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程序员的发展历程论文,2000字,急,回答好的有积分追加,谢谢!
B. 程序员以后的发展是什么
程序员职业生涯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面临一个选择,是走业务+技术方向,还是选择纯钻研技术。程序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这是所有程序员都在关心的问题,未来究竟要怎么走,30岁之后还能不能再做程序员。
绝大多数程序员最终的职业目标可能都是CTO,做到CEO的人估计会比较少,也有一少部分人自己去创业去当老板,也有部分人转行了,当老板的人毕竟是少数,转行的人都不在这行做了,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了。一般来说,程序员的发展基本上都会经历这么几条路径。程序员——系统分析员——架构师——技术经理——CTO,程序员——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项目总监——CTO,程序员——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CTO。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路径,不是所有程序员都必需要这么经历的,有些人可能跳过其中的一些步骤,也可能有些人会把中间的很多职位都做了。而最终做到CTO的程序员,也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不许要那么多的CTO和CXO。
也就是说,许多的程序员最终可能是做技术经理、项目经理或者项目总监之类的,那么到底我们职业生涯要选择哪一种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际遇也不一样,就像你从小希望当贪官,可是命运却偏偏让你做了一个程序员。所以应该根据你的兴趣、性格与际遇选择一条道路,比如说你正好有机会带一个项目,而你又不是很讨厌项目经理这个位置,那么你就可以选择向项目经理方向发展。
实际上很多时候,有些公司并没有明确的技术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之分,在许多的公司里,他们经常是由一个人承担。在外包公司里,通常会有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员(也可能是技术经理)。在一些非IT公司里,可能会是部门经理,而做自己产品的公司可能会分得比较详细一些。我大致说一下这三个职位的区别,让正在徘徊的程序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这个角色相当于一个中间接口,不管是团队成员还是需求方(客户),或者是上级领导,有事都直接找他,所以这个职位着重于管理与沟通。一般来说,项目经理的工作重点在同客户沟通需求、项目进度的把控、团队的沟通方面,有些公司也会需要项目经理承担团队建设的工作,不过貌似很多国内公司都忽略了团队建设这个工作了。对于项目经理来说,重点会要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危机把控能力、执行力、团队管理能力,着重于沟通、管理与计划。当然也有些公司还要求项目经历要参与招标谈判,这就要求项目经理有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
技术经理有时候也可能叫系统分析员,一些小公司可能会整个部门有一个技术经理。技术经理承担的角色主要是系统分析、架构搭建、系统构建、代码走查等工作,如果说项目经理是总统,那么技术经理就是总理。当然不是所有公司都是这样的,有些公司项目经理是不管技术团队的,只做需求、进度和同客户沟通,那么这个时候的项目经理就好像工厂里的跟单人员了,这种情况在外包公司比较多。对于技术经理来说,着重于技术方面,你需要知道某种功能用哪些技术合适,需要知道某项功能需要多长的开发时间等。同时,技术经理也应该承担提高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的工作。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一般在有自己产品(不管是软件还是网站产品)的公司比较常见,产品经理主要会负责产品的设计、产品的改良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产品设计与设计师是两个不一样的工作,产品设计主要会从用户体验、业务需要等层面去设计产品,而设计师更多是从用户的视觉上去做。产品经理应该是最懂业务的人,比如说你在设计一个微博的产品,就要求你对微博这个东西非常熟悉,从用户习惯、用户体验、公司的发展战略上去设计这个产品,还要对比同类产品会有什么优势等等。
