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般人扛不住”,程序员两年的山洞生活为何让人如此惊呼
有这么一个程序员,他放弃了在城里面的工作,选择独自回到农村山洞里面进行敲代码,在两年里面写了45万行代码,让人不得不敬佩他。
总的来说,他这样还是比较新奇的,毕竟这样高度的自律的工作以及清心寡欲的生活,大部分现代人都坚持不下来,所以才让惊叹。
② 程序员被纳入“新生代农民工”,码农为何会被官方定义为“新生代农民工”
01 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码农”就是我们常说的程序员,因为靠写代码卫生,而且收入低,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所以就自嘲为“码农”。
我们先来看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具体点来说,他们是“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打工人”。
所以如果单从这个描述来说的话,从事软件和信息服务的程序员们很显然就是“新生代农民工”中的一员。
但如果你看仔细点的话,你就会发现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条件有两个:
1.在外地从事非农业行业;
2.农村户口。
因此严格来说,标准的“码农”前提要有“农村户籍”,“城镇户口的码农”是不属于“新生代农民工”范畴的。
就光看这几点,哪个跟农民工兄弟不是一样的?
③ 码农属于新生代农民工上热搜,其就业率如何
程序员也被人们称之为码农,在人们的印象中,程序员也算是一种高收入的人群,虽然他们的工作也非常辛苦,经常是熬夜加班,但是他们的工资水平还算是比较高的,但是如今码农又有了新的名称,而且被归为新生代农民工。码农属于新生代农民工,也冲上了热搜,那么他们的就业率如何呢?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程序员的就业还算是可以的,而且他们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不过很多人都认为程序员就是在吃青春饭,在年轻的时候加班加点熬夜,经常会出现掉头发秃头的现象,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因为精力不够而不得不放弃这种职业,所以程序员也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吃青春饭的行业。不过他的就业形势相对于其他行业算是比较好的了。这次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之所以冲上热搜,更多的也体现了这些程序员对自己的一种自嘲。
④ 你认为程序员与农民工谁更辛苦
以建筑工人为例加以说明,农民工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其中的酸甜苦辣,可能只有常年待在工地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夏天风吹日晒,冬天寒风凛冽。吃得差,住得差,遇到不靠谱的包工头,有时连工钱都要不到。
工资没有保障还这么辛苦,那为什么他们不改行做别的呢?了解这一行的才知道,这其中是有几点原因的!
改行穷三年
有句话叫改行穷三年,只要改行,往往以前的经验都用不上,最重要的是改行前期几乎是零收入。农民工能接受半年,甚至一两年没有收入吗?不能!他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几口都指望着他每个月的工资。一旦没有收入,吃住能成问题,这种情况下,谁敢随意去改行?
年龄不适合改行
如果不谈经济问题,很多农民工也会顾及年纪大了,接受能力差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转行之后,很可能被比你年纪小很多的人斥责,这种情况你能受得了吗?很多农民工就是这样,在工程行业做了20多年,想改行,可是一看,除了干建筑,别的什么都不会,没办法,他们只得继续前行……
其他行业也不乐观
事实上,每个行业都有不容易的地方。做生意有做生意的难处,创业有创业的艰辛。很多行业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美好,但事实是,你不踏进去根本无法知道那个行业的真实面貌!所以,也许你离开了建筑行业,又会进入一个更差的行业!
