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自制香皂
手工香皂的制作方式有很多种,大致上分为四类:
CP(Cold Process冷制法)、HP(Hot Process热制法)、Rebatch(重制法,有人将之称为MP)、MP(Melt & Pour融化灌入法,也有人将它分为MP、M&P,这时MP单指Rebatch,而M&P专指将透明香皂或椰油皂融化灌入模子的制皂方法)。
介绍一下制作手工香皂的原材料及工作器具:
皂基(透明或不透明)
色块适量
添加物适量(超细咖啡粉末、各种干香草粉末等)
80g皂模一个(如须造型再准备相应花模或压花模)
容器一个(溶化皂基用)
小刀一个,玻璃搅拌棒一根
抽取式纸巾一盒(擦拭玻璃棒用)
小功率电磁炉一个和它附赠的平底锅(或微波炉)
筷子一双(可以放入平底锅中的,隔热用),
电子枰一台,保鲜膜一卷
步骤如下:
1·切皂基。
取出皂基,目测要做的香皂量,在适当处用刀切下去。之后,将切下来的皂基切小,形状随心所欲,可以切丁、切条、切丝等。切小的目的是加速融化,所以切得越细小,融化速度越快。不管切成什么样子,建议每块的大小一致,加热时才不会有部分皂基已经过热,另一部份却还没融化。
2·加热融化皂基。
透明皂基大约在45。C以上就会开始融化。通常用隔水加热或微波炉加热的方式使其融化。隔水加热的目的在预防皂基烧焦,若要直接加热,必须把火调得很小,而且随时谨防烧焦喔!隔水加热时,只要用小火即可,水温也不用太高,如果看到水开始冒泡甚或沸腾,就表示水温太高,要赶快把火调小或暂时关闭。加热时尽量不要搅拌皂液,否则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泡泡。如果你用色块或二氧化钛(钛白粉)调色,这时要与皂基同时加热,至于加的量就要看个人的喜好,凭经验斟酌了(一般来说,只要一点点即可)。
皂基融化罗!这次我同时融化透明皂基与白色皂基。透明皂基融化时产生泡泡的情况与皂基厂商、加热是否过久、加热时是否搅拌有关。泡泡并不影响成品品质,只是影响外观或须要多花时间去修饰。水盆里的水变白了是因为掉了一块皂基在水里,皂基在水里融化后,使水变白白的。若将掉入水里的皂基捞起来放回小钢杯,则整个钢杯里的皂基都混到水,会使透明度降低,所以掉入水里的皂基就不要捡回来了。
3·加入添加物。在制作功能性香皂时,常常须要添加物,添加物可在这时加入皂液中。由于这次做的香皂是基本做法,所以此步骤省略,日后写到功能性香皂时再做说明。
4·调色。
我是使用色液调色,色液的浓度很高,所以一次加一滴就够了,将之搅拌均匀,如果觉得颜色不够深,再加一滴,切忌一次挤很多滴,这样颜色容易太深,一旦颜色太深,只能用很多皂基与之重融才能使颜色变淡。常见的色液有三个颜色:红、黄、蓝,其他颜色可由这三色调出来,例如:红+黄→橘、黄+蓝→绿、蓝+红→紫。另外,淡蓝色比较难调,因为皂基略有一点黄色,纵使只加一点蓝色色液,看起来还是有点蓝绿。如果你买到的透明皂基非常透明,而且没有一点点黄的感觉,那么你的皂基可能是用接口活性剂做的,并不是纯肥皂。如果用色块调色,则调色是在融化皂基时完成。如果要做无色或白色香皂,就不用加色液,此步骤可省略。
5·调香味。
香皂的味道通常是加入香精或精油而产生的。精油比较贵,味道消失得比较快,有些精油加入皂之后味道会改变,不过精油具有疗效。香精比较便宜,味道较持久,但没有疗效。调香味时如果皂液温度还很高,必须等温度降低一点再滴入精油或香精,尤其用精油者,因为精油在高温下挥发很快,所以在皂液温度很高时滴入精油恐怕就浪费了。有些精油或香精加入皂液后会使皂液颜色产生些微的改变,你可以将上个步骤与这个步骤对调,等调完香味之后再调颜色。加入香精或精油的量大约为皂液的0.5%~2%,半杯小钢杯的皂液约有100CC,所以可以加入10滴~40滴香精或精油(1CC约为20滴)。滴入香精或精油的量依照种类与个人喜好而异,喜欢浓一点的就加多一点,喜欢淡香的就加少一点,一般来说,洗完澡后,这些香味都不会留在皮肤上。若要做天然无香味的肥皂,此步骤可省略。用于敏感性肌肤的皂皂,建议不要添加香味,最好也不要添加色素,因为这些东西多少会带给皮肤一些刺激。
6·入模。
将调好颜色、味道的色液倒入模子,大约倒八、九分满,或想要的高度即可,若倒太满则不容易脱模。模子必须事先洗净、干燥。左边这个模子是吃果冻后留下来的,右边这个是布丁盒。
倒好皂液后,就可以将这些皂皂摆在旁边放凉,大约1小时后这些皂皂就会凝固,届时脱模后就可以包装或直接使用。若希望这些香皂赶快凝固,可以将它们放在冰箱冷藏或冷冻,大约15分钟至半小时就可以凝固。趁凝固时间的空档,可以清洗器具及环境罗!小钢杯和搅拌棒可以用水盘里的温水先初步清洗,温水加速皂皂融化,可以洗得比较轻松愉快喔!
