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程序员在35岁的时候,会遇到自己职业的瓶颈
2. 程序员小哥为何把7500个比特币当垃圾扔掉
程序员小哥把7500个比特币当垃圾扔掉是因为这些比特币存放在硬盘里,而他粗心大意把硬盘扔掉了。
近日英国有一位程序员发现2013年的时候,自己不小心将藏有7500枚比特币私钥的硬盘当成了垃圾扔掉。
这7500个比特币,是他在个人电脑上辛辛苦苦给挖到的。他为了找回硬盘,还跑去了垃圾填埋场,不过即使“想回到过去”也已经没可能追回了。7500枚,按照3.2万美元的现价估算,这相当于把2.4亿美元给扔进了垃圾桶。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丢掉”的比特币早已数百万计。但“丢掉”的比特币原本并没有消失,在区块链上,会记录你名下有多少比特币,但需要私钥进行交易。
程序员小哥粗心大意,就是把硬盘丢掉后,把那一串串非常复杂的字母加符号给整没了。如今比特币“身价”大涨,那些曾经弄丢比特币的人,自然也就肠子都悔青了。
(2)欧美小哥程序员扩展阅读
比特币近来暴涨的原因:
中金公司研报分析称,比特币价格从2019年年底的7,200美元上升至27,084美元(截至2020/12/28),涨幅接近3倍,并且成为年初以来涨幅最高的资产类别,甚至超过了FAAMNG科技巨头指数。
除了全球流动性宽松带来的影响以外,分析认为,过去一年以PayPal、Robinhood、Grayscale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拓宽数字资产渠道上的金融创新,是币价过去一年上涨接近3倍背后的结构性原因。短期币价可能受流动性以及投机资金进出推动,出现较大波动,但是长期来看,传统投资人基础的不断扩大,利好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价格的稳定上升。
3. 中国程序员VS美国程序员,差距在哪里
当然小编并不是在长他人志气,灭本国威风,只是想小小提醒作为程序员的你,一定不要以学编程、拿高薪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目标。就好像创业路上的你,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和竞争力,永远保持一颗热爱自己事业的工匠之心,坚定的走下去。互联网行业千变万化,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系统,才能永远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4. 你印象中的程序员小哥是什么样子
印象中程序员小哥都是帅气的小哥哥。因为我们大学里软件学院的小哥哥们长得都很帅气。
5. 程序员小伙查出高血糖、糖尿病,难道只是喝奶茶造成的吗
血糖高低对健康影响非常大,一旦血糖过高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就在最近广州一位28岁的程序员小哥被自己的变化给吓到了,他每天非常喜欢喝可乐奶茶,不喝就浑身难受,也不喝水。每天光是奶茶就要三四杯,睡前还会好好吃一顿,但是这样饮食习惯体重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在短短的三个月下降了20多斤。
所以来说,喝奶茶是造成程序员小伙有高血糖、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但是不仅仅是因为喝奶茶。希望他可以改变生活方式,多休息注意饮食,适度运动。
6. 美国程序员为什么很少戴眼镜
国人更注重仪表所以戴隐形眼镜,所以很少戴眼镜。这种情况就算在亚洲也普遍存在,很多人都是基于这种原因选择隐形眼镜,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么佩戴和维护,或者使用了劣质产品,往往会导致对眼睛的伤害。而多半认为戴眼镜降低颜值的人往往是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佩戴的眼镜,又或者颜值基数本来就不高,如果选择适合自己相貌、发型和气质的眼镜,作为一种萌属性,可以有效提高20%~200%的颜(meng)值()。
在美国书呆子是一个略带贬意的词,因为他们更喜欢运动好会玩的人。然而在中国的校园走一圈你会发现不戴眼镜的人屈指可数,可能觉得戴眼镜书生气重一点更加有气质。所以美国人会尽量避免戴眼镜。而且白人的眼睛更大更深邃,戴眼镜岂不是变得不好看了。中国人眼睛比较小,戴眼镜还能调节一下呢。但是我现在认为还是不戴眼镜比较好,因为戴眼镜你穿衣服只能穿学院风的衣服,更加时尚的款式加上一副眼镜不免看上去有点格格不入。
