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程序员选择公司的八个标准!
当各位程序员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是否有一些建议能够让大家很好的选择一家对的,适合自己的公司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参考程序员选择公司的八个标准!
一、程序员选择公司的八个标准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Joel 测试(约耳测试)没?约耳测试是Joel Spolsky发明的用于判断一个软件团队质量好坏的快速测试方法。如果你正在找工作,使用Joel 测试来剔除一些不良雇主绝对是个明智的抉择。
下面我很荣幸地为大家介绍Codypo测试,又名8问题检测法,只需回答这8个问题,就能判断工作的好坏。我们也可以在面试的时候,偷偷给这家公司测试一下,如果你的回答里面有2个yes,那么就需要拉响警报,不要再考虑这家公司了。
1.我的薪资是否低于市场价值水平?
如果有公司愿意提供4万8的月薪搜罗拥有10年C++多线程编程经验的骨灰级程序员, 我想说这公司肯定是疯了!呵呵,这种疯言疯语绝非长久之计,因为只有你的价值大于给你的价格,才会有公司愿意要你,所以各位还是不要心存妄想,现实一点吧。
2.我需要随传随到吗?
没人乐意随时待命,因为一旦如此,就意味着哪怕是周末的凌晨3点,就算是支持门户页面上的Reset按钮呈现的蓝色调与预想的不同,也会call你。当然偶尔一两次我们也可以理解和容忍。
3.我是IT人员吗?
程序员写软件、支持软件,天经地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专门搞电脑的IT人员了。试问,公司人员会不会因为一点点计算机的琐事就来麻烦你,比如说某位员工安装了加菲猫的屏保之后她的笔记本就发生异常了?
4.公司满足我们配备多个显示屏的要求吗?
我仍然清楚的记得,那是在1998年,我们需要整天盯着一台17″的显示屏,苦不堪言。现在,100美元就能买到一台又大又薄的LCD了。如果你的公司认为让你的效率加倍不值得200美元,那么这公司可能是个不以盈利为目的古怪亿万富翁拿来开玩笑的玩具吧?
5.会不会维护一些古老的系统,这些老系统是用什么语言写的?
干得久了,你可能会听到“好,下面我们要进入Ruby on Rails语言系统,但是首先我们需要你先解决一些VB 4的问题。呵呵,千万不要想的太简单了。
这个VB4系统将一直苟延残喘,让你头大无比。
6.我上网是被监控和过滤内容的吗?
程序员需要解决问题,需要高效地解决问题,资源是必须的。而互联网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一家公司不能与时俱进,甚至阻止员工自由使用Usenet/谷歌/Stack Overflow,把员工当做小孩子和色情狂看待,那待着还有什么意思?
7.就我一个程序员吗?
我们能成长为一枚程序员,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同事。我们互相解惑、审查对方的代码、我们在一起讨论,一起经历从一片茫然找不到方向到想出一个个创造性的建议。如果只有你一个程序员,那是得不到任何技术反馈的,而且我们自己本身也成长不了。此外,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你也只能靠自己的直觉判断对错。
8.需要每周出差不?
