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程序员失业半年找不到工作

程序员失业半年找不到工作

发布时间:2022-10-02 16:53:21

❶ 山西北大青鸟:程序员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当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给了你面试机会,感觉好幸运,但最后所有的努力换来的是被拒绝。
为什么理想的工作,面试都过不了呢?山西北大青鸟http://www.kmbdqn.cn/介绍程序员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程序员找不到工作的原因1、我们网络了你的名字“这家伙不错”,但是当我用你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作了个快速搜索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有一个可爱的小博客,但是貌似已经四年没有更新了,当然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2、你毫无礼貌地将自己的简历扔在我的办公桌上,自命不凡地嚷嚷“快膜拜我吧,小子!”在你走进我的办公室之前,我就已经看过你长达10页的简历了,你有多少斤两,我心知肚明。
3、号称有着15年的Angular。
js经验我知道你很牛,哪怕你还只有25岁,但是已经有20年的编程经验。
我也可以相信你的学习进度很快,但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你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你在特定技术上有着超长的工作经验。
要知道,Angular。
js是最近3年才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所以,可以判定要么是你在撒谎,要么你已经神奇地发现了一种方法来规避线性时间的压迫限制。
4、过于激进亲,这是在面试,不是在和你讨论宪法条文,也不是议论政治立场,所以不要这么激动好不好,弄得好像有深仇大恨要打起来一样。
可能那些脾气比较好的人带着武器来面试还可以接受,但是我很担心要是面对一些苛刻的客户,你会不会怒而奋起,挥舞你漂亮的左轮手枪?您这尊大佛小庙请不起。
5、拿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得不说,你把开发工作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又不是慈善企业,你有价值我们才会愿意聘请你。
能体会你迫切地想要一份工作“就像一只疯狗即使在你睡觉的时候也不断地朝你嘶吼”的心情。
我们没法说服自己让你一个只会用Excel做电子表格的家伙担任技术架构师和首席软件开发人员的职位。

❷ 程序员应届生怎么找不到工作

摘要 第一点原因,程序员自身水平太低,知识储备不足。寻找第一份工作的程序员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二是通过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非科班出身人员。但是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知识水平欠缺,项目经验还不够丰富。目前IT行业对于程序员的知识结构有着更加全面的要求,对于知识结构单一的人基本会选择淘汰。当一个应聘者说自己做了某个电子商城项目的时候,公司的面试官都会直接询问是不是参加的某个培训机构。目前行业内的人对于应聘者的水准其实很好划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很容易被淘汰。

❸ 疫情当下,失业了6个月还没找到工作,还能找到工作吗

当然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因为现在的情况处于好转的状态,各行各业也会复工,就需要招聘很多的人才,你可以去应聘一下,就能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在刚找的时候不要眼高手低,可以先骑驴找马,在一个岗位上干着,再去投简历,这样才能有工作的经验,也不会让你特别的焦虑。

你可以在失业的时候努力充实自己,多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或者自学一门技术,这样的找工作的时候会有更多的选择性。

❹ 程序员待业半年,还能找到工作么

你好!
你是07级学长?我们四川省08级的,就是今年我们回学校去参加校园招聘
都不要的。。。悲催啊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❺ 40岁的程序员失业了如何自救继续找程序员的工作吗还是应该转行

每一个人都有中年危机,其实所谓的中年危机,大家除了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此外最重要的无疑就是关心自己在职场当中的处境如何?最怕就是失业,一旦失业就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当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必须要靠经济支柱去解决,失去的收入就意味着这座大厦就要倒塌了。

也许大家认为程序员是一个高薪而且技术含量极高的职业。但是往往我们也发现,程序员要想能够在职业生涯当中获得比较长久的职业年限,确实是相当困难,毕竟很多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从大学毕业开始算起,在黄金的十年发展阶段,一旦面临到了35以及40岁这样的年龄阶段,大多数的在职程序员都已经从此激流勇退。

其实任何的一个职业都有它的一个生命周期,除非自己有能力有背景能够进入国企乃至公务行政系统,那就安枕无忧。否则大家即便是面临着中年危机,首要任务就是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扛起一个中年人的重担。

