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程序员VS美国程序员,差距在哪里
当然小编并不是在长他人志气,灭本国威风,只是想小小提醒作为程序员的你,一定不要以学编程、拿高薪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目标。就好像创业路上的你,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和竞争力,永远保持一颗热爱自己事业的工匠之心,坚定的走下去。互联网行业千变万化,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系统,才能永远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B. 哪些国家程序员不加班
内一位程序员的好奇发问引来了世界各地程序员的讨论,我想这也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整理了一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位小哥哥的详细问题如下:
国外的程序员都是什么样的状态?
好奇,日本的程序员以及美国硅谷的程序员都是怎样的一种工作状态,是否也会加班超时,和产品有扯不清的宿仇……生活中又是什么状态,是否也会穿女装?
虽然他只是提到了日本和硅谷,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程序员都按耐不住分享的欲望。
顺便提下最后一个问题,是不是暴露了什么?难道程序员小哥哥们还有这些癖好?
好啦,不皮了,以下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程序员的呼喊,先来感受下氛围:
美国硅谷
美国非硅谷程序员表示,不加班,没有产品经理(扁平化),生活中就是一个普通人,不穿女装
德国柏林
不加班,没有办公室政治或阶级概念,只有职位分工、各司其职
产品往前推,极少半路改稿的事,有也会延长交付期
生活很平静,有大量时间陪伴家人
钱在绝对值上和国内没有太大差距,低端职位 x2 左右,高端相差无几,无房贷医疗压力
新西兰
新西兰,表示不知道什么是加班。也许是因为我在小公司,本人也没什么上进心吧。
德国柏林X2
程序员状态:
1. 极少加班;
2. 新技术的涌现让人人自危,大家有空都利用周末学习;
3. 技术好的没事都喜欢申请各种大会的演讲。这个圈子也很小,平时演讲的都是那么一群人,相互都认识,有政治气息,不过不负面。
4. 欧洲税高,别看税前能领先别人一截,浇完税顿时均富。所以有些人没动力。
5. 有家庭孩子的人,不一定签每周 40 小时的合同,可能短一些。这样能接送孩子或者腾出更多时间陪孩子。
6. 我经常参加的一个线下会,有一个男扮女装,但是他人际关系不错,感觉人也挺好,大家不会有任何气势。这个和是否程序员无关,完全个人信仰。还有一个关系好的男同事,GDE (谷歌开发者专家),朋克,没有除了黑色以外的衣服,家里进门两排鞋架,比人高,清一色的黑靴子,震撼。唇环,纹眉。他的朋克朋友们也只有他是程序员。所以信仰装扮和职业无关啊。
7. 产品经理也是人,也是通过招聘筛选进来的。只要是合理要求,程序员和产品经理都能相互理解。我从来没觉得在这里和哪个产品经理不愉快过。
墨尔本
墨尔本,基本不加班。鬼佬中见过很烂的程序员,也见过很优秀的程序员。我们不是创业公司,但 cto 自己经常加班,很拼的鬼佬也不少
德国汉堡
目前在德国汉堡,最着名的婚庆卡片公司搞前端。不加班,目前项目半年里面大改了一次,老老实实重新规划不赶进度。生活就不说了,想干啥干啥。6 点下班后我一般回家撸自己的游戏项目,完了还有时间玩会游戏。
年假 26 天,病假不扣年假天数不扣工资。
钱可以放心大胆的花,交了税的公费医疗不需要花钱,房租什么时候会涨价涨多少 5 年内的价格都写到合同里了,水电网费多退少补,除了吃的不辣有点不爽,其他美滋滋的。
悉尼
悉尼,从不加班,产品狗一样怼。嗯,不穿女装。
法国
坐标法国.
可以穿女装, 嗯, 然后早 9 晚 6, 中间两小时休息, 弹性工作制, 每天上班要行贴面礼(女性)超麻烦, 然后有休息室, 饮料免费. 工作基本上都是敏捷开发的套路, 经常开小会...然后自己各自回去搞, 搞差不多了继续开会, 那种 scrum 模式. 跟外国人完全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聊. 超级无聊....有任务的时候反而很开心....
