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浪潮麒麟系统改windows can not find initrd
系统要用dd命令来做启动盘。
中标麒麟操作系统采用强化的linux内核,分成桌面版、通用版、高级版和安全版等,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已经广泛的使用在能源、金融、交通、政府、央企等行业领域。
⑵ Linux系统 dd 命令能不能刻录Windows系统的iso文件到U盘
你这个是 ubuntu 系统吧 不用解压 在Windows 下用ultraiso打开ISO镜像文件刻录到光盘就可以 Linux下 命令行 dd if=你的ISO文件 of=你的刻录光驱 bs=1M 在BIOS 调整光驱为启动设备 就可以了 如果要wubi安装 运行wubi.exe就可以 在Windows环境下安装 不过性能有所 损耗
⑶ Linux系统 dd 命令能不能刻录Windows系统的iso文件到U盘 大神救命啊
正版的Windows安装镜像文件是可以使用dd命令刻录到U盘上的,步骤如下:
1 使用fdisk -l命令查找U盘名称,假如是/dev/sdb
2 使用dd命令刻录U盘
$ sudo dd if=Windows.ios of=/dev/sdb
⑷ 求助:在windows下有没有类似dd命令的工具
dism命令
部署映像服务和管理工具
版本: 10.0.14393.0
DISM.exe [dism_options] {Imaging_command} [<Imaging_arguments>]
DISM.exe {/Image:<path_to_offline_image> | /Online} [dism_options]
{servicing_command} [<servicing_arguments>]
描述:
DISM 枚举、安装、卸载、配置和更新 Windows 映像
中的功能和程序包。可以使用的命令取决于提供的映像
以及映像是处于脱机还是运行状态。
通用映像处理命令:
/Split-Image - 将现有 .wim 或 .ffu 文件拆分为多个
只读拆分 WIM/FFU 文件。
/Apply-Image - 应用一个映像。
/Get-MountedImageInfo - 显示有关安装的 WIM 和 VHD 映像的
信息。
/Get-ImageInfo - 显示有关 WIM 或 VHD 文件中映像的
信息。
/Commit-Image - 保存对装载的 WIM 或 VHD 映像的更改。
/Unmount-Image - 卸载已装载的 WIM 或 VHD 映像。
/Mount-Image - 从 WIM 或 VHD 文件装载映像。
/Remount-Image - 恢复孤立的映像装载目录。
/Cleanup-Mountpoints - 删除与损坏的已安装映像
关联的资源。
WIM 命令:
/Apply-CustomDataImage - 冻结自定义数据映像中包含的文件。
/Capture-CustomImage - 将自定义设置捕获到 WIMBoot 系统上的增量 WIM 文件中。
捕获的目录包括所有
子文件夹和数据。
/Get-WIMBootEntry - 显示指定磁盘卷的
WIMBoot 配置项。
/Update-WIMBootEntry - 更新指定磁盘卷的
WIMBoot 配置项。
/List-Image - 显示指定映像中的文件
和文件夹的列表。
/Delete-Image - 从具有多个卷映像的 WIM 文件
删除指定的卷映像。
/Export-Image - 将指定映像的副本导出到其他
文件。
/Append-Image - 将其他映像添加到 WIM 文件中。
/Capture-Image - 将驱动器的映像捕获到新的 WIM 文件中。
捕获的目录包含所有子文件夹和
数据。
/Get-MountedWimInfo - 显示有关安装的 WIM 映像的信息。
/Get-WimInfo - 显示有关 WIM 文件中的映像的信息。
/Commit-Wim - 保存对安装的 WIM 映像的更改。
/Unmount-Wim - 卸载安装的 WIM 映像。
/Mount-Wim - 从 WIM 文件安装映像。
/Remount-Wim - 恢复孤立的 WIM 安装目录。
/Cleanup-Wim - 删除与损坏的已安装 WIM
映像关联的资源。
映像规格:
/Online - 以正在运行的操作系统为目标。
/Image - 指定脱机 Windows 映像的根目录的路径。
DISM 选项:
/English - 用英文显示命令行输出。
/Format - 指定报告输出格式。
/WinDir - 指定 Windows 目录的路径。
/SysDriveDir - 指定名为 BootMgr 的系统加载程序文件的路径。
/LogPath - 指定日志文件路径。
/LogLevel - 指定日志(1-4)中所示的输出级别。
/NoRestart - 取消自动重新启动和重新启动提示。
/Quiet - 取消除错误消息之外的所有输出。
/ScratchDir - 指定暂存目录的路径。
若要获得有关这些 DISM 选项及其参数的详细信息,请在紧挨着 /? 之前指定一个选项。
示例:
DISM.exe /Mount-Wim /?