⑤ 官方实锤认定,程序员被划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酬薪如何
这也给我们很多人带来了一些社会上的思考。确实对于现在社会而言,程序员相对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职业,所以我们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平衡一下员工的休闲时间,不是吗?同样我们也应该尽量的平衡每一项工作时的力度,毕竟对于人们来说,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⑥ 程序员算不算农民工
程序员这个职业本来就是软件行业最底层的民工,都算。你的户口是非本市户口,就算农民工。虽然,你比他官大,但他是本市户口,本地人,你而不是,你就是农民工。是不是农民工不是换职业能改变,其实就是本市和外地的关系,外地人到城市工作,而没有本城市户口,就是农民工,你如果通过什么方法而有本市户口,那就不算农民工。
⑦ 在一线城市上班的程序员,家庭一般是什么样的
通常来说,家庭条件无非就是高、中、低三个档次,恰好几种水平的我都接触过,跟大家聊聊(Base北京)。
家庭条件好点儿的,大多数做程序员都是对这个行业比较感兴趣的,或者就是找个工作能够糊口就行了。
这种家庭条件的程序员,一部分转行或子承父业了,另外一小部分还在北京做程序员的,不过房子、车子都有了,拿着两三万的工资,生活比较惬意(鬼知道他们每年理财能挣多少)。
我属于条件中等的,我对中等的标准是:父母身体 健康 ,养老没有负担,退休工资足够生活;在北京买房的话,可以帮衬一下,全款拿不出来,帮着凑凑首付没有啥问题。
我刚工作的时候月薪3K,那时候北京租房便宜,养活自己足够了。08年底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老婆,10年10月买房,首付40万是家里出的,还借了一部分。贷款70多万,月供4K,那时候跳槽完了税前才8K,所以前期家里没少补贴。13年有了孩子,我们的工资基本月光,但是不用往家拿钱,所以压力不是特别大(四个老人都有退休工资)。
我们这种家庭条件的程序员,基本上还在这个行业,日子过得好坏,基本上取决于买房的早晚。
有一些朋友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去了IT行业还算发达的新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创业或依然当程序员,日子也都过得不错。
留在一线城市的我们,随着父母年纪的增加,孩子上学的问题,也开始考虑是否离开北京。
家庭条件差的也遇到过,好一些的,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差一些的需要负担父母的养老甚至弟弟妹妹的学费生活费。
这种条件的朋友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好在IT行业是个容易创造奇迹的行业;能力强的、运气好的程序员,可以自力更生,在北京安家置业;混的一般的,拿着几万的工资,也只够租房养家糊口的,在北京买房是遥遥无期了。
不过什么样的家庭条件,都不是我们能选择的。
好好爱着父母,好好工作,我们做不了富二代,那就争取成为富一代,生个孩子,我们就是富二代他爹。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家庭有的好,有的坏,主要是看你个人的出身,如果你是刚毕业一两年的程序员,如果你家里面很有钱,那你家里就是很好的,如果你家里面没有钱,那你的家庭就不是怎样好的。
如果你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而且你是有名牌大学的学历并且你的技术过硬,你工作那么三五年,小有积蓄存款,可以在二线城市给个首付开始买一个房。如果是在一线城市,再加上父母给的一些钱也可以给个首付开始买房了。
这就是程序员的工作,程序员的工资高,并且有些公司福利也是挺好的,如果家庭不怎么好,通过程序员的努力,可以让家里面变得更好,这就是程序员的工作,有人说程序员工作不好,但我认为如果你能够做的,并且能够做的比较好的,话程序员对你来说就是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吧。
如果你一个男人人努力,家里面肯定不会差,如果一个人不努力,家庭也就是一般
大家好,我是王我。
本人在魔都这座城市已经上班一年啦,也就是说做了整整一年的程序员,这一年里, 我从小白变成了大白。 写代码也慢慢变成了代码。去年这个时候,我都回家过年了,今年,现在的我还在公交车上无聊的回答一下问题,真是寂寞如雪啊。
作为一个刚刚入行的程序员,我来讲讲我自己吧。
我不帅,但是我努力。 别人都说程序员的工资高,我在大学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步入了这个行业才发现并不是这个样子。 我在答题的时候不是一次的说,我现在的月薪是7k, 唉,每天晚上回来看前端书籍,然后看一些视频,前端和后台不一样,前端需要去适配不同的浏览器和不同的设备,有时间调起来是真的麻烦
我不是城市的孩子,我是农村的。 个人而言吧,我认为如果家境非常好的话,我认为是不会去做程序员的, 毕竟程序员累呀,有钱谁干?倒不如靠关系考考公务员,多好呀为什么要天天加班?
