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程序员隔离的原则

程序员隔离的原则

发布时间:2022-07-22 07:14:34

㈠ 一个程序员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1. 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

  2. 文档习惯:

    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到极大的麻烦。

  3. 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4. 需求理解能力:

    作为程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 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

  6. 测试习惯:

    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7. 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了。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 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高。

㈡ 应聘程序员需要读哪些课程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程序设计原则需要学习。

我们在软件开发中设计模式常用的的六大原则有下面几个:

1、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的意思是: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简言之,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后面的具体设计中我们会提到这点。

2、里氏代换原则

里氏代换原则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LSP 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派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且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派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3、依赖倒转原则

这个原则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针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4、接口隔离原则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由此可见,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便于升级和维护的软件设计思想,它强调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则,又称最少指导原则

最少指导原则是指: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地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6、合成复用原则

合成复用原则是指: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㈢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隔离的实施应遵守“标准预防” 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㈣ 软件设计原则有哪些

1.六大原则-单一职责原则
原则思想:一个方法只负责一件事情。
描述:单一职责原则很简单,一个方法 一个类只负责一个职责,各个职责的程序改动,不影响其它程序。 这是常识,几乎所有程序员都会遵循这个原则。
优点:降低类和类的耦合,提高可读性,增加可维护性和可拓展性,降低可变性的风险。
2.六大原则-里氏替换原则
原则思想:使用的基类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继承的子类,完美的替换基类。
描述: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但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子类中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
优点:增加程序的健壮性,即使增加了子类,原有的子类还可以继续运行,互不影响。
3.六大原则-依赖倒置原则
原则思想:高层次的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次的模块,他们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具体实现,具体实现应该依赖于抽象。
描述:类A直接依赖类B,假如要将类A改为依赖类C,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这种场景下,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假如修改类A,会给程序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优点:可以减少需求变化带来的工作量,做并行开发更加友好。

4.六大原则-接口隔离原则
原则思想:类和类之间应该建立在最小接口的上。
描述:类A通过接口依赖B,类C通过接口依赖D,如果接口类A和类B不是最小的接口,则依赖的类B和类D必须要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
优点:提高程序的灵活度,提高内聚,减少对外交互,使得最小的接口做最多的事情。
5.六大原则-迪米特法则
原则思想: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地了解,简称类间解耦
描述:一个类尽量减少自己对其他对象的依赖,原则是低耦合,高内聚,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的低,才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
优点:低耦合,高内聚。
6.六大原则-开放封闭原则
原则思想: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来解决需求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完成变化
描述:一个软件产品在生命周期内,都会发生变化,既然变化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我们就应该在设计的时候尽量适应这些变化,以提高项目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优点:单一原则告诉我们,每个类都有自己负责的职责,里氏替换原则不能破坏继承关系的体系。

㈤ C#中什么叫接口隔离原则

接口隔离原则表明客户端不应该被强迫实现一些他们不会使用的接口,应该把胖接口中的方法分组,然后用多个接口代替它,每个接口服务于一个子模块。
接口隔离原则
不应该强迫客户端依赖于他们不会使用的接口。
实例
下面是一个违反了接口隔离原则的例子。我们使用Manager类代表一个管理工人的管理者。有两种类型的工人:普通的和高效的,这两种工人都需要吃午饭。现在来了一批机器人,它们同样为公司工作,但是他们不需要吃午饭。一方面Robot类需要实现IWoker接口,因为他们要工作,另一方面,它们又不需要实现IWorker接口,因为它们不需要吃饭。
在这种情况下IWorker就被认为是一个被污染了的接口。
如果我们保持现在的设计,那么Robot类将被迫实现eat()方法,我们可以写一个哑类它什么也不做(比如说它只用一秒钟的时间吃午饭),但是这会对程序造成不可预料的结果(例如管理者看到的报表中显示被带走的午餐多于实际的人数)。
根据接口隔离原则,一个灵活的设计不应该包含被污染的接口。对于我们的例子来说,我们应该把IWorker分离成2个接口。
3. interface IWorker {
4. public void work();
5.
6. public void eat();
7. }
8.
9.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IWorker {
10. public void work() {
11. // ....working
12. }
13.
14. public void eat() {
15.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16. }
17. }
18.
19. class SuperWorker implements IWorker{
20. public void work() {
21. //.... working much more
22. }
23.
24. public void eat() {
25.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26. }
27. }
28.
29. class Manager {
30. IWorker worker;
31.
32. public void setWorker(IWorker w) {
33. worker=w;
34. }
35.
36. public void manage() {
37. worker.work();
38. }
39. }

