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一个奸雄吗如何评价他呢
历史上的曹操虽然是一个奸雄,为人奸诈狡猾,做了很多离经叛道的事情,但他却是一个真小人,比那些伪君子好太多了。同时曹操还是那个时代里最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不仅如此,他还擅长诗词、好书法,而且造诣都很高,可见曹操是一个各方面都发展的很好的多面人物。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之外,曹操还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知人善任的领导者。关羽被俘后,他以美女重金相赠,想要招降关羽,但是关羽一心跟着刘备,所以曹操只能作罢,但是又不忍杀了关羽,最后还赠送了吕布的赤兔马给关羽,让他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的身边。即使他知道关羽一走等同于放虎归山,他还是选择放走了关羽。
2. 曹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而且他奸诈一生,最后归于真实,曹操临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遗令。当时写这个遗令,就是遗嘱,写遗嘱,大人物写遗嘱有一个格式的,说说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劳啊,也检讨一下自己,然后说我要埋在什么什么地方等等,是这样的遗嘱。曹操的遗嘱不是这样,曹操的遗嘱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对的也有错的,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犯的小错误、发的大脾气不值得你们效仿。就这一句话交代完了,下面讲什么呢?就唠唠叨叨地讲一些家务事,他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个香,就是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她们一生都很辛苦,为我服务得很好,很到位,不要亏待她们,让她们继续住在铜雀台,不要把她们赶走了,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没有事做,可以学习做什么呢,学习用丝带编草鞋,万一将来我们曹家破产了,可以拿这些鞋去卖换点饭吃。唠唠叨叨讲了一大堆这种事,所以他这份遗嘱当时很被人看不起,说一个大英雄临死之前也不说点豪言壮语,也不说点励志的话鼓励一下我们后来人,“分香卖履,留恋妾妇”,成何体统!连苏东坡都给了八个字的评价,叫做“平生奸伪,死见真性”,说这个家伙一辈子狡猾奸诈,临死之前露了马脚,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一个小人。
3. 曹操背景及资料
曹操,字孟德,别名一名吉利,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出生在沛国谯县,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名望很高,被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三国志记载曹操的远祖是汉朝初期的相国曹参。曹家与夏侯家有密切关系,夏侯、曹氏,世为婚姻。后来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曹操实为夏侯氏,夏侯惇和夏侯渊与曹操为堂兄弟。
(3)曹操是一个程序员吗扩展阅读:
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着作传世。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4. 曹操是如何从一个身处乱世的人,一步一步走向巅峰的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混战,那时候比较庞大阵营,有袁绍,董卓,袁术以及其他一些小军阀。而这在其中,曹操只是当时朝中的一个小官,因为某些因缘际会以及自己的足智多谋,而有了一些小的阵营,最终,也成了日军讨贼将兵中的一路。
但说起来,曹操其实就是最开始举兵,讨伐董卓的人,由于前些年他入朝为官累积过一些资本,并且获得了陈刘孝廉卫兹的大力支持以及冠名赞助,这时它的部队都是初见雏形,在当时的乱世之中,也是小有知名度,但是远远不够。
尽管这个人是关东联军中的一员,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他的一席之地,而这完全是因为曹操并不是宗室,并没有早期威望给他埋下伏笔。就是这样一个饱受鄙夷的人,却在之后达到别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本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个身处乱世的人,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巅峰。
这时的局势,可谓出现巨大的变化,当年的卖国贼董卓丧生于吕布之手。这件事情那就是罪有应得,但是,获胜之后的王允,也跟着董卓犯同样的错误,那便是滥杀无辜,甚至连当年的贡士蔡依,也是被诛灭。结果却是害得董卓的旧部挺而走险杀回了北京长安,王允都是横尸街边,夏侯淳则凭着本身武功从南大门冲出,投靠了当年的袁术。
这时的朝廷乃是落到了西北军阀的手里,而当时可怜的汉献帝刘协,可谓刚脱手掌又进狼窝。但是,为了争夺皇帝,好多个军伐都是打的精疲力竭,同归于尽,最终由大将杨凤和董太后的侄儿董承等,将汉献帝刘协护理送到了洛阳市。面对如此错乱的态势,当年的老百姓以及老百姓可谓被害极深,却给了独霸关东的诸侯国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极为严峻形势。
事实上,曹操历经住此次磨练。但是,曹操经受磨练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顺理成章,第二个就是武装力量实力的强劲,拥有公平正义做为旗子,那便是出师有名;拥有经济水平以及军事力量,这便可进退有度,这时的曹操可谓可攻,以守为攻。
因此,曹操就是想到了一定要获得皇帝这一枚最主要的棋盘。就是派自已的表弟曹洪前去洛阳市去拜访天子,但却遭到了袁绍等人的阻拦,只能曹操亲身去往东都洛阳拜会天子。
本次曹操拜访天子,并不是和其他人一样是去威协皇帝为他封王进爵,反而是想直接操控天子,因此,曹操增添了皇帝久违的问好,也带来了皇帝许久不见的粮食作物和酒食。但他也万万想不到,致尊的天子在生活起居层面居然如同乞讨者,皇帝也是没有想起,在当今混乱的乱世之中,也有人可以牵挂着他,遵奉着他,以君臣之礼以诚相待。这个人是十分感激,自此,曹操又依计而行,将皇帝骗到许昌。
实际上,皇帝在当今已是虚有其表。但是却这浮名就是可以让人有一个发兵的借口,那便是奉召讨贼。皇帝是这个世界掌控者,是国家的引路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正是出师有名。也就可以曹操部队出战,立下了更加有益的说辞,因此,曹操为了能争得皇帝的欢喜不仅大大的优化了他与当朝官员的生活,并且做出来的十分仔细,很像一个仔细的大管家。
而曹操的这一份仔细,也不得不让皇帝所感动,而感动之余,皇帝也庆幸自己拥有这样一个贤臣。乃至幸运上天福给他的这样一个保护神,使他不用再居无定所。因此天子一声令下任职曹操为将军,封武平侯。这下子,曹操就是实现了自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全部程序,从而获得了之前没有的高尚地位。而通过以前的轻徭薄赋,以及几回关键战役,曹操也是拥有了一些军事基础。
也正是通过这些年的艰苦奋斗,以及曹操此人的足智多谋,历史的天平现在开始倾斜。可以这么说,眼光和谋略是曹操造就宏图霸业开始的最佳工具,而他也把自己有着的工具发挥到了极致,进而才能够实现自己之后的霸业。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5. 曹操是怎样一个人
雄才大略的枭雄,军事家,改造文章的祖师,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6. 曹操和诸葛亮是一个年代的吗他们是什么关系
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东汉末年,皇权旁落,诸侯并起,经历了赤壁之战后,基本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史称三国,三国是在东汉之后,两晋南北朝之前。曹操属于东汉末年,诸葛亮属于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当时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篡位建立魏朝,之后刘备称帝,这个应该算是东汉进入三国时期的标志了。
至于两者的关系是这样的,他们分别是不同集团的人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建立魏国,封魏王(是王,不是帝,曹操一生未称帝,魏王相当于诸侯王),是当时实力最强的集团。诸葛亮是刘备(蜀国)集团的军事、丞相,算是蜀国集团中的智囊级人物。所以是对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