记得刚刚入职的时候,那是真的难过呀,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每天都要去写组件, 我们的项目都是vue框架, 然后我们 公司用什么iview等第三方组件,一开始我看到我是懵逼的,每天晚上回去都要学习,真的是烦啊,一开始的时候,唉。
我在以前答题的时候,我说我一个月7k,很多人评论说少了,的确,我准备年后辞职了,参加一下春招,毕竟我还是半个大学生嘛。然后搞个11k
这本书是陪伴我开始程序员生涯的书,每天回来都翻翻,学好js,走遍天下都不怕
大家好,我是王我,中国最帅的程序员,好啦,马上要下公交车啦。
认识一些人,不分年龄,工作情况,一般都是拼,家庭情况一般是普通农民家庭比较多。
程序员领域跟其他行业差不多,就是越高工资,压力越大。国内干到40岁,基本是到头了,除非你是名人,牛人,即使名人,牛人他的头衔也变了。 可以看下国内各种大佬程序员们。基本到后期都是xxx讲师,xxx执行官,xxx总监,很少会有人还继续说自己是某某程序员。。。
程序员行业相对来说还是有门槛的,早期的国内程序员,摸到电脑都很难,最后成为了程序员,每个都是拼命努力才留下来的。随着这些年互联网的发展,门槛越来越低。
所以早期的程序员里面,大部分家庭都是寒门苦读出生。 到今天,我看到旁边00后的程序员,家庭慢慢有些改变,很多都是兴趣,觉得代码好玩,学着学着就会了,所以说门槛低了。
我前面一个回答香港问题有说到:有个要好的兄弟,广东云浮人, 五一在他家玩,聊过生活压力话题,他家,爸妈弟弟都很早就过户到香港,老家那边已经没特别亲的人,房子自己有完全的自主权,大陆只有他一人。
他在大陆佛山千灯湖有一套房、云浮市中心有一套房(很早一次付清买的),云浮村里有一座楼。可以说并不属于特别穷的那种。
但压力犹在,由于父母没在这边,老婆全职带孩子, 每个月车贷,房贷目前正在还,作为程序员,虽然是一小管理,但加班经常有。一刻都不敢放松,个别时候带头加班通宵。
你可以说他这家庭已经很好,一个人拥有三个地点的房子,可是他也不敢卖掉任何一个, 佛山的如果卖了,他小孩长大读书,工作没地方落脚。 市里的房子,每年放假自己在住,以后自己还指望在这里养老,村里房子卖不了几个钱。
个人看来,30岁以上的程序员,大部分家庭都是寒窗苦读比较多。随着现在门槛逐渐减低,各式各样的家庭都会有。
大多数的家庭条件都很一般。我原来的大学同学就是去上海干程序员,现在已经移民美国了。他这个人家庭条件非常差,大学的时候基本上连伙食都不能保证,只能靠助学金艰难度日。
他的数学理工科都非常好,本来是可以保研的,但是因为有一门思想政治课给挂了,再加上家里的条件不允许,选择了出去工作,到一家外资软件公司担任程序员。工作业绩还是非常好的,后来就移民美国去了。
还有一个同学应该算我师弟大学毕业后去了网络。那时候网络程序员的薪水也是非常高的。他的家庭来自于普通的象征,只能说收入很一般吧。但是自己够拼,这么多年,北京也有房有车了。
还有一个大学同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去了谷歌。后来自己出来创业,家庭条件是非常好的。
所以程序员的家庭条件各种各样的都有。但客观来说,很少见到官员家庭。一般都是985高校的毕业生。以普通家庭和老板家庭为多。
恰好,我有个邻居在华为(上海部)上班。对此,我给大家描述下他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就家庭收入来说,属于中上等水平。2年前,他加入华为,工资+年底奖金+工龄补助共计70万元左右,因为要交个税,所以真正到手的估计在50万左右。
着想比其他邻居来说,要好很多。比如,有个邻居同事同样在上海上班,做的也是IT类,每天同样累到怀疑人生,但年薪只有20万左右。即使上个月开始,工资增加了2500元,但依然相去甚远。
就消费观念来说,属于节俭型。他有两个孩子,妻子是全职妈妈,所以养家的金钱重担只能他一人挑。
妻子知道他的不容易,所以平时很少买昂贵服饰、名包等,衣服基本在几百元到1000多不等。
平时,他们也很少去餐馆吃饭。邻居一般周末才回来,所以他乐得帮家人烧一桌的好菜。
就教育方面来看,属于贵族型。虽然他们在生活上比较节俭,但他们在孩子教育上非常舍得。
他的女儿读的是贵族双语幼儿园(中班),学费6W/年,这还不包括课外报的画画、美术、钢琴等培训班。
今年,他的儿子也上了这个幼儿园的小班,学费一样。
所以,就他们孩子读书而言,每年花费18-20万左右。
这种教育开支,肯定不是常人能够承受的。
在房子、车子等大宗消费上,属于中等水平。比如,他们开的车子就是普通的丰田系,房子也只有1套3居室。不过听他们说,近期他们筹划买第2套房。
这名邻居,今年35岁,在IT行业已属于大龄了,但家中还有两个几岁的孩子要养育。 所以,即使他的工资很高,压力也非常大。
也许,不管身在高位,还是普通的工作者,摆正心态,安于自己所有的环境和状况,才是最好的释压方式。