//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bad example
interface IWorker {
public void work();
public void eat();
}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IWorker {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
public void eat() {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
}
class SuperWorker implements IWorker{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much more
}
public void eat()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
}
class Manager {
IWorker worker;
public void setWorker(IWorker w) {
worker=w;
}
public void manage() {
worker.work();
}
}

下面是遵循接口隔离原则的代码。通过把IWorker分离成两个接口,Robot类不需要再被强迫实现eat()方法。如果我们需要为Robot类添加其他的功能,例如重新充电,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IRechargeable接口,其中包含一个重新充电的方法recharge。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1.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good example
2.
3. interface IWorkable {
4. public void work();
5. }
6.
7. interface IFeedable{
8. public void eat();
9. }
10.
11.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IWorkable, IFeedable {
12. public void work() {
13. // ....working
14. }
15.
16. public void eat() {
17.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18. }
19. }
20.
21. class SuperWorker implements IWorkable, IFeedable{
22. public void work() {
23. //.... working much more
24. }
25.
26. public void eat() {
27.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28. }
29. }
30.
31. class Robot implements IWorkable{
32. public void work() {
33. // ....working
34. }
35. }
36.
37. class Manager {
38. IWorkable worker;
39.
40. public void setWorker(IWorkable w) {
41. worker = w;
42. }
43.
44. public void manage() {
45. worker.work();
46. }
47. }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good example
interface IWorkable {
public void work();
}
interface IFeedable{
public void eat();
}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IWorkable, IFeedable {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
public void eat()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
}
class SuperWorker implements IWorkable, IFeedable{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much more
}
public void eat() {
//.... eating in launch break
}
}
class Robot implements IWorkable{
public void work() {
// ....working
}
}
class Manager {
IWorkable worker;
public void setWorker(IWorkable w) {
worker = w;
}
public void manage() {
worker.work();
}
}

总结
如果已经设计成了胖接口,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隔离它。
像其他设计原则一样,接口隔离原则需要额外的时间和努力,并且会增加代码的复杂性,但是可以产生更灵活的设计。如果我们过度的使用它将会产生大量的包含单一方法的接口,所以需要根据经验并且识别出那些将来需要扩展的代码来使用它。

㈥ 一个程序员所要经历的步骤

程序员应具备的12种能力
毕业四年来,感觉自己也是从一名不合格的程序员一步步走过来的。回头反思一下,合格的程序员有很多标准和要求,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个合格程序员应该具备的12种能力。中国软件行业的崛起,靠的是合格的程序员。任何华丽的管理制度都不能保证软件项目的成功交付,合格的程序员就是有力的保证,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写下这些,是为了给刚刚进入程序员这个职业的新同学们一点参考。我一直以为,当程序员是很辛苦的,如果不是真正的喜欢,很难坚持下去。如果真的不喜欢这个职业,也该尊重这个职业,尊重自己,赶紧改行。

