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程序员出席照片

程序员出席照片

发布时间:2022-09-05 03:23:41

程序员为什么都穿得那么丑

是什么力量

让任何地方的程序员

都享有免于体面的自由

在今天的社会里,工程师往往代表着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每当普通人听到这个头衔,总会报之以敬仰的目光:

但有一种工程师,虽然也是如假包换的高级技术人员,却很少能享受到和同类相近的社交待遇:程序员。

和工程师的耀眼形象不同,多数人眼里的程序员更接近于一群情趣干瘪的宅男,而非高智商高收入的精英群体。网络上嘲笑程序员的段子俯拾皆是,简直发展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客观而言,这些评价并不公正。作为高级技术人员,多数北上广的程序员都能做到月入万元以上,毫不逊色于其他工程师或职业。大多数嘲笑程序员的人,实现阶层逆袭的可能性都远远不及。

由极客学院发布的2016年程序员薪资统计

不过,程序员群体遭到戏谑的原因实在也不难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与自身收入和社会地位完全不匹配的服饰装扮。

而且,这种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中国:硅谷技术精英的固定装束,也早已引起美国人民的注意。

美国网络总结的硅谷精英日常着装

美剧《硅谷》(2014)中的程序员形象

程序员为什么穿得如此不讲究?这种鸡立鹤群的行业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程序员,曾经的体面人

程序员平凡的打扮的确很难让人联想到头顶光环的工程师。因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凭借技术创新带来的财富,工程师们的服饰早不复为从前的中下层匠人可比。

在阶层分明的正常社会,社会审美风尚往往是向上看齐。作为新富阶层的工程师,很快就如同旧时代的贵族一样穿着考究,其绅士派头俨然与政客难分轩轾。

例如,发电机的发明人迈克尔法拉第出生于寒微之家,但留下的照片却都身着礼服:

而出身农家,仅仅中学毕业的着名电气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也总是一副上流社会的打扮:

同时期出身富商家庭的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和法拉第、西门子的着装风格非常相近,很难看出双方存在什么阶级差异:

即便在电脑的发源地美国,早期程序员(或者说软件工程师)的着装也完全是上流社会的造型。

由于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基础是数理逻辑,所以最早的软件开发人员大多为数学家出身。他们来自美国的各大名校,其学院历史悠久,无论师生都对穿戴正装习以为常。

1939年的斯坦福大学旧照

1950年代的普林斯顿大学,大部分师生穿戴西装上课。这种偏向舒适的风格被称为常春藤联盟风格,对美国主流西装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图片来自:LIFE

因此,在这批人物的活跃时期,早期程序员也都衣着体面,绝不会在着装方面遭到企业家、政客、金融从业者的鄙夷。

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冯诺依曼身着正装站在计算机前

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数学家约翰麦卡锡也是西装笔挺

体面人是怎样堕落的

然而,正是因为程序员与大学的紧密联系,导致程序员的着装文化发生历史性转折。

1960年代中期,随着反越战、民权运动和嬉皮士运动的兴起,欧美的学院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尤其是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嬉皮士运动中,学生们为了反抗既有的传统秩序,把传统着装体系中整洁、体面的绅士派头视为对个性和自由的压迫。休闲随性的便装和体现流行文化的奇装异服取而代之,在现代服装体系中的地位陡然上升。

这场学生运动对大学着装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基本摧毁了西方大学里的正装习俗。如今,几乎没有哪个学生还会西服革履地前去教室上课,甚至老师们在讲课时也大多身着休闲装:

所幸的是,对于较传统的行业,职业着装已有行业惯例,学院时尚影响有限。即便藤校毕业的嬉皮士,一旦成为律师、医生或商务精英,还是该穿什么穿什么。

1970年代初就读于耶鲁法学院的两位嬉皮士

然而,计算机编程却是与学院研究前沿关系紧密的新兴行业,完全不存在任何职业着装传统,因此给了新兴的高校着装文化可乘之机。

经历嬉皮士运动的老一代程序员,直接把学院着装带到工作当中,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着装文化。例如 Java 编程语言的创始人詹姆斯高斯林(下图左),其装束非常接近程序员的标配。

