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麒麟操作系统备份
系统还原方法很多,大多使用“一键Ghsot还原”或“一键还原精灵”还原系统。由于“一键Ghsot还原”或“一键还原精灵”只备份了C分区,这也只能还原C,其它分区不会受到什么变动。以一键Ghsot还原为例:
1、从天空、华军软件园等网站下载“一键GHOST 2009.09.09硬盘版”,用WinRAR 压缩工具软件解压,在打开的界面中,选“setup.exe”文件,即自动把一键还原安装到硬盘盘中。
2、备份C盘
开始--程序--一键GHOST,打开“一键GHOST” 对话框—点选“一键备份C盘”--选“备份”,自动重启进入系统备份进度界面(这中间什么也不要手动指定),在备份系统界面中,显示备份进度,完成后自动重启,在我的电脑第一块硬盘最后的一个分区磁盘中,存放着一个隐藏的C盘备份文件夹。
3、恢复备份
开机,开始--程序--一键GHOST,打开“一键GHOST” 对话框-点选“一键恢复C”-“恢复”-以下什么也不用动,会自动进行,在恢复系统界面中,显示恢复进度,完成后自动重启,将现在C盘中的数据全部清除,将原先C盘备份的文件恢复到C盘中。
如果系统瘫痪进不了系统,开机按键盘F8进安全模式--选正常启动—回车--进“请选择要启动的操作系统”--使用方向键↓选择“WIN XP”下边的“一键GHOST...”选项—选“一键恢复”)—点选“恢复”-确定。
㈡ 请教linux下图形化管理磁盘工具
Linux中常见的磁盘管理工具有哪些在Linux系统安装时,其中有一个步骤是进行磁盘分区。在分区时可以采用DiskDruid、RAID和LVM等方式进行分区。除此之外,在Linux系统中还有fdisk、cfdisk、parted等分区工具。,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磁盘管理工具。1.fdiskfdisk磁盘分区工具在DOS、Windows和Linux中都有相应的应用程序。在Linux系统中,fdisk是基于菜单的命令。用fdisk对硬盘进行分区,可以在fdisk命令后面直接加上要分区的硬盘作为参数,例如,对第二块SCSI硬盘进行分区的操作如下所示:[root@RHEL4~]#fdisk/dev/sdbCommand(mforhelp):2.mkfs硬盘分区后,下一步的工作是Linux文件系统的建立。类似于Windows下的格式化硬盘。在硬盘分区上建立文件系统会冲掉分区上的数据,而且不可恢复,因此在建立文件系统之前要确认分区上的数据不再使用。建立文件系统的命令是mkfs,格式如下:mkfs[参数]文件系统mkfs命令常用的参数选项:-t:指定要创建的文件系统类型。-c:建立文件系统前首先检查坏块。-lfile:从文件file中读磁盘坏块列表,file文件一般是由磁盘坏块检查程序产生的。-V:输出建立文件系统详细信息。例如,在/dev/sdb1上建立ext3类型的文件系统,建立时检查磁盘坏块并显示详细信息。如下所示:[root@RHEL4~]#mkfs-text3-V-c/dev/sdb13.fsckfsck命令主要用于检查文件系统的正确性。并对Linux磁盘进行修复。fsck命令的格式如下:fsck[参数选项]文件系统fsck命令常用的参数选项:-t:给定文件系统类型,若在/etc/fstab中已有定义或kernel本身已支持的不需添加此项。-s:一个一个地执行fsck命令进行检查。-A:对/etc/fstab中所有列出来的分区进行检查。-C:显示完整的检查进度。-d:列出fsck的debug结果。-P:在同时有-A选项时,多个fsck的检查一起执行。-a:如果检查中发现错误,则自动修复。-r:如果检查有错误,询问是否修复。例如,检查分区/dev/sdb1上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自动修复。[root@RHEL4~]#fsck-a/dev/sdb1fsck1.35(28-Feb-2004)/dev/sdb1:clean,11/26104files,8966/104388blocks4.dddd命令用于将指定的输入文件拷贝到指定的输出文件上。并且在复制过程中可以进行格式转换。dd命令与cp命令的区别在于:dd命令可以在没有创建文件系统的软盘上进行,拷贝到软盘的数据实际上是镜像文件。类似于DOS中的disk命令的作用。dd命令的格式为:dd[][][bs=块字节大小][count=块数]6.命令用于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该命令逐级显示指定目录的每一级子目录占用文件系统数据块的情况。