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件处理 > 化合物分解压是什么

化合物分解压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01 05:11:32

‘壹’ 分解反应产生的气体如何与化合物的蒸气压区分

可以用Antoine方程对比法 、等温实验观察法 、改变样品量法 、程序升温法
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变多“
化合物蒸气压与物质分子脱离液体或固体的趋势有关,对于液体,从蒸气压高低可以看出蒸发速率的大小,具有较高蒸气压的物质通常说其具有挥发性。

‘贰’ 什么是化合物的分解压

化合物分解时需要的压力

‘叁’ 碳酸钙分解,有什么方法吗

很简单啊,初中化学学过的,碳酸钙就是通过加热分解的。

碳酸钙加热至897度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石灰厂就是通过加热的方法生产石灰的(即 氧化钙)

你是需要碳酸钙分解产物的哪种物质呢?假如你只需要二氧化碳的话,可以让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然后收集。(比较方便)假如你需要2种分解物或者氧化钙的话那就只能通过加热的方法,没有其他的途径。

‘肆’ 分解压与氧化物的稳定性有何关系

一般情况下,分解压越小,氧化物稳定性越强,原因:因为分解压作为平衡常数的一个指标,分解压越小,平衡常数越小,说明氧化物稳定性越强。

‘伍’ 各物质的分解电压

约1.7V.

使电解质溶液继续不断地电解所需施加的最低外加电压,叫做分解电压。电解质溶液电解时施加的电压,主要用来克服电解时体系中产生的反电动势。例如电解0.5mol/L H2SO4,通电时两极发生的半反应是:阴极2H++2e→H2

两极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被铂电极吸附后,实际上就构成了氢电极和氧电极。这两个电极产生一个跟外加电压方向相反的电动势(叫反电动势)。因此要使电解顺利进行,外加电压必须大于反电动势,这就是分解电压产生的原因。电解时由于两个电极都存在超电势,使阳极的电极电势增大,阴极的电极电势减小,因此实际的反电动势要大于理论反电动势,使电解质的分解电压增大,电解时耗的电量增加。很多强酸、强碱和强酸强碱盐溶液有十分接近的分解电压(约1.7V)。因为电解这些溶液时两极上发生的反应相同,产生的反电动势也基本相同。

‘陆’ 急求 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反应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用等压法测定固体分解反应的平衡压力。
2、掌握真空实验技术。
3、测定氨基甲酸铵分解压力,计算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及有关热力学函数。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氨基甲酸铵是是合成尿素的中间产物,白色固体,不稳定,加热易发生如下的分界反应:

该反应是可逆的多相反应。若将气体看成理想气体,并不将分解产物从系统中移走,则很容易达到平衡,标准平衡常数 可表示为:

系统的总压等于NH3和CO2的分压之和,从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可知:CO2分压占总压的1/3,代入上式可得:

根据克劳修斯-克拉培龙方程的积分式可得:

(在此温度范围内 视为常数)
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化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为:

用标准摩尔热效应和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可近似地计算该温度下的标准熵变:

因此,由实验测出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温度T时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力(即平衡总压),可分别求出标准平衡常数 及热力学函数:标准摩尔热效应、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化及标准摩尔熵变。

三、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等压法测分压装置;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
试剂:氨基甲酸铵;硅油

如图: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读出大气压和室温。
2、打开恒温水浴开关,设定温度为25℃。
3、抽空:
打开平衡阀与进气阀,旋转玻璃活塞,使两个活塞为全通。打开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平衡常数测定仪,使单位调为Kpa,按置零键置零。打开真空泵,待泵运转正常后,关闭玻璃放空活塞,观察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平衡常数测定仪上的读数,待压力计读数与大气压相近时,关闭玻璃活塞,打开玻璃放空活塞后,关闭真空泵,关闭进气阀。
4、测量:
关闭平衡阀,缓慢打开平衡调节阀1放入空气,观察U型管两端液面相等(1分钟不变,因为是化学反应调平后还会动,直到不动为止)时,关闭平衡阀,记录下温度和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平衡常数测定仪上的读数。25℃下的做两次,要求每次测定的气压相差在5%以内,否则要从新做。
打开恒温槽上的加热开关,打开搅拌开关,设置温度比上一个温度高5℃。测定方法同上,共做4组。
当4组数测完后,打开平衡阀1,打开平衡阀2,打开进气阀,打开玻璃活塞,关闭恒温槽及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平衡常数测定仪电源,实验结束。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实验温度:13.4℃,大气压:102.64Kpa 169418.125

温度
(℃) 低真空测压仪示数(Kpa) 分界反应总压(Kpa) 平衡常数
G(J/mol) S(J•mol-1•K-1)
25 91.85 10.79 0.000186106 21293.1381 496.81364
30 86.84 15.80 0.000584343 18766.5538 496.95389
35 79.74 22.90 0.00177911 16224.2762 497.14051
40 70.60 32.04 0.00487275 13862.8561 496.74363

以1/T对lnK作图得到如下结果:

根据上图中直线斜率可得 =20375×8.315=169418.125 J/mol,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ΔG和ΔS见数据处理中表格
查阅资料知25℃氨基甲酸铵分解的 =159.32kJ/mol。
相对误差 Er=|159.32-169.42|/159.32=6.34%