与之类似的,还有 C++语言的创始人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对服装品味同样不讲究。

程序员们随性的着装在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扩散后,给美国社会留下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里的电脑高手几乎都是一副自由散漫的扮相:

1993年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反派程序员

2007年影片虎胆龙威4中的黑客

电影社交网络中的程序员男主角,与一旁传统装扮的男子形成鲜明对比

而相比于见过世面但故意逆反的美国 geek,中国程序员的不修边幅更有底气:因为中国大学生几乎从未有过体面人的经历。

1952年高校改制后,中国高校提倡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民国时代高校流行的西装和学生装都被革除。

当1960年代的西方大学生穿着奇装异服在大学里反对正装时,中国的大学生还穿着劳动人民的服装或军装,最体面也不过中山装而已。

这套传统的服装语言,在改革开放后迅速遭到淘汰,但体面的着装文化至今仍未能确立。穿背心拖鞋上课已是中国高校常态。

有趣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代程序员,由于大多出身于传统技术行业,出于工程师自觉,反而是一副复古之风,普遍喜欢正装出镜。

机电技术员出身的王江民,作为中国程序员界的老前辈,留下的媒体照片几乎全是西装、领带、白衬衫、金丝眼镜

直到中国互联网行业开始快速发展,程序员与传统工程师的生涯轨迹偏离得越来越远,信科或软工专业的毕业生实现了高校到企业的直达,后来的几代程序员,在着装方面才逐渐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作为后起之秀的丁磊,服饰风格显得休闲了许多

穿正装,有什么用?

除了着装文化的影响,程序员不注重仪表的原因和工作性质也是分不开的。

程序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对产品的不定期维护(升级功能,修正 bug)显着延长了他们的加班时间。沉重的工作压力导致许多程序员一直处于精神疲惫状态,顾不上保养自己的个人形象。

同时,由于全天候生活在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社交状态下,程序员们自然也不需要注意衣着搭配。

一旦社交需求有所升级,程序员们并不会固守刻板印象中的邋遢形象。如比尔盖茨这类公司老板,功成名就后,宅男气质迅速被商业精英的气息冲淡。

比尔盖茨在1984年的办公照

比尔盖茨标准像

谷歌公司的两位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出席一些正式场合时也会以体面的西装示人:

反过来说,假如长期与世隔绝,那么即使你不是程序员,你的服饰品味估计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跌落到和程序员一样的水平,甚至更糟。

例如,在普通人眼中,狭义上的宅男(游戏宅、动漫宅)和程序员往往可共用同一张标准像,但二者的重合度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Ⅱ 浪漫!NASA程序员在登月源代码中藏了彩蛋

每个人都是月亮

总有一个阴暗面从不示人

——

马克 · 吐温

1972年12月7日,阿波罗17号发射,那是人类迄今最后一次登月。整整50年过去了,似乎是时候重返月球了。

2022年虽无人类踏足月球,但着陆器和机器人们却将先行登月——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都在为此做准备。

其中,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飞船组合,将会在2022年迎来首秀,实现一次环绕月球的“一箭多星”无人探月首飞测试任务。

这个超级组合在过去十多年内已经花掉了4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它们的首秀必将成为人类重返月球之旅的重要节点,同时也为各大航天力量吹响冲刺月球的号角。

其实进入宇宙,并没有那么难。

阿波罗登月时用的计算机,还不如你现在用的手机——如果你用的是 iPhone 的话,那么大约相当于当时电脑计算能力的 1700 倍吧。

(NASA 拿它登月去了,而你却___。)

那时还没有 PPT,心疼用超大黑板做 presentation 的科学家们

这些近百年前,珍贵又罕见的 NASA 照片,展示了一种复古宇宙 科技 的摇滚风。

那些科学先驱聪明、大胆、勇敢,意气风发,他们急于踏入虚无的未知深空。

1927 年,空气动力学主管 Elton W. Miller 站在 Sperry M-1 信使的巨大圆形出口上,思考这类飞行技术的未来

1922 年 VDT 开启后不久拍下的,它的内部视图

这是那个年代的女性能从事的最厉害的科学工作之一:记录员

研究院正在测试涡旋通道的稳定性,这一部分的测试将会影响飞行器着陆

这个 3.66 米高(感觉看起来不止啊,可是资料上写 12 feet)的自由飞行隧道,在 1939 年竣工,规模感十足

中间就是由先驱者 10 号携带的地球名片,它可以存在 10 亿年之久,就算那时关于地球文明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

