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蒸汽压缩机制冷循环中,压缩机的作用是什么
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
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节流阀,因为整个系统是均压的,而制冷系统冷凝部分是高压的,节流阀是控制制冷剂合理分配给蒸发器,让蒸发器处于正常的制冷工作状态。
制冷系统由制冷剂和四大机件,即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它由电动机拖动而不停地旋转,它除了及时抽出蒸发器内蒸气,维持低温低压外,还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创造将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转移的条件。
即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以便能用常温的空气或水作冷却介质来冷凝制冷剂蒸气。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㈡ 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
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
各种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有其共同之点,也有不同之点。
气体压缩式制冷机
以气体为制冷剂,由压缩机、冷凝器、回热器、膨胀机和冷箱等组成 。经压缩机压缩的气体先在冷凝器中被冷却,向冷却水(或空气)放出热量,然后流经回热器被返流气体进一步冷却,并进入膨胀机绝热膨胀,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同时下降。气体在膨胀机中膨胀时对外作功,成为压缩机输入功的一部分。同时膨胀后的气体进入冷箱,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即达到制冷的目的。此后,气体返流经过回热器,同压缩气体进行热交换后又进入压缩机中被压缩。气体制冷机都应采用回热器,这不但能提高制冷机的经济性而且可以降低膨胀机前压缩气体的温度,因而降低制冷温度。气体制冷机能达到的制冷温度范围较宽,从高于 0℃到低于-100℃;制冷温度较高时其经济性较差,但当制冷温度低于-90℃时其经济性反而高于蒸气制冷机。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
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和一些辅助设备组成。这类制冷机的制冷剂在常温和普通低温下能够液化,在制冷机的工作过程中制冷剂周期性地冷凝和蒸发。常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有单级的、两级的和复叠式3种。
①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制冷剂从蒸发压力提高到冷凝压力只经过一级压缩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简称单级制冷机。单级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和蒸发器等组成(图2)。由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气经冷凝器放出热量而冷凝成液体。接着,液体制冷剂经节流阀(膨胀阀)节流,压力和温度同时降低,进入蒸发器中,吸取载冷剂(用它去再冷却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而蒸发成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压缩机继续压缩,如此循环不已。为提高经济性,有的单级制冷机还在冷凝器后设置过冷器和回热器。单级制冷机的蒸发温度通常在-30~5℃之间。
② 两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制冷剂从蒸发压力提高到冷凝压力需要经过两级压缩的蒸气制冷机(图3) 。它比单级制冷机多一台压缩机、一台中间冷却器和节流阀。经高压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节流阀A进入中间冷凝器,冷却低压压缩机的排气和盘管中的液体,在中间冷凝器中蒸发的制冷剂蒸气连同低压压缩机的排气一同进入高压压缩机继续压缩;另一路在盘管内被冷却并经过节流阀B节流至蒸发压力,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制冷,蒸发后的蒸气进入低压压缩机压缩至中间压力,进入中间冷凝器。与单级制冷机相比,两级制冷机可达到较低的蒸发温度,通常在-30~-70℃之间。
③ 复叠式制冷机:用不同制冷剂作为工作介质的两台(或数台)单级或两级压缩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用冷凝蒸发器联系起来的复合制冷机。冷凝蒸发器是一个利用高温级制冷剂的蒸发来冷凝低温级制冷剂的换热器。复叠式制冷机能达到很低的蒸发温度。图4为两个单级制冷机组成的复叠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它的高温级由高温级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冷凝蒸发器组成;低温级由低温级压缩机、冷凝蒸发器、回热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组成。高温级和低温级各为一台单级制冷机。冷凝蒸发器将高温级与低温级联系起来:对高温级来说,它是蒸发器;对低温级来说,它是冷凝器。冷凝蒸发器使低温级的放热量转变为高温级的制冷量。在低温级中,通常使用沸点较低的制冷剂(如R13),停机后制冷剂将全部气化,并导致压力过分升高。为了防止这一现象,通常在低温级系统中装设一个平衡容器。