ps. 1、2用布丁盒,3用芙蓉豆腐盒,4用果冻模,5用果冻盒,6用香皂专用的模子。
7·脱模。
香皂完全凝固之后就可以脱模了。我把这个布丁盒上半部剪掉,留下下半部花型的部分。脱模时,第一步先将模子口往旁边拉,让空气进入香皂与模子之间,使空气进入所有的边边。
将模子反过来,压模子底部,使空气能进入底部,当空气完全进入底部后,香皂便与模子脱离,这时可将香皂扣出来。
8·修饰。
若香皂上有很多泡泡,或有其他原因需要修饰时,可以用免洗塑胶刀的刀背或乾抹布、卫生纸修饰。用塑胶刀刮除丑丑的部分,再用乾抹布、卫生纸擦拭,使香皂线条柔和。若香皂够漂亮或崇尚自然美、不愿浪费任何一丁点皂皂,此步骤可省略。
9·包装与存放。
修饰好的香皂如果放在空气中,隔天或过几天香皂表面会有小水珠,好像流汗似的,这是因为香皂里的甘油将空气中的水分吸引、凝结在香皂表面,这并不影响香皂本质,但会影响外观。为了避免或减轻小水珠的产生,香皂做好后需要用保鲜膜或PE膜包起来,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注意: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精油,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以上仅供参考,还有很多其它方式,请多查询留意。
2. 怎样自制手工皂模具
手工皂模具推荐及自制
排名第一的当属硅胶模,硅胶模一定是要买这种厚的,薄的虽然便宜,但买来肯定后悔,倒入皂后要涨肚,绝对一鸡肋。新手备一个好的硅胶模还是有必要的。硅胶模极容易脱模,又不粘皂,脱模后甚至可以不用清洗就直接再倒入新的皂液。成品四周光滑漂亮。我用的是700克的硅胶模,现在用刚刚好,不过听说等做熟练后会喜欢用1000克的。
一般人制作皂都是自用的,所以昂贵的硅胶膜买一个就够了,但初学时又很有激情地想做好多块,所以要找些替代品。生活中有很多材料都可以成为替代品,其中牛奶盒就很适合,喝完,洗干净凉干,做皂时把皂液倒入,用夹子封紧,入保温箱,脱模的时候,直接把纸盒撕开,很方便。月饼盒里面的塑料盒也不错,一盒一块皂,大小刚刚好,塑料盒柔软好脱模又可重复使用。
当然,切皂也是一种乐趣。现在介绍一个我自制的一个模具,找一个圆桶状的塑料,最适合的是PVC下水管,没有的话也可以用圆塑料瓶剪去头尾,我用的就是圆塑料瓶,再找一张塑料片,文具店有卖,五角一张。我使用的是旧文件夹,剪了一面卷好衬在里面,圆桶底部用保鲜膜等封住,就可以倒皂液了。脱模时,直接拉住塑料片,把整个皂拉出来,然后把塑料片剥开即可。此模具优点是:脱模方便、可重复使用、圆桶制作的皂又漂亮、最主要的是废物利用价格便宜。这个推荐新手老手都使用。
3. 自制香皂
DIY红酒香皂超强制作
红葡萄酒中所含的多苯基能够浸透肌肤,抑制雀斑和皱纹的产生,使皮肤变得白皙润滑。“红酒香皂”具有超级的美白效果,古代埃及的女王用红葡萄酒洗澡,近代的法国有人把它当作药膏,你想象女王一样用红葡萄酒洗澡吗?快来自己动手,做一块红酒香皂吧。