不管是项目经理还是技术经理与产品经理,都要求要熟悉业务,业务是需求的来源,没有不谈业务的技术,所以不管你从哪个方向发展,都要求对业务熟悉。产品经理要求对业务最熟悉,项目经理次之,技术经理排最后。对于程序员来说,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可以埋头扎到技术里面,一般这个时间在2-3年的时间,然后就应该多关注业务了。这个业务不一定是指某个具体的业务,因为具体的业务的范围太少,而且也需要机遇。
C. 谁知道csdn的发展历史啊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I'm doing a (free) operating system"在1991年的八月,网络上出现了一篇以此为开篇话语的帖子——这是一个芬兰的名为Linus Torvalds的大学生为自己开始写作一个类似minix,可运行在386上的操作系统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1991年10月5日,Linus Torvalds在新闻组comp.os.minix发布了大约有一万行代码的linux v0.01版本。 到了1992年,大约有1000人在使用Linux,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基本上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hacker。 1993年,大约有100余名程序员参与了Linux内核代码编写/修改工作,其中核心组由5人组成,此时Linux 0.99的代码有大约有十万行,用户大约有10万左右。 1994年3月,Linux1.0发布,代码量17万行,当时是按照完全自由免费的协议发布,随后正式采用GPL协议。至此, Linux的代码开发进入良性循环。很多系统管理员开始在自己的操作系统环境中尝试linux,并将修改的代码提交给核心小组。由于拥有了丰富的操作系统平台,因而 Linux的代码中也充实了对不同硬件系统的支持,大大的提高了跨平台移植性。 1995年,此时的Linux 可在Intel、Digital 以及Sun SPARC处理器上运行了,用户量也超过了50万,相关介绍Linux的Linux Journal杂志也发行了超过10万册之多。 1996年6月,Linux 2.0内核发布,此内核有大约40万行代码,并可以支持多个处理器。此时的Linux 已经进入了实用阶段,全球大约有350万人使用。 1997年夏,大片《泰坦尼克号》在制作特效中使用的160台Alpha图形工作站中,有105台采用了Linux操作系统。 1998年是Linux迅猛发展的一年。1月,小红帽高级研发实验室成立,同年RedHat 5.0获得了InfoWorld的操作系统奖项。4月Mozilla 代码发布,成为linux图形界面上的王牌浏览器。Redhat 宣布商业支持计划,网络了多名优秀技术人员开始商业运作。王牌搜索引擎"Google"现身,采用的也是Linux服务器。值得一提的是, Oracle 和Informix 两家数据库厂商明确表示不支持Linux,这个决定给予了Mysql数据库充分的发展机会。同年10月,Intel和Netscape宣布小额投资红帽软件,这被业界视作Linux获得商业认同的信号。同月,微软在法国发布了反Linux公开信,这表明微软公司开始将Linux视作了一个对手来对待。十二月,IBM发布了适用于Linux的文件系统AFS 3.5以及Jikes java 编辑器和Secure Mailer及DB2测试版,IBM的此番行为,可以看作是与Linux羞答答地第一次亲密接触。迫于Windows和Linux的压力,Sun逐渐开放了Java协议,并且在UltraSparc上支持Linux操作系统。1998年可说是Linux与商业接触的一年。 1999年,IBM宣布与Redhat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以确保Redhat在IBM机器上正确运行。三月,第一届 LinuxWorld 大会的召开,象征Linux时代的来临。IBM、Compaq和Novell宣布投资Redhat公司,以前一直对Linux持否定态度的Oracle公司也宣布投资。五月,SGI公司宣布向Linux移植其先进的XFS文件系统。对于服务器来说,高效可靠的文件系统是不可或缺的,SGI的慷慨移植再一次帮助了Linux确立在服务器市场的专业性。7月IBM启动对Linux的支持服务和发布了Linux DB2,从此结束了Linux得不到支持服务的历史,这可以视作Linux真正成为服务器操作系统一员的重要里程碑。 2000年初始,Sun公司在Linux的压力下宣布Solaris8降低售价。事实上Linux对Sun造成的冲击远比对 Windows来得更大。 2月Red Hat发布了嵌入式Linux的开发环境,Linux在嵌入式行业的潜力逐渐被发掘出来。在4月,拓林思公司宣布了推出中国首家Linux工程师认证考试,从此使Linux操作系统管理员的水准可以得到权威机构的资格认证,此举大大增加了国内Linux爱好者学习的热情。