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程序员该如何选择一家公司
㈡ 程序员属不属于边缘人物
在软件公司程序员算边缘人物,你走了,总有人能补你的缺
㈢ 程序员在阿里巴巴总部工作是怎么样的
你好,程序员在阿里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在互联网公司总体是不错的。
1、阿里工程师岗位职级
阿里巴巴集团采用双序列职业发展体系:
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P序列=技术岗】,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一共分为14级,从P1到P14,目前校招最低从P4开始。
一套体系是M路线,即管理者路线【M序列=管理岗】,从M1到M10。
考核因素是上一年的绩效分数+直属领导的打分+晋升委员会打分,这里的委员会一般由直属领导+合作方的高管+懂业务的HRG组成。HRG:HR多面手,base在业务下面,在阿里话语权比别的互联网HR高。
晋升标准:绩效满足3.75、主管提名、技术答辩通过。
P8架构师作为阿里“IT架构灵魂人物”的角色,他们不仅做着架构师的本职工作,还同时做程序开发,写核心代码的工作。另外,架构师依旧是技术高手,编程能力依然是一流的。
但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互联网大厂们对于普通Java开发人才需求逐年锐减,而对互联网架构师人才的需求招聘量已经上升到50%,因此薪资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想学习互联网架构师的同学来说,北大青鸟、课工场等优秀品牌都是不错的选择。课程根据招聘需求制定,包含全部分布式微服务技术,对标阿里P8级别架构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㈣ 作为程序员的你,是如何选择一家公司的
今天的主题,就和大家讨论下应该如何选择一家靠谱的公司吧!
优先选团队而不是优先选公司
我们加入一家公司,不管这家公司的规模怎样,业务形态怎样,对你影响最深的大都是你所在的团队,团队氛围、团队成员这些都是会影响着你在公司的每一天,所以我个人认为选择一家公司最重要的其实是选择团队,那么怎么判断团队是否值得加入呢?
所在团队是否承担公司的核心业务
一家公司赖以生存肯定有他自己的业务形态,但是大部分大点的公司业务形态有很多种,有些业务是新开的,或者在探索、在尝试,如果你所在团队承担的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那么毋庸置疑,这团队值得加入。如果所在团队处于公司的边缘部门,对公司来说可有可无,那么在加入之前就要慎重了。
举个例子:有两份 offer,一份是上市的大互联网公司,假设是阿里,一份是发展中的但是不知名的创业公司,薪资水平差不多,甚至创业公司稍低些,但是阿里给的 offer 是跟电商、支付完全无关的边缘部门,比如阿里汽车、阿里健康之类的(只是举个例子),而另一份 offer 加入的是公司的核心团队,负责公司的核心业务,而且处于快速发展中,那么如果是我,我宁愿选择第二家。
至于为什么呢?
虽说我们做的都是技术,但是公司的发展靠的都是业务,说到底技术是服务于业务的,如果自己所在的是公司核心业务,那么自己的工作会更有动力,一旦业务发展起来,那么这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换不来的,而且如果有奖励以及晋升机会,我相信跟核心业务直接相关的人员肯定有更大的机会。
团队内部是否有牛人
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们加入一家公司其实非常在乎自己的个人成长,尤其是在职业初期,能得到大牛的指导,甚至点拨,自己朝着对的方向有时候比你瞎努力要有效的多,所以团队内部如果有你知道或者熟知的牛人就更好不过了。
团队氛围
如果团队内部没有你认识或者熟知的牛人在,那么就根据团队氛围来判断,比如团队成员平时是否经常交流,相处是否够融洽,遇到困难会不会有人帮忙,部门领导是不是有话语权,是不是有一些内部或者公开的技术分享等等。
优先选择互联网公司
在团队差不多的情况下,或者你都不了解的情况下那么就看公司性质了。毫无疑问,对于 IT 领域的技术人来说肯定优先选择互联网公司。
市面上有很多性质的公司都会有 IT 部门,比如金融保险类,比如服装、汽车类,但是强烈建议优先选择互联网公司,因为只有互联网公司才是真正意义上技术驱动的,对技术会更重视,对技术人的成长也会更有帮助。比如 Google、Facebook、阿里、腾讯、美团、小米、360、京东等都是大家期待和向往加入的互联网公司。
是否有融资
互联网公司并不只是包括那些上市巨头,有无数互联网创业公司供大家选择。建议大家选择拿到融资的公司,因为现在创业公司很多,死掉的更多,如果公司都没有拿到融资,那只能说死掉的概率太大了,加入没融资的创业公司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当然如果你是以合伙人身份加入的,那么这算创业的,这种另说,但是提醒一句,即使是以技术合伙人身份加入公司,不要相信口头的股份承诺,要签合同,而且最基本的工资也应该有保障的。
而如果你加入的是 B 轮融资以上的创业公司,那么可以跟一些上市巨头公司做比较了,我甚至觉得这样的公司更值得加入,因为你在创业公司的重要性完全比你在 BAT 的重要性大得多,而且这种类型的公司对人才更加渴望,薪资福利一般也不会比那些巨头差,当然前提是,你对这家公司很看好。
产品 > 项目
市面上有两种公司,一种是有自家产品的,比如支付宝、微信等,都是属于自家产品,自己员工来进行开发,公司的业务寄托在产品上,还有一种是项目,这类公司大都是外包公司,客户有什么需求找外包公司,外包公司给他开发出来或者出解决方案,每一个客户的需求就叫做一个项目,外包公司向这些客户按项目进行收费。
做产品有个好处就是,因为是自家的,后续是要持续维护的,所以对代码质量、架构有要求,无形中对自己也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还有标准的开发流程,有产品经理、开发、设计、测试等部门的配合,你还可以接触到除开发之外的领域。
而做项目就不一样了,因为是面向客户的,把东西做出来,拿给客户去审核,客户说 ok 那就 ok 了,一般来说客户都是不专业的,所以对代码质量、对架构没有要求,在这种环境,自己的开发习惯与思维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认为 产品 > 项目。
衍生出来的就是私企 > 国企 > 外包,这里稍微说下,很多国企公司也是有自己产品的,但是我们都知道由于体制环境决定,在国企根本没人会把他当做自己的产品来做,很少有人关心代码质量、关心用户体验、关心交互是不是合理等,虽说福利待遇好,但是非常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比较适合养老。
我知道当国企与外包公司在一起做对比的时候肯定有人争议,这个没绝对答案,只我个人认为 产品 > 项目 更重要,所以国企要稍好过于外包。
薪资高的肯定优先选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