曾经北漂十几年,还没毕业就跑去漂了,从找到第一份工作到后来认识现在的媳妇,都是在北京度过,呆过的公司不是很多,但明显感觉加班是越来越多,主要跟公司性质有关,还和个人承担的东西越来越多有关,现在就经历过几家公司的实际生活状态给大家分享下。
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是孤身一人,大约工作了两年的时间遇到了现在的媳妇,在刚工作阶段由于基础薄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是扑在弥补编程基础上了,每天基本除了睡觉的时间都在在研究代码或者看编程书籍中度过,算是编程生涯比较纯粹阶段,入行的前两年基本上工作强度不是很大,可能还和公司的性质有关(外企)而且还是弹性工作制,因为入行时间比较短工作时间上控制的比较严格,基本上还属于按照正常点上下班,有时候还会加班加点,大致上的规则是有个项目加班加点非常疯狂,一旦项目紧急阶段过去了基本上就趋于正常了,一年大概有个三四次这种紧急阶段,后来认识了现在的媳妇,业余的时间也有所倾斜,按下下班的时间变多了,业余想抽调大块的时间也变得艰难起来了,但总体而言第一家公司算是职业生涯呆过的最轻松的公司,呆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差不多有5年多的多时间,而且和这个公司的同事已经呆出了感情,不是公司经营不善说不定还会一直呆到现在,毕竟从性格上来讲不太喜欢到处乱动,还是喜欢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地方安身的搞代码技术,对于别的诉求相对比较低,由于呆的时间比较长对于里面的业务模块已经非常熟练了,所以加班加点也不是很多,频繁的跳槽不见得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呆在一个地方熟悉环境了,反而更加容易出成绩。
总体来讲第一份工作前期入门阶段加班加点比较多,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加上对业务模块越来越熟悉导致,加班加点反而不是那么多,平时按点下班的概率非常高,基本上下班后还能和媳妇一起逛逛街,算是职业生涯比较顺的阶段,家庭和谐指数也非常高。
第二份工作选择了一家蒸蒸日上的中小企业,明显的工作强度比较大,主要原因还是对新业务的一个熟悉过程,前半年基本上加班加点比较多,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在工作奠定一个比较稳定的地位,毕竟进入新公司都需要一个适应阶段,包括人员的磨合技术的磨合等等,企业的性质属于项目制,每到项目紧急时刻也是忙的要命,而且技术人员普遍没有在第一家公司强,属于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带着一帮新兵蛋子工作阶段,除了赶项目还要培养新兵,所以这个阶段非常累,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在赶项目和培养新人,等到新人培养出来了项目也接近稳定了,开始进入平稳期了,在刚进入公司阶段由于工作强度大,媳妇还是非常不满意,觉得工作已经把整个人的魂魄给弄走了,每天都是很晚回来,基本上两个人说话的精力都没了,后来忙过来一年时间把整个业务梳理清晰,才算是恢复正常的阶段,本来在这家公司还是非常有希望拿到一份额外的收入,由于干的还不错,也拿到股份,但由于国家那年的上市的政策变化给耽误了,前几天还打听到公司到现在还没上市,所以一旦错过再找到机会起来其实挺难的。
第三份工作算是纯正的互联网公司性质,选择换工作还是想进入一家正牌的互联网公司挑战下,也是加班强度最大的一家公司,几乎很少有按点下班的时候,就这还不到公司一半员工的平均加班水平,算是加班非常少的员工 ,在里面耍了三年的时间,充分感受到了加班加点出版本的气氛,这个阶段也是和媳妇吵架非常多,主要还是精力都在工作上,回到家不是很晚就是精力耗尽,最后选择了辞职直接结束了北漂的生涯,整体算下来北漂十几年混的还挺知足,人贵在取舍,懂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毕竟一直在外边漂着,最后的结局还是要叶落归根,满足了所欲的技术欲望之后,就要考虑以后的生活该如何去做,规划以后的生活,转眼间离开北京已经将近四年的时间了,每次回顾起来也是带着慢慢的感激之情,北漂的十几年完成技术小白到一个程序员,中间也做出点小成绩,正是由于十几年的技术积累才让自己有机会在三线小城市还能做着自己喜欢的编程技术,加班加点少了,对于生活上照顾也多了,家庭上面也顺了许多,能有更多的时间陪着老婆孩子。
希望能帮到你。
我天天和程序员打交道,深圳是一线吧,我们公司是做华为外包,讲真的,家境一般,基本都是寒门苦读出身吧。
在一线城市上班的程序员多数都是农村,在城市的家庭都一般。只有少数一线城市家庭好的,处于对对编程的热爱。