❻ 浙江北大青鸟:程序员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当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给了你面试机会,感觉好幸运,但最后所有的努力换来的是被拒绝。
为什么理想的工作,面试都过不了呢?浙江北大青鸟http://www.kmbdqn.cn/介绍程序员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程序员找不到工作的原因1、我们网络了你的名字“这家伙不错”,但是当我用你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作了个快速搜索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有一个可爱的小博客,但是貌似已经四年没有更新了,当然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
2、你毫无礼貌地将自己的简历扔在我的办公桌上,自命不凡地嚷嚷“快膜拜我吧,小子!”在你走进我的办公室之前,我就已经看过你长达10页的简历了,你有多少斤两,我心知肚明。
3、号称有着15年的Angular。
js经验我知道你很牛,哪怕你还只有25岁,但是已经有20年的编程经验。
我也可以相信你的学习进度很快,但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你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你在特定技术上有着超长的工作经验。
要知道,Angular。
js是最近3年才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所以,可以判定要么是你在撒谎,要么你已经神奇地发现了一种方法来规避线性时间的压迫限制。
4、过于激进亲,这是在面试,不是在和你讨论宪法条文,也不是议论政治立场,所以不要这么激动好不好,弄得好像有深仇大恨要打起来一样。
可能那些脾气比较好的人带着武器来面试还可以接受,但是我很担心要是面对一些苛刻的客户,你会不会怒而奋起,挥舞你漂亮的左轮手枪?您这尊大佛小庙请不起。
5、拿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得不说,你把开发工作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又不是慈善企业,你有价值我们才会愿意聘请你。
能体会你迫切地想要一份工作“就像一只疯狗即使在你睡觉的时候也不断地朝你嘶吼”的心情。
我们没法说服自己让你一个只会用Excel做电子表格的家伙担任技术架构师和首席软件开发人员的职位。

❼ 互联网公司裁员,中年失业找不到工作,大龄程序员的出路在哪里

对于最近10年互联网一定是一个最好的赛道和职业发展路径,年薪百万也是常事。但是最近一系列的事件,类似国家的互联网反垄断,共同富裕,45岁的大龄Java程序员求助总理找不到工作,类似阿里,拼多多等中概互联网股票都屡创新低。最近又爆出了类似爱奇艺,携程,去哪儿等很多互联网企业也开始裁员和人员优化。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互联网行业和就职是否还是一个好的赛道?

在去年我给一个同学的小孩高考填报志愿咨询的时候,小孩就问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IT行业是否都是加班严重,第二个是35岁后就业困难是否普遍现象。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第一就是IT行业整体工作负荷确实会比其它行业大些,但是不是所有公司都一定加班。而且刚参加工作有适当的加班和工作负荷,反而是以时间换空间,快速提升个人技能,为下个阶段职业发展储备经验的一个关键点。

第二就是35岁现象确实存在,IT行业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需要的就是不断学习而不是吃老本。但是只要你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不要脱离一线实践,在35岁后反而更有价值。也就是35岁后精力急速下降,那么你刚参加工作刚好相反,是需要用空间换时间,这个空间就是你的经验模式库。

如何证明你的经验和学习能力?

最近半年时间,我经常接到别人推荐的简历,当然我也会受朋友托付帮忙寻找一些类似总体架构师等关键岗位人才。

但是发现一些共性现象。

其一就是年龄,不说35岁,如果超过了40岁一定会慎重又慎重。原因就是担心这个人的精力和学习能力跟不上。也就是说如果你40岁后再找工作,有时候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多年前公司也招聘过一个年龄比较大的员工,实际这个员工技术底蕴很不错,在慢节奏下做事情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遇到一些紧急的项目,紧急的线上故障要处理,自己就反应不过来,响应也明显慢半拍。

但是IT行业怎么又可能都是慢条细理的工作?

其二就是大部分的大龄程序员实际是脱离了技术,更是脱离了编码,都想转行做管理,或者做下专家参加下评审。但是哪里有那么多的管理工作需要做,而且你自己脱离一线实践,靠吃原来的经验老本指点江山,最终发现很多经验已经过时,自己的建议反而是帮倒忙。

就IT行业来说, 逆水行舟,不进就退

你原来工作多年的很多实践经验不会变成终身有用的经验,有些 历史 经验反而是错误的。而不能像类似老中医看病一样,所有过往经验都会有用;也不会像类似酱香型白酒一样,越放越香,越值钱。

所以要克服年龄问题,唯一的就是证明你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如果你35岁年龄,你的简历呈现上还能够参与一些项目架构设计,还在写关键技术组件的核心代码,那么一样能吃香。

你需要证明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和技术能力,而不是管理能力。

公司不是养老院,你得到的回报都来源于你的价值创造。工作多年,在自己年纪大后被优化,被裁员,有时候得反过来想想自己是否在自废武功。

批评他人,指点江山总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让你自己上阵去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就仓促地败下阵来。企业本想请一个技术高手,最终却来了一个一线大厂退下来的PPT架构师,而且还想在你这养老。

这个典型矛盾不解决,那么大龄程序员找工作难的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互联网行业的职业赛道是否进入一个平稳期?