用两台单级制冷机复叠时,低温级的蒸发温度一般为-40~-80℃。一台单级制冷机与一台两级制冷机复叠时,蒸发温度可低达-110℃;若用三元(例如R22、R13和R14)复叠,蒸发温度可低达-140℃。
详细内容参见: http://ke..com/link?url=Vr_8PLrWwwh111eCdLIB_hr60KW1I30_GR854jM4JPb3NGUDIuU-
㈢ 制冷的基本原理
制冷的基本原理
1、定义
制冷:从低于环境的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制冷机: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机器和设备的总称。制冷装置:将制冷机同使用冷量的设施结合在一起的装置。如冰箱,空调机等。制冷剂:除半导体制冷以外,制冷机都是依靠内部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来实现制冷过程,完成这种功能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剂,也称制冷工质。
2、制冷的基本原理
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实现制冷必须包括消耗能量的补偿过程。制冷机的基本原理:利用某种工质的状态变化,从较低温度的热源吸取一定的热量Q0,通过一个消耗功W的补偿过程,向较高温度的热源放出热量Qk,。在这一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 Qk= Q0 + W。
3、制冷的基本方法
为了实现能量转移,首先必须有使制冷剂能达到比低温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的过程,并连续不断地从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在制冷技术的范围内,实现这一过程有下述几种基本方法:
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熔化或升华过程向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普通空调器都是这种制冷方法。气体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可达到较低的温度,令低压气体复热即可制冷。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过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端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4、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冷机,有单级、多级和复叠式之分。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是指将制冷剂经过一级压缩从蒸发压力压缩到冷凝压力的制冷机。单级制冷机一般可用来制取-40℃以上的低温。
㈣ 电梯空调问什么要采用蒸气压缩制冷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
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
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
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
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
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易熔塞、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㈤ 空调是不是都采取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它们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以低温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气化,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以高压排出。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冷凝器,被常温的冷却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其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产生的低压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制冷机,因此它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㈥ 为什么蒸气式压缩机制冷效率可以超过1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使用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等电力设备当中使用,从而起到制冷或是制热的功效。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是什么? 蒸汽压缩式制冷具有什么特点呢?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这两个方面一起来探寻一下吧。
