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些甲骨文。
武丁卜辞是较早期的商朝甲骨文。第一则卜辞展示了较完整的程式(一片完整的卜辞通常由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部分构成),其内容反映了武丁时期商朝的方国状况。第二则卜辞的程式不完整,缺少验辞,其内容反映了商王朝组织民众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武丁卜辞 (一)
癸巳卜◎贞[1],旬亡祸[2]?王占曰[3]:有祟[4],其有来戚[5]。乞至五日丁酉[6],允有来戚自西[7],沚△告曰[8]:土方征于我东啚[9],在二邑[10],邛方亦牧我西啚田[11]。
【注释】
[1]癸巳卜◎贞:癸巳,即癸巳日,属干支纪日。所谓干支,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构成六十个干支组合,俗称“六十甲子”。中国古代纪年、纪日,都常用干支来标识。卜,灼龟见兆,也就是卜者钻灼龟甲或兽骨后所呈现的裂纹,观察它来判断所问事件的吉凶。◎,此字尚不能识读,但可判断为卜人之名。贞,卜问吉凶。以上在卜辞中称为“前辞”,记录卜问鬼神的日期和占卜官的名字。
[2]旬亡祸:旬,十天为一旬。亡,音wú,通“无”。谓以后十天有没有灾祸?以上称为“命辞”,即命龟之辞,也就是由卜人通过甲骨向鬼神请示某事。
[3]王占曰:占,视兆而问吉凶。谓商王观察卜兆来判断吉凶。
[4]有祟:祟,神祸。谓鬼神要降祸。
[5]其有来戚:其,表示推测的语气助词。戚,忧戚、祸患。谓似有祸患就要来临。以上称为“占辞”,即根据卜兆而判定的吉凶。
【注释】
[6]乞至五日丁酉:乞,同“迄”。五日,由卜日起的第五天,即丁酉日。
[7]允有来戚自西:允,信然、果真。谓果真有祸事来自西边。
[8]沚△告曰:沚,商都西北的方国。△,此字尚不能识读,但可判断为沚国诸侯之名。告,报告。谓沚国诸侯△向商王报告。
[9]土方征于我东啚:土方,商都西北的方国,约在今内蒙古包头附近,其西边与沚国相邻。征,征伐、攻打,这里意指入侵。啚,鄙的本字,即边邑。谓土方入侵沚国东部边邑。
[10]在二邑:在,假借为“灾”字。谓使两个边邑受到损害。
[11]邛方亦牧我西啚田:邛方,商都西北的方国,其位置当在沚国的西边。牧,放牧,这里引申为侵犯。谓邛方也来侵犯沚国西边的农田。以上称为“验辞”,即追记商王占兆后应验的事实。
武丁卜辞(二)
乙巳卜◎贞[1],王大令众人曰协田[2],其受年[3]?十一月[4]。
【注释】
[1] 乙巳卜◎贞:这是“前辞”。意同上一则注[1]。
[2]王大令众人曰协田:令,同“命”,即下令、命令。大令,对君王命令的尊称。众人,指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郭沫若释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说见氏着《奴隶制时代》1973年版第23页。协田,即合力耕田;一说意为协耕,即两人用耜并耕的“耦耕”法。谓商王下令让民众合力耕田。
[3]其受年:受,获得。年,指谷物成熟,引申为好收成。这是卜问鬼神:今年会有好收成吗?以上为“命辞”。
[4]十一月:这是“占辞”。意谓卜兆预示将在十一月获得好收成。
相信对你有帮助
㈡ 中国认出了3500个甲骨文主要记录祭祀什么什么什么气象的内容
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出土带字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这些文字,能认识和隶定为汉字的有1723个,无法辨识的有2549个,另有合文(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字组合成一个单字的文字形式)371个。这种文字已相当成熟,初步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要素。因此,它们能较完备地记录各种事件或人们的想法。
自古人们就关注天气的变化。在图画文字中有这样一个字,上部是一个圆圈,中间是火苗的形状,下面是五个山峰一样的图形。有人解释为“旦”或“霞”,有人认为是“炅”,这应该是先民们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结果。甲古文中出现了许多表示天气或季节的文字,其中“春”字最为多见,“冬”字偶有出现,“夏”字无迹可寻。但我们不能因为甲古文中无“夏”字,就认为商代没有划分出夏季,正如不能因为卜辞中没有“金”字而否认商代有青铜器一样,凭借出土的甲骨文是不能完全把握朝代全貌的。商代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合四时为一祀,也就是现在的一年。
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将卜问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其中有关气象的包括卜年、卜雨(含风、雪、雾、霜、雹等)、卜霁、卜旬,对天气现象的记录就在这几项中。甲骨文中对天气现象的记载已十分完整、细致,包括降水、天空状况、风、云雾、雷鸣电闪等许多方面,有雨、雪、雹、霜等分类,对雨水还有具体分析。
更加令人叫绝的是一片占卜商王外出田猎是否会遇上大雨的甲骨,其内容堪称“远古天气预报”:“中日至,昃不雨。食日,至中,日不雨。自旦至,食日,不雨。弜田,其遘,大雨。”
▲对于这份“远古天气预报”分析如下:
【命辞】中日至,昃不雨:问商王外出下午有没有雨。
食日,至中,日不雨:占卜上午会不会有雨。
【占辞】自旦至,食日,不雨:占卜结论是当天没有雨。
【验辞】弜田,其遘,大雨:商王狩猎时遇上了大雨。
▲对于这份“远古天气预报”分析如下:
【命辞】中日至,昃不雨:问商王外出下午有没有雨。
食日,至中,日不雨:占卜上午会不会有雨。
【占辞】自旦至,食日,不雨:占卜结论是当天没有雨。
【验辞】弜田,其遘,大雨:商王狩猎时遇上了大雨。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先民们有些活动很像今天的人工影响天气——人工求雨。比如:“戊子卜。贞帝及今四月令雨,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王曰:‘丁雨,不辛。’旬丁酉允雨。”大概意思是祈求上苍给予充足的雨水,文中的“帝”并不指商王,而是指上天、上苍。《礼记·曲礼》中有:“天神曰帝。”《字汇·巾部》中有:“帝、上帝,天之神也。”
