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蒋介石下命令

蒋介石下命令

发布时间:2022-09-11 02:44:33

① 五千箱国宝被老蒋运往台湾,遗忘在一个山村,后来怎样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许多珍贵的文物也流传下来。进入近代以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一直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欺辱的对象。

在这期间,有许多的文物被以各种方式带到了国外。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在中国境内烧杀抢掠损坏了大量文物,好不容易等到抗战结束,这些保留下来的文物也有许多都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

国民党退守台湾带走大量文物

蒋介石在退守台湾之时,就已经看到了台湾的地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短缺等现状,因此他肯定不可能两手空空地到台湾地区发展。


历经磨难,终于得到妥善安置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民政府的高层都已经换了好几批了,他们才想起了那些从大陆带过来的文物。

他们把这些已经蒙尘的文物从久未开启的仓库中取了出来,将这些文物一一分类清点整理,将一些已经损坏的文物做好修缮工作,之后他们派人修建了一个博物馆,把将近五千箱的文物都送进了这个博物馆中。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在历经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漂泊之后,终于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② 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达的

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命令是张学良下达的。

1931年9月18日晚22时20分左右,日军一个小分队在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一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制服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日军随后开始袭击东北军北大营。

张学良在《杂忆随感漫录》(图为手稿)中讲道:约在十点卅分许,来人报告沈阳有长途电话,荣参谋长请我说话······荣对我说:有日本铁道守备队约一中队,向我北大营营团射击,日本附属地的日本驻军亦集结活动。

张学良凌晨一时即召集东北军高级将领召开紧急会议。张表示:“我们避免冲突,不予抵抗,如此正可证明我军对他们的进攻,都未予以还击,更无由我方炸坏柳河沟路轨之理,以免兵连祸结,波及全国。”

③ 为什么国民政府要消灭新四军

为了限制和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

皖南事变的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抗日战争中限制和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是国民党的既定方针,是第二次国内战争的延续

1937年夏,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危及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终于把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老对手带到了守土抗战的同一条船上,国共两党分别调整了各自的政策,达成统一合作协议,共渡劫难。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节节阻敌,八路军和新四军则迅速开赴敌后作战,配合正面战场。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分别牵制着大量日军,使日本侵略者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国民党当局对八路军、新四军也屡有嘉勉,正如陈毅所说:“上峰前后嘉奖电文数十余通,即顾祝同、上官云相等亦俯首帖耳,甘拜下风,屡电驰贺者再,此固事实之昭然,非可以浮词粉饰者也”。

但是,对抗战中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共武装,蒋介石始终心存忌惮,不断谋划对策,不仅纵容一部分顽固反共势力制造磨擦,而且积极筹划和鼓动更大规模的反共行动。蒋介石当初同意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完全是形势所逼,大势所趋。

2、国民党自始至终处心积虑要瓦解和消灭心头之患新四军

新四军的前身是在主力红军长征后,继续留在当地坚持革命斗争的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全国抗战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过与国民党谈判,将南方各省(琼崖地区除外)的红军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长江两岸的游击战争,相继建立了苏南、皖南、皖中、皖东、皖东北、豫皖苏等抗日根据地,并先后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江南指挥部。

到1939年底1940年初,新四军已基本上完成了在大江南北进行战略布局的任务。新四军成立之初,国民党看新四军比较弱小,将主要力量用以对付在北方的八路军,对新四军主要是政治上的腐蚀拉拢和军事上的限制、压迫,软硬兼施,企图瓦解和搞垮这支部队。

3、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给蒋介石的军事冒险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全国抗战之初,国共两党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但武汉、广州沦陷后,日军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国民党当局对中共的态度随之发生变化,国共关系由合作为主转向磨擦为主。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重要时期。1940年,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同英美各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了牵制日本南进,英美政府加强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如开放滇缅路等),这对国民党亲英美派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和刺激,更增强了其完全依靠英美抗日的幻想。蒋介石认为,“抗战必胜之局已定矣”。