命令语法如下:[参数选项][name---]命令的参数选项:-s:对每个name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a:递归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b:以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AS4.0中默认以KB为单位)。-k: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c:在统计后加上一个总计(系统默认设置)。-l:计算所有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重复计算。-x: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例如,以字节为单位列出所有文件和目录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命令如下所示:[root@RHEL4~]#-ab
㈢ 本人笔记本装了win7和ubuntu12.04双系统,ubuntu系统损坏,recovery下没修好,求解
你卸载的GDM,是指gnome display manager么?你卸载了显示管理器,当然就进不了图形界面,至少你不要GDM,也该装个lightDM吧,总的有个display manager才容易进入桌面。
linux下面备份系统,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强大的dd命令,,还有tar命令,比ghost还好用。
linux系统没那么容易毁掉的,只要核心还在,就能进入终端,就能在终端进行修复。
当然,习惯了图形界面的操作,不熟悉命令行,就只能到处找替代软件了。
㈣ 如何对moto E680I 刷机
本帖刷机方法各版本通用,刷机前认真阅读!!
(有关刷机问题请多看回复,很多常见问题已经回复!!!)
刷机简单的说就是更换你手机的软件系统以达到性能的提升,其实我们刷机的主要目的是用网友开发的破解软件替换原来版本的文件,这样就可以实现一些原来手机不支持的更多功能,刷机并不是人人都需要的,如果你觉得目前的功能已经适合你的使用了,那么就可以不用刷机,如果你想手机有更多的功能扩展,那么就可以通过刷机来实现!
论坛里有很多关于刷机的教程,图片的,视频的都有,这些教程或多或少都有些细节没有交代清楚,以至新手有很多不明白的问题,所以又做了这个可谓是详细至微的刷机教程,通过详细的刷机相关问题解释说明和大量的截图演示操作过程,希望对新手来说是个终极教程吧!
刷机需要的工具:目前采用的比较多的是PST,SmartMoto和flshkit三个软件,根据个人喜好任选其一啦!
刷机需要的文件:
原装刷机包——目前基本选择最新的g版的原包做刷机底包,也就是经常看到帖子里
说的 009包,是以full.shx结尾的文件。
破解功能包——论坛里比较成熟的是思云和玩物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都有各自不同
的破解文件,要想实现这两个版本的强大功能,就必须根据所选的版本来选择各自的
破解文件配合原包文件刷机大家经常看到的33包,35包和36,37 包其实都是属于破
解文件,这些文件是以.smg结尾的文件,在刷机过程中不需要使用35和37包!
***这里就以目前朋友采用的比较多的PST来做详细说明(两种刷机方法)
第一章 PST的安装和破解
下载连接: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PST_7.2.3_GENERAL.rar
(不能下载的请到本文最下面下载)
下载pst文件解压后得到以下三个文件,
1,首先双击运行安装程序,程序自动安装出来这个选择框,选择“yes"
程序继续自动安装,直到出来这个提示框,这里要选择下面的"no,I will……"再点“Finish"结束安装!
注意:在有的老系统或一些受限制系统(比如有的网吧)里结束后会弹出两个错误的提示框,不用管它,直接点"yes"就可以了。
至此安装程序结束!
2,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执行破解了,双击破解文件出来这个提示框,点击右上键(红框圈住那个)
出来文件选择提示框后选择最下面的文件,打开,(如果出来的提示框“查找范围”那里不是PST目录就需要手动指向PST目录)
跟着这里点Next,
会有一个提示破解成功的对话框,点“确定",
第一个文件就破解成功了,这里总共要破解6个文件,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先点右上键(Next键上面),出来文件框选最下面的一个,打开,再点“Next”,破解成功提示选“Yes”,又重复上面操作!
