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们对程序员的印象是什么,生活中你们怎么看待程序员的,你们觉得程序员好不好
幽默又实在,至少我在的公司是这样的
Ⅱ 在你眼里程序员是什么样的,请用一个词来形容
优秀,聪明,理性,沉稳,和善这些品质,不是程序员整个群体共享的,而是在小范围或者大范围内优秀的程序员所拥有的品质。
Ⅲ 大家如何看待程序员的
程序员在普通人眼中就像是魔术师一样充满了神秘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但是只有程序员自己才知道,这份工作并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那样潇洒神秘,有时甚至是死板老套一成不变的.
程序员不应该像你这样没有自信,老是觉得别人可能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是个没出息的打工仔.确实在某些人眼里,程序员是个类似于打杂的工作,并不被他们看好,那是因为他们接触的大多是低级别的程序员,觉得工作就是整天敲代码,密密麻麻的一串,人也像个机器似的不会说话.这只是极少数人的表现.
一个技术精湛的程序员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即使别人是外行,看到你的精神状态,甚至是你的高薪收入,别人也会肃然起敬.
所以,作为程序员,首先一点是自信,程序员并不低人一等,其他年份的我不清楚,但是从08年到今年,IT一直是中国收入最高的十大行业之一,最高(平均工资)的两个IT职业应该是3G工程师和系统架构师,但这并不表示其他职位收入就低,在我和我认识的所有高级别程序员里,平均月收入两万,这并不代表程序员钱容易赚,IT行业的脑力艰辛和极高的耐心是其他人很难想象的.
所以,要为自己是个程序员而骄傲,而不是自卑,当你奋斗到事业巅峰时,没人会看不起你.
Ⅳ 程序员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啊
程序员给人的印象多数是木讷,老实,有点宅。电脑技术很赞,人际沟通能力可能有所欠缺。
程序员给很多人的印象一般是不善于交际、表情严肃、思维紧密、做事认真、沉着。
Ⅳ 普通人眼里的程序员是怎样的
这些大神在普通人类和初级程序员眼里是无所不能的,是他们向往的目标,在中级程序员和高级程序员眼里,这些大神就是他自己,只不过他还没红起来而已。
Ⅵ 程序员鼓励师作为程序员的衍生职业,程序员对这个职业如何看
在很多人的眼中,程序员就是每天无时无刻都在重复地做着编程,这导致他们特别的缺少社交活动,心里还特别的焦虑与烦躁,甚至有些人都变得木讷了。程序员鼓励师就相当于他们解压所需要的必备品,是他们一定需要的。程序员鼓励师到目前为止,是深受许多网络公司的青睐的,她们可以带动大家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还会帮员工们打早饭与午饭,或者叫外卖以及写一些文案等。
程序员鼓励师她们是网络科技公司所需要的,也深刻地反映了业界人员的情感需求。程序员们需要一个轻松自由,可以畅所欲言的沟通环境,但是这种诉求应该不是“漂亮温柔”的鼓励师就可以做到的
Ⅶ 程序员的职业分析
在我的眼中,程序员这个词语在我眼中就是改变世界的一群人。虽说世界上各行各业的都在推动世界的发展和改变,但是程序员这个行业多带来的改变很明显,大家在生活中也都看在眼中,比如微信支付,很多水电费直接在支付宝支付这个就是改变。
有一点无法否认的是程序员的业余时间不确定,因为项目进度的原因,可能平时,包括节假日都会加班,这个是硬伤。就是可用作进行社交的单位时间缩短。
程序员的起步工资确实比较理想,属于高薪的行业,但是我想说当个程序员真的很累。
Ⅷ 在大家眼中,程序员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为什么有人在技术造神
大家应该已经感受到,技术圈这两年已经和娱乐圈创业圈差不多的氛围了,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创业公司和创业媒体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大量的程序员投身到创业这个高风险的行业中,而造神,正是让程序员们自动跳进火坑的绝佳办法。不是说程序员不能创业,我是说,创业媒体们故意模糊了创造和创业的界限,把程序员们的创造冲动偷换概念,鼓吹了太多不适合的人去创业。
另一个原因是,招聘成本高涨,CTO 们为了能提升影响力,不得不频频出席各种大会刷脸。文笔好的再做做自媒体和技术社群,既能强化个人品牌提高身价,又能在融资的时候提升成功率。
总之,这个行业出现了各种技术大神。
这些大神在普通人类和初级程序员眼里是无所不能的,是他们向往的目标;在中级程序员和高级程序员眼里,这些大神就是他自己,只不过他还没红起来而已…
于是攀比心理也开始泛滥,全国第三的架构师比比皆是,整个圈子渐渐就浮躁起来。
然而绝大部分程序员,依然是雇员
媒体们在包装时,最喜欢按独立开发者的路线来整。“从小就对技术有天分”、“大学时曾在某编程大赛一鸣惊人”、“写了个 APP 玩结果一个月有了千万用户”、“从公司离职自立门户三年上市”。
OK,这的确是程序员的一条职业路线图。但是媒体们不愿意告诉你的是,一:只有极少数程序员是通过这个路线成功的;二:这条线其实需要太多非程序员职位的技能,比如产品设计能力和销售能力。
程序员的价值决定
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职位,没有技术门槛
然而不幸的是,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不是技术驱动的公司。真的就是鸟哥说的那样,绝大部分技术岗位,其实技术门槛都不高(门槛在工程上,后文细讲)。技术不过是这些公司的护航舰,而不是破冰船。
先别打我,冷静下来想想,到底有多少你会的那些技术,是你的同行们不会的呢?不多,对吧?