伴随着国际上的Linux热潮,国内的联想和联邦推出了"幸福Linux家用版",同年7月中科院与新华科技合作发展红旗Linux, 此举让更多的国内个人用户认识到了存在着Linux这个操作系统。11月,Intel 与 Xteam合作,推出基于Linux的网络专用服务器,此举结束了在Linux单向顺应硬件商硬件开发驱动的历史。 2001月新年依使就爆出新闻,Oracle宣布在OTN上的所有会员都可免费索取Oracle 9i的Linux版本,从几年前的"绝不涉足Linux系统"到如今的主动献媚,足以体现Linux的发展迅猛。IBM则决定投入10亿美元扩大 Linux系统的运用,此举犹如一针强心剂,令华尔街的投资者们闻风而动。到了5月这个初夏的时节,微软公开反对"GPL"引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论战。8月红色代码爆发,引得许多站点纷纷从windows操作系统转向linux操作系统,虽然是一次被动的转变,不过也算是一次应用普及吧。12月Red Hat 为IBM s/390大型计算机提供了Linux解决方案,从此结束了AIX孤单独行无人伴的历史。 2002年是Linux企业化的一年。2月,微软公司迫于各洲政府的压力,宣布扩大公开代码行动,这可是Linux开源带来的深刻影响的结果。3月,内核开发者宣布新的Linux系统支持64位的计算机。 2003年1月,NEC宣布将在其手机中使用Linux操作系统,代表着Linux成功进军手机领域。5月之中SCO表示就 Linux使用的涉嫌未授权代码等问题对IBM进行起诉,此时人们才留意到,原本由SCO垄断的银行/金融领域,份额已经被Linux抢占了不少,也难怪 SCO如此气急败坏了。9 月中科红旗发布Red Flag Server4版本,性能改进良多。11月IBM注资Novell以2.1亿收购SuSE,同期Redhat计划停止免费的Linux,顿时业内骂声四起。Linux在商业化的路上渐行渐远。 2004年的第1月,本着"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天理,SuSE嫁到了Novell,SCO继续顶着骂名四处强行"化缘 ", Asianux, MandrakeSoft也在五年中首次宣布季度赢利。3月SGI宣布成功实现了Linux操作系统支持256个Itanium 2处理器。4月里美国斯坦福大学Linux大型机系统被黑客攻陷,再次证明了没有绝对安全的OS。六月的统计报告显示在世界500强超级计算机系统中,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已经占到了280席,抢占了原本属于各种Unix的份额。9月HP开始网罗Linux内核代码人员,以影响新版本的内核朝对HP有利的方式发展,而IBM则准备推出OpenPower服务器,仅运行Linux系统。 "谁会牵你的手,走过风风雨雨"这句歌词曾经代表着千万Linuxer的心,如今,这只可爱的小企鹅终于能独挡一面,在IBM、HP、Novell、Oracle等诸多厂商的支持下,迎着风雪傲然前行。 2011-08-25 15:24:34
D. 关于程序员
那编程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而且开发经验丰富。你要想成为程序员就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还有一点要说明,做这个行业不是早结婚,就是晚结婚,这是不争的事实。
学好某一门语言或学好多门语言只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程序员必备的条件之一,重要的是软件工程所要走的一个流程,看一下CMMi方面的资料会对你有一些好处.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式整合)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的本质是软件管理工程的一个部分。软件过程改善是当前软件管理工程的核心问题, 50多年来计算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要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地开发软件,必须改善软件生产过程。基于模型的过程改进是指用采用能力模型来指导组织的过程改进,使之过程能力稳定的进行改善,该组织也能变得更加成熟。
然而,软件组织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软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成熟度。软件组织首先要进行差异分析,评定自己比较接近哪一个成熟度,然后再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要采取哪些改进活动,来更有效地改进自己的软件过程。这就对软件过程的评定提出了一个客观的标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于1987年研究成功的SW-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就是这样的一个理论模型,其目的在于帮助软件组织改善软件生产流程,以探索一个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的软件工程模式与标准规范。
