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事纠纷的调解怎么调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善于做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调解矛盾纠纷既要坚持依法调解,又要贯彻以德感化。道德教化具有弃恶扬善的无形力量。很多情况下,道德伦理教育更容易使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调解意见,可以减少其抵触心理,主动履行义务,这种情况在婚姻家庭与遗产纠纷中表现尤为明显,因为感情因素在这类纠纷中起着相对决定的作用。
法律的局限性和民事行为以及道德调整的广泛性,决定了在调解矛盾纠纷时,要重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我们知道,民事行为的特点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禁止的,人们都可以为之,都是合法的行为,因此,民事行为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知道,法律,只是调整人们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绝大部分的民事行为都没有现成的法律条款来规范;我们也知道,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行为,而且调整人们的思想意识,几乎无所不包。因此,在调解矛盾纠纷时,我们既要重视依法调解,更要重视依靠道德规范,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良知,用基本的道德观念去规劝、疏导、教育、挽救。
二、善于动员多种力量参与协助调解
人们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受到周围各种力量的影响,许多情况下,矛盾纠纷的发生和解决,并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因此,调解员要善于调动影响纠纷和当事人的外部因素,取得当事人的亲友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调解员在调解纠纷时,要善于利用熟悉当事人情况的亲人、知心信任的朋友参与调解。因为这些 人了解当事人的心理动态,一般能够从当事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与当事人谈话投机,他们的意见往往得到重视,易于被接受。尤其是对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的纠纷,家人、朋友和长者参与调解,及时进行疏导、劝说,一般是能够促使双方相互谅解,消除隔阂,解决纠纷。在调解涉及宗族群体的纠纷时,更应注意动员辈分大声望高的人协助。
社会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性质多样化和内容的复杂化,决定了调解矛盾纠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大调解”的工作格局,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联合调解。实践中的普遍做法是:对于重大疑难的纠纷,应主动取得牵涉到的当事人的单位、行业协会和当事人居住的基层组织的支持;对于一些比较难解决、有现实危险的纠纷,应主动与公安政法部门联系。
三、演好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的角色
我国的调解主要有法院(司法)调解、仲裁调解、律师(法律工作者)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等。在这里,我们只是探讨调解绝大多数纠纷的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要求扮演好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两种角色。
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方面来看,一是调解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帮助纠纷当事人排难解纷;二是调解的依据相同,都是以国家的法律为明断是非的标准;三是调解的原则相同,都是以当事人完全自愿为前提;四是调解的方法相同,都是以说服教育为主,劝导当事人自行解决纠纷。它们的区别是:一是调解的性质不同。行政调解是一种准司法性质的调解,而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自治权利的一种形式;二是调解的主持者不同。行政调解由政府的工作人员主持,而人民调解则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主持;三是调解的管辖范围不同。行政调解所管辖的是公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特定经济民事纠纷,而人民调解管辖的是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民间纠纷;四是调解的程序不同,行政调解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而人民调解则没有这样的规定;五是调解协议的效力不同。有的行政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的,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有的行政调解协议既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也不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行政调解协议不同的是,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六是不履行协议的后果不同。有的行政调解协议的履行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一方如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自行强制执行,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行政调解协议,当事人只能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当事人不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即确认调解协议有效、当事人必须履行协议条款的诉讼。
由于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具有不同的性质,而调解人员有时会出现身份的重叠,例如,司法助理员同时又是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员,因此,在调解矛盾纠纷时,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应当弄清楚自己是人民调解员还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在人民调解时,调解员是“红娘”和“月老”,是“和事佬”,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都可以为之;而在行政调解时,调解员是执法者,是“裁判员”,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行为,调解员都不得为之。因此,在调解中,要根据角色的不同,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四、善于做到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的方法运用,会让当事人感到调解员考虑问题全面,处事公正,是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从而消除对调解员的抗拒心理,听取调解员的合理建议,便于调解的顺利进行。