眼镜:
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或斜视等。
眼镜由镜片、镜架组成。分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眼镜及散光眼镜四种。亦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眼镜其他种类的眼镜包括护目镜,太阳镜,游泳镜等,为眼睛提供各种保护。现代的眼镜,通常在镜片中间设有鼻托,及在左右两臂搁在耳朵上的位置设有软垫。爱美或不习惯佩戴眼镜的人,可以选择以隐形眼镜矫正视力。虽然近年隐形眼镜及激光矫视手术越来越普及,但眼镜仍然是最普遍的矫正视力工具。
7. 世界上真的有“爱情公寓”吗
我觉得是有的,不过不名叫爱情公寓。
13年刚到上海的时候,在浦东大道上租了一间房,认识了里面的小伙伴。
一对的小情侣(现在是小夫妻啦),对那个姑娘的第一印象有点像周星驰电影里面的包租婆,忘了因为什么原因了,从房间里面走出来,头上还包着干发帽,那神情、那气质简直了;她家先生是一位程序员,看着老成持重,其实比我俩都要小一些,但是特别的睿智,这是一对典型的郎才女貌。别误会,这姑娘也可有才呢。
我那个时候刚到上海,租的是整套房里最小的那一间,室内面积大约不足四平方米吧!大概由于过于瘦弱的原因,整个套间的小伙伴都致力于把我喂胖,甚至于这位比我小的程序员小哥,再有一段时间回家的时候都会敲敲我的房门,问你饭吃了没有呀?要不要来跟我们一起吃饭呀?以至于有一次他自己也开玩笑地说“这段对话,我感觉我特别像一个老父亲”。一起住的那两年,我也非常城墙皮厚的,天天混吃混喝。我呢?除了给他们日常答疑一起胡闹之外,还偶尔客串侠女的角色,主要就是在这位姑娘被蟑螂吓到的时候,挺身而出,灭了蟑螂
套间里的大户是一个青年大叔,是个货轮的二副,为了考大副,在这边学习来着,因为他指导了很多在货轮上面的趣事。我们管他叫船长大叔。
我隔壁的另一间住的是个搞金融的东北哥们儿, 长的过于着急,以至于我经常分不清他是哪一年的,不过长的着急的人,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也还长那样。船长大叔荣归故里后,他成了本套间大户。
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头两年住在一起之外,我们都散居上海各地,但每一年我们都有很多的聚会,最近的一次在昨天晚上。
那套房子里一共被隔成了七间,除了我们这四间常住以外,陆陆续续住了好些人,印象里面还有一个出了门一定要开空调的哥们,因为他们家养了只天竺鼠,生怕夏天被痒死了。
还有个雷叔,算是住的也很久的哥们儿,至今我手上还保留着两段,他被我的小蜘蛛吓到尖叫的视频。
虽然15年之后我们各自分开,可能也不太习惯能够和其他人在一起像这样同居了,但是我们一直都彼此支持,在上海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好。
我们的公寓叫404
首先他们之中也就曾小贤、胡一菲收入稳定。唐悠悠基本就是个群演,关谷赚稿费基本看天。吕子乔游手好闲吃饭靠骗,美嘉基本就是个无业青年。就这帮人,天天不想着明天单子在哪接,天天晚上喝酒跟喝水似的。
这就不得不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群人每天想的不是怎么赚钱生活,而是每天泡吧,当然在剧中他们有几个生活确实也是很拮据的。
可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设上“借鉴了”老友记,但消费水平和低端职业的收入存在着 bug。
当然要说有没有这样的一群人,我想现在这个 社会 也许是可以的,毕竟这个 社会 其实收入来源可以有很多,所以其实最关键的可能是有没有这么一群能够一起陪在一起疯的人,毕竟这真的很不容易。不然不说玩在一起,能不经常吵架可能就不错了。
而且说实话很多人合租在一起的,如果不是朋友,不是志同道合的人,真的就是只管的是自己的一某三分地,更别说平时这样玩在一起。
爱情公寓不过是年轻人向往的终极理想生活而已,像童话一样,好玩却极其不真实。他只是去掉了所有现实中的残酷,真实,丑恶,自私营造一个只有美好和理想的世界让你去羡慕而已。
没有的啦!你看看他们几个就不需要工作吗?都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还坑爹过生活啊!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地方也不会发生这么多事,天天各自忙着工作呢!