英雄不问出路,家需要自己经营!如果你做一名程序员想在一线城市安家的话!你的努力,制定计划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己制定一个成长路线,稳定了找个合适的女孩一起奋斗,在稳定点把父母接到城里!
从初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技术架岗位(项目管理岗位)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⑧ 在一线城市上班的程序员,家庭背景一般是什么样的
在外行人看来,程序员这个职业是一个拿高薪又特别神秘的职业。等真正接触到程序员这群人后你就会发现,看上去高大上的程序员职业,工作中有多于常人的压力与焦虑。无论是年薪 30 万、40 万还是 50 万,在日常生活中,程序员们都是都是低调、务实、物质上没有太高欲望,技术上却时常渴望自我突破的人。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博士的黄磊有 9 年互联网从业经验,从事高级算法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的他,在华为作近 7 年后,去年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
刚毕业时黄磊身边的大部分博士同学都留在了学校做老师,当时也有教授推荐他去高校当老师,但由于自己不感兴趣,就出来加入了互联网行业。最开始他在某一线互联网公司做了 2 年搜索相关的工作,然后去了华为。刚进去时 也做搜索引擎相关的系统,再后来进入地图部门,主要做搜索相关的算法工作。百万规模用户量,比不过网络地图和高德地图。但由于部门的业务限制,很难再往上升,这也是他后来离开的原因之一。
今年 38 岁的黄磊说想趁着年纪还没有很大之前再出来拼一把,去了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进一步提升技术。他没想过去创业公司,也不想自己创业,因为风险和成本太大。
2008年黄磊在北京买了房,女儿今年 11岁,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自己平时工作忙,每天除了早上开车送媳妇孩子上班、上学外,一天内和家人共处的时间非常少。
他当初以 63 万年薪入职,现金部分没有华为多,但是有期权。目前主要做四部分工作:算法 、管理、 机器学习的研究 、 写代码,做的事情维度有点多,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但年纪大了,这几年明显感觉到精力不充沛了,很多东西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但项目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团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日常工作中还有许多之前用得不多的开发语言,是来这家公司后才开始学习的,压力很大也很忙,但还是能感觉到技术上的学习和进步。
从 2007 年博士毕业到现在,黄磊可以说经历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大起大落,他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感到迷茫:一方面,大公司不太想去了,另一方面,创业或者去创业公司当 CTO 也不太可能,风险成本大。
如果将来从这家公司离职,下一步怎么办呢。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自己想跟上脚步,但是年龄大了有点力不从心。身边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要么在高校当老师,要么在别的公司当总监、总经理级别的人物,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也在追求员工普遍年轻化,高管的年龄越来越小,华为甚至要求员工 45 岁以后必须退休,现在公司里的同事和汇报对象也大多比自己年纪小。
大龄程序员中普遍存在的焦虑,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在互联网公司中受欢迎的程度越来越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体力比不过年轻人,去创业公司风险投入太大,对于有稳定家庭的人来说不是人人都愿意去,去大公司养老又不太甘心。
其实首要问题是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再去选择环境和公司。比如自己是属于有激情、喜欢挑战、愿意终身学习的技术人?还是心有余力不足,想脱离一线技术,把更多精力放在管理和家庭生活上的技术人?