直到出现这个就是最后一个了,可以从下面的[Step6/6]看到,最后点"Finish",提示成功,破解结束!
3,最后就是汉化了
把汉化补丁文件夹里的那个文件复制到PST的安装目录下,默认的安装目录是C:\Program Files\Motorola\PST,也就是电脑上打开C盘的Program Files文件夹,可以看到有个Motorola目录,打开就是PST的目录文件夹了!
汉化补丁文件复制进去后出来提示,选择“是”
到此就全部完成了PST的安装破解,在安装目录里找到MultiFlashFlex.exe(简称MFF)程序
双击运行,看到这个界面,这个就是我们以后刷机要用到的操作界面了,以后每次刷机都是直接运行MFF程序进行刷机,方便的话可以在桌面建个快捷方式,最后重启一次电脑!!
第二章 刷 机
刷机前的准备:
1,备份个人资料,就好比电脑重装系统会把安装盘里的文件全部更新一样,手机刷机也是更新整个操作系统,手机上的所有的个人资料(通讯录,短信,自己装在手机上的软件程序等)都会被删掉,所以刷机前的备份工作相当重要,关于备份的方法有很多,只要在论坛里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一大堆的帖子,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给大家推荐一款wheng大侠的备份回复软件,个人觉得是目前论坛最方便最好用的,使用前提是你的手机支持mpkg文件安装(对于未刷机安装loader和MPKG实现对mpkg文件支持的没有试过),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刷机和主清除了!
下载安装软件成功后在面板可以看到有个backup的图标,运行它会有相关提示,傻瓜式操作,选择备份后会在你的卡的根目录上生成一个backup文件夹,里面有备份文件和备份日期提示,如果后面重新备份的话会自动更新文件和备份日期。这个文件夹不要删除哦!
要恢复系统的话,直接运行面板图标,选择恢复就可以了,手机上方会有指示灯提示,成功后也有文字提示,重启手机看看,你的短信,通讯录,日程安排等全部恢复了!
下载连接: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备份与恢复软件.rar
如果不能下载到本帖最下面下载附件!
2,刷机文件的下载
在刷机过程中只需要下载原装包和破解包,至于功能包和35,37包等都是在刷机后再单独操作。
原装包(即刷机底包)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手机都是用的目前最新的g版最新的009包
破解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如果你以后准备装思云的功能包的话就用思云的专用破解包,如果你要装玩物的功能包的话就用玩物的专用破解包。
下载破解文件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手机版本下载,因为不同机型所用的破解文件是有区别的,E680的手机就用针对E680的破解文件,哪怕你的E680已经刷到了i或g,以后始终还是用针对E680的破解文件,E680I和E680G的手机都是用针对i/g的破解文件!!!所以在下载破解文件之前一定要确认自己的手机型号,这个可以通过查看手机版本号来确定,方法是在手机拨号盘下输入WWW008W查看,版本号显示完整的是680i/g,版本号显示不完整的是680(即使已经刷了i/g的版本),如下面截图显示
3,保证电池电量充足,在刷机过程中是没有给手机充电的,而且中途绝对不能终止操作,所以电量一定要充足,以免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4,新手多看看相关刷机教程,做到心中基本有数了再动手,经常有朋友在刷机过程进行当中还在求助,我都为他们担心!
下载连接:
g版009原包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布农铃13/AEP009底包.rar
思云版破解包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思云(E680)破解包.rar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siyun(e680i,g)破解包.rar
思云版最新的专用破解包到原帖下载
http://club1.ccmove.com/nclub/topicdisplay-1189-534735-1.html
玩物版破解包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玩物(E680)破解包.rar
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wanwu(e680i,g)破解包.rar
玩物版最新的专用破解包到原帖下载
http://club1.ccmove.com/nclub/topicdisplay-1189-481682-1.html[/b][/color]
注意,凡是要覆盖到原包刷机包的破解文件名称都要跟原包文件相符合,采用009包作为刷机底包的,33包和36包文件名称如下,下载的文件如不同要先做修改!