当压缩机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会对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经过压缩之后,低压会变成高压的状况,而气体此时会因为压缩而温度提升,进入冷凝器内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行冷却,使其放热。在温度和压力之下,气态的制冷剂会变成高压业态制冷剂,放出来的热量会起到冷却的作用。高压业态制冷剂进入节流膨胀阀进行节流膨胀,压力降低以保证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压差,便于节流后的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要求的低压下进人蒸发器。低压液体从周围介质吸收热量后蒸发为气体,而这周围介质可以是空气、水或其他物质。制冷剂蒸发吸热,呈低压气态后再进入压缩机内进行压缩,从而完成了一个制冷循环,如此连续进行不断的循环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蒸汽压缩式制冷具有多方面的特点,第一是制冷温度范围是比较大的,在零下150度的温度下都可以正常来使用。第二单机的容量大,规格多,有多个容量,用户在具体挑选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挑选,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第三中小容量的设备结构比较紧凑,能在空调、食品冷藏等领域当中使用。在外界环境温度比较低的状况下,综合性能会变得不太理想,所以说可靠性并不是很高,成本也会随着增加不少。设备运行需要使用专门的制冷剂,而有的制冷剂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㈦ 制冷机组工作原理 浅析制冷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制冷是指用机械方法,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取出热量,使该处的温度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这个过程是靠热传递来完成的。制冷技术是一项工艺极其复杂,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它涉及机械学、材料学、热力学、电工学、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使人窒息的气体,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要求制冷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属冷库设备的构造、结构、性能、特点、分布情况、运行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并具备查患排险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制冷运行工作。下面就制冷剂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其制冷工作原理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和看法。
制冷从实质上讲就是让空气中分子运动减慢,形象点说就是让空气冷却。应用自然冰等自然源过渡到人工制冷,是制冷技术开展的初始阶段。1777年,NairneE.Gerale的硫酸吸水制冰实验;1810年,J.Leslie的硫酸-水吸收式制冰安装;1859年,F.Carre制成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并与1860年申请专利。C.Munters和B.VonPlate制成氨-水-氢扩散式吸收式冰箱,与1920年获得专利。
20世纪中期,电念头驱动的紧缩式制冷机在常规制冷范畴占领了统治位置。近30年,吸收式制冷和热泵技术进入了蓬勃开展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JOULE方案列入的对吸附式制冷的研讨剖析项目使得吸附式制冷研讨到达了新的热潮。制冷机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由4个根本部门即紧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组成。由铜管将四大件按一定次第衔接成一个封锁系统,系统内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剂。普通的空调用制冷剂为氟里昂,以往通常采用的是R22,如今有些空调的氟里昂曾经采用新型的环保型制冷剂R407。以上是蒸汽紧缩制冷系统。以制冷为例,紧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紧缩成高温高压的氟里昂气体,然后流经热力收缩阀(毛细管),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汽液两相物体,然后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来自室内空气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又被紧缩机吸人。室内空气经由蒸发器后,释放了热量,空气温度降落。如斯紧缩-----冷凝----节流----蒸发重复轮回,制冷剂不时带走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房间的温度。制热时,经过四通阀的切换,改动了制冷剂的活动方向,使室外热交流器成为蒸发器,吸收了室外空气的热量,而室内的蒸发去成为冷凝器,将热量披发在室内,到达制热的目的。