1. 编程语言能力

不用多说,作为合格的程序员,精通一门语言是必须的。这种精通,不是说看了一本《24小时精通XXX》,抄了几个程序就能说精通的,要靠长时间的积累和浸淫。

2.编码能力

我曾经看多很多程序员写的代码,在同一个jsp或者java源文件里,出现了三种以上的对方法的命名方式,有下划线间隔的,有全大写的,有拼音首字母的。就像一个菜市场,杂乱无比,估计10天后,他自己都无法看的懂。遵守编码规范,是一个程序员最基本的要求,可悲的是,很多程序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随意堆砌网上搜来的代码,根本不管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只要能实现功能就行了,心想做完这个项目,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缺少最基本的职责素养。我经常把代码必须成程序员的孩子,你就是是孩子他爹,孩子他妈,是有感情的。对你自己的孩子,你能不仔细呵护吗?你是称职的父母吗?这是我编写的一个Java编码规范,供大家参考,这里可以下载http://gurudk.javaeye.com/blog/111734

另外一个就是注释,要注意不是为了注释而注释。对类,以说明职责为主;对方法,以说明意图为主;对方法体,以说明实现思路为主。对于大段大段的代码,要分段,使用空行隔开,并使用行内注释进行说明。

思维的条理性,写代码之前,先简单计划一下,用自然语言把流程写下来,用于整理实现思路。不要看了需求或设计之后,马上就敲代码了,敲完代码马上就debug。花点时间思考,敲代码只是最后一个很简单的工作,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代码打字员,编写边想,写了删,删了写。安安静静把实现过程想清楚,在脑子里先实现一遍。再去敲代码,水到渠成。

3.面向对象思维能力

如今,多数编程语言都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而这些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的共同的精髓就是面向对象的思想。掌握这些比面向对象语言本身更重要,比如对继承,多态,重载的理解。对面向对象基本原则的理解,比如开闭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单一职责原则等。在此基础上,应该掌握常用的设计模式,比如工厂模式,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等等。我面试过很多程序员,没有一个能说得上几句的。

4.利用工具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趁手的家伙,工作效率可以提升数倍。你编程序,有没有选择一个很好的IDE,以前听说编程高手都用记事本写程序,我觉得那是一种自虐。就像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说一帮户外旅行爱好者,出去旅游,背了重重的旅行包,里面装着什么压缩饼干等快速食品。他们宁可就着矿泉水啃压缩饼干,也不肯去1里路都不到的快餐店,农家菜馆吃饭。工具是为目的服务的,好用,提高效率就行,形式无所谓。

另外一个常用的工具就是日记本,好听点可以称为知识管理工具,我用的是myBase,感觉非常好用,在之前,我的所有的片段内容都是记录的单独的文本文件里的,非常不好找,管理也很混乱。

经常上互联网,看到好多好的资料想保存下来,作为日后查看之用.一开始,我用的是firefox自带的书签,但是自己分类太累,多了之后不便于查找,很麻烦。后来用了得乐书签(del.icio.us)的firefox插件,非常方便,现在成为了我必备的一个工具。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搜索引擎了,我装了google forfirefox插件,感觉不错,还有英文翻译功能。按照我同事的说法,内事用,外事用google。很多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用google搜索效率高一些。搜索引擎用好了,就等于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宝库的门,使用搜索引擎,关键字选择很重要。

经常去浏览大牛的blog,逐个网站访问很麻烦,去看了又可能没有更新,可以借助于RSS订阅工具,我是用iGoogle桌面工具,每天早上花半个小时扫一下,大牛的最新文章尽收眼底了。

5. 英语能力

新的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英语国家的IT技术走在我们前面至少10年(这是我自己估计的数字,可能正在缩小)。就连印度,一个连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太完善的国家,因为其英语基础较好,其在软件外包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猛,远远超过了我们。学英语,首先是有信心,其次就是花时间。多阅读英文资料,使用金山词霸,google的firefox插件等工具配合,贵在坚持。

6.学习能力

在IT也混饭吃不容易,整个环境进化的太快,你不学习,就等于落后了。学习要有针对性,别今天学ruby,明天学python,后天php的。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目标,自己短期目标是什么,1年后,3年后,5年后的目标是什么。结合这些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当然,多掌握几门编程语言也是好的,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重要的是为自己的目标服务。