E680G_G_0D.C5.AEP_0D.C0.B1P_T677SR_L001_S006_P012_GSOE680GT677SR009_fullCG33.smg
E680G_G_0D.C5.AEP_0D.C0.B1P_T677SR_L001_S006_P012_GSOE680GT677SR009_fullCG36.smg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现在开始刷机操作
首先建立一个新文件夹用来存放原包刷机文件,这个文件夹下只能有一个原包刷机文件,文件夹的名称最好简短些方便自己确认,把009底包放进去。
把下载的破解文件放到跟存放刷机底包的文件夹相同的盘里放在一起,方便中间覆盖时操作,比如你的刷机底包文件夹是放在E盘,那么你的破解文件也就放在E盘。
在PST的安装目录里打开MFF程序,把图中红框圈住的都钩上
点击上面的“选择|”(红框处),找到你刚才存放009刷机底包的文件,“打开|”
这时工具会自动加载文件,加载完后这里就显示你要操作的文件名了
手机关机,同时按住照相键,音量下键和挂机键,进入蓝屏工程模式(新手可以多练几次就可以进入的),用数据线连接电脑,如果是第一次刷机以前没有装过usb驱动的,这里可能会发现新硬件,选择在列表中安装,路径指向前面安装的PST目录,点击“下一步”安装,正确识别后这里会显示你的手机型号和连接。
好,刷机开始,点击“开始”,手机型号前出现黄灯,等一会儿后面出现数字跳动
在写入程序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碰数据线,以免接触不良造成中断,整个数据写入过程都不能强行终止!这时我们可以先把破解文件复制下来,以免等会儿手忙脚乱出错!
注意观察写入数据的进度数字,不同配置的电脑这个速度是不同的,当数字跳到100%时,就把刚才复制的破解文件覆盖到存放009底包的文件夹里,有的电脑速度比较快,第一个100%和第二个100%中间时间间隔很短,所以这时操作尽量快点!
覆盖以后会有个是否替换文件的提示,选择|“全部”就可以了
#请注意,如果是你的电脑是第一次刷机,这里又会发现两个新硬件,同前面的方法一样,选择列表安装,然后把安装路径指向PST的安装目录。这个环节也是很多第一次刷机失败的原因所在,往往都来不及安装这两个驱动,刷机已经开始下一个100%了,所以这里动作尽量快点,即使慢了还是把这两个新驱动安装好,下一次刷机时就不会再安装了。安装慢了千万不要终止刷机,虽然最后肯定失败,但还是要等它结束,然后再重新刷一次,有了这次的经验,第二次应该就可以成功了!!
顺利覆盖了破解文件并安装了新驱动以后,自动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数据写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第二个100%过程,中间写入速度会比较慢,不要以为是死机了,只需要耐心等待!
经过漫长的等待(嘻嘻,第一次刷机的心情刷过的都有体会),进程数字走到第二个100%数据写入就全部结束了,但这时不要急于停止,因为程序还有个检查备份的过程。
直到前面的黄灯变成红灯,后面提示操作失败,整个刷机才算全部结束!
这里需要给大家说明一下,因为覆盖了破解文件,最后亮红灯显示失败实际上是成功了,如果显示绿灯显示成功反而是不成功了,有的朋友只想刷原包的,没有覆盖破解文件,那么最后应该是亮绿灯代表成功了!!
好啦,这时就可以断开手机,拔掉数据线重新开启手机了,不能关机的就直接取下电池再装上开机,能正常进入操作界面,各项功能都能正常使用,就说明刷机完全成功了,再作个主清除,主复位,到此刷机操作全部完毕,手机已经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还想实现更多功能和个性化的话,就是后面要介绍的35包的倒入和功能包的安装了!!
提醒:第一次刷机失败的,再进行重刷之前,一定要把存放009包文件夹里的其它分解出来的文件全部删掉,保证这个文件夹里只有一个009底包文件!!以后刷机也是一样的!!