4、曹甸战役只是皖南事变爆发的导火线

1940年华中新四军发动对国民党顽军韩德勤部的攻击战,它是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指挥的首次战役,也是新四军武装开辟宝应的第一仗。陈毅作为华中总指挥部代总指挥亲自指挥了这一重要战役。

在曹甸之战中,新四军、八路军以2000余人的伤亡,歼韩顽8000余人,虽然由于诸多原因未能达到占领曹甸的目的。但新四军在战略上获得了重大胜利,占领了平桥、泾河,勾通了与皖东的联系。

当时蒋介石调动军队,企图将新四军全部压到长江以南,割断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联系,先“剿”灭新四军。而中共针锋相对地采取了措施,结果新四军江北部队是越“剿”越多,不但没有被压迫南下,其苏南主力反而北上了。

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联系不但没有被割断,反而联系得更紧了。对新四军江北部队,蒋介石重兵压境,但一下子又难以得逞,只好选择势孤力单的新四军皖南部队,作为首先“剿”灭的对象。

(3)蒋介石下命令扩展阅读:

“皖南事变”的影响:

中共中央提出在政治上取攻势、在军事上取守势,坚决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正确方针。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在重庆,对国民党顽固派从政治上和宣传上进行了猛烈反击。

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写“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力的声讨。

中共中央军委还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整编全军,继续坚持抗战。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得到了各界人士、民主党派的同情和支持。

国民党当局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形势下,不得不收敛其反共活动。1941年2月,蒋介石公开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惊醒和教育了对国民党抱有幻想的人们,孤立了自身。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和维护抗战大局的态度,赢得了多方面同情,扩大了群众影响,提高了政治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皖南事变真相辨析

④ 九一八事变假如蒋介石不下不抵抗命令会怎样

国军的伤亡会更大,中国共产党会更早取得全局的胜利并取代国民党执政。

⑤ 花园口决堤,三省44县受灾,蒋介石一直不敢承认自己下令决河

1938年5月间,日寇攻下徐州后,以三个师团近六万人的兵力,分路从豫皖苏鲁一带向西推进,开封告急、郑州告急、河南危急!

彼时南京失陷,国府迁至武汉,全国已难承受再丢重要城市的代价,国民党高层虽然在豫东一带投入重兵抵抗,但仍阻挡不了日军攻势,于是在1938年6月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泛滥之黄河洪水,阻止日寇铁蹄西犯。八十多年来,花园口事件到底功过如何,世人评价不一。然而揆诸史料,我们却发现了一些令人颇为寒心的事实。此事从头至尾都是在蒋介石命令下进行的,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高层,却一直在回避事实、不肯承认。

1938年5月,侵华日军第十四师团二万余人在豫东北强渡黄河,进至商丘民权一线,在内黄集炸毁陇海铁路,使郑州、徐州两大战略要点之间的联系被阻断。

国民党军集结了二十五万人的兵力发起了兰封战役,此役中日军力对比达到12:1,国军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日军虽少,但胜在机械化程度高,装备精良,火力强大。蒋介石为求胜利,亲自飞抵郑州指挥作战,还把他的得力干将胡宗南、薛岳调到豫东参加会战。两军交战,各自拿出看家本事一顿拼死搏杀,均付出惨重之伤亡,国军一度夺取兰封县城,形势看似已向有利方向转化。

然而战至5月23日,国军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毛病又犯了,据守兰封的国军八十八师师长龙慕韩未经上级允许,擅自率兵撤走,致使日寇兵不血刃重入兰封城。5月28日,第八军军长黄杰又上演同样的戏码,率军撤出商丘。两城失守,豫东门户大开,开封城无遮无拦地呈现在日寇面前。

日军随即以十六四师团入宁陵、攻杞县,另一个师团从豫北直逼黄河北岸。河南战局急剧恶化。此前国军制定的东西包抄合围日军计划破灭,二十五万人被二万日军打得节节败退,成为抗战史上一大耻辱。蒋介石自承:(兰封战役)在战史上亦为一大笑柄。