DISM.exe /ScratchDir /?
DISM.exe /Image:C:\test\offline /?
DISM.exe /Online /?
⑸ 如何用linux的dd命令制作windows的u盘启动盘
介绍如何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下,实现linux的dd命令制作windows的u盘启动盘:
工具:
Linux发行版的ISO镜像或IMG镜像
Windows7操作系统
DDforWindows软件命令行工具版本0.6-beta3
图形界面工具ddwin.exe.
用于安装Linux系统的U盘一个,其容量大于ISO镜像.
1.我提供ddwin.exe网络盘链接
.
2.打开ddwin.exe软件,默认已经选定了当前U盘.选择ddwin.exe上[Choosefile]按钮,选择你的ISO镜像,选择界面的文件类型请改为所有类型.
3.选择ddwin.exe的[Restore]按钮,它首先会提示你ISO镜像是小于U盘大小的.(必须要小于啊,不然怎么烧录进去),我们选择[是]表示确认.接下来ddwin.exe询问你是否要烧录,我们选择[是].
4.ddwin.exe正在烧录ISO镜像到U盘.
5.ISO镜像已成功dd到U盘,至此,一个Linux系统启动U盘我们已经制作完成.
⑹ 装完deepin后没有windows的开机引导选项
1、下载好windows7系统的光盘镜像,并用工具将镜像刻录进U盘。在Linux系统下使用dd命令即可,具体用法见网络。 2、使用windows7的光盘开机加载完毕后,按下快捷键:shift+f10进入命令行,输入如下命令:bootrec /fixmbr,回车,再输入:
⑺ Linux系统 dd 命令能不能刻录Windows系统的iso文件到U盘
dd命令做usb启动盘十分方便,只须:sudo
dd if=xxx.iso of=/dev/sdb bs=1M
用以上命令前必须卸载u盘,sdb是你的u盘,bs=1M是块的大小,后面的数值大,写的速度相对块一点,但也不是无限的,我一般选2M,注意,执行命令后很块完成,但u盘还在闪,等不闪了,安全移除
参考http://jingyan..com/article/d45ad148e203f969552b800a.html
⑻ windows下无法挂载linux下dd命令生成的img镜像
当然不行,mount 是类 UNIX 独有的操作。而且文件系统的广泛支持也是 Linux 所特有的特点。
Windows 只能用 NTFS 和 FAT 。其余的文件系统自己找驱动去吧。
⑼ 用linux系统的dd命令制作windows的U盘启动,,制作完成之后重启不能引导啊。。换了u盘i优先启动
使用DD命令,其中一个参数是需要指定of=/dev/sdb1 , 逻辑盘符!!