出差有时候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那些与客户面对面开会或者会晤外派同事的时候。但是如果需要你每周离开家去出差那就要三思了。
上述8个问题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测试。当然,并不是每一项都必须达到的(比如说,在初创企业中,我们就得身兼IT人员或者24小时随传随到)。
无论项目有多大的潜力,队友有多大的能力,但凡是在这样一个不良于行的大环境中,你,一个小小的程序员是做不了真正有意义的工作的。如果一家公司上述8问题统统回复yse,那它要么是在走下坡路,要么已经在大厦将倾的过程中了。
⑵ 阿里p8程序员年薪高达170万,如此高薪都要付出什么代价
作为一个年薪高达170万的程序员,相应的肯定要付出一定程度上的心理以及生理健康,同时还有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以及自己修养的好机会等等。前段时间996的工作模式在微博热搜居高不下,的确996的模式对在职人员们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不论是身体还是时间。 从心理健康来说,作为阿里的一名程序员,少不了竞争。因此心理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而现如今心理疾病也成为了各大公司职员的高发病。相应的,日常工作量带来的压力,于此同时可能还包含房贷车贷以及孩子教育费用的压力。这样长期的压力积压,会给其带来失眠等等一系列痛苦的事情。
⑶ 武汉一程序员压力太大在餐厅崩溃痛哭,他压力究竟有多大
这个故事发生在湖北武汉,已经半夜十一点多,一家餐厅迎来了一位疲惫不堪的小伙子,他点了一份炒饭和一瓶啤酒。餐点好后,他便在桌边一边等餐,一边自己的父母通电话。在通话过程中,这位小伙子突然情绪崩溃,痛哭流涕,为了不让电话那边的父母担心,他强忍着抽泣声,看着很让人心疼。
确实在二十几岁的年龄,刚刚踏入社会,有压力很正常。深夜跟家人的通话,疯狂流泪,这样的解压方式也何尝不可。有什么事都不要憋在心里,说出来就会好受很多。这个世界温暖的人大有人在,尽情努力吧,在最美好的年纪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⑷ 程序员这个工作压力很大吗怎么兼顾生活呢
程序员这份工作,压力确实非常大。
不仅仅是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更重要的是,一个项目开工,就有严格的期限,必须按期交作业……如果耽误事儿,就要受处罚……这个压力,才是最大的压力。
关于养生的问题,只能是忙里偷闲,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享受生活,来调节自己的身心了。
其实,任何工作都难做,压力都大……程序员只是很普通的工作,比这个压力大的工作,还有很多!
⑸ 当程序员有什么体会真的会掉头发吗
没错,当程序员确实有可能会脱发,导致程序员脱发的原因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压力过大导致的脱发,我们都知道程序员的任务通常是比较重的,一般情况下很少有程序员说自己没有加过班,而且大部分程序员通常加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很多时候都是在深更半夜才回家,有些程序员甚至要熬夜贪黑,完成一个项目的编码程序,那么熬夜就是导致脱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会导致程序员脱发,那就是辐射,电脑的辐射是非常大的,当然现在根据不断的软件或硬件的更新,辐射的程度已经被很大降低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辐射。那么程序员朋友如果想要预防脱发的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保持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加速心跳,促进血液循环,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功能,强化自身的新陈代谢频率,这样的话有助于我们抵抗电脑带来的辐射,也可以在新陈代谢频率加速的情况下,让头发也加速生长。
⑹ 属于程序员们的壁纸
纯黑色
一方面 程序员要求简约直白 他们是单纯的技术者 追求纯粹的生活
一方面 桌面上的图标显得不会很乱 甚至你可以在不放图标的地方ps一句格言
另一方面 微软不是要黑屏吗 每次看到黑色 就会想到中国的软件的落后 然后。。。
⑺ 美欧的程序员不常加班吗为什么
现在国内程序员几乎成为了加班的代名词,但欧美的程序员疯狂加班的相对比较少,对于这一点倒是有这种感受,之前曾经外企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这种有类似的感受,讲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曾经和美国总部的程序员一起合作做一个项目,由于项目的周期赶得很紧,周末去加班,结果需要配合的美国程序员的加班申请没有被批准下来,只好在自家院子里修栅栏种菜,这种情况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项目赶得紧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而且默认是不存在什么加班费之类 ,项目紧急状态下也会默认自动加班。
由于当时入行不到两年,非常不理解,还去找项目负责人说到这个事情,最后这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其实这也反映了中国和美国上的差异,在国内做程序员拿的工资比普通的工种还是要多很多,但在美国这种差异不是很大,主要是各行业整体来讲已经比较成熟,即使环卫工作也算正式的工作,各种保险也是正常给上着,整体来讲不同职业的收入差异不像国内的那么大,在欧美正式的工作加班就需要支付加班费,一般情况下不提倡通过加班来完成任务。
就本质而言中国的软件行业相比欧美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迎头赶上的阶段加班加点也算是正常事件,再加上国内互联网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也是难得在互联网领域赶超欧美的一个好机会,又把程序员加班的气氛带动了一番。
为什么欧美程序员加班比国内程序员少一些?
