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问一下关于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的问题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身为军人,只需要听从上级的命令,并全力的执行命令就行了。质疑命令的事绝不许出现。上级下达的命令不是儿戏,有些事你看似违反道德、使国家利益受损,但是或许国家从其他方面能有更大的收获。而身为一个将军,本身就是命令的制作者,他应当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如果将军拒绝执行命令,要看原因的,是担心属下伤亡过重,还是从个人利益角度。相信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㈡ 军人如何担当尽责
法律分析:平时加强业务训练。平时的业务训练就是为了以后能打胜仗,因此军人就要自觉进行艰苦的训练。绝对服从命令。服从命令是军人必须所具备的职责和素质,在任何时候,军人都要服从上级的命令。牢记听党指挥。我国的军队,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所以,军人就要听党的话,听党指挥。从实做到保家卫国。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军人都要牢记保家卫国的职责,并要把保家卫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军队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的子弟兵。所以,无论怎样,都要做到为人民服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第六十条 军人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军事法规,执行命令,严守纪律。
㈢ 军队战斗中各级执行命令有何区别
部队下达作战命令一般都是层层下达,具体级别大致如下:
国家级领导向如总参、参谋长联系会议等国家级指挥中心下达作战决心和战略任务,同时调配部队(一般以集团军为单位进行调配)成立指挥中心或司令部,任命司令员,下辖若干个集团军。
司令部召开各军级军事主官和参谋人员开会,根据战略任务制定战役策略,并向各军军事主官下达作战任务。
各军军事主官召集师(旅)团级军事主官和参谋人员,根据作战任务制定具体战术方针,并以团为单位进行任务分排。
各团军事主官领受任务后,比如要守某个山头,那么就率部向目的地奔袭,然后向各连分排阵地。
连长直接指挥各排执行具体的战术任务。
但如工兵、炮兵、坦克等独立兵种一般由指挥中心亲自调配。同时,指挥中心也会要求某个团排出几个连执行特殊的任务。
比如某团向下分派任务,任务简报一般是这样写的:
一营(欠三连)应于某时某分前到达阵地左翼构建工事,二营于某时某分前到达主阵地设防;三营(欠六连)于某时某分到达右翼设伏。三营六连与团属炮连到某地构筑炮兵阵地;一营三连为团预备队
㈣ 请您说说军人坚决执行命令的弊端
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即使命令是错误的,也必须执行,所以军人执行命令没有弊端。
㈤ 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你如何践行和理解
反过来想 如果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很可能因为自己的片面理解和错误判断而造成全局的损失
㈥ 军人谈命令责任担当
命令,军命如山。
强制性。命令(令)是行政公文中最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文种,一经发布,受令者必须无条件地绝对服从,迅速坚决地执行。
权威性。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有着法定的权威性。命令(令)作为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具有强制特征的指挥性下行公文,最集中且最充分地体现了发令机关的这种权威性。
指挥性。指挥性主要是指命令的内容具有指挥下级机关或有关人员行动的功能。
责任是一种使命,一种素质,一种美德,责任高于一切,责任提升绩效。责任感是我们立身做事的基本条件;责任心是我们事业的基石。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担当,就是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高度负责,勇于担当,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精神。军人担当,必须着眼强军目标。实现强军梦,永远是当代中国军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㈦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那么比如说命令是错的 军人有不服从的权利么
没有。当对命令有疑问时,在坚决执行命令的前提下,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申诉权)。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条规定: 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四十一条第五款规定:不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职(级)、降衔(级)、撤职、取消士官资格处分。
(7)军人执行命令方面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第三十九条在武器装备管理中,实施技术革新提高效能、节约成本,或者及时发现重大质量问题、避免事故发生,成绩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着,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着,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第四十条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促进部队安全发展,正确处置突发情况,有效预防事故、案件,有效避免重大事故、案件发生或者减轻事故、案件损失,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飞行员达到规定的安全飞行
其他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员多年安全无事故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着,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着,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刑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㈧ 军人的执行力是什么
军人的执行力就是军令如山,令行禁止。他们是有明确的目标的,而且是非常服从于上级命令,这是一种规定非常的严格,纪律性非常高。
㈨ 怎么看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是古今中外少有争议的一句话,尤其是在军人圈子里。因为战场局面千变万化,上一级更能掌控全局、着眼未来,下级坚定的执行全局任务是没有商量的。尤其是“兵者,诡道也”,即使是上级下令投降,下级也需要服从,因为上级很有可能是在策划计谋。
其实,“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存在例外情况的,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例子。首先《孙子兵法》里就讲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就是在外作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受上级命令约束。
古往今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非常多,但所有前提都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之上,如果“不受君命”而且没有取得胜利,那违令者一定会很惨。宋代岳飞曾经被赵构12道金牌召回,前11道金牌岳飞都拒绝了,如果岳王爷最后能够赢回二帝或许还能挽回一切,而最后如果完成不了这个目标,结局是注定的。
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上级命令必然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军人首先也是一个人。
1992年两德统一后,几位曾经射杀过越境柏林墙市民的士兵接受审判,辩护的理由是自己执行的是上级命令。但是法庭认为,执行命令可以,可是否进行准确射击的权力仍然在士兵手中。柏林法庭最终判决:开枪射杀人的士兵判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
主审法官发表了一段经典名言:“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暴政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明知他无辜而杀他,就是有罪。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这个东西。当法律和良知冲突的时候,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你应该早在决定做围墙卫兵之前就知道,即使东德国家法也不能抵触那最高的良知原则。”
西点军校将“拒绝执行不合理命令”写入了道德课程。
不过尽管如此,各国在执行过程中都难免会出现标准的不统一。毕竟有时候立场不同,良知和善恶的判定是会出现差异的。
㈩ 军人服从命令,为什么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军令如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是一个放大的家族体系,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与崇拜,他们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崇拜是和平与和谐,他们以服从为天职,执行为自知,正如一台高速前进的火车,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旦脱轨将会支离破碎,所以,他们相信党,相信人民,才会服从命令,更是因为他们保卫的是祖国安宁,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