CMMI是一个可以改进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整合模式。1997年10月SEI停止对CMM的研究,改而致力于CMMI,以解决使用多个过程改进模型的问题。SEI同时宣布CMMI将取代CMM,与2000年8月11日颁布了CMMI-SE/SW 1.0版本,2001年12月颁布了1.1版本,这次发布标志着CMMI正式启用,并准备今年内完成CMM到CMMI的过渡。说到CMMI就不能不提CMM。
CMM
CMM框架用5个不断进化的层次来评定软件生产的历史与现状:初始级描述了不成熟,或者说是未定义的过程的组织,是混沌的过程以不可预测结果为特征;可重复级是经过训练的软件过程;已定义级是标准一致的软件过程,以组织内改进项目执行为特征;已管理级是可预测的软件过程,以改进组织性能为特征;优化级是能持续改善的软件过程,以可快速进行重新配置的组织性能,和定量的、持续的过程改进为特征。任何单位所实施的软件过程,都可能在某一方面比较成熟,在另一方面不够成熟,但总体上必然属于这5个层次中的某一个层次。
CMM包括两部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和"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关键过程域"。"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主要是描述此模型的结构,并且给出该模型的基本构件的定义。"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关键过程域"详细描述了每个关键过程方面涉及的过程域。
可重复级关键过程域: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
已定义级关键过程域:组织级过程焦点,组织级过程定义,培训大纲,集成软件管理,软件产品工程,组间协调,同行评审。
已管理级关键过程域:定量过程管理,软件质量管理。
优化级关键过程域:缺陷预防,技术更新管理,过程更改管理。
多数组织的基本目标是达到成熟度3级。评估组织当前的成熟度级别的手段之一是软件能力评估(SCE)。SCE通过评估软件过程(一般以方针陈述的形式)和项目实践来确定该组织是否言行一致。组织的过程体现了如实记录所做的工作,项目实施(对该过程的特定剪裁和解释)应该证明说到做到。
现在全球许多不同的组织以CMM为协助企业作全面的过程改进活动,除了肯定其软件成熟度外,更像征具有跨足国际市场的能力。现在通过CMM5级认证的组织达到了一百多家。
CMMI
CMM的成功促使其他学科也相继开发类似的过程改进模型,例如系统工程、需求工程、人力资源、集成产品开发、软件采购等等,从CMM衍生出了一些改善模型,比如:SW-CMM,SE-CMM,IPD-CMM等。不过,在同一个组织中多个过程改进模型的存在可能会引起冲突和混淆。CMMI就是为了解决怎么保持这些模式之间的协调。
由业界、美国政府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率先倡导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项目致力于帮助企业缓解这种困境。CMMI为改进一个组织的各种过程提供了一个单一的集成化框架,新的集成模型框架消除了各个模型的不一致性,减少了模型间的重复,增加透明度和理解,建立了一个自动的、可扩展的框架。因而能够从总体上改进组织的质量和效率。CMMI主要关注点就是成本效益、明确重点、过程集中和灵活性四个方面。
与原有的能力成熟度模型类似,CMMI也包括了在不同领域建立有效过程的必要元素,反映了业界普遍认可的"最佳"实践;专业领域覆盖软件工程、系统工程、集成产品开发和系统采购。在此前提下,CMMI为企业的过程构建和改进提供了指导和框架作用;同时为企业评审自己的过程提供了可参照的行业基准。
CMMI的源模型: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2.0版,C稿;电子行业协会临时标准(EIA/IS)731;集成产品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IPD- CMM)。
CMMI的原则:
1. 强调高层管理者的支持。过程改进往往也是由高层管理者认识和提出的,大力度的、一致的支持是过程改进的关键。
2. 仔细确定改进目标,首先应该对给定时间内的所能完成的改进目标进行正确的估计和定义并制定计划。选择能够达到的目标和能够看到对组织的效益。
3. 选择最佳实践,应该基于组织现有的软件活动和过程财富,参考其他标准模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得到新的实践活动模型。