没有真的爱情公寓,是电视剧里虚构的。
爱情公寓拍摄地点:上海市杨浦区国顺东路文化佳园公寓小区,爱情公寓里的酒吧并不是真的在爱情公寓小区里面的,而是临时搭建的。
《爱情公寓》讲述了住在爱情公寓里的10个各不相同的人之间发生的平常却又乐趣十足的故事。一幢并不奢华的公寓,两间普普通通的套房,住着七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理想的青年男女。就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看似平常却又乐趣十足的幽默故事,时而 搞笑 、时而离奇、时而浪漫、时而感人。
《爱情公寓》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出品,由汪远编剧、韦正执导,陈赫、娄艺潇、孙艺洲、李金铭、邓家佳、王传君、金世佳、赵霁、李佳航、赵文琪领衔主演。
爱情公寓陪伴了很多人的青春道路,去年八月十日的爱情公寓大电影让大伙儿都很欣喜,十年之约终于有了定局。但电影真的不如人意,倒是有点像盗墓与 科技 相结合了,也被网友们戏称为“盗墓公寓”。
留得住的是回忆,留不住的是生活。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小小的公寓不会成为捆绑生活的枷锁。离去了一对旧人,离不去的是在这公寓里相处了十年的回忆。爱情,最终也达成了完美结局。有人领证结婚,有人膝下子女,有人也不再被命运所嫌弃。爱情里,请使出你的浑身“大力”,因为在爱情公寓里,没人会为了爱情轻易放弃!
最好的朋友在身边,最爱的人在对面。请你牢记,爱情公寓永远住在你的心里。
没有,这个是理想化的故事,很多人都向往这样的快乐而已。
真实的爱情公寓不存在,有的只是虚拟的爱情公寓,一个是在电视,一个是在网络上它是一个交友网站,爱情公寓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却给了我们带来真实笑容,真实的朋友。
爱情公寓在你心中,只要你勇敢去爱,大胆去说,爱情公寓就在你身边,努力吧
《说说你心中的爱情公寓》
世界上有爱情公寓酒店,宾馆,招待所等一些场所,但是没有所谓你们电影里面看的那样的,在西安就有一家爱情公寓酒店,那边住的大学生还是比较多的,都说是炮房,有些女大学生吧、喜欢最求浪漫的,一般酒店里面环境好不好都无所谓了、主要感觉挺浪漫的:所以都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地方的,毕竟爱情公寓那么有名是吧,谁不愿意去里面体会一下呢、
爱情公寓是大家心里的吧,想象中美好的样子
心里有就好了,现实不可能
我认为不会有,记得《爱情公寓》中有句台词这样写道:“最好的朋友在身边,最爱的人就住在对面”,这是何等景象,但这种情况很难会出现,前一句会有,但后一句可能只有影视剧中才会出现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两个相爱的人又怎会一直住对面呢。所以我认为不会有。
8. 哪个国家程序员工资最高
数据科普:哪个国家程序员挣得最多?
慧都科技
慧都科技
2014年11月24日 ·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上一篇我们查看了在美国各种编程语言的需求和薪资问题,这一次我们来看看哪个国家程序员挣得最多
下面来看看各个国家程序员的具体收入情况吧:
数据科普:哪个国家程序员挣得最多?