1.相比来讲欧美的产业更加成熟一些,加班基本上都会配套加班费,在这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技术工种和别的工种的工资差异也不是那么大,所以在欧美找一个正式的工作难度要远高于国内,所以从公司角度效率主要在上班时间提升,加班基本意味着加班费,需要领导审批,不提倡加班。
2.国外程序员的比例不像国内这么失衡,需求量不是那么迫切,供需关系没有那么紧张,而且大部分公司不提倡加班,加班支出费用比正常上班的工资要高,即使加班风气很浓的日本,都开始对加班说不了。国内软件行业相比发达国家在积累方面差距还很大,正是需要迎头赶上的时期,加班加点也属于正常现象。
行业成熟了,供需关系平衡了,有底子了加班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去年上半年,一位同事去了德国,仍然是从事程序员的工作,然后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让我们羡慕不已。
他们一家三口过去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四年级,去了德国一个不是很有名的城市,据说华人非常的少。工资在5千欧的样子(估计也是刚过去的原因),不过还要交各类保险,税后多少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位同事去了没多久,媳妇儿就怀了二胎了,于是震撼的消息来了,他现在可以一周只去单位两天,而且工资不变,其余时间可以照顾媳妇儿,直到孩子出生或到一定的年龄(有点儿像我们的陪产假,不过人家的陪产假非常长)。大儿子上学自己只需要缴纳一点点钱,据他说等老二出生之后,不仅没什么开销,而且每月还有几百欧的补助。
那么欧美程序员真的不用加班么?且听我下面的分析:
最近新东方年会的一个节目火了,歌词用到程序员身上,也是恰到好处。
“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只会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领导随口一说,立刻讨好跟着,项目马上启动不计后果”
说的太好了,我都不禁起立鼓掌了。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相比于国内动则 996,227 的超强度工作,欧美的程序员是没有这么夸张的。但不代表欧美程序员就不加班。
本人工作隶属一世界五百强外企,刚刚带队完成了一个大型的IT系统上线项目。涉及到近百人的项目团队,其中大部分程序员、业务分析师都是老外,有几个外部关联的系统是从美国购买的,所有的程序员都是美国人。
我在中国,所以和美国东部有十二小时的时差,这时候无论中国或者美国的项目团队,都得加班,否则时间上凑不到一块儿。
要么美国人早上5-6点就到公司上班,要么中国人晚上6-7点继续加班,或者反过来。当然,美国人是不怕起得早的,很多人为了早下班,宁可早上5-6点就到公司上班了,这样可以下午4点多就下班回家接孩子或者happy,这点跟中国人相反,中国人很少愿意早上5-6点就来公司上班。
就算是这样,我们在项目非常紧张的时候,也给美国的供应商下了死命令,就是中国人在做系统切换的期间(一周),美国人方面的程序员必须按照 中国的工作时间 同步,也就是他们晚上9点到早上9点之间必须随时待命,这对他们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加班。
美国人也没说啥啊,钱给到位了,还是乖乖的加班了啊。
欧美的程序员,能吃苦的还是很能吃苦的,但是混子也多,一个电话就能分辨出来,对于那些一上来就推三阻四各种绕的程序员,我通常做法就是 一次容忍、二次警告、三次请你走人 。
毕竟上百人的大项目,我没这个时间和义务来教育你如何做好你的工作。
当然,欧美毕竟还是要轻松一些,很多人给你加班一周之后把任务完成了,是说什么都要去休假的,只是这时候如果你还非要在他休假的时候去骚扰他,他也会毫不客气的拒绝甚至立刻投诉的。
只能说,欧美人相对守规则一些,把私人时间看得更重要一些,但不代表他们完全拒绝加班,或者说不愿意加班。
希望我们国内的公司,也能多一些这样的契约精神,不要天天搞什么“狼性文化”,把员工都榨干了,最后也不过是涸泽而渔罢了!