4. 过程改进要与组织的商务目标一致,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CMMI目标:
1. 为提高组织过程和管理产品开发、发布和维护能力的提供保障。
2. 帮助组织客观评价自身能力成熟度和过程域能力,为过程改进建立优先级以及执行过程改进。
CMMI的方法:
1 决定哪个CMMI模型等级最适合组织过程改进需要。
2 选择模型的表示法是连续式还是阶段式。
3 决定组织需要用到的模型中的知识领域。
4 类似CMM提出的过程改进6步,集成化过程改进分成:开始集成过程改进,建造集成改善平台,集成传统过程,启动新过程,进行改 进评估。
CMMI内容
CMMI内容分为"要求"、"期望"和"提供信息"三个级别,来衡量模型包括的质量重要性和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求"级别,是模型和过程改进的基础。第二级别"期望"在过程改进中起到主要作用,但是某些情况不是必须的可能不会出现在成功的组织模型中。"提供的信息"构成了模型的主要部分,为过程改进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对需要和期望的构件做了进一步说明。
"要求"的模型构件是目标,代表了过程改进想要达到的最终状态,它的实现表示了项目和过程控制已经达到了某种水平。当一个目标对应一个关键过程域,就称为"特定目标";对应整个关键过程域就称为"公用目标"。整个CMMI模型包括了54个特定目标,每个关键过程域都对应了一到四个特定目标。每个目标的描述都是非常简捷的,为了充分理解要求的目标就是扩展"期望"的构件。
"期望"的构件是方法,代表了达到目标的实践手段和补充认识。每个方法都能映射到一个目标上,当一个方法对一个目标是唯一就是"特定方法";而能适用于所有目标时就是"公用方法"。CMMI模型包括了186个特定方法,每个目标有两到七个方法对应。
CMMI包括了10种"提供的信息":目的,概括和总结了关键过程域的特定目标;介绍说明,介绍关键过程域的范围、性质和实际方法和影响等特征;引用,关键过程域之间的指向是通过引用;名字,表示了关键过程域的构件;方法和目标关系,关键过程域中方法映射到目标的关系表;注释,注释关键过程域的其他模型构件的信息来源;典型工作产品集,定义关键过程域中执行方法时候产生的工作产品;子方法,通过方法活动的分解和详细描述;学科扩充,CMMI对应学科是独立的,这里提供了对应特定学科的扩展;公用方法的详细描述,关键过程域中公用方法应用实践的详细描述。
CMMI提供了阶段式和连续式两种表示方法,但是这两种表示法在逻辑上是等价的。我们熟悉的SW-CMM软件能力成熟模型就是阶段式的模型,SE-CMM系统工程模型是连续式模型,而IPD-CMM集成产品开发模型结合了阶段式和连续式两者的特点。
阶段式方法将模型表示为一系列"成熟度等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组KPA指出一个组织应集中于何处以改善其组织过程,每个KPA用满足其目标的方法来描述,过程改进通过在一个特定的成熟度等级中满足所有KPA的目标而实现的。
连续式模型没有像阶段式那样的分散阶段,模型的KPA中的方法是当KPA的外部形式,并可应用于所有的KAP中,通过实现公用方法来改进过程。它不专门指出目标,而是强调方法。组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裁剪连续模型并以确定的KPA为改进目标。
两种表示法的差异反应了为每个能力和成熟度等级描述过程而使用的方法,他们虽然描述的机制可能不同,但是两种表示方法通过采用公用的目标和方法作为需要的和期望的模型元素,而达到了相同的改善目的。
======================================================================
CMMI 模型的前身是 SW-CMM 和 SE-CMM,前者就是我们指的CMM。CMMI与SW-CMM的主要区别就是覆盖了许多领域;到目前为止包括四个下面领域:
1.软件工程(SW-CMM)
软件工程的对象是软件系统的开发活动,要求实现软件开发、运行、维护活动系统化、制度化、量化。
2.系统工程(SE-CMM)
系统工程的对象是全套系统的开发活动,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软件。系统工程的核心是将客户的需求、期望和约束条件转化为产品解决方案,并对解决方案的实现提供全程的支持。
3.集成的产品和过程开发(IPPD-CMM)
集成的产品和过程开发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通过所有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采用系统化的进程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期望和要求。如果项目或企业选择IPPD进程,则需要选用模型中所有与IPPD相关的实践。
4.采购(SS-CMM)