七、实验心得与讨论

1、恒温槽不必正是25.0℃,只要控制一个接近25.0℃的温度即可,但一定要保证温度波动较小。因为体系的温度变化会较大程度地改变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
2、试验过程中放进空气的操作要缓慢,以避免空气穿过等压管汞柱进入平衡体系中,这也是保证试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操作之一。
3、为检查25.0℃时是否真正达到平衡,也为了检查小球内空气是否置换完全,要求第一次做好后,放入空气,再次抽气并调节至平衡,重复测定一次,两次测定允许误差在5%以内,若不一致还要抽气五分钟,直到两次结果一致为止。
【思考题】:
1、如何检查系统是否漏气?
答:关闭真空泵,关闭阀门,观察平衡常数测定仪的示数是否变化,若变化则说明系统漏气,若变化过快,则需要检查装置重新抽气。

2、什么叫分解压?
答:固体或液体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在指定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所生成的气体的总压力,称为分解压。

3、怎样测定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力?
答:在真空中使氨基甲酸铵的分解达到平衡,,这是系统的总压即为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

4、为什么要抽净小球泡中的空气?若系统中有少量空气,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需要测定的只是的反应产生的气体的压力,即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总压,所以空气排除得越干净,得到的数据结果就越准确。如果系统中有少量空气,得到的蒸气压数据就会偏大,平衡常数就会偏大。
5、如何判断氨基甲酸铵分解已达平衡?
答:U型等压计两臂的液面无论是否等高,在1min内,液面不再变化即可认为反应体系已达平衡。

6、根据哪些原则选用等压计中的密封液?
答:应选用蒸气压很小且不与系统中物质发生化学作用的液体。

7、当使空气通入系统时,若通得过多有何现象出现?如何克服?
答:反应体系将漏入空气。因此通气速率一定要慢,如将气泡引入,重新抽完全重新做。

‘柒’ 分解压与温度有关吗

没有关系。

液体的沸点是物理性质与液体所处的压强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但受热分解是化学性质是破坏了物质之间的化学键这时压强并不能影响化学键的破坏,所以受热分解温度与压强是没有关系的。

一般气体受热膨胀,在体积有限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增大,由于受力面积不变,压力也会增大;温度降低时相反。

基本含义

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温度是物体内分子间平动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分子运动愈快,即温度愈高,物体愈热;分子运动愈慢,即温度愈低,物体愈冷。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温度

‘捌’ 太空中的物质为什么不会被分解

你要明白,这个“一定”是多少。

绝大多数能够稳定存在的化合物的分解压是极度微弱的,这就造成它的分解速度极其缓慢,完全分解掉可能需要几十亿年,几百亿年,甚至几千亿年。

宇宙中并不是真正的真空环境,宇宙中微弱的特定气体分压非常可能比物质的分解压还要大得多,这就造成了物质根本不能分解。

第三,化合物在宇宙中是不断生成的,只要生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就一定会有大量存在。

第四,分解压是和温度成正相关的,温度越高,分解压通常越小,而在宇宙空间中的温度往往接近绝对零度,这时分子活动都很微弱,物质的分解就更加缓慢了。

‘玖’ 是不是任何一种化合物在极高的温度下都会分解成单质

理论上,任何化合物在高温之下都会分解。只要能量足够大,电子都可以离开原子而独立出去,因此任何化合物在高温下都会分解。目前我们不能确定哪种化合物最耐高温,因为人类目前所能达到的温度很有限,最高能达到的温度是氢弹爆炸的中心。在我们加温让某种化合物分解的时候,肯定要有其他的某种物质来乘放这种化合物,同时还要有物质来传导热量,而目前所知的单质能够忍受的温度都不够高(会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必须用某些耐高温的化合物来做到这一点。还有,如果要把物体加到足够高温,就要用氢弹去轰炸,这使得我们无法观察这种化合物的分解(没有机器或相机可以记录),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它们在该温度到底会不会分解。
那么,为什么理论上可以说所有化合物都会分解呢?因为人类有观测到非化学反应而脱离了电子的物质,并推断这种物质在高温下是可以存在的。所以,理论上可以说必定能分解。
实际上这个命题不能用试验的方法证明或者证伪。因为化合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做不到对每一种化合物都进行高温试验,即使现在已知的所有的化合物都能分解,也不能保证以后合成的化合物一定能分解;同时温度也是可以无限高的,以种化合物在某温度下不分解不意味着它一定不分解。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只能用理论来说明。
结论:理论上说能,实际中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目前不知道哪一种化合物能耐最高温,这个温度也测不出来。现在能确定的只能是某些化合物在某个温度下仍然不会分解。大概是某些非常复杂的有机物,那些物质在炭原子及其稳定的环作用之下保持稳定,可以乃很高的温度不参与反应,也不分解。

‘拾’ 有什么化合物 容易被分解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硝酸银、高锰酸钾、双氧水、氯水、溴水、碘水、次氯酸(氯化氢、氧气)、卤化银(氟化银除外)、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等。

阅读全文

与化合物分解压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app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零申报 浏览:690
如何截获手机app连接的ip 浏览:330
冰箱压缩机是否需要电容 浏览:344
python列表每一行数据求和 浏览:274
自己有一台服务器可以玩什么 浏览:656
社会学波普诺pdf 浏览:584
解压做食物的小视频 浏览:758
pdf怎么单独设置文件夹 浏览:474
业务逻辑程序员 浏览:659
addto新建文件夹什么意思 浏览:160
有服务器地址怎么安装软件 浏览:659
安卓如何完全清除数据 浏览:690
安卓安卓证书怎么信任 浏览:53
服务器被攻击如何解决 浏览:221
学霸变成程序员 浏览:881
c语言编译错误fatalerror 浏览:441
ipv4内部服务器地址怎么分配 浏览:463
java线程安全的方法 浏览:952
重复命令画梯形 浏览:166
在疫情就是命令 浏览: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