1977 年空间站概念图,昵称为“蜘蛛”,用于月球和火星任务的空间作战协调中心

那个年代最知名的黑猩猩 Ham 尝试了它的宇航服、沙发座椅和生命支持系统,以准备它飞往水星的行程 MR-2

回到彩色照片。

(当时其实已经有彩色照片了,可能只是当时 NASA 的摄影师觉得黑白更 cool 吧)

下面这是一张非常着名的照片“Hand Shake”(握手),Ham 安全、 健康 地完成了它的水星飞行,被 Recovery 飞船船长迎接。

Thanks, bro.

这个计划为多年后 NASA 水星计划的载人航空飞行做了准备,谢谢你,Ham

NASA 曾给自己办过一场 Vintage NASA 的照片展。

那些时代感十足的太空照片记录了 1964 年至 1983 年间美国太空史上的重要时刻,有些是宇航员拍的,有些则是机器拍的。它们在伦敦(黑人问号脸???)的一家画廊展出。

1965 年 6 月,双子星 4 号,James McDivitt 在太空中漂浮前进

1967 年 11 月,阿波罗 4 号在距离地球 1.6 万千米外拍摄的地球新月

1968 年 12 月,阿波罗 8 号,宇航员 William Anders 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亲眼看着地球从月亮表面升起的地球人

1969 年 7 月,宇航员 Buzz Aldrin 的镀金面罩上映出了着名的 Neil Armstrong 和阿波罗 11 号登月舱

1969 年 11 月的一次月食,被阿波罗 12 号从宇宙中拍摄了下来

1969 年 3 月,阿波罗 9 号,Russell Schweickart 和 David Scott 从舱门爬进指令舱

1971 年 8 月,阿波罗 15 号,宇航员跟月球车在这颗荒芜卫星上散步

1972 年 12 月,阿波罗 17 号升空,这也是最后一次探月任务

1979 年 6 月,旅行者 2 号拍下了木星和它的卫星木卫一

1980 年,旅行者 1 号拍摄到的土星,看起来就像旧时代的画册

不仅是照片的颜色和质地透出时代感,甚至那时的科幻插画也有浓浓的复古风。

科幻插画家 Pierre Mion 的作品,他从 60 年代开始插画创作,作品投递给专业的科学杂志,包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

人们对太空的狂热从未消退,只是或许,不如几十年前的 科技 摇滚时代强烈。

毕竟那个时代,伟大的事情正在发生。

去年,阿波罗 11 号登月源代码在 Github 上公开了,使得普通开发者也能一览当年航天登月系统的内部实现逻辑。

当年的代码当然没有电子化,而只有纸质扫描版——照片中一人高的书册全是阿波罗 11 号登月的代码

眼尖的现代程序员在里面发现了很多彩蛋。

比如当年阿波罗的程序员们在一段关于点火程序的注释里,竟然讲起了故事:详细介绍了一句美国家喻户晓的台词 “Burn,Baby!Burn!” 的由来。

大意是说这句话最先来自一位着名电台主持 Magnificent Montague,经他之手捧红了一大批美国 Soul Music 歌曲。

只是程序员们为什么要讲解这个?(黑人问号脸???)

还比如,代码里面藏了一段莎士比亚名着《亨利六世》中的一个片段: “IT WILL BE PROVED TO THY FACE THAT THOU HAST MEN ABOUT THEE THAT USUALLY TALK OF A NOUN AND A VERB, AND SUCH ABOMINABLE WORDS AS NO CHRISTIAN EAR CAN ENDURE TO HEAR.”

大概翻译为:“我要径直向你们指出,你任用了许多人,让他们大谈什么名词啊,什么动词啊,以及这一类的可恶字眼,这都是任何一个基督徒的耳朵所不能忍受的。”

为什么要写这个?(再次黑人问号脸???)