国内It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公司的it从业者素质不高:领导自己对问题都没彻底清楚。提需求的人没有成本,无止境地提不靠谱的需求。码农自己开发时也图快,代码极粗糙,连自己都觉得写的是shi,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风险(不少跨专业报名培训学校,培训几个月直接上岗,别指望他们懂更多)总之就是,leader很忙,产品很忙,码农很忙,测试很忙,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
我在美国做程序员第二个年头了。在刚毕业那会,我会说,放屁!谁说美国程序员不加班,有deadline或出bug的时候都一样都会加班。
但是后来…好吧,我发现我错了。在我了解了996之后,好吧,我觉得美国那不叫加班
推荐你看浪潮之巅这本书,就讲了上世界美国it行业的发展。
怎么说呢,欧美的程序员肯定还是会加班的,只不过不像中国企业这么严重,这么普遍。
首先明确一点,欧美IT企业加班少,并不是不需要加班。欧美IT企业加班的需求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为啥程序员还是加班少呢。
第一个 原因就是工会
其实中国和美国法律都一样,都是规定每天8小时工作制。加班需要付加班工资。
但是美国之所以企业不敢越雷池,主要是有一个逆天的工会存在。美国工会强大到谁都敢怼,美国就发生过警察工会发动警察罢工的事情。警察的雇主是政府,工会政府都敢对着干,还怕你个小小的IT企业?
所以,如果一旦加班弄到员工都不满意,工会真心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让你再也招不到人都不是问题。
第二 就是美国程序员工资高
如果企业实在忙,要求员工加班,那就必须付高额的加班费。这个实在是肉疼啊,一般来说企业是承受不了的。
那企业不给行不行?恐怕法院会让你长记性,美国加州某个企业曾经就因为加班,被法院判赔偿了1.7亿美元。这么一来,谁敢不给加班费。
有的人问了,你不是前面说美国IT企业加班需求也是很大的,那怎么办。
是的,任何一个IT企业都有大量的加班需求,但欧美企业又不能强迫员工加班,于是他们想出了几个办法。
一 勾引员工自愿加班
别笑,这是真的,你现在如果去美国硅谷,一定能看到很多程序员在加班,但是基本上都是自愿。
我不是在胡说八道,欧美IT企业勾引程序员加班有很多诏
弹性上班时间
早上不要求你按时到,你自己自由安排上班时间,不知不觉就加了几个小时班。这是很有效的勾引程序员加班的手段。
用办公环境来勾引
我们来看一下:
微软的办公环境
谷歌的办公环境
休息仓
你们以为企业给程序员弄这么好的办公环境是为啥?谷歌甚至还给提供免费理发!这个不是企业钱多烧的,只有一个目的,勾引你加班。
我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员工不自觉的就自愿加了好多班。
第二 外包
如果勾引来勾引去,程序员还是不来加班呢?或者小企业,根本没有谷歌微软这么好的环境,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美国IT企业会把做不完的活外包给程序员工资相对低的地区,那就是中国和印度了。
中国和印度,法律对加班管的不严,程序员工资低,于是美国很多公司都喜欢把活交给中国和印度来干。
我们中国企业就比较惨了,没办法再外包了,非洲,中东这些地区根本就没有多少IT人才。只能自己干了,反正象征性的给点加班费就行了,成本也不高。
美欧的程序员不常加班吗?为什么?个人认为这是环境决定的,现今国内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加班加点干事情,看看有多少民营私营企业有周六的,每天能够准时下班的就明白了。良心点儿的企业还给你算加班,有些企业就明确说一周只休息一天,想干就干不想干双方不再见。
而国内程序员这个职业加班更甚。绝大部分的软件、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民营私营公司,而且又得赶工期、节约成本,那就只有逼着程序员加班了。虽然看起来名为高工资,可实际上算下来单位时间的工资并不一定比早九晚五的企业高多少。每天10几个小时,有时周六周日都在加班,这种还是常有的事不稀奇。甚至有些公司明确说明,我们给的工资较高,没有加班费甚至也没有换休,干就干不干拉倒。
而这一切也源于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造成,还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否执行到位,是否有人来监督,是否有地方去申诉。另外整体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大部分程序员为了那份收入与那个职位,也就默认被压榨而不出声。你出声可以,那就另谋高就吧。特别是现在程序员供过于求,更是很多企业毫无顾忌这样搞。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加班是一种很常用的手段,而且还不用付出什么成本。