从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位列前茅的是瑞典。紧随其后的挪威和第一有着2万多美金的巨大差距,前4位除了美国,都是北欧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虽然软件业发达,但是程序员人口众多,在欧美程序员眼里,这些从业者就好像是处于高级苦力的地位,来看看印度程序员的工作环境你就会明白一切了:
数据科普:哪个国家程序员挣得最多?
当然,不同国家的收入水平是不一样,所以上面的图表并不能完全反映程序员的收入在这个国家的位置,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国家国民的收入水平吧:
数据科普:哪个国家程序员挣得最多?
通过上图你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北欧国家的程序员会这么富有了,前面提到的“苦难”中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程序员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他们的收入可是本国普通民众的4-5倍!这也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程序员了。相比之下,看上去很有钱,很光鲜的挪威程序员在本国的地位就很低了,他们居然还达不到国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为了让你看的更清楚,我把上面2个图表的数据综合一下,用程序员的人均收入来除以该国国民的人均收入,得到下面的图表:
数据科普:哪个国家程序员挣得最多?
好了,很清楚的,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北欧国家程序员挣的多,但是收入水平在本国却处于中等甚至中下,中东地区的程序员在本国的地位是属于穷人那个阶层了,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程序员看上去挣很少,却属于本国高收入群体。另外,我大天朝程序员虽然常自诩为“码农”,但是收入却非常好,所以目前程序员还是非常有钱途的职业。
翻译自http://itflow.biz/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
9. 程序员男生有什么特点
在广大社会人士眼里,程序员就是一个迷之群体:高收入,赚得多 ,花得少,低调的有钱人,新时代隐形富豪!
他们大多出没于北京后厂村、上海张江科技园、深圳南山科技园和广州天河软件园。
在外人眼里,他们整天盯着电脑闷声敲键盘,屏幕上闪现一串串极具神秘气息的外文字符。要是放在人群中,那就是一道亮眼的光!他们低调、质朴的气场很快就会暴露自己。比如着装:冬天穿冲锋衣,大红大紫的高饱和度颜色,兜多,能塞进各种电子产品,面料不容易粘灰,既保暖透气又防风防雨,恍惚间你会以为是快递和外卖小哥。
10. 美欧的程序员不常加班吗为什么
现在国内程序员几乎成为了加班的代名词,但欧美的程序员疯狂加班的相对比较少,对于这一点倒是有这种感受,之前曾经外企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这种有类似的感受,讲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曾经和美国总部的程序员一起合作做一个项目,由于项目的周期赶得很紧,周末去加班,结果需要配合的美国程序员的加班申请没有被批准下来,只好在自家院子里修栅栏种菜,这种情况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项目赶得紧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而且默认是不存在什么加班费之类 ,项目紧急状态下也会默认自动加班。
由于当时入行不到两年,非常不理解,还去找项目负责人说到这个事情,最后这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其实这也反映了中国和美国上的差异,在国内做程序员拿的工资比普通的工种还是要多很多,但在美国这种差异不是很大,主要是各行业整体来讲已经比较成熟,即使环卫工作也算正式的工作,各种保险也是正常给上着,整体来讲不同职业的收入差异不像国内的那么大,在欧美正式的工作加班就需要支付加班费,一般情况下不提倡通过加班来完成任务。
就本质而言中国的软件行业相比欧美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迎头赶上的阶段加班加点也算是正常事件,再加上国内互联网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也是难得在互联网领域赶超欧美的一个好机会,又把程序员加班的气氛带动了一番。
为什么欧美程序员加班比国内程序员少一些?