要想系统的学习一门技术或工具,看书是最好的方法。看完后,然后上网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学习要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比如电脑启动要花1分多钟,旁边放一本书,可以看上几页了。公交车上,地铁上也可以看。

当然,不能只学习技术,要经常联系自己的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你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解释给自己的同事听,既加深了理解,又增进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你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解释给别人听,这才说明你理解了。在学习心理学上,称之为构成主义。

我学一样东西,总是先上网了解有没有相关书籍,如果想学,就买一本或者去图书馆找相关的书来读。我买的书,家里快放不下了(到目前位置,我买了1万多块的书)。我多半是把目录看完,了解这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然后需要的时候,我就可以立即补充它进入到我的知识结构。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意识到学习的重要,并能够根据需要补充自己的知识,这种能力更重要。

7.创造能力

普遍认为,东方人模仿能力很强,但创造能力差。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程序员,经常说,“这个只能这么解决了,我想不出有什么别的方法。”可能他根本都没想过别的方法,或者懒得去想。对任何一个问题,找出两种以上的解决办法都是非常容易的,简单的google一下,可能就是数十种。悲哀的是,有些程序员经常止步于自己构建的狭小领地之内。对待客户也是这种态度,不是积极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是推脱这只是唯一解决方案。

打破这一思维定势的首先的一个办法就是在面临一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没有不可能”,或是“一切皆有可能”,前面那个是阿迪的广告语,后面是李宁的。只有这样去想,才能寻找解决问题的别的出路,即使最后我们试了很多种办法,还是只有着一种解决方案,但我们在这种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很多好的想法,这样才会使我们真正深刻思考一个问题。建议大家看一看《水平思考》这本书,他提供了一些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方法和工具。

但我认为,坚持认为存在另一种解决方案的信念是第一位的,方法和工具都是其次。

8.文档能力

也许有人会质疑,程序员跟写文档有什么关系。大家开源软件也用过不少,看看Spring,hibernate,Struts等最流行的开源软件的文档就知道,他么的tutorial,他们的getstarted,他们的reference文档写的多么的易懂。其实写代码也相当于写文档,只不过用的是编程语言。同样,写文档,用自然语言,也相当于写程序,简单明了,清晰易懂,这样的“程序”谁看谁舒服。同样,对于想进阶到设计师或者需求分析员角色的程序员,文档能力更是非常重要。

word是一个最实用的工具,很多程序员,多级编号都不会用,索引目录也不知道如何生成,更别灵活应用样式了。很多排版都是所谓的dirty work。垃圾样式一大堆。其实,静下心来,稍微学习一下,就能写出一篇格式漂亮的文档。

9.抽象能力

抽象能力是认识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层次,客户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设计怎么做,你就怎么实现,从来不过问为什么,也不去想他是满足了用户哪些方面的需求呢。这样可能只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可能会引起返工。认识到本质,才能让你的程序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做企业应用软件开发中,抽象能力体现为对问题域的理解能力,对领域模型的抽象。合理的抽象也是代码重构的前提,每一次重构,都是向更好的抽象迈进了一步。

10.代码评审能力

代码评审和单元测试是保证代码质量的两种常用手段之一。代码评审能力,说明了你的审美标准,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优雅的代码,什么是糟糕的代码,你才能让自己做的更好。

11.单元测试能力

没有单元测试的代码,只能说是半成品。因为没有什么能证明你的代码是可以运行的。测试驱动开发是一个非常好的敏捷过程的最佳实践。单元测试还可以作为回归测试,在修改代码时,起到警戒线标志的作用。是否具有单元测试的意识是区分程序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写不写单元测试是区分平庸程序员和优秀程序员的重要标杆。

12.DRY
DRY是一种原则,就是Don't RepeatYourself.出自《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这条原则可以用到很多地方,比如你经常要编译,打包,部署应用程序,供集成测试用。每次你都在重复你自己,写一个自动化脚本(比如用ant,批处理命令)来将这些工作自动化,以提高效率。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经常在不同的地方切换IP,如果每次手工做,也非常浪费时间,写一个bat命令可以解决,找一个小工具也可以解决。