在互联网行业,特别是类似进了BAT这些大公司,感觉年薪百万都是常事。

但是不要被这些所蒙蔽。IT行业整体的薪资水平确实高于其他行业,但是真正要年薪百万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很多985年的研究生毕业,刚毕业就能够开到40K的高工资。

但是你要思考下2020年高校毕业生800万人,真正985毕业的本科生也就是20到30万人,而研究生可能只有2到3万人的水平。即使所有的人都在互联网就业,整个比例也就是五百分之一的比例。要进入到985研究生毕业你想下需要付出多大的投入,战胜多少的竞争对手。拿到这个工资一点都不奇怪。

真正奇怪的反而是很多IT职业培训机构出来的,本身还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参加一个培训出来就20-30K的工资,这个才是不正常现象。对于IT行业这个职业赛道,当前情况已经是中低端临时转行人员开始过剩。哪些随便参加一个培训出来就拿高薪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人员能力两级分化自然也带来薪酬的两级分化。

百万年薪的高手你可能很难找到,而不到10K的很多程序员又找不到工作。

低端的一些开发或编码工作将会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不是所有的应用都有复杂的业务规则要实现,大部分建议应用还真是CRUD操作挂个流程,这种功能完全可能被类似低代码平台所取代。

一个IT行业的程序员同样也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就是 你每天的工作是否明显是可重复的事情,你越是感觉你的工作简单和可重复,那么你将来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

互联网行业在国家反垄断的政策下一定会告别原来的暴利阶段,其次就是经济不景气下各种烧钱的创投也会减少。这些都会逐步地变成互联网公司的人员缩编,待遇增长的停滞等。因此,即使互联网本身还是好赛道,那么作为职业选手来说也可能不再是最好的赛道。

互联网发展了黄金10年到20年。

各种技术,各种高并发高可用架构搭建已经相当成熟,哪里还需要那么多的具备开创能力的架构师。 对于大部分架构师来说也仅仅是能够做到能用当前主流架构,而很难谈得上去做开创新的突破。

而真正要做底层开创性工作的人本身就不需要太多。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IT行业随便一个工资待遇就很高的情况一定会逐步回归,包括有些没什么基础技术能力储备临时转行的人员开始失业,找不到工作也是常事。

IT行业的职业两级分化会越来越明显。

大龄程序员的出路?

就通常的说法来看,大龄程序员出路一般都在转为了技术管理者,或者转为了业务类顾问,尽量做到以空间换时间,而非体力消耗。

如果真正是失业或被裁员。找工作也可以考虑下传统的国企或传统企业内部的IT部门,进去做下项目管理,做下日常的生产系统运维支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你也可以变成一个自由职业者,类似当前主流的自媒体,做些培训,网课,分享下自己的技术经验。

但是为何很多人无法做到这点?

个人理解就是一开始在自己的职业上升期就没有有意识的去锻炼自己的写作,演讲,沟通,PPT呈现等各种软技能。并且时刻保持着自己的学习力。

精力下降虽然学习效率和速度会变慢,但是并不是你不学习的理由。

最后总结一个点就是要不断延长自己的职场保鲜期。

而这个 保鲜期=你通过实践经验的输入>你的经验输出。

如果你非真正热爱IT这个行业,最好的方式还是脱离IT行业,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哪怕是送外卖,开下专车也是自力更生,不是什么坏事。

❽ 失业后,找不到比原先更好的工作了,要不要将就

辞职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原因不外乎三个,能力不够、机遇问题、简历问题。

对于你这种情况,我劝你还是先找一份工作,至少有一份收入可以养活自己,除非你的工作每天很忙,你每天有很多的业余时间用来充电。

我为什么不建议你充电不找工作。

你要突出你和这个职位的匹配性,你要在简历中体现你这方面的能力,做过什么项目,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最好用数据说话。你要让HR觉得你就是这个职位的合适人选。

总结。

对于你目前这种情况,我建议你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这个过程中,再去寻找更好的工作,这对你来说才是更好的选择。

❾ 程序员过35岁就找不到工作了是真的吗好害怕

中国程序员不能超过35岁,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外却不一样,40、50岁仍然作开发工作的大有人在,为何会有如此差异呢?