-----------------------------------------------------------------------------------
***下面再介绍PST另一种刷机方法(免拔电池)
前面介绍的是用PST程序里的MFF来刷机,这里介绍用pst.exe刷机,这个方法的方便之处就是刷机前不用手动进入工程模式,刷机时会自动进入该模式;另一个方便之处就是刷机结束后不用手动取电池才能开机,直接就可以开机了!!
首先还是安装破解PST程序,方法上面有这里就略过了。
在PST的安装目录(见前面介绍)里找到pst.exe程序,方便使用的话可以在桌面建快捷方式
双击运行,可以看到下面的界面
手机开机状态下用MODEM模式连接电脑,第一次刷机会发现新硬件,安装方法跟前面介绍的一样,选择列表安装,安装路径都指向PST安装目录]
说明:第一次使用这里要安装16个驱动程序,以后就不需要再安装了,由于图片较多,为了不影响页面打开速度,图片就不全帖了!
全部驱动安装成功以后,就可以在界面左下角看到连接符号
点击“Browse”,选择刷机009包文件
点击左下角的“Motorola P2K”,这时又会提示驱动安装,安装它(方法同前)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Flash”是可选状态了,点击它
点击“Flash”以后,弹出这个提示框,选“是”
现在手机就开始进入写数据状态了,这时大家可以看看界面下部的进程状态栏纪录和后面的进程数字
到了第一个100%时,这里中间有个很长的停顿,不用象前面的方法那么着急覆盖破解文件了,完全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把破解文件(注意修改名称)覆盖到存放009底包的文件夹里,出来是否替换文件的提示,选择“全部”
这里需要点耐心等待,不要以为是死机了,更不可终止操作!大概7-8分钟左右,又开始第二个100%的写入了
到了第二个100%了,这时不要以为结束了哦,稍等几分钟后会弹出两个错误的提示,这个是由于我们替换了33和36文件给系统造成的假象,不用管它,全部选择“确定”
之后弹出这个选择框,选择“否”
好啦,到此数据写入完毕,手机自动关机,状态栏显示写入失败,实际上已经成功了,关掉程序,拔下数据线,直接开机,主清除主复位!!
这种方法刷机,好处是不用手动进入工程模式系统会自动进入,刷完后不用取电池直接可以开机,而且在刷机过程中状态栏能清晰的显示数据写入情况,推荐使用!至于选择哪种方法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啦!!
------------------------------------------------------------------------------------
*****关于另一种刷机工具SmartMoto的刷机方法可以参看下面帖子:
http://club1.ccmove.com/nclub/topicdisplay.aspx?pageno=1&boardid=1189&topicid=180313
第三章 功能扩展和手机个性化
刷机的目的,除了系统升级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突破了原来版本的种种限制,实现更多的功能扩展,给我们带来更大的Diy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自己的个性手机!
一 选择35包倒入
刷完机以后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的35包文件倒入了,35包是体现出你的刷机包个性化的一个重要包,这个包可以修改自带主题,墙纸、铃声、有无移动定制、有无移动红、开机画面,游戏等,厌恶了移动的红色开关机画面,觉得自带的主题不够靓,为自带的图片,铃声和游戏太多占用了更多的手机空间而烦恼等,通过个性35包都可以轻松解决!
论坛里有很多网友自己制作的35包,有单版主题的,有多版主题的,大家可以根据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下载,根据我的试用,基本都可以兼容各个版本的刷机包!
还有更多思云专用35包可以到这个帖子下载
http://club1.ccmove.com/nclub/topicdisplay.aspx?pageno=1&boardid=1189&topicid=673110
以前倒入35包主要用Qonsole软件dd命令倒入,对新手来说输入dd命令是件麻烦事,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超级简单的倒入工具
下载连接: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dd35smg.rar
如果不能下载到本帖最下面下载附件!!