1.相比来讲欧美的产业更加成熟一些,加班基本上都会配套加班费,在这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技术工种和别的工种的工资差异也不是那么大,所以在欧美找一个正式的工作难度要远高于国内,所以从公司角度效率主要在上班时间提升,加班基本意味着加班费,需要领导审批,不提倡加班。
2.国外程序员的比例不像国内这么失衡,需求量不是那么迫切,供需关系没有那么紧张,而且大部分公司不提倡加班,加班支出费用比正常上班的工资要高,即使加班风气很浓的日本,都开始对加班说不了。国内软件行业相比发达国家在积累方面差距还很大,正是需要迎头赶上的时期,加班加点也属于正常现象。
行业成熟了,供需关系平衡了,有底子了加班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去年上半年,一位同事去了德国,仍然是从事程序员的工作,然后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让我们羡慕不已。
他们一家三口过去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四年级,去了德国一个不是很有名的城市,据说华人非常的少。工资在5千欧的样子(估计也是刚过去的原因),不过还要交各类保险,税后多少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位同事去了没多久,媳妇儿就怀了二胎了,于是震撼的消息来了,他现在可以一周只去单位两天,而且工资不变,其余时间可以照顾媳妇儿,直到孩子出生或到一定的年龄(有点儿像我们的陪产假,不过人家的陪产假非常长)。大儿子上学自己只需要缴纳一点点钱,据他说等老二出生之后,不仅没什么开销,而且每月还有几百欧的补助。
那么欧美程序员真的不用加班么?且听我下面的分析:
最近新东方年会的一个节目火了,歌词用到程序员身上,也是恰到好处。
“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只会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领导随口一说,立刻讨好跟着,项目马上启动不计后果”
说的太好了,我都不禁起立鼓掌了。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相比于国内动则 996,227 的超强度工作,欧美的程序员是没有这么夸张的。但不代表欧美程序员就不加班。
本人工作隶属一世界五百强外企,刚刚带队完成了一个大型的IT系统上线项目。涉及到近百人的项目团队,其中大部分程序员、业务分析师都是老外,有几个外部关联的系统是从美国购买的,所有的程序员都是美国人。
我在中国,所以和美国东部有十二小时的时差,这时候无论中国或者美国的项目团队,都得加班,否则时间上凑不到一块儿。
要么美国人早上5-6点就到公司上班,要么中国人晚上6-7点继续加班,或者反过来。当然,美国人是不怕起得早的,很多人为了早下班,宁可早上5-6点就到公司上班了,这样可以下午4点多就下班回家接孩子或者happy,这点跟中国人相反,中国人很少愿意早上5-6点就来公司上班。
就算是这样,我们在项目非常紧张的时候,也给美国的供应商下了死命令,就是中国人在做系统切换的期间(一周),美国人方面的程序员必须按照 中国的工作时间 同步,也就是他们晚上9点到早上9点之间必须随时待命,这对他们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加班。
美国人也没说啥啊,钱给到位了,还是乖乖的加班了啊。
欧美的程序员,能吃苦的还是很能吃苦的,但是混子也多,一个电话就能分辨出来,对于那些一上来就推三阻四各种绕的程序员,我通常做法就是 一次容忍、二次警告、三次请你走人 。
毕竟上百人的大项目,我没这个时间和义务来教育你如何做好你的工作。
当然,欧美毕竟还是要轻松一些,很多人给你加班一周之后把任务完成了,是说什么都要去休假的,只是这时候如果你还非要在他休假的时候去骚扰他,他也会毫不客气的拒绝甚至立刻投诉的。
只能说,欧美人相对守规则一些,把私人时间看得更重要一些,但不代表他们完全拒绝加班,或者说不愿意加班。
希望我们国内的公司,也能多一些这样的契约精神,不要天天搞什么“狼性文化”,把员工都榨干了,最后也不过是涸泽而渔罢了!
