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联网泡沫是怎么形成
1,企业需要赚钱。大量资金短缺的煤老板或者煤老板儿子一个个吹出来的,百分之99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不盈利,工资待遇是你见到宣传的一半没有。都是做生意,这一块自然有利可图,成本低,见效快,不干白不干。
2,门槛低,是个人都能做。卖药品需要研发,需要机器仪器,大量博士生,成本呢?这是企业考量;很多没有学历的人没有技术,90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群占90后人口数量不到百分之25,那剩下百分之75年轻人如何工作也是问题,培训一下几个月就能去搞java,php,也能赚钱。对双方来说,这是一种默契。
3,培训机构需要招人。大量垃圾公司自然需要大量垃圾程序员。培训应运而生,2011年我上大学时候没有几个人报计算机系,今年我系是全校第一大系,人数比4年前多了12倍。当然大学教育就那么回事,培训机构就钻空子,学费都是几万,一年谋智博客几十个班几千学生收入几个亿。北京目前有培训机构几百家,甚至上千家。每年少说几万程序员加入这个大军,并且年龄日渐少龄化。比如前几天去某软件公司,见满地16岁小孩子在敲代码,不停加班,很可怜。
4,联通,移动为主的国企需要巨大流量消耗来满足利润,也能政策挟持国家财政支持。这个不能多提,你懂得。
5,手机制造业,或者整个代工业需要生产力跟生产动力,或者经济需要拐点。比如富士康,只有互联网泡沫越大,做手机的越多,富士康生意越大,自然赚钱越多。还有比如小米之类,也要赚钱。
6,国家扶持。中美对抗跟冷战开始了,自然制造业是不能输给美帝的。工业化成本越来越高,那在数量上就不能输给美帝,除了各种基础建设跟衣食住行的基础需求,计算机跟科研,网络也是国家政策倾斜的对象。这点看,很多有背景的企业才会是最大赢家,其他都是表象,甚至是陪衬。
该说的都说了,反正就这么回事。互联网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也是类似于建筑工地一样的大规模复杂化或者重复化劳动,自动化是大势所趋。泡沫太大了也不好,啥事得有个度
2. 互联网公司去年到今年的大批裁员,难道程序员没有未来了吗
很多行业,因为2018年世界上发生的剧变而受影响。或迎来利好,行业一片繁荣,或迎来利空行业大受打击,死伤一片。在这样的情形下,互联网行业默默地迎来寒冬。其实说是寒冬也有些不太恰当,如果把寒冷的程度比作互联网资本的热情的话,现在互联网应该处于“入秋”的状态,有点天凉的感觉,但还没到冷的程度。
互联网行业裁员,程序员可能是最无所适从的。因为大多数程序员过着公司、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对于突然裁员,没有做好下一步的打算,可能会有一种一脸懵逼的感觉。说起来,在中国,这种规模的裁员也还是第一次吧。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新的公司,新的工作岗位不断增加,大规模的裁员从没有出现。
3. 互联网+要泡沫破裂了,互联网码农怎么转型
近年来,中国对近20年以来的日本经济的系统研究相当少。经济崛起 后成为世界第二位经济大国的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经济泡沫化的,是什 么原因导致泡沫突然破裂经济“硬着陆”的,为什么泡沫破裂后的日本会 陷入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日本又是怎样从“失去的10年”走出来的,在 这些过程中,日本政府、经济界和企业界又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有怎 样的经验与教训,等等。总之,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系统而深入的研 究成果。本书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而写作的。 大约20年前,本书着者怀着学习日本式经营管理的目的,来到日本科 学城的筑波大学留学,在取得产业社会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日立集团的智 囊机构“日立综合计划研究所”工作。着者在日本留学和工作的时期正是 日本经济痛苦转型的时期,着者不但经历了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而且,和 许许多多的日本人一起度过了所谓的“失去的10年”,特别是在日本公司 里和许多的日本同事一起经历了两次企业“大裁员”和“全员减薪”的“ 洗礼”。同时,着者也实际地感受并且看到日本经济转型由失败走向成功 的轨迹。所以,本书的三部曲也可以说是近20年来,着者留学日本,在日 本企业工作的过程中,研究观察经济泡沫破裂前后的日本经济、社会、企 业和个人种种变化的三部曲,是着者留学日本成果的归纳和总结
4. 为什么现在的程序员,真正的大牛非常少
简单算个账:近十多年来,中国的各种大学每年有30万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加上其他行业的转入,编程岗位每年新增超过20万人,全国的规模大约300万。平均每人年15万成本,大约需要4500亿成本。市场有多大呢?手机万亿级,互联网万亿级,游戏万亿,企业服务市场万亿。至于不足的那部分在哪里呢?中国之外, 还有很多国家。
而IT和编程这种转移成本几乎为零的行业,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占领。以美国为例, 它本国市场规模比中国还大, 却也占领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中国的大部分市场。美国大约有700-800万程序员,编程工资相当于中国的2-3倍,原因正是因为我们不能自给。世界范围来看, 把上面的市场单位换成美元就好了。
当程序员, 确切的说是码农, 是一个见钱最快的职业, 这也就导致现在干这个的特别多,各种培训机构也满天飞。当然, 程序员也是有分水岭的, 这取决于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多少。也有一些比较精深的知识,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等这些, 如果能掌握,会让一个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巨大的提高 , 也有了向高阶程序员进化了资格 。 然而, 对于一份普通的写代码的工作, 这些东西最多只能算是绵上添花, 掌握与不掌握, 对于饭碗没有本质的影响 。 假如把掌握这些知识作为程序员的入门标准, 那么程序员的数量估计会少一大半。不过话说回来, 不应该说程序员的数量多, 而是整个IT行业的从业人员多, 像做设计、产品、运营这方面的人, 数量不比程序员少吧。
5. Code.org为什么能得到硅谷大佬集体捧场它立志让每个美国人都会编程,弥补程序员荒