总之,我们人类这种生物,虽然偶尔自私残忍,但也十分有趣浪漫。

从人们第一次进入太空起,人类就不再是普通的地球碳基生物了。

因此所有人生观解决不了的事情,都交给宇宙观吧,要相信登月上火星飞出太阳系这件事,其实非常摇滚

Ⅲ it界5大女神程序员 和张功一样漂亮的还有谁

1、小米张功

小米张功和雷军的一张单位合照,引来大量吃瓜群众的围观。她在微博上的介绍也很简单“IT民工……苦逼码农,前端开发。”


小米张功看上去给人一种很清纯的形象。


2、语希范

结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手机”团队研制工程师之一,由于超高的颜值,被称为新一代“度娘”。


3、赵洁琼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能专业本科结业后,变成人人网的前端工程师。


一组名为《这世界唯一的你》的相册在人人网走红,里面数百张照片都是同一个女孩。

赵洁琼清丽脱俗,不施粉黛的姿容,深深地撩动了不少宅男的心弦。

4、360三娘

360三娘平时短发凌乱、黑框眼镜。为了360年会,戴上了假发,精心化妆,妆后却直接逆袭成女神模样。看来程序员男同胞们还是好好珍惜身边的女程序员。


5、清宵

云栖社区首批女技术博主――阿里云资深研发工程师“清宵(花名)”

清宵作为“飞天”技术部的资深开发工程师,负责阿里云云存储的功能开发与稳定性,每天要面对数万行代码。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清宵坚持清晨慢跑。


在工作之外,读书与旅行都是清宵的最爱。


她曾表示,“我将读书看成是一种修行,坚持每天读书1-2小时,我的书大多数是技术书籍,是我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Ⅳ 程序员薪资确实很高,但为何很少见他们炫富

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1.相比炫富,程序员更关注技术

程序员注意力都在技术上。比起财力上的优越感,智商和知识上的碾压和超越,技术实力的被认同,更能让程序员有快感。

2.程序员赚的都是辛苦钱

因为自己赚的都是辛苦钱,内心感觉就没啥好炫耀的。我们都知道,程序员的工资虽然比起别的行业要高,但是经常要加班加点赶项目。除此之外,新技术更新的速度太快了,需要经常学东西。程序员这一行的付出,是别的行业难以企及的。

3.程序员生活充实

炫富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精神空虚。炫富的人,除了在财力上有优势外,没有其他能让人信服的东西,只能使用炫富来获得别人的认同。

Ⅳ 2021环球小姐冠军是程序员,你觉得她的实力怎样

2021年环球小姐冠金刚出炉了,冠金获得者是一位来自墨西哥的小姐姐,这是第三位获得此荣誉的墨西哥人,当人们看到她的照片的时候就有被惊艳到,对于人们来说,这个女生,她值得这个奖项。

绝不会像人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我相信她不只有这么漂亮的外表,一定还有我们普通人所没有的强大心理,和能力,能站在这么高的舞台上面,这就能够说明,她一定非一般人可比的了,我觉得她为了自己想要的,这背后肯定付出了我们看不到的心酸,和努力了,也许这可能就是她一直以来的的梦想吧,她确实努力去做到了。

我想,她可能就是为了冠金而生的,完美的身材,加上完美的面孔,怎么看都360度无死角,不知道有多少人女生羡慕她啊,这么看来我们不应该只从一种工作就去定义一个人,她让我们知道就算像程序员这么刻板的工作,也没有像人们想的一样,就不能去做一些有趣的的事情了。

Ⅵ 你知道的程序员一般都是怎么“晒娃”的

‍‍我就是程序员,2001年大学毕业,写程序至今,我下班回家带孩子,周末也带孩子,我老婆没上班,专职带孩子,我在家的时候我儿子根本不看我老婆一眼。我每天去上班,我家娃都要抱着我的腿不放,我周末在家带娃,我老婆出门,我儿子一点都不关心。‍‍