吸收式制冷工作原理吸收式制冷是用热能作动力的制冷方法,它也是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来实现制冷的。因此,它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有类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两者实现把热量由低温处转移到高温处所用的补偿方法不同,蒸气压缩式制冷用机械功补偿,而吸收式制冷用热能来补偿。同时给出了吸收式和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图。吸收式制冷机中所用的工质是由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二元混合物(溶液)。低沸点的物质是制冷剂,高沸点的物质是吸收剂。吸收式制冷机中有两个循环—制冷剂循环和溶液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对随制冷剂,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主要有氯二氟甲烷-二甲替甲酰胺(R22-DMF)、氯二氟甲烷-四甘醇二甲醚(R22-E181)、氯二氟甲烷-酞酸二丁酯(R22-DBP)等。在高发生温度和低冷凝温度下采用R22-DMF较有利,对于较低发生温度和较高冷凝温度,如太阳能制冷系统则以采用R22-E181为好。
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活塞式压缩机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我局安装的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制冷剂压缩机和一台8ASJ10型双级制冷剂压缩机,均由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的。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曲轴、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组、安全阀、能量调节机构、润滑系统和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6AW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6”表示压缩机有6个缸(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制冷剂做制冷剂,“W”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W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该机活塞行程为100毫米,转数960转/分,标准制冷量为29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0C。8ASJ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8”表示压缩机为8个缸,“A”表示以制冷剂做制冷剂,“S”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S型,“J”表示单机两极,即在一台机体上设有低压级和高压级,两次压缩制冷。其中6个缸(3个低压吸汽缸、3个低压排汽缸)为低压级,2个缸(1个高压吸汽缸、1个高压排汽缸)为高压级,该机分设高压腔和低压腔两次分别做工制冷的目的是:分割高低压缸压力差,做梯级压缩制冷,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该机能将库温降至-450C,标准制冷量为11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1千瓦/小时。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电动机的转动,来传动直连式曲轴,带动连杆、活塞和汽阀系统,在曲轴箱汽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来完成吸汽、压缩、排汽三个过程使低压制冷剂气转化为高压制冷剂气,排至冷凝器中,强迫制冷剂气体分子在高压作用下在容器内聚集,形成液态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系统的心脏,它不断的吸回和输出制冷剂,起着主导和中枢的作用。一旦压缩机在运转中发生故障而停止工作,则整个制冷系统工作就会随之而中断。
综上所述,熟练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其制冷工作原理是做好制冷工作的基础。必须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作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作为一名制冷工作人员,首先掌握制冷先进技术,提高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职业道德,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安全、低耗、高效的搞好冷库运行。
㈧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相比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有何缺点请尽可能详细答复我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适用范围,必须对不连续、不稳定的太阳辐射进行能量补偿。从功量补偿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蒸气压缩制冷的联合制冷系统。从工作原理上分析了联合制冷系统的联合制冷循环模式的可行性,它可根据太阳辐射的强弱在蒸气压缩制冷与吸收式制冷之间切换和组合,使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适用性大大增强。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太阳辐射不连续性、不稳定性的制约下,制冷系统难以实现连续稳定地制冷,这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1]。