对开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秋秋 二4167五1七1七,领取一些学习资料。
如果是第一种,就选择一家快速成长的创业公司,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发挥出来。如果是第二种,就选那些技术框架相对臃肿的大公司,没有太多坑需要踩,对管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也存在需求。
其实,无论是年薪几十万的程序员,只要还没有财务自由,就都是靠卖时间生存的打工族,外人眼里所谓的高大上,并不是靠薪资堆积起来的。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追求,这追求是一个无底洞,难以衡量,也只有处于同一阶段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各种滋味。
⑨ 程序员回农村发展方向..
养小型草食动物 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果子狸、竹鼠(冬芒狸)、毛丝鼠、小灵猫、野兔、獭兔、麝鼠、海狸鼠、紫貂和肉兔等,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些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以草食为主,需精料较少;繁殖周期短,产仔较多;饲料易得,容易饲养;疫病较少,易于管理;设备简单,投资不大。同时,肉产品营养丰富,而且药用或皮革用的价值很高。例如,饲养竹鼠,每只每天仅需粗料200-250克和精料20-25克。一对成年竹鼠每年可循环繁殖仔鼠20-30只左右。饲养3-4个月,每只体重可达1.5-2千克。目前,广州地区的市场价为每千克80-100元。此外,竹鼠的内脏器官还可以加工成高档生化药品,使整体效益倍增。所有这些小型草食动物,只要不人为的“炒种”、“倒种”,又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其发展前景应该看好。
2.饲养高产奶牛 发达国家每人年消费奶量都在300千克以上,世界人均消费奶量也有94千克,而我国人均仅为8.4千克,湖南长沙人均只有0.38千克,国内外相关何其悬殊!入世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奶业必将有一个高速度的发展。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学生奶”计划。如果每个中小学生每天喝一杯牛奶,则我国每年牛奶产量就得翻番生产。在我国,饲养一头高产奶牛,年产奶量可达7吨,其料奶比仅为0.25:1,每头奶牛年产值为1.3万元,纯收入为8000元左右。如果一个农户年饲养10头高产奶牛,一年可收入8-10万元。一头奶牛就是一棵“摇钱树”。因此,在大中城市及其郊区县(市),大力发展奶牛饲养业,再把奶产品综合加工搞上去,其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3.种草养鹅 鹅是草食家禽,在河、湖、沙滩洲地或林间空坪隙地以及荒山坡地等地方,种植优质牧草,发展养鹅业,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养殖业。鹅最喜欢吃的优质牧草有苜蓿、三叶草、黑麦草、苏丹草以及近些年来从国外引入我国的矮象草、扁穗牛鞭草、杂交狼尾草、鲁梅克斯、俄罗斯菜和串叶草等。这些牧草一般每年每公顷产鲜草为10-20吨,甚至有的多达100-200吨。同时,营养价值也很高,一般粗蛋白含量高达15%-20%左右,是喂鹅的优质饲草。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养鹅200-250羽,每羽鹅饲养70-80天,平均体重可达3.5千克左右,而每羽鹅生产成本约为13-15元。据目前市场价,活鹅销售价为每千克8-10元,则种草养鹅每亩产值为5600-8750元,平均约为7200元。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约4200元。如果再进行综合加工利用,生产鹅肥肝、鹅掌、烤鹅以及用羽毛加工成羽绒服等,其经济效益将成倍增加。