Ⅶ 做程序员的中年男人,在职场中需要应酬吗

作为一个中年男人的程序员,在工作当中是必须需要应酬的。应酬有以下的几个好处。
第一,自己已经处于中年了,就应该多出去应酬学习一些年轻人所掌握的程序技巧。自己处于中年就不能够说放弃学习,不应酬。在应酬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经验以及知识,这些东西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都是可以带来好处的。


第四,作为程序员出去应酬,他们在吃饭时可以延缓工作的紧张感。这个时候最适合讨论程序员工作上的事,基本上对方是很少会拒绝的,更容易说服对方,让对方听从自己的意见,从而使自己想要应酬的最终目的实现。

应酬也是一门技术活,在应酬上面也不应该多说。作为程序员最主要的就是技术以及探讨知识。程序员在应酬中都可以向对方了解很多的知识和技巧的。

Ⅷ 程序员喜欢你的9大表现是什么

程序员喜欢你的9大表现是:

1、当你看到他老在你面前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的时候。

2、他开始洗澡 整理头发了。

3、当他拼着自己早已养成的寡言少语的习惯去死命的跟你套近乎的时候。

4、不善言辞努力说很多话,打电话努力找话题,上班很忙也会回消息,每天早安午安晚安。

5、想追她怕给不了她幸福,不追她又怕她被别人抢走了。

6、作为一个女程序员,表示当一个男程序员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搭在你的座椅后背,站在你身后俯下身来,在你耳边,当然一般不会那么近,给你讲解一个你觉得超级复杂的技术问题的时候。

7、将女生名字和爱慕之情写在代码变量和注释中。

8、你只要问问他:喂,你有没对着我的照片,他扭捏了半天才承认,那就是真爱。

9、当你看着他的眼神,认真点看,你会发现他看你的眼神越来越猥琐。

Ⅸ 在大家眼中,程序员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程序员首先是雇员、然后是工程师;比起创造力,工程能力对这个职位更为重要

为什么有人在技术造神

大家应该已经感受到,技术圈这两年已经和娱乐圈创业圈差不多的氛围了,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创业公司和创业媒体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大量的程序员投身到创业这个高风险的行业中,而造神,正是让程序员们自动跳进火坑的绝佳办法。不是说程序员不能创业,我是说,创业媒体们故意模糊了创造和创业的界限,把程序员们的创造冲动偷换概念,鼓吹了太多不适合的人去创业。

另一个原因是,招聘成本高涨,CTO 们为了能提升影响力,不得不频频出席各种大会刷脸。文笔好的再做做自媒体和技术社群,既能强化个人品牌提高身价,又能在融资的时候提升成功率。

总之,这个行业出现了各种技术大神。

这些大神在普通人类和初级程序员眼里是无所不能的,是他们向往的目标;在中级程序员和高级程序员眼里,这些大神就是他自己,只不过他还没红起来而已…

于是攀比心理也开始泛滥,全国第三的架构师比比皆是,整个圈子渐渐就浮躁起来。

然而绝大部分程序员,依然是雇员

媒体们在包装时,最喜欢按独立开发者的路线来整。“从小就对技术有天分”、“大学时曾在某编程大赛一鸣惊人”、“写了个 APP 玩结果一个月有了千万用户”、“从公司离职自立门户三年上市”。

OK,这的确是程序员的一条职业路线图。但是媒体们不愿意告诉你的是,一:只有极少数程序员是通过这个路线成功的;二:这条线其实需要太多非程序员职位的技能,比如产品设计能力和销售能力。


程序员的价值决定

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职位,没有技术门槛

然而不幸的是,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不是技术驱动的公司。真的就是鸟哥说的那样,绝大部分技术岗位,其实技术门槛都不高(门槛在工程上,后文细讲)。技术不过是这些公司的护航舰,而不是破冰船。

先别打我,冷静下来想想,到底有多少你会的那些技术,是你的同行们不会的呢?不多,对吧?