国内It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公司的it从业者素质不高:领导自己对问题都没彻底清楚。提需求的人没有成本,无止境地提不靠谱的需求。码农自己开发时也图快,代码极粗糙,连自己都觉得写的是shi,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风险(不少跨专业报名培训学校,培训几个月直接上岗,别指望他们懂更多)总之就是,leader很忙,产品很忙,码农很忙,测试很忙,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
我在美国做程序员第二个年头了。在刚毕业那会,我会说,放屁!谁说美国程序员不加班,有deadline或出bug的时候都一样都会加班。
但是后来…好吧,我发现我错了。在我了解了996之后,好吧,我觉得美国那不叫加班
推荐你看浪潮之巅这本书,就讲了上世界美国it行业的发展。
怎么说呢,欧美的程序员肯定还是会加班的,只不过不像中国企业这么严重,这么普遍。
首先明确一点,欧美IT企业加班少,并不是不需要加班。欧美IT企业加班的需求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为啥程序员还是加班少呢。
第一个 原因就是工会
其实中国和美国法律都一样,都是规定每天8小时工作制。加班需要付加班工资。
但是美国之所以企业不敢越雷池,主要是有一个逆天的工会存在。美国工会强大到谁都敢怼,美国就发生过警察工会发动警察罢工的事情。警察的雇主是政府,工会政府都敢对着干,还怕你个小小的IT企业?
所以,如果一旦加班弄到员工都不满意,工会真心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让你再也招不到人都不是问题。
第二 就是美国程序员工资高
如果企业实在忙,要求员工加班,那就必须付高额的加班费。这个实在是肉疼啊,一般来说企业是承受不了的。
那企业不给行不行?恐怕法院会让你长记性,美国加州某个企业曾经就因为加班,被法院判赔偿了1.7亿美元。这么一来,谁敢不给加班费。
有的人问了,你不是前面说美国IT企业加班需求也是很大的,那怎么办。
是的,任何一个IT企业都有大量的加班需求,但欧美企业又不能强迫员工加班,于是他们想出了几个办法。
一 勾引员工自愿加班
别笑,这是真的,你现在如果去美国硅谷,一定能看到很多程序员在加班,但是基本上都是自愿。
我不是在胡说八道,欧美IT企业勾引程序员加班有很多诏
弹性上班时间
早上不要求你按时到,你自己自由安排上班时间,不知不觉就加了几个小时班。这是很有效的勾引程序员加班的手段。
用办公环境来勾引
我们来看一下:
微软的办公环境
谷歌的办公环境
休息仓
你们以为企业给程序员弄这么好的办公环境是为啥?谷歌甚至还给提供免费理发!这个不是企业钱多烧的,只有一个目的,勾引你加班。
我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员工不自觉的就自愿加了好多班。
第二 外包
如果勾引来勾引去,程序员还是不来加班呢?或者小企业,根本没有谷歌微软这么好的环境,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美国IT企业会把做不完的活外包给程序员工资相对低的地区,那就是中国和印度了。
中国和印度,法律对加班管的不严,程序员工资低,于是美国很多公司都喜欢把活交给中国和印度来干。
我们中国企业就比较惨了,没办法再外包了,非洲,中东这些地区根本就没有多少IT人才。只能自己干了,反正象征性的给点加班费就行了,成本也不高。
美欧的程序员不常加班吗?为什么?个人认为这是环境决定的,现今国内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加班加点干事情,看看有多少民营私营企业有周六的,每天能够准时下班的就明白了。良心点儿的企业还给你算加班,有些企业就明确说一周只休息一天,想干就干不想干双方不再见。
而国内程序员这个职业加班更甚。绝大部分的软件、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民营私营公司,而且又得赶工期、节约成本,那就只有逼着程序员加班了。虽然看起来名为高工资,可实际上算下来单位时间的工资并不一定比早九晚五的企业高多少。每天10几个小时,有时周六周日都在加班,这种还是常有的事不稀奇。甚至有些公司明确说明,我们给的工资较高,没有加班费甚至也没有换休,干就干不干拉倒。