在中国,程序员不能超过35岁,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软件开发工作就是青春饭,顶多靠毕业这十年的时间,超过这个年龄,要不成功跃身成为管理者,要不转行进入其他领域,好像再没有更好的选择,即使偶有继续坚持作开发的,也被看成另类一族。老外却不是这样,40,50岁仍然作开发工作的大有人在,甚至很多牛人,包括获得康柏最佳软件奖的Robber,仍在埋头作着他所喜欢的编码工作,为何如此差异。我仔细想了一下,特别是这一年参加了太多的技术培训,基本有了一些结论。
首先,国内软件开发工作的性质决定这一切。我们所作的产品开发,真正技术含量并不高,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培训和实践,基本都能掌握这些技能。而我们现有产品开发设计水平有限,对于软件开发的理解还仅限于编码,完成功能这些基本的需求,产品进度是第一驱动力,特别是一些小公司,把快速开发出产品作为最高目标,软件设计质量差,很少考虑可维护性、可扩展性这些重要的软件质量属性,仅仅追求功能和进度,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设计、编码,少有测试甚至没有测试,就直接交付给客户。当在客户那里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时,开发人员就开始不断的为客户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软件做到最后,很多人都会陷入自己不断挖掘出来的“陷阱”里走不出来,步入在复杂的系统中查找BUG、解决BUG、增加功能、引入新的BUG、再解决BUG这样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中,从事的都是一些低级开发工作,对于软件开发的理解无法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每天都疲于救火和拼命打补丁,软件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即使最终摆脱了这样的厄运——项目结束,下一次软件开发又是同样过程的重复。
这些无休止的低级开发和维护工作,会耗光一个人所有的激情和精力,随着年龄的增大,热情和体力都在衰减,而这些工作,只要毕业生经过培训,同样可以胜任。有着廉价的、并且充满热情的毕业生作竞争,身心疲惫的老程序员必然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做到最后,连他们自己都会失去对软件开发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对于这样的快速开发模式,十年开发经验和五年开发经验有很大区别吗?干吗不使用更经济便宜的开发人员?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中国人一向的官本位思想。开发人员始终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界,听起来从事的是高级技术工作,说起来也是“以人为本”,但是,有多少企业管理者真正重视和认可开发人员的,哪怕是硕士,博士,这些开发人员在“大官,小官”面前,都只是普通劳动者而已。程序员是一个没有未来的行业,哪怕资历再深,能力在强,也还是一个劳动者而已,只有当上领导,走上管理才是最终的出路,否则,薪水上不去,地位上不去,只能面对被淘汰的命运。
实际,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国内对软件开发一直抱有一种错误理解。如果软件开发仅仅是代码编写,查找BUG,可以说,那确实是在做一些低级的软件行为。做了十年的开发人员,确实不见得比作了3年的人更强多少,反正是简单重复的工作,工作3年的一样可以作,而且有更大的热情和精力。
软件业要发展,就应该跳出这个怪圈,走向更高的领域,对软件开发重新进行认识。我们要明白,软件开发要融入工程化的思想,要有高度的设计能力,关注更多的软件运行属性和设计质量属性。同样的系统,不同的软件人员会做出完全不同的软件,正规,高效的开发团队要比游击队开发团队不只高出几十倍的效率。
软件开发,不仅仅需要关注功能、性能,更应该去研究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质量属性;不仅仅只关注代码,而更要上升为设计,复用等。软件开发不能只是写出C语言的代码,单元测试、同行评审、培训与学习,这些都是开发人员基本的素质,也是提高软件质量的最基本手段;举例来说,单元测试做好了,就可以让开发效率大大提高,也能让软件的维护成本降下来,把开发人员解放出来;同行评审可以让开发人员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在设计,编码阶段严格控制软件质量;培训则是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从理论上提升自己的最好方法。现在基本上所有这些主要的质量行为都被忽略了,而这恰恰是走出低级开发的最好途径。同时,还有更高层次的设计开发、软件重构、模块化、系统构架、搭建统一软件平台、度量软件质量等等。有了重构,就会写出可读性好,可维护性好的软件,甚至因此提高自己的软件设计能力,减少出错的几率;模块化,让软件最大程度的实现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软件构架设计,从技术层次上最早决定了软件的命运,而这里又有太多的技术,设计模式,软件规划等,让软件开发从编码上升到设计的层次,搭建统一软件平台,是大产品,系列化开发的必然之路,对于软件质量的度量,会让我们的软件开发变得更加透明,清晰,让我们更清楚地把握到软件的开发过程,从各个环节去控制软件质量,而不是仅仅凭着感性的认识到了最后才去补救。
以上这些知识,一个人,哪怕勤奋学习一辈子,也不可能完全具备所有的技能。35岁算什么,做到70岁都不晚。当然,你需要真正的热爱它,并且不断得学习和进修。所以说,软件开发人员,要作的事情太多了,软件实在是一项浩大的脑力工程,甚至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比最低的行业,因为要学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每时每刻都要处于不断的学习和更新当中。既然选择了,既然喜欢了,就应该投入进去,享乐于此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能并且愿意去认识到这一点,跳出低级开发的怪圈,走向更高的层次。
同时,要意识到,一个资深开发人员的作用绝不亚于一个管理人员,高明的企业应该给予相同的待遇,要把培养和储备高级技术人才作为高科技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让企业在人才领域得到不断积累,资深开发人员才会带出高效的开发团队,从而开发出高质量,高效率的软件,让企业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明白,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或者乐于转向管理的,很多人就是适合做开发工作,他们可以走得更深入,成为专家,应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力,让整个团队高效运作起来。
所以说,开发人员,决不只是35岁,只要你愿意,可以作一生的开发,从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❿ 31岁程序员辞职找不到工作了