编码时,对代码的复用也是在重复你自己,虽然拷贝过程很爽,但是维护一致性就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特别是将来维护的人不是你的时候,使用代码生成工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你发现你经常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就要警惕了,是否违背了这个原则,想一些办法将他们自动化。

㈦ 隔离的四大基本原则

法律分析:(一)一般消毒隔离:(1)凡进入隔离单位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2)穿隔离衣前,应备齐用物,周密计划,集中操作和护理,以免影响病人休息和减少穿脱隔离衣、洗刷手的次数。

(3)严格遵守隔离制度。

(4)严格执行探视和陪伴制度,向家属宣传、解释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的重要性。

(5)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尽量帮助其解除孤独、悲观、抑郁的情绪,配合治疗。

(6)经医师开具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

(二)终末消毒处理: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的患者及其所住的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1)患者的终末处理:患者转科或出院前应洗澡、更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个人用物需经消毒后带出。死亡患者,尸体须用消毒液擦洗,并用无菌棉球塞住口、鼻、耳、肛门或瘘管等孔窍,伤口要更换敷料,最后用一次性尸单包裹尸体,送传染科太平间。

(2)患者单位的终末处理:封闭病室门窗,打开床头桌、摊开被褥、竖起床垫,用消毒液熏蒸消毒;消毒后打开门窗,用消毒液擦洗家具;被服类消毒后再清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二)停工、停业、停课;

(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㈧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什么原则

应遵循“标准预防” 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就是针对不同传播方式的疾病采用不同的隔离方式,例如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线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8)程序员隔离的原则扩展阅读:

隔离的措施

为避免传染病病人传染他人,而将病人与其他人隔开的措施。一般根据各种疾病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播途径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

对于传染性强的烈性传染病如 霍乱、鼠疫、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等,采取严格隔离;对于经空气中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炎.、肺结核等,采取呼吸道隔离。

对于 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甲型病毒肝炎等采取消化道隔离或床边隔离;对于接触传播的疾病如皮肤 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采取接触隔离;对于昆虫传播的疾病如 疟疾、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采取虫媒隔离等。

隔离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该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而定。原则上是以病人没有传染性不能再传染他人为度。

除传染病病人外,接触传染病病人的接触者也应隔离观察,称为留验。留验期间如接触者发病则应立即隔离、治疗。若接触者未发病,观察期满即可解除隔离。观察期应按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计算。

检疫法术语,指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的危险。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隔离

㈨ 简述隔离技术的原则!

隔离技术的原则就是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传染病人采取传染源隔离,切断传染途径;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性隔离。

㈩ 隔离的原则是什么

  1. 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结合传播途径、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2.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传播途径的隔离和

    预防。

  3. 设立隔离标志。

  4. 设置单人隔离房间。

  5. 受条件限制,同种感染源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6. 建筑布局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相应的规定。

阅读全文

与程序员隔离的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解压歌曲什么歌最好 浏览:151
诺贝尔pdf 浏览:967
云服务器快速安装系统原理 浏览:788
苹果腾讯管家如何恢复加密相册 浏览:115
手机软件反编译教程 浏览:858
sqlserver编程语言 浏览:650
gpa国际标准算法 浏览:238
服务器编程语言排行 浏览:947
怎么下载快跑app 浏览:966
小红书app如何保存视频 浏览:170
如何解开系统加密文件 浏览:809
linux切换root命令 浏览:283
c编译之后界面一闪而过怎么办 浏览:880
怎么看ic卡是否加密 浏览:725
lgplc编程讲座 浏览:809
cnc手动编程铣圆 浏览:723
cad中几种命令的意思 浏览:327
oraclelinux安装目录 浏览:136
安卓系统可以安装编译器吗 浏览:572
javajson实体类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