⑽ 如何用linux的dd命令制作windows的u盘启动盘
linux dd命令[用于制作U盘启动盘的神奇的命令]linux dd命令刻录启动U盘详解dd命令做usb启动盘十分方便,只须:sudo
dd if=xxx.iso of=/dev/sdb bs=1M
用以上命令前必须卸载u盘,sdb是你的u盘,bs=1M是块的大小,后面的数值大,写的速度相对块一点,但也不是无限的,我一般选2M,注意,执行命令后很块完成,但u盘还在闪,等不闪了,安全移除。
注意:你的镜像需要支持dd命令。
dd命令的解释。
定义
dd是Linux/UNIX 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作用是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并在拷贝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
参数
1. if=文件名:输入文件名,缺省为标准输入。即指定源文件。< if=input file >
2. of=文件名:输出文件名,缺省为标准输出。即指定目的文件。< of=output file >
3. ibs=bytes:一次读入bytes个字节,即指定一个块大小为bytes个字节。
obs=bytes:一次输出bytes个字节,即指定一个块大小为bytes个字节。
bs=bytes:同时设置读入/输出的块大小为bytes个字节。
4. cbs=bytes:一次转换bytes个字节,即指定转换缓冲区大小。
5. skip=blocks:从输入文件开头跳过blocks个块后再开始复制。
6. seek=blocks:从输出文件开头跳过blocks个块后再开始复制。
注意:通常只用当输出文件是磁盘或磁带时才有效,即备份到磁盘或磁带时才有效。
7. count=blocks:仅拷贝blocks个块,块大小等于ibs指定的字节数。
8. conv=conversion:用指定的参数转换文件。
ascii:转换ebcdic为ascii
ebcdic:转换ascii为ebcdic
ibm:转换ascii为alternate ebcdic
block:把每一行转换为长度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unblock:使每一行的长度都为cbs,不足部分用空格填充
lcase:把大写字符转换为小写字符
ucase:把小写字符转换为大写字符
swab:交换输入的每对字节
noerror:出错时不停止
notrunc:不截短输出文件
sync:将每个输入块填充到ibs个字节,不足部分用空(NUL)字符补齐。
编辑本段dd应用实例。
1.将本地的/dev/hdb整盘备份到/dev/hdd
dd if=/dev/hdb of=/dev/hdd
2.将/dev/hdb全盘数据备份到指定路径的image文件
dd if=/dev/hdb of=/root/image
3.将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dd if=/root/image of=/dev/hdb
4.备份/dev/hdb全盘数据,并利用gzip工具进行压缩,保存到指定路径
dd if=/dev/hdb | gzip > /root/image.gz
5.将压缩的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gzip -dc /root/image.gz | dd of=/dev/hdb
6.备份磁盘开始的512个字节大小的MBR信息到指定文件
dd if=/dev/hda of=/root/image count=1 bs=512
count=1指仅拷贝一个块;bs=512指块大小为512个字节。
恢复:dd if=/root/image of=/dev/hda
7.备份软盘
dd if=/dev/fd0 of=disk.img count=1 bs=1440k (即块大小为1.44M)
8.拷贝内存内容到硬盘
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指定块大小为1k)
9.拷贝光盘内容到指定文件夹,并保存为cd.iso文件
dd if=/dev/cdrom(hdc) of=/root/cd.iso
10.增加swap分区文件大小
第一步:创建一个大小为256M的文件: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262144
第二步:把这个文件变成swap文件:
mkswap /swapfile
第三步:启用这个swap文件:
swapon /swapfile
第四步:编辑/etc/fstab文件,使在每次开机时自动加载swap文件:
/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 0 0
11.销毁磁盘数据
dd if=/dev/urandom of=/dev/hda1
注意:利用随机的数据填充硬盘,在某些必要的场合可以用来销毁数据。
12.测试硬盘的读写速度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root/1Gb.file bs=64k | dd of=/dev/null
通过以上两个命令输出的命令执行时间,可以计算出硬盘的读、写速度。
13.确定硬盘的最佳块大小:
dd if=/dev/zero bs=1024 count=10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2048 count=50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4096 count=250000 of=/root/1Gb.file
dd if=/dev/zero bs=8192 count=125000 of=/root/1Gb.file
通过比较以上命令输出中所显示的命令执行时间,即可确定系统最佳的块大小。
14.修复硬盘
dd if=/dev/sda of=/dev/sda
当硬盘较长时间(比如1,2年)放置不使用后,磁盘上会产生magnetic fluxpoint。当磁头读到这些区域时会遇到困难,并可能导致I/O错误。当这种情况影响到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时,可能导致硬盘报废。上边的命令有可能使这些数据起死回生。且这个过程是安全,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