甲骨文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天气,皆是为求风调雨顺,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使人们有好的收成,生活平安幸福。譬如占卜第二天会不会刮风:“翌癸卯帝其令风,翌癸卯帝不令风。夕雾。”这是从正反两面卜问:翌癸卯日,也就是第二天,上天是否会令风神刮风。“夕雾”是验辞,验辞说:“夜晚起雾了。”有雾则说明无风。人们祈求不要刮风,风会对给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
还有祈祷风调雨顺的甲骨文:“帝令雨弗其足年,帝令雨足年。”“弗”就是不会,“其”代指雨,“足”意为丰足,“年”是年成的意思,“足年”就是丰收的年成。第一辞从反面卜问:“上天命令下雨,这雨不会让我们丰收吧?”第二辞是从正面卜问:“上天命令下雨,这雨会使年成大好吧?”这说明,早在商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年成的好坏与降水有直接关系。
另有卜问上天会不会降下旱灾的甲骨文:“戊中卜。帝其降我旱,帝不我降旱。”
还有卜问下个月上天会不会下雨打雷的甲骨文:“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帝其于生一月令雷。”第一辞卜问:“上天会在现今的十三月命令打雷吗?”第二辞卜问:“上天会在‘生一月’(即明年一月)命令打雷吗?”商王武丁时期,多将闰月加在岁末,称“十三月”,“十三月”的下一个月就是明年的岁首。在夏代以前,人们已懂得闰月,但对闰月尚摸不清规律。从甲骨文中可知,从商王武丁到祖甲期间,是在年末置闰,也就是“十三月”。祖甲以后改为年中置闰,卜辞中可以看到“冬八月”“冬六月”“冬五月”等,这些“冬”不是冬天的意思,而且“终”的意思,即“完了以后”。“冬八月”就是“后八月”,即闰八月。闰月可以加在八月、六月、五月,这比此前一律在年末置闰更符合气候特征。
“丁丑卜。不雹,帝佳其。不雹,帝不佳。”其意为卜问上苍会不会降冰雹。在商代,人们已经知道降冰雹会损害农作物,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所以有此卜问。
除此之外,甲骨文中还有“燎于帝云”的说法。也就是卜问可不可以用焚烧物件的方法祭祀天上的云。其中的“帝云”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天气系统将要到来时出现的前沿云,古时叫做“使臣云”,古人将这种云看成了“云神”。商代为什么会祭祀“使臣云”?可能他们已经认识到云多了才会有雨水,有了足够的雨水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所以才会有对“使臣云”的祭祀。
“
由甲骨文可知,先民们一直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与华夏农耕文明同时代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相继消亡,历史的尘埃把它们葬入远古的岁月,独有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发展,这是人们适应气候变化、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古老的文字讲述着先民的智慧,也给予了我们新的启示。
㈢ 严的甲骨文怎么写
严 yán
紧密,没有空隙:~紧。~密。
不放松,认真:~格。~肃。~正(严肃正当)。~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饬(a.严格命令;b.谨严)。威~。
郑重,庄重:庄~。尊~。
厉害的:~厉。~苛。
重大:~重。
姓。
㈣ 甲骨文确认与字节跳动达成协议,需要美国方面的批准吗
甲骨文证实与TikTok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达成了协议,成为字节跳动的“可信技术提供商“。在这里先介绍下甲骨文公司的背景,它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排在微软后的第二大软件公司。那么这项协议需要美国政府的批准吗?答案是肯定的,需要美政府批准。
一.美国政府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内的任何企业都不得与字节跳动的子公司TikTok有任何商业上、经济上的交易。从甲骨文与字节跳动之间的协议来看,这只是两家企业之间内部达成的协议,协议内容是否能够执行,还需要美国政府批准才可以实施。
全球化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趋势,强强联合当然对两家公司都有益,也会达到双赢的目的。对于美国政府下达的关于Tiktok的禁令,这是一种倒行逆施的行为,终究会遭到失败。
㈤ oracle数据库的常见命令
1、su – oracle 不是必需,适合于没有DBA密码时使用,可以不用密码来进入sqlplus界面
2、sqlplus /nolog 或sqlplus system/manager 或./sqlplus system/manager@ora9i
3、SQL>connect / as sysdba ;(as sysoper)或connect internal/oracle AS SYSDBA (scott/tiger)conn sys/change_on_install as sysdba
4、SQL>startup; 启动数据库实例
5、 查看当前的所有数据库: select * from v$database
(5)甲骨文命令扩展阅读:
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oracle数据库逻辑结构
它由至少一个表空间和数据库模式对象组成。这里,模式是对象的集合,而模式对象是直接引用数据库数据的逻辑结构。
模式对象包括这样一些结构:表、视图、序列、存储过程、同义词、索引、簇和数据库链等。逻辑存储结构包括表空间、段和范围,用于描述怎样使用数据库的物理空间。
文件结构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是由一些多种物理文件组成,主要有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归档日志文件、参数文件、口令文件、警告文件等。
㈥ 我命由我不由天甲骨文怎么写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