把下载的35包文件和倒入工具解压后放到sd卡的根目录下,注意35包是.smg格式的文件,最好把35包名称改为35.smg ,首先安装倒入工具,成功后可以到桌面看到这个图标
然后点击运行,出来对话框,选择“倒入”
这时手机上方亮起绿灯,整个倒入过程需要几分钟,不要着急直到出来提示成功的提示,这时给手机作个主复位,自动开机以后看看,开机画面和桌面已经发生了变化,恭喜你已经倒入成功了!!
这个方法也适合于其它35包的倒入,相当简单,因为我的已经倒入了,所以大家看到的截图已经是倒入后的截图
————————————————————————————————————
再介绍一个倒入35包的方法,也就是以前常用的Qonsole软件
下载连接:http://ftp1.ccmove.com/linux/e680/kenxu1118/qonsole.rar
如果不能下载到本帖最下面下载附件!!
把你下载的35包文件改名为35.smg,放到卡的根目录或手机上,安装运行qonsole,进入界面后输入:
dd if=/mmc/mmca1/35.smg of=/dev/tffsa (注意空格),放到卡的根目录的
dd if=/diska/35.smg of=/dev/tffsa (注意空格) 放到手机根目录的
然后按手机上的确认键(就是手机键盘中间的那个小园键),等待几分钟,会看到屏幕上出现
19920+0 records in
19920+0 records out
㈤ linux系统下的硬盘复制方法
linux系统下的硬盘复制方法
首先将要复制和被复制的硬盘均连接到linux系统,然后
用fdisk -l查看当前所有分区信息(记得用root,否则执行了啥也看不到),如: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002047 500000 83 Linux
/dev/sdb2 1002048 12002047 5500000 83 Linux
/dev/sdb3 12002048 13002047 500000 83 Linux
/dev/sdb4 13002048 15002047 1000000 83 Linux
上面是我为了方便写文档而做的分区,可以看到Blocks十分工整,那是故意而为之的。
全盘拷贝的命令:
dd if=/dev/sdb of=/dev/sdc
分区拷贝:
dd bs=512 count=[fdisk命令中最大的end数+1] if=/dev/sdb of=name.img
以上为例:
dd bs=512 count=15002048 if=/dev/sdb of=ghost_linux_latelee.img
由于ghost_linux_latelee.img会很大,可以在拷贝时将其压缩:
dd bs=512 count=15002048 if=/dev/sdb | gzip -9 > ghost_linux_latelee.img.gz
上面所做的,就是传说的系统“备份”,或叫“系统克隆”。
对应的,有系统恢复的操作。命令如下:
dd if=ghost_linux_latelee.img of=/dev/sda
如果是压缩包,则命令为:
gzip -c -d ghost_linux_latelee.img.gz | dd of=/dev/sda
在上面的拷贝过程中,并不知道拷贝了多少,只有最终结束时才显示出时间、拷贝速度。为了查看进度,可以在另一个终端输入(记得用root):
watch -n 5 killall -USR1 dd
(注:killall并不是传说中把进程kill掉,而是发送一个指定的信号到指定的进程)
之后,就能执行dd的终端看到进度了,如:
58299+0 records in
58298+0 records out
29848576 bytes (30 MB) copied, 4.67728 s, 6.4 MB/s
161403+0 records in
161402+0 records out
82637824 bytes (83 MB) copied, 9.69359 s, 8.5 MB/s
238651+0 records in
238650+0 records out
122188800 bytes (122 MB) copied, 14.7105 s, 8.3 MB/s
备注:
用dd的方式,得到的镜像文件十分庞大——取决于所要做的系统的大小。比如,拷贝4GB的分区,真的就是拷贝4GB,即使是用gzip压缩,也压缩不了多少,文件依然很大。
另外dd的方式也消除了我之前的担心,因为现在的Linux发行版的分区使用硬盘uuid作为标识,而不是/dev/sda1这种格式,据说uuid更好。但用dd拷贝,竟然连硬盘的uuid也一一拷贝,毫无变化,这的确让我吃惊。不过,目前看没什么时间研究dd了。
PS:使用dd命令,可以读取硬盘的mbr扇区,示例如下:
dd if=/dev/sdb of=mbr.bin bs=512 count=1
㈥ Linux 怎么加快 dd 命令备份的速度
Linux 怎么加快 dd 命令备份的速度呢Linux 如何加快 dd 命令备份的速度呢
增加块大小
dd if=.. of=.. bs=128k