日本
都在说日本。
本大佬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日本的程序员状态要看你所处的层次。
底层外包码农,派遣公司,加班比国内还狠,做的全是二逼活路。
中层和中层水平网上的程序员在日本加班适中。应该没有国内多。或者和国内持平。但是日本是法律比较健全和完善。加班是一定有钱的。每个月固定都只允许上 xx 小时的班,超出后要强制休假。
另外,日本国的假期较多,基本上每个月都有 1 个 3 连休。每年 5 月份也会放一个大假。10 天左右。
C. 中国程序员VS美国程序员,差距在哪里
我们平时做吃的薯片、薯条、薯仔泥等食物都是用薯仔制作而成的哦,薯仔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那么薯仔发芽了之后可以吃吗?薯仔放在家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发芽的现象,那么保存薯仔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薯仔发芽了之后可以吃吗
忌红薯
薯仔不可与红薯存放在一起,否则会导致红薯僵心或者薯仔发芽。
薯仔不能堆放
薯仔不能堆放,以便薯仔进行呼吸,放薯仔时一定要把有伤疤、碰损薯仔挑出来。
冷藏要适当
可以把薯仔进行冷藏,冷藏时温度控制在3度到5度,相对湿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五至百分之九十。
总结:通过上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薯仔发芽了之后可以吃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薯仔发芽后不可以再食用的,因为薯仔发芽后里面龙葵素的含量会大量添加。龙葵素对人体会有一定的伤害,会出现呕吐、腹疼、头晕的现象。所以说发芽的薯仔是不能食用的哦。
D. 美国visa程序员的工作强度
不累。美国visa程序员一般都是955,公司上司和其他高级工程师也不加班,下班和周末都找不着人,也不会担心自己三十五岁以后要面临失业。
E. 为什么外国程序员可以干到60岁
国家的任职制度不一样。
美国的程序员可以一辈子专心做技术,他们不存在说,年龄大了就不适合做程序开发了。
而国内的行情是不一样的,国内过多地给程序员灌输了30之后必须转行必能只做技术的感念,这样让大部分的程序员都显得比较浮躁,技术好的后来都做了管理了。
F. 请问当程序员是什么感受
开豪车,住别墅,钱多,人累。
G. 在美国一个普通公司当程序员,收入能有多少
6万到12万刀,看去什么样的公司。最好能拿到国外的学位,硕士就可以。
由CSDN、《程序员》主办的2007年开发者大调查2007年底已收到15000多份有效问卷,已经是中国调查样本最多的开发者调查。在这次调查中,详细的分析了样本空间的分布状况,发现在庞大数目的有效问卷的参与者中有70%也就是接近一万一千名的参与调查者是IT的全职人员,14%的参与者是有过开发工作经验的学生。
从这样的分布就可以看出来IT从业人员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是巨大而迫切的,CSDN作为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门户网站,已经是大家获取这些技术的主要手段。一、选择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人数总和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2007年火热的SOA和动态语言各占13%和12%。
其实这几大块技术分布他们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互联网的发展近两年呈爆炸式的增长态势,中国的网民总数已经超过了1.4亿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
企业中业务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商业竞争不断增加企业的IT系统,使企业的商业数据呈几何数量级不断增长,在后台海量的数据中数据的管理由之前的单一型数据变成了多纬度的复杂数据,所以可以同时管理关系型数据库和XML数据的混合型数据库已经成为主流。
面对企业不断增加新的IT信息系统,整合已经迫在眉睫,SOA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型技术人才、业务人才跳跃到了业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次的开发人员大调查令《程序员》杂志的调查者看到了这些技术焦点背后千丝万缕的关联。
H. 美国程序员是青春饭吗
不是,中国很多程序员觉得做一些年就退出中国行业,其实也有一部分人一再在这个行业,你的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想过,我曾经问了一个华为的一个软件工程师,他对我说,其实在外国,那些搞技术的,别人很专一吧,一般搞技术是一辈子的都在搞的,很热爱搞技术,所以很多很牛的软件都是外国人开发出来的,如果你有机会,去美国是最好的,加油,希望的我答案能够给你解惑,谢谢额。
I. 美欧的程序员不常加班吗为什么
现在国内程序员几乎成为了加班的代名词,但欧美的程序员疯狂加班的相对比较少,对于这一点倒是有这种感受,之前曾经外企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这种有类似的感受,讲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曾经和美国总部的程序员一起合作做一个项目,由于项目的周期赶得很紧,周末去加班,结果需要配合的美国程序员的加班申请没有被批准下来,只好在自家院子里修栅栏种菜,这种情况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项目赶得紧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而且默认是不存在什么加班费之类 ,项目紧急状态下也会默认自动加班。
由于当时入行不到两年,非常不理解,还去找项目负责人说到这个事情,最后这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其实这也反映了中国和美国上的差异,在国内做程序员拿的工资比普通的工种还是要多很多,但在美国这种差异不是很大,主要是各行业整体来讲已经比较成熟,即使环卫工作也算正式的工作,各种保险也是正常给上着,整体来讲不同职业的收入差异不像国内的那么大,在欧美正式的工作加班就需要支付加班费,一般情况下不提倡通过加班来完成任务。
就本质而言中国的软件行业相比欧美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迎头赶上的阶段加班加点也算是正常事件,再加上国内互联网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也是难得在互联网领域赶超欧美的一个好机会,又把程序员加班的气氛带动了一番。
为什么欧美程序员加班比国内程序员少一些?