能让这些人集合在一起的机会还真是不多,这次是为了微软前高管Hadi Partovi创办的公益组织Code.org做宣传。Code.org 的宗旨是在美国推广计算机编程的教育,其拍摄的纪录片将会在下周面向美国的50万教师和1000万学生播放。不光微软赞助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扎克伯格还在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也分享了这个消息。Partovi认为,目前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程序员的巨大需求和供给不足之间的弊病,这也是为什么外国工程师(尤其是中国工程师)在这里一直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在美国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每年大量的电脑公司和软件公司也有着十几万人的硬性需求,而且多数都是高薪职位。并且在现在,程序员的作用早就超越了软件公司本身,他们已经成为所有的产业 – 比如金融机构、能源公司、甚至农业机构里的中坚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code.org 的分析却认为美国本土的劳动力存在“程序员荒”的现象。在参考了美国劳工部的数据之后,Code.org的调查认为到2020年美国将有140万个程序员岗位,而目前的教育水平只能产生40万个合格的程序员,所以才有众多科技公司纷纷想用更多的H1B签证来寻找外国的IT才俊。因此对于程序员们来说,如今的就业环境依然是一个很强的卖方市场。每年苹果、Google、Intuit、Adobe等等公司都为了这些宝贵的员工相互挖角,而且即使给出了10万美元的高薪也无法阻止工程师们忽略来自其他地方的更好的机会。在2004年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之后,只有15%的人认为IT是一个有希望的职业轨迹,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8%,2012年是38%。当然,Partovi的想法不光是想帮大家找工作这么简单, 的确,在现在学计算机简直是一件万能的事情。简单的说,如果想改变世界,就学电脑吧!如果想拿到高工资,那也学电脑吧!与此同时,Code.org 还力求解决美国教育系统的弊病。在新出台的STEM专业(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法案中,有四十一个州都没有将计算机专业当作法案的一部分,这代表着STEM法案背后的大量资金并没有产生更多的程序员工作。并且,这代表着计算机在这些州的中学教育体系中也并不被重视:大多数人不需要修计算机就能高中毕业,它只是一门高级选修课而已。造成的结果就是只有那些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对编程有热情和兴趣的孩子才会编程。Partovi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孩子在更小的时候就能接触电脑教育,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选择要不要去学习计算机,而不会因为仅仅是学校里不教这些课就错失机会。看起来,现在编程就像会开车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技术了。就像Code.org的宣传片片头引用的乔布斯语录一样:每个美国人都应该会编程,因为它教你如何思考。不管我们怎么看互联网、社交媒体这些东西的好与坏,一个现实就是它们已然无处不在。那我们是选择参与改变它,还是被它改变?
6. 程序员工资很高,为何不见他们炫富
程序员不炫富一个方面是因为他们一直忙着编程序,第二个方面是因为程序员想要拿到高工资的话,还是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所以他们一直在看书。
综上所述,程序员之所以不炫富,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其次就是因为他们非常的有职业精神。
7. 互联网泡沫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
1、1994年,Mosaic浏览器及World Wide Web的出现,令互联网开始引起公众注意。对大部分美国的上市公司而言,一个公开的网站已成为必需品。开启了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直接商务(电子商务)及全球性的即时群组通讯;
2、成为一种新的最佳媒介,它可以即时把买家与卖家、宣传商与顾客以低成本联系起来。互联网带来了各种在数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业模式,并引来风险基金的投资。在泡沫形成的初期,3个主要科技行业因此而得益,包括互联网网络基建,互联网工具软件,及门户网站。
8. 拉勾网CEO称大厂高薪惯坏了年轻人,互联网泡沫会持续多久
拉勾网CEO称大厂高薪惯坏了年轻人,互联网泡沫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就目前而言互联网还处于高发展浪头。
互联网泡沫就个人而言哪怕面临瓶颈期,但是持续时间不会短,需求在影响泡沫的持续时长。所以短期内,泡沫不可能破裂的。
9. 软件开发程序员工资为何这么高,是泡沫还是理所当然
每个行业的工资是市场决定的。得分析需求与供给。
第一,it 行业自打诞生以来,一直是资本的宠儿。所以,这个行业总体上是不缺钱的,有能力给你开高薪。
第二,跟制造业相比,it 是个轻资产的行业。除了人力成本外,老板和投资人基本不需要负担其他大规模成本。富士康工资是不高,但是算上每年的设备折旧,可就不得了了。
第三,it 行业的边际成本很低,一套 office 开发出来,卖一套也是卖,卖一百万套,也不过多压一百万张光盘而已,互联网行业就更是如此。这意味着 it 企业雇佣少量员工就能支撑巨大的业务规模。阿里巴巴两万多人,也不过就是一个铁路局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第四,it 产业规模一直在高速扩张,但是程序员从根本上说是不能速成的。哪怕是半路转行的程序员,也不能忽视他转行之前多年的教育背景。这是造成供求关系的主因。
第五,程序员是 it 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就不解释了。
第六,it 行业的生产工具,除了基本的硬件和办公场地外,主要以信息的形式存在,并且免费居多。这意味着 it 企业可以频繁更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点传统行业基本做不到。
第七,it 行业是人力资源市场化最完全的行业。在同等条件下,程序员比其他人背负了更大的失业风险,这个风险在薪水中有所体现。哪怕在it 行业内部,创业公司的招聘成本也比大公司高,这个成本未必体现在月薪中,也要考虑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