工具
玻璃杯:用于搅拌原料。制作中由于发热, 最好选择耐热的玻璃器皿。切忌使用铝制品。
汤勺:用于溶解烧碱,也可以用搅拌器代替,同样忌讳铝制品。
搅拌器:用于搅拌原料,可用大的汤勺代替,回避铝制品。
模具
牛奶盒、薯仔片的包装,塑料盒等均可
水50ml
红葡萄酒50ml
名牌产品中的任何一种均可。喝剩下的也可以再把它有效地利用起来。
食用油250g
橄榄油等植物油均可做好使用新的油。这样对皮肤有好处。
烧碱30g
在药房可以买到由于属于有毒物品购买时需要单位介绍信。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制作时的安全措施
烧碱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时将产生泡沫,制作香皂时应在室外,带上手套、口罩和眼镜。避免使用铝、铜、铁及聚乙烯制品,应使用耐热玻璃、塑料和不锈钢制品,以防止烧碱变质。
制作步骤
1.用水将烧碱溶解开, 将水和烧碱放在容器中,一直搅拌到水变得透明为止。应该注意的是,搅拌过程中将出现泡沫和发热现象。
2.一边放入油,一边搅拌,待烧碱完全溶解以后,一边搅拌一边将油逐渐地放进去。用搅拌器搅拌10分钟左右。
3.倒入红葡萄酒。
4.继续仔细搅拌,继续仔细搅拌10分钟左右,直至红葡萄酒彻底均匀地分布开来。这时,液体开始逐渐变稠。
5.注入模具中,停止搅拌,两三分钟以后,将其注入模具之中。
6.原封不动地放上1~2天,在温暖的地方放置1~2天。这时,液体在模具中产生化学反应,请不要用手触摸。
7.从模具中取出,从模具中将香皂取出,可以将刀子或剪子插入模具中以便于顺利取出。
8.最后的完成,切成适当大小的方块,放在通风处,避开日光直晒,放一个多月以后,制作完成。
以普通肥皂原料粉为基础的速成制作方法,4天可以完成。
1.准备物品:肥皂原料粉100g,红葡萄酒70ml。
2.将红葡萄酒倒入肥皂原料粉中,将红葡萄酒倒入放有肥皂原料粉的容器中,肥皂原料粉较细,注意不要飞散。
3.仔细地和在一起,就像和粘土泥一样,仔细地把两者和在一起。红葡萄酒的分布要均匀。
4.倒入模具中放4天,将和好的东西填在模具中,原封不动地放置4天。注意要填瓷实,不要混入空气。
5.从模具中取出,用刀子或剪子将模具切开,将香皂取出,这时的香皂应当有一定的硬度。
6.红酒香皂制成,将其分割成便于使用的大小,红酒香皂的制作完成,可以马上投入使用。
用过红酒香皂以后,从赭石色20号改用为10号,粉底也明亮了许多,肌肤的美白效果大增,对于皮肤的过敏也有疗效。
关于红酒香皂的问答
问:烧碱在什么地方能够买到?
答:在药店里。
问:为什么不能用铝制品?
答:因为铝、铜、铁及化学制品在烧碱的反应下容易变质、溶解。
问:自制的红酒香皂能够马上使用吗?
答:通过烧碱反应制成的红酒香皂至少要放1个月才能使用。因为只有放上一段时间, 碱性才能够减弱,以免损伤皮肤。如果制作时使用的是肥皂原料粉,那么,做好后可以马上使用。
问:最好用什么油?