6月6日,日寇攻占开封,7日,进占中牟,距郑州已是咫尺之遥。

至此,国军已无力再作抵抗,扒开黄河大堤以阻止日寇机械化兵团前进,迅速成为国民党高层的一致意见。

事实上,以水代兵之议,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就不断有人提出。

据现有史料,1935年,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就向蒋介石建议过,黄河为华北最后的屏障,日军南下之时,可以扒开黄河以增加防御力。法肯豪森是个外国人,纯粹地从军事上作此建议,没有什么政治和道德顾虑,虽然看起来有道理,但蒋介石未作理会。

1938年4月,国民党重量级人物陈果夫,亦向蒋介石作过分析,说郑州西北、武陟县之沁河口,地势南高北低,若是决开河堤必当引发北岸大洪水。日寇行动惨无人道,极有可能抢先决河淹我豫北。与其这样,不如预作决河之准备,先下手为强,俾使洪水阻挡北方日军。自陈氏提出此议后,国民党高层根据战局的不断变化,陆续提出决河阻敌的想法。蒋介石到此终于采纳。

决河行动在日寇进占开封之前已经进行,6月1日,国军驻郑州的20军奉命决堤,连试了三次,最后在郑州花园口成功。

此时河南虽未进入雨季,黄河水量也不是十分大,但堤口一旦溃决,后续源源不断的河水涌出,立即以沛然莫之能御的威势,漫卷豫东、皖北,造成一大片汪洋泽国。日寇诸部队被淹死、困住少量兵力,但终于无法跨越泛滥的河水,暂停对郑州一线的攻击。

河决之后,豫东、皖北、苏北相继遭受巨大灾难,黄泛区数以百万计的民众逃离家园。据国府当局统计,被洪水祸及县市,豫皖苏三省合计44个。被淹耕地844259公顷,占三省总耕地数量的24%。死亡人口89万多,逃亡人口391万多。受灾最重的河南扶沟县,房屋损失95%,牲畜损失90%,人口由灾前的31.5万降至6.7万。

如此惨重的损失,不管军事上达成什么目的,不管当局政府有多么忍辱负重,这都是不可原谅的、无法接受的!

国民党当局根本不敢公开决河的前因后果,生怕招致举国指责,于是想方设法掩盖真相,欺瞒世人。

决河之初,薛岳便命令在决口现场的二十军新八师,将决口现场的小龙王庙、大树及部分民房,用炸药炸毁,作出一副刚刚经过激战的样子。新八师师长蒋在珍又按薛岳的说法,发出一封电报,说日军派大批飞机来轰炸我军,致黄河大堤受损决口。

6月11日,国府中央社发出通讯,说日军不顾国际法公约,悍然炸毁河南黄河大堤,致使中国人民深陷洪水灾难。

6月13日,国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亲自出面,举行记者招待会,向中外记者再次申明,日军在河南炸开黄河。国际国内对此深信不疑,纷纷声讨日军暴行。

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也煞有介事地第一时间向外界宣扬:日寇西犯开封、郑州,在中牟血战。因我军阵地坚固日寇无法突破,故在中牟炸开黄河大堤,以图淹毁我阵地。

国内外记者得知这一人间惨祸,纷纷提出要求到花园口实地采访。这一下国军慌了神,但又不敢拒绝,于是迅速组织新八师造假。造什么假呢?

一是日军轰炸前后经过的详细书面材料(以备记者提问),何时来炸,几架飞机,何种炸弹,都要与中央社的通稿对上;

二是伪造一个轰炸的现场,又要与书面材料对起来。

三是组织抢堵缺口。为此,新八师摇身一变,由炸堤的执行者,变为抢堵决口的功臣。

这些问题,国军根本无法解答,要么一顿顾左右而言他,要么装听不懂不予回答。

尽管国民党当局多方掩盖事实真相,但仍然有许多消息泄漏出来。

1938年6月8日,花园口大堤还未完全决口,《申报》香港版便有消息灵通人士,从国民党高层想方设法打听到内幕消息,在其当日第二版报道,华军(指国民党军)前线报告,业已证实黄河在开封决口。接下来,9日、10日又已越来越详细的信息,报道国民党军在开封、郑州一线炸堤决河之事。