30岁,本应该是一个职业发展的黄金期,相比于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30岁的职场人,无论是工作经验还是社会经验,都更加丰富,也有了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在职场中应该是一个顶梁柱般的存在。
可现实是,很多人达到30岁时,却显得非常尴尬。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做出了不少成绩,也拥有很多能力,可以做一些更高的职务,拿到更高的薪酬。但另一方面,市场也在不断变动,无论是创意还是体力,公司对员工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很多人在到了30岁,就会陷入一种“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中。
重新认识自己,避免跳入“眼高手低”的陷阱
在职场中,有一种错误的跳槽认知——换工作必须要加薪,否则,为什么要换呢?事实上,根据智联的《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在跳槽的人群中,只有12.1%的人得到了加薪;17.6%不仅没加,而且还降薪了。
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人、每个阶段,都可以实现跳槽加薪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跳槽能够维持当前的水平偏上,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了。另外,这也说明了企业对人才的薪资恒定几乎是统一的,你在上一家公司没有拿到一万,即便换了一家公司,也同样不行。
所以,如果你已经找了两个月工作,仍然没有找到合适,那么很有可能是出现了“眼高手低”的情况。你觉得自己有能力胜任薪资更高的工作,可是,公司却并不这么认为,因此,薪资才会一直不高。
那么,怎样才可以成为高薪一族呢?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先去找一些你想从事的工作,然后仔细阅读工作要求,根据对方的工作要求进行刻意提升。譬如,我有一个朋友是做程序员的,他发现,很多高薪岗位都要求程序员会XX框架,于是自学了半年的框架后,就再次出去面试了,结果,果然跳槽成功了。

二、别闲在家里虚度时光,利用职业空窗期寻找机会
很多人在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时,都会出现怀疑自我的情况,甚至自暴自弃的现象,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是不是能力有问题,要不然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呢?
这里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在空闲时候,什么都不做,因为这样只会让你的心态越来越差。另外,别老是待在家里,待得越久越害怕出来面对。即便真的没事做,也多出来溜达一下,多跟人聊聊天,或许就能找到新机会,要知道,机会是个害羞的家伙,需要你主动才能拥有。

阅读全文

与程序员失业半年找不到工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java快递接口 浏览:385
哪个app可以教新爸爸 浏览:206
如何查看服务器系统版本信息 浏览:524
成都市土地出让金算法 浏览:702
钢筋加密标记 浏览:575
ps中扩展功能在文件夹的什么位置 浏览:903
双极压缩机为什么要先高压 浏览:527
苹果手机服务器填什么 浏览:832
android移动动画效果 浏览:691
电子和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691
phpurl中文乱码问题 浏览:893
程序员那么可爱大结局陆漓产子 浏览:538
java如何从云服务器读取本地文件 浏览:923
压缩空气软管制作方法 浏览:911
天河三号算法 浏览:924
php队列教程 浏览:632
洪水命令 浏览:529
安卓怎么弄成苹果在线 浏览:435
谷歌web服务器地址 浏览:900
安卓锁屏图片如何删除 浏览: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