坟山纠纷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调解这种纠纷时,最能体现换位思考。这类纠纷的当事人大多封建迷信思想严重,他们往往以他方侵犯了自己的 “龙颈”、“破坏了风水”为由,联系宗族群体参与纠纷。此时,如果调解员只是站在国家工作人员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机械地说破除封建迷信,禁止联宗祭祖,这样一开口,便有可能使当事人散了场,没有人接受调解。正确的做法是,调解人员首先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和当事人拉“家常”、讲风俗习惯、讲情理。面对加害方的当事人,调解员对他们指出:以封建迷信为由,做出破坏他人祖坟、甚至挖棺暴尸、破坏他人财产等行为,挑起了事端,引发群体性恶性事件,对社会造成了危害,人民政府是要处理的, 处理方式有多种,以什么方式处理,可以说,主要由双方当事人决定--即根据纠纷发展演变情况决定。在纠纷刚发生时,作为民事案件,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允许当事人自由处分其权利义务、友好协商达成协议;有些纠纷当事人不能协议解决,案件可能转化为行政案件或者轻微的刑事案件,此时,如果是情节显着轻微,加害方认错态度好,取得受害方的谅解,政府可以依法不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但是,如果态度恶劣,情节严重,危害大、影响坏,案件转化为严重的行政案件或者刑事案件,则要承担行政拘留、罚款甚至刑事责任。面对受害方当事人,调解员应当表示对他们同情和支持,秉公为他们主持公道,引导、教育他们接受调解。在提出调解方案时,要分别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去思考,要考虑对方是否接受。这样,经过反复细致的思想疏导,双方互谅互让,大部分的坟山纠纷都能达成协议。
五、讲究语言艺术
高明的调解员在进行调解时,善于将大道理同当事人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转化为贴近实际生活的小道理;调解人员和当事人倾心交谈中,情真意切,和风细雨,富有人情味,在潜移默化中,当事人受到了教育,接受了调解员的意见,矛盾纠纷得到化解也就顺理成章了。与此相反,有些调解员简单粗暴,空泛说教,平淡枯燥,当事人越听越反感,甚至有的调解员言语伤害了当事人,遭到当事人的围攻。讲究语言艺术,是做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关键。
讲究语言艺术的方式方法很多。褒扬激励当事人常被调解员运用。通过表扬鼓励当事人,当事人会感觉到调解员了解自己,减轻生疏感,综短了调解员与当事人的距离, 对调解员的话听得顺耳,为调解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批评当事人时要多用间接委婉、含蓄的方法,做到“点到即止”,即是把在调解过程中发现当事人的错误行为和错误思想,寻找适当的时机、在适当的场合提出,做到既纠正当事人的错误,又能保护当事人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对抗心理,有效地避免了纠缠不清、伤害感情、贻误工作的弊端。诙谐风趣的语言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曾有这样的事例:国外某名人妻子是个泼妇,经常在众人面前对名人撒泼。一次,名人与朋友聚会,泼妇大吵大闹还不解恨,拿起一盆水淋上名人身上。名人非常幽默,他说:“我知道,雷响之后便会下大雨。”大家听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② 我把别人的车胎扎破了,公安局调解了,警告了对以后生活有没有影响
这个来说你进行调解之后,这个警告是不记住你的档案的,应该来说对你以后的生活包括一些政治上的事情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说以后要好好的遵守相关的法律,不要危害他人的利益。
③ 派出所调解程序和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派出所的调解协议只要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就是合法有效的,应当履行,如果有履行义务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调解协议的效力,是指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的调解协议,经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认可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同时,也涉及到调解协议发生效力的时间。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因法院是否制作调解书而不同。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这一规定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调解书必须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据此,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和公告送达的方式。二是调解书必须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才能生效。如果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应当视为调解不成立,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调解时需要确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义务的,应经其同意,调解书也应当同时送达其签收。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签收调解书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不需要制作调解书只记入笔录的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无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但其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而仲裁调解书和民事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则直接发生法律效力。调解协议书法律效力的具体情况在本节后半部分加以阐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四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④ 家长总是以“命令”方式命令孩子去做事,会造成哪些后果
打压孩子信心,在一个家中之中,家长自身便是处在较为高的部位,换句话说,在孩子的内心面,是会听从于家长的,那假如说在那样的情形下,家长也有命令性的语气去跟孩子开展沟通得话,实际上会让孩子觉得十分的挤压。越来越内向,假如孩子长期性在这样子的条件下发展得话,他有可能会没有信心,由于家长在命令孩子的全过程之中,实际上也就是限定了他们自己的念头,限定了她们想要做的事儿。
当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的情况下,她们的性子也会随着越来越十分的内向低贱。当家长在命令孩子的情况下,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会较为严格,并且给孩子的觉得也是特别严肃认真,不能贴近的,但本来针对孩子而言,家长自身是一个十分平易近人的人物角色,应该是一个可以非常好贴近的样子。
⑤ 因打架在派出所警察的调解下签了治安调解协议书对当事人以后的工作或学业有影响吗
会有一定影响的。因打架在派出所警察的调解下签了治安调解协议书说明公安机关其实就是对某一种已经能够认定的违反治安管理法的行为处罚,当事人今后报考国家事业单位会因为有违法纪律而导致政审不通过。
法律分析