1.相比来讲欧美的产业更加成熟一些,加班基本上都会配套加班费,在这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技术工种和别的工种的工资差异也不是那么大,所以在欧美找一个正式的工作难度要远高于国内,所以从公司角度效率主要在上班时间提升,加班基本意味着加班费,需要领导审批,不提倡加班。
2.国外程序员的比例不像国内这么失衡,需求量不是那么迫切,供需关系没有那么紧张,而且大部分公司不提倡加班,加班支出费用比正常上班的工资要高,即使加班风气很浓的日本,都开始对加班说不了。国内软件行业相比发达国家在积累方面差距还很大,正是需要迎头赶上的时期,加班加点也属于正常现象。
行业成熟了,供需关系平衡了,有底子了加班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去年上半年,一位同事去了德国,仍然是从事程序员的工作,然后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让我们羡慕不已。
他们一家三口过去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四年级,去了德国一个不是很有名的城市,据说华人非常的少。工资在5千欧的样子(估计也是刚过去的原因),不过还要交各类保险,税后多少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位同事去了没多久,媳妇儿就怀了二胎了,于是震撼的消息来了,他现在可以一周只去单位两天,而且工资不变,其余时间可以照顾媳妇儿,直到孩子出生或到一定的年龄(有点儿像我们的陪产假,不过人家的陪产假非常长)。大儿子上学自己只需要缴纳一点点钱,据他说等老二出生之后,不仅没什么开销,而且每月还有几百欧的补助。
那么欧美程序员真的不用加班么?且听我下面的分析:
最近新东方年会的一个节目火了,歌词用到程序员身上,也是恰到好处。
“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
“只会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领导随口一说,立刻讨好跟着,项目马上启动不计后果”
说的太好了,我都不禁起立鼓掌了。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相比于国内动则 996,227 的超强度工作,欧美的程序员是没有这么夸张的。但不代表欧美程序员就不加班。
本人工作隶属一世界五百强外企,刚刚带队完成了一个大型的IT系统上线项目。涉及到近百人的项目团队,其中大部分程序员、业务分析师都是老外,有几个外部关联的系统是从美国购买的,所有的程序员都是美国人。
我在中国,所以和美国东部有十二小时的时差,这时候无论中国或者美国的项目团队,都得加班,否则时间上凑不到一块儿。
要么美国人早上5-6点就到公司上班,要么中国人晚上6-7点继续加班,或者反过来。当然,美国人是不怕起得早的,很多人为了早下班,宁可早上5-6点就到公司上班了,这样可以下午4点多就下班回家接孩子或者happy,这点跟中国人相反,中国人很少愿意早上5-6点就来公司上班。
就算是这样,我们在项目非常紧张的时候,也给美国的供应商下了死命令,就是中国人在做系统切换的期间(一周),美国人方面的程序员必须按照 中国的工作时间 同步,也就是他们晚上9点到早上9点之间必须随时待命,这对他们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加班。
美国人也没说啥啊,钱给到位了,还是乖乖的加班了啊。
欧美的程序员,能吃苦的还是很能吃苦的,但是混子也多,一个电话就能分辨出来,对于那些一上来就推三阻四各种绕的程序员,我通常做法就是 一次容忍、二次警告、三次请你走人 。
毕竟上百人的大项目,我没这个时间和义务来教育你如何做好你的工作。
当然,欧美毕竟还是要轻松一些,很多人给你加班一周之后把任务完成了,是说什么都要去休假的,只是这时候如果你还非要在他休假的时候去骚扰他,他也会毫不客气的拒绝甚至立刻投诉的。
只能说,欧美人相对守规则一些,把私人时间看得更重要一些,但不代表他们完全拒绝加班,或者说不愿意加班。
希望我们国内的公司,也能多一些这样的契约精神,不要天天搞什么“狼性文化”,把员工都榨干了,最后也不过是涸泽而渔罢了!
