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如何在我的世界使用指令让人物变小和让人物变大。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变形MOD,直接变成小型或大型的生物。
《我的世界》中指令是一种十分强大的作弊手段,几乎任何一切你需要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指令来获取,命令方块的运作也是依靠指令来实施的。
我的世界游戏个性化:
1、附加包:
附加包是为所有版本的Minecraft带来自定义内容的第一步尝试,并且被MojangStudios/Minecraft正式支持。当前,附加包仅支持基岩版平台,允许玩家更改世界的样式和生物的行为。
2、资源包:
游戏正式支持通过资源包更改大多数的材质、声音和文字。它们必须放置在.minecraft文件夹下的resourcepacks文件夹中。
资源包以及其中的文件夹可以在主菜单中访问。
3、数据包:
数据包系统为玩家提供了更深层次自定义Minecraft体验。数据包可以用来覆盖或添加新的进度、函数、战利品表、结构、配方和标签。
⑵ 我的世界 1.8版命令方块指令使用指南 命令方块怎么用
命令方块使用:
先输入指令获得指令方块
1.7.10以上版本:/give
【你的名字】
command_block
【数量】
1.7.10以下版本:/give
【你的名字】
137
【数量】
打开
在上栏内输入指令就行了(注,要在指令前加
如:/give
@p
command_block
1
这指的是触发红石能量后,离命令方块最近的人会获得一个命令方块)最后用红石激活(拉杆、红石火把、按钮、红石块等都可以激活)
指令大全:
强调使用指令(楼主还需要哪些指令,可追问,我会给你发指令以及使用方法):
give指令
/give
【获得人的名字】
【物品id(电脑1.8以后使用物品英文名称,我不知道手机版是用id,还是英文)】
【数量】
【数据标签(药水需要)】
物品id大全:
补充:命令方块-137
等级
/xp
【获得经验的人】
【获得的经验值】
传送
/tp
【传送至(如是多人游戏在此打入另一人的名字即可强制传送至他那里)】
/tp
【x】
【y】
【z】(电脑可按F3查,手机版...)
/tpa
【传送至(服务器传送指令,打入对方名字请求传送后,对方接受即可传送)】
修改模式指令:
/gamemode
0
(生存)
/gamemode
1
(创造)
/gamemode
2
(不可破坏模式)
/gamemode
3
(旁观者模式)【电脑版1.8.0以上版本出】
修改天气指令
更换至无天气
/weather
【clear】
【持续的秒数】
更换至下雨天(雪地下雪天、沙漠无天气)
/weather
【rain】
【持续的秒数】
更换至雷雨天(雪地下雪天、沙漠无天气)
/weather
【thunder】
【持续的秒数】
修改时间指令
/time
set
【设定至的时间】
/time
add
【加快的时间】
白天指令:/time
set
100
晚上指令:/time
set
15000
死亡不掉落(注:I要大写):
/gamerule
keepInventory
true
望采纳*-*
⑶ mc如何用命令方块减少一个人的物品
/clear 清除所有背包中的物品
⑷ 我的世界手机版命令方块怎么用 命令方块命令输入及使用攻略
我的世界手机版红石js命令方块使用方法:
屏幕中间对准命令方块,设定画面中在方框内输入指令,点击“完成”即可。
命令方块是为一种用于提升冒险模式体验的方块。命令方块方块允许地图制作者事先设定运行系统命令,从而让地图更加复杂。命令方块破坏后不会掉落任何物品。
命令方块作用:
我的世界中命令方块能够在接收红石信号后执行系统命令,例如给予玩家物品或经验值。用的好的话,命令方块是非常给力的作弊利器。
拓展:
命令方块物品id是:137
命令方块的获得方式:/give
137
在这里有一定指的玩家注意,那就是要想命令方法发挥作用,那么必须在创造新世界的更多世界选项栏打开作弊才行。
注意:完成以上操作后,输入的指令还未生效,若要使指令生效。需要红石启动,由于红石不会自动和命令方块连接,红石末端必须对准命令方块。或是对命令方块接触的方块进行红石强充能。
⑸ 我的世界手机版怎么使用命令方块把人变小
首先要知道把人变小的代码。然后用命令方块进行输入这样的话来就可以使人变小了。
⑹ 我的世界1.8如何使用命令方块放置方块和消除方块
《我的世界1.8》使用命令方块,方法很简单,只要按照步骤走。
先创建一个允许作弊的地图,然后打开聊天框,接着输入指令,就可以了。
⑺ 在我的世界手机版上用命令方块活动命令方块的指令说明一下
您的问题可能表意不清,我暂且理解为“介绍一下手机版目前的指令”
语法
clear [玩家] [物品] [数据] [最大数量] [数据标签]