此后,民间说法、外国报道,以及日本方面的舆论反击,都不同程度地指向事实的真相。蒋介石虽已明知决堤的真相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他严令各级不得公开认同各方说法,仍坚持日军轰炸毁堤的说法。

由于国军决堤当事人一直守口如瓶,外界传言始终也没找到直接证据,故而都是语焉不详。再加上抗战正酣,国际国内的注意力很快被激烈的武汉会战吸引,也就无人再揪着这件事争论。

后来蒋家王朝败退宝岛,在其官修正史中,仍然未承认花园口事件是国军所为。

但是奸不瞒天,国军之中究竟还有一些有良心的人,冒着杀头的危险,记下了当年决堤的事实。例如当年的二十军参谋长魏汝霖。此人是花园口决堤事件的直接策划者,决堤的次年,1939年3月,大概是出于良心上的不安,在日记中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作了记录。

败退宝岛后,岛内也不断有学者和专家指出当年决堤的疑点,魏汝霖始终保持沉默,不敢说一个字。到了1972年,他突然看到一本由当年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撰写的《蒋总统传》,其中居然惊人地提及当年花园口决堤,并称这件事是国军所为。

这本书经过国民党当局的认可,系出于官方口径,已经对当年的事不怎么避讳了,蒋介石虽然在世,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算作是默认了。

魏汝霖这才放了心,于是把自己当年的日记,公开发表在《中原文献》第三期,算作是向世人交待了当年的真实情况。

尽管花园口事件已经过去34年,但这档劲爆的当事人记录,还是引起极大反响。稍后,另一位决河的亲历者、原新八师的参谋熊先煜也披露了当年记下的日记。这两份日记,至今仍被视作花园口决堤最为有力的当事证据,基本反映了一线全貌。魏汝霖的日记原件,保存于南京中国第二 历史 档案馆。

⑥ 1958年炮击金门是谁下达的命令

1958年炮击金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夺取蒋介石东南沿海诸岛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是1954年春以来在国内外特殊情况下逐步开展的军事行动的继续。

1958年8月20日下午5点30分,数百门大炮在两个小时内发射了近3万发炮弹,这是对金门大桥轰炸的前奏。

在决定开金门时,毛面临着两岸关系、中美关系、内政和外交关系交织的复杂局面。

关于炮击金门最大的问题是,它是否会导致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摊牌,直接的军事对抗。叶回忆说,在做出最后决定的前夕,毛泽东曾问他是否要打击美国人,但在收到“不可避免”的答复后,他保持沉默,没有做出决定。

这表明毛在决定是否要把美国拉进金门之前已经再三考虑过了。如果美国被拖入,对金门的炮击可能会扩大。

美国飞机可能轰炸一些沿海大中型城市,这将对中国的和平建设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威胁世界和平。也就是说,炮击金门有很大的军事和政治风险。

(6)蒋介石下命令扩展阅读:

炮击金门有点像毛泽东说的:“草鞋没用。”它看起来像是边玩边玩。”决定已经做出,但结果取决于三方互动的效果。

其中一个关键举措是处置马祖金门。蒋介石控制了金马军,夺取了厦门、福州等港口,扼制了整个福建,阻碍了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

起初,有企图乘机夺取金、马的意图,当防御的金门敌人基本被打败、瘫痪时,有人主张实行“向陆地推进”。然而,毛泽东在了解到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与蒋介石在放弃台湾和台湾问题上的角力后,断定美国意图用沿海岛屿换取台湾,并利用台湾海峡永远分离双方。

根据这一判断,毛泽东决定暂时把金马交给蒋介石,实行“打而不落地,不死”的方针。以后条件成熟时,台湾、澎湖、黄金、马定在一起,他决定长时间炮击金门,毛泽东称之为“套索政策”。

⑦ 蒋介石为什么命令张学良不抵抗

近年随着张学良在口述历史时明确承认“不抵抗命令”是他下的,于是蒋介石与不抵抗主义无关,甚至蒋介石为张学良“背锅”的说法开始流行考诸史实,此说不确。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命令出自张学良,但其所以下此令,却是和蒋介石密切相关。