㈦ 怎样从U盘安装kali linux2.0
本文所有操作均在linux系统下,博主使用kali 2.0 作为演示系统(在VM虚拟机环境下)
step1:连接U盘到虚拟机 可参考连接u盘到vmware虚拟机
step2:使用GParted工具删除U盘分区
step3:使用dd命令以块的形式将iso文件复制到u盘里去
step4:使用parted工具对U盘增加分区
step5:使用LUKS加密新增的分区,并进行持久性设置
/***************************************************************************************/
Step2:使用GParted工具删除U盘分区
1.找到Gparted
2.打开Gparted
3.选择sdb后,右键卸载分区,再删除分区,保证U盘空间为未分配就行(如下图)
ji
保存更改,关掉Gparted
/***************************************************************************************/
Step3:使用dd命令以块的形式将iso文件复制到u盘里去
dd命令最常见的参数有两个,if和of
if 即 input file
of 即 output file
cd到iso镜像文件所在目录,执行下面命令:
dd if=kali-linux-2.0-amd64.iso of=/dev/sdb ds=1M
ds的意思是每次复制1M
需要注意的是:dd命令执行过程中不会有进度条之类的显示,只有在复制结束后有一个报告信息
想要让dd显示任务进度,我们需要另外一条命令
打开另一个终端窗口 ,执行下面命令,下面命令的意思是,每五秒钟发送一个命令给dd,让他报告任务进度
watch -n 5 killall -USR1 dd
/***************************************************************************************/
step4:使用parted工具对U盘增加分区
依次使用下面命令,根据自己的环境灵活使用
parted //进入parted工具
print devices //显示所有储存设备
select /dev/sdb //选择U盘
print //显示U盘信息
接下来输入分区命令,这里我们将新建一个3G大小的分区,从sdb2(即Number 2)的结束位置开始,3322+3x1024=6394为结束位置,我们是创建主分区(primary)
mkpart primary 3322 6394 //33222为Start位置,6394为结束位置,回车
print //再次查看U盘信息,发现新分区以建好,如下图
到这里分区步骤就以完成,输入quit命令退出parted工具
/***************************************************************************************/
step5:使用LUKS加密新增的分区,并制作持久u盘
/**************************如果不想使用加密u盘的方法,,那么红色*号之间的内容可忽略
有关luks的介绍请自行脑补,简单来说,为整个分区文件加密,使用该分区的文件时需要提供证书或者密钥。
由于kali是一款安全审计系统,测试出来的数据可能关乎到一群人的信息安全,所以加密是十分有必要的。
使用下面命令加密新增分区
cryptsetup --verbose --verify-passphrase luksFormat /dev/sdb3 //sdb3就是新增的Number 3 分区
加密完成后并不是马上就能使用,还需要进行文件系统级的格式化。
但由于该分区已经加密,所以要使用cryptsteup luksOpen命令打开分区,输入你的加密密码
cryptsetup luksOpen /dev/sdb3 icharm //本命令的意思是 打开加密的分区,将其挂载到icharm目录里(/dev/mapper/icharm)
*******************************************需要注意的是不加密的话下面的挂载方式是有些区别的,请注意/
挂载成功后,用下面命令进行文件系统级格式化
mkfs.ext4 /dev/mapper/icharm //注意mkfs后面有一个点号,与ext4之间没有空格,,将其格式化为ext4类型文件系统
下面对分区指定卷标,kali官方规定对持久usb设备的卷标必须命名为persistence
e2label /dev/mapper/icharm persistence
新建一个目录,在linux下,访问一个硬件设备必须将其mount到一个目录下(访问这个目录就是访问这个设备),这是linux的一个使用标准。
mkdir -p /mnt/icharm //新建一个目录
mount /dev/mapper/icharm /mnt/icharm //将挂载到/dev/mapper/icharm的U盘设备mount到/mnt/icharm目录下
