪90年代初,公司引进美国泰康公司最新无氟技术,从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引进现代化设备,建成我国首条年产100万台无氟压缩机生产线。率先在国内举起环保大旗,是国内最先淘汰R12而采用R134A新制冷工质的企业,并首家推出无氟制冷压缩机。1996年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我国无氟压缩机的主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公司所制造的无氟压缩机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绿色环保产品,公司的生产规模曾引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层领导人的重视。李鹏、乔石、朱镕基、刘华清、吴邦国、吴官正等政府高层官员先后来公司视察,并对华意无氟环保产业给予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联合国环保署也先后两次赠款233万美元,支持华意新工质制冷示范线的扩建与改造。
公司制造的压缩机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先后通过CCEE、CB、VDE、TUV、UL和3C等认证。“华意”牌压缩机先后荣获“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自2007年长虹入主华意压缩后,本着“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的企业宗旨,公司的发展驶入了更高水平的快车道。展望未来,华意压缩将成为世界领先的冰箱压缩机研发制造基地。

‘玖’ 长虹集团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长虹集团的企业文化

长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长虹总体倡行“敬业担当 同创共享”的企业文化,尊崇用户导向,追求刚性绩效,坚守诚信务实,乐于创新和团队协作。打造充满激情活力的员工队伍,打造率先垂范的领导干部队伍,凝心聚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企业愿景:成为全球受人尊重的企业

企业精神:责任 创新 坚韧

企业宗旨:员工满意 顾客满意 股东满意

核心价值观:敬业担当 同创共享

“敬业担当 同创共享”

“敬业”是全体员工的基本品质和职业素养,诚信务实,专注专业,用户至上,追求绩效,倡行“岗位有我就能,不作为就下位”,创造个人在组织中的最大价值;“担当”,即工作尽职尽责,积极主动,勇于承担,全力达成目标。

“同创共享”,全体员工创新创造企业价值,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共同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强调创新创造与团队协作,以用户为中心,凝心聚力,风雨同舟。奋斗在长虹,成就在长虹。

“三个满意”

长虹确立“员工满意 顾客满意 股东满意”即“三个满意”为企业宗旨。三者利益统一,互为条件,不片面强调任何单一方面。

长虹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企业价值链的起点。只有员工满意,企业才能提供使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才能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可持续产业链生态体系;只有顾客满意,企业才有市场、才能获利;只有企业有效益了,才能给股东提供回报,股东才会满意,才能更好地造福社会和国家。

员工满意是基石

尊重员工,依靠员工,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建立员工发展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为员工办实事,引导全员创新创造,提升个人、团队和企业的价值。

顾客满意是核心

感恩,创新,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真诚、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可持续产业链生态体系。

股东满意是目标

诚信经营,回报股东,造福社会和国家。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创新、创造精神,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增强员工归属感、进步感和成就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实现企业利益相关方共赢,构筑企业发展软实力,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

长虹集团的发展战略

市场是企业展示实力的舞台。为更好地迎接各种挑战,长虹还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行情,制定了自己的对策:高低结合,双拳出击。高端市场技术为王;低端市场质量为王。在决胜国内市场,继续叱咤风云的`同时,运筹帷幄,放眼全球,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大竞争中。近几年,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俄罗斯、澳洲等地,出口创汇连续保持着100%以上的高速递增。通过尝试,公司已成功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资本输出的转型。

长虹集团的简介

长虹创始于1958年,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从军工立业、彩电兴业,到信息电子的多元拓展,产业拓展至黑电、白电、IT/通讯、服务、零部件、军工等多种门类,已成为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并正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家电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挺进。

2016年长虹品牌价值达1208.96亿元人民币[4] ,继续稳居中国电子百强品牌第六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52位,居中国制造业500强第64位。

长虹旗下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四川长虹(600839.SH)、美菱电器(000521.SZ)、华意压缩(000404.SZ)、长虹佳华(08016.HK)。

多年来,长虹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技术创新,夯实内部管理,积极培育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变频技术和可靠性技术等核心技术能力,构建消费类电子技术创新平台,立足互联网面向物联网,大力实施智能化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将长虹建设成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业。


‘拾’ 长虹是什么级别国企

长虹是大型地方国企。

长虹始创于1958年,是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拥有四川长虹、合肥美菱、华意压缩、长虹佳华等四家上市公司。

阅读全文

与华意压缩四川长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vd光盘存储汉子算法 浏览:757
苹果邮件无法连接服务器地址 浏览:962
phpffmpeg转码 浏览:671
长沙好玩的解压项目 浏览:144
专属学情分析报告是什么app 浏览:564
php工程部署 浏览:833
android全屏透明 浏览:736
阿里云服务器已开通怎么办 浏览:803
光遇为什么登录时服务器已满 浏览:302
PDF分析 浏览:484
h3c光纤全工半全工设置命令 浏览:143
公司法pdf下载 浏览:381
linuxmarkdown 浏览:350
华为手机怎么多选文件夹 浏览: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块指令 浏览:349
风翼app为什么进不去了 浏览:778
im4java压缩图片 浏览:362
数据查询网站源码 浏览:150
伊克塞尔文档怎么进行加密 浏览:892
app转账是什么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