1928年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并与之约定:东北外交完全归中央办理。因此当1931年7月日本当局操控朝鲜移民制造万宝山事件后,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挑衅和进逼,张学良两次密电蒋介石:

“由万宝山事件及韩人排华风潮以观,日本推展其大陆政策,有急侵满蒙之意,……吾人自应早为之计。”而蒋介石的答复是,东北“官民须协力抑制排日运动,宜隐忍自重”,向张学良强调:“此非对日作战之时”。

同时,蒋介石7月23日公开宣示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针,8月4日要求国民党中央对民众反对日本暴行的运动“应取慎重态度,免为日方借口”的电报,9月南京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给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的“此时应以镇静态度相待,万不可轻率行事,致启战端”的密令,都应该深刻影响了张学良九一八事变时的决策。

简言之,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此时的对日方略和张学良服从蒋介石、东北外交完全归国民党中央办理的约定,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真正原因。

因此,虽然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没有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但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却是对蒋介石相关指示的实施。所谓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张学良生平简介: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着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

⑧ 蒋介石为什么命令张学良不抵抗

他怕打不赢,又怕引发全面战争。
老蒋当时既想着灭了中共,又想扫平军阀,还想建设强军。有可能想着发展好了再和日本干一下。但这太理想了,日本又不是RPG游戏里的魔王,还等你升级打装备再去。
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又有点心存侥幸。说到底,可能还是利益问题吧。这样做对他的利益损失不大。

⑨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抵抗是谁下的命令

是张学良下的命令不抵抗。

北伐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意图独霸,削弱其他军人兵力,因此,于1930年5月,爆发了中原大战,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决意联军,合取蒋介石。联、蒋双方经过激烈战斗,死伤惨重,蒋军战势危机,被联军包围,蒋介石面临生命危险,向张学良求救。

9月18日,张学良宣布反对内战,支持蒋介石,希望各方立刻停战。张学良的建议被联军拒绝后,张学良于两日后率东北军几万人入山海关,蒋张合力,联军溃败。

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张学良收编接管西北军,并入主燕京,进军华北,势力大增,中原大战结束。蒋介石从此后对中国的影响力,对各地军阀的控制能力大增。

中原大战和万宝山事件发生以后,全球经济大恐慌的环境下,刚从内战中恢复的华北、东北的统一的中国国家主权和日本的南满铁路的特权,冲突的可能性升高。

1931年7月6日,张学良电告东北政务委员会说:“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要求其率领的东北军力避冲突、退守锦州,日军很快便占领了东三省全境。

东北军之所以不抵抗,一方面是因为东北军与日军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况且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军的主力刚刚结束了中原大战,停留在关内,后来又有部队调入关内去剿灭石友三叛变,关外处于军事空虚状态。东北军内部也有很强大的降日派,在抗日的问题上会选择倒戈。

另外,中国方面也不可能支援东北抗战,故此,东北军抵抗与否,结果都是一样的,东北必丢无疑。

东北军不抵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学良作为地方军阀,不愿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在当时的中国政坛,非嫡系只能以拥兵自重的方式生存,否则关内亦无其立足之地。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

九一八事发当时,张学良亲自下令不抵抗,而蒋介石迟至9月19日到达南昌后,晚上九点至十点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的消息。张学良事后自己也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

(9)蒋介石下命令扩展阅读:

1935年3月,任武昌行营主任,10月,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此时,日本侵华日亟,中国分离主义愈加猖獗,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反蒋反日等口号、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

1935年4月,蒋介石为了削弱张学良的军力,命令张学良围剿红军,却遭到挫折,逐渐对蒋的调遣有所反感。

1936年4月,张学良与周恩来在肤施(今陕西延安)会谈,提出联蒋抗日,为中共中央所采纳,与红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这时,叶剑英又携带双方停战计划及毛泽东的约书来到西安,张学良拿出巨额私款,赠送红军做冬季衣食补给费用。共产党也在西安设立了办事处。