几年前亿级别的搜索还是问题,现在已经到处是通用解决方案了;几年前千万到亿级别的网站和 APP 解决方案还在大公司手里,现在各个架构大会都讲烂啦,而且其实都差不多;就连 DeepLearning,带 API 接口的框架也开始涌现,只需要把图片用 REST 传进去就能取到结果了。

很多事情,已经没有难度,只需要持续投入。是的,对绝大部分程序员来讲,他们不需要成为科学家,而需要成为工程师,成为从科学家手里接过火种,去燎原大地的人。

怎样才是一个好工程师

工程的本质不是创造,而是去风险化。

工程是关于如何低成本、高效率、按时按量完成既定任务的。所以判断一个工程师是否优秀,并不是他多有创意多有名气,而是看他有多稳,看他能多 GettingThingsDone,中文就是“靠谱”。

有时候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未必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框架,而是看上去朴实无华,功力都包涵在背后的细节里。就像顶尖高手打的斯洛克台球,每一杆都平淡无奇,只是因为上一杆的回球太到位。

有同学问,那我工程做的太好,岂不是没有机会遇到一些高难度挑战了么?放心,一般公司都雇佣了产品经理来帮你制造高危事件。

同样的,一个好的工程师,会选择最适合需求和团队的方案,考虑开发效率和系统效率的均衡,从而已达到最优效果;而不是整天和别人去争论什么语言最好、哪些框架过时了。

工程的另一个要求是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

在项目立项之后动工之前,对要做的事项作出详尽的规划,对未来一到两周的工作给出细致的排期,这是进度控制的基础。

代码的及时入库与合并,自动化测试和每日构建,CodeReview 和文档编写,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习惯则决定了项目质量。

不幸的是,很多程序员把这些工程上至关重要的东西当成垃圾,视为对他们“创造力”的压抑。

他们总是以创造力为借口去寻求自身的自在,比如上班不带胸牌不打卡,中午休息时间在公司看视频打游戏,最好可以远程上班,项目到期之前再来检查进度,公司不要用统一框架,只有傻逼才写文档。

对职业的理解偏差和工程能力上的荒芜,培养了大批能写代码但死活写不好代码的“码农”,反而让那些有着彪悍工程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程序员变得奇货可居。

最后,来说说程序员那无处安放的创造力

有了锤子想找钉子是很正常的原始冲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创造力对于程序员这个职业来讲,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工程能力,那么创造力也不过是无本之木。所以扎扎实实的把工程基础打好,这是最根本的。

在此基础上,我比较推荐程序员采用内外两条线来培养自己。在公司内的项目上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尽力把稳定性做到最好,培养出自己卓越的工程能力;然后在公司外的开源项目和自己的独立项目上,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实践一些新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梦想还是要有的,对吧。

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是,你可以了解到新技术和激进方案的优缺点,从而在进行方案选型时,有更多的依据;还有一个职业发展上的好处:如果不是主负责人,公司的项目往往不能代表你的能力;但独立项目却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能力证明出现在你的简历里边。

你可以是一个身怀绝技的手艺人,在自己家里你尝试各种手法各种风格的个人作品;但当你参与颐和园这种级别的工程时,好好的把自己负责的石头雕成总设计师要求的样子就好 —— 毕竟这个时代一个人已经很难负责整个项目了。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程序员的工匠精神。

Ⅹ 程序员简历需不需要放照片

简历的关键在介绍自己的过往的学习及工作能力,实绩等。放不放照片没有多大关系。

阅读全文

与程序员出席照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线切割编程系统怎么绘画 浏览:233
如何搭建云服务器异地容灾 浏览:923
黄金拐点指标源码 浏览:91
算法导论第九章 浏览:276
鸽子为什么生成服务器没反应 浏览:490
freebsdnginxphp 浏览:215
噪声消除算法 浏览:607
vue类似电脑文件夹展示 浏览:111
后备服务器有什么功效 浏览:268
连不上服务器怎么连 浏览:600
什么构架的可以刷安卓系统 浏览:771
爱奇艺APP怎么兑换CDK 浏览:994
程序员买4k显示器还是2k显示器 浏览:144
python多进程怎么多窗口 浏览:818
电脑文件夹怎么取消类别 浏览:47
cad拉线段命令 浏览:924
如何用电脑清理手机没用的文件夹 浏览:100
储存层次结构对程序员的意义 浏览:477
微信文件夹查看器 浏览:952
android视频聊天开源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