国内It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公司的it从业者素质不高:领导自己对问题都没彻底清楚。提需求的人没有成本,无止境地提不靠谱的需求。码农自己开发时也图快,代码极粗糙,连自己都觉得写的是shi,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风险(不少跨专业报名培训学校,培训几个月直接上岗,别指望他们懂更多)总之就是,leader很忙,产品很忙,码农很忙,测试很忙,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
我在美国做程序员第二个年头了。在刚毕业那会,我会说,放屁!谁说美国程序员不加班,有deadline或出bug的时候都一样都会加班。
但是后来…好吧,我发现我错了。在我了解了996之后,好吧,我觉得美国那不叫加班
推荐你看浪潮之巅这本书,就讲了上世界美国it行业的发展。
怎么说呢,欧美的程序员肯定还是会加班的,只不过不像中国企业这么严重,这么普遍。
首先明确一点,欧美IT企业加班少,并不是不需要加班。欧美IT企业加班的需求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为啥程序员还是加班少呢。
第一个 原因就是工会
其实中国和美国法律都一样,都是规定每天8小时工作制。加班需要付加班工资。
但是美国之所以企业不敢越雷池,主要是有一个逆天的工会存在。美国工会强大到谁都敢怼,美国就发生过警察工会发动警察罢工的事情。警察的雇主是政府,工会政府都敢对着干,还怕你个小小的IT企业?
所以,如果一旦加班弄到员工都不满意,工会真心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让你再也招不到人都不是问题。
第二 就是美国程序员工资高
如果企业实在忙,要求员工加班,那就必须付高额的加班费。这个实在是肉疼啊,一般来说企业是承受不了的。
那企业不给行不行?恐怕法院会让你长记性,美国加州某个企业曾经就因为加班,被法院判赔偿了1.7亿美元。这么一来,谁敢不给加班费。
有的人问了,你不是前面说美国IT企业加班需求也是很大的,那怎么办。
是的,任何一个IT企业都有大量的加班需求,但欧美企业又不能强迫员工加班,于是他们想出了几个办法。
一 勾引员工自愿加班
别笑,这是真的,你现在如果去美国硅谷,一定能看到很多程序员在加班,但是基本上都是自愿。
我不是在胡说八道,欧美IT企业勾引程序员加班有很多诏
弹性上班时间
早上不要求你按时到,你自己自由安排上班时间,不知不觉就加了几个小时班。这是很有效的勾引程序员加班的手段。
用办公环境来勾引
我们来看一下:
微软的办公环境
谷歌的办公环境
休息仓
你们以为企业给程序员弄这么好的办公环境是为啥?谷歌甚至还给提供免费理发!这个不是企业钱多烧的,只有一个目的,勾引你加班。
我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员工不自觉的就自愿加了好多班。
第二 外包
如果勾引来勾引去,程序员还是不来加班呢?或者小企业,根本没有谷歌微软这么好的环境,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美国IT企业会把做不完的活外包给程序员工资相对低的地区,那就是中国和印度了。
中国和印度,法律对加班管的不严,程序员工资低,于是美国很多公司都喜欢把活交给中国和印度来干。
我们中国企业就比较惨了,没办法再外包了,非洲,中东这些地区根本就没有多少IT人才。只能自己干了,反正象征性的给点加班费就行了,成本也不高。
美欧的程序员不常加班吗?为什么?个人认为这是环境决定的,现今国内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加班加点干事情,看看有多少民营私营企业有周六的,每天能够准时下班的就明白了。良心点儿的企业还给你算加班,有些企业就明确说一周只休息一天,想干就干不想干双方不再见。
而国内程序员这个职业加班更甚。绝大部分的软件、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民营私营公司,而且又得赶工期、节约成本,那就只有逼着程序员加班了。虽然看起来名为高工资,可实际上算下来单位时间的工资并不一定比早九晚五的企业高多少。每天10几个小时,有时周六周日都在加班,这种还是常有的事不稀奇。甚至有些公司明确说明,我们给的工资较高,没有加班费甚至也没有换休,干就干不干拉倒。