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督战。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最终得和平解决,而国民政府提前终止对共产分离主义的剿灭战,建立了中国抗日形式上的统一战线。

⑩ 将介石炸大坝,有谁知道

炸的是黄河花园口大堤,时间是1938年,淹死日军1000多人,死亡中国农民80万。

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死日军1000多人,赢得3个月的抗战时间。但是使黄河改道7年,受灾人口1000万,死亡中国农民80万!教训如此惨痛,值得吗?
下这种命令,是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的,甚至是残忍。
老蒋徐州战役失败以后,日本鬼子就进攻河南开封了,国民党的15万军队竟然挡不住土肥源的2万日军,开封被占领了,老蒋都觉得丢人。
日军马上进攻河南郑州,如果守不住,日军通过平汉铁路(就是京广线)很快可以占领湖北武汉,而武汉的国民党临时政府搬家都来不及,所以要炸黄河。
可恶的是蒋介石没有考虑民众的伤亡,只有秘书陈布雷提出意见,但是被老蒋骂为‘妇人之仁’。民众死亡太多,老蒋让陈潜报告西方记者,说花园口是日本人炸的,但是,日本不想‘背黑锅’,向世界说明不是日本炸的,于是成了当时的悬案?
共产党澄清是蒋介石炸的。
直到1978年,蒋介石去世2年以后,台湾的教科书才婉转的承认黄河是国民党炸的。
黄河炸开以后,7年不能合龙,80%-90%的黄河水冲入两条小型河流,最后灌入淮河,流进大海。这条路线称为‘黄泛区’,有400公里长,50-80公里宽,而且河道不固定,淹没了44个县,1000万人受灾,80万人死亡!许多良田7年无法耕种。
黄泛区成了‘新黄河’,从原来的河南、山东改道到安徽、江苏。黄泛区东部成为日军地盘,西部成为国民党军地盘。可惜只有4个月。武汉就被从长江东部进攻的日军占领了,蒋介石逃到四川重庆。
7年以后,1945年日本投降,又有了新问题:原来的河南、山东的黄河故道有800公里长,因为7年没有多少水,所以800公里堤防损坏不少,而且有许多贫穷的农民住进了河道里种地开荒。这时候,老蒋要求恢复黄河河道,修补花园口堤防。
山东是共产党的地区,为了恢复河道堤防,迁徙人口,当地军民又遭到一次磨难。当时炸开的花园口缺口只有4米宽,但是7年以后,被黄河水冲刷扩张到1000米!工程艰巨,用了1年时间才完成。黄河恢复了以后,黄泛区的400公里长土地才露出水面,农民再次迁徙回到老家,很多村庄只回来了一半的人口。
据说在炸花园口之前,先想炸黄河赵口的,由于扒赵口大堤不成功,日军占领开封以后又逼上来,所以国民党军队向西移动,炸开了更接近郑州的花园口。连美国将军史迪威都不同意,认为蒋介石在黄泛区“播下了仇恨”,注定会失败。
这种愚蠢的做法确实是近代战争史上的败笔。

阅读全文

与蒋介石下命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批处理编译qt 浏览:65
铁友app怎么查询机票订单 浏览:197
myeclipselinux破解版 浏览:417
批处理命令语法不正确 浏览:889
pdf合并成一个pdf在线 浏览:383
柱加密区构造要求 浏览:514
地板木龙骨标准跟加密区别 浏览:150
解压放松的好地方河南 浏览:965
搜狗怎么移动到文件夹 浏览:617
文件自动选择到文件夹 浏览:794
赠送的app怎么在ipad下载 浏览:508
颈椎解压后神经恢复 浏览:849
怎么看app订阅扣费 浏览:314
linux系统的负载均衡 浏览:419
遇到挫折解压视频 浏览:778
什么指令看服务器运行负载 浏览:84
因硕智能门锁卡片是加密的么 浏览:336
为什么会服务器不可用 浏览:290
wow宏命令设置 浏览:264
解压神器一张纸折叠魔术球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