参数
玩家(可选)-必须是玩家名或目标选择器。若未定义则默认为命令执行者。在命令方块中为必需项。
物品(可选)-指定将被清除的物品的ID。若未指定则清除物品栏中所有物品。
数据(可选)-指定将被清除的物品的数据值。若未指定或定义为-1,则所有符合物品值的物品会被清除而不受物品数据的影响。
最大数量(可选)-指定物品将被清除的最大数量。若未指定或定义为-1,则所有符合物品与数据值的物品会被清除。若定义为0,则不会清除任何物品,但会成功执行并返回是否有物品本应该被清除(用来检测物品但不清除物品)。
数据标签(可选)-指定将被清除的物品的数据标签(只有符合数据标签的物品会被清除 — 没有数据标签的物品不会被考虑)。必须为NBT标签组合(示例:{display:{Name:Fred}})。
效果
若参数没有被正确指定,玩家没能指定一个或更多的在线玩家或者没有移除任何物品(除了最大数量为0的情况),则失败。成功时,移除指定玩家的物品。
示例
清除自己的所有物品:clear
清除Alice的所有物品:clear Alice
清除Alice的所有羊毛:clear Alice minecraft:wool
清除所有玩家的橙色羊毛:clear @a minecraft:wool 1
清除最近玩家的带有“锋利 I”附魔的金剑,不论剑的损坏值:clear @p minecraft:golden_sword -1 -1 {ench:[{id:16s,lvl:1s}]}
格式
difficulty <新难度>
参数
新难度必须为其中之一:
peaceful(可被简写为p或0)为和平难度
easy(可被简写为e或1)为简单难度
normal(可被简写为n或2)为普通难度
hard(可被简写为h或3)为困难难度
"极限模式"不是一个有效的新难度参数选项,因其不是一个难度。
结果
若参数指定不正确则失败。若成功,更改游戏的难度。在多人服务器中难度保持到服务器重启——重启后将从server.properties读取难度。
例子
更改难度为困难:difficulty hard,difficulty h,或difficulty 3
格式
effect <玩家> clear(移除所有效果)
effect <玩家> <效果> [秒数] [倍率] [隐藏颗粒](给予一种效果)
参数
玩家-指定目标(们)。必须是一位玩家的名字或目标选择器(@e允许选择玩家外其他实体目标)
效果-指定给予的效果。必须是一个状态效果ID(例如,1或minecraft:speed)。
秒数(可选)-以秒为单位指定效果时长。必须在0至1000000(包含)间。若未指定,默认为30秒。
倍率(可选)-指定给效果的级别的数字。必须在0至255(包含)间。若未指定,默认为0。
隐藏颗粒(可选)-指定是否隐藏状态效果的颗粒。必须为true或false。若未指定,默认为false。
结果
若参数指定不正确,或当玩家不是有效实体(有名字的玩家必须在线),或当秒数被指定为0而目标没有该效果时,或当在clear模式下没有效果被移除时失败。
若成功:
clear— 从目标(们)身上清除所有状态效果。
效果— 给目标(们)添加状态效果。如果一个目标已经拥有该状态效果,同等级的新状态效果仅在拥有更长的持续时覆写旧的持续时间,但更高等级的新状态效果将会覆写之前的持续时间。如果秒数设为0,会取消特定效果作为代替。
例子
给予最近的玩家一个60秒的速度1效果:effect @p 1 60
给予最近的玩家一个60秒的速度3效果:effect @p 1 60 2
从所有玩家身上清除任何急迫效果:effect @a 3 0
清除所有僵尸身上的所有效果:effect @e[type=Zombie] clear
格式
gamerule <规则> [值]
参数
规则-指定了要设置或查询的游戏规则。可为任何值,但只有某些预设的游戏规则会影响游戏玩法(见下预设游戏规则)。
值(可选)-指定将游戏规则设置的值。可为任何值,但只有true或false指定预设的游戏规则会真正影响游戏玩法,除了randomTickSpeed的情况下,任何0或以上的数字将会影响游戏玩法(见下预设游戏规则)。
结果
当规则名未被定义及值未被提供(例如,尝试询问一条未定义的游戏规则)时失败。
成功时,返回游戏规则的值(若值未被提供)或将游戏规则设为指定的值(若值被提供)。
可定义新游戏规则及设值(通过给出一个值)或查询(通过不给出一个值)。
例子
停止日夜交替:gamerule doDaylightCycle false
停止自然恢复:gamerule naturalRegeneration false
定义一条叫MyNewRule的新游戏规则并将其值设为10:gamerule MyNewRule 10
⑻ minecraft命令方块怎么用
右击之后会出现这样的界面,命令方块只有在创造模式并且开启了作弊指令才可以被编辑命令。方块能够在接收红石信号后执行系统命令,例如给予玩家物品或经验值。