将“/ union“字符串写进/mnt/icharm/persistence.conf配置文件中,这个文件会在以持久usb形式启动时被读取,以确认这就是可存放数据的持久usb设备
echo "/ union" > /mnt/icharm/persistence.conf
接下来是结束工作
umount /dev/mapper/icharm //将挂载卸载掉
cryptsetup luksClose /dev/mapper/icharm //将以cryptstep打开的加密分区close掉
至此,持久加密的live u 盘就已经制作好,从usb启动后,选择Live Usb Encrypted Persistence启动,启动过程会要求输入加密的密码。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U盘还有8个g左右的空间没有分配,我们可以使用GParted工具对剩下的未分配空间新建为fat32文件系统分区,,这样该分区可继续发挥U盘的作用
㈧ 为什么Linux cp rm dd等命令都没有进度条显示不明白
加上-r选项就不会提示是否删除,或者,就会强制执行; linux cp: cp -r a.txt b.txt linux rm: rm a.txt
㈨ 如何备份linux系统
使用dd命令
找一个linux
live
cd的
u盘,然后U盘启动,进入U盘上的Linux系统,打开命令行,执行:
sudo
fdisk
-u
-l
来查看硬件的分区情况。
然后执行dd
if=/dev/你的linux分区
of=你要保存的地址/img.iso
要想恢复只需要执行
dd
if=你保存的镜像地址/img.iso
of=你要恢复的分区
同样,此命令也适用于非linux的系统,你可以把你的windows分区备份下来
dd命令详解:
dd命令是非常强大的命令,简介如下:
dd
是
Linux/UNIX
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并在拷贝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
dd
的主要选项:
指定数字的地方若以下列字符结尾乘以相应的数字:
b=512,
c=1,
k=1024,
w=2,
xm=number
m
if=file
输入文件名,缺省为标准输入。
of=file
输出文件名,缺省为标准输出。
ibs=bytes
一次读入
bytes
个字节(即一个块大小为
bytes
个字节)。
obs=bytes
一次写
bytes
个字节(即一个块大小为
bytes
个字节)。
bs=bytes
同时设置读写块的大小为
bytes
,可代替
ibs
和
obs
。
cbs=bytes
一次转换
bytes
个字节,即转换缓冲区大小。
skip=blocks
从输入文件开头跳过
blocks
个块后再开始复制。
seek=blocks
从输出文件开头跳过
blocks
个块后再开始复制。(通常只有当输出文件是磁盘或磁带时才有效)
count=blocks
仅拷贝
blocks
个块,块大小等于
ibs
指定的字节数。
conv=conversion[,conversion...]
用指定的参数转换文件。
转换参数:
ascii
转换
EBCDIC
为
ASCII。
ebcdic
转换
ASCII
为
EBCDIC。
ibm
转换
ASCII
为
alternate
EBCDIC.
block
把每一行转换为长度为
cbs
的记录,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unblock
使每一行的长度都为
cbs
,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lcase
把大写字符转换为小写字符。
ucase
把小写字符转换为大写字符。
swab
交换输入的每对字节。
Unlike
the
Unix
dd,
this
works
when
an
odd
number
of
bytes
are
read.
If
the
input
file
contains
an
odd
number
of
bytes,
the
last
byte
is
simply
copied
(since
there
is
nothing
to
swap
it
with).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sync
把每个输入块填充到ibs个字节,不足部分用空(NUL)字符补齐。
由于
dd
命令允许二进制方式读写,所以特别适合在原始物理设备上进行输入/输出。例如可以用下面的命令为软盘建立镜像文件:
dd
if=/dev/fd0
of=disk.img
bs=1440k
有趣的是,这个镜像文件能被
HD-Copy
,Winimage
等工具软件读出。再如把第一个硬盘的前
512
个字节存为一个文件:
dd
if=/dev/hda
of=disk.mbr
bs=512
count=1
来自http://www.cnblogs.com/redsty/p/474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