在欧美,市场及管理相对较成熟,程序员与其它行业一样就是个普通的职位。在整体大环境下不提倡加班,有人监督有投诉地方,自己不愿意加班那就不能被逼加班,否则可能被投诉被诉讼,企业会吃亏。所以在做项目计划时,一般会按照正常工作时间进行详细预算计划工作量,如果真正完不成还有可能进行协商,重新预算工作量。不像我们很多企业,有时连周六周日都有可能给你计划上工作量,完不成?要么说你能力不行走人,要么自己往死里加班都要完成工作量,美其名曰为了达到客户期望一定要保证交货期。
企业说,不愿加班?那就到欧美去吧。
更多分享及互动,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东风高扬】。
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如果了解国内一线外企的工作状态,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一方面,外企的工作是以效率为导向的,形式化的东西非常少,硬性的规定非常少,从教育上,欧美国家就主张创造性和自主性,更加主张思维独立和创造性思维。所以在一些硅谷的大企业中,一个普通员工也可以提出一个想法,而一旦被采纳,这个项目就可以推进执行。你会发现他们的沟通效率很高,工作效率很高,信息流通性很好,而且员工所在的环境十分自由,可以以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工作。这其实就是 以做事为目的,以效率为导向。
而中国的本土企业习惯了所谓的“管理”,从教育上培养的是应试教育,从小教导要听大人话,要听老师话,要听领导话。却很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等进入了企业以后,官僚气息严重,形式主义严重,基层员工完全没有话语权,埋头苦干受累背锅,领导一句话没活儿也得加班。
然后就是找一群留学海外,有想法的人,带着一群本土毕业没想法的人做事,其实大家都很难受。
第二方面,即便有些时候工作真的做不完,你想加班,在外企也不一定加的成。加班需要申请,因为超过上班时间公司需要严格按照加班标准支付薪酬,而一般在国外,加班要支付的加班费非常高。
所以除非十万火急,国外大部分企业是不可能让员工加班的,各种法律条文保护劳动者不是开玩笑的,不遵守分分钟告到你哭。
第三方面,有很多西方人,即便你给他高额的加班费他也不想加班。很多人说中国是最勤劳的民族不是开玩笑的,我们接受着勤劳致富的教育,也确实做着勤劳致富的事情。国内互联网行业所谓的高工资都是以疯狂加班为代价的,就这还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进入这个行业,估计在西方人眼中很难理解。
外国人大部分没那么勤劳,喜欢享受时光,这跟发达国家本身富裕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生存压力没那么大,不太用担心没饭吃,所以穷人很多都不愿意为了钱而卖命,更别提有知识有学历的高级人才了。
动辄好几周去海岛度个假的国家人民,怎么能理解我过有年假都没法放的痛苦。
美欧不光程序员不经常加班,从管理到基层员工也都不经常加班,因为第一,人工昂贵;第二,劳动法严格,加班要付昂贵的加班工资,不付被举报的话企业要被巨额罚款,所以企业方方面面都高效做事。一个产品,从设计方案开始就讲究个环节的完善,实际开始制作的时候各部门要高度同步与协调。各项工作的计划都是提前一年来安排时间表(这也是生产环节外发海外逼出来的传统),很少有像我们这里8月开的大会7月才开始各类订制与协调,各项制度不完善,高管大会摔话筒的事发生。领导也不会今天临时脑袋一拍在产品里加个功能,明天再取消另一个功能,然后让员工日赶夜赶。西方的工作看起来节奏很慢,但是实际效率很高;我们的生活工作看起来节奏快,从领导到员工都很勤奋,但是实际效率很低,一个环节可能重复做五六次。其实西方各大公司的操作才是“计划经济”,我们的是“野蛮的横冲直撞经济”。这跟整个民族的文化气氛与劳动力训练方式有关,也就是教育有关。东西方教育的差距,不仅仅是 科技 成果的差距,还是教育的另一个成果,劳动力素质的差距。
⑻ 程序员到底有多累,多辛苦
程序猿有多累,这个问题从三类人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个是作为程序猿本身的自己,程序猿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触
上学阶段:时间是自己安排的,执拗时自己研究通宵达旦也不觉得累,即使累了也知道自调节,也有时间自己调节,所谓吃了睡,累了睡,想干啥干啥,那就是大学,程序猿基本对累没感知