采购的内容适用于那些供应商的行为对项目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作用的项目。主要内容包括:识别并评价产品的潜在来源、确定需要采购的产品的目标供应商、监控并分析供应商的实施过程、评价供应商提供的工作产品以及对供应协议和供应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以上模块中,企业可以选择软件工程,或系统工程,也可以都选择。集成的产品和过程开发和采购主要是配合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内容使用。例如,纯软件企业可以选择CMMI中的软件工程的内容;设备制造企业可以选择系统工程和采购;集成的企业可以选择软件工程、系统工程和集成的产品和过程开发。CMMI中的大部分内容是适用各不同领域的,但是实施中会有显着的差别,因此模型中提供了"不同领域应用详解"。
CMM的基于活动的度量方法和瀑布过程的有次序的、基于活动的管理规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更适合瀑布型的开发过程。而CMMI相对CMM更一步支持迭代开发过程和经济动机推动组织采用基于结果的方法:开发业务案例、构想和原型方案;细化后纳入基线结构、可用发布,最后定为现场版本的发布。虽然CMMI保留了基于活动的方法,它的确集成了软件产业内很多现代的最好的实践,因此它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和瀑布思想的联系。
在 CMMI 模型中在保留了CMM阶段式模式的基础上,出现了连续式模型,这样可以帮助一个组织以及这个组织的客户更加客观和全面的了解它的过程成熟度。同时,连续模型的采用可以给一个组织在进行过程改进的时候带来更大的自主性,不用再像CMM 中 一样,受到等级的严格限制。这种改进的好处是灵活性和客观性强,弱点在于由于缺乏指导,一个组织可能缺乏对关键过程域之间依赖关系的正确理解而片面的实施过程,造成一些过程成为空中楼阁,缺少其他过程的支撑。两种表现方式(连续的和阶段的)从他们所涵盖的过程区域上来说并没有不同,不同的是过程区域的组织方式以及对成熟度(能力)级别的判断方式。
CMMI 模型中比 CMM 进一步强化了对需求的重视。在 CMM 中,关于需求只有需求管理这一个关键过程域,也就是说,强调对有质量的需求进行管理,而如何获取需求则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在CMMI的阶段模型中,3 级有一个独立的关键过程域叫做需求开发,提出了对如何获取优秀的需求的要求和方法。CMMI 模型对工程活动进行了一定的强化。在CMM中,只有3级中的软件产品工程和同行评审两个关键过程域是与工程过程密切相关的,而在CMMI中,则将需求开发,验证,确认,技术解决方案,产品集成这些工程过程活动都作为单独的关键过程域进行了要求,从而在实践上提出了对工程的更高要求和更具体的指导。CMMI中还强调了风险管理。不像在CMM 中把风险的管理分散在项目计划和项目跟踪与监控中进行要求,CMMI3级里单独提出了一个独立的关键过程域叫做风险管理。
E. 简述计算机编程语言发展历史
fortran、algol、cobol、lisp(和其各种scheme方言)、ada、pascal、basic、smalltalk等等,还有许多,找本关于计算科学的历史书看看就知道了,或到wikipedia去查相关目录。fortran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现有的程序库是大多是用其编写的;C的发明借鉴了algol的内容;过去商务计算大都用cobol,因为cobol和英语很接近;lisp多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当然用来描述算法也是很好的,其它的就不多说了,自己查查吧。
F. 1024程序员节的由来
2002年,俄罗斯程序员Valentin Balt收集签名,向俄罗斯联邦政府请愿将9月13日设定为程序员节。
2009年9月1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节日安排方案上签了名,“程序员节”从此成为了俄罗斯的一个正式节日。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国家的一些程序员社区也会庆祝这个节日。因为它是每年的第256天(闰年就是9月12日)。256这个数字对程序员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1个字节(等于8位元)最多能表示256个数值,而且在整年中,256是2的最大幂中小于365的值。
在中国,有人提议把10月24日定为中国的程序员节,因为1024不仅同样是程序员的一个常用数字,而且10月24日这个日期非常直观,也不会在平年和闰年有所变化。
(6)程序员的历史扩展阅读:
一般将程序员分为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编码人员,但两者的界限并不非常清楚,特别是在中国。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架构师、运维测试工程师等。
在1834年,人称“数字女王”的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的朋友英国数学家、发明家兼机械工程师查尔斯·巴贝其(Charles Babbage)发明了一台分析机;阿达则致力于为该分析机编写算法,并于1842年,编写了历史上首款电脑程序。
1843 年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套算法。巴贝其分析机后来被认为是最早期的计算机雏形,而阿达的算法则被认为是最早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运行程序的硬件进制是以1024为基础的。例:1G=1024M ;1M=1024KB。
G. 程序员主要是做什么的
程序员(英文Programmer)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基层工作人员。
程序员日常工作:
1、确认通过审查方案的目标,输入数据,分析师,监事,和客户的输出要求的项目要求。
2、安排项目要求在编程序列分析要求;准备工作流程图和使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题材,编程语言和逻辑图。
3、编码工作流程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语言的项目要求。
4、通过输入编码信息的计算机程序。
5、确认程序操作进行测试,修改程序序列和/或代码。
6、准备写操作指令供用户参考。
7、保持历史记录,通过记录方案的制定和修订。
8、维护客户的信息和保护保密的业务。
岗位职责
1、对项目经理负责,负责软件项目的详细设计、编码和内部测试的组织实施,对小型软件项目兼任系统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
2、协助项目经理和相关人员同客户进行沟通,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3、参与需求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4、熟悉并熟练掌握交付软件部开发的软件项目的相关软件技术。
5、负责向项目经理及时反馈软件开发中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6、参与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参与软件首次安装调试、数据割接、用户培训和项目推广。
7、负责相关技术文档的拟订。
8、负责对业务领域内的技术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
H. 简述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一、前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计算机刚诞生时,计算机需要程序员手动控制。,德国工程师楚泽提出要用一种程序语言控制计算机。
60年代末期为了应对软件危机,克服程序设计模型中都无法克服错误随着代码的扩大而扩大,这新的思考程序设计方式和程序设计模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出现了。
也就诞生了一批支持此技术的程序设计语言,比如eiffel,c++,java,这些语言都以新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即问题就是由各种不同属性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构成。
面向对象语言由此必须支持新的程序设计技术,例如:数据隐藏,数据抽象,用户定义类型,继承,多态等等。
二、现状
如今通用的编程语言有两种形式: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实质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对硬件操作,只不过指令采用了英文缩写的标识符,容易识别和记忆。源程序经汇编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不仅比较小,而且执行速度很快。
高级语言是绝大多数编程者的选择。和汇编语言相比,它不但将许多相关的机器指令合成为单条指令,并且去掉了与具体操作有关但与完成工作无关的细节。