因此对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必须对太阳辐射进行能量补偿。在诸多能量补偿方式中,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合(以下简称联合制冷系统)最值得瞩目,这种组合方式以功量形式对太阳辐射进行补偿。本文对联合制冷系统的联合制冷循环模式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笔者在详细分析吸收式制冷循环机理及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相关特性后,就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功量补偿形式,提出联合制冷系统(采用氨一水工质对),其流程见图1。根据太阳辐射情况将联合制冷循环分为3种模式。
①模式1。太阳辐射较强时,联合制冷系统可单纯依靠太阳能正常工作。此时吸收器压力小于蒸发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单向阀1开启,单向阀2关闭,溶液泵3、4启动,压缩机不工作。制冷剂蒸气由蒸发器经单向阀1进入吸收器,然后完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其他环节。
②模式2。太阳辐射严重不足或无太阳辐射时,压缩机启动,吸收器压力略高于冷凝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单向阀1关闭,单向阀2开启,溶液泵3、4关闭。制冷剂蒸气由蒸发器排出后,进入压缩机,通过单向阀2进入冷凝器冷却。
③模式3。太阳辐射较弱,但有利用价值时,压缩机启动,吸收器压力介于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间,单向阀1、2关闭,溶液泵3、4启动。制冷剂蒸气由蒸发器排出后,先进入压缩机,再进入吸收器。吸收器内的稀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后,质量分数升高,由溶液泵3抽走。浓溶液与经发生器流来的稀溶液在换热器中换热,然后进入发生器。在发生器内,浓溶液吸收热量挥发出制冷剂蒸气后,质量分数降低。挥发出来的制冷剂蒸气进入冷凝器冷却。解析后的稀溶液则流回吸收器重新吸收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冷却成液体,之后由节流阀节流,再进入蒸发器内。
2 工作原理
由于模式1、2为单一吸收制冷循环及单一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因此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只研究模式3的工作原理。
为简化问题,将太阳能集热器与发生器之间及发生过程、浓溶液和稀溶液在换热器内的换热过程视为无热损失且不存在传热温差的理想传热过程[3],即集热温度、发生温度及进、出发生器溶液的温度相等,集热量等于发生过程耗热量。
依据质量守恒原理,制冷循环各个环节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相等。在模式3中,有两个环节(压缩环节和吸收、发生环节)具有主动性,因此分析这两个环节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由于吸收器压力可决定离开吸收器进入发生器浓溶液中制冷剂蒸气的质量分数wa,p,s,因此由式(3)可知,可通过调节吸收器压力来调节吸收环节制冷剂蒸气质量流量qm,a。由于hg,o、hg,o,w、hg,i,s都是发生温度(即集热温度)的函数,因此由式(4)~(6)可知,可通过调节集热温度丁来调节辐射强度 E与qm,a的对应关系。
吸收、发生环节制冷剂蒸气质量流量的调节过程为:①如果qm,c,r>qm,a,则吸收器压力升高,相应离开吸收器进入发生器浓溶液的质量分数wa,o,s将增大,由式(3)可知,吸收环节制冷剂质量流量qm,a将增加。由于吸收器压力升高,使压缩机容积效率ηv减小,因此qm,c,r也将减小,调节至qm,c,r=qm,a在发生器内,发生温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使辐射强度E和变化后的qm,a相互对应。②如果qm,c,r<qm,a,吸收器压力将降低,离开吸收器进入发生器浓溶液的质量分数wa,o,s将减小,从而引起qm,c,r、qm,a的变化,直至二者相等。
当然,上述讨论是基于qm,c,r、qm,a存在平衡点的情况,如果不存在平衡点,即无论怎样调整,qm,c,r、qm,a始终不能相等,那么此时即为联合制冷系统由模式3向其他两个模式转换:①如果始终有qm,c,r>qm,a,则吸收器压力持续上升,直至略高于冷凝压力使单向阀2开启,制冷剂蒸气由单向阀2流向冷凝器,此时溶液泵3、4停止工作,联合制冷系统完成向模式2的转换。②如果始终有qm,c,r<qm,a,则吸收器压力将持续减小,直至小于蒸发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单向阀1开启,压缩机停止工作,完成向模式1的转换。
无论压缩环节与吸收、发生环节的制冷剂蒸气质量流量是否相等,是否存在平衡点,联合制冷系统工作总是安全的。由模式l、2向模式3的转换需要在其他控制元件下完成。当蒸发压力高于给定值时,可在压力元件控制下启动压缩机,实现由模式l向模式3的转换。由模式2向模式3的转换,可在光感元件控制下当辐射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开启溶液泵3、4工作。
3 联合制冷循环模式的特点
3.1 优点
①联合制冷循环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对太阳辐射的能量补偿是以功量形式来完成的。因此与热能形式的能量补偿相比,避免了因采用辅助热源而引起的诸多不足。
②辅助能量是以压缩机压缩制冷剂蒸气的形式进行补偿的,因此能量利用过程中有效能损失较小,从而保证了辅助能源的优化利用。