4.饲养名优土鸡 从国际市场情势看,我国一般肉鸡(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肉鸡品种)产品没有竞争能力,即使在国内市场也未必十分行销。但是,在国内市场上,农户家养的土鸡,被老百姓所称的“洋鸡”、“饲料鸡”却要抢手得多。例如,在广东市场上一般肉鸡每千克为9元,而名优土鸡(如草鸡、乌骨鸡)是每千克18元,相差一倍。我国各地有许多名优土鸡品种(如乌骨鸡、草鸡、三皇鸡、桃源鸡、绿壳蛋鸡等)都是发展土鸡养殖业的优良品种资源。这些品种的肉、蛋产品一直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走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据报道,用5%-15%的谷粒(或麦粒)饲养土鸡,再补喂15%-20%青绿多汁的嫩饲草,并让其放牧食虫蚁等食物,饲养90-100天,每只土鸡重可达1.5-2.0千克,每只可获纯利8-10元。如果一个农户每批饲养土鸡1000只,每年交叉饲养6批,如果销路有保证的话,则年纯收入为4.8-6.0万元。
5.饲养改良山羊 近些年来,我国农区大力发展山羊饲养业,许多农户大发“羊财”。我国农区有许多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例如南方的成都麻羊、贵州白山羊、云南龙陵山羊、广西都安山羊、福建福清山羊、广东雷州山羊、湖南马头山羊和济阳黑山羊等。所有这些山羊都是发展山羊养殖业的优良品种资源。虽然地方良种山羊都具有适应性强和耐粗饲等优点,但却有体形矮小、生长速度慢和繁殖性能低等缺点,故经济效益有限。如果通过引进国外大型肉用山羊(如波尔山羊)进行杂交改良,生产肉用商品山羊,则经济效益可以成倍增加。近年来,不少地方引进原产于南非的肉用山羊——波尔山羊进行饲养繁殖,并与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明显成功。波尔山羊成年体重,公羊为84.5-90千克,母羊为75.5-80千克,一年多胎,一胎多糕,平均年产羔羊3.6只,母羊产羔率为207.8%。据报道,波尔山羊与鲁北山羊杂交,商品羊日增重180-220克,比本地羊快一倍。9月龄的公、母羊体重分别达46.4%千克和39.3千克,平均比本地羊提高58.4%左右。饲养一只波尔山羊,每年产值可达500-700元,纯收入增加300-400元。饲养一只波尔山羊杂交山羊,其经济效益比养2-3头猪还高。
⑩ 程序员被划为“新生代农民工”,这对程序员有何影响
原先是学习成绩不好的人被称为差等生;结果到了今天,班里的三好学生也被称为差等生了,真不知道是学习成绩不好的人的福分,还是三好学生的福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至少可以抬高差等生的平均水平,看起来也算是功德一件。但问题是,如果程序员等于农民工的话,那农民工等于什么?
相比较程序员而言,农民工这一群体涉及的行业广、人数多,自然平均薪资难以和程序员的上万月均薪资相比,其差距同样也是巨大。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着劳动密集型工作,没有社保等老年保障,这意味着等到农民工群体步入老年,对后代的依赖性也就更大。而程序员不同,互联网大厂的福利好、工资待遇高,社保五险一金也齐全,相比较一般农民工,几乎是一个天,一个地,不可同日而语。按照固有的标准来看,程序员应当属于中产阶级,而农民工则属于贫困和一般家庭收入线。这两个群体的巨大差异,不是一个新生代就可以区分开来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程序员如今庞大的人群,也慢慢趋于同质化、人数越来越多,就业面越来越广,在这样的情况下,程序员被归为新生代农民工,倒也情有可原。可问题的关键是,职业应该被如此分类吗?这会变相加剧职业歧视吗?这与职业不分高低贵贱的原则相悖吗?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戏谑可以,但要有度;归类可以,但要合理。差等生和优等生,都是一个班里的学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好的必然是少的,但少的,却不一定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