答:所有的食用油基本上都可以,而用橄榄油、香油或豆油效果最好。
转香皂的制作方法
原材料:
皂基(透明或不透明)
色块适量
添加物适量(超细咖啡粉末、各种干香草粉末等)
80g皂模一个(如须造型再准备相应花模或压花模)
容器一个(溶化皂基用)
小刀一个,玻璃搅拌棒一根
抽取式纸巾一盒(擦拭玻璃棒用)
小功率电磁炉一个和它附赠的平底锅(或微波炉)
筷子一双(可以放入平底锅中的,隔热用),
电子枰一台,保鲜膜一卷
1.切取皂基
从大块皂基上切取相应重量的一块下来,然后再切为更小的块以方便加热时迅速溶化
如用配好的色块调色,按照色板切取量好所需量,同样切为小块。(色块就是加好色的皂基,因为用油性皂基滴入调色的话极不好控制成品色彩,利用调好色的皂基再配合色板指示,成品需要哪种色时只要按比例切取相应重量的色块皂基放入即可)
2.溶化皂基
将切碎的皂基和色块放在容器里(烧杯或不锈钢杯),平底锅中加入适量水并排放入筷子(图例放的是玻璃锅盖),把装有皂基的容器放入锅中架在筷子上,不要让容器底部直接接触锅底以免受热不均,并且要保证锅中的水没过容器底部一定高度。然后打开电磁炉开关加热,只需用低温即可,不可使水沸腾或冒大量气泡(快开了),加热过程中尽量不要搅拌容器中的皂基,否则会产生一些气泡,影响浇注时的效果不太好处理。
用微波炉加热时记得切碎的皂基与色块一定放在微波炉专用容器中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容易淤出),1分钟左右待皂基完全溶化即可,取出时要带手套以免烫伤。如果色没有均匀散开,小心的用玻璃搅拌棒轻轻均匀搅拌,注意不要搅出气泡。
3.加香
关掉电磁炉,使皂液温度降到50度左右。这一步不是很好控制,因为50度皂基就开始凝结了,应在关火后轻轻用玻璃棒轻轻均匀搅拌,避免接触空气的表面先行凝结,2-3分钟后一般就能降到所需温度。这时把咖啡粉等添加物徐徐倒入并持续搅拌使其均匀分布。
原则上我们的皂是不加精油的,实在想加的话这时要将调好的精油(调配方法下边说明)慢慢滴入并持续轻微均匀搅拌,80g的皂要滴入约1cc(正规滴管20滴)。由于精油极易挥发,一定要等皂液温度降到50度左右再加(可能会有部分精油漂在表面,这说明所使用精油为人工合成的,下次不要用这种了)一般来说,精油挥发的很快,放不到3天就闻不出味了,理论上不论精油还是人工香精洗过澡都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香味,而且即便天然精油也有部分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加入时应慎重考虑皂是否给皮肤敏感者用的。
4.浇模
模子擦干净,在内部抹一层食用油(脱模用,不抹也可以),将以上步骤调好的皂液徐徐倒入模中即可。
放于阴凉通风出处凉制30分钟以上等待皂基完全凝固(放到冰箱冷藏室可缩短一些凝固时间)。
5.脱模
等到皂基完全变硬后,就可脱模了
6.修饰包装
用刀背将多余边角轻轻刮去,再用棉布将表面擦拭干净就可以了,如果要放置一些时间的话,拿保鲜膜包好就可以了。
附:精油调配方法
基底油:又称为基础油,包括荷荷芭油,小麦胚芽油,酪梨油,葡萄籽油,甜杏仁油,具有修复表皮,滋养皮肤的功能。由于精油不能直接用于接触皮肤,必须得按一定比例调和到基础油中,一般是按2-3%的浓度调配,5ml的基底油中滴入1滴精油,是1%的浓度。调配时避免阳光照射,使用深色的药瓶(化工商店都有卖的,小号在2元左右)存放,调好后盖紧盖放在背光处2天以上才会发出香味。
选择精油时仔细观察其包装上是否有详细产地地址、电话、出厂日期、保存期限,名称写着essential oil的是天然精油,fragrance oil或flavor oil是人工合成香精,只能用作香薰用。
自法国欧洁蔓
4. 怎么3dmax做香皂
一、香皂绘制
1、启动3dmax9.0,单击“创建”命令面板,点击“几何体”按钮,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标准基本体”项。单击“长方体”按钮,在顶部视图中绘制出box01,并适当修改其参数,
7、为了使得画面更加饱满与真实,可以再绘制一个香皂盒,添加上地板贴图、灯光效果,单击工具栏上的“快速渲染”按钮
5. 卷卷皂的做法
最重要的一步,也是第一步,您必须首先确认一下您最终想要做一块什么样子的“皂皂”,这相当于填报高考的“自愿”,不同的“皂皂自愿”将会做出不同的“皂皂”哦
下面开始填报“皂皂自愿”,请对号入座:
1、如果你不在乎做出的“皂皂”的外形和颜色,能够淘到制作皂皂的所有原材料,想亲自体验一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乐趣,并且可以有20天到一个月的的足够耐心和时间做出一块皂皂,并简单的让皂皂有些美容功能的话,请参看“第一篇:冷制皂”;
2、如果你想做出颜色和外形都非常漂亮,就像我店里那样的皂皂,同时让皂皂具有美容功能,并且只要10分钟就能出成品,那么请看“第二篇:热制皂”。
3、我建议您二篇都看,这样在以后玩“皂皂”的过程中,才能庖丁解牛,游刃有余J
—————————>
第一篇:冷制皂
1、什么是冷制皂?