③压缩机体积小,安装灵活。补偿耗功主要集中在夜间和清晨,大部分时间处于民用电低谷期,因此电价较低。
④联合制冷系统可在太阳辐射较弱时实现连续、稳定制冷。
3.2 缺点
①联合制冷系统中的运动部件有压缩机和溶液泵,与蒸气压缩制冷机组相比,即便是将太阳能集热器与发生器组合在一起[3],它的结构仍相当复杂,且体积大得多。
②由于目前实现吸收器的空气冷却还很困难,因此这种制冷循环模式只适合制冷量较大的场合,以便吸收器和冷凝器共用水冷系统,降低系统造价。
③所选用的制冷剂必须既适合吸收式制冷系统又适合压缩式制冷系统。因此不宜选取制冷剂蒸气比容较大、工作压力较低的工质对,如溴化锂一水,而氨一水比较适合,只是需要安装精馏装置及空气分离器,且氨有毒性。
4 结论
①从工作原理上看,联合制冷系统的制冷循环模式完全可以实现。不但实现了连续制冷,而且运行调节也较为简单,使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适应性大大增强。
②联合制冷循环模式不仅适用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也为利用其他低品位热能,尤其是利用温度不稳定的热能,获得连续稳定的冷量提供了一种适应性更强的制冷循环模式。
㈨ 格力空调维修解答;什么叫单级压缩制冷循环
空调器制冷系统就是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单级压缩主要是指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蒸气.经压缩机一次压缩到冷凝压力而言。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四大部件组成。
制冷剂在循环中经过四个热力变化过程,这四个热力过程分别由四个部件来完成。
(1)蒸发过程:低压制冷剂进入蒸发器中即进行气化。变成低压蒸气,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使被冷却物温度降低进行制冷。
(2)压缩过程: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低压蒸气被压缩机吸入到气缸中进行压缩,压力和温度都升高后被排入到冷凝器中。
(3)冷凝过程:此过程由冷凝器来完成,蒸气状态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把所吸收的热量排出系统,同时制冷剂蒸气冷凝为液体.以便再循环使用。冷凝器是一个散热器,它应放在室外以便将热量排放到室外环境空气中。
(4)节流过程:节流过程也可认为是降压过程。它是用节流元件来减小其流量.降低其压力。在小型空调器中.一般采用毛细管来实现节流过程.也有用热力膨胀阀进行节流。在压缩机不停的运行中,上述四个热力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完成空调器的制冷过程。
㈩ 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各种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有其共同之点,也有不同之点。 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和一些辅助设备组成。这类制冷机的制冷剂在常温和普通低温下能够液化,在制冷机的工作过程中制冷剂周期性地冷凝和蒸发。常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有单级的、两级的和复叠式3种。
①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制冷剂从蒸发压力提高到冷凝压力只经过一级压缩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简称单级制冷机。单级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和蒸发器等组成(图2)。由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气经冷凝器放出热量而冷凝成液体。接着,液体制冷剂经节流阀(膨胀阀)节流,压力和温度同时降低,进入蒸发器中,吸取载冷剂(用它去再冷却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而蒸发成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压缩机继续压缩,如此循环不已。为提高经济性,有的单级制冷机还在冷凝器后设置过冷器和回热器。单级制冷机的蒸发温度通常在-30~5℃之间。
② 两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制冷剂从蒸发压力提高到冷凝压力需要经过两级压缩的蒸气制冷机(图3) 。它比单级制冷机多一台压缩机、一台中间冷却器和节流阀。经高压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节流阀A进入中间冷凝器,冷却低压压缩机的排气和盘管中的液体,在中间冷凝器中蒸发的制冷剂蒸气连同低压压缩机的排气一同进入高压压缩机继续压缩;另一路在盘管内被冷却并经过节流阀B节流至蒸发压力,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制冷,蒸发后的蒸气进入低压压缩机压缩至中间压力,进入中间冷凝器。与单级制冷机相比,两级制冷机可达到较低的蒸发温度,通常在-30~-70℃之间。
③ 复叠式制冷机:用不同制冷剂作为工作介质的两台(或数台)单级或两级压缩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用冷凝蒸发器联系起来的复合制冷机。冷凝蒸发器是一个利用高温级制冷剂的蒸发来冷凝低温级制冷剂的换热器。复叠式制冷机能达到很低的蒸发温度。图4为两个单级制冷机组成的复叠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它的高温级由高温级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冷凝蒸发器组成;低温级由低温级压缩机、冷凝蒸发器、回热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组成。高温级和低温级各为一台单级制冷机。冷凝蒸发器将高温级与低温级联系起来:对高温级来说,它是蒸发器;对低温级来说,它是冷凝器。冷凝蒸发器使低温级的放热量转变为高温级的制冷量。在低温级中,通常使用沸点较低的制冷剂(如R13),停机后制冷剂将全部气化,并导致压力过分升高。为了防止这一现象,通常在低温级系统中装设一个平衡容器。