刚毕业两三年内:初生牛犊不怕虎,刚毕业,绝大部分工作努力,一方面是工作与学习有很大不同,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加班加点,刚毕业年少经常加班也不会累,毕竟还有精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成长,这种来自内心主动性的驱动力会让程序猿感觉不到累。本宝宝刚毕业那会,项目上线天天加班到凌晨后,不上线的日子里白天测试项目,晚上自己学习搞自动化,星期天也是趴在电脑前,完全就是靠着内心的驱动力驱使,那段奋斗的时光并没有感觉多累
有了两三年工作经验后:不得不承认,我现在就是这个阶段,连续一周凌晨多回家身体感觉疲惫,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告诉程序猿自己已不再年轻,当你连续加班时,在明亮的办公室里会感觉很困,不会介意那光的强烈,不会想起自己需要再熄灯的情况下睡着;而当项目终于上线,晚上早点回家,那种积蓄了N久的劳累疲惫感会一下子涌上来,一坐上班车就睡着,到目的后人都走了才醒来,然后走一段到地铁站,地铁上站着就能睡着,默默的站着睡着还错过站,在那一刻你会知道自己有多困,看着地铁里脚步飞快的人,明白原来这就是北京。回答家,扔下电脑包,啪的一下趴在床上,那种晕乎乎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就能睡着,但是当身体整体躺在床上的时候,不敢睡,为啥,想起了一个RD leader说的话:真怕一下子睡着了,就永远起不来了。刚毕业的两年内我倒头就睡不会想这些,但是在工作久了,身体不如年轻时,那种累真的会让自己觉得睡了就不会再起来。每一次项目上线都是这样,这就是程序猿的累;程序猿经历了下图似的进化过程,
⑼ 正在工作的程序员,生活状态什么样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作年限为 5-10 年成程序员占了程序员群体的 43.4%,属于资深程序员。刚参加工作的程序员占总体的 12%,工作 2-4年的程序员占总体的 33.1%,而工作十年以上的程序员占总体的 11.6%。
与去年的数据相比,刚工作的程序员数量显着减少,工作两年以上的程序员从73.4%上升到了88%。很大可能是受疫情影响,企业用人需求减少导致的。
在过去几年与程序员这个群体的深度接触以及交流中,发现很多程序员都对工作时间过长,导致没有太多时间提升自己这一现状颇有微词。所以此次的问卷调查中,程序员客栈特意增加了关于工作时长以及学习时长的调查。
上图是关于程序员每周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共有66.9%的程序员过着理想的朝九晚五一周工作五天的工作生活,只有剩下33.1%的程序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加班,这与我们日常听到的程序员这一职业普遍加班严重的言论并不相符合。
在此基础上,更是只有不到十分之一(8.6%)的程序员每周工作时长达到了996,甚至更长的工作时间。
⑽ 现在能月入一万的职业有哪些
能够月入1万,以前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梦想。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工资的上涨,如今月入1万已经是一个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很多的打工人在努力工作了一两年之后,都能够达到月入1万的这个目标。不过要想达到月入1万,其实和职业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关于现在能月入一万的职业有哪些?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公司高管
一个人如果有能力拿到月入1万的薪资是非常简单的。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公司的高管,他们可能不仅仅能够拿到月入1万,月入几万都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很多想要拿到月入1万薪资的打工人,就需要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需要不断的努力。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也能够月入1万。
关于现在能月入一万的职业有哪些?以上是我的看法。那么你知道现在能月入1万的职业有哪些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