用油脂(植物油或动物油,就是饱和脂肪酸)和碱(就是氢氧化钠)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肥皂(就是脂肪酸钠)的工艺就叫冷制皂。之所以称为肥皂,是因为肥皂只有经过除去杂质、添加香料,提纯之后,才可以叫香皂。
大家一定应该知道,冷制皂绝对不是21世纪的产物,相反,它在12世纪或许已经出现了。古时这是一种行业,是以家庭作坊方式出现的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叫“胰子”,这种做法在东三省比较常见,岁数大的老人都管肥皂叫“胰子”。那时候的生产原料是动物油和碱反应。动物油一般是牛羊身上的油脂,碱是从燃尽的草木灰中结晶提取出来的。那时候没有植物油提炼工艺,所以不用植物油:)生产出来的“胰子”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肥皂,现在不用怀疑古代人用什么洗头洗衣服了吧:)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着急了,到底怎么才能做出自己的皂皂啊?别急,往下看。
2、冷制皂和我们所关心的“皂皂DIY”有什么关系?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用植物油来冷制皂。常用的配方(配方的比例和制作方法另开贴,这里只讲解概念)是: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蓖麻油、甘油、白砂糖、乙醇、氢氧化钠。由于植物油比动物油少了很多纤维杂质(就是牛肉羊肉哦,HOHO),所以做出的皂皂就已经比较纯净,不用再除杂和提纯,这是我们能够直接使用自己做出来的皂皂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用植物油冷制皂法制作出来的皂皂,是可以反复加热融化的,熔点一般在50-75度。这些参数是我们能够DIY皂皂的前提。因为我们可以利用把冷制皂法做出的皂皂轻微加热就融化的特性,在其融化状态下,加入自己喜爱的颜色、香料、营养元素,再冷却凝固,就可以使用了,这就是最简单的DIY过程。
怎么样,有些明白了吧?别着急,距离皂皂DIY专家还远呢,呵呵,继续往下看哦:)
3、利用市面上卖的香皂可以自己DIY吗?
你必须知道的是,市面上卖的所有普通香皂,比如力士,舒肤佳等等等等,都是不可以通过加热融化之后,添加自己喜爱的颜色、香料、营养元素的。这是因为,那些香皂不是植物油做的,里面纤维杂质很多,加热温度极高,是会烤糊的,而且味道将会极难闻。而且从香皂本身的生产工艺来说,也是不同的。我们自己的冷制皂法做出的皂皂,是冷却凝固成型的,加热融化是它的逆向物理变化,是可行的;而市面上卖的香皂,都是通过模具挤压成型的,两半模具从两边向中间一扣,就挤出来一块香皂,是不可能通过加热融化让它恢复到液体状态的,所以机器生产出来的香皂密度比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冷制皂法做出的香皂没有市面上的香皂耐用的原因:)
4、关于冷制皂的制作工艺技巧,以及如何制作出一块自己喜爱的美容皂?