三、趋势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数据抽象在现代程序设计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未来语言的发展将不在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标准,将会以一种完全面向对象,更易表达现实世界,更易为人编写。
简单性:提供最基本的方法来完成指定的任务,只需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就可以用它编写出适合于各种情况的应用程序。
面向对象:提供简单的类机制以及动态的接口模型。对象中封装状态变量以及相应的方法,实现了模块化和信息隐藏;提供了一类对象的原型,并且通过继承机制,子类可以使用父类所提供的方法,实现了代码的复用。
安全性:用于网络、分布环境下有安全机制保证。
平台无关性:与平台无关的特性使程序可以方便地被移植到网络上的不同机器、不同平台。
(8)程序员的历史扩展阅读:
计算机语言的种类非常的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大类。
1、解释类:执行方式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同声翻译”,应用程序源代码一边由相应语言的解释器“翻译”成目标代码(机器语言),一边执行,因此效率比较低,而且不能生成可独立执行的可执行文件,应用程序不能脱离其解释器,但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动态地调整、修改应用程序。
2、编译类:编译是指在应用源程序执行之前,就将程序源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机器语言),因此其目标程序可以脱离其语言环境独立执行,使用比较方便、效率较高。
3、低级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符号语言。
汇编语言:源程序必须经过汇编,生成目标文件,然后执行。
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指一台计算机全部的指令集合
参考资料:网络-计算机语言
I. 历史上有哪些因为程序员写出的bug而造成的事故
1. 火箭爆炸,原因:类型强转(64b浮点->16b整数)导致异常
2. 火箭爆炸,原因:Fortran代码笔误(少一个减号)
3. 火星车故障,原因:vxWorks优先级逆转 -
4. 火星探测器坠毁,原因:用错计量单位(磅与牛)
程序员导致的事故挺多,这些是严重点的。还有游戏更新把用户电脑上文件删光的...
J. 上帝原来是个程序员!
《圣经》中每4节经文就有一句带预言性质,事实就是一本预言书。人们较认识的2,500多个预言,据近年来专家研究发现已有2.000多个应验了,而预言的准确性更令历史学家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看过末后开启的“上帝封印之书”吗?《圣经》“但以理书”记着:“但以理啊,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其开头处便密藏“电脑”二字。现今计算机面世了,美国和以色列等几位数学家和其它专家用不同的程序,惊奇地发现从拿破伦到罗斯福到希特勒、从荷马到毕加索、从莱特兄弟到爱迪生,从世界大战到中国的唐山大地震、拉宾遇刺……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在密码的排列中。作者迈克•卓思宁花了5年时间的调查、研究,惊人地发现这本2000多年前成书的基督教《圣经》,竟然是用计算机程序编排的,数学界无法反驳的实验,轰动了世界。于1997年11月,中国敦煌文艺出版社将《圣经密码》出版。
他们把整本希伯来文《圣经》原文采用计算机跳跃码方式,在字符串中寻找名字、单词和词组,最终找到了一系列相关信息,完成了《创世记等距离字母顺序解码》()。经过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希伯来大学多名数学家验证,以及美国StatisticalScience杂志(的机关期刊之一)的3次复核;经过数学分析,证实《圣经密码》为巧合的可能性只有25亿分之一;后来研究人员以更高难度测试,发现为巧合的可能性低至50,000亿亿分之一。于1994年8月,正式发表在StatisticalScience杂志上,并且成为世界极畅销的书。
啊,伟大的《圣经》!凡有心去研究,世界上、宇宙中一件新鲜事物一出现,都能在你里面找出来。一个故旧现像一隐匿,都能在你里面寻去处,世上的一切有价值的神秘记录都放射着你的影子。
凡宇宙、世界有的一切信息,《圣经》上都有。中国历史悠久、优良传统的“天道”实体,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道德源头就是这《圣经》;摇控人类思想意识的总按扭、世上和平意识的动力源,就是这《圣经》。也只有泄漏在人们眼皮底下的天书──《圣经》才能带人类走进真文明、真天地、作成宇宙的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