用两台单级制冷机复叠时,低温级的蒸发温度一般为-40~-80℃。一台单级制冷机与一台两级制冷机复叠时,蒸发温度可低达-110℃;若用三元(例如R22、R13和R14)复叠,蒸发温度可低达-140℃。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主要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凝蒸发器和节流机构。
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有往复式、离心式和螺杆式等型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与其他用途的压缩机基本相同,但根据制冷机的要求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①密封要求高,不允许向内和向外泄漏。因此大、中型制冷压缩机在主轴伸出机体处均设有轴封,小型制冷压缩机则做成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压缩机通常是将机体与电动机的机壳做成一体,或将两者用法兰连接。全封闭式还只限于小型往复压缩机和滚动转子压缩机,用一个密封的钢罩壳把压缩机与电动机封闭起来,一般不进行拆修。②氟利昂能溶于润滑油中,故常在曲轴箱的油池中装有加热器。有些螺杆压缩机和滚动转子压缩机用喷油法来实现机内密封和冷却,除喷油装置外还设有高效率的油分离器。③压缩机吸入的是饱和蒸气。氨气容易带液,故往复氨压缩机设有防止液击的安全盖。④多级压缩时各级的流量不相同,故多级离心压缩机和螺杆压缩机大多设有中间补气系统,再配以省功器,借以提高制冷机的运转经济性。
冷凝器 靠环境介质带走制冷剂的热量,制冷剂在其中被冷却并冷凝成液体。冷凝器分为水冷式和空气冷却式两种。①水冷式冷凝器是应用最广的一类冷凝器,用于中、大型制冷机中。水冷式冷凝器有:壳管式,制冷剂在管外冷凝(见管壳式换热器);套管式,制冷剂在管腔中冷凝(见套管式换热器);喷淋式,制冷剂在管内冷凝(见蛇管式换热器);蒸发式,制冷剂在管内冷凝,管外用水喷淋,并有空气吹过管子表面。壳管式结构较紧凑,传热效果较好,应用较为广泛。用于氟利昂制冷机的壳管式冷凝器,因氟利昂冷凝时的放热系数较小,常在管外设有翅片,以强化传热。②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多用于小型氟利昂制冷机中,分为空气强迫对流式(风扇鼓风)和自然对流式两种,前者的传热效果较好。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均做成蛇管式,制冷剂在管内冷凝,而且在管外设有翅片。
蒸发器 依靠制冷剂的蒸发直接或间接(通过载冷剂)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蒸发器可分为:冷却液体的蒸发器,用于间接冷却;冷却空气的蒸发器,用于直接冷却。冷却液体的蒸发器用来冷却载冷剂,常用的有:管壳式,制冷剂在管外蒸发;沉浸式,制冷剂在管内蒸发;干式蒸发器等。用于氟利昂制冷机的管壳式蒸发器一般在管外也设有翅片,以强化传热。干式蒸发器的结构与管壳式相似,但制冷剂在管内蒸发,可使用光管或内翅片管,传热效果好。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常制成蛇管式,管外套有翅片,空气在管外强制流动,制冷剂在管内蒸发。这种蒸发器与鼓风机的组合称为空气冷却器。此外,在冷藏装置(见制冷装置)中常使用空气自由对流的蛇管式蒸发器,即冷却排管。 只用于复叠式制冷机中。它依靠高温级中制冷剂的蒸发使低温级中的制冷剂蒸气冷凝,它既是高温级的蒸发器,又是低温级的冷凝器。冷凝蒸发器有套管式、绕管式和管壳式等,均采用管内蒸发、管外冷凝的方式。
节流机构 把制冷剂液体从冷凝压力降低到蒸发压力的控制机构,它能同时控制供液量。节流机构有节流阀、浮球调节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和节流孔板等。
① 节流阀:它是手动操作的控制阀门,转动手轮可改变阀的通道截面,控制供液量,常用于较大型的制冷机中。
② 浮球阀:一种自动控制阀门。它靠蒸发器或中间冷却器中制冷剂液面的变化,通过浮球和传动机构的动作改变阀门的通道截面,只用于氨制冷机中。
③ 热力膨胀阀:一种依靠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气的过热度来改变通道截面的自动控制阀门(图5)。热力膨胀阀装在蒸发器的进口,感温包设在蒸发器出口管上。感温包中充有感温工质(制冷剂或其他气体、液体)。当蒸发器的供液量偏小时,蒸发器出口蒸气的过热度增大,感温工质的温度和压力升高,通过顶杆将阀芯向下压,阀门开度变大,供液量增多;反之,当供液量偏大时,蒸发器出口蒸气过热度变小,阀门通道便自动变小,供液量随之减少。水推动阀门下方的调整杆,可以调整蒸气的过热度。热力膨胀阀大多用于氟利昂制冷机中。
④ 毛细管:也称节流管,通常为长0.1~2米、内径1~3毫米的细长铜管,用于小型冰箱和空气调节设备中。
⑤ 节流孔板:用于某些离心式制冷机中,分为单孔板和多孔板(几个孔板串联工作)等。孔板的流通截面不能调节,仅适用于工况较稳定的制冷机。 压缩式制冷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工作温度(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制冷量、功率和制冷系数。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量和功率主要取决于压缩机的结构尺寸和转速,同时也随工作温度而变。表为各种压缩式制冷机的特点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