请注意:这里关于配方和制作工艺有很多种,也比较复杂,前面已经说过了,开贴另写,这里只是写注意事项和技巧。
首先需要准备冷制皂所需的全部原材料,必不可少的有: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蓖麻油、甘油、白砂糖、乙醇、氢氧化钠。能够用到的工具有:玻璃棒、温度计、锅、烧杯、量杯等。把各种原料按相关比例,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搅拌,根据下料的多少皂化所需时间不同,以1KG为例,大约需要40-60分钟,初步皂化完毕(初步皂化完毕的判断标准是:锅里已经没有透明的液体及油状物质,全部不透明化,趋于凝固,成膏状,此时约80%左右的碱和约80%左右的油脂发生了化学反应),就可以从锅里取出了,此时我们管锅里的膏状皂液叫做半成品,将它们盛装在器皿里,冷却凝固。
在制作半成品的过程种,不能加入除了原材料以外的任何色素、任何香料和任何营养元素,这是因为,油脂和碱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任何色素、任何香料、任何营养元素在此时加入,都会被破坏:色素会退色,香料会无味,营养会失效,更重要的是它们将参与和碱发生的化学反应,耗去碱的分子,造成碱的数量不足,无法完成初步的皂化反应,结果是皂化失败,切记切记。同时,半成品做出后也不能直接使用,这是因为,还有约20%的剩余碱没有和油脂反应,大量的游离碱存在, PH值甚至接近于11,这时候使用,你的脸可就要挂花了(当然没那么严重,但是对皮肤没好处)。所以,初步皂化后的半成品,要放置20天到一个月的时间,使剩余的约20%碱全部和油脂反应消耗掉,才能使用。这就是传说中,为什么冷制皂之后,要搁置1个月左右才能使用的原因哦:)
……蒙太奇处理(注:蒙太奇处理,是指电影镜头的一种方式,一般表示跨越时间的场景,比如《无间道》,呵呵,可不是什么皂皂的工艺哦J 1个月后……
拿出一个月前你做的皂皂块(请记住,在家里这样的环境和工艺下,以冷制皂方法做的皂皂,永远是不透明的,高高手除外),切割成小块,用多少切多少,然后放在玻璃器皿里入微波炉加热,高火约15-25秒融化,此时拿出,加入香料,色素,营养元素(可以是维生素ABCDEFG,牛奶,果蔬汁、珍珠粉,干花,精油,红酒,萃取液,基础油,黄瓜片还是黄瓜面,绿豆糕还是绿豆粉随意J),倒在相应的模具里冷却凝固20分钟之后,就可以脱模了。
至此,你的第一块专属“皂皂”,以冷制皂方法做出的美容皂就诞生了。
至此,你已经是“皂皂DIY”的半个专家了。
如想成为“皂皂DIY”的“职业玩家”,继续往下看:)
第二篇:热制皂
1、什么是热制皂?
通俗的说,热制皂就是用现成的成品皂基,只需经过稍微加热,就可以加入香料,色素,营养元素,然后冷却成型,20分钟就可以做成一块可以即刻使用的皂皂的方法。
热制皂与冷制皂在工艺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冷制皂需要自己制作皂基,而热制皂不需要自己制作皂基,而使用现成的成品皂基来制作,二者详细的区别如下
●二者在制作流程上的区别如下:
冷制皂:①使用植物油和碱自己制作皂基—》②搁置1个月—》③加热融化—》④添加香料、色素、营养元素—》⑤冷却凝固—》⑥使用皂皂。
热制皂:①用现成的成品皂基加热融化—》②添加香料、色素、营养元素—》③冷却凝固—》④使用皂皂。
●二者在制作时间上的区别如下:
冷制皂:从制作皂基到出成品皂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可以使用。
热制皂:从融化成品皂基到出成品皂皂,20分钟即可使用。
6. 制肥皂的过程是什么
制皂工艺 :
制皂的基本化学反应是油脂和碱相互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
反应所得的皂经盐析、洗涤、整理后,称为皂基,再继续加工而成为不同商品形式的肥皂。
精炼 除去油脂中的杂质。常用精炼过程包括脱皎、碱炼(脱酸)脱色。脱胶是除去油脂中的磷脂等胶质,有用水将磷脂等胶质水化,然后沉淀析出的水化法;和用浓硫酸使磷脂和类似的杂质碳化、沉淀的酸炼法。碱炼的主要作用在于除去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但由于生成絮状皂,吸附而去除了油脂中的色素和杂质。
皂化 油脂精炼后与碱进行皂化反应。沸煮法是主要的皂化方法,皂锅呈圆柱形或方形。
除配有油脂、碱液、水、盐水等的输送管道外,还装有直接蒸汽或蒸汽盘管,以通入蒸汽并搅匀皂料。锅中还装有摇头管,管的上口可放在任何液位以排放锅内皂料。锅底呈锥形,下有放料管可以放出摇头管排料后剩下的残液。油脂和烧碱在皂锅内煮沸至皂化率达95%左右,皂料呈均匀的闭合状态时即停止皂化操作。
盐析 在闭合的皂料中,加食盐或饱和食盐水,使肥皂与稀甘油水分离。使肥皂析出的最低浓度称为盐析极限浓度。闭合的皂胶经盐析后,上层的肥皂叫做皂粒;下层带盐的甘油水从皂锅底部排出,以回收甘油。
洗涤 分出废液后,加水及蒸汽煮沸皂粒,使之由析开状态成为均匀皂胶,洗出残留的甘油、色素及杂质。
碱析 为使皂粒内残留的油脂完全皂化,经碱析进一步洗出皂粒内的甘油、食盐、色素及杂质。碱析水完全析出的最低的碱的浓度称为碱析水极限浓度。
整理 调整碱析后皂粒内电解质及脂肪酸含量,减少杂质,改善色泽,获得最大的出皂率和质量合格的皂基。整理时要加入适量电解质(如烧碱、食盐),调整到足以使皂料析开成上下两个皂相。上层为纯净的皂基,下层为皂脚。皂脚色泽深,杂质多,一般在下一锅碱析时回用。