几年前亿级别的搜索还是问题,现在已经到处是通用解决方案了;几年前千万到亿级别的网站和 APP 解决方案还在大公司手里,现在各个架构大会都讲烂啦,而且其实都差不多;就连 DeepLearning,带 API 接口的框架也开始涌现,只需要把图片用 REST 传进去就能取到结果了。
很多事情,已经没有难度,只需要持续投入。是的,对绝大部分程序员来讲,他们不需要成为科学家,而需要成为工程师,成为从科学家手里接过火种,去燎原大地的人。
怎样才是一个好工程师
工程的本质不是创造,而是去风险化。
工程是关于如何低成本、高效率、按时按量完成既定任务的。所以判断一个工程师是否优秀,并不是他多有创意多有名气,而是看他有多稳,看他能多 GettingThingsDone,中文就是“靠谱”。
有时候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未必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框架,而是看上去朴实无华,功力都包涵在背后的细节里。就像顶尖高手打的斯洛克台球,每一杆都平淡无奇,只是因为上一杆的回球太到位。
有同学问,那我工程做的太好,岂不是没有机会遇到一些高难度挑战了么?放心,一般公司都雇佣了产品经理来帮你制造高危事件。
同样的,一个好的工程师,会选择最适合需求和团队的方案,考虑开发效率和系统效率的均衡,从而已达到最优效果;而不是整天和别人去争论什么语言最好、哪些框架过时了。
工程的另一个要求是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
在项目立项之后动工之前,对要做的事项作出详尽的规划,对未来一到两周的工作给出细致的排期,这是进度控制的基础。
代码的及时入库与合并,自动化测试和每日构建,CodeReview 和文档编写,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习惯则决定了项目质量。
不幸的是,很多程序员把这些工程上至关重要的东西当成垃圾,视为对他们“创造力”的压抑。
他们总是以创造力为借口去寻求自身的自在,比如上班不带胸牌不打卡,中午休息时间在公司看视频打游戏,最好可以远程上班,项目到期之前再来检查进度,公司不要用统一框架,只有傻逼才写文档。
对职业的理解偏差和工程能力上的荒芜,培养了大批能写代码但死活写不好代码的“码农”,反而让那些有着彪悍工程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程序员变得奇货可居。
最后,来说说程序员那无处安放的创造力
有了锤子想找钉子是很正常的原始冲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创造力对于程序员这个职业来讲,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工程能力,那么创造力也不过是无本之木。所以扎扎实实的把工程基础打好,这是最根本的。
在此基础上,我比较推荐程序员采用内外两条线来培养自己。在公司内的项目上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尽力把稳定性做到最好,培养出自己卓越的工程能力;然后在公司外的开源项目和自己的独立项目上,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实践一些新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梦想还是要有的,对吧。
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是,你可以了解到新技术和激进方案的优缺点,从而在进行方案选型时,有更多的依据;还有一个职业发展上的好处:如果不是主负责人,公司的项目往往不能代表你的能力;但独立项目却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能力证明出现在你的简历里边。
你可以是一个身怀绝技的手艺人,在自己家里你尝试各种手法各种风格的个人作品;但当你参与颐和园这种级别的工程时,好好的把自己负责的石头雕成总设计师要求的样子就好 —— 毕竟这个时代一个人已经很难负责整个项目了。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程序员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