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填方路基沉降指标是多少
1 当采用单轴压缩试验的压缩模量按分层总和法进行沉降计算时,其最大压力值应超过预计的土的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压缩性指标应取土的有效自重压力至上的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压力段的计算值。
2 当采用考虑应力历史的固结沉降计算时,应采用I级土 样进行试验。试验的最大压力应满足绘制完整的E—LOGP曲线的需要,以求得先期固结压力PC、压缩指数CC和回弹再压缩指数CR。回弹压力宜模拟现场卸荷条件。
3 当需进行群桩基础变形验算时,对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的土,应测求土的压缩性指标。试验压力不应小于实际土的有效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
初始沉降和次固结沉降 1、初始沉降 (1)、对正常固结粘性土的初始沉降量可按最终沉降量15%估计: Sd=0.15S∞ (2)、当地面有集中荷载P作用时,半无限弹性地基在地面距荷载作用点距离r处的地面沉降计算: 式中:E,υ为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3)、圆形或矩形均布荷载柔性基础下的初始沉降 弹性半空间表面任意点处的矩形或圆形基础在均布荷载P作用下的初始沉降计算: 式中:Cd为荷载面形状和计算沉降点位置的系数;B为荷载面的矩形基础的宽度或圆形基础的直径。 (4)、考虑地基有限厚度和基础埋深的瞬时沉降 当基础埋深为D、压缩厚度为H时,基础的平均瞬时沉降: (按υ=0.5) 式中:μ0为考虑基础埋深D的修正系数;μ1为考虑地基压缩层H的修正系数。 2、次固结沉降 当主固结完成后,次固结压缩的量值与时间的关系近似为一直线,由次固结引起的沉降计算: △Hsc=CaHlog(tsc/tp) 式中:△Hsc为次固结沉降量;Ca为次固结压缩系数;H为可压缩层的原始厚度;tsc为包括次固结在内的整个计算时间;tp为主固结完成的时间(相应于压缩曲线上主固结达到100%的时间)。 (二)有刚性下卧层的沉降计算 1、在连续均布荷载作用下,当有刚性下卧层时,基础最终沉降计算: 式中:p0为基底附加压力;h为土的厚度;a为压力为100~200kPa时的压缩系数,硬粘土取压力为100~300kPa时的压缩系数。 2、在连续均布荷载作用下,当有倾斜的刚性下卧层时,土层的压缩变形计算: 式中:P为连续分布荷载;A为函数;Y为距0点的距离。 3、在局部均布荷载作用下,有刚性下卧层时,基础的沉降计算: 六、沉降计算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的确定。沉降计算深度可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50007-2002)中的方法来确定。 2、应力和变形的关系。在前述有关地基土中的应力和变形中,都把地基假设成直线变形体,从而直接应用了弹性理论解答。实践表明:对于低压缩性的土,当建筑物的荷载不大,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不超过土的比例界限时,它的应力和应变成直线关系,可以得到与弹性理论解答相近的结果。而当荷载增大后,情况却大不相同。又如高压缩性的软土在一开始它的应力和应变间的关系就是非线性的。因此,为了研究高压缩性土的变形和反映在更大的荷载范围下的变形的真实情况,就有必要把土看成作为非线性变形体。 3、土的压缩性指标的选定。从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基础沉降计算的准确性与土的压缩特性指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由于压缩性指标选用不当,或根本不可靠,使得沉降计算完全失去意义。土的压缩性指标应该完全反映出土在天然的状态下受建筑物的荷载后的实际变形特征,但是,在现有条件下,室内实验与荷载实验时地基上所保持的应力状态和变形条件都和实际有所区别,而且对于不同的土和不同的实验条件,这些差别也不一样。 4、地基变形计算的精确度问题。对于压缩性较大的地基,计算往往小于实测值;对于压缩性小的地基,则恰恰相反。为了提高地基变形计算的精度,在对比总结了一些地基变形计算与实测的基础上,对不同压缩的地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提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ψ,并认为只有正确选用了ψ,就能使地基变形计算的精确度普遍有所提高。但是,修正系数ψ的确定还不是很精确。
② 计算地基变形符合要求
计算地基变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2、对于砌体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对于框架结构和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应由整体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3、地面有大面积堆载或基础周围有局部堆载,沉降计算应计入地面沉降引起的附加沉降;
4、应考虑相邻基础荷载影响;当基础面积系数大于0.6时,可按基础外包面积计算基底附加压力;
5、当建筑物设有地下室且埋置较深时,应考虑基坑开挖后,地基土回弹再压缩引起的沉降值;
6、对高压缩性土地基,当基底附加压力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0.75时,应预测沉降变化趋势并控制施工期间的加荷速率;
7、宜考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进行变形计算。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③ 关于回弹再压缩
基坑开挖时,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底土受到约束,不反弹,坑中心的地基土反弹,回弹以弹性为主,回弹部分被人工清除。当基础较小,坑底受到很大约束,如独立基础,回弹可以忽略,在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附加应力计算。当基坑很大时,相对受到较小约束,如箱基,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压力计算,被坑边土约束的部分当做安全储备,这也是计算沉降大于实际沉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