成型 皂基冷凝成大块皂板,然后切断成皂坯,经打印、干燥成洗衣皂、香皂等产品。
回顾:肥皂很可能是由尼罗河谷的埃及人民最先发明的。腓尼基海员约在公元前600年把制造肥皂的技术带到地中海延岸。公元1世纪时,最优质的肥皂是以山羊脂肪和焚烧山毛榉木材得来的灰末混合制成的。
18世纪末以前,肥皂都用动物脂肪和木灰制造。18世纪末有人发现一种由食盐制造的碱可以取代木灰。这种碱称为苛性钠。当时,橄榄油、棕榈油、麻油和大豆油等植物油也开始代替动物脂肪。
7. 制作天然香皂需要什么材料
需要脂肪、油脂(添加植物油脂为主)及盐组成的pH为9.5-10的碱盐,是最简单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形成皂盐乳化皮肤表面物质而去污。与肥皂比较香皂碱性低,脂肪含量高,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于肥皂。
香皂使每个家庭都普遍使用的一种传统的洗涤用品,目前香皂依然是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一般为固体块状,但也有膏状和液体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其具有洁肤的功能,还要求其具有美容、杀菌和祛臭等一些新功能。
(7)怎样制作解压香皂卷扩展阅读:
香皂的历史发展:
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
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
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除了天然皂荚,如无患子等类的植物,也流传于民间,成为一种很好的洗涤剂。
在西方,可能要追溯到4000年前古希腊的一个叫勒斯波斯的小岛。当地人用动物祭天,由于焚烧动物时要用木材,木材的灰烬和动物脂肪混合产生了肥皂样的黄色物质。大雨把这些东西冲刷到当地妇女经常洗衣的河流中,她们发现因此衣服洗的更干净。
虽然从古希腊开始,就可以发现使用类似肥皂的痕迹,历史上记载有一个叫萨佛的女诗人,记载了这些故事。后来的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个过程叫作皂化,化学名称是制皂(SoapMaking)。
8. 怎么自制香皂
工具/原料
工具:量杯、电子称、1℃—100℃食品温度计2支、玻璃罐头瓶、瓷碗、泡沫塑料箱子、洗干净且晾干的牛奶盒和橡皮刮刀
原料:纯橄榄油、强碱/氢氧化钠(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和蒸馏水或者生理盐水。
方法/步骤
1
步骤:用电子秤称53-56克的碱(碱多适合油性皮肤)到瓶子里,量180CC蒸馏水,倒在瓶子里,用筷子快速搅拌,浑浊的液体会渐渐澄清。用量筒量500CC的橄榄油,倒在大碗里。
2
把油泡在热水盆里升温到40℃,碱水泡到凉水盆里降温到40℃。温度计放在里面,随时观察温度。温度大约都在40℃左右时,把扎好眼的瓶盖拧紧,然后让碱水慢慢地细细地流到橄榄油里,同时迅速搅拌溶液。搅拌中,会发现颜色会渐渐变浅,搅拌40分钟,使其充分均匀地混合能保证皂化反应更迅速成功。完成后打蛋器留在里面,用保鲜膜封起来,隔几个小时搅拌一次,让分离的油水一次次再融合。会慢慢发现,溶液越来越稠,油水分离的现象越来越小。
3
等到拎起打蛋器,缓慢流下的粘稠液体能在表面画画的程度,就可以倒入模具了。如果要添加精油,可在倒入模具之前滴入,搅拌2分钟就行。把放好皂液的模具放到泡末箱子里,盖好盖,大约24小时,就会凝固成型。然后再拿出来,放置大约24小时。这时候形状已经固定,但是还没有很硬,就可以切了。切的时候不要前后拉,一定要轻轻慢慢向下压。
4
切好后,我铺上厚纸巾放在纸盒盖上,在避光通风的地方,放一个月就可以用了。不要提前用,没有最后反应完成的皂还是会烧皮肤的。
注意事项
制作过程中最好带薄橡胶手套和眼镜操作,搅拌的时候千万不要让液体溅出来,溅到身体或衣服上都会烧到。
9. 如何自制香皂纸
一: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二: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当你要洗手时,用水淋湿手,然后用做好的香皂纸轻轻揉搓,即可产生泡沫,去污垢,最后用水冲净即可。
10. 幼儿园手工制作香皂的详细教案
第一章 手工、 手工、学前专业手工及其教育 学习要点: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 学习要点: 造型规律和常用工具、材料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 教学重点: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和评判标准。 教学重点 第一节 手工概述 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 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如:纸艺、布艺、陶艺、玩 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 第二节 学前专业手工与手工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前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 一门学科。