当事人因打架签了治安调解协议书是会在派出所留下记录的,也就是要被记入档案,记录和案底一样,永远不会消失。关于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的。其违法犯罪记录将直接影响本人及家庭成员政治权益。将来报考公务员、考军警学校、入党都会因违法犯罪而受到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线的;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为了保证录用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各地根据需要可成立临时性的考核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录用考核的组织协调工作。如果是正在服刑的,不得报考公务员,直到服刑完毕后才可以。另外,要看所犯的是什么罪,如果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话,那无论怎么样都会有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除公务员录用考察规定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人民警察:(一)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或正在被政法机关侦查、控制的;(三)曾被辞退或开除公职的;(四)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五)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内外从事我国政权活动的;(六)其他不适合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
⑥ 在众人面前批评、命令的教育孩子,这样子对孩子有什么危害
在众人面前批评、命令孩子,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理才是健康的。因此,当你给孩子的心里留下创伤之后,一定要及时地去补救。
⑦ 用命令般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对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引言: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用一些命令般的语气,因为觉得自己是家长,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可是要知道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危害,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命令的语气和孩子沟通会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⑧ 父母对孩子进行限制的命令,包括训斥和要求,对孩子有哪些危害呢
教育孩子需要正确的方式,如果父母长时间对孩子进行限制性的命令,会训斥孩子过度的要求孩子会让他缺乏主见,而且没有自己的思想,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成长是不健康的。
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式,当孩子出现一些难题,父母不要责怪他,跟他一起去解决问题,告诉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而又应该怎样去解决后果是什么?久而久之它就有了自己的主见,也形成了正确的是非观,就算长大以后也会有主见,而且有正确的三观,这才是目的。如果想要教育孩子,首先得诚信教育,这样孩子会更自信。从身边做起父母要做到带头作用,让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本本分分,而且要说到做到,从小看父母这样的言行长大也会受到影响,上学的时候也要尊重小朋友,尊重老师,与他人友好相处。不应该由着自己的小性子去做任何事情,反而会变得比较骄横,所以性格的培养以及日常思想的灌输都是需要做到正确方式。
⑨ 法院违法调解,调解的法官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1、赠与合同成立。赠与合同自财物实际交付时成立,基于你是成年人,并且已经存在你帐户上,已经符合合同法的赠与合同法律要件,所以赠与合同成立。你拥有对该资金的所有权,其他人未经你同意无权干涉。
2、调解书部分有效,部分无效。“逾期未履行此条款,将从他们共同的存款里(这笔钱存在了另一个人的名义下)中再给原告50%作为罚金”约定无效,除非你同意支付,否则不能涉及到你的权利。该条款对你是无效,但对原被告来说有效,即如果被告在限定期限内没有给原告一笔钱,仍然负担百分之五十的罚金,但不是从你的帐户里面支付,是被告通过另外途径支付;
3、法官没有违法。法官不是本案的当事人,并不知道该帐户为你拥有,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4、执行法院无法执行你帐户里面的钱。如果到时候被告没有支付钱财,而原告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时候,你基于帐户为你所有提出抗辩,执行法官就没有办法执行该财产了;
5、钱财由于是你所有,你拥有绝对的处分权,你现在就可以把他转走,免得心烦。
补充:民事、行政枉判裁决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9条规定如下: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有前两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9年9月16日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财产损失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损失重大的;2.枉法裁判,引起当事人及其亲属自杀、伤残、精神失常的;3.伪造有关材料、证据,制造假案枉法裁判的;4.串通当事人制造伪证,毁灭证据或者篡改庭审笔录而枉法裁判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所以法官不构成民事、行政枉判裁决罪。
如果不明白,可留言给我。
⑩ 因发生矛盾在派出所与他人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并签字摁手印会导致留下案底吗会有什么记录吗影响政审吗
发生矛盾在公安机关与他人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并签字摁手印不会留下案底的,但是会有治安管理的相关记录。对以后本人报考公务员等相关事业单位会有一定的影响。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案底是指刑事犯罪的案件记录。当事人与对方发生矛盾在公安机关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不属于刑事案件,但是属于治安管理案件。虽然不会留下案底,但是会有相关的治安管理记录,也就是要被记入档案。记录和案底一样,永远不会消失。关于行政处罚的处罚记录,当地公安机关都会将相关档案、信息进行保存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线的;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为了保证录用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各地根据需要可成立临时性的考核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录用考核的组织协调工作。直系亲属有刑事犯罪记录,如果是正在服刑的,其子女不得报考公务员,直到服刑完毕后才可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除公务员录用考察规定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人民警察:(一)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或正在被政法机关侦查、控制的;(三)曾被辞退或开除公职的;(四)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五)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内外从事我国政权活动的;(六)其他不适合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