而这一切也源于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造成,还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否执行到位,是否有人来监督,是否有地方去申诉。另外整体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大部分程序员为了那份收入与那个职位,也就默认被压榨而不出声。你出声可以,那就另谋高就吧。特别是现在程序员供过于求,更是很多企业毫无顾忌这样搞。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加班是一种很常用的手段,而且还不用付出什么成本。
在欧美,市场及管理相对较成熟,程序员与其它行业一样就是个普通的职位。在整体大环境下不提倡加班,有人监督有投诉地方,自己不愿意加班那就不能被逼加班,否则可能被投诉被诉讼,企业会吃亏。所以在做项目计划时,一般会按照正常工作时间进行详细预算计划工作量,如果真正完不成还有可能进行协商,重新预算工作量。不像我们很多企业,有时连周六周日都有可能给你计划上工作量,完不成?要么说你能力不行走人,要么自己往死里加班都要完成工作量,美其名曰为了达到客户期望一定要保证交货期。
企业说,不愿加班?那就到欧美去吧。
更多分享及互动,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东风高扬】。
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如果了解国内一线外企的工作状态,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一方面,外企的工作是以效率为导向的,形式化的东西非常少,硬性的规定非常少,从教育上,欧美国家就主张创造性和自主性,更加主张思维独立和创造性思维。所以在一些硅谷的大企业中,一个普通员工也可以提出一个想法,而一旦被采纳,这个项目就可以推进执行。你会发现他们的沟通效率很高,工作效率很高,信息流通性很好,而且员工所在的环境十分自由,可以以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工作。这其实就是 以做事为目的,以效率为导向。
而中国的本土企业习惯了所谓的“管理”,从教育上培养的是应试教育,从小教导要听大人话,要听老师话,要听领导话。却很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等进入了企业以后,官僚气息严重,形式主义严重,基层员工完全没有话语权,埋头苦干受累背锅,领导一句话没活儿也得加班。
然后就是找一群留学海外,有想法的人,带着一群本土毕业没想法的人做事,其实大家都很难受。
第二方面,即便有些时候工作真的做不完,你想加班,在外企也不一定加的成。加班需要申请,因为超过上班时间公司需要严格按照加班标准支付薪酬,而一般在国外,加班要支付的加班费非常高。
所以除非十万火急,国外大部分企业是不可能让员工加班的,各种法律条文保护劳动者不是开玩笑的,不遵守分分钟告到你哭。
第三方面,有很多西方人,即便你给他高额的加班费他也不想加班。很多人说中国是最勤劳的民族不是开玩笑的,我们接受着勤劳致富的教育,也确实做着勤劳致富的事情。国内互联网行业所谓的高工资都是以疯狂加班为代价的,就这还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进入这个行业,估计在西方人眼中很难理解。
外国人大部分没那么勤劳,喜欢享受时光,这跟发达国家本身富裕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生存压力没那么大,不太用担心没饭吃,所以穷人很多都不愿意为了钱而卖命,更别提有知识有学历的高级人才了。
动辄好几周去海岛度个假的国家人民,怎么能理解我过有年假都没法放的痛苦。
美欧不光程序员不经常加班,从管理到基层员工也都不经常加班,因为第一,人工昂贵;第二,劳动法严格,加班要付昂贵的加班工资,不付被举报的话企业要被巨额罚款,所以企业方方面面都高效做事。一个产品,从设计方案开始就讲究个环节的完善,实际开始制作的时候各部门要高度同步与协调。各项工作的计划都是提前一年来安排时间表(这也是生产环节外发海外逼出来的传统),很少有像我们这里8月开的大会7月才开始各类订制与协调,各项制度不完善,高管大会摔话筒的事发生。领导也不会今天临时脑袋一拍在产品里加个功能,明天再取消另一个功能,然后让员工日赶夜赶。西方的工作看起来节奏很慢,但是实际效率很高;我们的生活工作看起来节奏快,从领导到员工都很勤奋,但是实际效率很低,一个环节可能重复做五六次。其实西方各大公司的操作才是“计划经济”,我们的是“野蛮的横冲直撞经济”。这跟整个民族的文化气氛与劳动力训练方式有关,也就是教育有关。东西方教育的差距,不仅仅是 科技 成果的差距,还是教育的另一个成果,劳动力素质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