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 一、 ( 一) 学科特点 造型性 造型是内在意义和外在显现的结合体,是手工的本质特征之一。即所要表现的一切内 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并以固有、具体可感、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呈 现出制作者内在的精神境界情绪情感、意愿和思想等,揭示客观事实、现象,以及人 类的心理、生活状态。 ( 二) 视觉性 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直观性,二是审美性。 ( 三) 表现媒介 手工制作常常致力于物质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和增强作品及材质的 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 造型规律 (一)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 1 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 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 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二)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 1、构思与设计规律 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 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 一般过程: (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 (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 色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 (3)选择造型材料,体现创作意图并适合所塑形象,同时考虑材料经济易得、便于加 工制作 (4)采用适合的加工方法,明确制作步骤,成品的装饰手法和艺术效果要符合造型美 的规律。 2、材料选择与使用规律 (1)因意选材:根据造型物的构思与主题,选择使用能够准确而充分表达造型物形象 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制作皮毛类动物时,选择毛绒类材料就比较适宜。 (2)因才施意:选择材料自身所呈现的物理性质、材料特点及外在形状、联想到某一 具体事物,并穿凿出该事物来。 迁想状物:根据材料的外在形状、纹理、色彩等非具象痕迹联想到与某物相像。 借物造像:借助材料已有的非具象加工条件,将联想到的形象塑造出来。 3、材料加工规律 (1)加一加:通过材料添加进行造型的方法。如,粘贴、接插、编织、缠绕、串联、 钉铆、镶嵌等; 2 (2)减一减:消减或剔除材料中与形象塑造无关部分的造型方法。如,撕剪、雕刻、 削切、刮刨等; (3)变一变:加工材料形变量不变的造型方法。如,弯曲、冲压、折叠、团涅、卷曲、 浇注等。 三、常用工具和材料 (一)常用工具:在手工实践中,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要适用、便 利,也可自制。 1、剪。 2、刀。 3、锯 4、烙具。 5、钳子 6、榔头 7、针、锥或钻 8、夹子 9、尺 10、笔 1 1、其他。如圆规、泥蓖、泥工板、木锉、钢锉、砂纸、糨糊、胶带、订书机、小盆、 水桶、毛巾、打孔机等。 (二)材料及其种类 1、材料分类 (1)从材料的形成方式分:天然材料(如石、木)和加工材料(如塑料、铁皮)。 (2)从质地上可分为软质材料(海绵、泥)和硬质(竹、石)材料。 (3)从透明度上可分为透明材料(玻璃、有机玻璃)、半透明材料(塑料、有色有机 板、薄纸)和不透明材料(木板、布)。 (4)从形状上可分为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 (5)从材料的属性上可分为纸、布、泥、竹、木、石、塑料等。 2、常用材料 (1)纸。(2)布、线类。(3)泥类。(4)竹、木类。 (5)石。 (6)金属皮、丝。 (7)塑料类。 (8)其他材料。自然物的叶、茎、干、根、花、果实;农作物主副产品,如籽粒、棉 花、萝卜等;动物加工的副产品和边角料,如角各种贝壳、毛、骨等;无毒无害的废 旧物品,如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羽毛球难过的大大 小小的各种盒子、纸筒、纸袋等。 3、选材原则 要注意开发和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手工创作活动,所谓“身边的物品”即周围环境、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