而这一切也源于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造成,还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否执行到位,是否有人来监督,是否有地方去申诉。另外整体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大部分程序员为了那份收入与那个职位,也就默认被压榨而不出声。你出声可以,那就另谋高就吧。特别是现在程序员供过于求,更是很多企业毫无顾忌这样搞。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加班是一种很常用的手段,而且还不用付出什么成本。
在欧美,市场及管理相对较成熟,程序员与其它行业一样就是个普通的职位。在整体大环境下不提倡加班,有人监督有投诉地方,自己不愿意加班那就不能被逼加班,否则可能被投诉被诉讼,企业会吃亏。所以在做项目计划时,一般会按照正常工作时间进行详细预算计划工作量,如果真正完不成还有可能进行协商,重新预算工作量。不像我们很多企业,有时连周六周日都有可能给你计划上工作量,完不成?要么说你能力不行走人,要么自己往死里加班都要完成工作量,美其名曰为了达到客户期望一定要保证交货期。
企业说,不愿加班?那就到欧美去吧。
更多分享及互动,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东风高扬】。
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如果了解国内一线外企的工作状态,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一方面,外企的工作是以效率为导向的,形式化的东西非常少,硬性的规定非常少,从教育上,欧美国家就主张创造性和自主性,更加主张思维独立和创造性思维。所以在一些硅谷的大企业中,一个普通员工也可以提出一个想法,而一旦被采纳,这个项目就可以推进执行。你会发现他们的沟通效率很高,工作效率很高,信息流通性很好,而且员工所在的环境十分自由,可以以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工作。这其实就是 以做事为目的,以效率为导向。
而中国的本土企业习惯了所谓的“管理”,从教育上培养的是应试教育,从小教导要听大人话,要听老师话,要听领导话。却很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等进入了企业以后,官僚气息严重,形式主义严重,基层员工完全没有话语权,埋头苦干受累背锅,领导一句话没活儿也得加班。
然后就是找一群留学海外,有想法的人,带着一群本土毕业没想法的人做事,其实大家都很难受。
第二方面,即便有些时候工作真的做不完,你想加班,在外企也不一定加的成。加班需要申请,因为超过上班时间公司需要严格按照加班标准支付薪酬,而一般在国外,加班要支付的加班费非常高。
所以除非十万火急,国外大部分企业是不可能让员工加班的,各种法律条文保护劳动者不是开玩笑的,不遵守分分钟告到你哭。
第三方面,有很多西方人,即便你给他高额的加班费他也不想加班。很多人说中国是最勤劳的民族不是开玩笑的,我们接受着勤劳致富的教育,也确实做着勤劳致富的事情。国内互联网行业所谓的高工资都是以疯狂加班为代价的,就这还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进入这个行业,估计在西方人眼中很难理解。
外国人大部分没那么勤劳,喜欢享受时光,这跟发达国家本身富裕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生存压力没那么大,不太用担心没饭吃,所以穷人很多都不愿意为了钱而卖命,更别提有知识有学历的高级人才了。
动辄好几周去海岛度个假的国家人民,怎么能理解我过有年假都没法放的痛苦。
美欧不光程序员不经常加班,从管理到基层员工也都不经常加班,因为第一,人工昂贵;第二,劳动法严格,加班要付昂贵的加班工资,不付被举报的话企业要被巨额罚款,所以企业方方面面都高效做事。一个产品,从设计方案开始就讲究个环节的完善,实际开始制作的时候各部门要高度同步与协调。各项工作的计划都是提前一年来安排时间表(这也是生产环节外发海外逼出来的传统),很少有像我们这里8月开的大会7月才开始各类订制与协调,各项制度不完善,高管大会摔话筒的事发生。领导也不会今天临时脑袋一拍在产品里加个功能,明天再取消另一个功能,然后让员工日赶夜赶。西方的工作看起来节奏很慢,但是实际效率很高;我们的生活工作看起来节奏快,从领导到员工都很勤奋,但是实际效率很低,一个环节可能重复做五六次。其实西方各大公司的操作才是“计划经济”,我们的是“野蛮的横冲直撞经济”。这跟整个民族的文化气氛与劳动力训练方式有关,也就是教育有关。东西方教育的差距,不仅仅是 科技 成果的差距,还是教育的另一个成果,劳动力素质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